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头部券商的赚钱生意:中证协公布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排名,中信与申万宏源收入抢眼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6-24 00:14   5829   0
财联社6月23日讯(记者 高艳云)被誉为“券商最赚钱的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去年仍旧保持高增长,行业格局随之变化。在行业人士看来,场外衍生品业务也是少数头部券商的专属业务。

近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2021年度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排名,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主要是指场外期权业务,收入口径是经公允价值调整的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扣减对冲成本。数据显示,20家券商2021年场外期权业务总收入112亿元,同比增59.46%。

去年的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19.42亿元)、申万宏源(18.91亿元)、华泰证券(14.74亿元)、中金公司(12.19亿元)、海通证券(11.30亿元)、中信建投(8.76亿元)、国泰君安(6.06亿元)、招商证券(4.94亿元)、银河证券(3.78亿元)、国联证券(2.81亿元)。

场外衍生品业务尚属蓝海,部分头部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去年增速较高,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场外期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3.29%、74.80%,基数较低的两家头部券商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同比增速分别为1947.78%、557.19%。此外,也有头部券商该业务收入下滑,招商证券去年该收入同比下降16.32%。

基数较低的中小券商同样出现高增长案例,分别是国联证券(5802.73%)、浙商证券(608.33%)、安信证券(436.95%)、东方证券(428.11%)、方正证券(411.25%)、中泰证券(291.71%)。

行业场外期权业务收入均增近六成

去年,场外衍生品业务增速仍保持高速增长,中证协披露的数据显示,20家券商2021年场外期权业务总收入112.00亿元,同比增59.46%。场外期权业务是场外衍生品业务中的主要业务类别。

以具有可比数据的17家券商来看,其中16家券商场外期权业务去年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仅有招商证券同比增速下滑。中证协数据口径对比显示,招商证券场外期权业务2021年收入为4.94亿元,同比下滑16.32%。

场外期权业务2021年同比增速较大的前十家券商分别是国联证券(5802.73%)、银河证券(1947.78%)、浙商证券(608.33%)、广发证券(557.19%)、安信证券(436.95%)、东方证券(428.11%)、方正证券(411.25%)、中泰证券(291.71%)、申万宏源(83.29%)、国泰君安(74.80%)。

4家券商名次有明显提升,其中国联证券提升9个名次,由2020年的第19名提升至至去年收入第10名,银河证券提升3个名次至行业第9名,申万宏源提升1个名次至行业第2名,国泰君安提升1个名次至行业第7名。

申万宏源2021年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为18.91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28倍,行业排名增长迅速,两年提升了4个名次,2019年时为第6名。

本次券商排名20家中新增入围3家券商,新进券商及排名分别是兴业证券(第15名)、天风证券(第18名 )、平安证券(第19名)。

尚在本次统计20家券商中的7家券商,相较2020年排名下滑,分别是华泰证券(-1)、招商证券(-1)、东方证券(-1)、方正证券(-1)、安信证券(-2)、东兴证券(-4)、中泰证券(-4)。

此外,多家曾在2020年入围前20名的券商,已从中证协统计公布数据中“消失”,分别是中银证券、华安证券、财通证券,三家券商分别曾在2020年排名第14、18、20名。

场外衍生品业务仍是头部券商高度集中,但集中度有所下降。

2021年,收入前五家券商合计收入76.55亿元,占20家券商总收入的68.35%,行业集中度下降6.05个百分点,2020年集中度为74.40%。

3家场外一级交易商同日领罚单

作为创新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初期稍显野蛮生长的情形并不鲜见,但监管层的“敲打”紧随其后,使得行业规范发展。

6月2日,证监会同天披露多份场外期权业务罚单,三家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被罚,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华泰证券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中信建投的被罚原因涉及标的及合约管理不当。罚单显示,公司因1笔场外期权合约股票指数挂钩标的超出规定范围,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中金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则事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当。具体为,公司1笔场外期权合约对手方为非专业机构投资者,根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商品类场外期权交易对手方,应当是符合“管理办法”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华泰证券被罚则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证监会指出其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部分场外期权合约个股挂钩标的超出当期融资融券范围,二是未对部分期限小于30天的场外期权合约出具书面合规意见书,三是场外期权业务相关内部制度不健全,内部流程执行不规范,未按要求进行衍生品准入管理。

此外,去年底,多部涉及场外衍生品的规章制度发布。

202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 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 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金融机构应当坚持主要面向 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 务的原则,严格实施合格投 资者标准审查。

同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 ,旨在加强对收益互换业务的自律管理,进一步完善场外衍生品业务自律规则体系。其中规定,未取得交易商资质的证券公司将不得新增收益互换业务;已实际开展业务的,应自行制定整改计划,在一年内有序了结存量业务。

2022年5月9日,中证协在场外市场与衍生品业务专业委员会集体学习会议上表明,下一步,协会要以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场外衍生品自律规则体系及自律监管框架,加强场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证报价交易报告库功能和业务标准化水平,真正做到衍生品业务“看得清、讲得明、管得住”。

场外衍生品业务是热门赛道

场外衍生品业务是个热门赛道,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交易商,均在快速增长之中。

中证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证券行业场外衍生品业务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全年累计新增名义本金分别为18138.5亿元、47597.06亿元和84038.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6.8%、162.4%和76.6%。2021年场外衍生品存续规模突破2万亿元,年末达到20167.17亿元,同比增长57.8%。

中证协5月26日最新名单显示,目前场外期权交易商共46家。其中一级交易商有8家,分别是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证券、招商证券、中金证券、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二级交易商则扩容至38家,5月26日最新被纳入二级交易商名单的为西部证券,今年来还有东海证券和开源证券新增入列。

场外业务的高速增长引起了诸多券商加码推进,以及非银分析师们的关注。

招商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曾表示,从全行业来看,衍生品业务对券商利润贡献还比较小,但长期来看,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大多基于风险中性的策略,对于降低传统方向性自营的业绩波动起到很大作用。

瑞银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曹海峰此前预计,衍生品或将成为未来10年券商增长的新引擎。国内券商衍生品业务或将在2030年发展至成熟阶段,届时基准情形下衍生品业务相关利润对行业总利润贡献比例可达15%左右,而这一业务2019年的利润贡献比只有4.4%。

申万宏源金融创新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场外衍生品对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

从产品结构的供给来看,衍生品可以满足市场主体风险管理及资产配置需求。对于专业投资者,衍生品引入了波动、时间等新的维度,提供丰富的交易结构,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需求;对于实体经济,衍生品提供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工具,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健性,增强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从衍生品对冲交易来看,衍生品的对冲操作以及带来的长期资金具有稳定市场的意义。

从跨境衍生品连接境内外市场的效果看,通过跨境场外衍生品,可以连接境内的投资者与境外的证券市场,也可以让境外投资者参与到境内市场,进一步带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