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的传世神作,《洛神赋图》。
用一卷画,来叙述一个充满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故事。
全卷共分三段,非常浪漫缠绵,动人心魂,展现了人与神之间,长达两昼一夜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叙事能力和技巧的一大飞跃,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飞跃在助跑阶段中,是受到了来自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佛教绘画的影响,比如敦煌等地的壁画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长篇故事,也就是佛本生故事。
《洛神赋图》卷以前被当作顾恺之真迹,其实是北宋人以顾氏真迹为本临摹的,这跟我们之前讲的顾恺之《列女图》一样,也是为了以后替代原件用的,幸亏有了这些临摹本,我们才得以知道东晋顾恺之的绘画面貌。《洛神赋图》是一卷来自文学作品的连续性绘画,画家把三国曹植的《洛神赋》的内容,编成连环故事图,描绘了曹操之子曹植从京城洛阳回东藩,途经洛水时遇到洛神宓妃的爱情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特性。曹植遭到其兄曹丕的迁贬而不得志,借作《洛神赋》来倾述他钟情而不可得的女子,宓妃的化身——甄妃,她由曹操包办,嫁给了曹丕,也就是最终成了曹植的嫂子。甄妃跟曹植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呢,曹植的《洛神赋》就告诉了我们。顾恺之的这幅画充满了炽热而忧伤的感情冲突。全卷共分三段,非常浪漫缠绵,动人心魂,展现了人与神之间,长达两昼一夜的故事。
画作的第一段,就是相遇。我们再来看上图。曹植在旅途中停歇时忽遇楚楚动人的洛神,爱慕之情骤然升起,可以看到他下意识地用双手推开侍从,欲前又止,抬头凝视,这时你再看宓妃的姿态,的确可以感受到曹植《洛神赋》中所说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气若幽兰」,两人在目光相对的刹那间,感情似乎得到交融。
画作的第二段是相思。这段画的是曹植各不相同的凝思场景,那么他在想什么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