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wryu   2022-6-21 06:29   5944   11
谈到科学,人们通常会想到一切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教科书和百科全书中找到的知识。同时,人们又常常在另一种层面上提及科学,如果说一个事物是科学的,例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当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本身或是科学的一部分,而是说马克思主义符合科学的原理,这里的科学具有一种方法论意义。由此来说,我们便可以区分出两种人们常用的科学的含义,一种是狭义的,而另一种是广义的。狭义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只要是符合科学的方法,符合科学的逻辑内涵,我们便称事物为科学的,是一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那么其中的自然科学就是狭义的,而科学则是广义的。狭义的科学包含于广义的科学之中,也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成果,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什么是科学,主要就是探讨广义的科学,也就是这种科学的方法论到底有什么内涵。
当然,在探讨内涵之前,必须要对科学的词源稍作探究。“科学”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science”,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学科分类分化的过程中才用“science”来代表将研究对象分为众多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去研究的学问,与众学科统辖的学问“philosophy”相对应。1800年,在英语中“科学”这个词包含了所有有条理的知识,而“艺术”则包括了加工制造和工程在内。“科学家”一词可能最早出现在1834年william whewell的评论中,他提议借助与“艺术家”(artist)类比造一个新词“科学家”(scientist)来描述从事研究工作的绅士们,但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此之前,研究自然界而非内在精神世界的哲学是“自然哲学”,柏拉图将其看作第二等的哲学分支,随着对自然研究的日益深入,为了解除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便重新创造了“自然科学”一词。过去物理学与自然哲学几乎是同义词,现代“实验物理学”只不过是延续了这个名称,不能简单混为一谈。日本学者西周将“science”和“philosophy”这两个词分别译成了“科学”和“哲学”。而后中国学者严复、康有为等开始使用“科学”一词,在此前中国一般使用“格致学”或“格物学”表示自然科学,这是源于徐光启的工作,“格致”、“格物”意为通过接触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推究,来探求客观事物的道理。通常对“科学”一词的含义解释为分科之学,而“科学”一词也由于种种潮流渐渐取代了“格致”,沿用至今。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到,“科学”一词本身是日本译自西方再传入中国的舶来语,所以我们对科学概念的探讨也多集中于西方的语境之下。
如果要定义科学,那么就要涉及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众说纷纭,以至于费耶阿本德表示划界仅仅是一个伪的问题,怎么都行。但这种看法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意在消解划界标准,而对于科学而言如果缺少了标准,或成了一种完全不可确定的事物,那么科学还凭什么被称为科学。由此,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科学的特征做一些规定。
首先我们要以科学史为基础做一些考察。之前提到,自然科学在以前是哲学的分支,称为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便是自然界,从西方第一个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开始,人们一直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会抬头仰望星空,会低头观察蚁群。就是在对自然界的不断观察之中,人们发现了规律。在人们仰望星空时,形成了一套天文学理论,托勒密的《至大论》是西方早期天文学之集大成者。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不懈观察,在各个自然学科都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而所有的一切首先建立在人对自然的观察之上。同时,作为一种哲学,必须具备逻辑的自洽性,人们建立的理论体系一定是经过严谨的推理而产生的。从单纯的观察经验,到完备的理论体系,借助了逻辑作为工具。但自然哲学一直作为较低等级的哲学分支而遭贬低,直到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同年维萨留斯出版《人体结构》,开始了科学革命,至此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迅速蔓延。
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真正颠覆了人们的世界观,也让科学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由于17、18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成功,19世纪自然知识框架的形成,此时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用科学来改造哲学,反对形而上学。以往科学为形而上学所控制,所以逻辑经验主义或称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是对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目的是澄清概念和命题的意义,清除无意义的概念和命题。他们把命题分为形式命题和经验命题两类。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否认感性认识,是完全的理性主义。科学是通过经验与逻辑的证实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的几个特性,可观察性、逻辑自洽性、可证实性。
然而休谟问题对于逻辑经验主义一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这种困境,一种新的批判理性主义诞生,又称证伪主义。波普尔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对于经验的归纳,永远也没有全集,所以未发生的事件永远不能完全确定,证实也并不可能,而证伪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完成。由此,科学的特征表现为批判性、前进性和可证伪性。
同时历史主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科学从静态的分析提升为动态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分析,把时间和历史的维度还给科学,让科学动态呈现。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主要的分歧在于前者从个人理性的角度看待科学的发展,而后者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以“范式”为核心,范式的基本含义是 某个科学家集团(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科学发展的过程大致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即原始科学日益成熟,最后建立起以“范式”为基础的学科或专业,经过在范式支配下的“常规科学”的发展,范式本身也日臻完善,与此同时“反常”现象日益增多,开始范式还能加以吸收消化,慢慢地感到难以对付,最后终于陷入“危机”,引起“科学革命”的爆发,由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产生新的常规科学。而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拉卡托斯则期望重建理性并再现历史,中和波普尔与库恩的观点,把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发展为精致证伪主义。拉卡托斯的发展模式大致为: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硬核(最基本的理论核心)、保护带(辅助性假设)、反面启发法(不放弃或修改硬核的原则)、正面启发法(完善发展研究纲领的原则)。那么根据历史主义的观点,科学应该具有历史性、发展性、社会性。
当然,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本质、反基础特点都将科学看作一种并无特殊性的文化形式,费耶阿本德以科学的无政府主义反对科学的划界。他认为基本问题是理性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反对强调理性的思想,而忽视科学实践,把一切传统看作历史的传统,反对权威,重视直觉。同样构建主义将科学从理论优位转向实践优位,从理论转向试验,强调主客体间的互动,认为试验构建现象,改变感知世界的方式。自然主义认为要依靠科学的发现和方法说明科学的合理性,以科学解释哲学,以自然现象本身说明自然。
随着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划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从绝对到相对,从一元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科学划界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要以多元的、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眼光进行划界,并结合科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是科学。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科学是科学共同体的所承认的共同信念。共同体是一种建构,是一种契约的建构,身处共同体中的个人将被默认,同时应该是自愿地认同这种契约。人受到共同体的限制,不论是科学活动还是科学观念。科学观念的限制是共同信仰,也就是核心公约,当然作为可以相互嵌套的分层级的共同体,下级的共同信仰必然包含上级,同时而观察渗透理论也表明个人的认识也受整个共同体的信念影响。而学术自由也就是一种相对随意的契约关系,可以在主观的作用下进行调节,而不违反所处共同体的核心公约,也就组成了许多相互关联的学术共同体。从特征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可主观感受与客观证明的随社会历史动态发展的公理化系统建构。当然科学与非科学并不能简单的进行划界,而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究竟如何发展仍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qsd1  1级新秀 | 2022-6-21 06:29:35 发帖IP地址来自 福建
把科学理解成知识是可以的,自科学传入国门,我们一直在这样干。因为我们没有选择,那时候国人的脑袋里只有国学,除了为人处世,就剩下做八股了。正是科学导致了直到今天的进步。
简单理解科学的知识性,只能作为一个科学知识的跟随者,亦步亦趋。但在需要创造知识的现在,就有些落伍了。
科学的本质是质疑,如同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质疑旧知识与观察不符的现象,产生新的思想和解释才是正解。
3#
x62ekc  1级新秀 | 2022-6-21 06:30:1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说得有理,质疑确是科学的精神内容,不过将本质提出来就有些形而上了,如果说本质就是质疑,岂不是要陷于怀疑主义?我觉得还是不要轻言本质之类涉及第一性的东西,单纯从社会性的角度探讨为好。
4#
fba  1级新秀 | 2022-6-21 06:31:0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国人囿于知识性已经很久了,以至于人叫知识分子,言辞则必称经过科学论证。
这样的研究大环境只能够在西人的基础上做一点改进,搞一点整合。而于科学思想的突破则毫无意义。中国本身没有产生科学体系,是根由就是民族性的缺少质疑,而多了许多的服从,不从第一性上做改变,大妞看不到科学界的前途。
5#
zusl  1级新秀 | 2022-6-21 06:31:2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邮电大学
那我便静待皮浪的救世吧
6#
e8s6d  1级新秀 | 2022-6-21 06:31:5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一个视频:某男提前回家,发现门厅有陌生男子的鞋,立即脑补出妻子偷情的画面。
根据“科学”的定义,这个猜想可以证伪,然而在未被证伪前,这是一个“科学观点”——很多人以为就是“事实”。
7#
6x38a  1级新秀 | 2022-6-21 06:32:4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太极图)
科学与迷信到底什么关系?阴阳互根,同生同在,组异成同。消灭了迷信,科学也没了。科学中有迷信,迷信中有科学。科学可变成迷信,反之亦然。
科学的定义有三种
1分科而学,可称为分义科学
这是定义最广泛的一种,只要分就可以了
百度学,贴吧学,贴吧黑中医学……不要笑,现代科学就是这样细分的。实际上,高校用的就是此种定义
2老波的证伪定义,可称为波义科学。
这个范围就窄了,数学也不是科学了
其实真伪也是阴阳互根的,可证不可证也是阴阳互根。真伪为阴阳,加可证不可证则成四象,即可证真,可证伪,不可证真,不可证伪。
2+2=4不可证伪,但可证真啊,证真科学可不可以?
3用长篇大论来定义,可称为繁义科学。
繁义科学是用来洗脑的
方舟子就会这一手,啰里啰嗦把别人讲糊涂了……其实自己也不明白
哦,看来他很懂科学,那就听他说吧,他说科学就科学,他说不科学就不科学。OK,洗脑成功!
其实无论怎样定义,只要记住科学迷信阴阳互根,就不会上当了
文字越长,毛病越多。你可以找一本繁义科学的书,只管挑,有的是毛病。
8#
t05zp  1级新秀 | 2022-6-21 06:33:44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其他不想说,只提一个问题,常识观念中科学与迷信本就是反义,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科学也是从常识上理解。科学概念就是要取一个共同体认可的公义。因此,大家力图澄清的科学就是要清除迷信,科学不包含迷信。
休谟和波普尔等人都讨论过信念,但都是经验及心理的层面的确信,即使休谟作为一个温和的怀疑论者坦承其虚假的一面,但对人类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里确信的信念不是迷信,就借你说的波义科学——证伪,已被证伪仍要努力使自己相信就是迷信(通常是荒诞的诡辩,而不是拯救行动,实际上我认为是自我欺骗),而未被证伪我便不愿称之为迷信,当然先验的事物无法证明,因此我也从不反对宗教,但我唯独要申明,我反对迷信,科学从其源头就反对迷信。
在这里我们不要用诡辩的辩证法(我不是反对辩证法,而是反对利用辩证方法进行诡辩,如白马非马以及无中生有的论断,也请不要把战火蔓延至经典论著,因为断章取义是常常发生的,而且正如一切历史都是某种形式的辉格史,一切对过去的解读都是现在),而是依循惯常的逻辑,形式逻辑固然有局限性,但现代逻辑也不是没有界限,因此我所要表达的唯一一个意思就是,黑就是黑的极端,白就是白的极端,科学就是科学的极端,迷信就是迷信的极端,可以有更科学,但只是相对于不科学来说。否认极端存在是可以的,但是似乎没有必要,毕竟这只是我个人的假说,当作玩笑罢了。
9#
qstgp  1级新秀 | 2022-6-21 06:33:5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海淀
你这个是自己写的吗,写的好好呀
10#
fueasy  1级新秀 | 2022-6-21 06:34: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等待?[捂嘴]还是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开始。大妞我已经做了许多的努力,已经有成果面世。
11#
justdepp  1级新秀 | 2022-6-21 06:35: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四川成都
作者写的好棒啊
12#
t6cbw  1级新秀 | 2022-6-21 06:35:27 发帖IP地址来自 福建
科学的本质是质疑,迷信的本质是信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