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12-23 13:44   15157   8
期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实期货交易是商品交易发展的产物,这里从国外期货历史到中国期货历史分开来介绍吧。


  • 国外期货历史
在19世纪初期,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谷物集散中心。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落后、仓库稀缺、价格频繁波动而且剧烈,从而导致农产品供求失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48年一群商人成立了CBOT,该组织创造了称为“将运到”合约。这种合约允许农民在谷物交割前先卖出。换句话说,农民可以种植庄稼的同时签订合约,然后在收割后按签约时商量好的价格买卖谷物。这种交易可以让农民在芝加哥以外的地方存储粮食。合约的另一方则是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商人们。
1865年,CBOT制定了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共同法则》,并推出第一个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事先对商品数量、质量、交货地点和时间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很快人们就发现在标准化之后,交易这些“将运到”合约比交易谷物本身要更为有用。于是,这些合约出现了二级市场,可以以某个价格把合约转让给其他买卖双方。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结算所,提供对履约的担保,现代期货市场终于成型。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后,美国和欧洲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期货交易所,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等,从事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商品期货交易。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浮动汇率制的形成、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对全球金融领域乃至商品市场均产生了极大冲击。企业面临了更多的金融风险。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外汇期货,标志着金融期货的诞生。此后,利率类期货和股票类期货的陆续出现,使金融期货产品逐步得以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期货就已经成为全球期货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类别,近几年来,全球金融期货占据了全球期货交易量的90%以上。


  • 中国期货历史:
中国期货交易,是从一百多年前,中国紧闭的大门被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炮闯开后,中国从此逐渐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开始的。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外国侵略的空隙中缓慢地发展,为求生存,中国大多的有志之士和知名企业家积极学习实践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其中包括开展期货交易。清朝末年,主张“维新变法”的梁启超曾倡议组织交易所,称作“股份悬迁公司”。
北洋政府工商部长张春也曾主张“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能”的实业救国论,并于1913年组织讨论在通商口岸建立交易所。
1914年梁启超在中国建立了上海机器面粉公会。公会虽然不是期货交易所,但已与现在的期货交易所非常相似。
1914年,在张睿推动下,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翌年4月,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细则》。
1916年,孙中山先生得知外国人要在上海滩建立交易所,他即与上海总商会长虞洽卿商量,准备建立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并上报农商部审批,以消除外国人垄断上海市场的欲望。
1917年2月,农商部批准建立证券交易所,随后虞公与另一些人又积极筹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金银交易所。
就在上海紧锣密鼓筹办交易所之际,1918年夏,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了。
1920年7月1日,虞公等人正式开办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始了中国商品的期货交易,1921年3月,北洋政府颁布了《物品交易条例》;4月,又颁布了《物品交易所条例实施细则》。
1920年7月1日开张营业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半年就赚了50万元。
1921年初开业的上海面粉交易所,因其盈利而股票价格不断上涨。
由于片面理解和利益驱动,一时间形成了办交易所的热潮。从1921年5月起,上海新开办交易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迄止1921年底,仅半年时间,就有140多家交易所以新的面孔出现在上海滩。
上海办交易所热浪席卷全国。天津、北京、广州、汉口、南京纷纷筹备。上海不仅各大行业有交易所,而且烟、酒、火柴、麻袋、泥灰等小行业也都办起了交易所。
五花八门的交易所建立之快之多,连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也被惊得目瞪口呆。芝加哥才两三家,美国也才几十家交易所,英美自叹弗如!摇旗呐喊的交易所还没来得及放开喉咙大声喊价竞价,就因其周转不灵,经营不得要领,许许多多交易所陷人困境而被迫停止营业。
到1922年3月,仅剩12家交易所能撑起门面营业,最后又有半数夭折,被称之为“民十信交风潮”(注:民十指民国十年,即1921年)。经过“民十信交风潮”,加上战乱频繁,大多数国民对公债和股票都失去了信任,因此,在1921年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中国的交易所发展极为缓慢,直到1929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交易法则》,1930年1月又颁布了《交易所法施行细则》,交易所的发展和管理才有了比较统一的依据。这时期没有真正的期货交易,但后来实行了一种延期交割的方式,称“便交”,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期货交易。抗日战争胜利后,时局相对稳定,旧中国各地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逐渐步入正轨。
1946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共有证券和物品两个市场,经纪人230人。天津证券市场的原华北证券交易所也恢复营业,上市股票达23种。刚开始,由于股市疲软,业务冷清,经纪人申请退出者不断增多,故而,人们举办了延期交割业务,又称“递交”,实为变相的期货交易。结果,极大地刺激了证券交易的活跃,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游资。据统计,许多居民都参加了证券和期货交易,整个上海滩证券市场吸引游资大约1500-2000万元,从而导致交易所的短暂繁荣。上海解放以后,为了打击投机商人的投机倒把行为,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0日查封了上海证券大楼,1952年7月,天津证券交易所也宣布停止。至此,交易所在中国大陆上宣告完全进人停止阶段。
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在众多工商人士和知名学者的倡导下,中国的期货市场又重新浮出水面,并稳步走向世界。期货交易市场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下,对市场远期的价格进行指导和发现,并为企业的经营提供避险和套期保值,从而成为国内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期货品种的发展,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到金融期权商品期权;从境内到境外,近三十年来,我国衍生品市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种发展之路,成为全球第二大期货期权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已有70多个品种,每一个都镌刻着中国衍生品市场探索跋涉的坚定脚步,书写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改天换地的华彩篇章。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5:2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期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实期货交易是商品交易发展的产物,这里从国外期货历史到中国期货历史分开来介绍吧。


  • 国外期货历史
在19世纪初期,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谷物集散中心。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落后、仓库稀缺、价格频繁波动而且剧烈,从而导致农产品供求失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48年一群商人成立了CBOT,该组织创造了称为“将运到”合约。这种合约允许农民在谷物交割前先卖出。换句话说,农民可以种植庄稼的同时签订合约,然后在收割后按签约时商量好的价格买卖谷物。这种交易可以让农民在芝加哥以外的地方存储粮食。合约的另一方则是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商人们。
1865年,CBOT制定了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共同法则》,并推出第一个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事先对商品数量、质量、交货地点和时间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很快人们就发现在标准化之后,交易这些“将运到”合约比交易谷物本身要更为有用。于是,这些合约出现了二级市场,可以以某个价格把合约转让给其他买卖双方。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结算所,提供对履约的担保,现代期货市场终于成型。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后,美国和欧洲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期货交易所,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等,从事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商品期货交易。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浮动汇率制的形成、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对全球金融领域乃至商品市场均产生了极大冲击。企业面临了更多的金融风险。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外汇期货,标志着金融期货的诞生。此后,利率类期货和股票类期货的陆续出现,使金融期货产品逐步得以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期货就已经成为全球期货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类别,近几年来,全球金融期货占据了全球期货交易量的90%以上。


  • 中国期货历史:
中国期货交易,是从一百多年前,中国紧闭的大门被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炮闯开后,中国从此逐渐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开始的。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外国侵略的空隙中缓慢地发展,为求生存,中国大多的有志之士和知名企业家积极学习实践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其中包括开展期货交易。清朝末年,主张“维新变法”的梁启超曾倡议组织交易所,称作“股份悬迁公司”。
北洋政府工商部长张春也曾主张“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能”的实业救国论,并于1913年组织讨论在通商口岸建立交易所。
1914年梁启超在中国建立了上海机器面粉公会。公会虽然不是期货交易所,但已与现在的期货交易所非常相似。
1914年,在张睿推动下,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翌年4月,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细则》。
1916年,孙中山先生得知外国人要在上海滩建立交易所,他即与上海总商会长虞洽卿商量,准备建立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并上报农商部审批,以消除外国人垄断上海市场的欲望。
1917年2月,农商部批准建立证券交易所,随后虞公与另一些人又积极筹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金银交易所。
就在上海紧锣密鼓筹办交易所之际,1918年夏,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了。
1920年7月1日,虞公等人正式开办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始了中国商品的期货交易,1921年3月,北洋政府颁布了《物品交易条例》;4月,又颁布了《物品交易所条例实施细则》。
1920年7月1日开张营业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半年就赚了50万元。
1921年初开业的上海面粉交易所,因其盈利而股票价格不断上涨。
由于片面理解和利益驱动,一时间形成了办交易所的热潮。从1921年5月起,上海新开办交易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迄止1921年底,仅半年时间,就有140多家交易所以新的面孔出现在上海滩。
上海办交易所热浪席卷全国。天津、北京、广州、汉口、南京纷纷筹备。上海不仅各大行业有交易所,而且烟、酒、火柴、麻袋、泥灰等小行业也都办起了交易所。
五花八门的交易所建立之快之多,连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也被惊得目瞪口呆。芝加哥才两三家,美国也才几十家交易所,英美自叹弗如!摇旗呐喊的交易所还没来得及放开喉咙大声喊价竞价,就因其周转不灵,经营不得要领,许许多多交易所陷人困境而被迫停止营业。
到1922年3月,仅剩12家交易所能撑起门面营业,最后又有半数夭折,被称之为“民十信交风潮”(注:民十指民国十年,即1921年)。经过“民十信交风潮”,加上战乱频繁,大多数国民对公债和股票都失去了信任,因此,在1921年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中国的交易所发展极为缓慢,直到1929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交易法则》,1930年1月又颁布了《交易所法施行细则》,交易所的发展和管理才有了比较统一的依据。这时期没有真正的期货交易,但后来实行了一种延期交割的方式,称“便交”,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期货交易。抗日战争胜利后,时局相对稳定,旧中国各地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逐渐步入正轨。
1946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共有证券和物品两个市场,经纪人230人。天津证券市场的原华北证券交易所也恢复营业,上市股票达23种。刚开始,由于股市疲软,业务冷清,经纪人申请退出者不断增多,故而,人们举办了延期交割业务,又称“递交”,实为变相的期货交易。结果,极大地刺激了证券交易的活跃,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游资。据统计,许多居民都参加了证券和期货交易,整个上海滩证券市场吸引游资大约1500-2000万元,从而导致交易所的短暂繁荣。上海解放以后,为了打击投机商人的投机倒把行为,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0日查封了上海证券大楼,1952年7月,天津证券交易所也宣布停止。至此,交易所在中国大陆上宣告完全进人停止阶段。
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在众多工商人士和知名学者的倡导下,中国的期货市场又重新浮出水面,并稳步走向世界。期货交易市场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下,对市场远期的价格进行指导和发现,并为企业的经营提供避险和套期保值,从而成为国内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期货品种的发展,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到金融期权、商品期权;从境内到境外,近三十年来,我国衍生品市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种发展之路,成为全球第二大期货期权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已有70多个品种,每一个都镌刻着中国衍生品市场探索跋涉的坚定脚步,书写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改天换地的华彩篇章。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5: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期货市场如何盈利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6:2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期货的历史: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0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
期货的基本概念:期货就是标准化合约,是一种统一的、远期的"货物"合同。买卖期货合约,实际上就是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的"货物"("货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指、外汇等金融产品)。
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价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叫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 期货合约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为什么那么多人做期货:期货市场中一些关于大佬的传说,被广为传播,什么某某从5000万做到几千万,又或者某某从20万做到多少个亿,用时也不过数月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实现超高的利润,自然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再者近年来实盘大赛也被媒体积极报道,什么2000元累计赚一个亿的新闻让很多人心生向往,这些都对人们形成强烈的感观刺激。
富贵险中求,期货风险大,也就意味着利润高。刚入市场的人,很容易就能用杠杆赚到钱,而且是T+0交易,赚钱效应自然会刺激发财的欲望。
而且期货市场入市要求并不高,让很多人就有了尝试的欲望。现在很多农产品期货,1手也就几千元,门槛不高,工薪阶层都可以参与,面对可能实现财富自由的诱惑,当然想尝试一下。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6: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 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
1. 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后,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2. 金属期货。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189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1920年,铅、锌两种金属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原本是一个铜出口国,但工业革命却成为其转折点。由于从国外大量进口铜作为生产资料,所以需要通过期货交易转移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伦敦金属交易所自创建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至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种有铜、锡、铅、锌、铝、镍、白银等。 美国的金属期货的出现晚于英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来,美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期货合约的种类逐渐从传统的农产品扩大到金属、贵金属、制成品、加工品等。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于1933年,由经营皮革、生丝、橡胶和金属的交易所合并而成,交易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
3. 能源期货。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产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气、丙烷等。
(二) 金融期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取消,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期货市场。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至此,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均上市交易,并形成一定规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洲和亚洲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交易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也成为交易的主要产品。 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所都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诞生的。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期货期权
20世纪70年代推出金融期货后不久,国际期货市场有发生了新的变化。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现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不仅对现货商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而且对期货商的期货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风险的作用。相当于给高风险的期货交易买了一份保险。因此,期权交易独具的或与期货交易结合运用的种种灵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应当指出的事,在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各个品种、各个市场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以说,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期货期权交易的对象既非物质商品,又非价值商品,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权钱交易”。期权交易最初源于股票交易,后来移植到期货交易中,发展更为迅猛。现在,不仅在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开展期权交易,而且在美国芝加哥等地还有专门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7:2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7#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8: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海淀
期货是现货的先行指标,可以预期未来现货价格的走势,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得到未来粮食的价格预测,还可以帮助许多企业做套期保值的业务,对冲掉许多生产经营风险,使得企业更好,更健康的,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随着期货品种的日益丰富,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期货这个金融工具日后一定会是实体经济的“良师益友”。

8#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49: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9#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1-12-23 13:50: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靠韭菜的顽强生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