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5宏观经济现象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4-25 23:24   8352   0

  • 经济周期的类型 1. 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 ( 1 ) 长周期 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 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 50—60 年。 (2) 中周期 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 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约为 8 年。 (3) 短周期 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 它的平均长度为 3—5 年。 2.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 1 ) 古典型周期 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 即经济总量 GDP 绝对减少。 (2) 增长型周期 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 即经济总量 GDP 只是相对减少
  • 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假说 1. 外因论 ( 1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根源是技术冲击。 (2) 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 (3) 创新理论 提出者: 熊彼特。 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 (4) 政治性理论 该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
  • 2. 内因论 ( 1 ) 乘数-加速数模型 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加速原理指产量变动引起的投资 的变动。 (2) 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 且经济波动 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着 重要的作用。 (3) 投资过度理论 该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 (4) 消费不足理论 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 这种不足又根据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该理论很大一个缺陷 是, 它只解释了经济周期危机产生的原因, 而未说明其他三个阶段。 (5) 心理理论 该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联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 资, 而投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 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 动
  • 外因论: 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引起的。 ( 1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根源是技术冲击。 关 键词: 技术冲击。技术进步, 企业会扩大生产, 整个社会生产效率提高, 产出水 平增加, 国民收入增加, 经济进入复苏、 繁荣阶段。 技术普及, 不那么新鲜了, 经济增速放缓, 又进入衰退、 萧条阶段。 技术会周期性革新。 (2) 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 周期性变化。太阳黑子 10-12 年发生一次波动,人们认为太阳黑子波动影响农业 生产,农业作为经济发展基础,会影响经济波动,导致整个经济出现周期性变化。 (3) 创新理论: ①提出者: 熊彼特。 ②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技术没落、普及,经济就 趋于平缓。有技术创新就会有企业家投资,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有更多企业跟 着进行创新, 整个经济社会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技术没落、普及之后,经济发 展开始平缓, 进入衰退、 萧条阶段。 ③第 1 个理论和第 3 个理论的区别:技术冲击包含范围更广,包括生产技术 冲击、 人力资本变更、教育技术变更等, 熊彼特的理论单纯指科学技术、生产方 式方面的创新。 (4) 政治性理论: 该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 决策。 政府周期性换届, 如美国四年一个大选, 大选之前会开始搞宽松的政策, 往往是政府通过承担赤字、增加负债来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发展。大选之后 开始缩紧腰包, 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导致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
  • 经济增长核算方程 增长核算方程: gY=α gN+β gK+gA 即: 产出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 + (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技术增长率 一般地, 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需要间接的衡量, 即: gA=gY  α gN  β gK gA 被称为索洛余量或全要素生产率
  • 失业的分类 (一) 按照原因分 1. 摩擦性和季节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 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2.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 业, 又有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的一个来源是工资刚性,即工资不能调整到使劳动市场的供给等 于需求从而消除失业的水平。 3. 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
  • (二) 按是否自愿分 1. 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 2. 非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 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 奥肯定律是用来描述 GDP 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 系。 它认为,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 1 个百分点, 实际 GDP 将低于潜在 GDP2 个百分点
  • GDP 平减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
  • 通货膨胀的分类 1.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型: 年通胀率在 10%以内。 奔腾型: 年通胀率在 10%~100%之间。 恶性通胀: 年通胀率在 100%以上。 2.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 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 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人们在日常生活进行经济核算时会把物价上升的比例 考虑在内。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 4. 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公开性通货膨胀:或称显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明显的、直接的上涨。 隐蔽性通货膨胀: 是指货币工资水平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 民实际消费水准却程度不同地有所下降的一种情况。
  • 解释通货膨胀原因的理论很多,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货币数量论;总需 求和总供给;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具体可分为: 1.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 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2.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 续显著的上涨。 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 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包括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所造成的过高工资导致的 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 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4. 结构性通货膨胀 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 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 构因素(不均衡)的变动, 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水平的 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如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 A 部门生产效率高, B 部门 生产效率低, A 工资部门产出水平高, 工资上涨, B 部门产出水平没有提高, 但 看到 A 部门涨工资, 也要求涨工资(工资有示范效应), 但 B 部门产出水平跟不 上, 导致企业成本过高, 物价上升, 发生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直接从限制支出, 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 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1. 减少政府支出 2. 增加税收 (二)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量的无限制扩张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 原因。 因此, 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需求,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 趋向一致。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措施: 1.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2. 提高再贴现率 3. 公开市场卖出业务 (三) 紧缩性收入政策 也被称为“价格-工资政策”, 主要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通过对工资 和物价上涨进行直接干预来降低通货膨胀。 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1. 自愿工资-物价指导线 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 求各部门将工资-物价的增长控制在这一标准之内。 2.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政府规定一个恰当的物价-工资增长率,然后运用税收的方式来保证该措施的效果。 3. 工资-价格管制及冻结 即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在某些时候暂时将工 资和物价的变动加以冻结。 实践经验表明,利用紧缩性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它只能 作为紧缩性财政、 货币政策的一种补充。 ( 四) 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是将工资、利息等各种名义收入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 相联系, 使其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 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 并减弱由通货膨胀带来的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轻通货 膨胀给收入阶层带来的损失,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而且强化了工资和物价交 替上升的机制,其结果往往是加剧了物价的不稳定性,而不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五) 改善供给政策 所有的通货膨胀均表现为物价上涨(隐蔽性通货膨胀以外), 也就是与货币 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 分注意需求方面而忽视了供给方面,忽视了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来增加供给以 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在供应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有: 1. 降低边际税率(指增加的收入中必须向政府纳税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2.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 适当增加货币供给; 4. 精简规章制度。
  •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 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1968 年,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了菲利普斯曲 线分析的一个重要缺陷, 即它忽略了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短期,通货膨胀 率和失业率之间之所以存在替代关系,是因为短期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但 是, 在长期中, 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直到预期通货 膨胀率等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 变, 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所以,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 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失业率将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 充分就业(自然失业)时, 会有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结构性 失业, 充分就业时没有周期性失业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