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期货+存货质押融资|新工具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56掘金记   2018-6-1 00:09   3966   0

56题记
债市违约潮爆发之际,投资机构和银行(资本方)等对AA+的民营企业的债权资产已经不感冒了,中小型民企的信贷业务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高标准的“趋利避害”是资本方的生存法则,而拿出“一刀切”式的躲避民企为代表的的资产配置策略。

在笔者看来:暴露出资本方在债券投资、信贷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系统化风险解决机制上的见顶。

笔者的观点是:运用金融衍生品,把债券和信贷资产与贸易链、供应链形成有机组合,让资产风险在行业周期内通过贸易、供需匹配等市场行为进行缓释,是一个新思路。尤其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普遍存在之下,信贷风险看似无从计量和化解,但资本方“掘金”的广阔天地也就在此了。

“56掘金记”将做系列选题,对风险管理新思路、工具做探讨和分享。

1
从金融实践中理解狭义的金融衍生品

概念和内涵: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是从原生性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以基础标的资产为依据,通过交易双方的现期和远期权利、义务进行交叉组合,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再匹配。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在基础资产信用支持下,做的一系列合约安排,合约中载明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

目前较为主流的金融衍生品工具有:远期、期货、信用违约互换和期权,而这些衍生品之间的组合则衍生了其他的衍生工具。本文将以期货为例(其他工具后续将分开表述),将债权形式的资产还原到贸易链、供应链当中,来探讨金融衍生品对融资风险管理的价值。

供应链当中的三种主流融资模式:1存货质押融资模式,2预付款融资模式,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基本是基于上下游较强的贸易关系,也即严格意义上的贸易链融资。我们先以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下的期货工具应用说起(预付款融资和应收款融资模式更适于信用衍生品做风险管理,另做探讨)。

存货质押融资当中的质押物货值和流通性,是影响就企业获得融资与否、融资金额、融资成本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就放贷机构(资本方)而言,货值评估、抵押率和流通处置能力,也限制了其资产面和规模的获取。

在资本金、杠杆率和风险准备金要求的捆绑下,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资本方,受限专业团队人手和能力、资金成本高,资产规模和风险管理能力很快就出现瓶颈。而大型机构虽然在人力和资金成本上更有优势,但也不敢多行业出击,毕竟业务的整体风险最终覆盖是基本依赖于风险准备金。总而言之,一个封闭系统的风险承载和化解能力会很容易见顶。

2
引入期货工具,
建立存货质押物与市场的流通机制

建立这一机制目的在于将融资的存货质押物与流通市场建立管道,较好的解决质押物货值评估、价格波动与保值、流通处置问题,也即打破原有的风险消化系统,引入质押物流通的市场化风险缓释手段。

首先,供应链当中流动资产(比如说企业原材料),由于流动性大、货值在当期和中长期的评估是专业性和具有波动性的,资本方对这种“风险不确定性”的厌恶,导致了存货质押融资的业务面一直难以铺开。

其次,存货质押的质押率以及贷款利率问题。正是因为质押物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价值随之波动,为了抵消这种不确定性,资本方通常会选择降低质押率、做高风险定价(贷款利率)。而这与企业以存货质押方式盘活流动资产、解决现金流的需求显然背道而驰。再逆向思考一下,如果质押率过低,企业依然接受高利率、低额度的资金,这风险到底是大还是小?这是个悖论。

通过引入期货工具,建立可集中挂牌的质押物处置通道,运用期货工具的价值和价格发现功能,自动寻找市场上的期货买入方,实现存货的货值评估、做质押率设定的依据可计量,甚至发生违约后的快速资产处置。

那么期货的买入方又是谁呢?对该资产有需求、有准确评估货值的产业方甚至是投资机构等,在市场上广泛存在。他们通过这一机制,有针对性的判断融资企业质押物资产的价格以及质押率,应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就可以提前锁定较低价格锁定该资产,获得超额利润。

特别要明确的是,此处的期货工具是做了限制性处理的,也即该期货合约不可发生二次买卖、更不可挂钩其他衍生工具,以此限制其投机的属性。因为期权工具的在本文所指的场景业务运用中是为了做风险管理的,而不是用来做投机套利的。那样必然会扰乱市场并可能让期货的风险管理功能失效。

312
透析存货融资的风险本质,
换个思路解题风险

本质上看,存货融资的风险是在融资期限内的库存过剩(有货卖不掉、卖不上合适的价格;如果质押的存货是强流通高保值那就是悖论了)。引进期货这一衍生工具,金融机构可以较好的对冲掉这个风险。

为什么这么说呢?供应链当中的终端销售商,依据客户当期订单,向供应链层层传递——形成贸易链。而供应链的原始生产商一端到最末端的销售商整个链条当中,生产商基本无法掌握真实消费者需求;因而生产商以当期信息为决策的备料、备货显然存在信息失真,于是供应链当中基于现货交割的中小型企业,在上下游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甚至人为干扰所带来的供需波动、生产和分销周期变化时,库存压力、库存过剩几近常态。存货融资也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发生的。

既然库存过剩是因供应链当中的信息不对称——牛鞭效应的信息扭曲和放大作用下产生,那么期货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则恰恰是抓住了“牛鞭”,从链条的各个环节当中稳住价格、供需波动,因而笔者才认为,期货工具引入供应链可以有效地化解了供应链的库存过剩风险——但不能直接用期货链接现货市场,那会因期货的投机作用而放大市场风险。

回到存货融资上看,资本方的风险就是在发放贷款时候同时承担了“库存过剩”的风险,以期货的工具将风险再对冲回市场,才是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思想——因信息不对称而起的风险,要通过市场当中掌握信息、发现真实价格和供需关系的主体化解掉,如此也更能加速行业出清,让更有行业/贸易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胜出。

即{市场现货流通中发生的库存过剩风险}转化为{存货融资信贷风险}通过{期货价值发现和风险对冲}连接{存货以限制性期货交割流入市场}这种闭环运行下的风险管理模式下,库存过剩的问题会在产能调整、供给侧改革和新消费的产业趋势和“市场的手”中得到合理平衡。这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核心思想。




56小结
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只有突破原有思路才会焕发生命力。

但我们还需注意,衍生品工具是“天使与魔鬼的合体”既可以用来管理风险,还因其杠杆效应可用来做投机获利交易——即订立的金融衍生品发生二次交易。

因此,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场景、合约订立规则、交易规则、交易对手准入和场内场外信息披露等应用条件的设置,是“铅封魔鬼”的核心。后续“56掘金记”将有专题文章进行探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