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可以一秒勾起你的童年回忆?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c9qkh   2022-6-5 00:49   2448   0
昨晚罗大佑和孙燕姿的线上演唱会,童年和青春的不期而遇又意料之中,刷爆朋友圈。那首《童年》让多少「大儿童」鼻子酸楚,梦回「知了声声的夏天」。加上6.1将近,可达鸭爆火,气氛烘托到这个份上了,很难不去怀旧一波。
鸡蛋糕




鸡蛋糕

小时候,街道两巷经常见到这种卖鸡蛋糕的三轮车,车上拉着煤炉和棉被盖着的已经烤好的热腾腾的鸡蛋糕,走街串巷一路吆喝。那会也没有城管管这些,看到人气高的地儿,师傅就停下来叫卖。棉被一掀开,焦糖蛋香扑面而来,空气中全都是香甜的气味,很快一群半大点的孩子们就被吸引来了。
如果鸡蛋糕卖的快,师傅还会现场用三轮车上的煤炉现烤——一堆鸡蛋打入盆中,倒入白花花的白糖,光这个动作都可以让旁边的小朋友们眼睛看直了。一顿搅打,再倒入面粉,再次搅打,最后把面糊倒入模具放到煤炉上烤,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丝滑顺畅。
不多会,炉子上香味四溢,围观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大人们也过来好多,排队等着买新鲜出炉的鸡蛋糕。这种老式鸡蛋糕,整个外壳焦香酥脆烤的金黄焦糖色的,里面蜂窝状绵软香甜,趁热吃虽然会被烫着舌头,但却是我觉得滋味最好的时候,那种甜蜜感会一直冲上脑门,童年里的快乐莫过于此了。


鸡蛋糕也有那种固定的小店铺卖,店铺纵深很浅,浅到没有堂食,就是炉子和师傅前面的一个放鸡蛋糕的台子,还有个那种老式的秤,称量用的。逢年过节,店前尤为热闹,都是来买着鸡蛋糕串亲戚的四坊邻居。
我妈会带着我,拎着家里的鸡蛋,来店里买鸡蛋糕。
这种鸡蛋糕店靠的都是口碑相传和街坊们的生意,所以对于老顾客,店里可以用你带来的鸡蛋做鸡蛋糕,就收一点其余配料费用和加工费,划算很多。等待出炉的时间里,店老板会和我妈妈聊上一会儿,街长里短的,最后落脚点每次都会到我的成绩上。那会经常是全校第一,再不济也是前三,学校门口张榜的那种,小区里小孩年龄相仿的家里大多都知道我的名字。
等大人们聊的差不多了,香喷喷的鸡蛋糕也出炉了,店老板会额外给我拿几个装好让我趁热吃,其余的称好给我妈,一大包装的鼓鼓当当的,回家几步路上也总会遇到熟人,见人我妈就会递出去几个鸡蛋糕,也是那句,刚出炉的,赶紧吃。
其实我一直不是爱吃甜食的小孩,包括长大后,我对甜品的标准都特别特别的高,但唯有儿时这个鸡蛋糕,却是记忆里一直忘不掉的美好滋味。
后来离开家乡北上读书,再然后出国,毕业工作结婚怀孕,孕吐的厉害什么都吃不下去,却突然想起这个记忆中的鸡蛋糕,哪怕现在的国内可能都很难买到这样久远年代的鸡蛋糕,更何况身在海外。
就只能自己做。
鸡蛋糕的原料非常简单,也就是鸡蛋白糖和低筋面粉,但是烤的好吃,确切来说烤出那种外表焦糖色酥脆外壳却是不容易,一方面得糖多,另一方面温度得上得去,最后在家里的烤箱中我勉强烤出来一盘还可以的鸡蛋糕,虽然不是完全记忆中的味道,但聊胜于无。
破天荒,孕吐吃啥吐啥的我,吃了一块自己烤的鸡蛋糕没有吐,可能肚子里的xi姐也喜欢她妈妈小时候爱吃的鸡蛋糕吧。




鸡汤馄饨

这里我怀念的不是早餐摊上的馄饨,而是小时候家旁边广场夜市上的一家馄饨摊。
那会八九岁的年纪,作业基本学校里都做完了,吃过晚饭,就会有一帮子玩的好的小伙伴来家里敲门喊着出去玩。前面提了,从小一直成绩好,有仗势,所以也是顽劣。什么跑去邻居家后院墙角点火烤花生或者烤麦芽糖吃差点把邻居家院子烧了,又或者黑灯瞎火玩捉迷藏,装神弄鬼差点把街坊大妈吓着,这事情干多了,我妈也是怒不可遏,规定我晚上出去玩只能去亮堂人多的广场。
说是广场,不过是一片空地,晚上就会有很多商贩出来摆摊,也很多小吃摊。我当时注意到那家馄饨摊,是因为写着「江南小李鸡汤馄饨」。那会赵雅芝和郑少秋的《戏说乾隆》风靡内地,我对于电视剧里出现的这个「江南」一词也是诸多向往,看到这「江南小李」几个字,莫名觉得这馄饨一定不一般。
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一碗尝尝,那会一碗馄饨就是几毛钱。这馄饨的确不太像我们北方吃的大馄饨,因为一个个皮薄小巧,里面基本没啥馅的感觉,但不知为何异常鲜美!!尤其那个馄饨汤,我每次都喝的碗底儿朝天,可能也是入乡随俗,汤里放了足足料的洛阳人爱的白胡椒,辣的也是过瘾。
比起喝馄饨,我更喜欢看老板娘坐在那里包馄饨,一个竹篾沾下水,馄饨皮四周一抹,然后就是刀光剑影间手掌一捏再一个抛物线,包好的馄饨就落在了旁边的篦子上,我甚至都怀疑自己的眼睛——老板娘到底包肉馅进去了吗?揉揉眼睛,继续看,依旧快的如同要出暗器一般的动作,永不停歇,看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诚不欺我。老板在旁边一边笑盈盈的迎客,一边负责煮馄饨,调碗底,一晚上可以卖出去上百碗。
再后来,离开老家再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汤小馄饨,直到16年我搬去上海工作,中间去南京出差,街旁小店吃了碗小馄饨,啊,原来江南的馄饨真的就是喝汤吃皮的呀,但真的好好吃!
碾转

碾转是非常有豫北特色的一道美食。但在我的记忆中也不算是特别浓厚,毕竟小时候好像吃的不多,也就是每年夏至前后,老家来亲戚来城里办事会给父母带一些。
碾转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小麦或者青稞饱浆但为完全成熟时,将其穗头齐腰摘下,经过脱粒、筛选、淘洗、去糠、烘烤、脱皮等十多道工序后得到的青麦颗粒,阴干后,再用石磨碾成嫩长的细条,碾压过程中,麦香四溢,十分清新好闻。
吃法有多种,家里喜欢的是细长条碾转上锅蒸熟,然后调一个蒜泥两汁浇上去拌匀,就可以开吃啦,这个料汁也是我们河南爱吃的蒸菜的经典料汁。
那种麦子的清香加上蒜泥汁,让人沉迷。
但我小时候吃碾转,已经是生活好的时期家里的调剂,据我姥姥姥爷讲,小时候所谓碾转,其实就是「青黄不接」中的「青黄」,哪里有这么精细的吃法,都是穷人们挨不到麦子成熟,饥饿难耐时直接薅着这未成熟的青麦吃。
后来,在美国时,看陈晓卿老师的《风味人间》第一季里就讲述了北方种植小麦地区爱吃的碾转这种乡土美食,当时就馋了,想了半天我能去美国哪里找点麦田薅一把,也来自己做一次碾转吃。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是王维的诗,记忆中故乡的美食,是我们寻找家乡道路的指引,也是我们回忆起童年时光中,最浓厚的篇章。
食物承载的是四时光阴,是成长的变迁,时代的缩影,也是我们可以永远回头观望的桥梁和纽带,我在这头,无忧无虑的童年在那一头。
愿每一个「大儿童」,也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儿童节。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