如何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实现知行合一?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t3z1n   2022-7-4 14:54   3283   2
知道与做到的距离

我们每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知道许多信息。

  • 今天上班路上听了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书,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自己只要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做,马上就能成为受每一个人欢迎、人际关系特好的一个人了。
  • 中午休息,看了一个有关人性弱点的解析视频,接着就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成为读心术大师了,分分钟破解与人交往的小伎俩。
  • 下午开会,领导慷慨激昂的进行了一番有关工作的演讲,让你“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与未来的方向,开始想象自己马上就能把手里的工作做得特别好,并且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了。
  • 晚上回到家中,上着自己的知识付费课,上完之后顿时感觉自己的视野与格局大了不少,再看看身边的人,真是被自己的优秀所感动到了。




无论是书、视频、演讲与知识付费,毋庸置疑,这些知识本身都是特别优秀的,我们进行学习,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状态却仅仅停留在“知道”,只是在学习了之后,觉得自己可以做到了,但等到真正在落实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刚学时的那种自信与热情,并且在落实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自己一直没法达到“做到”的程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常常觉得,从“知道”到“做到”是只有这两个环节,但其实可以把我们自己看做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了宝藏所在的位置,这相当于是“知道”,接着为了拿到宝藏,我们开始了更加快速的航行,也就是为了从“知道”到“做到”,我们开始变得更加努力。
但你没有路线图啊,你虽然知道宝藏在哪个岛,但你不知道这个岛怎么去,所以,我们迟迟无法寻到宝藏,也就是无法从“知道”到“做到”。
如果我们在向宝藏出发时,想办法去弄到准确的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是就可以准确的找到宝藏,从而就可以从“知道”到“做到”了。而这个地图正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需要添加一个寻找地图的环节。
而这个具有指向性且正确的地图,是不是很像我们为了做到某一件事而为此去寻找的方法?在这里,这个环节我称为精准化方法,我们如果能找到“知道”与“做到”之间所对应的精准化方法,那么我们就能从“知道”到“做到”了。


01

找到精准化问题

那么如何找到精准化方法呢?精准化方法对应的是精准化问题,那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精准化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具体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什么无法从“知道”到“做到”?
总体来说有以下三个原因导致我们无法从“知道”到“做到”:边际递减效应、过滤不合理、跟进不及时。
接下来阿胖将帮你深度分析为什么是这三个原因,以及我们如何做,才能克服这三个原因来找到精准化方法从而来实现从“知道”到“做到”。
02

三个关键因素

1.边际递减效应
边际递减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
其实类似于喜新厌旧心理。
举个例子,就拿游戏来说,为什么网络游戏总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网络游戏各个方面的特点,其实都是根据玩游戏的人来决定的,玩游戏的人喜欢什么,网络游戏就做成什么样。
而玩游戏的人如果频繁的玩一款游戏,相当于是频繁的投入这个游戏来刺激他,刚开始投入时,带来的快感是很高的,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增加的快感则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没有快感了,这其实就是在受边际递减效应所影响,所以,如果不去不断的更新游戏,变出新的花样出来,那玩腻了的用户就会逐渐流失。
同样,我们在接收信息时,也受边际递减效应所影响,对于类似或相同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断的接收他们,学到知识的快感,很快就会下降,进而让自己变着花样的去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比如,刚听了1个小时有关人际交往的书,滑动屏幕又发现了提升视野的书,于是立刻又去提升视野了,而人际交往的技巧仅仅只听了一遍从“知道”到“做到”特别忌讳的一点就是遍地开花,最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专注于一点,以点破面,如果只听了一遍或少量的几遍,等到需要落实的时候,会发现困难重重,也就自然很难从“知道”到“做到”。



2.不合理的过滤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简单的说,我们在做决策时会优先考虑,先在我们脑海中存在的想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之后,了解并认可到了逆向思维的优势,但等到自己在面对一些需要用逆向思维解决的难题时,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顺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哪怕我们知道逆向思维的好处,但顺向思维已经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了一个锚定,我们在做出思考的决策时 仍然会优先选择顺向思维去解决,不合理的把逆向思维给过滤掉了,自然也就没法从“知道”到“做到”。



3.缺乏跟进思维
其实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在我们的认知中,如果我们要取得进步,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就够了,但恰恰正是这样的认知误区把我们挡在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路上,要取得进步与成长,学习只是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在学习之后进行跟进,直到自己去掌握,这样才能称为做到。


03

如何做,才能克服这三个问题?

面对这样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做,才能克服呢?
1.不留余地
第一个问题是由于边际递减效应导致我们自然而然去不断的选择学习新的东西,从而忽略了重复、深入旧知识的作用。
这么一看,其实我们如果不给自己留余地,在一定程度上不给自己学习新东西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只能深入旧知识去学习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常常习惯在听书平台进行学习,合理的频率是一周学习一本新书就行了,而听书平台的书种类相当丰富,你总是一天听好几本,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要把自己限制在一周只学习一本新书,大多数时间要花在旧书的深入上,我们可以选择每周缓存一本书,缓存完之后用系统的录音去播放听书,接着把听书软件给卸载,等到要学新书的时候再下载回来。
其实这种不留余地方法的设计原则是如果自己想要给自己余地,那就需要付出比较大的行动成本,而面对即将要付出比较大的行动成本,我们通常的行动意愿自然也不会太高,从而做到抑制自己后悔的行动。
比如,等我卸载之后,如果我想学新的书,但是我还要去下载,还要找书,这样我要花时间花流量,付出比较大的行动成本,想到这么复杂,我行动的欲望也就会明显减退,自然就不会后悔,继续去深入旧知识了。



2.假设认同法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被自己之前的思想所锚定住了,导致自己无法去接受新的知识,从而阻止新知识的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
面对这种先入为主的情况,我们可以假设认同新来的信息是合理的,并思考为什么合理。
比如,当看到我之前文章中提及的逆向思维之后,在做思考决策时,先别否定逆向思维,尝试去这样想:“如果逆向思维是合理的,那阿胖是为什么认为这种思维合理呢?”
以这样的角度去思考,你会想到为什么逆向思维是合理的,相当于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从阿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而频繁的这样去思考,不会把新的东西给过滤掉,并且换角度思考,其实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长久下来,也是会到达了“做到”的程度。



3.刻意练习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认知误区所导致的,当你读了我这篇文章之后,你的认知误区或许是没了,那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来学习如何跟进,去深入掌握新的知识。
方法推荐构建刻意练习系统。
刻意练习系统分为两个模块,分别为教练、反馈
教练就是在准备深入掌握一项能力之前,可以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社群,都一定要找到一些人,一起去学习、去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有相互讨论的环节,而这个环节恰恰起到的就是一个教练指导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可能会很疲惫,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有反馈环节,比如自己做得好的时候给自己一定的奖励,来激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总结:为什么我们常常“知道”却难以做到?受三个关键因素所影响:边际递减效应、不合理的过滤、缺乏跟进思维,而我们只要做到其对应的精准化解决方法:不留余地、假设认同法、刻意练习,我们就可以从“知道”到“做到”,实现知行合一。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呀~
推荐阅读:
分享到 :
0 人收藏

2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ons1x  1级新秀 | 2022-7-4 14:55: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真正解答了我的困惑,非常点亮,谢谢你[红心]
3#
g36kd1  1级新秀 | 2022-7-4 14:55: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