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在网上匿名提问怎样婉拒晋升,县乡干部为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青城山下一俗人   2022-6-13 20:38   4430   5
今年年初,一名基层干部在某网络平台上匿名提问:“怎么做可以不当乡镇党政办主任?”有人支招说:“可以说身体不好,不能适应高强度工作,怕辜负组织的信任。”这名干部最后表示,这个岗位工作压力太大,自己准备再找乡镇一把手聊聊。
这样的情况在基层并非个案。据西南某县通报材料显示,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据了解,该县组织干部考察工作,一位乡镇科员和一位县财政局股长表现突出,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让人意外的是,在组织谈话过程中,两人竟先后因个人原因拒绝接受组织工作安排。
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县乡中层干部是基层业务尖子、工作骨干,但近年来部分县乡中层干部岗位吸引力减弱,干部中坚力量青黄不接的情况显现。
半月谈记者发现,当前部分县乡中层干部岗位吸引力减弱,有的基层干部不想晋升至此类岗位,有的已任县乡中层干部选择通过遴选、借调等方式逃离。
“同一批遴选进入单位的8人中,有4位曾是乡镇的实职副科。”姜冬(化名)是西部某省会城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而在一年多前,他还是该省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镇党委副书记。“放弃乡镇的领导岗位,遴选到省会城市当个普通科员,压力减轻了许多。”姜冬说。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wxp0100  3级会员 | 2022-6-13 20:38:5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半月谈就算了,现在的文章基本上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大成,不疼不痒谈谈问题,高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旗分析原因。
不愿当中层哪那么多废话?
一是激励机制不足,追责机制倒是吹毛求疵;
二是权上收责下压,权责失衡,加上形式主义严重,大伙没意愿给上级背锅。
三是政审机制老旧失灵,只要没有案底全能通过,连个网络言论都不查,还不如美国海关,人家还审查社交app言论。这就不少新入职公务员压根就没理想信念,考进来就是为了混工资。
3#
s2bqwh  1级新秀 | 2022-6-13 20:39:3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乡镇成为中转站的形势越来越明显。
不仅仅是乡镇干部,还有乡镇的医生,教师等,想进城,想遴选上岸的人太多太多。
干部流动是正常的,有了遴选、考调等机制,使在基层的人,都有机会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高的平台,也符合人往高处走的天性。
尽管我们从数据上分析,岗位只有那么多,真正上岸的人少,但是想离开的人太多,看看一个岗位成百上千人来竞争的,让遴选机构赚得盆满钵满的,就可以知道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了。
基层要稳定,基层干部就要相对稳定。
基层工作不是科层工作,拿到岗位说明书,经过几天、数月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了。
基层是要与群众打交道,是要结果的,没有信任,没有一定的能力作为前提,很多工作是干不好的,而信任和能力不是几天半个月就可以的。
因此一些厚黑学到了基层就不灵了,就是这个道理。
去年我到了一个镇的中心校(在基层的都懂哈),校长治理得很好,在交谈中,他提到想建一个周转房,主要考虑到外地考来的老师,住县城,房租很贵,想减轻他们的负担。
我觉得此校长真正的是在为老师着想,不由得说校长考虑长远。
他叹口气,说:再不这样,外地来的老师都要跑光了。
今年我再次到了这个学校,问该校长,周转房怎样了?
他叹口气,打了报告吗,没钱。
我在县上工作,所在的部门最近三年也是走了20余人。
尽管各个地方为了稳定干部队伍,对于拟想考试的出台个各种规定,比如考试前要报告(含有要控制名额的意味),否则就不予以考察签字等等,但是架不住想走的,想改变环境的人太多。
异地的想回本地
本地的想往上走
乡镇的想回城
城里的想往市区走
由于有了这样的心态,什么晋升之类的,很多人不怎么关心。
如果熟悉基层的朋友,现在是60、70后退出基层舞台的时候,挑大梁的是80、90后了。
60、70后有什么特点呢?
我觉得一位在基层的老大姐讲得好:
一根灯草都栓得住。
但是80后,90后就不一样了
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更加讲究公平,而且社会给予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从面上来讲,流动性增大是正常的。其实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60、70后退出基层舞台之后,其空位,不能迅速填补,工作上就会脱节,很多事情就落不到实处,就拿中层岗位来说,很多岗位需要的能力经验是全方位的,不上岗,就锻炼不出来。
所以,看似一个普通的婉拒“中层”职务的问题,实际上对单位来说是一个工作延续性的问题,就个人来说,就是觉得划不着。
没人干活,再好的蓝图就只是蓝图。
现在在基层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干部问题,应该是一个战略问题,应该提高到相当的原则高度来看。
要想留住干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就不能是空话套话。
就我自己看来,有四条比较重要的方面:
01打开干部向上流动的口子,向年轻干部倾斜
有希望才会有干劲,不能只讲奉献,不讲效益。
导向要非常之明确,而且要落地。
02多给舞台,隐性台阶
一个县区,领导职数只有那么多,不可能超编超配。
但是,可以给一些隐性的台阶。
比如岗位的权重不一样,可以不断的挪动,
在我们县的最大的派出所里面,他们就设有工作组组长,好像这是一个不起眼的职务,三定方案也没有的,但是,这个所就用这个作为选拔干警的跳板,要想成为副所长指导员之类的,必须先当组长。
比如各种展露年轻人的舞台,要多多的搭建,使得他们真正的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重视。
03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如周转房的问题,的确应该解决了。
想想别人外地来的人,工资只有几千,房租都要花掉几大百,还是有不小的压力。
比如调动的问题
一些真正有贡献的人,两口子两地分居,应该真正的去解决。
04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年轻人工作,哪有十全十美的,领导该担责就要担责,这个在一些单位就可以发现,开明担当的领导,下属工作积极性就高。
当螺丝多,螺丝帽不上岗,
我们需要考虑是不是该小修小补,是不是该润滑润滑。
4#
f_txx  1级新秀 | 2022-6-13 20:40: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事出反常必有妖。
按照我们平头老百姓的理解,升官可是了不得的大好事。
为什么体制内却成了避而远之的大坏事了呢?宁可挨处理,也不想被提拔。
无非就是责权不对等。有名无实的提拔,谁也不傻,有谁看不处来呢。
保洁大姐一个月赚1800,只扫一栋楼。现在物业经理说:“大姐,你扫的不错,按我们公司的晋升机制,你应该成为保洁主管了。”
大姐一听很高兴,就随口问了问:“我都成主管了,我这工资是不是得涨点啊?”
物业经理笑着说:“大姐,我们是为业主服务的,要有服务意识。工资就不涨了。你现在是领导了,意识要更高。”
大姐合计合计,不涨工资也无所谓,反正成领导了,手底下有人了,自己也可以轻松轻松。大姐想到这,随口又问:“经理啊,是不是以后那些保洁人员都归我管理了?”
物业经理又笑着说:“是啊,都归你管了。不过,现在公司有困难,我们决定把他们都开除了。暂时就留你一个,等困难度过了,我们在招人。”

大姐一听这话直接就蒙了,敢情我原来就扫一栋楼,给我按个保洁主管的名儿,我就得扫N栋楼了?想到这,大姐说:“身体不太好,不能适应……”
5#
upup2  1级新秀 | 2022-6-13 20:41:0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讲理的人,县乡中层却是个不讲理的差事。上级对县乡中层不讲理,并逼着县乡中层对农村干部,甚至是一般群众,不讲理。
政府对外讲依法行政,那就是要跟行政对象讲法。讲法就是讲理。
而政府对内却要讲忠诚、讲服从。层层上级,把自己的目标任务分解成一块一块,分解给层层下级。每隔一段时间,通报完成量,倒数的约谈主要负责人。而且只有任务,没有财政预算,每年经费总量控制,下面自己分配,不够自己想办法。这就是很多地方、很多部门的管理方式,毫无制度约束。经费充足还好说,经济下滑,收不上税,矛盾就大了。
大家都想干好,但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有多少权干多少事。再美好的目标,先要有能力落实。
6#
_qz9n  1级新秀 | 2022-6-13 20:41:53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半月谈老读者了,但这篇写的太不接地气了。
里面提到“中层干部青黄不接”,青与黄之间是正当盛年的中青年,应该深入去剖析这部分人面临的困境,为什么会“不接”。
现在基层干部队伍的问题根源哪里是年轻干部激励不够,恰恰是激励的太够了。
30-40岁这个年龄层,原本正是挑大梁、出成绩的年纪,一大批同志有经验、有能力,曾经有干劲,就因为卡在年龄、差在运气,前途断绝,除了躺平别无良法。

化用梁任公的一句话:十年饮冰,终凉热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