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通过治安战和玉碎冲锋死不投降可以耗走列强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6 13:06   5733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6 13:06:26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就是之前看到的一个某个关于p社四萌的答案(「P 社四萌」玩多了会使玩家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错误认知? - 胡子羊的回答)中所指出的此类作品(不见得只是P社四萌,还可以是纳兔,波兰球,黑塔利亚等等)对人的一种三观毒害,即把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族视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德国无产阶级在流血,可以说已经流尽了血。德国垄断军火商在赚钱,这场世界大战里每有一个人死掉,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自己的士兵,都会让德国军火商取得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谈一个单一的德国有何意义?

根本不存在这么个德国。

存在的是两个相互割裂、相互对抗的群体:一边是德国的资本家、容克地主、将军、政府高官,上至皇帝;一边则是士兵、工人、农民。

你说的这些东西前半个德国都想过,甚至打算乃至已经实施过,到1918年德国已经在征召16岁的未成年人参战(当然,这和1945年另一个被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德国征召12岁小孩相比还是显得太“人道”、“普世”了一些)。事实上,这前半个德国为了延续自己的存在已经什么都不吝使用,毒气、战略轰炸、无限制潜艇战,在这场大战中全都司空见惯了。现在他们还要进一步总体战,要用舰队去和英国人拼命赌运气。不过不幸的是,这些宏大计划的执行者,也就是唯一要为这些计划承担后果的后半个德国已经受够了;而更不幸的是,这前半个德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早已把武器交到了后半个德国手里。那历史的决定权也就不再在前半个德国手里。

“全民动员”?那好,你看,这就是大战后期第二帝国的“新兵”。

很遗憾,相对于二十五年之后,当时德国统治阶级的统治手腕还没那么强,蒙蔽人民的方式也没那么高明,糊弄百姓的许愿已经破产,就连自己的军事冒险也就是1918年的“皇帝会战”也失败了。而人民,经过四年的受欺骗、受压迫、流血牺牲,已经明白过味道了,而等他们一明白过味道来,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在水兵起义之后,前一半德国终于醒悟到:如果投降,尚可以继续当这前一半,继续吃香喝辣,只不过是在协约国的刺刀和不平等条约下当得憋屈一点;如果不投降,那结果就是像尼古拉二世的先例那样——连当活人的权利都没有了。
德国资产阶级想活着吗?想。
想吃香喝辣吗?想。
于是德国就投降了。

你说的这些措施,说来说去就是总体战。那我就这么告诉你:到了这种时候,总体战就是第二帝国的丧钟。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6 13:06:27 发帖IP地址来自
-

德皇公佈「全德意志玉碎令」的第二天,德意志帝國就得解體。幾十個邦國君主和貴族、資本家、教會領袖才不會傻到為了威廉二世和普魯士地主的利益把自己的底牌輸個底掉。

之前的答主有提到德國被分割成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兩者,但是即使是統治階級也不是上下同心的。比如巴伐利亞就是被普魯士被刺刀逼著加入帝國的,要不是一八年其君主制被推翻了,不然很可能就是第一個脫離帝國獨立的邦國。

-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6 13:06:28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民族主义者和垄断资产阶级眼里,屁民的生命和需求就是一坨狗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需要屁民去卖命的时候就兜售爱国主义和民族大义来绑架老百姓。不需要的时候就把屁民送上战场送死然后在酒桌上体面地投降接着喝香槟吃大餐。
公海舰队被羁押在斯卡帕湾的时候皇帝号战列舰上有几个不开窍的小贵族军官想夺船反抗,结果被看守的皇家海军陆战队打成了筛子。对他们来说,为国捐躯,这波值了,这逼装的可以。
当晚成千上万的德国水兵们被勒令到甲板上睡觉,那晚寒风凌冽,没有毯子。 瑟瑟发抖的水兵们望着夜色中蔚为壮观却残破不堪的德国舰队,不知会作何感想。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6 13:06:29 发帖IP地址来自
再打下去恐怕就不是第二帝国了,说不定就变成德意志苏维埃共和国了,到时候那些德国冯家人下场请参考沙皇全家
------分割线-----
看了题主的几个回复,我觉得题主最大的问题是把部队甚至国家看作一个整体,而忽略了“人”这个要素,另外就是把军事问题和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割裂开来,你要打全民战争,要打游击战,可是当时德国有这个阶级基础吗?你把枪发下去鼓励人民把协约国拖进治安战,你猜猜有枪的底层是听你的话去送死,还是揭竿而起把你革命了?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6 13:06:30 发帖IP地址来自
"交好苏俄共同打击沙俄残党,整合东欧资源"
额.....我们顺一下时间线
1917年:西线由于尼韦尔攻势爆发了法国的大兵变,而在东线,俄国依靠士兵和工农发起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夺得了政权。
1918年到1919年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在东线,德国攻入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随即在德国刺刀保护和支持下建立了波兰、芬兰、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的白色相簿或军队。
布列斯特和约、俄国内战,英法日美军队下场武装干涉俄罗斯革命,附带让其士兵接受布尔什维克再教育。
但此时的德国早就已经后院失火了——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等城市工人政治罢工,要求与苏俄签订民主和约。柏林50万工人罢工要求按苏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和约。

一如马前卒先生在历史上有哪些影响很大的军队哗变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又是如何解决的? - 军事 所提到的:
让无产阶级,当时“法律上的贱民”,为贵族和统治阶级的国家流血送命,简直是再智障不过的事情。——无产阶级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爱着大青果,大青果不爱他们,还要他们送死,那现在无产阶级手头有了步枪,有了大炮。要让大青果完蛋也是情理之中。

换言之,要德国人继续为了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作战已经变得极其不现实。哪怕威廉在9月下诏改革,试图通过政治上的改良与让步来换取德国人民的忠心。

鲁登道夫恼怒异常:“......从乌克兰调往法国前线的德国部队已经染上布尔什维克主义,丧失了战斗力,甚至成为了极其危险的因素,因为他们连带瓦解别的德国部队....”

在西线德军发动了1918年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最后在损失了大量兵员后无疾而终。
6月份开始奥匈工人发动总罢工,军队哗变,非德意志民族宣布要求独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国、苏维埃政权,直接导致了11月奥匈帝国的崩溃。
11月份,德国基尔水兵起义建立水兵苏维埃——由此开始,德国各城市纷纷爆发革命,德皇退位,一战结束。
而为了镇压革命,极右翼组织“钢盔队”、“自由军团”被迅速组织起来,并投放于德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波兰。
对此,战胜国意外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相比布尔什维克这个心腹大患来说,德国军国主义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历史学家G.S.Graber认为,猖獗一时的“自由军团”就是凶残暴虐的党卫队的始祖。他评论道:
除了组织形式稍有不同,自由军团和党卫队干的就是一模一样的勾当。
所有的党卫队暴行,都可以从1918年到1921年间自由军团在德国本土、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所作所为中找到端倪。
希姆莱及其党羽不过是利用国家权力和残暴的手段,把早已存在的偏见和歧视付诸实践罢了。


德国军队在大街上枪决“共产党”。

在“自由军团”和英法干涉的帮助下,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巴伐利亚、斯洛伐克等的苏维埃国家或政权被消灭,波兰抵挡住了苏俄攻势并划走其大量领土。
如果德国“联合苏俄”,我倒是感觉根本轮不到德国来整合“东欧资源”,用脚后跟都能想到,如果当初德军没有给苏俄留下一堆德味加强型绊子,红军顺顺当当的进抵至德波边境。
你让巴伐利亚苏维埃和德国水兵苏维埃怎么想,对不对?
你让斯洛伐克苏维埃和匈牙利苏维埃怎么想,对不对?


从德波平原到中国广州,曾经近在眼前的全世界革命的胜利。

当初苏俄的战略突击力量,由“世界上最伟大的骑兵统帅”布琼尼率领的第一骑兵集团军从高加索到乌克兰,以骑行战斗行军边打边走行进1600公里,用了60天。掐指一算,从乌克兰出发到柏林也就1300公里的样子,攻至匈牙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还要近一些,900公里。

苏俄把这些士兵工农政权、革命组织稍微“整合一下”,我大德二,还有英法意呆在波涛汹涌的全欧洲革命之下,还有几天好日子可过?
要知道,哪怕进入俄国干涉革命的外国干涉军,很多士兵也成为了“红脑壳”,从而发动兵变和建立共产党。例如1919年法国侵俄黑海舰队哗变,以及将共产主义思想带入日本从而建立起日本共产党的“西伯利亚派遣军”士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更不必多说。
这时一帮列强已经没有什么“反共防疫线”,要在国内动荡,赤党雄起的情况下,和这一帮子满心“世界革命”,立志“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做邻居。

自掘坟墓,不过如此。


附:当年苏俄还很一本正经的讨论过,一旦欧洲革命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首都应该设在柏林还是巴黎……
附②:共产国际的工作语言一直都是德语。


“世界革命!”——1927年,苏联民众集会声援中国革命:“不许侵犯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