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22 年高考作文题?各地作文题有哪些亮点?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wkajq   2022-6-16 03:14   4723   5
2022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全国新高考Ⅱ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试题内容: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天津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_0l7o  1级新秀 | 2022-6-16 03:14:43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北
专家:四川高考作文题 开启材料作文命题新思路


2022年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今年全国甲卷语文材料作文题开启了新脑洞。题目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给匾额题名引发的启示,请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为今后高考材料作文命制开启了新的思路。
封面直播邀请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全国高考四川阅卷场语文学科指导委员段增勇,就高考作文如何写,给出建议。段增勇表示,“红楼梦”材料题,是近年来难得的材料作文题,非常具有独创性。该题目不仅为今后高考材料作文命制开启了新的思路,对学生也带来了新的思考:下笔难,是因为找到思考的闪光点不容易,未来,语文学习要走向有思考的阅读。“文章写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培养逻辑思辨的能力、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对人生的感悟能力,“写什么”要有自身的感悟;“怎么写”是写作的技巧、技能,只有理解和感悟,缺乏相应的技巧,也难以作出好文章。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2022-06-07 14:13
3#
hunto  1级新秀 | 2022-6-16 03:14:5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权力的雅袍:贾府一块匾额命名背后的权力逻辑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用脱俗的雅笔写出了中国官场最复杂隐晦的权力逻辑,和置身官场的文人最绵密曲折的权力思维。其中,对贾府一块匾额的命名值得说道一二。
话说元妃省亲修建的大观园里,有一座临桥而建的亭子,贾府众人商议起名之事。曹雪芹寥寥几笔,写出三种命名思路。细细品味,这代表了三种层层深入的权力视角和思维,可以总结为:看亭是亭;看亭是水;看亭是景。
要想说明这种层层深入,首先要明确命名背后真正的主要矛盾:元妃和贾府的关系。元妃是贾府最重要的权力支柱,所以命名里必须要雅致而隐晦地捧元妃,但同时又不能把元妃捧到可以脱离贾府的高度,换言之,紧要处是明面上是捧元妃,实际上是捧元妃和贾府的这道权力纽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看三种命名的权力视角:
第一种视角为看亭是亭,来自于无名氏,曹雪芹仅提到『众人』,说明身份无足轻重,就是一个捧哏或清客之流。众人的命名建议是『翼然』,取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此种人物囿于自身水平无法勘破此亭命名之真意,眼中只是看到了贾府这『雄伟』的亭,便南辕北辙地脱离了捧元妃的大方针,在命名里让贾府反客为主。一言蔽之,彰显翼然之跋扈,置元妃于何地?这种命名不仅流俗,更欠思虑,取之有大祸,但却是贾府中芸芸『众人』最朴素真实的内心写照:做了贾府的人,跋扈怎么了?
第二种视角来自于贾政自己,他作为贾府的当家人,对元妃和贾府的关系有一层模糊的认识,因此能够做到『看亭是水』,认识到贾府这座亭『压水而成』,也表达出要捧元妃的水——题名『还须偏于水』。但也正是因他长期身处此位,有些陶醉于权力美酒的甘冽,在如何捧上闹了大笑话。一个『泻出于两峰之间』只取出一个『泻』字,暗含水流不复还,水流自上落等对元妃来说非常不美好的联想意向,哪怕被美化为『泻玉』的雅名,其对外听来也可以解释为『泄欲』,元妃听之恐怕会立刻联想到自己仅仅是被当做一个贾府的政治工具的现实。贾政的表现,忠实地映衬出他的本质: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主。他对贾府的政治根基有朦胧但不深刻的认识,看到了亭子外的水,但却在思虑上无法做到周密全面,在他带领下,贾府的未来就是水泻尽,亭倒塌。
第三种视角来自于贾宝玉,他是贾府最超然的存在,虽然置身于权力中心,却能在思维上跳出权力的牢笼,因此拥有更广阔的的格局。他的眼里不仅看到了贾府的亭,元妃的水,更看到了最核心的东西:由亭和水构成的景。换句话说,贾府无元妃,就是无根之亭,元妃无贾府,就是无源之水,只有贾府和元妃两相配合,才能构成一副大家一团和气的『美好』景色。这种景色本质上就是对贾府和元妃间权力关系的一种提炼。但最难得的是,贾宝玉不仅看到了景,更会给景色穿上一道雅袍,一个沁字,道尽了权力关系的密切,一个芳字,暗含了权力关系的美好。『沁芳』二字,实现了对景色『道而不破,含而不露』的意犹未尽,为最现实的权力增添了一抹文学的亮色。贾宝玉也许真的没有意识到命名背后的权力逻辑,但他天生的超然格局让他备受命运的宠爱,在贾府这座权力牢笼中如鱼得水。但反过来看,正因为过于追求某种雅致的不着落,让这种权力关系脱实向虚,无论是沁还是芳,都是脚不沾地的虚浮,当权力美好时是芳,但当花落下,水流走,这种权力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呢?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最深刻的答案。
在一个落后的封建王朝制度下,无论用多少华丽辞藻去美化这样的权力关系,它也就是雅袍包裹下对人民剥削所得的分赃。翼然也好,泻玉也罢,哪怕沁芳也阻拦不了贾府的衰败。比起匾额雕花的造作,只有最朴素,最符合人民利益的口号才能够引发整个时代最强烈的共鸣,当年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童谣,让整个大明王朝轰然倒塌。它可能被贾府之流的文人墨客们痛斥粗俗,但却道尽了世间权力的真意:人民才是根本。
时代的车轮正滚滚向前,历史的教训需铭记心间。如今,我们有些政府部门似乎又开始东施效颦百多年前贾府那一套『匾额雕花』的权力逻辑,为迎合他们所谓的权力靠山无所不用其极,而他们的结局注定也会和贾府一样。代表新时代中国权力逻辑的那句话,没有复杂的权力逻辑,没有雅袍的文学润笔,只是简单、平实、通俗、所有人都能看懂的一句话,刻在中南海新华门向全国人民敞开的大门上:
为人民服务!
4#
pjx9x  1级新秀 | 2022-6-16 03:15:11 发帖IP地址来自 江西南昌
甲卷这个题目真甲
中规中矩的写还挺简单,只要把握住不同的角度展现不同的光彩,写完其实不难,但估计也只能拿个中规中矩的分。
想升华挺不容易的,尤其是还得“结合生活”,众所周知,结合生活的题目要升华是比较难为人的,想了半天只有刚从网上看了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比较有格局。对于时间有限的考生来说,其实要求挺高的
我刚琢磨了半天,写了一篇东西,但是写了一多半才发现没结合生活,后面强行转折,又感觉有些跑题,让我再去考试,估计得光荣进带专了。
给大伙瞅瞅,毕竟这种装逼机会一年就一次,也得珍惜。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嗯?”乍闻此骇俗之论,饶是当世名臣,宗泽的脸上也不禁出现一丝惊疑。
  眼前这个毛头小将,今天带给他的触动已经太多了。此人看上去不过二十上下,却在开德,曹州连立战功。平心而论,其智勇,古之良将亦难匹敌。但宗泽觉得,太好野战毕竟非我大宋之所长,因此想授其珍藏日久的太宗阵图,却不料被其以此惊世之言而婉拒,这不得不令宗泽甚为惊异。
  “太宗阵图,传承百载,狄青延昭,皆因之而成大功,何以如此轻慢?”宗泽有意搬出名将狄青和杨六郎,想要压一压这个青年将领的锐气。看看他究竟是卖弄言辞,还是确有真才实学!
  “非末将轻慢,阵图之势,有常无变,敌我之态,有变无常,以无变应有变,处处受制,以有常对无常,力不从心。山川之势,江河之形,今去太宗远矣,契丹以锐骑掳掠,来去如风;女真凭重甲称雄,如墙而行,以敌契丹之道应女真之兵,则祸即出于眼前矣。阵图,有运筹帷幄之功而无决胜千里之能”
  “哦?何为运筹帷幄之功,何为决胜千里之能?”
  “前人之智以为参考,古人之法以为借鉴,视前车之覆而忧后车之师,此为运筹帷幄之功。实事求是以定策令,融会贯通以为根本,善灵活多变而求与时俱进,此为决胜千里之能。”
  “彩”,宗泽轻捻胡须,已经难抑内心的激动。好一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好一个运筹帷幄之功决胜千里之能。此时此刻,他对眼前的将领再无疑虑。熟读兵书,倒背如流,此常人所能也。引经据典,字字有出,此常才所善也,然而能根据形势灵活多变,以不同角度多方考虑变化,以不同策略综合致胜根本,此千年难出之帅才也。宋室武备羸弱百年,皆因生搬硬套,死板僵化之故,君不思强将不思变,以固定之阵图应万变之沙场,焉能不败乎?今有岳鹏举,朝廷中兴有望矣。
  憧憬着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美好愿景,宗泽的目光不禁望向天空,随风云悸动而飘忽,迷茫。蓦的,突被一阵铃声惊醒,却原来不过是一考生南柯一梦。
  收拾起身,看到这个多方角度的题目,不禁莞尔一笑。金戈铁马固然过眼云烟,豪言壮语不过黄粱美梦,然何为灵活角度,何为思路周全?却不过一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罢了。
  
  


臭不要脸整个装逼合集
2020 年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有哪些亮点与信息量?
如何评价 2021 高考作文题,各地语文作文题有哪些亮点?
5#
吴宇  管理员  伦敦金丝雀码头交易员 | 2022-6-16 03:15: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四川泸州
先报身份:语文老师。(顺便说明,本回答只针对考试规则,以及考场如何拿分的技巧)
全国甲卷:
这道题看起来是挺难,但把材料好好再读一遍,把试题要求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该写的角度题目已经给你定好了:移用、化用、独创。
题目已经给定了方向,那就直接照着写。
移用=照搬照抄
化用=因地制宜,拿来主义
独创=……独创
看到网友说,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整个过程。这句话对但不全对。中国近代史符合前两部分,先照搬,后修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如何不能跟材料里“独创”画上等号。我们的制度依然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特色社会主义只能算第二个概念:化用。
这道题的难点也在这里,一般来说,批判直接移用,赞美拿来主义式的化用,文章的辩证就结束了,第三个“独创”似乎就显得很多余。
但我们其实可以把独创的内核挖深一点。要注意的是,一切高考作文的立意,都应该从材料的语境中去取,回归材料,多读几遍,大多时候能给自己一些新的灵感。
材料里说,宝玉抛开了《醉翁亭记》,纯粹根据现场状况诌出一个“沁芳”,材料称之为“独创”。但细看很明显会发现,无论是“沁”还是“芳”,都属于古诗文常见“意象”,宝玉看似独创,其实也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之上的。
所以这个独创的概念就可以再延伸了:世间万物,均是先入,后出,最后自成一派,这个自成一派,看似与前人毫无瓜葛,但实际上前人的功劳藏在里面,我们依旧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做出的所谓“创新”。
分析到这里,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就出来了:
中心论点可以是:学会“拿来主义”
1.直接引用(照搬),可以解决部分困境。(可举文学例子,也可以举科学例子)
2.辩证:但往往会水土不服,南辕北辙。所以应该“拿来主义”,因地制宜。(素材中国近代史)
3.独创实际上也是一种化用,要先虚心学习,再因地制宜,最后自成一派。重申中心论点:拿来主义。(可以联系现实谈科技强国,例如芯片等关键技术)
当然,以上只是考场上提供思路时可用的草稿框架,行文时,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还需要恰当修饰得有文学气息一些。
全国1卷:


这题也是在题面上就把写作的方向给定好了:讨论本手、妙手、俗手的关系。
因为题目用的是比喻的方式说理,所以我们写文章肯定得先把三个词的定义给下好。
本手:扎实沉潜,默默积累
妙手:做出成绩
俗手:功亏一篑,难以登堂
解释好内在定义以后,行文过程中要注意一定不要用自己的定义代替材料的说法,落笔仍要用“本手、妙手、俗手”去代替上面我们解析出的概念。
再读材料,发现中心论点也给我们提示好了:要练好本手,才能有妙手。只追求妙手,终将落入俗手。说人话就是:要打好基本功,沉潜努力,才有可能一鸣惊人,做出成绩。
由上,易得结构:
中心论点:固本逐源,妙手自来
分论点1:固本逐源,下好本手,方能窥见神来妙手。素材:一切默默努力做出成绩的人均可
分论点2:固本逐源,下好本手,才不至功亏一篑,下出俗手败招。素材:反面论证,可用胡适,年轻有成就,但中年后执着于“妙手”,只奔走在各大学讲学,拿了很多荣誉博士,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但却忽略学术的积累与修炼,晚年得到的评价却不高,甚至被蒋介石骂为“欺世盗名之徒”。
分论点3:联系现实,谈谈年轻人该如何做。
如果想要文章更深刻一点,那么第三个分论点可以再辩证一下。材料里说“妙手是创造”,所以,如果只是本本分分地下好本手,或许不会出昏招,但也不见得能出神之一手。
这里借用一下《天龙八部》的剧情,很好理解:虚竹不会围棋,解珍珑棋局时,为了救人,他随手下了一处天下所有棋手都不太可能下的地方,群豪顿时无语——从没有人下棋是把自己的棋子杀死一大片的——但当棋盘清空以后,大家突然发现,这时反而能找到一条新的路,解开刚才无法解开的死局了。虚竹不会下棋,所以他才敢下这一手(妙手),但下完了妙手,虚竹接下来就不会了(本手下不好,有了妙手也没用),只能靠段延庆内力传音指点他下棋(段延庆属于本手下得好的人),最后破了珍珑棋局。
金庸小说的围棋场景隐喻人生再妙不过了。段延庆本手下得好,但患得患失,也不敢像虚竹这样剑走偏锋,但没有段延庆,虚竹这一手再妙,也终究破不开棋局。可见,本手下得好,虽然保证了很高的下限,也孕育了高上限的可能,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住我们。
故文章的最后段落,可以再辩证:当然,只本本分分下好本手,而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天马行空的创造,也很难下出神之妙手,所以应该在打好基础,扎实沉潜之余,抓住机会。
另外一个就是文采问题。像这类题面上就是用比喻来引出道理的题,其实开头段,结尾段都可以用平常我们不太用的比喻排比式开头。既好写,也不容易脱离材料,还很轻松地增加文彩,先声夺人。
比如开头段可以这样写:“本”乃广厦之基,底固方能成穹顶恢弘;“本”似地底深根,根实方可撑参天桢干;“本”是棋手之道,道稳才能出神之妙手……围棋三手,虽谈棋艺,实譬人生。若没有“穷十年之功”的默默沉潜,也难有一鸣惊人、令人叹服的瞬间。故人生如棋,道为经纬。固本逐源,妙手可来。
浙江卷:
浙江高考作文向来有一个特点:自主文且青,被迫红又专。
今年是浙江卷的绝唱。题目看起来,似乎有点“被迫”的意思。出主旋律的题,不一定出彩,但肯定不出错。
其实全天下的学生应该都一样,很反感写主旋律的作文,因为主旋律作文大多流于空泛而导致难以下笔。但其实恰恰相反,至少,我的学生们,看到主旋律作文,基本上都会认定是送分作文。
主旋律作文的结构,是有技巧的。在谈技巧前,我们先看看2018年的浙江高考题:




浙江考生应该都能瞬间意会:又回来了!
没错,今年的这道题,其实就是18年“浙江精神”的翻版而已,如果练习过,完全可以照搬大部分段落。思路结构更是可以直接抄。
那主旋律作文结构的技巧是什么呢?一招就够了:时间递进。
如果我们翻开历年各省的主旋律作文优秀范文,或者翻开《人民日报》的一些主旋律文章,会发现它们都是围绕“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点去写的。
开头先展望先辈们筚路蓝缕创业的历史;中间对照当下部分青年与优秀青年的差距,反省自身;结尾按照中央政策展望祖国未来。
用时间线串起这三个部分,文章不至于“有句无篇”、七零八碎,从铭记历史到继往开来,也符合我们一贯的宣传主旋律的思路。
当年给学生练习18年的“浙江精神”时,结构是这样的:
中心论点:浙江精神是宝贵财富
分论点1:浙江精神使我们不忘先辈筚路蓝缕之艰辛。素材:浙江历史上的的名人,如鲁迅、胡雪岩等
分论点2:浙江精神使我们参省当下的行为。素材:批判“佛系”、“躺平”(人民日报官方价值观)
分论点3:浙江精神使我们明确未来的去向。素材:发展科技,发扬创新,打开国门,兼容并包
到了今日的这篇文章,回归材料,材料多谈的是近年来浙江的政策方向,材料给的例子是95后的年轻人们,它关于“当下”的维度更多,而题目又明确说了,要求我们写“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所以,在这篇文章里,“过去”的维度几乎不存在。
因此,在把“浙江精神”结构拿过来用的时候,需要适当调整论述的比例。我们仍然可以谈过去、谈历史,盘点一下浙江大地上的杰出人才(注意扣题,这些人需要跟“创新”有关),但要尽可能地压缩这个部分的内容,把论述空间留给“当下”和“未来”。
那么整个文章的框架还是不变的,分论点完全可以变成:
1、回顾过往,浙江大地上的开拓之士应使我们铭记。
2、凝视当下,面对着浙江大地上仍旧奋进的优秀青年,我们当反省自身的不足。(批判躺平佛系,躺平佛系当然是跟创新和进取是背道而驰的)
3、展望未来,深海沉潜、航天穿梭、芯片科技,无一不是我们应该奔赴的方向。(发展科技,发扬创新,打开国门并且独立自主,迎接国际挑战)
写完结构我们再回头检查一下,第一个分论点,铭记历史,是为了学习伟人精神,更好地创新,切题;分论点二,反省自身的躺平佛系之风,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切题;分论点三,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什么领域上着重创新,切题。
三个点都回答了“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启发”这个问题。那么它就是一个合格的主旋律结构了。
主旋律作文不难,写了千百篇,它的里子都不换。
我的学生都是杭州的,今天看到题,我由衷地为他们开心:作文我们写过了。
北京卷:


前面几个题,题面花里胡哨,又是红楼梦,又是围棋,实则里子陈旧,老生常谈。纵观今年各省的卷子,大多也都是这个命题风格:与政策风向高度重合,与民族荣誉、国家强盛为主要写作方向。全国乙卷的“双奥之城”,全国高考2卷的“选择·创造·未来”,都属于主旋律意味很浓的文章。
主旋律的题,用浙江卷的写法就够了,不再逐一分析了。
这次高考我个人最喜欢的两道题是北京卷和天津卷的题。他们让人看到高考作文并非只是陈词滥调,高考作文也有有意思的地方。
北京卷主要分析一下第一个题目:《学习今说》
如果考场上想四平八稳拿分,那么从学习话题升华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来个青年奋进、求实创新一类的作法,基本上没什么毛病。但今天这类文法我们讲多了,换个口味。
题目给了很多提示,关于学习,可以写学习的目的,也可以写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这么多词语加上一个省略号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只要你最终能圆回学习这个话题上,就不会跑题。
说句大实话,学习能不能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能不能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挣到自己想要的物质?其实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每个人都不敢这么说。
我们讨论“无欲无求“”纯洁崇高”太久,却忘了,食色,乃人之所大欲。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层,就是实现生理需求。
题目叫“学习今说”,既然是今说,我们便结在当下,重新阐释一遍。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两种说法,一种是,钟南山袁隆平等人国之重器,应得到更加优渥的待遇,“戏子误国”,“院士当立”。另一种是,钟南山儿子戴名牌手表遭人唾骂,袁隆平摸了一下豪车,为人不齿。
这跟学习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他们都是领域内的精英,但大众对他们的要求,却是只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也不能乐而乐。他们必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袖清风,不食人间烟火。
难道他们“学习”的一生,连优渥的物质生活都配不上?连享受花花世界的权利也没有?
当然,毕竟是考试,我们还是不好把“书中应有黄金屋”挂在嘴边,写在纸上。(除非你不缺这点作文分也能上985)
但是我们可以写什么呢?网民的反智,网民的双标,网民的集体狂欢,网民的无知利刃。
正如在我评论区大放厥词的很多人一样。有些人的言论,一看就是没正经上过学。
学习,其实就是为了,不成为他们。此所谓“学习的目的”。
前两天给学生练了一道题“耶鲁大学校长说,世界深陷火海,我们读书的意义何在?”与本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范文我已经写好了,在此贴两段,权作北京卷的“新解”。
亲爱的先生,在我
诚如狄更斯所言,每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同时,每一个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今社会之信息通达、物质之丰裕前所未有,但也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傲慢与偏见、癫狂和排挤,故耶鲁大学校长“世界深陷火海”之语并非无的放矢。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读书已无用”之论似乎又开始甚嚣尘上。但恰恰相反,越是在世界陷入大火之时,读书,才越能使个人和社会免于火海的侵蚀。读书的意义何在?我想借用切斯特顿先生的那句话回答:亲爱的先生,在我。
……
读书求学,也可使自己在烈火之下独善其身。当今社会,语言通胀,信息狂轰,在漫天对立的观点之中,唯有读书思考、求学求真,方能在舆论的洪流中辨明去向。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对此有过清晰的洞见:个人陷入集体中时,会逐渐丧失自己的思考,以集体的惯性取代个人的意志。当民粹主义之风大肆呼啸,当极端女权的闹剧一再上演,我们至少可以用书中之道、用求学所得去验证考究,剥丝抽茧,不至于被这股盲目的力量所裹挟。
理性,在我,在读书求真之我。我们每守住一寸理智的土地,其实,便也在某种意义上遏制住了蔓延的火势。
……
6#
yyokn  1级新秀 | 2022-6-16 03:15:2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看到大家纷纷对甲卷作文题感到困惑,其实答案就蕴含在知名舞蹈家贝拉的代表作《勇敢牛牛》之中,完美契合「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一题眼。
贝拉第一次说出「勇敢牛牛」,属于直接移用网络梗,困惑不解,并没有理解其含义;
第二次勇敢牛牛,则更多地结合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终极勇敢牛牛的创作过程中,她能够根据情境加入更多的独创元素,配合着激昂的打击乐和古朴雄健、稚拙有趣的舞蹈,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原创作品。



《终极勇敢牛牛》

在第一个层面,可以引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的金句:「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强调一个海不辞涓流故能成其大;
在第二个层面,可以举出知名的用典案例,点出只有结合了时代气息才能让化用不只是堆砌、掉书袋 。东临碣石,却不仅看到帝王将相故事,才是真的换了人间。
在第三个层面,则可以拿出敢于颠覆、创新的文艺作者作为例子,说明他们是如何翻过巨人肩膀的,同样很适合展现素材储备和文采。
这个题目,除了文艺创作外,还有很多解读的角度,以下几个方向都是用高中知识储备完全能覆盖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既不排斥「拿来主义」,见贤思齐,遇到优秀的制度设计进行批判性的借鉴,也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进行调整,避免橘生淮北的情况,在必要时也需要敢于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走出个制度自信,走出个一日千里。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一方面要开眼看世界,不盲目拒绝它山之玉;另一方面也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充分吸收外来技术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从而积淀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
从个人成长和发展、为人处世的态度等角度,同样也可以把握移用、化用、独创这三个分论点组织文章结构,并注意呼应材料的观点,点出「拿来」、「改造」和「另起炉灶」三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需要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下持续动用思辨能力做出取舍,这样立意也就能站住了。
--
题外话:这里还要补充一点著作权方面的建议,在当今社会,使用他人的表述和设定,还需留意法律风险,对此可以参考我今天上午发的另一篇回答:
在我的小说中使用了其他作者的设定,但是在简介中做出了标明,这样是可以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