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产业资讯报告(2021年第6期)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1-29 13:37   11657   0
预计阅读时间31分钟。
【编者按】为了密切跟踪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动态和趋势,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于2021年3月开始编制医疗机器人行业动态月报。聚焦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背景下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关内容,研究院将密切关注国家药监局、卫健委、科技部等几大部委和行业内知名企业动态信息,经过筛选形成月报。
一、政策法规
1.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9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检测品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的设计研发,加强对检测方法、技术规范、仪器设备、服务模式、标识品牌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国产仪器设备“进口替代”验证评价体系,推动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和“进口替代”。
原文链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2. 国家药监局发布《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
        9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以便做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包括高频内窥镜手术器械、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械、房间隔穿刺系统、超声脉冲回波成像设备等Ⅱ、Ⅲ类医疗器械共1010种产品可免于提供临床评价资料。
原文链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来源:国家药监局)
3.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等
        9月2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21年修订版)》《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试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以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
原文链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21年修订版)等2项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来源:国家药监局)
4.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5项技术指导原则
        9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5项技术指导原则,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决策是否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同性论证技术指导原则、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临床评价报告技术指导原则、列入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产品对比说明技术指导原则,以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
原文链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5项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来源:国家药监局)
二、市场动态
1.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与上海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共建医疗器械检测联合实验室
9月2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宣布与上海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医疗器械检测联合实验室,落户合肥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推动合肥质子治疗系统项目的发展以及开展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质子治疗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之一,国内缺乏质子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质子治疗装备及推动产业化应用前景广泛。质子治疗系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内容之一,通过引进合作质子治疗系统和自主研制国产超导质子治疗系统,整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在合肥建设国际一流的质子治疗中心。
        此次共建医疗器械检测联合实验室,是在前期项目检测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模式,攻关技术瓶颈,在质子治疗、核磁共振、CT扫描等方面开展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与转化,提升高端医疗装备的检测技术能力。


 旋转治疗室(图片来源: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2. 中欧智慧医疗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9月8日,中欧智慧医疗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成立大会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隆重举行。研究院将主要集中于“智慧”与“医疗”两个方面的研究,“智慧”包括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要和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结合起来研究;“医疗”包括中医西医领域中的循证医疗、临床医学、精准医疗、转化医学、未来医疗等,要把“星辰大海”与“商业实战”结合起来研究。
        研究院成立后,既要为中欧高管教育的现有相关课程提供学术支持,也要为医疗分专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作规划构思、师资积累、课程设计,并在学术研究、论文/报告撰写、沟通产学研医教、支持学员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新网上海)
3. 北京积水潭医院将建设“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9月1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下达《关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的批复》(京发改〔2021〕1335号),同意积水潭医院上报的组建方案。“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北京积水潭新兴医疗科技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水木东方医用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共建单位,实体化运行。
        工程研究中心将围绕“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一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完成搭建骨科手术机器人转化创新平台、研制力控机械臂等关键部件、研究远程手术控制技术和应用规范、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和临床验证、建立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培训中心等五大任务。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4. 北京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落地海淀
        9月18日,由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的创新服务平台——“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宣布已落地海淀金隅智造工场并投产,致力于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
        最新落成的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面积约6000平米,是北京首个投产的面向高端医疗器械的CDMO平台。其内建设有标准化厂房、专用生产线和柔性生产线,搭建了一体化模拟手术室、产品测试间、高精加工车间、3D打印间及三坐标检验室等,并配备了多台进口机加设备、实验器材。平台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二楼设置独立模块化办公空间可提供给合作企业入驻,一楼则安排作为委托生产空间。投产后,平台为以医疗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中的初创企业、经营企业、科研院所、医生/医院机构等提供初创期样品生产、成长期小批量产、成熟期规模量产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大幅减少综合运营成本,让企业将更多时间、资金、精力投入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


(来源: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
5. 院士联合实验室广州成立,加速大湾区医疗科研成果临床转化
        9月24日,“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届医学科技周”在广州举行。论坛上成立了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士联合实验室,加速大湾区医疗科研成果临床转化。
        开幕式上举行了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士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分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王迎军、马丁、刘良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徐涛、陈晔光等七位院士现场签约,组建院士联合实验室,致力于领先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6. 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9月28日,由西门子医疗与张江集团联合打造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是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中的首批创新中心。中心坐落于张江科学城,将在先进诊疗技术、医疗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智能医疗器械三方面与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合作。
        创新中心总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配备有快速原型实验室、数字化仿真实验室、医疗AI研发平台和先进影像实验室。其中,医疗AI研发平台配备英伟达A100GPU集群及最新的算法库,数字化仿真实验室配备仿真软件包及专业技术服务,先进影像实验室配有西门子医疗的CT、磁共振、X射线机、血管造影机、影像后处理平台等软硬件作为开放平台支持合作伙伴的开发和集成。创新中心除了拥有国际领先的实验室配置之外,目前已与数家生态伙伴达成初步合作,为初创企业提供生态资源。
        投入运营后,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将能容纳超过30家医疗健康领域初创企业。在开幕仪式上,创新中心向首批入驻的10家初创企业进行授牌,包括专注于生命科学实验室模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玄刃科技;致力于国内微创影像内窥镜的卓外医疗;自主研发5G+XR模拟医学专科临床教学系统的空岛科技等。


(来源:西门子医疗)
三、财经投资
1. 睿刀医疗完成1亿元A轮融资
        9月1日,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领投方为德同资本,并与银行进行战略合作,金额达一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产品研发、优化升级、适应症拓展及临床试验等方面。
        睿刀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不可逆电穿孔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作为一种组织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能凭借极短且强力的电场使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的穿孔,通过扰动细胞稳态让细胞凋亡和死亡,这一技术具有选择性保护血管和神经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非热消融治疗技术。公司主要产品复合陡脉冲治疗设备已获得三类有源医疗器械注册证与生产许可证。


复合陡脉冲治疗设备(图片来源:睿刀医疗)
(来源:睿刀医疗)
2. 漫迪医疗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9月10日,漫迪医疗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超亿元融资,由中科院旗下国科发展、中科院资本、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新微集团和上海国鑫联合投资。此前公司已获联新资本、中赛资本等行业知名风投基金早期投资。
        漫迪医疗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磁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心磁检查设备已获得上海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心磁技术为切入点,漫迪医疗将加速生物磁技术研发及临床研究,全面布局生物磁影像诊断设备,力争在该领域成为全球知名的领导厂商。除已获批的心磁设备,漫迪医疗正在开发注册的胎儿心磁图仪设备,将为先天性心脏疾病早期筛查、精确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独有的诊断价值。


MEDIMCG心磁信号记录仪(图片来源:漫迪医疗)
(来源:漫迪医疗)
3. 柳叶刀机器人获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9月13日,深圳柳叶刀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东方富海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投资,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公司多款手术机器人的临床研究以及新产品研发。
        柳叶刀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实现骨科手术智能化、微创化、精准化的科创型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搭载了软组织张力定量评估—Lancet-KBAS系统,引领新一代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技术革新。此外,柳叶刀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RobPath也已正式启动中国注册临床试验。


柳叶刀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左)和Lancet-KBAS系统(右)(图片来源:动脉网)
(来源:动脉网)
4. 汇禾医疗完成B+轮融资,成为领先的心血管介入全产业平台
        9月15日,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估值近50亿人民币,由知名的医疗领域投资基金夏尔巴投资独家投资。
        汇禾医疗自2018年进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首个产品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修复系统)已成功完成首个人道主义临床试验,进入了确证性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同时构建了心脏、血管介入器械从研发到临床,从小试到量产的全产业平台。在此平台上,公司通过孵化、合并、战略联合发展,将血管介入产品、电生理介入产品、智能介入产品均纳入产品管线。其中,汇禾医疗子公司中荟医疗的首个产品C-Wave(血管钙化震波导管系统)进入确证性多中心临床试验。


经导管三尖瓣环修复系统K-Clip(图片来源:汇禾科技)
(来源:汇禾科技)
5. 堃博医疗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9月24日,堃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发行价18.7港元/股,市值近百亿港元。
        堃博医疗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介入呼吸病学产品开发的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提供创新型肺部疾病解决方案。作为呼吸介入病学领域的领军企业,堃博医疗依托全肺抵达导航技术,开发了由实时图像全肺抵达导航技术提供支持的三合一自主研发的肺病学平台,解决现有诊疗模式的痛点以及大量远未得到满足的肺部疾病治疗需求,推动肺部疾病领域发生革命性转变,进入精准诊疗时代。


最新一代增强现实光学导航——LungPoint Plus(图片来源:堃博医疗)
(来源:堃博)
6. 念通智能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加速脑机接口产品落地
        9月29日,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了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六禾创投领投,一栗万维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快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和临床注册工作,尽快实现脑机接口技术的产品落地,推动脑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念通智能于2016年孵化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家专业从事脑电及相关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致力于脑电、肌电、近红外、电刺激等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脑科学、康复医学、神经诊断、人因工程等行业领域提供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eCon-Hand脑控外骨骼康复训练系统(图片来源:念通智能)
(来源:念通智能)
四、新技术
1. 仿生手臂的神经机器人感觉运动融合恢复自然行为
        近日,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clinic)领导的研究小组为上肢截肢患者设计了一款神经机器人假肢,患者佩戴后就像未截肢一样拥有触摸和抓握运动感觉。
        该仿生假肢系统结合了三个重要功能:直观的电机控制;触摸;手握感,即手张开和握紧的直观感觉。先进的假肢感受抓握运动感,指尖触摸,通过思维直观控制。用户手臂和身体上的反光标记有助于计算机在 3D 环境中看到他们的动作,而眼镜则可以让计算机准确地看到他们看到的东西。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 Robotics》最新人机交互专刊封面,附原文链接:Neurorobotic fusion of prosthetic touch, kinesthesia, and movement in bionic upper limbs promotes intrinsic brain behaviors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2. 折纸机械臂可用于内窥镜检查、导管等微型医疗设备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了一种受章鱼启发的折纸机械臂,未来有望用于内窥镜检查、插管等医疗应用。
        该机械臂变形模式多样,控制灵活,适宜复杂环境空间内的定位操作。采取无线磁场控制,功率源与驱动器无任何物理连接,因此该系统十分易于小型化和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灵活和精确的作业。
        与传统依靠关节连接提供旋转和平移自由度的机械臂相比,章鱼的软臂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运动,例如大幅度变形、迅速捕食等。受此启发,将折纸柔顺机构用于实现各种尺度的机械运动,可应用于生物医学设备和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附原文链接:Stretchable origami robotic arm with omnidirectional bending and twisting | PNAS


(来源:PNAS)
3. 超材料走进磁共振 成像清晰两至三倍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射诊断科郑卓肇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赵乾副教授及孟永钢教授团队、材料学院周济院士团队密切合作,运用超材料打造出国际领先的临床实用型磁共振线圈,可提升图像信噪比2-3倍。
        超材料是人工合成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在1.5T场强机型中,经动物和人体试验,超材料线圈所得图像的信噪比是传统表面线圈的2-3倍,不但可用于提高医生诊断病变的信心,也可帮助医生发现更小更早的病变,同时可缩短磁共振检查时间至现状的1/2至1/3,提升检查舒适性。此外,这款超材料磁共振线圈为智能、无线、无源、频率可调的工作模式,使用时无需改变磁共振机的任何设置,可通用于市面上不同厂家的磁共振机,且可拓展用于3.0T场强机型。该技术不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磁共振图像信噪比提升方法,也为磁共振线圈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对提高我国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刊物《Advanced Materials》,附原文链接:Adaptive Cylindrical Wireless Metasurfaces in Clin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4. 受昆虫启发,研究团队开发出用于脑外科手术的可操纵导管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一个由工程师和医生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可操纵”导管,可安全地引导大脑的动脉和血管,这为治疗难以触及的动脉瘤开辟新的可能性。
        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处理大脑中的动脉瘤时,将导线插入腹股沟附近的动脉,引导导管继续穿过主动脉并进入大脑。这些电线有一个弯曲的尖端,用来绕过许多角落和连接点,直到找到动脉瘤。随后需取出导丝,以便导管能够输送铂金线圈,阻断通往动脉瘤的血流,防止脑出血。但这个取回的过程往往会使导管移位。
        研究团队受到昆虫的腿和鞭毛的启发,开发出液压驱动的软体机器人微导管,适合于进行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该团队将同心的硅胶层叠放在一起,每层都有不同的硬度。这形成了一个带有一组内部空腔的硅橡胶导管,通过一个手持式控制器用生理盐水泵送,以增加液压,使其能够被操纵。该技术在一头猪的脑动脉中得到了展示,可转向的尖端在X射线上可见,且证实了该设备能够部署铂金线圈。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附原文链接:First steerable catheter developed for brain surgery


(来源:科技部合作司)
五、新产品
1. 美敦力手术机器人MAZOR X 在中国上市
        8月29日,美敦力宣布旗下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MAZOR X在中国正式上市。该产品于今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针对MAZOR X的产品效能,根据临床研究结果,MAZOR X辅助的手术可帮助患者减少47.8%的术中出血,并缩短超过57.2%的住院时间。


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MAZOR X(图片来源:美力E Tech)
(来源:美力E Tech)
2. 英美达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获批上市
        9月2日,国家药监局公布批准了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的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主机、探头驱动器、超声小探头、脚踏开关、台车组成,与上消化道内窥镜联合,用于对上消化道进行超声诊断检查。该产品在常规内窥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粘膜表面的病变基础上,利用超声探头可对病变粘膜下组织进行超声扫描观察,增强常规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不仅得到人体消化道壁的表层图像,还能同时得到周围器官的断层图像,通过一次检查便可获取多元信息。
        该产品采用自主开发的高频超声硬件、微型成像探头以及高性能软件构架和图像处理新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内窥镜下超声影像质量,有助于发现早期消化道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图片来源:英美达)
(来源:国家药监局)
3. 雅客智慧口腔种植手术导航定位设备获批上市
        9月14日,国家药监局公布批准了雅客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口腔种植手术导航定位设备”的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马达夹持器、种植台车、视觉与显示器台车、手术导航软件组成;与配套附件联合使用,用于成人口腔种植手术过程中种植体的导航定位。核心技术包括空间映射、手术路径规划和手术路径定位,具有种牙手术视觉导航的配准方法及电子设备、种植手机夹持装置、口腔种植手术定位装置及手术路径规划方法的发明专利。产品临床优势主要为保证种植体植入精度。


口腔种植手术导航定位设备(图片来源:Yakebot雅客智慧)
(来源:国家药监局)
4. 魅丽纬叶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获得FDA“突破性设备”认证
        9月14日,上海魅丽纬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治疗高血压的肾动脉射频消融(RDN)系统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设备”认定。该产品基于射频能量,采用全球独创的六电极网篮状结构设计,能够高效消融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实现高血压的微创介入治疗。
        魅丽纬叶的系统获此认定,源于其在RDN产品上的自主创新和为临床带来的巨大获益。系统以微创介入的方式,对肾动脉交感神经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未被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系统采用独创的网篮状结构使得产品顺应性强,在血管中贴壁性能优异;六电极呈360度螺旋排布,全方位覆盖,做到高效消融,因此是同类产品中所需手术时间最短的选择,受到临床中心的高度认可。


魅丽纬叶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图片来源:魅丽纬叶)
(来源:动脉网)
六、新应用
1. 华西医院联合研发的多极肺部射频消融仪和新型导管成功用于慢阻肺治疗
        9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利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多极肺部射频消融仪和新型导管,成功完成了新型导管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为广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带来好消息。
        与国外技术相比,华西医院自主研发的这套操作系统,其中肺部去神经射频消融仪采用更低的单极功率限值,确保消融的安全性;导管采用小电极多点消融,可以使消融深度更加均匀,提升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降低灼伤临近组织的风险;冷盐水智能灌注保护支气管上皮的方式,在消融电极与上皮组织接触位置形成液体薄膜,有效避免上皮损伤;通过上述一系列设施改进,在提升治疗有效性的同时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罗凤鸣教授团队开展新型导管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 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超声骨刀手术机器人辅助胸椎黄韧带骨化灶切除术
        9月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士脊柱外科团队的袁强主任医师小组成功完成一例超声骨刀机器人全程辅助胸椎黄韧带骨化灶切除术,开创了“刻取”式(carving-out)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新术式。
        超声骨刀手术机器人系统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玑实验室联合研制,基于力与光学实时追踪的“主动约束”交互控制策略,医生在术中可轻松实现与机械臂在“约束平面”下的柔顺和高效的人机协同切骨过程。此外,该超声骨刀机器人系统基于术前CT规划进行个性化的黄韧带骨化灶切除规划,自动提取骨化灶和特征骨性结构,并可实现特定几何形状的约束边界定义。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3.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Ⅰ科开展机器人辅助下DBS手术
        9月1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对外发布,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该团队为饱受震颤、僵直困扰70岁患者精准植入脑起搏器,助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与借助传统的立体定向头架相比,机器人辅助下的DBS手术定位更加精准,手术误差从1毫米降低到0.3毫米以内,大大提高了微电极植入的精确度,同时,也将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刘宝辉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机器人辅助下DBS手术,整个操作环节超过300个,历时一个半小时,微电极植入一次到位。术后复查影像证实,电极植入与计划靶点位置完全一致。


机器人辅助下DBS手术操作现场(图片来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来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4. 智能采血机器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上岗”
        9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迎来一位“新员工”——全自动“静脉智能穿刺采血机器人”。这位机器人员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自动完成装载采血管、采血针、绑扎压脉带、识别静脉血管、喷消毒液、精准穿刺、采血量控制、血液标本混匀等全链条血液标本采集工作。
        采血机器人结合机器视觉技术以及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导航控制技术,精准识别血管的位置、深度及走向,智能规划导航穿刺路径,具有采血成功率高的优点,可实现静脉采血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此外,采血机器人实现无人值守,7×24小时待命,安全、便捷、高效。
自助采血现场(图片来源:中山医院)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 鸿鹄顺利完成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5G远程膝关节置换手术
        9月17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国产手术机器人5G远程关节置换手术。本次手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李慧武教授团队在微创医疗机器人总部通过5G互联互通平台与九二〇医院骨科李川教授团队、广东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钟浩博教授团队连线实施。
        术前,医生将患者的CT高清影像资料重建,构建出3D个性化假体植入计划。手术当天,位于惠州的钟浩博教授通过5G网络,将患者资料实时传输至微创医疗机器人总部的5G互联互通平台上,与远在上海的李慧武教授团队及昆明的李川教授团队实时互动,并最终确认患者的手术方案。李慧武教授全程观看手术进程,与钟浩博教授团队远程探讨假体摆位,调整术中计划。随后,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自动引导到截骨位置,开始截骨,安装假体,手术顺利完成。






微创医疗机器人总部5G互联互通平台现场(左)惠州第一人民医院现场(中)九二〇医院现场(右)
(来源:微创医疗机器人)
七、会议
1. 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展
        9月2日-7日,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今年首次设定卫生健康专题展区。
        北京积水潭医院展区,“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作为可实现复杂骨盆骨折复位的手术机器人,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手术规划和机器人智能复位操作,彰显了我国骨科手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展区展出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不但可实现开颅导航,更精准地实现了毫米级别核团的定位,目前已在60余家医院临床应用,实施7000余例手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展区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辅助系统,可辅助全脑血管造影手术,帮助医生告别沉重的铅衣,更安全地为患者实现更精准的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展出的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系统,甚至改变了手术思路,并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精准性与安全性。


(来源: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
2.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顺利闭幕
        9月10日-13日,以“共享新成果,共注新动能”为主题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同期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论坛由3天主论坛、20余场专题论坛及开闭幕式组成。博览会按照“3+C”体系布局:“3”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展区,“C”是创新展区,重点展示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领域尖端成果和首发新品,11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携500多款产品参展。机器人大赛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4大赛事,近千名参赛者现场展开竞技。
        医疗方面,本届大会博览会医疗专区面积增加一倍,有手术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等机器人亮相。大会还展示了新一代仿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技术在机器人控制、字符拼写、智能认知等领域应用。同期举办了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对 “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 项目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会专家分别从骨盆复位机器人的研发探索、骨科手术机器人助力医院高水平发展、康复机器人的现状、机遇与未来,以及医疗机器人前沿技术与产业机遇等方面,介绍了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的最新发展。


(来源:世界机器人大会)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