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跟阿拉伯人有什么联系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7 11:30   6082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30:4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要先从波斯人说起。从阿巴斯王朝开始,非阿拉伯人在政治军事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原来的统治基础阿拉伯人反而逐渐被排除到权力中心之外。阿巴斯王朝从呼罗珊木鹿起兵革命,而木鹿正是萨珊帝国重镇之一,波斯人在政权中的地位迅速提高,成为阿拔斯朝的军政中坚,首都也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迁到萨珊故都泰西封附近的巴格达。波斯人支持阿巴斯王朝,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波斯文化的复辟。阿巴斯朝早期的头号政治世家—3代为相的伯尔麦克家族、头号功臣—阿布-穆斯林,要么是波斯人,要么是波斯化的其他民族。第七位哈里发马蒙,再度从呼罗珊起兵,与哥哥阿敏争夺皇位,他胜利之后,波斯人的势力更盛。马蒙对头号功臣塔希尔拉打结合,外放呼罗珊,塔希尔则在呼罗珊天高皇帝远,实现事实独立。


为了牵制波斯人,哈里发穆尔台绥木开始扶持突厥雇佣兵,组建了突厥禁卫军,用剽悍的突厥人把波斯人从军事领域排挤出去,形成了阿巴斯帝国的三角政治,阿拉伯人担任哈里发(神权),波斯人掌握政治和经济大权,突厥人主军事。但是突厥禁卫军逐渐成为类似于晚唐神策军的存在,立刻对阿巴斯王朝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阿拔斯王朝的第八位哈里发穆耳台绥木(833—842年),是哈伦的儿子,是一个突厥女奴所生的。他首先用河外地的突厥新兵做自己的禁卫军。禁卫军的名额是四千人。输入这些突厥人,原来是为了对付在建立阿拔斯哈里发帝国的时候有过汗马功劳的呼罗珊军人的势力,但是每年输入的突厥人又变成了对帝国完整的更大的威胁。曼苏尔的“和平城”变成一座“骚乱城”。巴格达城的居民很可能起来暴动,以抵抗禁卫军骄傲蛮横的行动,面对着这种危险,哈里发于836年,把中央政府所在地向北迁移到距巴格达六十英里的萨马腊城①。这座城位于底格里斯河畔,原名Sāmarra,是一个亚述名词,哈里发把这个名字改为SurraManRa’a见者喜),阿拔斯王朝的钱币上都印着这个城名,那里可能设有造币厂。当时曾有人幽默地说,这个城的新名应该这样解释:见者喜,是因为看到突厥禁卫军迁居此城,而巴格达城获得了安宁,人人皆大欢喜。
萨马腊城曾被许多宫殿和清真寺所美化,那些新建筑都是穆耳台绥木和他儿子穆台瓦基勒(847—861年在位)所修建的。这座新城曾作首都五十六年(836—892年),有八位哈里发曾在这里互相继承,古城的遗址是现存的阿拔斯王朝古迹中最堂皇的①。
以突厥军人为主体的这支禁卫军,在哈里发帝国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罗马的禁卫军和土耳其的禁卫军并无差别,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哈里发权力告终的开端。哈里发住在自己的新都里,几乎等于他们的囚徒。861年12月,他们暗杀了穆台瓦基勒。这是他儿子嗾使的②。这是一系列事件的开始,在那些事件中,阿拔斯王朝的大厦,根基既经动摇,就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崩溃。穆台瓦基勒是衰亡时期的头一位哈里发。在他之后的哈里发都是由军人自由废立的,那些军人主要是突厥人,他们的将军大半是奴隶,互相倾轧,争夺大权。宫廷妇女凭着自己对于这些奴隶的影响,也来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这就使局面更加混乱了。优柔寡断的穆斯台因(862—866年)在被围困之后终于向巴格达逃走,又被禁卫军追回来,不得已而退位。在他在位期间,他的奴隶母亲和两个突厥将军共享了最高权力①。他的继任者穆耳台兹(866—869年)的母亲,不肯交付五万第纳尔,以赎取自己的儿子哈里发的性命,尽管她在地下室的贮藏处收藏了一百万第纳尔,还收藏了无法估价的珠宝②。土崩瓦解的哈里发帝国二百年的历史,呈现出一幅混乱的图景,一些有名无实的哈里发升上宝座,一些死不足惜的哈里发葬入坟墓。如果还有和平和安宁的话,要在边远的省区里才能享受到,那里的省长,实际上是独立的,他以钢铁般的手执掌着政权。


由穆尔台绥木开启的潘多拉魔盒导致的阿巴斯王朝中央枪指挥党的情况也波及地方穆斯林政权,各地埃米尔也开始使用波斯人主持政治经济、突厥奴隶担任军人,遥尊哈里发为领袖。后来的埃及马木鲁克,奥斯曼耶尼沙里都是古拉姆制度的延续。而枪指挥党也直接导致了阿巴斯王朝的崩溃。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30:46 发帖IP地址来自
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
突厥是怎样被伊斯兰化的? - 范西迪的回答
罗姆的塞尔柱人和塞尔柱人(阿拔斯帝国)有什么区别? - 范西迪的回答

突厥人起源于蒙古高原,东部突厥部落曾经建立了突厥汗国、回鹘汗国等部落,最终在汉族王朝统治下衰落;西部南部突厥部落逐渐迁入中亚、小亚细亚,成为拜占廷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边患。6世纪初,拜占廷帝国查士丁尼大帝,曾约合突厥40万人,合攻波斯,没有成功。

突厥人在阿拉伯帝国崛起,有两种形式:
一是突厥奴隶转化成将军、素丹甚至埃米尔,这种崛起方式使少部分突厥人转化成贵族,但对于整个突厥民族的影响较小,其最高成就是马木鲁克王朝。

阿拉伯帝国崛起,并不断向外扩张。705-715年,名将古太白攻伐中亚,并占领了粟特地区(河外地区)。阿拔斯革命期间,751年波斯名将艾布*穆斯林与唐朝高仙芝爆发怛罗斯之战,唐朝败绩,中国势力撤出中亚;阿拉伯人开始在中亚、西域传教。
突厥人或向阿拉伯国家缴纳丁税和租税,或被阿拉伯的统治者置为奴隶。突厥人沦为奴才者,连家人、子女,大批地被送到奴隶市场上出卖。于是,突厥人出现在东西各地的皇宫和家宅中充当仆婢。以后奉伊斯兰教者日多,成为“释奴”(马瓦里),但多数仍充仆婢,服役于统治阶级①。

突厥人吃苦、耐劳、勇敢、善战,渐被阿拉伯人编入军队。特别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阿拉伯贵族之间的矛盾日深,而波斯贵族的势力日大。阿拔斯王室为了防止波斯人做大,又不敢组织阿拉伯军队,于是就重用突厥人。哈里发麦蒙(813-823)曾派人到伊拉克东北部及中亚等地,选购突厥人中聪明强壮勇敢者数千人,让他们享受美好的生活,穿上绣金的衣裳。其中以儿童居多,自幼训练教养,使他们忘却自己的根本,忠心于主人,这些突厥人称为“马木路克”,即“奴隶集团”。

从哈里发麦蒙时代,“马木鲁克”人成为了封建皇室的支柱。他们参加镇压国内人民起义暴动,从事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到哈里发穆阿台绥姆(833-842年)时,突厥人已成为了一个特权阶级,他们在巴格达城中,横行霸道,杀人越货,无所不为。人民对他们切齿痛恨,掀起暴动起来反对王室对突厥人的宽容。穆阿台绥姆乃于836年率领突厥军团迁移到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沿岸一带。突厥人多达数遍十万,营帐相望,绵延数十里。因而商旅聚集,供应所需。同时移民也接踵而至,兴建民房。哈里发在这里建筑了行宫,数年间兵营变成一座大城,名“撤马腊“。公元836~892年,哈里发和他的政府都驻在这里。在这56年间,突厥军团的势力越来越大,哈里发不能不分给他们一些土地,让他们征税租税,这些土地名义上虽仍为哈里发所人,事实上则渐渐成为突厥军队的封地。

9世纪末,突厥人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帝国的统治大权,他们中的首领成为了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各地的“埃米尔”(长官)。突厥人甚至可以随意废黜一个哈里发,拥立另一个哈里发,而且可以随意任免各省的总督。阿拔斯哈里发不过是突厥人手中的傀儡而已。

突厥军团的势力自8世纪中叶随着阿拔斯委派来的总督进入埃及后,在埃及日渐作大,夺取了埃及的统治大权。突伦王朝(公元868-905年)和伊赫西德王朝(935-969年)就是仍隶属于阿拔斯哈里发王朝的突厥人独立王朝。



鲁克王朝。


二是突厥游牧民族整体迁徙,这种人数众多,是整个突厥民族的大事,并形成了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超级帝国

突厥语的乌古思、土库曼各部族涌入阿拉伯帝国的西亚腹地、拜占廷控制的小亚细亚境内。10世纪中叶伊斯兰化人突厥人的一波新一轮扩张的开始。塞尔柱突厥人是乌古思部落一支,在956年起中在首领塞尔柱带领下,离开河中地区,翻越吉尔吉思草原,进入河外地区。他们先和萨曼王朝联合,击败了河外诸汗国,986后进占河外重镇布哈拉、撒马尔罕等。999年萨曼王朝灭亡,土地为塞尔柱突厥人夺得。
11世纪,塞尔柱人进入第二轮迁移扩张,此时塞尔柱已死,由三个儿子米哈伊勒、穆萨和阿尔色兰、孙子突格里勒。1037年,塞尔柱突厥人首领突格鲁尔击败了阿富汗加色尼王朝,建立塞尔柱王国。1055年其领袖突格鲁尔攻破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迫使哈里发授予领袖东西方之王和素丹的称号。1063年突格里勒死后,事业由侄子阿尔卜阿尔斯兰继承。
1071年阿尔卜阿尔斯兰在曼齐克特之战,以少胜多,击败拜占廷帝国,敲开了帝国大门。自此突厥人涌入小亚细亚,小亚细亚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转宗伊斯兰教并与突厥人融合。阿尔卜阿尔斯兰及其子马立克·沙的塞尔柱帝国统治了西亚、小亚细亚等广大地区,并阻击了罗马教皇的十字军东征。
但1092年后素丹马立克·沙死后,塞尔柱帝国由于诸子争位,内战不迭;再加上帝国四位素丹分封土地与诸子与将领,同时塞尔柱帝国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首都,缺少向心力,帝国很快四分五裂。
除了大塞尔柱王朝中央宗主国外,分裂成了许多小塞尔柱国。著名的有
波斯的伊拉克地区的塞尔柱国,即米地亚塞尔柱国(1037-1157)、
大马士革、阿勒颇地区的叙利亚塞尔柱国(1178-1117)、
波斯兰南部地区的克尔曼赛尔柱国(1041-1187),
占廷的小亚细亚地区的罗姆素丹国(1077-1300以尼西亚为首都,是影响最大的塞尔柱国)。1176年,罗姆素丹国在迈里奥法克垄之战再次击溃拜占廷,强盛一时;拜占廷帝国彻底丧失小亚细亚统治权,突厥人成为统治者。
这些国家虽奉塞尔柱帝国为中央,但实际上各自为政。1194年花拉子模灭中央塞尔柱帝国,诸小国坐壁上观。
1243年蒙古在柯塞达格战役,大破塞尔柱人,政治上肢解了罗姆素丹国控制的小亚细亚地区。罗姆素丹国被分裂成了突厥公国(加齐公国或埃米尔公国,加齐即自由游牧武士),塞尔柱突厥人灭亡,突厥的政治势力重新洗牌。小亚细亚西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出现一个自称是罗姆素丹国的突厥小公国,这部落就是奥斯曼突厥人。她纵横于亚欧大陆,建立了伟大的奥斯曼帝国,并灭了拜占廷帝国,小亚细亚彻底突厥化伊斯兰化;灭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并攻占巴尔干半岛,匈牙利,突厥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来临了。


参考文献:
①纳忠 阿拉伯通史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30:47 发帖IP地址来自
突厥人跟阿拉伯人有什么联系吗?

中国有一句话叫前因后果。讲文艺复兴,讲现代文明都要从突厥中兴开始。

1、突厥中兴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欧洲需要新的航道,这就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新纪元。

奥斯曼帝国(突厥人)强势崛起,控制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垄断、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他们一度打的欧洲诸国无还手之力。对内他们包容、开放,用犹太人当自己的财政大臣,用宗教自由和泛民族主义控制国家,在地中海、印度洋、西太平洋他们实现了绝对控制,他们的知识分子可以自由的学习欧洲各国的文化和文明,甚至还有人专门研究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西安、洛阳、南京有穆斯林聚居区,奥斯曼帝国甚至攻下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并把伊斯坦布尔作为新的首都,把东正教最大的教堂改成了清真寺,用以彰显意志和决心。

2、十全武功

而当时的欧洲还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东方的中国还在无止尽的烧书杀人,日本还在研究所谓的兰学,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是繁荣、开化的,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甚至出现这样一幕,奥斯曼帝国的士兵拿着火炮、火枪和骑着战马,拿着长矛、弓箭的欧洲士兵会战,最后轻而易举的消灭那些技术落后的欧洲邦国和民族。我们只知道拿破仑和希特勒远征莫斯科,其实1571年奥斯曼帝国就焚毁了莫斯科,并计划征服俄罗斯。

3、帝国危机

伴随着开明、强势君主苏莱曼一世的死亡,一些极端保守的知识分子和极端排外的宗教人士浮出水面,并控制了这个国家,开始出现后宫干政、排犹主义、残害少数民族、思想控制、原教旨主义、军国主义、军权世袭等弊政。在此情况下,土耳其逐步滋生了改革派。塞利姆三世也试图尝试改革,但这个时候的既得利益者已经羽翼丰满,最终塞利姆三世死于自己的改革之下。此后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类似于中国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的社会改革,但是由于既得利益者的不配合和反对,奥斯曼帝国所有的改革都失败了,甚至改革走向了反面,不但没有改变国家存在的问题,反而使既得利益者的势力越发强大。18世纪初期艾哈迈德三世的“郁金香改革”,19世纪初期塞利姆三世的新军改革,继起的马哈茂德二世改革,都以欧为师,但他们不是被废,就是被杀。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人推动的君主立宪也失败了。究其原因,土耳其的改革充其量是一种改良运动,虽然推动了传统社会的改造,但是学习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无法完成制度的革新,更不要提对文化的改造。希腊、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先后独立。奥斯曼帝国已经无法实现北非的有效管理。1798年埃及先后被法、英两国占领,1830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占领,1881年突尼斯被法国占领,1912年利比亚被意大利占领。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君主立宪和宪政改革又一次的失败了,也加剧了帝国危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11年失去黎波里和昔兰尼加。

4、无上光荣

曾经的奥斯曼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列装火炮和火枪的国家,是全世界第一个拥有空军的国家,曾经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甚至一度向西欧公派留学生。改革无效,唯有革命。1922年土耳其终于想通了,废止了精神社会,驱逐了苏丹及其王室,称其为不受欢迎的人。经过二百多年的挣扎与反思,土耳其终于选择了凯末尔式革命,在确立现代制度之后,进行文化革命,开始选择脱亚入欧。

5、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的衰退,希腊、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黑山先后独立,1912年10月9日巴尔干联盟组成联军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大有瓜分小亚细亚半岛的气势,这就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大败,被迫签订伦敦条约,放弃巴尔干半岛大部分主权和领土诉求。这次战争保加利亚获益最大,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都有了东欧大国的气势。

6、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由于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的支持,以及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独立后可能出现腹背受敌情况的预判,于是奥匈帝国策动保加利亚攻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为了自保,联合希腊组成同盟,后罗马尼亚见有利可图也加入同盟,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接壤,为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也加入了同盟。战争一开始就出现四打一,一边倒的局面,于是保加利亚战败,被迫接受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了一半的领土,这个所谓的东欧强国保加利亚昙花一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由于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的支持,以及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独立后可能出现腹背受敌情况的预判,于是奥匈帝国策动保加利亚攻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为了自保,联合希腊组成同盟,后罗马尼亚见有利可图也加入同盟,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接壤,为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也加入了同盟。战争一开始就出现四打一,一边倒的局面,于是保加利亚战败,被迫接受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了一半的领土,这个所谓的东欧强国保加利亚昙花一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7、一战前

1914年1月,欧洲很少有人能想到,7个月后,世界将发生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当时的欧洲,英国正忙着应付爱尔兰自治运动。巴黎人在关注“卡约事件”。圣彼得堡的焦点是格里高利拉斯普京(Grigory Rasputin)的人品问题。与此同时,一个身无分文奥地利青年画家(24岁)正在慕尼黑逗留,以逃避祖国的征兵。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8、奥斯曼帝国的重生

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的政策就是屠杀,性质堪比纳粹,从战争的角度讲奥斯曼帝国是失败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家转型成功的范例。新的国家土耳其诞生了,大量的边疆地区被放弃,土耳其没有奥斯曼帝国那样多的民族问题,没有过高的行政管理成本,大学、图书馆、歌剧院等拔地而起,新的世俗国家体制为新的国家塑造了新的生命力。现在一些没有政治头脑的土耳其政治家妄想恢复奥斯曼帝国,就行政管理学的角度讲是很荒谬的。

9、凯末尔

讲到土耳其,就要讲到凯末尔,他是土耳其的国父,是土耳其外交、经济、文化、军事政策的制定者。土耳其在中东的优势最大,但在全世界土耳其是一个有野心的小国。从宗教上讲,土耳其是穆斯林世界的多数派,即逊尼派。从大国政治上讲,土耳其,或者是奥斯曼土耳其,不是没有能力统一穆斯林世界,而是奥斯曼土耳其明白,大国不容许他统一穆斯林世界。从军事上讲,奥斯曼土耳其取得的军事成就是中东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从民族独立开始说: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聪明的多,早早的就开始排斥精神社会,并着力构建世俗社会,这在中东相当于脱亚入欧的日本。他明白土耳其打不过英国,以及英国的继任者,所以土耳其放弃并非、中东、巴尔干的大部分领土,安安心心的韬晦待时。而英法德美俄为了争夺这些地区,纷争不断,也很长时间的却保了土耳其的国家和地缘政治安全。突厥人是一个好斗的民族,突厥人是一个有野心的民族,装了整整一百年的怂,终于装不下去了?

10、先知圣裔

在中东历史上,唯一想统一中东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志国王侯赛因(先知穆罕默德后裔)。

一战时期,汉志王国(侯赛因)想统一阿拉伯地区,其中包括耶路撒冷,英国人口头同意,于是汉志反。土耳其被迫两线作战。



一战打完了,英国人想,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不应该给侯赛因,于是出尔反尔。(注意这是近代中东政治的起源。)

11、命运多舛

于是侯赛因开始奉行不合作的政策,于是英国决定换代理人,英国人选的代理人是内志国王伊本-沙特,于是伊本-沙特倒向英国,占领了汉志,赶走了侯赛因。侯赛因的两个儿子比较识时务,找到英国,你看你们统治中东总是需要带路党的吧,你看能不能让我当这个带路党?英国人当然高兴,这可是圣裔啊!低三下四的求我,那就给你们俩约旦和伊拉克的国王吧!!!民族主义运动的大潮中,两国国王都坚决效忠英国,结果约旦国王被刺杀,伊拉克国王全家被杀。后约旦倒向民族主义者。私以为约旦王室没灭的主要原因是约旦没有石油。

约旦_百度百科

伊拉克王国_百度百科

12、屌丝梦想

ISIS的政治理想是什么?答:统一阿拉伯世界。

众所周知,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最有钱,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是沙特。

那ISIS背后的金主是谁?

ISIS的政治诉求和他的体量完全不符!所以我得出结论,是沙特叫ISIS在前面打前阵,自己在后面摘果子。

13、大国伊朗

伊朗自然清楚自己面临的险恶处境,土耳其和沙特假如打起来,那是兄弟打架。沙特和伊朗打起来,假如伊朗输了,那就是抄家灭门,伊斯兰教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最关键的是伊朗战略性的放弃了和美国撕逼,立刻就同意了美伊核协议。万恶的美帝你过来,我们拥抱一下,你太可爱了,我们签订那个什么核协议。这可是重大的战略性让步,目的就是为了中东乱局做准备。伊朗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伊朗已经对战后的中东做了预判,大不了放弃库尔德地区。

14、万事俱备

建国已经是板上订钉的事情,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事情。那库尔德人还在等什么?库尔德人还在等沙特、土耳其、伊朗之间爆发的局部战争。以下是库尔德人的战略推演,是沙特和土耳其的联盟进攻伊朗?还是土耳其和伊朗的联盟进攻沙特?假如是沙特和伊朗联盟进攻土耳其,那剧情就太狗血了。库尔德人说:我能说养寇自重这种没品的话?还是要和沙特、伊朗、土耳其搞好关系!,虽然我是中东第四大民族,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15、元首梦话

SIS这双臭袜子,我已经穿很久了,已经没什么使用的价值了。对于臭袜子,我们美国一贯的态度就是想扔就扔,比如说伊拉克和阿富汗,还有其他不能说姓名的特工和组织。在这里我谨代表我自己感谢ISIS精彩纷呈的卖力演出,但他们演的再好也是配角。

现在轮到俄罗斯、英国、法国、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上台表演战国时期了,最后我第三罗马的皇帝凯撒,不,是第三罗马的皇帝奥巴马将会像一战、二战、苏德战争那样出面收拾残局,拯救全人类。至于为什么我们美国不从一开始就遏制战争这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美国是如何从不入流的殖民地发展成世界霸权吗?对了。战争。

感谢威廉一世,感谢张伯伦,感谢赫鲁晓夫,感谢米罗舍维奇,感谢本-拉登,感谢普金。伟大的第三罗马帝国万岁!我自己万岁!嗨!奥巴马。

16、小叙改革

阿萨德开窗改革,大国之间角力,英法也不甘心中东战争的失败,参与进来。土耳其丑人作怪,沙特一厢情愿,伊朗已经处置完不良资产,以色列枕戈待旦,ISIS背后捅刀,库尔德蓄势待发。大家都知道陈胜吴广和张角黄巾的下场,先出头的椽子早烂,最后只是给别人作嫁衣裳。

17、美国构想

对于美国而言,割裂亚欧大陆,遏制印度发展(印度制造),拉拢中国(中国制造),打压欧盟(大西洋湖),恐吓俄罗斯(北约东扩),驻军中东(军事基地以色列等),就是美国亚欧地缘政治边缘化战略的全部。

不让中东统一的,不是俄罗斯,而是英国,以及英国的继任者美国。美国对中东的态度,就是拜把子(土耳其)、掺沙子(以色列)、丢石头(两伊战争)、搅混水(中东战争)、打棍子(伊拉克战争)等,目的就是石油开采完以前,不能让中东统一,或者说不能让奥斯曼帝国统一。

中国一看,美国的交道比苏联好打,最主要的美国钱多,所以中美建交,改革开放。苏联分分钟被秒,叶利钦上台以后,希望通过自残的方式,换取美国的谅解,希望继续当美国的狗腿子,美国默默的看了一眼曾经的苏联,没(养)有(不)表(起)态。

18、社会本质

人类社会归根结蒂都是人压迫人的制度,究其所以还是资源稀缺和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的。
(上面这句话,你信不信不重要,但一定要记住。)

我最想对我的关注者说一句话:你们是想知道历史?还是想知道真相?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30:48 发帖IP地址来自
打手和雇主的关系。
打手也会趁雇主衰落的时候霸占管家的位置,并对雇主指手划脚,但还不至于把雇主一脚踢开,譬如塞尔柱帝国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
等雇主越来越弱,打手就会一脚踢开雇主,翻身把歌唱,譬如奥斯曼帝国。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7 11:30:49 发帖IP地址来自
简单的说,突厥人曾经是阿拉伯人的雇佣兵,后来雇佣兵自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于是阿拉伯人反而成了自己的奴仆。
历史快进到了十九世纪,随着西方的崛起和奥斯曼帝国的相对衰落,西方各国和俄罗斯积极在帝国周边搞分裂活动,意图彻底解体之。终于在一战中,奥斯曼帝国由于和德国结盟,英国人于是勾结阿拉伯人搞了个Arab Revolt, 于是阿拉伯各国就慢慢脱离奥斯曼帝国投入了英国大大的怀抱。
不过东边的阿拉伯人(Levant)主要是在西方的庇护之下,而西边的阿拉伯人主要还是在法国大大的庇护之下。
随着冷战的加剧,连突厥人都投入了西方阵营,相对缓和了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
后来冷战结束了,土耳其也梦想再在杀回阿拉伯人的腹地。
伊拉克战争中,土耳其对美国人的种种野蛮行径相当不满,已经开始有了离心离德的倾向。
随着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逐渐巩固自己的权利,加上阿拉伯之春的东风,土耳其决定大显身手,谁知道在埃及被沙特阿拉伯捅了一刀子,自己中意的总统穆尔西被沙特支持的塞西搞下去了。
话说在叙利亚,由于自己实力也不至于力挽狂澜,以至于大量的叙利亚人,尤其是叙利亚库尔德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搞了很多破坏活动。不过埃尔多安正好可以借此收拾库尔德人,所谓天下大乱,何其妙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