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期货产业服务研究所】策略报告—豆粕:逐步布局多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国泰君安期货产业服务   2018-6-1 00:10   3400   0
投资要点:





1.价格回顾

[h1]1.1 CBOT豆粕行情回顾[/h1]2018年以来,豆粕价格经历了“先上涨——后回调”的过程,截止当前,CBOT豆粕指数价格在5月2日创下新高400.5美元/短吨,从1月2日低点313.4美元/短吨至5月2日高点,本轮CBOT豆粕涨幅约28%,时间周期为75个交易日。
本轮美国豆粕价格的回调则处于“上涨趋势之中的回调”:
第一次回调:3月2日-3月19日,CBOT豆粕指数价格从最高398.3美元/短吨下跌至最低358.2美元/短吨,回调幅度约10%,时间周期为12个交易日;
第二次回调:4月10日-4月24日,CBOT豆粕指数价格从最高390.6美元/短吨下跌至最低372.3美元/短吨,回调幅度约4.7%,时间周期约11个交易日。在这两次回调之后,美国豆粕价格又再度上涨,并在5月2日创下新高。
目前而言,在CBOT豆粕指数价格创下新高之后,第三次回调:从5月2日至5月17日,CBOT豆粕指数价格从最高400.5美元/短吨下跌至最低370.1美元/短吨,回调幅度约7.6%,时间周期约12个交易日。
从CBOT豆粕价格走势来看,整体价格走势处于上涨趋势中(主要体现在价格虽有调整,但是调整之后又继续上涨并创下新高),目前虽然有所回调,但是也不能判断出美国豆粕前期涨势已经结束,如果后期相关情况配合,美国豆粕价格仍有继续创新高的可能性。



[h1]1.2  DCE豆粕行情回顾[/h1]对于国内豆粕价格而言,DCE豆粕指数价格从1月15日最低2718元/吨上涨至4月9日最高3396元/吨,涨幅约25%,时间周期约54个交易日(其中因国内春节因素,国内交易时间要少于美国交易时间)。
在国内豆粕这轮上涨趋势中,主要的回调出现在3月7日至3月20日,DCE豆粕指数价格从最高3132元/吨下跌至最低2973元/吨,回调幅度约5%,时间周期约10个交易日。由于本轮国内豆粕价格主要的上涨出现在春节之后(虽然国内豆粕的最低点出现在1月15日,但是国内豆粕价格在1月15日至2月9日期间仅有小幅上涨,基本上以横盘震荡为主,所以春节以后,国内豆粕才出现了跳涨以及较快速度上涨的局面),由此国内豆粕在这轮上涨趋势中除了出现一次回调之外,其余时间均以快速上涨为主。
国内豆粕期货价格的高点则出现在4月9日,在此之后,国内豆粕价格开始一轮较大幅度的回调:从4月9日延续至5月18日(截止收稿时止),DCE豆粕指数价格从最高3396元/吨下跌至最低2932元/吨,回调幅度约13.66%,时间周期约28个交易日。



[h1]1.3  行情小结[/h1]由此可见,本轮国内豆粕涨幅和时间周期均少于美国豆粕,而国内豆粕的回调幅度和回调时间则均高于美国豆粕,并且国内豆粕在4月9日出现高点,而美国豆粕在5月2日则再创新高。所以,本轮国内豆粕要弱于美国豆粕。
对于本轮国内外豆粕价格的价格趋势,我们在前期报告(年初年报、3月中旬专题报告《豆粕: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等)均有指出:价格重心上移,回调在所难免;预计将在“宽幅震荡中实现价格重心上移”的观点。我们认为,本轮豆粕价格驱动逻辑非常清晰,尤其是美国豆粕价格驱动逻辑则更加明确,所以我们也能在前期的报告中对于价格趋势做出相应的预判。当然本轮行情中也出现了超预期因素,主要是阿根廷减产程度超出预期和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干扰。不过总体而言,本轮豆粕行情还是很容易理解,最大的难点则在于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国内豆粕的操作难度较大。下面我们就对本轮豆粕价格主要驱动逻辑和操作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2.主要驱动逻辑
[h1]2.1 第一个驱动逻辑:供应端收缩[/h1][h2]2.1.1 阿根廷严重减产[/h2]对于今年一季度南美的“天气市行情”,我们在年初的年报中已经有所提示:关注2018年1季度南美天气市行情。我们之所以做出这个预判,逻辑也非常简单,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2018年拉尼娜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加,所以我们在年报中做出的预判为:由于拉尼娜天气影响概率较高,2018年1季度进入南美大豆关键生长期之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天气市行情”。
今年一季度南美地区“天气市行情”如期上演,符合我们前期的预判。但是本次“天气市行情”也有超出我们预估的情况:(1)阿根廷旱情的严重程度超出预期,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阿根廷大豆产区遭遇连续4个月的干旱,而且关键生长期的2-3月出现严重旱情,这是数十年未遇的旱情,我们在3月中旬的报告《豆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也已经指出本次旱情的严重性。根据5月USDA最新预估,今年阿根廷大豆产量3900万吨,减产数量1880万吨,减产幅度同比约32.53%,本次减产幅度已经超过2008年的减产幅度(2008年减产数量1420万吨,减产幅度约30.74%),成为近25年以来的最大减产幅度。目前最新预估则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预估的3600万吨,较此前该所预估的3800万吨又下调了200万吨。(2)南美地区主要的减产都集中在阿根廷(巴拉圭小幅减产20万吨),巴西大豆小幅增产290万吨。虽然巴西大豆增产的数量和幅度非常有限,对于整体大豆供应格局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大豆季节性供应却产生一定影响:每年3-6月为巴西大豆集中上市供应期,所以在此期间大豆供应是充裕的;而阿根廷大豆(包括大豆制品-豆油和豆粕)的主要供应期要往后推迟1-2个月,所以阿根廷大豆减产造成的货源不足的压力要在后期才能有所体现,这就造成了大豆供应的季节性差异:二季度大豆供应充裕,大豆供应偏紧的压力预计要在三季度才能更多的体现出来。这也是今年南美大豆由于“天气市行情”而带来的不同之处:巴西雨水丰沛,产量小幅增加;阿根廷严重干旱,减产幅度超出预期。


由此,阿根廷严重干旱的“天气市行情”成为驱动豆粕价格上涨的第一个逻辑,在此逻辑之下,美国豆粕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本轮行情的领涨品种(如前所述,截止目前,美国豆粕价格依然相对偏强):因为阿根廷是全球豆粕最主要的供应地,阿根廷豆粕供应不足将会使得美国豆粕供应增加,从而引发美国豆粕价格上涨,这个逻辑也非常清楚。国内豆粕价格在这个逻辑的驱动下,也开始了春节之后的第一轮上涨,所以阿根廷减产驱动豆粕价格上涨逻辑非常清晰。此外,我们在3月份的报告中也指出:由于本次 “天气市行情”使得阿根廷大豆大幅减产,所以与以往的几次“天气市行情”不同,本次“天气市行情”并非炒作,而是实实在在带来了大幅减产,这也是引起今年全球大豆供应收紧的实质性因素,所以我们认为,阿根廷减产逻辑对于豆类价格的支撑依然存在,而且还没有完全结束,因为一方面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继续下调大豆产量预估,所以6月USDA报告中也有可能继续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另一方面,由于阿根廷大豆生长销售季节的延后,所以阿根廷大豆及其制品的供应不足预计在三季度才会更多显现。
而巴西大豆小幅增产对于全球大豆供应格局并无太多影响,但对于季节性供应则具有影响:二季度全球大豆供应充裕,由此也形成驱动二季度大豆价格回调的逻辑。
所以,总体而言,今年南美地区主要国家大豆生产格局的变化对于豆粕价格的驱动逻辑非常清晰:阿根廷大幅减产驱动一季度豆粕价格快速上涨,巴西大豆小幅增产也成为驱动二季度豆粕价格回调的逻辑之一。

[h2]2.1.2  美国开始减种[/h2]对于今年美国大豆的生产情况,依然抓住种植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在1-4月期间,我们只能对于种植面积做出预判(因为判断三季度的天气,为时还稍微偏早)。我们在今年年初的年报中对于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预判是:2018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低,更多的可能性是出现微幅增加或者同比下降的情况。而USDA在3月底种植面积意向报告中对于今年美豆种植面积的预估为8898.2万英亩,同比降幅约1.29%,符合我们年报中的预判,这也是近五年以来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首次较为明显地下降,我们在3月底报告《种植报告专题1:美豆减种开启 供应收缩再添利多》中指出:本次报告出台后,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中长期(1-2年)而言,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下降以及由此可能形成的下降趋势,具有明显利多影响。种植面积的下降,是造成美豆供应下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此之后,美国大豆供应收缩初见曙光,这也使得豆类价格往牛市周期再进一步。我们认为,这也是驱动豆粕价格上涨的关键逻辑,并且这个逻辑也还没有结束,因为目前正处于美国大豆种植阶段,今年美国大豆实际种植面积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从CBOT大豆/CBOT玉米比价来看,4-5月期间,两者比价仍在下降,并且下降至近几年来较低水平:截止5月18日,CBOT大豆11月/CBOT玉米12月比价下降至2.4,并且从5月2日以来均在2.5以下;CBOT大豆3月/CBOT玉米3月比价则下降至2.33,这个远月新作合约的比价基本上都在2.5以下,这也是近几年来较为少见的低比价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大豆/玉米比价不断下降,有利于实现大豆减种,所以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对于今年美国大豆的产量,5月USDA报告中预估为1.1648亿吨,下调304万吨,降幅约2.54%,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美国大豆产量首次比较明显的下降。本次报告对于今年美国大豆单产预估为48.5蒲/英亩,同比降幅约1.22%。USDA调降今年美豆产量,应该说也是一个利多因素,但是目前市场尚未做出太多反应,主要是因为目前评估今年美国产区天气情况还稍早,美国产区天气因素对于价格的驱动一般会在6月下旬至9月前后,所以美豆产区天气驱动逻辑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就目前而言,4月中旬NOAA发布的季度干旱展望报告显示,4月19日至7月31日期间,美豆产区中的第2产区爱荷华州、第7产区密苏里州、第8产区南达科他州、第10产区堪萨斯州以及其他产区北达科他州的部分地区出现干旱预警。5月中旬的月度干旱展望报告中,5月17日至8月30日期间,上述地区也有干旱预警,同时还有一些变化:北达科他州的干旱预警程度加深、密苏里州的干旱预警程度下降但是干旱面积略有增加、爱荷华州干旱预警程度下降、堪萨斯州部分地区干旱预警程度下降。对比2017年5月季度干旱展望报告,当时报告中对于美豆主产区则没有任何干旱预警,而去年7-8月期间美国大豆部分主产区还是出现了干旱的情况。所以,就目前最新的干旱预报来看,相对去年同期而言,对于下半年美豆产区是否干旱,还是有一定担忧的。
目前市场还没有开始形成美国产区天气忧虑驱动价格上涨的逻辑,我们认为,这个逻辑越往后将越重要,将在6-9月期间成为豆类市场的主要驱动逻辑。






[h2][/h2][h2]2.1.3  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大幅下降[/h2]根据5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预估,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为24.24%,同比下降2.68%,在1992-2018年期间下降第9位(2017/18年度处于第4位),在最近五年以来则处于最低位。我们认为,本次报告明确了2018/19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格局进一步收紧的趋势,对于后期豆类价格均具有利多影响。当前,截止目前,市场尚未开始反映这个逻辑,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市场将会逐步开始反映这个逻辑。


[h2][/h2][h2]2.1.4   小结[/h2]由此可见,今年对于豆粕价格第一个驱动逻辑来自于大豆供应端的收缩,其中最主要的或者说截止目前为止市场最主要反映出的就是阿根廷减产驱动;其次是美国大豆减种逻辑驱动。不过,美国大豆减种逻辑的对于价格的驱动不如阿根廷减产驱动,因为美豆减种还有变化。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认为,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所以美豆减种驱动逻辑还没有走完,预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随着USDA种植面积报告的发布而有所体现。而美豆产区天气驱动逻辑还没有开始,预计在7月前后至9月前后将成为主要豆类价格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此外,由于今年南美地区大豆的减产几乎全部集中在阿根廷,而巴西大豆则小幅增产,这就使得在巴西大豆集中上市销售的季节(3-6月)出现阶段性大豆供应充裕的情况,这也成为驱动二季度豆粕价格回调逻辑之一。

[h1]2.2 第二个驱动逻辑:中美贸易战事件[/h1]今年3-5月期间,超出预期的情况就是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由此而带来的事件性驱动价格逻辑也成为这期间的主要逻辑。本次事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各方从不同的角度均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因为本次事件从微观方面说涉及到大豆等产业,从宏观战略方面说则是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大国博弈过程,所以对于本次事件的预判难度也较大。由于市场对于本次事件均较为熟悉,我们在前期的相关事件点评报告:3月23日《中美贸易战升级对于农产品期货的影响》、4月9日《中美贸易战之:沙场春点兵 大豆也参战》中对于相关事件梳理以及观点均有分析,在此也不再赘述。本次事件的最新进展,美国当地时间19日,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征关税。自此,本次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本次报告我们主要把相关事件发生时对应的价格变化做出梳理,由此观察本次事件对于豆粕价格驱动性的变化轨迹。






从上述我们对于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于价格驱动的梳理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3月23日至4月9日,中美双方对于贸易战忧虑均处于升温过程中:对于国内豆粕价格而言,本次事件成为驱动豆粕价格上涨的第二个逻辑,并且出现推动价格加速上升的现象;对于美豆价格,则在4月4日当天出现急跌,贸易战事件也是驱动其价格下跌的逻辑。
2、4月10日至5月4日,中美双方对于贸易战的忧虑情绪处于“先降温后升温”的状态,降温的代表事件为“中方博鳌论坛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讲话”,升温的代表事件为“中兴通讯”事件。在此背景下,国内豆粕价格也出现了“先快速下跌,后急速上涨”的情况:4.10-4.16,国内豆粕价格以下跌为主;4月17日,国内豆粕价格急速拉升;5月4日夜盘开盘,国内豆粕价格也出现急速上升现象。在此期间,美豆价格则以相反的方式运行:贸易战忧虑降温时,美豆有所上涨;贸易战升温时,美豆有所下跌(4月16日和5月4日当天跌幅均较大)。
3、5月7日至5月16日,中美双方对于贸易战的忧虑情绪进入“降温”阶段,尤其是国内对于贸易战的忧虑情绪几乎完全消失,并且市场情绪还从前期的特别忧虑转变为特别乐观,标志性事件为:“美方邀请中方赴美协商”和“美方释放对于中兴通讯解禁信号以及中方确定赴美协商时间”。在此背景下,国内豆粕价格进入快速下跌阶段,价格已经跌回贸易战前的水平。但是美国对于贸易战的态度则依然谨慎:美豆价格在前期中方表示可能推迟赴美时间后出现较大跌幅,在中方确定赴美时间后出现较大涨幅,但总体涨幅有限。所以在此期间,双方对于贸易战的预期出现分化:国内几乎已经不再担忧贸易战,并且偏向乐观,还有部分预期认为双方会达成重大协议,豆粕价格也已经完全回到贸易战之前的水平;而美国对于贸易战依然偏向谨慎,对于贸易战的忧虑仍在。
4、5月17日-18日,中美双方对于贸易战忧虑反复变化:17日快速升温——18日快速降温:美东时间16日上午,特朗普三条推文表示并无解禁中兴通讯的意愿以及美方并不会让步;随后北京时间17日上午,中国商务部表示希望美国停止301调查以及不合理的贸易限制。对此,美国反应较为强烈:16日美豆跌幅1.51%,部分合约再度跌破1000美分;而国内对于特朗普推文并无反应,直至商务部声明出台后才有所反应:国内豆粕价格早盘仍以下跌为主,直至商务部声明之后才出现急速上涨。而美东时间17日在特朗普会见刘鹤并声明积极解决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后,18日中国商务部公告终止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国内豆粕价格出现“先快速下跌,后快速反弹”的现象,而美国大豆价格则从17日晚间的大幅下跌转变为18日早间的大幅上涨。
5、5月20日(美国时间19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加关税。至此,中美贸易战事件终于落下帷幕。虽然,我们认为,双方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但是就目前而言,中美贸易战事件将告一段落。北京时间21日,08:00美豆电子盘开盘,美豆跳涨2%以上;09:00,国内豆粕价格则“先下探,后快速回升”。
由此,中美贸易摩擦事件成为3月下旬至目前为止驱动豆粕价格的第二个逻辑:3月下旬-4月上旬,贸易战忧虑情绪急速升温,从而驱动国内豆粕价格加速上涨;4月中旬至目前为止,国内对于贸易战的忧虑情绪不断降温,并出现了特别乐观的预期,从而驱动国内豆粕价格从4月份的横盘震荡到5月中旬的加速下跌。而在5月18-21日期间,当中美贸易战“停战”信号(中方停止对进口美国高粱的双反措施、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不打贸易战)出现的时候,国内豆粕价格均先后出现“先下探,后快速反弹”的现象,我们预计,由于前期市场对于贸易战停战已经提前预期,并且在价格上有所反应,所以当双方停战确认之后,反而具有“靴子落地”“利空出尽是利多”的影响。由此,中美贸易战事件驱动豆粕价格的逻辑也非常清晰,并且通过我们上述对于“事件-价格”对应关系的梳理,也可以看出事件驱动价格的逻辑,此外,这个逻辑还体现在豆粕1901合约要强于豆粕1809合约以及某个事件发生时,豆粕(以及豆类)价格盘中的快速变化以及反复变化。

[h1]2.3  第三个驱动逻辑:压榨利润逻辑[/h1]对于第三个逻辑,可以说是从上述两个逻辑中衍生出来的:由于第一个阿根廷减产逻辑和第二个中美贸易摩擦事件逻辑,就造成了“美豆价格下降,国内豆粕价格上涨”的格局,由此就形成了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的情况;由此,压榨利润上升将会导致压榨量的增加,从而增加豆粕和豆油的供应,对于两者价格形成压力。
根据我们对于进口美国大豆的盘面压榨利润的测算,2018年4月4日当天盘面压榨利润约303元/吨,创下了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点。4-5月期间,盘面压榨利润也出现多次200元以上的高利润,这期间(包括从3月中下旬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开始)压榨利润快速上升,导致压榨量的增加,从而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
在此背景下,如果下游提货速度正常或者较快,那么豆粕现货供应的压力虽然存在,但是还不至于特别严重;而如果下游提货速度较慢,那么豆粕现货供应的压力就会显现;如果出现豆粕价格下跌,下游信心不足从而导致提货速度明显下降的情况,那么豆粕现货供应的压力就会日益增加,从而形成库存的累积,再进一步拖累现货价格。而4-5月期间,就出现了上述情况:3月底4月上旬左右,虽然油厂有催提现象,但是由于当时对于中美贸易战的忧虑处于急速升温中,市场对于豆粕价格处于极度乐观的局面,豆粕价格也处于上升局面,所以当时现货压力并未显现;4月中下旬,市场对于中美贸易战忧虑反复变化(降温——升温),对于豆粕价格预期仍处于偏向乐观的氛围,此时豆粕库存已经开始快速上升,现货压力开始体现,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压制豆粕期货价格上涨的情况,尚未形成沉重抛压;而5月7日以后,随着国内对于中美贸易忧虑的解除,市场对于豆粕价格转向悲观,由此预期的转变又带动了现货的悲观,因为现货市场处于“买涨不买跌”的局面,一旦价格转向悲观,就会形成现货抛售、提货速度更加缓慢等现象,从而库存将会进一步积累(据汇易统计,截止5月4日当周,国内主流油厂的豆粕库存127.27万吨,处于近三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由此现货压力全部显现。
目前而言,由于5月中旬豆粕价格快速下跌,压榨利润也有所下降;再加上前期豆粕库存的累积造成的胀库现象,油厂也因胀库现象而停机,所以压榨量也在逐步下降,这有利于缓解豆粕现货的供应压力。截止5月11日当周,据汇易咨询统计,豆粕库存略微下降至126.48万吨,豆粕库存略微下降,但总体上还是处于高位水平。
由此,就形成了驱动豆粕价格的第三个逻辑——压榨利润逻辑:压榨利润快速上升——压榨量增加——豆粕和豆油供应增加——下游提货缓慢,造成豆粕库存增加——由于豆粕不易存放,所以豆粕现货压力凸显——豆粕现货价格下跌——豆粕期货价格下跌——市场预期转向悲观——市场出现现货抛售现象——导致豆粕价格进一步下跌。
此外,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前期美国大豆-豆粕-豆油的情况:由于阿根廷减产和中美贸易摩擦事件,阿根廷豆粕供应不足,美国豆粕产生了替代阿根廷豆粕的机会,从而美国豆粕价格走强;而美国大豆价格则因贸易战事件受到压制,由此,美国大豆的压榨利润也处于近几年高位,所以近几个月美国大豆压榨量也属于上升趋势,美国豆油的月度库存量也上升至高位,从而美国豆油价格偏弱,而美国豆粕价格由于取代了部分阿根廷豆粕的市场,所以美国豆粕价格偏强。所以,美国豆类三剑客的逻辑关系也非常清晰。
当然,这个逻辑也是处于变化过程中,因为随着豆粕价格的下降,导致压榨利润重新下降,从而压榨量下降,从而减轻豆粕的供应压力;此外,随着豆粕价格的下降,豆粕的性价比提高,对于豆粕的替代需求下降,也会增加豆粕的需求,从而下游需求也会逐步改善,从而减轻豆粕库存压力。


[h1][/h1][h1]2.4  价格驱动逻辑总结[/h1]综上所述,本轮豆类价格驱动逻辑非常清晰:第一个逻辑就是供应端收缩的逻辑,或者说最为主要的是阿根廷减产逻辑驱动美豆、美粕、连粕价格第一轮上涨,同时美粕价格表现相对最强;而第二个逻辑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产生以及升级逻辑驱动连粕价格第二轮加速上涨,同时美豆价格下跌。中美贸易摩擦事件降温以及阶段性缓解逻辑驱动连粕价格转弱以及加速下跌。在前面两个逻辑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第三个逻辑,即压榨利润逻辑:压榨利润走高——压榨量增加——豆粕供应增加——加重现货压力,这个逻辑在豆粕价格上涨以及市场对于豆粕价格处于乐观预期的阶段并未体现,而在豆粕价格转弱以及市场预期变得悲观时,就显露无疑,并且与中美贸易战降温逻辑出现叠加,由此驱动了豆粕价格的快速下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三大逻辑中,还有一些小的逻辑:(1)在第一个供应端收缩的逻辑中,目前只是部分体现了阿根廷减产驱动的逻辑,而对于美豆减产的逻辑尚未充分反映;(2)如前所述,在上半年南美地区减产中,出现了严重的地区分化局面:即阿根廷严重减产,而巴西小幅增产,这样由于两者销售的季节性不同,在巴西大豆集中上市销售期(3-6月)就会出现巴西大豆供应相对充裕的局面,这样就产生了季节性驱动价格下跌的逻辑,主要体现在二季度豆类价格承压。而到了三季度,估计由于阿根廷大豆严重减产的带来的现货供应不足的压力则会进一步体现出来;(3)在第二个逻辑中,由于前期对于中美贸易战的过度忧虑(体现在市场预期如果对进口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那么豆粕价格将会上涨20%以上),从而过度担忧豆粕价格上升,由此带来饲料成本的大幅攀升;而在目前养殖利润亏损的情况下,市场也会提前对于豆粕需求寻求替代,这样就使得豆粕的需求量出现部分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一个逻辑中的美豆减产逻辑和阿根廷大豆(包括豆粕或者豆油)现货供应不足逻辑以及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逻辑在前期均没有完全体现,预计在三季度将会有所体现。第二个逻辑和第三个逻辑也正在发生改变:中美贸易战由“开战”到“停战”,豆粕价格也“由升到跌”,并且豆粕价格已经全部回到贸易战之前的水平,至此“中美贸易战事件驱动价格逻辑”预计暂时结束;第三个逻辑也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美贸易战停战,预计美豆价格将会上升,从而使得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下降;压榨利润的下降,会使得压榨量进一步下降,由此减轻豆粕供应压力。而当豆粕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之后,豆粕的性价比则会逐步提升,市场对于豆粕的需求量也将逐步好转。由此,我们对于三季度豆粕价格相对乐观,预计美豆产区天气驱动价格逻辑将会成为7-9月期间的主要逻辑。
3.操作难点
[h1]如前所述,本轮驱动豆粕价格的逻辑其实十分清晰,也易于理解,我们在年初报告以及前期一系列报告中也有所预判。本轮行情的难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短期演变方向、短期节奏和市场对于事件的反应程度难以准确把握,这个也是超出我们预期的部分。我们在3月报告《豆粕: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指出:“天气市行情”过后,回调在所难免。当时我们预判驱动后期豆粕价格回调的逻辑主要还是基于对于“天气市行情”的逻辑,因为按照以往大多数时候情况,基本上在“天气市行情”中会出现实际产量好于预期的情况,从而驱动价格回调。但是本轮驱动价格回调,尤其是驱动国内豆粕价格回调的逻辑则产生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降温以及市场情绪的转变。这也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认为,本次“天气市行情”并非炒作,减产的严重程度还超出我们预期。[/h1]本轮行情的第二个难点就在于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国内豆粕的操作难度较大,而美国豆粕的操作难度其实小于国内豆粕,本轮美国豆粕的行情更为流畅,也更加符合基本面,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干扰较小。本轮国内豆粕行情的操作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轮国内豆粕的起涨点其实是在春节之后,以跳空缺口的形式开始的。春节前,国内豆粕其实是相对偏弱的,以横盘整理为主。而美国豆粕在1月中旬触底之后就处于上升趋势,趋势性更容易把握。对于春节长假来说,一般我们都是以规避风险为主,很少将建仓仓位度过长假;或者说,即使有所留仓,一般也是会以极少仓位为主,这就导致了前期建仓的困难。春节之后,由于美国豆粕已经出现较大涨幅,所以国内豆粕就以较快速度上涨以更上美国豆粕上涨的步伐,短短7个交易日,国内豆粕价格就已经从节前的2850上涨至3100左右,涨幅9%。在价格较快速度上涨期间,对于建仓的难度也较大。由此同样导致前期建仓难度加大。
2、建仓成本上升:由于前期建仓困难,就会导致建仓成本的抬升。
3、国内豆粕的几次上涨均是出现在节日之后:2月22日春节之后的跳空上涨、4月9日清明节之后的跳空上涨以及5月2日五一节之后的跳空上涨,如前所述,由于节日因素规避风险的影响,这些节日后的跳空上涨也是比较难以把握的。
4、突发性事件的影响:3月23日突发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带动盘中豆粕价格急速上涨,这种情况下入场追高的风险较大,所以这样突发性事件带来的上涨,操作起来难度也比较大。
所以从前期建立做多策略来说,操作难度相对比较大,即使建仓成功,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大:如节日风险、突发事件不确定性风险、追高风险等等。
至于后期如果采取空单策略,操作难度也较大: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在4月期间贸易摩擦事件忧虑仍在,所以如果采取空单策略,又不能不担忧中美贸易事件的意外性,而且盘面价格又会随时出现急速上涨的情况:如4月17日豆粕价格急速拉升、5月7日夜盘豆粕价格也出现急拉的现象。前期空单策略只有在技术破位的时候才有效果:如豆粕1809合约在5月8日跌破前期支撑位3131之后,出现破位下跌;5月16日跌破前期支撑3018和2964之后也出现惯性下跌;不过在5月16日当天就出现快速反弹的现象;5月17日和18日盘中均出现快速反弹的现象。
所以总体而言,本来豆粕行情呈现出“理解容易、操作不易”的局面。
4.策略建议
[h1]目前而言,国内豆粕价格经过一定的调整以及前面的逻辑梳理,我们认为,价格的调整反而带来了“趋势性多单策略”的建仓机会,给出了时间和空间,或者更加通俗地说,当前的情况下会促使我们开始考虑逐步建立“趋势性多单策略”。因为对于“趋势性多单策略”来说,其实就是不断找低点的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说,目前的价格就非常安全,现在的价位就是绝对低点,后面不会再有低点了。但是毕竟任何策略都没有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安全。所以,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当前可以逐步开始考虑布局“趋势性多单策略”。[/h1]就目前情况来说,我们认为有两种方法:一是短线多单反弹策略,以豆粕主力合约1809为例,最近几天盘面也在不断测试低点:如5月16日的低点2932、5月18日的低点2923、5月21日盘中低点2933等。对于短线反弹策略来说,可以用这些测试出来的低点作为下方支撑点,如果这些低点能够形成支撑位,那么短线就有可能迎来反弹;也有可能这些低点就是阶段性的低点,当然这个还不太确定,还需要再观察。
第二种方法就是看前期的缺口位置(即春节跳空缺口位置),在前期缺口位置处建立偏向于中线的趋势性多单。之所以参考这个缺口位置,一是因为豆粕价格走势相对而言是较为顺畅的,一般也有补缺口的倾向;二是因为前期豆一和菜粕等均已经接近春节缺口位置,所以我们不排除豆粕也有补缺口的倾向。如果豆粕价格能达到前期缺口位置,那么建立趋势性多单的安全性就会提高。
针对上述两种方法,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多单策略:

1、短线多单反弹策略
目前可以考虑短线策略,因为是短期反弹策略,所以我们把止损价格区间设置较低一些:如20-30个点止损(当然,如果止损区间过小,也不容易于操作,所以各人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止盈价格区间也相对设置较低,如100个点止盈。仓位也以轻仓为主,例如15%-20%仓位。具体情况也需要根据各自情况而定,我们仅仅就交易策略设计如下,仅供参考。
[h1][/h1]

[h1][/h1]2、中线趋势多单策略
对于中线多单策略,我们可以考虑前期春节缺口位置附近,逐步建立趋势性多单。因为中线策略参考的低点目前还没有达到,如果后期达到的话,可以考虑该策略。因为建仓位置相对较低,所以我们把止损区间相对扩大一些,如40-50个点左右止损。止盈位置也相对提高一些,并且分为两次止盈。建仓仓位也可适当提高,如25%-30%左右的建仓仓位。同样,具体情况还需要各自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建仓仓位、分批建仓等等,还需要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和各自的情况而定。下面的交易策略设计也仅供参考。


免责申明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分析师声明:作者具有中国期货业协会授予的期货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期货标的的价格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中所指的研究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期货产业服务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名片
国泰君安期货 产业服务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121号31楼
官方网站:http://www.gtjaqh.com
客服中心:95521
电话:021-52137126
国泰君安证券各营业部受理IB业务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