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是一种性格自由,是认识自己后仍然接纳自己的自洽,也是一种自己可以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坦然。做自己的资格,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
在信里他说,他很嫌弃自己的父母,问我,他是不是个不孝顺的浑蛋。
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小学文凭的父母,抽烟、喝酒、吵架,无休止地抱怨……
父亲因为工伤毁了容,每次喝酒之后都喋喋不休;母亲就是小市民,和乡里乡亲经常发生争执,背后说人坏话。
长大以后,他开始跟家里格格不入。
他说,我是爱父母的,但是我书读得越多,越无法认同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我很认真地回复了这封信,在信里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11 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去外地城市上学,发现城市里的一切都不一样。而我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对的人。
我穿的衣服是妈妈买布裁剪缝制的,所以款式很土。我的普通话是不标准的,这些经常让我感觉到莫名羞愧,就连我的父母也成了我心里那隐约的羞愧来源。
中考前的一次摸底考试结束后,爸妈来开家长会,完了后我妈说要给我洗衣服,初中住宿条件差,大家洗完衣服都挂在楼道里。
我妈把别人的衣服全部推到一边,然后把我的衣服挂上去。
下楼的时候我妈遇到宿管阿姨,本来打个招呼就能走,可能是希望阿姨多照顾我,于是她开始跟人家唠嗑,整个唠嗑的过程都在吹牛,说家里孩子多么争气,生怕人家看不起。
我在旁边站着,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回到家里我根本不愿意和她多说学校的事情,也不愿意听她抱怨她和我二舅妈、三婶子的家长里短。我读了很多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不得不说,我妈妈这样的女人虽然善良热情,但也是别人眼中短视而粗鄙的那种人。
我跟你一样,也嫌弃过父母,但我是个浑蛋吗?
不是,我只是不成熟。
我想告诉你的是,实际上那个阶段的我们与其说是嫌弃父母,不如说是嫌弃自己。
父母只是「自己」的一部分罢了。
我们不自信,价值观也混乱,见了一点世面但是见得不够大,读了一点书但是读得不够多,处于一种「自我否定」期。
我们嫌弃自己,不欣赏自己的性格、容貌或者其他。也嫌弃父母,把父母当成不堪忍受的一部分。我们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财富、想要的体面,自己不能给自己,所以会把父母拿来出气和嫌弃,仿佛自己的所有不堪都是他们造成的。
后来当我真正成熟起来,我开始理解一辈子在农村生活的我妈妈这样的人,从小根本没有机会去接受「体面和教养」的熏陶,也没有什么理想去支撑他们脱离琐碎无趣的现实生活,而我之所以能有机会去嫌弃她的俗气和粗鄙,这个资格还是她赋予的。
父母没有什么错。更何况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
长大后的我理解了父母的一切,并且接纳。
父母变了吗?
没有。
变的人是我,我成熟起来后,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土和笨,并且自信。
现在我妈走在大马路上嗑瓜子,还会随地乱扔呢。而我,我会默默地把我妈扔的瓜子皮捡起来。
希望你有一天也能这样,理解父母,接纳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回信内容,我想郑重地谈一下自我接纳这个问题。
我们太容易自我厌恶了。
每每做错一件事,暴露出一些缺点,都恨不得把那些缺点用刀从身上割下来,恨不得重新投胎。
我这些年最重要的成长之一,就是明白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接纳自己。
年少时总有一种确认自己的焦虑。
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性格属于哪一种?
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转发一些关于星座特质的描述,毫无逻辑的心理测验和自我声明式的文字。
大家急迫地想要说明,自己是谁,是什么样子。
在人前如果表现了真实的自己,会觉得不满意,可违背了心意去表演另外一个样子,又会觉得不甘心。
我们来回摇摆,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焦虑。
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大概经历了这几个阶段。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