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如何学习工笔画?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26 11:00   7333   5
未学过画画但有基本儿童画功底,希望回答从材料准备、学习方式、学习步骤等方面解答。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6 11:00:55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业做得好无聊,来社区开开小差~

工笔画主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类。相比前两者而言,花鸟题材的工笔画较容易上手,适合工笔画初学者学习。我曾选修过此类课程,内容大致是教我们临摹宋代工笔花鸟名作,所以对工笔画入门学习有些认识,希望这个回答对题主有帮助。

先放一张个人最喜欢的花鸟作品。

  五代  黄居寀

所谓古代的工笔画,大多为绢本设色,常用于装饰扇面、灯具、床榻、屏风等日常用具。至于现代工笔画......我见过的基本上都是纸本设色。由于我只学过花鸟小品,故接下来以此画法为例进行详述。

1.材料准备
毛笔:狼毫小楷x1,大白云x10;
狼毫是用于精勾的毛笔,大白云则负责染色,其数量根据使用需求而定,原因暂不赘述;

墨:一般情况下推荐一得阁墨汁;

颜料:中国画颜料;

容器:白色小瓷碟儿x8,瓷碗x2,水缸x1;
瓷碗超市里就买得到,水缸可用水桶代替,反正只是装清水而已,之所以用缸是为了显得专业;

纸:硫酸纸(半透明复印纸),云母、蝉衣(熟宣);
虽说是绢上设色,但在正式作画前初学者需要在纸上作大量描线练习,毕竟线条是工笔画的灵魂,描得一手好线十分重要;

绢:矾绢,日本绢都可以;
绢的表面有些微光泽,颜色呈米白,要区分跟仿古绢的屎黄色不一样。价格大概在70~90元/米之间,在正规美术用品商店有售。切记这玩意非常娇贵,一定要轻拿轻放,别还没开始画就裂了;

除以上所列以外,还有HB铅笔、橡皮、放大镜(眼神好的就不用了)blahblahblah......接下来要说的很重要,没有它咱们就不能在绢上画画了,嗯,你需要准备一个木制画框

因为没有照片,木框也不在身边,所以画了一个:-P


木框内径大小根据个人需要而定,一般来说有30cmx30cm及60cmx30cm两种尺寸。后面的像个木盒子,实心面朝上,尺寸比木框内径略小一点(图中291mm是我乱画的)。这个可以去找木匠定做,很便宜,我那会儿一个30x30的才花了15块钱。

找到图了~木框的作用是这个:

图中是已经绷上绢的画框,至于具体怎么绷绢......这个问题可以另写一篇答案了,后面再说。绷绢需要准备的有:美工刀,大头钉,喷壶,浆糊,小羊毛刷子;

材料准备的都差不多了,现在还差临摹用的参考书。这里推荐系列丛书,无论是印刷质量还是还原度都比同类书高,题主不妨看看其中这一本,适合入门者学习临摹。


2.学习步骤
把所有用具备齐后,先别急着糟蹋绢布。前面说了,线条对工笔画来讲十分重要,因此正式在绢上作画前,我们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白描练习,即学会熟练运用墨笔勾勒出不同的细线。

白描:
所谓白描就是只勾线不染色的国画技法。初学者学习画线的最快方法就是临摹别人的白描作品,市面上也有许多相关书籍可供大家购买。我那会儿的白描资料是老师自己的画作复印件,所以无法列出具体书目名单,不过倒是可以给一些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
  • 线条是花鸟形象的“骨”,灵动的线条和呆板的线条呈现出来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大家选择参考书时不妨多比较一下再购买;
  • 不要好高骛远......有的画看着漂亮,但不是初学者能够驾驭得了的,还不如脚踏实地从简单的开始。再说简单的也不一定就难看嘛,比如下面这幅入门必备的;


  宋  佚名

由于找不到它的白描图片,所以用原图代替。
现在有了摹本咱们就开始吧~把之前准备好的熟宣按尺寸裁好,铺在需要描摹的书页上,然后沾点墨就可以下笔了。
.
.
.
哈哈哈你真以为这么简单就搞定了么?
Too young too naive.

先说几点注意事项
  • 笔和墨的准备
有点国画或书法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新买毛笔的笔毛是糊在一块的,需要在清水中浸泡开后方可使用;
再说到墨。描线不同于书法,不需要浓墨,初学者用浓墨描线的下场注定会是悲剧= =(可参考接下来的反面教材),适当稀释墨汁更易于画出流畅的线条。水和墨的比例要注意把控,太浓太淡都不好,具体可以自己多试验几次;

  • 一开始手抖是正常的
包括我在内,许多人连正确握毛笔的姿势都尚未掌握,更别说刚开始就能灵活自如地用毛笔描线了。其实手不稳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够熟练,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做到心静如水、排除杂念,所以动笔前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

  • 描线是个细致活
以为例,通常初学者需要花2~3小时才能完成一张线描,这段时间会过得十分枯燥无趣,因为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重复画一些弧形的小花瓣,很容易让一开始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逐渐涣散,然后你的线条也跟着涣散掉了。所以像我一样容易三心二意的同学注意了,描线时千万不要开小差......(马上会有反面教材)

  • 下笔可以利落点
慢工不一定出细活,缓慢谨慎不一定就能把线描得又细又准确。花瓣、昆虫和羽翎都是不同的事物,所以在描摹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线条勾勒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原谅我表达障碍,这个没人示范还真说不清。

好了好了,反面教材来了,这是我的第一幅白描作业。

隔这么远还能让大家看清墨点和粗黑的线条,可见画技什么的在那个时候还没出生。

为了更详细得表明画的好坏,我再放一张放大的:


同样是,这是我的第三次临摹(我知道还是很渣,不要说粗来嘛)。
如图中所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线条粗细不均; 2)线条不流畅; 3)花瓣、叶片和枝干在线条上没有区分;......

所以基础没打好,谈“意境”、“层次”、“灵动”、“雅致”什么的都是浮云。
其实画线技巧也是有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习才熟能生巧,一开始描摹别人的画作,慢慢的可以尝试着自己勾勒线条;线条是能画得越细越好,我见过最厉害的是不把脸凑上去基本看不出画了线。
也并不是说白描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停止了,绘画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不断练习中提升。若真有心想深入学习绘画,作品无论大小都是多多益善为好。

嗯哼~当你感觉自己真的在作画而非糟蹋画纸时,拿出绢布和木框吧,接下来要告诉大家如何绷绢。

------没有图文并茂的教程不是好答案------

绷绢:
step1 在画框四条木边各中点处用铅笔做上标记,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step2   将绢布温柔地平铺在桌上,用小刀裁切成50x50cm大小,剩下的部分请收起来小心保管,以便下次使用;

step3 把裁好的绢布放在画框上,中点对齐;

step4   确认绢布位置无误后,拿出之前准备的大头钉,从图中“1”处开始固定(别往死里摁,以后取不出来就搞笑了= =);

step5  顺序如图所示,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绢布平整

step6   完成一边后,接着钉对边的木条;这时可以轻扯绢布边缘使其微微绷紧与桌面平行(注意把控好力道),然后按照刚才的顺序往里摁钉子;

step7  哈哈,最紧张的一刻过去了,这时画框的四条木边都固定了图钉。接下来我们拿出喷喷,对着绢布均匀喷水,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湿润下绢布就好;

step8   静置一会,待绢布干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用小刷子蘸些浆糊均匀地涂在画框的四条边上,同时将多余的绢布往内包。切记不要碰到内径30x30cm的绢布,一点都不行,否则之后会发现糊过的地方怎么也上不了色

step9  糊完画框后放一边自然晾干,大概需要花半天到一天时间;不要用风筒或风扇吹干,也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真会有人这样做么?好无力)

这么一来绷绢就算完成了,不过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我们首先要选择临摹对象
适合初学者临摹的花鸟小品有下列几幅(由简入深):

  宋  林椿


宋 李安忠


宋 佚名

以为例,这幅小品的尺寸为26.5x27cm,我们先用硫酸纸罩着书上的原图用铅笔描摹一遍,再将描好的图复印在A3打印纸上,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后贴在木盒正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细节的部分一定要描摹到位,细线粗线记得有所区分,譬如羽翎、叶脉、枝条云云,另外画幅界线也要画出来;

建议一开始先在宣纸上多描摹几遍铅笔稿,找找对这幅画的感觉,等到胸有成竹了再在绢上描线。(我当时急着赶作业只练习了两遍,结果...)
接下来不用我说了吧,把绷好绢的画框罩在贴着线稿的木盒上,手握精勾,深呼吸......

完成描线后我们得到了这个!

咦,怎么会有个画架?抱歉...前面我忘说了,现在补上。

终于到最梦幻的一步了,好激动!现在拿出国画颜料、大白云和小瓷碟,我们准备设色~
首先说明一下设色的概念;

设色:
其实就是染色,用毛笔一遍又一遍地染色,达到晕染渐变的神奇效果,操作简单易上手,不过需要十足的耐心......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

这是我临摹的的局部,图中可见叶片有深浅两种绿色,右下角靠近叶茎部分的颜色最深,猜猜这一块染了多少遍颜色~
.
.
.
不下50遍,你猜对了吗?
到这如果你对自己还有信心的话......好吧勇士,请继续往下看=。=

注意事项:
  • 毛笔
对于工笔画来讲,一支毛笔对应一种颜色,一种颜色对应一个小瓷碟,不要弄串儿了。
顺便补充下,湿毛笔不要盖笔帽,每次用完清洗后搁在笔架上自然风干就好,别想着下次方便继续用,不然用不了多久你的毛笔就会从内里开始腐烂。这点无论写书法还是画画都要注意,请善待你的笔。
下面是我临摹用到的几支白云笔,从颜色大致可以区分对应渲染的对象。至于有两支看似未染过色的毛笔,后文会说明它们的用途;


  • 颜料
有人邀请我回答“目前市面上国画颜料有哪些较好的产品及品牌?”这个问题......对不起了同学,我从小到大只买过两次国画颜料,一次是7岁,一次是20岁,而且买的都是同一牌子,臣妾真的答不上来。
不过我在美术用品店看过包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固体颜料,价格金贵,想必比较好的国画颜料应该是自己和水或胶调制的。

回到题目。
说几个需要了解的常识:
1)常见的中国画颜料成分通常为矿物和植物,与水的融合度较低,尤其在画工笔画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清水稀释颜色浓度,静置一段时间后瓷碟内会有粉末沉淀(如三绿),水质分离,易导致成色不均;

2)每次开始染色前务必重新调色,之前用剩的颜色不要继续再用了(譬如上午的颜料到下午就不用了,需要要重新调制),这点和书法用墨是一个道理;

3)关于调色。有一定色彩基础的人都知道,一幅画上极少出现大面积高纯度颜色(后现代某些作品除外),每一笔颜色都是通过两种以上的颜料调和而成,点解?因为颜色纯度过高给人的感觉就不高雅了呀......

花青,钛白,三绿,藤黄,朱磦,赭石,焦茶,胭脂,是我在这幅画中用到的八种颜色;

啰嗦几句,建议谨慎使用黑色或墨色,无论是油画或工笔画,更别说水彩画了。黑色是个毁灭性的颜色,覆盖力强,没有冷暖之分,因此非特定情况都不建议使用。通常都用“普兰+深红”、“翠绿+深红”、“熟褐+普兰”等代替,方便根据需要调节色调冷暖。

  • 染色
除背景以外,为每一件事物染色时,我们都需要两支笔:一支主上色,一支只沾清水,主渲染。
染色过程中,颜料是越淡颜色过渡得越自然,画面越容易把控。这也意味着染色次数的增加,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也随之增多,毕竟要等到画幅上的颜色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染色。

----------

在了解上述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际操作吧~

step1 背景
上色前的第一步是调色。仿古画的背景色通常由藤黄+花青+调制,切记一开始颜料用量不要多,一是不能一次性调准颜色(譬如过暖要加花青,过冷要加朱磦,太暗了加藤黄云云);二是更多的颜料意味着要加更多的水,我们通常不需要这么多颜料。

调色的时候记得先在纸上试试颜色,同时与原画做对照。调好后加入一碗清水,就可以开始上色了。

上背景色方法如下。沾了颜料后(控制湿度,不要滴水)将笔锋轻压在画布上,以波浪线型轨迹按照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一排一排地涂色,速度和用力要匀称。如果以铺满整幅画面记为1次的话,背景总共需要上色30+次。

左边是上色10+次,右边是40+次的效果。原因是我一开始颜色调的过火,后来加了花青补救,所以最后颜色比别人要重(我又是反面教材);

step2 树叶
在这幅画中,树叶主要分为两大色块,即深绿和浅绿。深绿部分为花青+藤黄,浅绿部分则由三绿+藤黄调制而成;


染色方法很简单,调色,加水,由深至浅一遍遍上色。同时用一支只沾清水的白云笔在画布上晕开颜料,使颜色过渡更加自然;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一是有的叶片边缘带橘黄色,这个在最后记得画上;二是叶茎要上白色(记得都要加水啊喂)。

step3 枝干
同样方法,颜色是花青+藤黄+赭石+焦茶,好吧这是我瞎调的......

step4 果子
这个跟前面有点不一样,需要先铺一层白色颜料,再上别的颜色。以胭脂+藤黄为主,靠近果蒂的部分加点青绿色。总而言之发挥你的想象力调色吧,哈哈哈!!!


step5 小禽兽
对不起大伙,我那时急着交作业,没来得及画小鸟...
不过我拍了一张人家的画的稿子,比我的好多了,放上来以供参考;

小鸟的颜色跟背景色差不多,不过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好了好了,完成了,我的画是这样的:

.
.
.
上周回家看望他时,他成了这样:


嘤嘤嘤......我发誓我真的什么也没做啊!!!

真心建议画完后将画裱起来,绫裱纸裱或者框裱都好,总之不要像我一样把他扔在角落碎成渣渣。

----------

呼~终于结束了,耐着性子看完的同学,奖励你们小红花 :D

离花鸟课结束已有一年半多,个别细节我也记不太清了,若有谬误或疏漏之处,欢迎指正~
有疑问的也欢迎提出,我会尽我所能回答的。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6 11:00:56 发帖IP地址来自
禁止转载!禁止转载!禁止转载!
不邀自来!
这个问题想答了很久了,好歹我也算个从未接触国画的零基础(误)的学生狗。画画这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的方法略有不同无伤大雅。我就粗浅的说一些自己在工笔上的一些小小经验,各位大神轻拍。
讲材料之前那我先介绍一下工笔:
工笔主要分工笔人物和工笔花鸟,

                                               《枇杷山鸟图》 宋 绢本 设色
这就是传说中的工笔花鸟,工笔花鸟的巅峰就是宋朝,那时候逆天的写实功底真的是后人再也无法超越的,甚至可以说很难触及,就单单从这幅画来说起,整幅画的构图、鸟的动态、枝干弯曲的形态、枇杷果的前后关系和形状、枇杷果与叶子的前后关系、甚至枇杷果上面的蚂蚁和枇杷果屁股后面的黑色点点(我不知道那里叫什么)的明暗关系,所以的东西都做到刚刚好。所以我每一次看宋人花鸟感觉都是跪着看完的。所以之前社区一个问题:“写意”是否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谎言? - 绘画我觉得这幅画就可以打题主的脸,啪啪的。


                                                《簪花仕女图》 唐 绢本 设色
工笔人物不容易上手不做多述,工笔花鸟更适合零基础的喷油,下面开始正题拉,
(想要认认真真画一幅工笔花鸟)材料准备:
1.临本
推荐河北美术出版社的《宋画汇珍:花鸟卷》,大概长这样:

价格公道,图片清楚,数量较多,基本都是原大,适合我们这种想学又买不起太贵的临本的穷学生。能买到印刷版次第一的最好。
2.白描稿
我们临摹的时候是学校提供的白描稿,自己的话可以上网买。
3.熟宣
绢作为零基础的我不建议用,价格高,较难保存,而且在绢上勾线难度较大。
熟宣成本较低,用起来不至于那么肉疼,不过关于熟宣
买六尺或一丈二!
买六尺或一丈二!
买六尺或一丈二!
重要的事要说要说三遍!
越大的纸越厚,厚的纸在画线描的时候可能不太方便,但是在后期的染色真的太重要了!这个在说染色的时候会详细的说到。
还有,买的时候注意不要买旧的,
要买新的!
要买新的!
要买新的!
生宣才是越旧越好!熟宣时间长的纸会漏矾,染色的时候有你哭的!!说多了都是泪!!不要问我为!什!么!
4.勾线笔
推荐三阳笔庄的紫毫面相,大概长这样,贵是贵了些,但是真的是管两三年!!
不过这笔是老师推荐,太硬,我用起来无感,有些人喜欢,还是看个人。

我的心头好 双羊牌特制九紫一羊毫小楷 有羊毫所以比紫毫面相储墨量大,柔软聚锋,关键还便宜!!具体多少忘了总之比四五十的紫毫面相便宜!!缺点是很细的线比较难勾。


还有就是小红毛,罗寒蕾最爱,不过罗老师的小红毛是老笔匠做的,我们没办法买到,用过周虎臣的小红毛,也很好用,聚锋且柔软多变,推荐!!!
5.白云笔(用于染色)
至少十支,墨色、冷色和暖色各一组,一组大中小白云笔各三支,大、小白云做为色笔中白云作为水笔!至于怎么样,染色的时候说!再备一支专门染白色的笔
不要为了省钱少买笔!
不要为了省钱少买笔!
不要为了省钱少买笔!
这是最低配置!到时候为了省钱冷色暖色混用画面脏了有你哭的时候!
穷点的随便买十块左右的就可以,有钱或者想买好用点的推荐三阳笔庄的加健白云,一年前买的真的好用,不知道现在的怎么样。
6.小碟子
十个左右,没什么要求,白色便宜的就好
7.墨汁
一得阁就可以,好一点的推荐明星墨汁!画写意也可以!颗粒细腻,墨色变化丰富,价格不贵和红星差不多,真心好用!!!

看到有推荐玄宗墨的,玄宗墨色变化不如明星(怎么感觉我像软广。。。。)玄宗更适合书法。
8.颜料
想用马利管装我也不拦你,但是想好好的真的心的学工笔的推荐姜思序的矿物颜料!!你肯定觉得天雅什么的中日合资的听起来感觉很高尚大巴拉巴拉肯定比国产的更好用拉,真!的!不!是!谁!用!谁!知!道!
不推荐那种十二色十八色全套的,颜色随全但是真的没必要买那么多种!常用几种就够了,
不要把钱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
不要把钱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
不要把钱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
姜思序单盒颜料大概长这样,随便上某宝搜的大家不要介意
颜料买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多家对比价钱看看评价在买!买到假的就只有哭的份了。。。

花青膏、胭脂膏和藤黄膏各五克,
大红膏、赭石膏、朱膘膏、天蓝膏、蛤粉、石青粉和石绿粉各三克
有膏状的尽量买膏状的!不要买粉状的,你是不是觉的粉状更高端更传统?!调颜料的时候有你哭的!!!
买了粉的就要买胶水,有的用胶粉,但是要用热水化开水和胶的比例又很难把握,所以我还是推荐国画专用胶水,我用的是美国皇冠牌的,大概长这样:

我只用过这种,其他没用过,大家想当小白鼠的随意买。
9.笔洗
长相无所谓,有钱的青瓷冰裂什么的随便买!关键是要大!而且要两个!冷色暖色各一个!
我买的是吃饭的海碗!十块一个!大概长这样:
10.刷子(一支色刷、一支浆糊刷、一支干刷)
羊毛就可以,我用的大概这样:

不要贪便宜!
不要贪便宜!
不要贪便宜!
太便宜的刷子掉毛严重!很难用,最好的是日本的刷子,太贵没用过
11.生宣
裱画用,厚点就好,其他无要求!
12.浆糊
裱画用,不要买成工业胶就好,一定要是米糊或者面糊的那种!
13.喷壶(可有可无)
裱画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我休息一下的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完了继续!
材料准备好了就可以开画了!
1.勾线
画之前握笔也很重要,大家可以看看罗寒蕾的罗阿姨课堂第17讲巜正确的握笔姿势》罗寒蕾的微博_微博
首先准备好稿子可以开始勾线了!勾成稿之前先练习!不要想一口吃撑胖子!和我一起念:
要练好线!!!
要练好线!!!
要练好线!!!
工笔最重要的就是线!练线之前可以写写书法,建议行草书,感受线条粗细变化,掌握笔尖和纸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宋徽宗的瘦金体千字文 ,大概长这样:
对白描有些帮助,不过还是看个人把。还有就是芥子园画谱
刚开始线肯定有粗有细!手肯定抖!抖!抖!不要怕,多练练就好,虽然过程痛苦了些,这个过程大概两三个星期。两三个星期之后线条肯定会好很多。而且初学者练习时间不要太碎!今儿半个小时明儿一个小时的!?NONONO每天至少一上午!或者一晚上!不要嫌久,时间集中才有效果!
画正稿之前先用蝉翼练练线,正稿之前来两三遍算少的。不要怕费事。
开始勾正稿拉!
尽量不要让皮肤接触宣纸,怕漏矾!!看到画上面像霉斑一样的东西了吗?!漏矾大概长这样:

不过我这种漏矾是因为纸放的时间太长了所以长这样,手指没带纸套的会一块一块的很难看!不过!新纸又比较厚的就没那么脆弱,以前有做生宣做指套,现在发现厚点好点的纸不带指套也不容易漏矾!所以买对纸是多么重要!!
2.裱画
简易裱画!把勾完的稿子裱在木板上比较容易上色,和外面的书画装裱还是不同的。
下边是步骤,不在画室,所以没有图片,不懂的可以直接问我!
  • 画面一面朝向木板有喷壶的先喷湿纸面,没有的直接用刷子刷水,从中间往外刷,挤出中间的空气
  • 等纸上的水份略干开始刷浆糊,浆糊一定要对水稀释!浆糊与水的比例是3:1!刷的时候注意平整!
  • 用比正稿的每个边大四五厘米的的生宣裱画,注意裱的时候先把生宣卷起,然后用一边贴着距离正稿一边的四五厘米,开始慢慢卷开,同时用干刷慢慢把生宣刷平在正稿上
  • 等画稍干,慢慢拿起来,这时候正稿已经贴在生宣上啦!反过来在生宣四边刷上浆糊,固定在画板上。大概长这样:
    之前上工笔花鸟的创作,这种纸是用麻纸做熟。
  • 等干

3.上底色(可上可不上)
用水色(花青藤黄胭脂)调出颜色,用刷子平涂一边过,全干再上第二遍!不要看颜色没干手贱去动它!!颜色不均有你后悔的!!!
底色两三遍就可以不能上太多!
4.上墨
这时候一般都是分染,先浅后深,具体可以参考罗寒蕾的微博:罗寒蕾的微博_微博
这是后要开始强调了!纸和绢的不同!三矾九染什么的只适用于绢!在绢上慢慢的一层一层的染颜色才会均匀饱满好看!但是在纸上,太多太少都不行!遍数太少墨色会染的不均匀,太多画面画出现很多白点,影响画面!具体自己把握!上完之后大概长这样:

之前工笔花鸟的创作,大家随意看看就好发现上面闪闪发光了没?不是我特意的效果!是不得己只有撒云母的熟宣所以凑合用来!
5.上色
先上水色后上石色!同理参考罗老师微博!罗寒蕾的微博_微博
画完大概长这样:


临的枇杷山鸟图,看到上面的似绢的经纬线没有,这是用刷子画出来的!要是有人感兴趣我再深讲!
——————————————我是要讲怎样刷出经纬线的分割线——————————————
回复 @周庄  的问题:
就像 @kumahead kuma 说的是一根根画出来的,可以参考罗寒蕾微博。
但是咱们是零基础!无需那么繁琐!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方法~
这是我刷背景刷坏了后无意发现的
第一步和正常上背景的步骤一样,但是颜色一定要浓!要感觉只要刷着一遍就可以的浓度!(这个时候姜思序国画颜料就显出来明显的优势,一般的管装颜料颗粒太粗只刷一遍颜色又浓,干了之后画面上就像长了霉斑一样很难看,而姜思序颜色会细腻很多!)可以先在纸上试下色,颜色试准了就直接正常刷。
第二步等颜色稍干,干到没有积水的程度,用较干的刷子直接横竖刷,刷出经纬线,记住纸不能太干也不可太湿!太干经纬线太挑太突兀,太湿刷了和没刷一样!可重复刷,刷到满意为止。
可能刚开始不好掌握,可以现在废纸上多试刷几遍。
其实和罗老师的方法大同小异,只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费时,罗老师那种的用笔一点点刷出来效果会更灵活一些,更好控制画面效果,但是我这种更适合做仿绢的效果。

步骤大概就是,有什么遗漏想起来继续补充
题主还问有什么学习方法,我觉得
最重要的就是“线”
最重要的就是“线”

最重要的就是“线”
具体可参考 罗寒蕾老师的 重发《骨法用笔

这是支撑整个画面的骨架,线没了精神,染色再好也没有!
所以没事的时候写写书法练练线就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还有就是多看画!多看画!多看画!提高自己的素质!
好了,大概就这么多~
最后!厚着脸皮求个赞!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6 11:00:57 发帖IP地址来自
绘制工笔画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本章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考虑到大部分读者是初学者的因素,这里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都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
[h2]走进工笔画[/h2]工笔画亦称「细笔画」,是以精致细腻的笔法描绘物象的中国画表现方式,与「写意画」相对。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工整、严谨、细腻,以中锋用笔为主,而设色艳丽、沉着、明快,有统一的色调,是具有浓郁中国画民族色彩审美意趣的绘画形式。
[h3]工笔画的特点[/h3]线条
以线造型是工笔画技法中重要的特点,工笔画对线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求造型准确,采用「骨法用笔」,体现出骨力和「气、骨、韵、力」的品味。它既能体现骨架,又能体现画面的结构,同时还是分染和罩色的依据。
色彩
工笔画设色以固有色为主,采用较为单纯的色彩关系。传统工笔画用色强调「随类赋彩」。灵活运用各种技法,通过重彩、淡彩、勾填、描金等不同的形式,使画面更具生动的效果。
装饰性和平面感
装饰性是工笔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无论从画面构图、用线、设色到物象的细部刻画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工笔画通过层层渲染,使物体具有凹凸感,不考虑三维空间的受光、背光、高光、反光等的区别。更加注重于平面空间的绘画语言的表达,着重于物象间的色彩组合形式和构成关系。而装饰性一方面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语言,另一方面是通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形象的提炼、夸张和创作,从而形成具有装饰美感的效果。

《牡丹册》清·恽寿平
[h3]工笔画的绘制工具[/h3]工笔画使用精微的手段,使物象产生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笔画通过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精致入微的细节,使画面产生精细耐看的效果。因此其绘制工具也不同于写意画的工具。

工笔画用笔分为勾线用笔和染色用笔两种类型。


墨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黑色颜料,主要分为松烟和油烟两大类。
工笔画用墨通常用油烟墨,因其质地细腻,墨色可以分出浓淡多种层次;而松烟墨颗粒粗,墨色灰,分不出层次。另外,绘制工笔画时必须经常清洗砚台,使用新研的墨,不能用宿墨,因其颗粒会漂浮在纸面,遇水会洇开,影响画面。
纸和绢
工笔画绘制一般选用不渗水的熟宣或者绢。
熟宣纸的质地薄而面料均匀,其特点是湿涨而干缩。区别生宣纸和熟宣纸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渗水。熟宣纸当中也有薄厚之分,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其中蝉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

熟宣应选用厚薄适宜的。过厚的纸张容易吃色,也不容易过稿;过薄的熟宣在大面积染色时容易露矾,而且设色后纸张容易起皱,不利于后期的设色和复勾。
绢是纯丝织制品,古代绘画常用绢,熟绢的特点是墨色干后色度变化不大,可以表现墨色厚重和淋漓的效果。
颜料
工笔画绘制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是传统的国画颜料。而国画颜料也可大致分为植物色颜料(又称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又称石色)。
植物色颜料
植物色颜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色,如花青、藤黄、曙红、胭脂等。天然矿物质颜料是用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的,呈粉末状,不透明,覆盖力强,常用的如赭石、石青、石绿、朱砂、朱磦、钛白等。

天然矿物质颜料
除此之外,胶、矾在工笔画绘制中也是经常用到的。胶和矾主要用来固定画面的色彩,尤其是在打了石色为底的画面上,胶矾更是必不可少。即使是用水色染色的部分,染过多次之后,也要用胶矾水固定一下,这样在继续染色时底色才不会上翻。
调色碟和笔洗
调色碟也是工笔画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需要提前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碟子,以方便调色使用。笔洗也需要准备一大一小,大的用来洗笔,小的专门用来染色。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6 11:00:5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就是零基础开始自学工笔画的。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可惜一来家庭不富裕,二来父母亲重男轻女,父母舍不得花钱培养我的兴趣爱好(捂脸哭泣),所以我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一天的美术正规训练,看着那些从小就能进入画室学习的孩子们,内心是无比地羡慕……好在父母还是让我享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我学习也比较努力,最后也考上了大学,进入了法学院,现在成为了一名专职律师。
学习工笔画是我做了律师以后,那时刚认识我老公不久(约大半年吧),还在甜蜜的热恋期,我老公是大学老师,他说下学期课业繁重,还有科研任务,可能没有办法天天陪我,天天腻歪……当时我脑子就在想,工作之余我也得找点别的事情做做。我对他说,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可惜爸妈不让我学!他一脸喜悦地说,“画画很好啊,你现在学习也不晚啊,我支持你!”老公的这么一句鼓励的话,成为了我学画的源动力!
和所有打算自学的人一样,最开始,我对于“自学画画”是持怀疑态度的,我没有任何美术基础,行吗?能自学成功吗?从何入手呢?
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开始满网络满大街地寻找国画培训班(我因为喜欢国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家不远处找到了一家。可是,当我上了两次体验课之后(体验课是免费的),我毅然决然放弃了,理由是:授课老师太渣了!
在这之后,我才真正开始了我的自学之路。
自学之前,我在网络上查了不少资料,做了不少功课,明白国画分写意和工笔,也听从了网友的建议,先从工笔开始学起。因为相对于写意,工笔入门较容易。我到新华书店采购了一些国画的基础教程,在淘宝采购了毛笔、颜料以及熟宣,一边看书,一边对书临摹。
在自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程的选择非常重要,当没有老师指导你的时候,教材是唯一的老师,教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学习的进度。一开始,我选择教材是盲目的,以致于也买了不少“比较渣”的教材。为什么说它“渣”,不是画得不好,而是讲解得不清晰仔细,画面是很美,但是不适合像我这样的自学初学者。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李晓明老师的书,才算是真正寻找到了适合自学初学者的书籍。我的自学之路从李晓明系列教材开始。
我用的是这两本。他的教材特点是分步骤讲解,用笔如何、如何调色、先上什么色后上什么色,讲解的非常仔细,相当于是为我指明了一条学画路径,我只要按部就班就跟着走就可以了。


后来,我还知道有个“工笔画论坛”,也是李晓明创建的。在那里,我也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学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在论坛里搜索一下,或者询问一下,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满意的答案。
我是2012年开始自学工笔画的,到目前为止,断断续续已有四年时间了。但由于我有本职工作,只能利用工作之余、周末、法定节假日等学习画画(不过工作第一位,工作忙的时候,周末也得加班,就没有办法画了),估算一下,整体加起来时间可能一年左右。学画的过程,我全身心地投入,非常地勤奋,当别人都在外面玩的时候,我在画画;当别人在外旅游晒朋友圈的时候,我在画画;当别人在闲聊串门、逛街喝咖啡的时候,我还在画画。了解的人都知道,完成一幅工笔画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甚为费时费力,因此每一幅画作都像是我的孩子,格外珍惜。自我感觉,我每画一幅画,都有小小的进步,感觉甚为欣慰,积累到现在,我已临摹了二十几幅画作(有大幅的,也有小幅的),画技大为长进。
现在也有一点小小的成绩,当我自学了2个月以后,我的画作获得了当地政府举办的"喜迎十八大,职工书画大赛",三等奖,画作送去展览后返还,奖励我五百元奖金;目前画作已有不少已出售,并且最近我的一幅画作"墨洒金"还入选了"杭州G20峰会美术作品展",这个画展均为专业级别的画家参展,是有政府组织的高规格画展,像我这样的业余选手几乎没有,因此我能勉强混进专业业队伍中露一露脸,实在是幸运。
我来总结一下,自学工笔画,书籍、材料、绘画步骤等,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日,都是非常容易获取的(渠道:书店、网络),最难的反而是“坚持”二字。对于自学的初学者来说,刚开始的几幅画总是拿不出手的,线条不稳、线条太粗或绵软无力、调色不对、染色不均或留有明显水渍等等,但是只要你用心坚持下去,后面一定会有进步的,渐渐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画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绘画审美也在提高。另外,每完成一幅作品,要反复观察比较原作,看自己差距在哪里,下次如何改进,每次抱着这样的心情在绘画,相信进步一定会是明显的。我认为,一直支持我坚持画到今天的,不外乎两个字----“兴趣”,因为兴趣让我充满了热情,也因为兴趣让我无比地享受其中。当我在画画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只有我和画作在灵魂交流~~,还有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看到一幅很喜欢的图案,内心即会涌起一种冲动想将它画下来~·
另外,还有的初学者会迷茫,想学不知道从何入手。我建议从临摹入手,初学者先不要考虑纠结那么多,找到个合适的临本(如:李晓明书中的临本),二话不说先画起来吧,画了之后,自然就会找到感觉,自然而然就入手了。因为画画说到底是个实践性的学科,而非理论性的学科(比如我的专业法律就是理论性的学科),所以你可以什么绘画理论都先不学(不是说理论不重要,后面还是要学的),先练先画,后面再慢慢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




















最后一个是我刚自学的彩铅作,第一幅作品。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6 11:00:59 发帖IP地址来自
身为中国画花鸟专业的研二学生看到这个问题不得不答,秉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不邀自来。
最近开了有关于国画工笔画的live,https://www.zhihu.com/lives/831497145910718464欢迎大家来参加!
每次看到这种有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我都怀着崇高的使命感不邀自来,当看到“零基础'”三个字的时候就倍感责任重大,因为针对国画的教育学习如果引导的方法不正统,很有可能会学到“一身习气”(此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学习画画以来见到了身边太多血的教训,路子不对终身废弃)针对国画的学习,市面上有太多的培训班和书籍引导,大多泛泛之谈,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多数都是固定的套路:工笔画永远是几张固定的宋代小品,写意画永远是齐白石的虾和吴昌硕的梅。。。。殊不知对于初学者吴昌硕的作品并不适合临摹学习)
我来自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国画专业,这么说不是说我画的国画水平有多高,而是强调我接受了目前为止最科学、教学体系最完备、实践经验最久的学院派国画教育。到目前为止,我接受美院系统的国画教育已经有七年之久了,期间也看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国画教育方案,大体感觉是绘画步骤都类似的(如何崩绢如何调色如何上胶矾)但是细微之处还是不够科学严谨。
看了楼上的很多高票回答,有的把工笔画的基本工具(毛笔、宣纸绢本、颜料、崩绢工具等)讲得十分详尽,有的发了一批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无论是颜色还是印刷都很糟糕的宋代小品图进行欣赏教学,有的分享了自己的绘画过程体验。可是一点不专业好吗?!人物山水方面的暂且不提,我主要想从花鸟工笔画的角度来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
----------------------------------------------------------------------------------------------------------------------------
正式回答,多图预警!!!
为什么我说不专业呢?
一、选择欣赏和临摹的范本不专业(最重要的一点,从零学起,范本都选择不对,你花费的精力越多也只是越画越糟糕啊!)
各种回答也都说到了,学习工笔画要从欣赏和临摹古代经典名作开始,可是宋元时期的作品时代距离我们太久远,如何能够找到靠谱的颜色接近原作的范本呢?从百度上搜索从公众号上复制存图?!你在逗我吗??!大家都知道工笔画是很看重细节的,细致到一朵花的花蕊一只虫子的胡须,要想真正从临摹中学到内容,临本都不清楚颜色都很失真,就算是你拼命努力画一百遍也没用啊!
在美院学习最大的好处不仅有强大的师资力量还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选用的临本是日本二玄社第一次印刷出版的仿制品,不仅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我们学生学习而且现在已经绝版了买不到了。那么我们选择的临本是什么呢?是电子高清图(某宝上面可以买到的)有些人可能觉得我这样挑选临本很没有必要,那么我们来看看图片的差距吧。
例如: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
网上搜索的还是公众号发布的,或者是一些不靠谱的画册的,基本是这样的效果:

那么能够作为范本临摹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呢?

拉近。。。

再拉近。。。清楚到你能看到喙部的线条,爪子的结构。。

例如:北宋崔白的《双喜图》
网上搜索的还是公众号发布的,或者是一些不靠谱的画册的,基本是这样的效果:

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是大二的时候,我临摹崔白的《双喜图》的局部。这幅作品最难的也就是这只兔子了,当时就是看着电子稿临摹的,兔毛一根根地用小红毛勾线笔顺着兔子的结构勾勒出来,这只兔子画了一个星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对线条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临本都不清楚,只是一味地埋头苦读是学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对线条的要求细致到一根兔子胡须的用笔,兔子耳朵内部的短线条的用笔)

例如:赵昌的《写生蛱蝶图》
搜索到的资料真的和原作失真很多,可惜初学者又不好分辨,很容易在临摹“假名画”

正确的打开方式:





大三的时候临摹的作品:



局部特写。。这幅作品中的三只蝴蝶是很有难度的,请仔细看!!蝴蝶的触角、腿部的线条都是很讲究的。如果临本不好,怎么能临出高质量的作品呢?



例如:边文进的《三友百禽图》,听着名字。。。这幅画就很复杂。。百禽。。。其实数了一下只有97只禽鸟。。。。答主临摹这个画了一个月。。。。
正确的摹本打开方式:




答主大三的时候临摹的作品:
这幅工笔画画完,真的是什么都不怕了!!!97只禽鸟,无数遍的勾线渲染,历时一个月!现在看着这些作品大学都圆满了。。

二、练习勾线的方法不科学(真正的干货啊!)
很多回答针对“如何练习线条”这个问题都是强调“多练习”,当然这个大道理人人都知道,关键是怎么“练”的问题。如果只是对照着宋画小品上的线条多练习,画100遍,当然会取得一部分的效果,但是那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对工笔画的“线条”有实质性的进步,那必须练书法!!!“书画同源”不是说说而已的啊,不练习书法的国画者不是好艺术家。
那么很多人说涉及到书法问题就复杂了,自己只是来学工笔画的,没关系一点不复杂,仅仅“练习线条”我们也不需要把楷书行书草书都临摹学习一遍,我们只要临摹一本就够了。

这本字帖被喻为“铁线条”,大家可以简单感受下:

为什么选这本字帖呢,因为里面全是在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线条,对症下药。


当时为了练习工笔画的基本功“白描”,我没事就写书法,练习了一个暑假,后来在画工笔画的时候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
所以针对大家都苦恼的工笔画线条的训练,我也强调多练习!多练习!多练习!当然不是临画上的线条,而是练“铁线条”!

这是我半个月的练习量。。。之后,再勾线确实有进步。。请看局部。。



我们为进步而呐喊吧!!
三、工具的使用不科学
很多回答针对崩绢工具毛笔什么的都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主要强调一下怎样才是科学地使用这些工具。



工具的不科学使用也是十分害人的一个环节,我这里强调的画工笔画主要是针对宋代花鸟画的临摹。
材质】临摹一幅工笔画,选用的材质要按照原画的要求来,原画是绢本的,你就用绢本,原画是纸本,你就用宣纸来临摹。我看到一些人在临摹宋画小品的时候,原画明明是绢本的,偏偏用纸本,这就是因为他根本不明白这些不同材质画出来的区别,区别非常大啊!
绢本:熟绢,生绢,粗绢,细绢,民国绢,一般用熟绢。
宣纸:生宣,熟宣,半生熟,皮纸,蝉翼,工笔一般用熟宣或者蝉翼。
【墨汁】墨汁的品种很多,好的有日本玄宗,一般的就是一得阁,可是画工笔画的时候尤其是古代的名作,最好用墨块磨墨,磨出来的墨汁会比市面上的都要细腻,画工笔画晕染出来就会特别透,隔夜的墨不要用。

【颜料】推荐使用矿物质颜料,比较细腻,颜色比较正,牌子姜思序堂。





四、染色方法不科学
例如,我们先用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打开临本:

拉近。。

再拉近。。。。

大一的时候临摹的过程:
勾完线之后,我们先用淡墨打个底,一定要遍数多,三矾九染,每一遍染的颜色不要太重,切记千万不要一次性染够,那样画出来的作品会很死板缺乏灵动性。

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染色的顺序:一定要先用墨色打底,等墨色染够了之后,再进行赭石色的渲染。有些地方是把墨和赭石色调和在一起,然后再渲染,这样非常不科学很容易染脏,工笔画的染色很重视染色的先后顺序,要一环一环地进行。

看局部才是王道!


染竹叶的时候,要先用墨色打底,然后用花青色一遍遍地渲染,竹叶的尾处用赭石来渲染,注意每一遍颜色都要淡,注意染色的先后顺序!

最后的成品。。。看着完成的作品满满的成就感啊,疲劳辛苦早就抛到脑后了!

同样的作品还有这些,染色的步骤图如下:

每一个步骤,我可是染了无数遍的哈,千万不要一次性染够!!!

最后完成的作品:

-----------------------------------------------------------------------------------------------------------------------------
最后感谢大家看了那么久,推荐给大家一些我精挑细选的辅导书籍,干货来啦!!!(高清多图预警!!!)
【理论】理论方面我也不推荐那种晦涩难懂的书籍了,相信我即使你们买了也不会看的,其实买一本就够了。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里面印刷的图片质量非常高,很难得),作者本身就是工笔花鸟画的一代大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讲述自己是如何学习工笔画的,态度温和谦卑让人愉悦。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是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于非闇 。   内容简介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首先从整体上论述了学习花鸟画的意义、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院体花鸟画的缘起、花鸟画技法的衍变。进而具体到作者的学画体会:我所研究过的古典工笔花鸟画(除了经典名作,特别提到了宋人的丝绣),我从临摹中学到的花鸟画,帮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艺理论,帮助我用笔的书法。在第三章中,于非闇特别对自己养花养鸟的体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他的写生方法、创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为难得的是,他现身说法,将自己学习花鸟画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教训和盘托出,对于学画者无疑是难得的金玉良言。于非闇的作品色彩妍丽,经久不退,这与他对于工具材料的精研与讲究分不开。在第四章中,他特意介绍了自己使用过的纸和绢、笔和墨、颜色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
【画册】
画宋画的朋友们人手必备的一本,难得的高质量印刷,色泽接近原作,如果不买高清电子稿就看这本书吧。



很好的针对初学者的白描教程:



------------------------------------------------------------------------------------------------------------------------
最后推荐一部重磅的书籍,这是我参与编辑绘制的一套书,专门针对零基础初学者的,按步骤图文并茂来详解如何画工花鸟画的辅助书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谢谢大家!
这是我最新研发的国画课程,期待大家参加https://mp.weixin.qq.com/s/1Qh6CaFhgxXtMLEoTFYmGw
公众号:一笔草,对绘画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加入我们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