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互联网大厂「裁员潮」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互联网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吴宇   2022-6-27 04:31   7743   5
有公司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京东多条业务线正在裁员。多个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员工工牌堆满一大箱、半层楼空无一人。
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愈演愈烈。京东裁员横跨多个板块,比例在 10-30%。有赞两轮裁员近七成,腾讯也不例外。虽已春暖花开,大厂却仍“寒冬正至”。  

分享到 :
0 人收藏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nht51  1级新秀 | 2022-6-27 04:31:4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互联网大厂是兴也风口,衰也风口,什么是风口呢?风口是技术、市场、政策、资本的趋势,风口是飞的助力,而不是飞的动力,飞得好,关键是翅膀硬。
互联网行业不是没风了,是行业没有新的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了,自身翅膀不硬,对外力变化就很敏感,风速放缓、市场见顶,回报率满足不了资本的预期,瘦身、裁员也就势在必行。




Gartner光环曲线(又称新兴技术炒作曲线)

通过Gartner光环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行业的技术成熟度和演进周期,所有的大风口都会变成常态平稳的信风,趋向平稳。
而某些行业虽然没有大风,但风吹得时间更长,比如医药医疗、芯片电子、汽车机械等行业,都以科技进步作为驱动力,是典型的科技行业代表。
科技行业的特点是,科技本身就是风源之一,所以产业不仅能借风,还能造风,这才是科技最硬、最稳的地方,比如持续火热的汽车行业,总能因为新的科技进步被注入新的动力。
所以有经济学家预测说,现在不投资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一样,国家对内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外要输出新能源供应链,新能源相关产业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之一。
其实无论就业、创业、投资,这样经典且有生命力的科技行业,总能迎来一波波风口,产业周期长,发展空间大,容错率高,无论何时进入都有座位
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看到科技风口的其他行业老板,会说要不咱们也造个手机、造个车?
这种玩票要不得,因为风口是留给早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临时想割韭菜的人。科技行业就是硬科技的比拼,你要不聚焦自身优势,持续研发投入,潜心积累,就造不出硬翅膀。
所以,在我看到一个老板讲他们的造车战略是买买买、圈圈圈、大大大……时,我又好笑又好气,咱就说,卖水已经赔了不少钱了,这种盖楼式的造车理念,真能获得消费者买单吗?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科技制造水平和世界顶级水平差距越来越小,但这不是躺着实现的,而是中国企业大力投入研发才实现的。要知道截止目前,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2年居于全球第一,没有研发的投入,哪来赛场上的收获!
中国的车企好多年前都在讲转型、讲出海,这里面我非常看好一家车企——长城汽车,转型和出海成功的车企中应该有它一席位置,它不仅实现了很高比例的电动化,多款车型国内销量第一,几乎款款车型都是爆款。




长城五大品牌:哈弗、WEY、欧拉、长城皮卡、坦克

那为啥我会看好它呢?
我们看一个人或公司的未来,不能只看它拥有什么,而要看它做了什么。看到它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长城汽车2021年度专利公开量及授权量位居中国民营车企第一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去年还提出,截止到2025年要在汽车累计研发投入1000亿元。
每年200亿的投入啥概念呢?不仅领跑民营车企,都快赶上清华、北大这样顶级 985 高校的科研预算水平了。
你看,科技行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科技创新实力,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才能让用户乐着、抢着买单。
正是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像长城汽车这样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座舱领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的续航与智能化水平都在赶超国外品牌,中国汽车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把握、推动并创造新风口,正成为实实在在的高科技公司。
科技密集型企业,也需要更高密度的人才,一直提倡企业发展「以人才为本」的长城汽车,这两年无论互联网大厂抢人大战,还是裁员大潮,它都雷打不动的一直在大规模招揽人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去年还提出了“万人计划”,要到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招聘研发人员1万人,尤其招聘大量跨界、跨行业的、有互联网基因的人才。




很多人虽然看好科技行业的发展,但会质疑个人在科技行业的发展空间、成长速度是不是能比得上互联网大厂。说白了,就是有没有足够快的职业成长和收入增长速度。
这个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是经济周期性下行时的正确预期,连互联网都没了昨日的速度,我们现在要找的,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速度区间。二是事物发展往往不是匀速的,我们要试着想象出来,未来科技行业的风口速度,应该比现在快很多。
所以,在科技赛道有很多出海的标杆,比如国内手机、无人机、物联网、汽车行业等,随着我国的产业化升级、产业供应链形成,我国科技与制造会在很长周期内维持在国际上的巨大竞争性优势,这就是大的风口。
在这个大风口下,要去什么样的平台呢?
一、去有海外业务布局的大平台
其实很多在国内销量领先的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在全球化平台,不仅可以提升国际化视野,还能通过挑战性的项目提高跨语言、文化的沟通能力,使个人能力快速提升,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让我推荐一个行业,那可能还是汽车行业,除了前面说过的原因,还有就是中国汽车正处于出海发力阶段,就是处于大风口到来前夕,现在进入,能获得更高溢价。
传统车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城汽车就在全球多个国家投资建厂,还在德国这样的汽车工业强国开设了子公司,成立欧洲总部,员工很多也都是全球化的。




中青报职场新人求职调查,2022

二、去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的平台。
很多企业都是在自己成功丰碑上衰退的,因为成功的经验也是可能会过时。那些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不断拥抱变化的企业,会更好把握用户需求,有更强的组织生命力。尤其是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员工的年轻化,就更应该重视管理团队的年轻化。
比如格力董小姐,招聘了一位应届生担任自己的助理,还公开称她是未来接班人,能否接班尚不确定性,但至少激起了活水,引入了变革。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在很早就意识到公司管理需要年轻人注入新活力,推广管理层的年轻化,陆续提拔一批8090后到公司管理层。



三、去那些愿意分享股权的平台。
其实大家之前要去互联网大厂,还看重了大厂期权的增值,但期权毕竟有IPO或并购失败的风险。今天的科技行业也在进行机制创新,比如海尔、格力、长城汽车等企业,都有员工持股计划。
按经济学家哈特的委托-代理理论观点,当员工获得剩余索取权(股权)就容易被调动工作积极性,根据对上市企业股权计划的研究,实施股权计划的企业确实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要打造相对公平的机制,让股权计划覆盖100%价值员工,让员工把"做工作"变成"干事业"。
你看,既有成长,又有职位,还有股权,而且行业还稳定,科技行业对比互联网大厂还差啥?
成长这件事,其实员工和企业都一样,想要干出一番成绩,既要积累和凸显自身优势,也要抓住行业与市场的趋势。
我们以上讲的互联网大厂和科技行业的差异,对职场人而言,都是外部的机会差异,是趋势的差异。
而职场人真正的成就,更多还要取决于你在这个机会下,有没有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没有埋头认真钻研积累优势,利用行业的发展,加快自己的成长,成为行业的专家或管理者,拥有更多机会选项。
当一个时代已经过去,最好的方式不是反刍式地遗憾为何失去了它,而是预见新的风口,看看如何能抓住它,让风口助力你的起飞。
3#
ioje4u  1级新秀 | 2022-6-27 04:31:4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我一直在说,互联网大厂迟早要「国企化」。
因为互联网就是当下时代的「社会命脉」,跟能源、金融、基础公共事业的重要程度不分上下。
所以对大厂来说,当下正在进行的,未来要面对的,有三个大改造。
-
一,是资本层面的改造。
当然,这个不是指直接的「国有化」,也不会直接禁止赴美上市,但监管手段握在国家手里。而监管手段,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最后一道「生杀大权」。
最近几个月是个什么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前一天直接把你信心砸崩,后一天又开个会,给你捞一手,这个过程中,有信息差优势的人,才能玩得转这个游戏。
这像不像国企?当年中石化上市,史上最大 IPO,但这些年过去了,有几个人买中石化赚到钱的?
「按资分配」可以是多种分配方式的一部分,但绝对不能成为主流。
-
二,是业务层面的改造。
国企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都不怎么赚钱……但都听指挥,可以向国家输血,需要的时候,发挥关键性作用。
这两年多疫情,健康码系统,是谁撑起来的?封城的时候,送菜买菜,是谁撑起来的?
在这之前,政企的各种数字化改造,是谁协助的?你现在用的个人所得税 App,是外包给谁开发的?
这些事情,说赚钱吧,都不赚钱,阿里云的毛利,跟微软、AWS 比,那真的低惨了。但没办法,该做还得做,你不做别人就来做。
包括之前大家的战投,都做得风生水起,但现在?谁还敢乱投?像烧共享单车那样去烧?
往后走,互联网大厂,还是要继续做蛋糕,但托盘,蛋糕的模具,掌握在国家手里。
所以现在,大家的业务都在收缩,不能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这也是国企的特性。
-
三,是社会职能层面的改造。
前两个改造,都已经是「进行时」。
唯独最后这一个,是没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体制内」的领域里,国企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地带。
你说它是「铁饭碗」吧,「咱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了解一下?
你说它不是「铁饭碗」吧,电、油、通信、银行,那饭碗都铁的一笔。
国企要承担「解决就业」的职能,但又不能彻底搞成「吃大锅饭」,把企业,甚至社会吃垮。
而目前互联网大厂正在经历的,也是一个类似的改造。
因为很明显,如果互联网大厂无法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无法持续扩张业务的话,它们都太「肥」了。
这件事,字节定义得最好,「去肥增瘦」。
人员上,大厂肯定要经历一次「大下岗」式的运动,而且互联网大厂想裁员,本来也是顺理成章嘛,从最一开始,就没人许诺过这是铁饭碗。
只不过,再往后,业务能站住脚的大厂,能在大厂站住脚的人,就会逐渐往「铁饭碗」过度,以「稳」为第一要务。
-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是不是现在「码」不值得卷了?
当然不是,未来 10-20 年,「码」仍然是年轻人最值得学的专业,没有之一。
互联网大厂就算要中落,它也已经跟所谓的「国运」捆绑了,下限摆在这里,微信、支付宝不可能停摆。
社会在运行,大厂就有一口饭吃,你绝对不会比三四线基层公务员过得差……
往后走,过热的业务冷却下来,工作强度也一定会逐步冷却。
不说特别闲吧,996 大概率是不会 996 的,冻住,不许卷了。
当然,收入肯定是没法「应届大包 40、50」这样了,大厂可能会逐渐往国企的感觉过度,纸面薪资少,私底下偷偷发点,闷声发点小财。
以及,你们别忘了,「码」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优势,你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人才。
如果你很能卷,你就有「润」这条罗马大道。
A4 雕花你再会雕,也雕不进发达国家的体制内捏。
4#
phantom  4级常客 | 2022-6-27 04:32:0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半年前分析互联网未来的走向。最好的结果是资本家扛下所有,最差的结果是打工人扛下所有。现在看来,走向最差结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当时觉得资本家不会轻易放弃战线,所以还是需要打工人,结果万万没想到,选择彻底放弃战线的公司越来越多。而且是撒腿就跑,跑得飞快,一点战略定力都没有。
我发现如果把资本比喻成人的话,非常像指环王里的角色咕噜,既贪婪又怯懦。


2022年是2021年底的延续,主题依然是降本增效,清理非核心业务。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但也仅限于2022年,毕竟很多互联网公司一年收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离倒闭还远得很呢。未来各大互联网公司会更加聚焦主营业务,探索性业务会变少,百团大战一类的资本大战恐怕不再会有了。所以激进的人力需求也很难再有了,相反未来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招聘量会趋向保守,很可能是校招生的小年。
互联网大厂还香不香呢?我觉得能进,依然还是香的。仔细想想进入大厂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互联网公司作为当今社会最先进的组织之一,汇集技术、科学、商业、设计及社科等众多领域,无数的学科在这里交叉和创新,你能看到各个专业是如何看待和思考问题的。
5#
wbunle  2级吧友 | 2022-6-27 04:32:37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作为一个前通信行业(上上个十年的红利行业)工程师,现互联网行业AR/VR(可能是下下个十年的红利行业) 从业者,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各位打工人小伙伴们,当我们埋头做事时,切不可忘记抬头看天,共勉
互联网大厂为何裁员?

打工人们首先要理解,昨天似乎还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怎么就突然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为理解这个问题, 我的脑海中快速闪现出如下几个关键点。  
1. 宏观经济增长曲线放缓 - 宏观原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下面拉一张中国GDP历年增速图,统计的是2007年到2019年, 2019年底到2020年初发生了我们目前还在煎熬的Covid-19。 2019年中国GDP增速6.1%,2020年6.5%,2021年8.1%(疫情后反弹),2022年目前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目标是5.5%左右。


如果从个体角度来说,我们都知道年轻,收入曲线增长快的个体对未来预期更高,能够承受更高的负债。 那么从社会、国家层面来说也是一样,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相对发达国家,增速还是很高, 但是对于曾经的国内经济来说,两位数的增长可能成为了历史。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减员增效。 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应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使命而生的, 当传统产业利润下滑时,活在更上层的互联网自然就春江水暖鸭先知。

2. 用户增长魔咒 - 本质原因

如果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标的不是这个企业有多赚钱,而是这个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有多大。 很简单,投资人投入一笔钱看的是资本回报率。
从互联网企业来看,影响收入的板块可能有很多。比如以腾讯2021年财报为例,最赚钱的业务包括金融(1722 亿元)、游戏(1288 亿元)、社交(1,173) 亿元等。但是更基础的是这些服务背后的活跃人数,而这些需要互联网通过强黏性的app吸引住。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跃账户数12.68 亿,同比增长 3.5%。QQ 移动端月活跃账户数5.52 亿,同比下降 7.2%。  
可想而知,如果2011年腾讯没有及时发布微信, 可能拐点在当初的几年之后就会到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22年2月全球最大社交网络公司Meta股价暴跌,一日市值蒸发2513亿美元。 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拥有19.3亿日活的巨无霸公司在过去的三个月内下降了100万。 当然暴跌叠加了美股超额累积风险投资人的恐慌心理,但是用正面说明了对互联网公司而言用户增长一旦陷入停滞有多么可怕。

3. 出海困境 - 长期原因

曾几何时, 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国内市场日益内卷的背景下, 曾雄心勃勃地准备到海外市场开疆辟土 。 只要能够开辟新地市场,维持增长曲线,内卷就不会是一个问题,至少不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所以当时可以看到抖音布局北美TikTok, 腾讯布局北美游戏市场(《英雄联盟》开发商Riot、 《PUBG》开发商Bluehole、《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皇室战争》开发商Supercell..)。 阿里布局东南亚电商和支付赛道(控股电商Lazada,投资了电子支付品牌Mynt)等。
转眼之间,因为众所周知的国际局势风云突变,转眼之间国际上这些市场不给你玩了(制裁、罚款),国家出于外汇安全考虑也不能让你随意把钱往外转了。互联网大厂只能抓紧收缩战线,将资源往国内收缩,但国内盘子就这么大。 失去了星辰大海,内卷在所难免。

4. 美股退市隐忧 - 直接导火索

2022年3月11日,美国证监会(SEC)披露了一份包括五家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风险名单,令热门中概股硬来一场“屠杀”之夜, 多支龙头股迎来两位数的暴跌,而这可能是本次裁员的直接导火索。
初期名单包括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 并非我们平时最熟悉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到纳斯达克敲钟已经成为了中国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唇亡齿寒,热门互联网中概股暴跌在情理之中。
美国证监会的要求说白了也很简单, 要求加强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这之前因为“历史“原因是可以享受不完全披露数据的”特权“的 - 美国也很实在,只要能赚钱,适当的妥协可以接受。 要求信息披露本身看起来是一个合理的诉求,但是挑在什么时间点就肯定是出于一定的ZZ目的的了。
因为这份名单,引发了海外投资人大规模抛售中概股 - 毕竟有几年之后市值贬为0的风险! 而面对股价暴跌,上市公司满足投资人的利益势必要做出一些行动 - 而裁员是降低运营成本最快速的办法, 百试不爽。
打工人的选择

行文至此,互联网发展的前景似乎是一种必然。 当然隐忧中还有互联网公司积极"优化" 人才结构,往新领域拓展的努力, 比如近两年特别火的芯片行业, AR/VR 行业,新造车行业。 未来尚不好说, 只是在这优化的过程中,无数打工人小伙伴又要中一次枪了。
其实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就好比通信行业在十年前的黄金十年。 从上家通信公司思科离职时,我写过一遍总结:
通信行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薪资待遇如何?如果问互联网公司还“香”吗?  回答依然是肯定的,真香,钱多,快来!
但是如果问能在互联网公司香一辈子吗? 我想任何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五年以上的都不敢给你肯定的答复。 所以打工人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是要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很多小伙伴的父母辈一辈子追求稳定的工作生活,稳定,但不会大富大贵。 那么当这些小伙伴在享受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红利时又怎么可能同时要求一辈子高薪且稳定呢? 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把自己巅峰时期的收入水平当作起点,在进行大额负债投资时也多思考一下,如果哪天被裁员了能不能承受得起贷款?
其次, 公司是资本家的,身体是自己的
打工人要有一个觉悟,就是技能是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到手的Money是自己的,其它都是浮云。 打工人需要借助平台不断磨练自己的硬实力、软实力,但是不要把平台当家,而是要有家可能随时会塌了或者被赶出家门的危机感。 身体是自己的, 为祖国健康工作四十年,千万不要因为996把身体搞垮了。 到手的Money才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所得, 公司没有上市,允诺的股票就是口头支票,哪天公司垮了或者自己挑走了美好的愿景也落空了。
最后,职业发展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分几步到位也是可以的。
比如我在上家公司虽然做的是通信行业,但是我从来不把自己局限在这个行业,而是从硬件设计开发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自己的职业发展。 我可以在上家公司设计路由器,也可以跳消费类、自动驾驶类公司做硬件设计开发, 或者通过FPGA跳ASIC初创公司做芯片验证甚至开发。当然,大跳要谨慎,职业早期可以多摸索,后期要更聚焦。
其实说这么多就是从一名普通打工者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当我们埋头耕耘时,切记抬头多看看远方的路。 在这个风云变化的大时代, 我们已经很难做到一辈子在一个岗位兢兢业业干到老。 未来很难说更好还是更坏, 唯有努力进步,让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期望获得一个安稳舒适的圆满结局。
6#
oxe97a  1级新秀 | 2022-6-27 04:32:5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去年互联网大厂取消大小周时,夹杂在一片叫好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总的来说,字节和快手不约而同的取消大小周,说明在业务缺乏新的扩张点这个事实面前,人力的停止扩张和优化无疑也是趋势和必然。
互联网寒冬最近几年每年都在提,每年似乎都不是,今年也未必,但谁都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秋天,已经在大厂的“萧萧黄叶闭疏窗”中越走越深了。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将于八月份取消大小周?其他互联网公司会跟上吗?回头去看,这个预言,完全正确,半年多以后,寒冬终于还是来了。而一切都明明白白——互联网大厂半年来从取消大小周,到严控996加班,再到大规模裁员,内在的驱动力是完全相同的:
“在互联网行业缺乏新的扩张点甚至已有的部分业务持续亏损这些事实面前,人力的停止扩张和优化无疑是趋势和必然”
如果拓展一下,我们甚至可以说,近半年来全球范围的“元宇宙”热度,其内在的驱动力同样是:
“互联网行业缺乏新的扩张点”
没有扩张点,那就制造扩张点,炒作概念,来尽可能的续一续,让想离场的资本有时间离场,该落袋为安的都落袋为安,半年以后,概念差不多炒不下去了,树上的叶子也都落光了——冬可至。

这波大裁员对其他行业的朋友们来说或许是新闻,但是对行业内,有一定敏感度的人来说,其实早就是一朵挂在天边巨幕般的海浪——我们早就知道它会拍下来,大部分人只是不确定,在巨浪过后,自己会不会是浮起来的那个。
所以,当它终于拍下来,我也真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可长篇大论的。
我只是在想,多年以后,或许会有一位历史老师这样介绍这场“寒冬”:
公元2022年,互联网带来的时代红利在几十年后正式宣告枯竭,一个飞速前进的特殊时代结束了,但历史不会停滞,它只是恢复了蠕动前行的常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8337
帖子:3370
精华:36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