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书店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5 09:18   5514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28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7.3.15更新……………………………

已经离开西西弗四年,仍然不断有小同学询问关于西西弗的入职问题。

所以!我给你们找了专业人士:

@一头村民   @杨豪  西西弗书店店长两名

有问题就去找他们聊聊吧( ▽` )





………………………………原答案………………………………

刚到西西弗两个月的工作人员来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一家以图书实体店销售为主体的公司,西西弗一直致力于研究最有效的盈利模式。

这是一种受网络图书市场冲击和高额税洗礼后的无奈和蛋蛋的忧桑……


回归正题:


一、以图书零售的实体店为主,并且采取连锁直营的形式,目前拥有近30家图书零售店、20余家意式咖啡馆、超过700名员工、60万活跃会员的连锁文化企业,连锁店辐射上海、深圳、重庆、成都、贵州、南宁、杭州、赣州、泸州、福州等省市。

西西弗在实体店经营上更注重综合形式的发展,除了书籍还有不二创意产品、自研产品、图书签售、商业合作、广告宣传和矢量咖啡馆作为补充。目前并没有任何网络图书销售。

西西弗在实体店经营上更注重地域性,每家门店都因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图书品种都会根据商圈顾客群体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关于不二创意产品:这其中包括的种类就不多说了,目前市面上的创意产品普及的也就那么多,书签、笔记本、钢笔中性笔圆珠笔,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还有许多比较小清新一类。

据我所知,公司打算就不二家和自研产品打通网络销售渠道,通俗点儿讲就是开网店,因为离职了,我也没看到类似的网店,所以不了了之了吧。

有看到的提醒我一下哦~



二、除了实体店外,公司内部最主要的盈利部门就是大宗客户服务部。

大宗客户服务部,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大宗购书客户而专门设立的部门。具体有大宗图书订购、提货卡和代金券等几种形式的服务。


刚到西西弗工作不久,了解不深,欢迎更正和补充,O(∩_∩)O谢谢~



……………………………………………………………………………

一直以来都有朋友问我关于西西弗的工作待遇情况,在这里说声抱歉,早在2013年我就离开西西弗了,特意在这里说明一下。

这也是我很久都没有更新回答的原因。西西弗都有官方微博的,想咨询的朋友直接私信他们或者留言就好了,应该会给您答复的。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西西弗以平均一周开出两家新店的速度扩张。这家书店集团是如何做到不靠资本注入而实现快速发展的?它又是如何靠卖书本身便可以实现盈利的呢?在西西弗书店迎来25周年之际,带着这些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百道网对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伟竹进行了专访。采访/编辑 | 恪僖西西弗书店于1993年诞生于贵州遵义,经过15年的发展,在贵州建立了8家连锁书店。2008年,西西弗在重庆开出第一家省外2.0概念书店。2013年进军深圳……截止到2018年7月,西西弗已经在全国除西藏、新疆、内蒙外的所有大陆省份开出了140多家实体连锁书店。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2013年,西西弗新开店3家,2014年新开店9家,2015年新开店20家,2016年新开店40家,2017年新开店51家,2018年计划开店85家。

西西弗在迅速扩张,而且开店速度越来越快。更值得一提的是,西西弗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截止2017年底,西西弗年营业额5.2亿。西西弗门店年均坪效1.2万,年均周转率1.7次。并且,西西弗要求所有新开门店在短期内达到盈利状态。

西西弗书店深圳华润小径湾店
西西弗董事长金伟竹表示,2007年,在对市场做了充分考察和调研后,西西弗就规划好了以连锁店快速复制占领市场的商业模式。

金伟竹看到,商业和文化可以以“体验”平衡,而运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支撑。为此,西西弗厚积薄发,用10年搭建起自己的运营系统,现在,西西弗拥有18个专业系统,有60多个专业部,近100条专业线,为西西弗新店的选址、装潢设计、店长培养、日常经营等提供解决方案,成为西西弗能够快速复制门店的基础。

西西弗所服务的客群,也和一般书店的理解不同。金伟竹表示,西西弗要服务的是大众读者。“我们要引导消费者跨越阅读基线。把那些没有明确阅读需求,可阅读,可不阅读的客群引导进来。”因此,西西弗提出三点主张:“温暖、丰富、可驾驭”。

西西弗在选址上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客流量。“对西西弗来说,日均进店1000人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时,西西弗不开大店,标准店面积大体在500平米左右,旗舰型的大店也就800平。小店占用商业资源少,更受商业体欢迎,也有利于西西弗控制单店成本以提高收益。

金伟竹并不认同“卖书不能赚钱”这个说法。在他看来,市场的精准定位决定了西西弗有很高的周转率;选址的专业决定了西西弗有较大的人流基数;而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特质决定了西西弗的成本较低。这三者共同促成了西西弗的盈利。


西西弗书店长沙IFS店QA&百道网:在2007年,您是如何快速找到西西弗的商业转型发展路径的?
金伟竹:2007年开始接手西西弗时,整个民营书店业面临内忧外患。我开始观察整个市场环境和书店行业。佛学里有个主张,叫去妄求真。我更多希望看到事物的求真性问题,弄明白本质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可以怎么玩……先有一个全盘的心里托底。当我把这些东西想得很清楚,之后10年的发展布局,就基本知道了。

我更看重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市场,第二是产品、内容,第三是格局,一个人的格局决定着他怎样看待事物。

2007年后独立书店的死亡,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特别是物业成本和人力成本。我们要做好书店,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过去书店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阳春白雪,坚持文化,排斥商业;一个是下里巴人,排斥文化,唯利是图。但商业和文化是矛盾的吗?我认为文化可以为商业带来机会,商业也可以反哺文化。

不过,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还不够,如果没有真正的运营体系支撑,也很难实现平衡。但这样的运营体系,在行业领域都是少有的,因为零售里最难的东西就是我们干的这一行,琐碎、繁杂,在业务操作流上,线条很细致。
QA&百道网:西西弗真正成为民营书店的先行者,在于一个强大的运营体系,可以这样说吧?
金伟竹:可以这样说吧。要做真正的运营体系,既要做宏观的也要做微观的。宏观上,包括管控体系、业务模型体系、团队体系三大体系。在每个体系内,要建立核心模型关系,再由核心模型关系建立整体的、相应的、发散的、立体的链条,最后全部要实现闭环才能把基础运营做起来。微观上,要落到很细致的部分、实用的部分。今天的西西弗开店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和钱没关系,就是依托于这样的体系。

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构建运营体系,越构建越细,越经典。现在,我们有18个专业系统,每个系统里最少3个专业部,很多东西都是一层层落下去的。我特别注重组织结构的专业分工关系,我们总部后台现在有300个员工。

西西弗书店合肥万达茂店QA&百道网:如果没有好的ERP系统,再好的业务系统也难以有效运行,西西弗ERP的迭代能跟上开店扩张速度吗?
金伟竹:我很崇尚什么事都要从根源上去解决。书是非直观性产品, SKU又很密集。这和百货不一样,和很多零售业内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单纯用数据去定义它,一定要有思考支撑。当年我们做的时候还不流行大数据的概念,我们不知道这个词,但我们知道用数据来控制它的重要性,要找到各种维度和属性。因此,我们开始构想这个应该是什么样的。产品在供应链流动关系当中,怎么用一套ERP的思维去思考进、销、存这一套体系的东西。

我们自己正在开发新版ERP,开发团队有20多人,也在开展有限的外包合作开放。其实最难的不是开发,而是需求。需求是最关键的因素。完全外包的话,估计别人不太能完全细致地将我们的需求掌握透彻。今年年底,新版ERP上线,将对企业自身管理流程有很大优化。
QA&百道网:业界传说,西西弗三个月就可以培养出一位称职的店长,是怎么做到的?
金伟竹:传统的书店人才是靠传帮带,我们的人才培养是标准化。我们有很专业的运营线划分。在结构上做得很细,每条线的组成关系,层带问题都很明确。有专门负责连锁事业的人,还有集中管每个地区的人。

在营运中心,有两个和店长直接相关的部门。一个是营运管理部,完全围绕着数据和分析,提供形态结论,以及针对连锁店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个是教巡管理部,这个部门负责管理标准、店面标准、服务标准,带有很强的教练性,除了标准监控和督导,也同时进行培训培养、评议、评估。它不是原来单独的督导角色,包含了很大的教学教练性。我们从HR到业务部门,都有一套完整的培养流程体系。

传统的书店店长要研究书,要提选品需求,而在西西弗书店,店长对书的了解并不是店长能力的核心部分,图书品类是由商品中心负责;店长主要抓销售、卖场管理、团队。


西西弗书店长沙IFS店QA&百道网:西西弗现在差不多每周开出两家门店,资金投入应该不少,听说很多资本找上门,愿意支持西西弗更高效地开店,却被您拒绝了。这是为什么?金伟竹:目前资本对西西弗不是必要的,开店速度和运营体系需要做到匹配。你给我资金,让我今年再开150家、开200家,我也开不了,因为我的运营体系支撑不了那么多。这是我做事的原则。更何况,我自己的发展速度、企业构成都很好,能够稳扎稳打地走。

西西弗门店年均坪效1.2万,库存周转1.7。我还要求每家店必须一两年就达到盈利状态。最近的两家新店,在开业当天就实现了六万营收。为什么能够营收这么多?我们玩的就是人流量。但这个领域只有很少的书店人去探索。所谓的文化价值太多,经验主义的东西太多。

除了资本,这些年我还不依靠甲方装补。我相信合作的根本是双方的生意逻辑契合,彼此能给对方带来长久的利益。坦率说,我作为一个佛教徒,非常相信因果,如果我的团队整天想着怎么赚快钱拿补贴,有一天团队有人和我说“老板,我给你拿了一千万装补回来”,这样的团队早晚有一天会被侵蚀掉。
QA&百道网:西西弗门店分布在全国经济程度和消费水准不均衡的五十多个城市,如何能做到年平均1.2万高坪效?
金伟竹:在不同城市,门店坪效有高有低。像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中,西西弗门店的坪效会更高。我们有几家过千万销售的店,其中最高的库存周转率能达到3.1。而像西南地区,稍微要弱一些。

我们虽然是在全国布局,但在发达城市的店量会更多。因为这里的普遍阅读受众多,阅读需求多。比如在深圳我们就布局了11家店。而在相对阅读率低一些的城市,我们会优先布局在它最好的码头,拿到它最有消费力的、最有阅读需求的客群。


西西弗书店杭州临平银泰城店QA&百道网:几乎所有做书店的人,包括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都说卖书不赚钱,据说您并不认同这个说法,那么西西弗为什么卖书能够赚钱?是如何做到的?
金伟竹:我不了解说不赚钱的书店究竟处在什么状况中,所以不能妄加评论。从西西弗本身来讲,我们是有利润空间的。那么,我们怎样谋求书店利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是市场的精准定位决定了我们有很高的周转率。这十年来西西弗一直把书店放在零售产业中去研究和定位,零售是我们接近市场的第一要义。我们研究图书属性、客群属性、零售关系,跟客群去定位,跟市场去适配,因此才有了西西弗的数控模型,以及相对精准的市场定位。定位准了,相对来讲产品自然能卖出去,周转关系就好。

第二个是选址的专业决定了我们有较大的人流基数。人流量是最基础的问题。西西弗这样的大众精品书店,必须要靠很强大的可转换人流来支撑。在购物广场、购物中心内,我们要取得好的区位、好的落位。

第三个是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特质决定了我们的成本较低。西西弗这些年已经成为知名的书业零售品牌,再加上目前书店行业的特质,使得我们的物业服务成本较低。成本低,也就相对有利润空间了。QA&百道网:都说西西弗的一切都非常精准,那么西西弗是如何精准定位客群的?
金伟竹:现在很多人说书店能够导流,其实不是导流,是转流。有些消费者,就算你告诉他旁边有家书店,他也不会进去。西西弗这些年来,并不是服务于专业读者,而是服务那些商场引流而来的转化客群。这是西西弗这些年的生意逻辑。西西弗的客群定位,其实也就是在分析门店周边和商圈的顾客构成和阅读习惯,读者的消费心理是有大共性的,是在共性里面看别性。

前一段时间做《刺杀骑士团长》的营销,西西弗的单品销售量在全渠道都是排前几位的。为什么能卖这么多?其实很多人都是被环境打动、在现场触发的。他可能就是偶然看到了西西弗,没有明确目的地走进来一看:书挺多,选得也不错,《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还不贵,好像很多人都在看,那就顺手买两本。

我们要引导消费者跨越阅读基线。把那些没有明确阅读需求,可阅读,可不阅读的客群引导进来。为此,西西弗提出三个根本主张:第一是让读者感受到“温暖”,而不是所谓的颜值的“美丽”。要让顺便进来的消费者感到接地气。第二是丰满,就是产品要丰富。我们要求店面陈列,要能够把5本书的量,做成让消费者感觉像10本。感觉书多,其实是一种消费场景影响。第三是读者可驾驭性。由于西西弗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动线清晰,有明确引导标识,读者知道从哪入手,知道可以很快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西西弗书店北京华润凤凰汇店QA&百道网:西西弗一般都不开大店,这个除了投入成本的因素,还有其他考量吗?
金伟竹:比起面积,西西弗更重视好位置,只有好位置才能有人流,才能拉动消费,这是硬指标。对西西弗来说,日均进店人数1000是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不要几千平的面积,因为面积太大太深,人流量就不容易导上去,人流起不来生意就难做。另外书店的有效品种数其实不多,两三万个品种足够支撑经营和读者精品阅读的满足了,每年出版量很大但真正有质量的也就十分之一不到。空间太大了商品结构质量不容易支撑。再就是紧凑适中的小店对读者来说驾驭性会更强。

虽然西西弗不开大店,但特别好拿商业资源。主要是因为我们清楚,商业本质还是要收益稳定。书店的营收空间受限大,尤其是客单价特别低,稍有不慎在经营上就难以为继,因此付租能力较弱。如果开店面积大,就要占用更多商业资源和租金收益率,给商场造成浪费,商场也会来评估招租时的投入产出关系。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0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盈利结构上看,包括西西弗、诚品、大众书局、方所和建投书局在内的书店都在靠书之外的东西赚钱。
在这些书店中引入了多元经营的模式,书店中的咖啡、文创产品等带来的收益甚至远超书本。同时,这些书店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加盟速度,也和商业地产公司对他们的青睐息息相关。
你如果去北京蓝色港湾的西西弗、「字里行间」等书店逛,会有和传统书店完全不同的体验,它们不再像传统印象中的「书店」。
这些新书店不止卖书,还卖杂货、咖啡,甚至简餐。整个「书店」中,书的陈列面积最多占到六七成,但咖啡区几乎成了标配:「书店」面积再小,经营者也一定会空出一角,装上咖啡机,摆上几张桌椅,然后就像星巴克那样开始营业了。

这些并不是最「夸张」的,倘若再逛到方所或中信书店,那种颠覆感可能会更强。前者成都太古里店 4000 平方米的空间里只有 30% 至 40% 的区域在卖书,后者的门店则会售卖无人机和其他一些例如互联网音频、基因测序服务等虚拟商品。

这些「不像书店」的书店的开店速度也是许多传统书店望尘莫及的。经营了 20 多年,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总共只有 3 家店,而西西弗,它在过去两年间分别开了 20 家新店,在全国的总门店数已经达到 67 家。至于中信书店,它对外宣称的扩张计划是 1000 家。
一夜之间,城市的购物中心、写字楼、机场甚至郊区的奥特莱斯,到处都是这种新书店。它们通常装修别致,有的建在海边,有的配置了挑高 10 多米的阅读厅,有的还提供小书房......重点是,除了卖书,它们还卖很多别的东西。
这派繁荣景象很难让人相信,仅仅两三年前,因为电商竞争和房租上涨,市场上还到处是书店关门的消息。当时,北京最大的书店第三极书局,和深圳第二大单体书店深圳购书中心相继停业。之后,上海的严博飞卖掉了季风书园,它曾是上海的文化地标,在上海曾拥有 8 家门店。
眼前的繁荣里,有一股特殊的推动力量,那就是商业地产公司
就在实体书店被电商碾压的四五年间,购物中心这一实体店形态开始扩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年都有几十家新的购物中心开业。
为了吸引人流,这些购物中心在招商时一度最爱餐饮业态,饱和之后,书店又成为它们招商名单上的贵宾。只要书店愿意进驻,购物中心愿意减租金,给装修补贴,甚至「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而在那些被书店品牌嫌弃的地方,比如不成熟商圈的新开商场或者写字楼,商场甚至愿意加盟一家书店亲自运营,只要对方同意挂上书店的招牌。
「多种业态互相配合能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香港太古地产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说。他所在公司旗下的太古汇开到哪里,就会把方所或者 PageOne 书店带到哪里。
在大悦城,这种追求业态多元性的做法被称为「管理消费者的时间表」:人停留在商场里的时间越长,意味着他们在商场里消费的可能性越大。2015 年,上海大悦城二期建成后,就把 6 楼步梯口的位置留给了西西弗书店。
更重要的开店动力,当然还是来自「书店」自身。
在 2017 年因租约到期关店之前,每个周末,位于上海市福州路 579 号的大众书局都座无虚席。890 平方米的书店里,书架和文具都靠边排列,中间 200 平方米的地方是一片咖啡区。花 30 元买一杯咖啡,你就能坐在书店提供的沙发里,随意翻看店里的书。如有必要,店员甚至还会拆新书给你。
从每天早上的第一拨客人算起,这片咖啡区能连续接待三四拨人,日均卖出 200 杯咖啡,销售额超过图书。
这种景象从 2012 年就开始了。那一年,大众书局开始拉长经营时间,由只在白天经营改为 24 小时营业,并增加了咖啡区,后者直接拯救了这家饱受电商威胁的书店。
「图书的毛利率平均只有 30%,但咖啡至少翻一番。」上海大众书局总经理助理朱兵说。
多元经营之后,书店重新成了能赚钱的生意。
差不多时间,西西弗和今日阅读分别在贵州和成都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在原先经营的商品结构中加入咖啡、文创等多元业态。
今日阅读因此还改了个更有设计感的名字,把繁体的「設」字拆开,叫作「言几又」,以示自己在设计而非阅读领域的志向。转型之前,它们和三联韬奋书店一样是图书零售的专营者。

这种多元化在最初多是联营模式,即把场地出租给在咖啡、文具领域有经验的经营者。以大众书局为例,它找来百新文具和晨光文具在店内开「店中店」。试水成功之后,它们就向自营的方向发展了。
2014 年,大众书局从原先的合作方手中接过咖啡区的经营权,从 Costa 挖来咖啡师和店长,推出自有咖啡品牌「纸品咖啡」。
除了咖啡和文创产品,签售会、名人讲座或者读书会等线下活动也是多元型书店的常见策略。西西弗称自己每年举办的活动达到上千场。


西西弗董事长金伟竹则认为,在这个时代做书店,除了要懂书、懂内容之外,也要懂新市场的变化。
1993 年创立时,西西弗是一家人文社科类书店,但随着实体经营店的租赁成本上升和电商兴起,经历过「差点死掉」的境况之后,它就决定不再纠结「书店应该是文化的还是商业的」问题。
2007 年转型时,西西弗的目标变成了「追逐坪效」:只开 500 至 800 平方米的小店,书架与书架之间的摆放尽量紧凑,书的选择不根据个人偏好,而依照数据。
改变定位之后,西西弗董事长金伟竹开始把图书当成一般商品经营。
他因此引入了其他零售领域的数字化管理,从多个维度给每本书都打上 10 多个属性标签,把客群和产品做数据化匹配。然后,根据门店所在的商圈客群、消费能力等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被采购,适合放进哪家书店,需要跟什么书摆放在一起......书的「进、销、存、退」都变得标准化。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1 发帖IP地址来自
接触过一段时间,无利益相关。


书店了解不深,但配套的西西弗矢量咖啡馆还是比较熟悉。
从终端店面运营来看,我所了解的西西弗,咖啡馆大部分情况下是处于盈利状态。


有几点可以参考:
1.西西弗整体人力成本很低,店面人员工资集中在2000-3000之间,每家店根据面积配置3-6人;
2.西西弗矢量咖啡单品价格高,价格集中在20-40之间,暴利;
3.我了解的几家店,工作日销量在800-1500之间,节假日可以保持在5000以上,甚至个别店面可以破万;
4.书店的话,大规模采购图书供货价估计比预想的低,儿童区的购买量很可观,书包基本按照原价售卖,会员在会员日可以8.8折,利润可观,毕竟买书对人来说就是一种升华,很多人愿意掏钱包;
5.开店成本中,装修费用和设备较高,但在持续投入的租金这一块,以西西弗现在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可以极低成本的拿下黄金点位的店面,甚至见识过无租金的店面。


综合算下来(仅参考):
咖啡店(除去开店及设备成本,毛利率70%):(1150*30-3000*4.5)*0.7=14700;
书店没有深入了解,接触过的书店节假日正常销售可破万;


最后一点:华中某地区咖啡店的月销售目标被定到12W,可想而知。


------------------------分割线--------------------


说完终端,说说整体。


西西弗书店目前店面数已经破百,甚至立下了七年破千的目标,从规模效应及单店盈利能力来看,资金量还是比较客观,现金流很健康。


文化周边产品,比如“不二”系列产品等,目前正被重点发展,西西弗出版社、影视类产品制作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也逐渐形成。可供开发的盈利点很多,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西西弗书店资金链还是比较安全。


以上,仅供参考。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2 发帖IP地址来自
西西弗难负盛名。
民营书店要存活下去,我觉得定位很重要。要么文化、要么文艺,瞄准特定人群的需求才能立足于市场。
即便只卖社科,如万圣书园和季风,其实活得也挺好,即便你我总觉得身边哪里有那么多读福柯、阿多诺、齐泽克的人呢?要么文艺,各种手办小玩意儿,选书以鸡汤鸭汤腌笃鲜为主,间或来点猫屎狗尿咖啡,也是可以的,此类人群也不少。
怕就怕标榜自己有文化,其实却没有统一的选书气质,选址又朝着流量入口方向发展,那真是很糟糕了。
去过成都西西弗,没兴趣去第二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