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岁孩子的好朋友不让她和另一个好朋友玩,不然就用「必杀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qrd   2022-6-26 05:08   4913   5
女儿幼儿园大班,最近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很为难。
孩子有 2 个好朋友,其中一个好朋友不让她和另一个好朋友玩,并告诉闺女如果再和那个小朋友玩,她就会用「必杀技」。
孩子回来情绪不太好,沟通之后知道她在担心 2 个事情:
一个是,她有点害怕这个小朋友说的「必杀技」,这个不知是何物的「必杀技」显然吓到她了。
一个是,她很喜欢另一个小伙伴,想继续和她玩,但因为那个「必杀技」,她担心又为难。
作为家长,我也为此而困惑。
因为是孩子间的问题,我想由孩子自己去解决最好,但不知道有哪些更好的办法,能安抚孩子,也能帮助她解决这个人际关系上的小难题?
另一方面是,我和孩子爸爸都很不解,为什么这个「必杀技」能让孩子这么害怕和担心?想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去了解原因和解决方法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o7hgu  1级新秀 | 2022-6-26 05:08:5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我说说我家两个孩子的经验。
大宝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跟两个同学A和B关系非常好,A对大宝很热情,B对大宝和其他同学都很温和。A同学不允许大宝跟B玩,同时,她也不允许B跟大宝玩,A自己则是可以在大宝和B之间任意选择。
一开始,大宝和B都算是配合,到了三年级的时候,A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对于两个女孩违反她要求的反应越来越激烈,已经发展到打人或者骂人,大宝也被她气哭了好几次,最严重的一次跟我说要和A绝交。
因为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班同学、好朋友,将来会上同一所初中,双方家长也都认识,不可能真的让孩子们关系彻底破裂,我就跟A的妈妈约好让两个孩子保持“礼貌疏远”的关系。在那次之后,A和B也经历了差不多的过程,变成了“礼貌疏远”的普通关系,大宝和B倒是一直保持着很友好亲密的关系。
到五年级时,C同学回到班级,C是大宝幼儿园时课外舞蹈班的好朋友,二年级到四年级到外地读书几年,回归班级后很快跟大宝混得如胶似漆,两个人成绩相仿,课余时间也经常一起玩游戏、追剧、逛漫展、打羽毛球…
小学毕业后,A和大宝进了同一所初中,B和C进了另一所中学,都不在一个班级。A和大宝成绩相差甚远,只是共同在美术社团,绘画水平差不多;B和C成绩相仿,在学校里考试总是数一数二。这个时候,同一所初中里的两个孩子关系都已经变成了点头之交,可是大宝和C仍然非常亲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联系,每个假期都会一起玩,也会去对方家里宅玩。
去年中考,四个孩子分别进了四所不同的高中,A和B都已经跟大宝完全没有联系,偶尔在家附近遇到也只是点头而过,但是大宝和C依然像初中时一样,抽空就要凑在一起玩,还会跟大宝初中寝室的姐妹们一起玩。
我觉得孩子们能够成为长久的朋友,能够“同学同玩”是个基本条件,此外一是不能像A那样很有“独占欲”,总想朋友围着自己转;二是不能像B那样很有“竞争欲”,为了跟别人竞争名次,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并且由于竞争欲而限制了自己跟他人交流的机会,也提高了学业的难度。

二宝上幼儿园时也遇到了abc三个朋友,二宝是个颜控,这几个孩子都十分漂亮,二宝因为喜欢a的颜,对a一直是言听计从,a十分爱哭,二宝有段时间被她哭得心烦意乱,每日游戏项目都要由a来决定,a也不允许二宝跟b和c一起玩。
这样过了一阵子,二宝有点忍不下去了,她更喜欢跟一大帮小朋友大呼小叫的追逐打闹,忍不了总是跟a卿卿我我,于是跟我抱怨,我觉得a和大宝的A风格近似,都是“占有欲”强,就让二宝不要担心a哭,告诉二宝“小女孩爱哭是一种权利,她想哭就让她哭一会儿,你可以玩点别的,等她哭够了能玩再一起玩…”
这样简单粗暴的应对技巧,对多愁善感的a来说有点残忍,但是对于“直男审美”的二宝来说非常实用,并且她教会了同样“直男审美”的b和c也这样处理跟a的关系,于是a变成了“一哭就被孤立”的小可怜,只能接受“自己玩”和“勉强加入团队”两种选择——偶尔也还是会有小孩子跟a卿卿我我腻腻歪歪的。
我非常不喜欢a这种“眼泪胁迫”来占有伙伴,当然,A那种“暴力攻击”也很糟糕,但是因为家长们都很熟,也都住得很近,没必要把关系搞僵,所以我算是给孩子一个“教训”,让她们知道这样“占有”朋友是错误的。
现在几个孩子上了同一所小学的不同班级,矛盾自然就没有了。
3#
rs__  1级新秀 | 2022-6-26 05:09:3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你耐心点告诉你女儿,好好解释解释

必杀技没那么容易,首先必杀技必须要集气,她集了吗?集满了吗?没满你放什么必杀技?还要暴气点,会暴气点吗?不暴气点的必杀技和刮痧有什么区别?你敢靠近我暴气点吗?我上去一个CD直接破掉你信不信?你再看看你血残了吗?血没残放必杀技和按摩有什么不同?要不要让我先给你血干残?
4#
cz19730  1级新秀 | 2022-6-26 05:10: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崇文
被人威胁并制约的经历,我也有过,长达三年。
在之前的一篇知乎回答中,我详细记录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桩往事——
二十多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历过长达三年的“委屈”日子。
二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暂称M。
那时候,班上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和邻座或要好的朋友交换文具,不是真正的换,就是大家换着用用,之后还换回来。我记得,那是某日上午的第四节课,数学老师让大家写练习册。那节课,M提出换铅笔盒,我欣然同意。
M铅笔盒里的尺子,不是那种硬尺子,而是一把摸起来滑滑的很软的卡通尺子。在我使用尺子的过程中,好像是不小心把尺子掉在了地上(具体细节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总之,尺子折了。
我当时马上主动提出,一会儿中午放学后,就马上去旁边的文具店买一把新尺子赔给她,她可以自己挑,或者直接赔给她钱也可以。
但是M说,赔新尺子不行,赔钱也不行,她只要一模一样的尺子。
下课后,我们一起去了旁边的几家文具店,都没有一模一样的尺子。
M还告诉我,根本不可能买到一模一样的尺子。
我实在没办法了,问M想怎么办。M说,要么赔她一把一模一样的尺子,要么就只能和她做好朋友,不许和别人玩儿,什么都得听她的。
我小时候胆子小,属于很乖的那种孩子。现在我站在三十几岁的年纪回头看,这算什么了不得事儿呢?真的太小了。但是在当时,我就觉得这件事巨大无比,非常严重。我是85后独生女,爸爸妈妈包括爷爷奶奶在生活上都非常宠爱我,也很尊重我,只是我年纪尚小的时候,父母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管得较严。按理说,我根本没有道理害怕爸爸妈妈的责骂,他们也从未因为任何事责罚过我,一直属于“有问题解决问题”的那种父母。但我心里就是特别害怕,我觉得我犯了一个不得了的错误,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爸爸妈妈知道。
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童年阴影”,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人际关系上的危机,所以我内心的这种害怕没有明确的来源,就是不自主地自动产生了。
从那以后,我就只和M一个人玩儿,什么都听她的。她什么都要限制我,不许我随便和同学说话,不许我随便对同学笑,不许我穿裙子,甚至不许我留长头发。
可以说,那段时期,我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我妈妈很爱美,也很爱给我买漂亮的衣服和裙子,每次去出差,都会给我带很漂亮的裙子回来。那时候,我们只有周一要求穿校服。没有体育课的时候,我妈妈有时会提出让我穿裙子上学,我总是拒绝,因为M不让。
我们的一位同学知道了,特别同情我。她看到了那把我一直留在身边的断尺,很开心地说,她姐姐有一把一模一样的尺子,她回家就要过来,让我明天就给M,以后再别和她玩儿了。
我当时也很开心。第二天,我把同学给我的尺子还给了M,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和她玩儿了。
结果,M不要那把尺子,还哭了。她很真诚很卑微地给我道歉,说以前都是她不对,以后再也不那样对我了,还说她是真心想和我做好朋友的,希望我不要还给她那把尺子,还是继续和她做好朋友。
那一刻,性格很软、不懂拒绝别人的我,心一下软了,我把尺子还给了那位好心的同学。到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瞬那位同学脸上的不解和失落。这件事,也直接伤害了我和那位好心同学的关系。
但是这件事之后,M并没有兑现承诺,还是那样对待我,并因为还尺子的事件狠狠说了我一顿,还立下“新规矩”,说尺子再也不能来自于别人。
转机出现在五年级。
那时候,我妈妈送给了我一块特别漂亮的红色表带的手表。那块手表是我妈妈到国外出差时给我带回来的,样子比较少见。我特别特别喜欢这块手表,戴着去上学。那时候我们同学大部分都戴手表上学,当然比不上现在小孩子的电话手表,就是很普通的手表。因为教室里没有表,戴着手表看时间方便。之前我也一直戴手表,只不过没有这块手表漂亮。到了学校,我们同学看见了也都很喜欢,包括M。我记得,那天是一个周五,M提出,让我把手表借给她戴一个周末。我心里很不舍得,后悔戴这块手表来学校。但是因为凡事听M的已经习惯了,于是就违心地同意了。
周六睡前,我妈妈正靠在床上给我念书,忽然电话响了,是M的妈妈。
M的妈妈我经常见,人特别漂亮,也很和善,每次见到我都夸一番。因为两方家长都觉得我和M是特别好的朋友,所以M的妈妈和我妈妈关系也很好。
M妈妈很客气地问我妈妈,有一块红色表带的手表,是不是我的。我妈妈这时候才知道我手表没在身边,赶紧问我,我说,是我把手表借给M的。
M妈妈连忙道歉。她说,她刚回家,就看见M戴了一块儿从未见过的手表,手表看起来也不便宜,问M哪里来的,M说是我借给她戴的。M妈妈怕她说谎,于是马上打电话来我家核实。M妈妈道了半天歉,还说,手表她会小心收着,周一就让M还给我。
后来我妈妈问我,为什么要把手表借给M戴(不是责怪,就是正常询问)我还是不敢说实话,就说M特别喜欢,我就借给她戴了。我妈妈认为手表是我的,借给谁戴都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她还是叮嘱我,要在自己完全自愿地情况下再借给别人,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这类原因勉强借出自己 很心爱的东西。并且,既然是自己特别珍惜的东西,那就应当好好保护,即便借给别人,也要记得叮嘱别人在使用期间尽量好好爱护。
周一刚到学校,M就主动把手表还给了我,并且和我说,以前真的都是她不对,但她也一直是真心想和我做好朋友的。她还和我说:“以后咱们好好做好朋友,再也没有谁必须听谁的,什么事情都咱们俩一起商量,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得咱们两个人都愿意才行。”
我当时没太相信她,但从那天之后,M真的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对我提任何要求,我俩也变成了真正平等的好朋友。
小学毕业后,我们还一直有联系,关系始终不错。直到大学毕业我换了手机号,也丢失了以前的大部分旧相识的联系方式,才慢慢失去了联系。
这段经历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我留下了不大不小的心理阴影,让我直到现在,都不太擅长交友和与人相处。
在这段经历中,我也是『被威胁』的一方。M那时候和我说,如果我不能赔她一把一模一样的尺子,又不再听从她的『命令』,她就把这件事告诉我爸妈。
但是,实际上,作为『威胁』一方的M,她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回一模一样的尺子』或者『把我弄坏她尺子的事情告诉我的爸妈』,这从后来我在同学帮助下,拿出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尺子赔给她时她的反应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她真正想要达到的,就是我必须一直只和她做好朋友,一直听她的。
在这一点上,所有使用『威胁』方式的孩子都一样。
那个小朋友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听她的话,她就要使用『必杀技』。其实,我甚至怀疑,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或者没想好这个『必杀技』到底是什么,所以她没法说明。另一种情况,也可能是她觉得不说明更能让对方害怕。多数情况下,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要大于『已知事物』,而这种恐惧感多半来自于自己本能的猜测和想象。比如这个孩子如果明说:你要是和她玩儿,我就不理你了。那你的孩子明确知道了『最坏结果』是什么,如果她能做到不在乎,觉得你不理我就不理我,那威胁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大人们可能觉得,即便是这个未知的『必杀技』,又有什么可怕呢?但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常常和大人的不一样。我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孩子心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甚至连她自己都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就像当年的我。现在我想想,就算M把尺子的事情告诉我爸妈又有什么呢?我爸妈甚至连批评我都不会,只会帮助我解决问题。后来我长大后和我妈妈聊起那段经历,我妈妈非常震惊我当时居然会因为害怕M说的『告诉你爸妈』而一直被人威胁和制约。我妈妈说,如果当时她知道这件事,很快就可以帮我解决,这原本是非常小的一件事。
我当时到底为什么会害怕她告诉我爸妈,我现在也真的说不清,我也不能理解那时候的我自己,但那时候就是很真实地害怕,心里觉得绝对不可以让我爸爸妈妈知道。
这就是孩子和大人在心理和感受上的区别,并不是简单说一句『别害怕』或者『你赶紧和她绝交』就能轻松解决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遇到这种事情,第一步是表示理解、接纳情绪的同时,帮助孩子『消除恐惧』
我们首先要对孩子对『必杀技』的恐惧表示理解,要接纳她的『害怕』,不要表示出『这有什么可怕』的态度。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想一想『你最害怕她怎么样』。也就是说,对于孩子而言,什么样的『必杀技』,是会让她害怕到完全不能接受的?
这一步是把未知的『必杀技』具体化。
然后我们再来帮助孩子去接受那个『最坏结果』。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即便这个朋友真的那么做了,真的用了你最害怕的『必杀技』,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着你面对这件事。并且要让孩子确定地相信,即使那个她认为害怕到不可接受的事情发生了,爸爸妈妈也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她解决这件事。所以她不必害怕,她永远不会一个人去面对那个最害怕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要给孩子讲清楚这件事的性质以及它当中存在的对与错。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使用所谓的必杀技,并不是那位朋友的真实目的,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害怕,让你不和另一位朋友一起玩儿。但是首先,这种方式是不对的,这叫威胁,用威胁别人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不正确的。其次,她不允许你和另一位朋友一起玩儿,也是没有道理的。她不能对你做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和谁做朋友,不和谁做朋友,是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可以完全以自己的真实意愿为选择标准。
当然,不是直接这样和孩子讲,而是要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她真正发自内心地明白这两点。
一旦对『必杀技』没有了那么大的恐惧,也确定地知道即使最恐惧的事情发生,爸爸妈妈也可以帮助我解决,又明白了这种方式的错误和这个要求本身的不合理,孩子也许才能真正远离威胁,远离这位所谓的朋友。
这个过程,针对不同的孩子,可能所用的方式和需要的时长都不同,但是家长只要耐下心来,相信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陪伴和支持:我们非常理解你的恐惧,也能够陪伴和帮助你解决这件事。
当她的恐惧真正被接纳、被理解,而她又能真正明白:她不是孤零零地面对这件事,她所最害怕发生的,爸爸妈妈也都能够帮助她彻底解决好。她可能才不会那么害怕。
期待这件事已经得到最好的解决。更期待,不再有孩子在『被威胁』中,孤独地害怕和忍耐。
5#
jita  1级新秀 | 2022-6-26 05:11:0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首先要说明的是:「6岁的孩子,是做不到比较好地去处理这样的问题的,父母必须引导,适当的时候还要介入」!
昨晚睡前,跟6岁2个月的大女儿读的绘本正好是关于这方面的。
书里的主人公比利最常对安迪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听我的,那我就不和你……」
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安迪不找其他朋友?他是害怕失去比利这个朋友吗?」
我回答:「是的,但是妈妈告诉你,如果一个朋友因为你拒绝他,而不跟你做朋友了,那么这样的朋友其实不算真正的朋友哦!」
我的话也和绘本故事想要表达的核心是一样的。女儿读完后开心地说:「妈妈,我知道了,如果我感觉不舒服,我会把我的感受明确地告诉我的朋友!」
我:「我非常支持你这么做,永远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哪怕这个人是你的朋友!」


1.为什么有的孩子想「独占」朋友?

一个从婴儿期开始,就和养育者形成了很好安全感连接的孩子,就能信任别人,学会爱别人,也能和多个孩子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并且也能有很好的同理心。
而如果一个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缺乏安全感,那么这样的孩子会将他家庭中带给他的「问题」,带入到友谊关系中。表现为:「粘人」「独占」「不想跟别人一起分享朋友」!
通俗来理解就是这孩子把朋友当成依恋对象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不愿意自己妈妈抱别的小孩,因为孩子和妈妈建立了亲密关系后,在一个时间段,他认为妈妈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当然,这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但当这种情况出现在友谊中,那就是不正常的。
通常家庭的养育模式是「忽略型养育」或者「独裁或暴力型养育」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想要独占朋友的现象。


2.如何帮助这个想独占友谊的朋友?

这里的帮助,更多指的是大人。
如果我是题主,我会尝试和老师提建议,让老师去和女儿朋友的家长沟通,家长务必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尽早修复。
当然如果题主和这个家长关系还不错,也可以找到恰当的机会聊一聊。
但如果不熟,或者不了解这个家长的性格,还是让老师去沟通比较好。
以上就是咱们能为对方做的了,接下来重点是引导自己的孩子如何应对这件事!
3.尝试引导孩子说出「必杀技」

在说怎么处理之前,先尝试引导孩子说出那个必杀技是啥,这样方便一起讨论找到解决的思路。
当然,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也不要强迫,说明她还没做好准备。
可以用「反射式倾听」的方式:
这里把想「独占」的朋友称为朋友A,另一个朋友则是朋友B
妈妈简单总结孩子的话,反馈回去:「A朋友不让你跟B朋友玩,你不愿意,但又害怕跟B朋友玩会发生不开心的事」
看看孩子接着说什么,再继续应答。比如:
「我多希望能帮助到你,哪怕一点点我都很愿意帮助你!」「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如果你不按她说的做会发生什么呢?」
尝试一步步引导孩子!
4.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并清晰明确地告诉朋友

告诉自己的孩子:「好的友谊是一起分享,而不是逼迫对方。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不愿意这么做了,就要清晰地告诉对方!」
可以教孩子这么和A朋友说:「谢谢你这么喜欢我,我也很愿意跟你一起玩。但是我也很想跟B朋友玩,因为她也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我们可以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大家都开心!」
5.尝试找策略

这里的策略是尽量兼顾到3个人,比如:
女儿对朋友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周一,周三跟你一起玩,周二和周四跟另外一个朋友玩!」
题主可能需要和孩子在家「演练」这个过程:
「妈妈当朋友A,当女儿说出自己感受的时候,妈妈做出朋友可能会有的反应,然后引导女儿如何应对」。
6.被拒绝或失去朋友A怎么办?

当明确告诉朋友A,并给出提议后,有可能被拒绝并失去这个朋友!
家长要提前告诉孩子:「如果因此失去这个朋友,我知道你会伤心,但是这样的朋友可能不适合你!你没什么错,是对方还没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被拒绝后,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以及交代老师帮助关注孩子的最近状态。
需要大人干预的时候老师和家长要介入。
必要的时候要和对方家长沟通。一直关注到女儿安全度过这个阶段。
伤心可能很难避免,但伤心不一定是坏事。
和孩子一起分析,让她明白,这段关系中哪里出了问题。
安抚她,让她从你这里获取力量,感到安心,这样,她就不会存在对社交感到害怕的心理了。
7.引导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要加入排挤别人的行列中」

对于6岁的儿童群体来说,排挤事件通常还不是很复杂或者很严重!
不像14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会叫上一堆同学排挤或者霸凌某个同学!
所以家长只要告诉孩子:「如果你看到别人欺负其他人,或者不跟谁玩,不要加入他们」就可以了!
可以用情境游戏的方式,还有绘本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被排挤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孩子自然就会明白这些事不可以做!
只有不参与排挤别人的孩子,才有勇气拒绝被排挤!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去学习相处技巧!
而父母发自内心的爱,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也更有勇气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知乎亲子
我是 @妤妈养育,一个认真起来让人「害怕」的资深哺乳指导,但绝不会母乳绑架,也擅长家庭养育方面的指导,喜欢亲子共读!关注我,让我们有更多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
6#
hzm3an  1级新秀 | 2022-6-26 05:11:1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这还真不是这一代孩子特有的情况。
几十年前(开始暴露年龄了),在我小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上学前班的时候是个很胆怯的小孩儿,也有参与过小团体。为首的是一个性格比较奔放的姑娘,她经常跟我一起结伴回家。我一直不敢一个人过马路,每次都跟着她一起过。有一次她有什么事先回家了,我一个人走,只好硬着头皮自己过马路,谁知道被那小姑娘在窗台上看见了。第二天她跟我说,你居然骗我,你自己会过马路,居然每次都依靠我,为了惩罚你,我要把你的腿卸下来。当时我真的好害怕,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当然卸腿这事肯定没有发生了,后来我们也仍然在一起玩。之后又出现过我和其他小团体的女生说话被这位带头小姐姐开除出队的情况。当时我为了能让自己有容身之所,忍气吞声了。但是这些事仍然成为了我的童年阴影。
长大以后,包括当了妈妈以后,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我小时候应该是被pua了。没错,小孩子也会pua别人,而且是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在排挤的问题上,女生比男生更严重。
我带棋格格在小区里玩的时候,也遇到过被孩子排挤的情况。这几天棋格格自己穿着轮滑鞋练习轮滑,其他两个同龄小姑娘看见了,马上冷嘲热讽的说:"看她那可笑的大头鞋子,她现在可算上不来了吧,不能跟我们一起玩,太好了。"小区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背诗,她们俩也会突然来一句:"棋格格唱的真难听,我们不要让她唱了,对,我们不跟她玩了。"
我女儿曾经被这几个孩子吓哭过,她问我:"为什么她们俩要这样子说我呢!我很有礼貌,也邀请她们一起玩,为什么她们还要嘲笑我?"我蹲下来跟她说:"你做的很好。她们俩这样嘲笑你,是她们没有礼貌,所以你不用怀疑自己。没有礼貌的孩子,我们也可以选择不跟她们玩。直到她们懂得平等和尊重,我们还可以再一起玩。"我女儿又哭:"那她们不跟我玩,我今天就会很孤单呀!"我说:"你还有很多人其他朋友呀,我们可以给小a视频,可以跟小b约下午轮滑,可以约小c晚上骑车。但是我们交朋友的前提是互相平等,玩的开心。如果对方并不尊重你,你玩的也不开心,我们就失去了交朋友的初衷,对不对?"
说到题主的问题,也是类似的情况。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社交中被霸凌的孩子(没错,这就是一种社交霸凌),往往都是那种家教严格,很懂礼貌,父母教育的很乖的孩子,她们往往遵守规则和秩序,尊重他人,不懂拒绝,容易轻信,也很少看见阴暗面的事物。
当孩子与较为强势,占有欲强,无视规则的其他朋友交往时,很容易被带着跑,甚至形成"指东不敢打西"的情况(比如小时候的我)。在长期被pua的情况下,愈加难以拒绝,甚至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
题主遇到的这个问题,正好是个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首先,建立父母与孩子的信任链接。认可孩子充分信任父母,将校园发生的事件事无巨细的告知。跟孩子强调,发生任何事情爸爸妈妈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保护你。
第二,让孩子懂得任何人和事都有正反两面。如同白雪公主里有小矮人,也有恶毒皇后一样,我们的世界不是单一的世界,一个人也会有好的与不好的一面。你喜欢和那个小朋友玩,她身上一定有吸引你的一面。然而你跟别人玩,她却不允许,造成了你的困扰,让你感到不舒服甚至恐惧。这是她做的不到之处,她没有懂得朋友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友爱的真正含义。
最后,不是只有她才有必杀技。我们可以选择先以孩子的视角试着解决问题,尽量沟通,如若不能解决,我们要学会说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如果对方采用诅咒、谩骂、孤立、攻击等方式,我们可以选择无视,不加理睬,或者请老师介入的方式尝试解决。
幼儿园的孩子,还可以通过绘本阅读,预设场景的方式辅助教育。比如"学会爱自己"系列中有《不要随便欺负我》《不要随便嘲笑我》《不要随便否定自己》等自我保护专题。
比如《石头 剪刀 布》系列绘本中,有提及"背后说坏话","被小团体排挤","遇到不讲理的孩子"等社交困境时的思考方式和处理方法。
比如《害羞的小香蕉》系列绘本中,有讲述真正友谊的《你需要一顶帽子》,有抛弃成见、教人善意与他人交往的《顽固的鳄鱼婆婆》,有缓解分离焦虑和占有欲的《我们明天见》,有勇于认错的《哇!吓一跳》,有学会向他人表示感谢的《我救了一只大王乌贼》,让孩子充分领略何谓真正的善意和真正的友谊。
写在最后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交关系的愈加重要,家长们也要与时俱进。现在绝不是仅仅把学习搞好就能一帆风顺的时代。从幼儿时期,就应当培养孩子的社交力、交往能力和情商管理,给予孩子强大的内心支持,让孩子更容易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给予孩子最好的馈赠。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ash="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overcard="p$b$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知乎亲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