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如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5 00:45   9077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40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有想到远离大家视野的哈萨克相关问题能够挤进热门问答,同时也是本人第一次得票那么多。
这更得对得起各位观众,恰巧今日出去溜达了一圈,自己拍了几张阿拉木图山上的图,同大家分享一下,一起看看阿拉木图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公务出行,图片均为手机拍摄,请勿介意了。本次8月10日更新,具体细节位于底部。
---------------------------------------------------------这玩意叫啥?分割线?--------------------------------------------------------本来都躺下准备睡觉了,突然看到朋友的邀请,想晚些再答,看了@猫助的回答,我又爬起来了。那么,我现在就坐在阿拉木图同大家说说这个哈萨克人民的生活情况。
首先,本人出生并长大在一个多民族的环境里,身边有很多哈萨克族的朋友。偶然的机会,又来到哈萨克工作。
政治情况关注较少,就先不说了。
经济情况与猫助说的相似,是中亚能源国家的特点。重工业较为发达,轻工业受苏联时期政策影响,基本依赖进口。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中,但也只是初始阶段。
以阿拉木图为例,城市建设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与沈阳相比急不恰当,沈阳为大平原地带,腹地广阔,而阿拉木图是山间之城,在同等规模的城市中,可以说是绿化最好的城市。并且有一切国际化都市的样子。






夜景是现代化都市的另一张脸,而下面的图片只是为了说明阿拉木图这个四面环山城市的地理概况,及绿化情况。市政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非常到位的。没有奢华的政府大楼并不能说明城市建设就不好。
哈萨克的官方语言是俄语和哈语并行的,基本上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以及广告牌都是双语的。由于哈萨克也是多名族国家,主要名族为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数量也很多。由于其他少数民族并不全会哈萨克语,致使主要交流语言为俄语。当地居民很多都会两种以上语言,最基本的是哈语和俄语,非哈萨克族一般会本名族语言+俄语,英语和德语在大城市也较为普及。语言并不是导致俄罗斯文娱活动在哈萨克流行的主要原因,习惯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多年的文化熏陶,以及的斯大林的各项政策,对哈萨克人民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虽然哈萨克是中亚内陆国,但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更深,相对的文化娱乐活动也都更西化一些,剧院、影院在条件具备的城市成为主要选择。电影票的价格基本上比北京原价票便宜,并且上午的票价基本上是晚上的6折左右。
关于这个跑到中国买A货的事情,有些人是真不知道那是A的,有些人就是专门去买A的,更有专门做这个生意的人。毕竟中国世界仿制工厂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哈萨克人民热爱运动,尤其是足球,还有其他冬季项目。一般水泥地球场,夏秋天踢球,冬天浇了水就变成冰场,滑冰或者打冰球。
大部分哈萨克的城市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城市风貌也很一般,也没有很多世界一线大牌的专卖店,二线品牌也基本很少。但是在阿拉木图这样的地方情况就不一样了。阿拉木图人民确实富足,消费水平较高。一般三到四人在非快餐饭店吃饭的话人均150人民币左右是不含酒水的简餐。也有不少全是大牌的奢侈品消费商场。

另外,哈萨克的汽车价格还是非常合适的,没有变态的关税。加上油价便宜,所以街上是各种大排量横行。很好的汽油(这边是98#,不知道对应国内什么汽油)大概是6.6人民币一升,一般用的是(94# 96#)大概也就6.2人民币一升。当地人民行车习惯很好,文明礼让。车让人,转弯让直行这样基础的东西我都不好意说表现出行车文明。

要说到我最喜欢的饮食文化,说实话就是,他们的饮食还是比较单一的。
首先要破的就是酸奶是咸的这个说法… 这里的酸奶真的很正常,而且很正很正。酸奶的种类很多,用国内的说法就统称为酸奶了,实际上不说里面加什么水果,含不含糖,除却这两个因素导致的分类剩下的也有超过5种吧。这个比较难翻译和解释,就不多说了。这类之前游牧名族国家的乳制品都是很不错的,确实有一个咸的乳制品,不过不是酸奶,是一个类似于新疆奶疙瘩,蒙古奶酪的东西,很硬,并且是咸味的,下酒利器。
日常食物以土豆、洋葱、番茄、牛羊肉为主。这里的鱼较之国内很便宜,而且更健康安全的样子。当地人不会烧鱼,一般是腌制或烤火炸着吃。绿色蔬菜较少,各种长的像草的东西游牧名族一般是不吃的,要吃也是拿生菜加番茄拌沙拉。常见的蔬菜除了上述几种也就是茄子、西葫芦、黄瓜、各种菌类了。这里也没有炒菜这么一说,煎炸蒸煮烤是主要烹饪方式。洋葱生吃是很普遍的吃法,基本上吃肉的时候都会陪着生洋葱或者略烤过的洋葱。鱼子酱也不是那么普及。当地的沙拉种类很多,凯撒沙拉这类欧式沙拉就不说了。中亚五国最少每个国家有两种以上自己的沙拉,加上俄罗斯及其他东欧国家的沙拉,基本上饭店都有做的,讲究点的当地人基本上每餐有沙拉。


蔬菜沙拉翻来覆去差不多就是这样,白色的是各种乳酪。

当地比较特色的我想拿出来说一下的就是Самса 和 Бешпармак。
Самса 是当地的烤包子,与新疆的在造型上不是很一样。

馅儿以羊肉+洋葱为主,也有土豆泥或者是奶酪馅的特色产品。

Бешпармак 还真不知道怎么翻译,姑且就叫它土豆面片肉吧……


这个菜在当地人家中是大菜,基本上是逢年过节,聚会喝酒的时候一定会有的。其实做法很简单,以牛羊肉的为主,马肉做的是最高档的。先用清水煮肉和土豆,基本上是只加盐和少量胡椒的,有时候都没有胡椒。煮好肉盛出来,然后拿肉汤煮面片,这个面片比较大,大概有成年男性巴掌大小。面片煮好以后铺在盘子地部,然后上面摆肉和土豆,撒上洋葱。这个洋葱可以是熟的也可以是生的,以生的居多,毕竟生洋葱解腻。有时候会撒上一些绿色的磨碎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迷迭香么…
上面的图都是网上搜的,手头刚好有几张当地厨娘做的东西,给大家看看日常伙食:






不好意思,最后这个大盘鸡其实是我做的……

再说说个人爱好,当地常喝的酒吧。
哈萨克人主要是喝啤酒、伏特加、白兰地和红酒。伏特加和白兰地都以地产为主,质量参差不齐,喝的下口的从30人民币到200人民币,这里是超市价,饭店要贵很多。像大多数地方一样,喝这些酒都是喝纯的,vodga neat,冰块都很少加。当地人说,其实他们以前都是不喝酒的纯洁的穆斯林,都是俄罗斯人把这个坏习惯带来了,结果他们不仅学会了喝,还学会了酿造,无法自拔…红酒多是格鲁吉亚的半干,价格不高而且口感很好。
当地人酒量很好,姑娘的酒量也都不赖。而且他们喝酒的习惯是混着来… 就是桌上小杯是伏特加或者白兰地,一口一个,一般场合人均基本得一瓶(500ml),旁边高杯倒的是啤酒,用来顺的… 他们的周末节奏一般是从下午下班开始准备,七八点喝到早上五六点,就一边喝一边扯淡,伏特加+啤酒+红酒,到后面就手头有什么就喝什么了,喝完散伙睡觉…一般人享受不了…
哈萨克人傍晚喜欢溜达,散散步,逛逛公园什么的。宅属性的比较少,戴眼镜的也很少。并且大学普及程度不是很高,就业方面无法一概而论,贪污腐败的情况是比较严重。他们一般习惯是赚多少花多少。比如自己要盖个房子,手上有多少钱,就先盖多少,没钱了就停工,去赚赚钱然后继续盖。盖好以后一间一间房子装修,有多少钱先装修多少。每次快发工资的时候都很积极,并且给出各种理由,急着把二楼盖完,急着粉刷墙壁,急着用钱修下水管道,孩子要开学了,急着用钱买书包……除了国人,存钱的民族真是少,他们有一天是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毕竟只要工作,医疗教育都是有保障的,谁去担心那些突发情况。

关于宗教
主要分为两部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具体属于哪一支我区分不太清,这边基督教信徒基本上都是信奉东正教,和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相似。这边的伊斯兰信徒在抽烟、喝酒及斋月等方面大部分没有中东那么纯粹,也受很多俄罗斯族的影响。但是两方信徒非常和睦,没有出现太大矛盾。市场里面鲜肉区也是猪肉在一边,牛羊马肉在另一边,当然,猪肉主要是俄罗斯族在卖。
下面是阿克纠宾市的一张图片,近处这个是东正教教堂,稍远一点那个是清真寺,一片和谐景象…


关于审美,我想吐槽一下楼上的回答…
这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要有钱,一个男人可以娶4个老婆,当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大部分都倾向于西式的打扮。姑娘的体型和身材比例当然也比较和西方人相似(强烈建议这里不要把他们当做东方人来看,而且日本的审美风格本身就是极为独立的),较大的城市姑娘都很会打扮,但是黑丝这个很少,一遍雪白是真。可以说阿拉木图街上的姑娘60%背杀绝对没问题,这60%里面大概有20%会让人感叹“butter face(but her face)…”
哎,说道这个没图太不像样了。晚一点吧,找到机会,还能不被打的话就拍点弄上来。

补充一下吧,其实哈萨克就那么几座城市还有个城市的样子,大部分地区是贫穷和落后的,大部分人民更是仅限于可以生活的水平,一般打工者的工资大概是400美元左右一个月,部分当地小公司经理级别的也就是1000~1300美元一个月。经理的工资都也只能让你衣食无忧而已,没有腐败的机会,就连商场楼上餐厅的牛排都要30美元左右一份,你说叻。

以上图片除了家庭餐饮部分均取自GOOGLE。
其他的东西想到再说,困了,还是得睡。

8月10日更新如下。

此处中的某户为我们宿舍,宿舍并非处于市中心,窗外光景如下。


下图是小区对面。

由于阿拉木图四面环山,其中有一部分是天山山脉的延伸,夏天便成了旅游避暑的好去处,冬天则有很多滑雪爱好者来此处。我们今天去了一处小山,具体名字不得而知。坐了山间缆车,于摇晃中用手机拍了几张图。










今天山上雾有些大,这些个半山小别墅,有一部分是旅馆,有一部分是私人的,这几个是比较靠外的,有一些私人的带游泳池的,离街道较远。这样位置的房子大概多少钱还真不清楚,但是在上山的车道上看到的公寓式的房子,问了一下司机,说大概不到30万坚戈左右一平米,也就是1万3千人民币左右吧…永久产权是必须的。可能由于地广人稀的缘故,哈萨克的大部分公寓式的房子都是大户型,基本上都在160平米以上,当然,这里也没有什么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一般说的大小都直接是使用面积了。户型大概是三室加一大厅,这个厅包含开放式厨房及餐厅,也有独立厨房和餐厅的。这三室里面基本上有一个房间里面会有独立卫浴的内间,另外两间公用洗手间。这边厨房很少动用明火,大部分是和欧洲似的电炉,就是相当慢了。这边租房会有房东很仔细的要求,有时近200平使用面积的房子最多只让住3~4人,再想想北京,哎……

伏特加配红牛加冰块永远是不错的选项,尤其是有下一步安排计划的时候能为你补充能量。这边稍微好一点的餐厅上酒都有这种分酒器。一般点酒或者按杯点,或者按毫升、克点,或者按瓶点。下面垫着的菜单上有一些鸡尾酒,货币单位是坚戈,当地货币,今日汇率1美元=153.3坚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最后,再上两个沙拉,沙拉的种类太多,我到现在也没全尝试过……


最后这个沙拉大概说明一下,最左边是腌制的酸黄瓜,解酒去腥,中间是腌制的鱼,但不是鱼干,是鲜软的,右上方是若干烤土豆和小番茄,下面是胡萝卜和包菜的小咸菜,上面加一根小葱和一些香菜。这个是略上档次的下酒沙拉,当地人很喜欢。关于这棵小葱,有一次我们尝试单点一盘子葱,人就是不给…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41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次回答,多多包涵,多多指教)(科普长文
其中划虚线部分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将从哈萨克斯坦的6各方面入手,分享给大家3年留学生活中,我眼中的哈萨克斯坦。
六个方面分别是:教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
[h1]教育[/h1]作为在哈留学生,我最关注的还是哈萨克斯坦的教育。
  • 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
哈萨克斯坦的基础教育较好,文盲较少。中小学为11年制,大多数学校用俄语、哈语授课,也有用哈语、俄语、英语授课的学校。
哈萨克斯坦的中等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根据2014年国际学生教育成就评估方案,哈萨克斯坦学校的毕业生远远落后于在人均GDP水平相似的国家接受培训的同龄人。

2014年国际学生教育成就评估方案,颜色越深,质量越低。(灰色国家未参评)
  • 高等教育
哈萨克斯坦的高等教育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中等学校的毕业生需要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或综合考试,之后还有入学考试(类似于中国院校的自主招生)。
高等教育有自费和 Грант(公费资助)两种。很多资产阶级会自费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在公费资助这一方面,国家会为Грант减免学费,并会对学业成绩达到良好的学生按月发放奖学金。
哈萨克斯坦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制度与中国高校有很大不同。
1,打分机制与国内不同,多数院校每学期有3次考试(2次阶段考试和1次期末考试),每次考试满分100,及格分为50,占综测比例30%-40%不等。
2,不会统一发放教材,学生一般会课上记笔记或找老师要PPT。没有了教材,对习惯国内教学的人来说,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也不成体系。而且与国内同专业的课时相比,这里绝大多数课程课时少很多,有比较多的课余时间,所以这里比较适合自学。
3,宿舍管理也比较轻松宿舍是可以做饭的,而且24小时不限电。出去租房子是没有问题的。
哈萨克斯坦的主要高校分为国家级大学,国立大学,国有参股大学和私立大学。其中主要的大学有:国立欧亚大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我所在的学校)、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国立技术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医科大学等。
再次贴几张图带大家看一下我的学校:

法拉比雕像
学校主楼
学校正门进入QS大学排行前500的大学有4所左右:
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220)、国立欧亚大学、萨特巴耶夫哈萨克国立技术大学、Auezov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
QS Ranking 2018 - Kazakhstan - Results
  • 来哈留学 (有意来哈自费留学的同学可以联系我
来哈留学可以选择自费公派留学
自费留学的费用不高,大城市物价与中国二线城市差不多,住宿还可以,不贵,而且基本上不会出现国内的6人间,8人间。
以我的学校为例,本科学费加住宿费一年3万人民币左右,研究生5万左右,(日常开销不算在内),稍微差一点的学校会更便宜。国内的一些专科院校甚至更贵,所以有很多朋友来这里自费读书,拿文凭。
家里条件允许,自己想出国历练一下,或者是高考不理想的同学,来这里留学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h1]文化[/h1]
  • 饮食
哈萨克饮食传统上以马肉、羊肉、乳制品为中心。主食面食居多,菜肴多肉重口,嗜甜,不嗜辣。
Бауырса(Baursaks)
来哈萨克必吃的传统油炸面食,表皮金黄酥脆,里面疏松柔软,有嚼劲,是民族节日不可或缺的美食,也算得上是家常美食。本地还有一个节日“Baursaks节”专门为 Baursaks 而诞生。个人体会:乍吃上去平淡无奇,毫无滋味,之后,却忽然能感受到面和油最质朴的味道,淡淡的咸香,耐人寻味的筋道,配上一口奶茶,嗯,不噎了

推荐指数:Таба нан(Лепёшка)小烤馕。
去过新疆一定见过比脸大很多的大烤馕,这里有著名的小烤馕。不油腻,淡淡的奶香,面香。对于我这纯汉族的胃来说好像没什么不同,而在哈萨克斯坦的新疆哈萨克朋友说两地的馕有很大的区别。

推荐指数:Бидай кже(bitay kozhe)粥
真不知道咋翻译······)  这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美食,里面有大麦,大米,肉,酸奶,胡萝卜······。
“有没有一种让你印象深刻的哈萨克食物?” “Бидай кже”
咸,牛肉的腥,羊肉的膻,马肉的酸,酸奶的臭,米的香。 我喝那碗 Бидай кже 时的心情也是这样,五味杂陈。我想给它打负分。尽管它料足有营养,但我不想尝试第二次。

推荐指数:Айран(艾兰)俄语叫 кефир
许有很多人听过这个饮料。它是一种以发酵酸奶为原料,兑上盐水的酸咸口味的奶制饮品。我第一次喝的时候很抓狂,酸咸的口味,一点点在口中就能让唾液腺崩溃,之后再也没尝试。后来吃了本地的卷饼感到很油腻,便听本地朋友的劝尝试了一下,顿时神清气爽。 现在的我吃辣的吃油的少不了 Айран,牛油辣火锅配 Айран,绝了~
我尝了很多的 Айран,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下面的这个牌子的,清淡够酸才解腻。不过有的 Айран的确非常粘腻很难喝。
脱坑指南:Айран一定要凉喝,刚从冷藏室拿出的那种!

推荐指数:ымыз 马奶
一种发酵的马奶,个人认为与 Айран 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只不过原材料是马奶。不过这个马奶里面有气体,够酸,有奶香味,却有一股难以名状的“臭味”。我暂且把它当作马味。不过本人不推荐。

推荐指数:Шалап 骆驼奶
这是一种像极了马奶的东西,本地同学告诉我骆驼奶像春药一样。可惜我喝不进去。因为它比马奶还难喝,其中好像有一种青草的气息。

推荐指数:Сзбе 奶渣
牛奶加工的产物,像碎奶酪,但是更软,味道也更好,细细品尝有浓烈的奶香味。但是我还是喜欢在里面加上果酱之类的。

推荐指数:азы (马肠)
一条塞进了马肉的马肠子,马肉的肥瘦比例也有讲究。马肉有种微酸的感觉,口感略粗糙,肠衣也没有很强烈的屎味,切薄薄的一口塞进嘴里,很有嚼劲,不腻。本地同学推荐的特色美食。不过我好像对马肉过敏,吃后浑身发热。嗯,是燥热。有人也说马肉对男人好······

推荐指数:Сорпа (羊肉汤)
我见过的 Сорпа 都是一碗清澈见底的汤,一块肥羊肉漂在上面,地下泡着两整块大土豆,一片厚厚的胡萝卜,和一块瘦肉。对了,上面会撒上一点葱花,香菜或者是茴香。远远没有下图这么好看。

推荐指数:бешбармак (传说中的 别什巴儿玛克)
大大的盘子,底下一层面皮,上面盖几片马肠子和马肉。这就是著名的 бешбармак。各国的 бешбармак是有区别的,各家餐厅的也不太一样,不过有一点就是都有面或面皮,上面盖着肉这种。
我吃过的就是下图这种的,洋葱,马肠,马肉,一点汤,就着面皮。洋葱解腻,马肉增香,面皮饱腹,肉汤顺喉,一盘子下去,浑身燥热,夜不能寐。不建议第一次吃就吃光所有的马肉······

推荐指数:донер (土耳其卷饼)
这里的 донер 就像东北的煎饼果子,河南的胡辣汤,大学附近的烤冷面,全国流行的手抓饼。这种食物集薯条,牛肉或鸡肉,洋葱,奶油,番茄酱,酸黄瓜于一身,卷饼师傅迅速切肉卷饼,放进烤饼机上压上烤一会。从点单到吃上只用短短不到5分钟的时间,配上几根腌得微酸的辣味十足的小青辣椒,带上一杯 Айран 解腻,一顿快餐就这样结束了。
贴心的服务员还会问你用不用从中间切开,分享给你旁边的小姐姐,“不用,我一个人1.5份还不够吃呢,不能分享“

推荐指数:шашлык (烤肉)
若问我让我留恋哈萨克的理由有什么,我会说是 шашлык。
若问我这世间让我念念不忘的美食有什么,我会说是 шашлык, 妈妈的红烧肉和女朋友的煮牛肉。
没错,块大,肉香,种类多,烤牛肉,烤牛排,烤鸡胸,烤鸡翅,烤羊肉,烤羊排,烤鱼排,烤蔬菜串,烤蘑菇,烤肉球,烤·······
如果说烧烤的诞生是有目的的话,那么中国的烧烤是为了社交,而哈萨克的烧烤纯属为了解馋。这种为了人类原始欲望而诞生的美食,会在每一个平淡无奇寂寞难耐或是操劳过度心力交瘁的夜晚让你打起精神来,连滚带爬的奔向烧烤店。
没预约?没关系,可以等!
宿舍要关门了?没关系,撸完这串再说!
······?B事多呢,撸串!



推荐指数:····мороженое (冰激凌)
便宜,奶香味足,量大,管够~


黑色冰激凌
  • 节日
提到节日,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
对比中国节日,是凡没带有“国际”两个字的,这里都没有。本人生活在这里时喜时忧,国内小伙伴放假了,我却在上课,国内同学回家过年了,我却还在接受老师的摧残;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放了一天假(这种假期必定是很少的)。
这里民族多达131种,人数最多的是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所以说,这里的节日几乎都是关于这两大民族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节日必须有那吾鲁孜节(Наурыз),真正的全民狂欢。
  • 体育
这里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国内男孩子热爱的篮球,那么这里应该是热爱足球。人们对健身的热情也比较高涨。除此之外,这里比较有名的好像是冰球和滑雪。
国家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和普京会见地点就是滑雪场。
注意:为确保可以靠谱得解决各位看官的问题请在私信时言简意赅,以便提高解答效率。如:
  • 留学身份:我是研究生
  • 目标专业:俄语言文学
  • 意向大学: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
  • 语言能力:我会英语(雅思6)、俄语(对外2级)、哈语(精通)
  • 留学意图:希望方便轻松地拿到学历//或希望入学教学质量高的大学
  • 其他问题:旅游景点、机场接送机、住宿安排、陪同翻译等。
如果确实有其他联系方式的必要,我会提供联系方式。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42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评论区各位指出错误,哈萨克斯塔为中亚国家,中东的地方手滑打错了
-----------------------------------------------------------------------------------------------
答主今年八月份有幸去哈萨克斯坦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大三暑假)所以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描述一下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写个简要游记免得自己以后想不起来)。总的来说,在kazak一周的经历真是一生难忘,以至于现在上课的时候都经常回想起当时的一些片段,可能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中东风情太Impressive了,也可能是在平常的习生活中泡了太久,忘了世界有多大,能有机会去亲眼看看在一个之前只存在于课本印象中的国家的人们,是在那样的生活,也是极其新奇的体验。
写在前边
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国内不是最早也是相当早一批去kazakhstan在假期参观交流的学生了,原因吗,本来这种中亚国家去的人就不多,当地貌似没有旅游业,我当时在大使馆办签证看到的基本都是中年人,可能是做技术支援一类的工作吧。而且当时坐在旅游中巴里等红灯的时候,会有不少当地人像车窗内看,平常走在街上也会有当地人回头看我们。感觉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
正文
往返都是air astana,不愧是全球前20的航空公司,每个人会发一个包,里边是牙膏牙刷袜子圆珠笔之类的,空姐也是当地人,飞机餐还不错。





飞机上还会供应当地的烈性酒之类的

北京直飞的话好像是六个小时吧,记不清了
到了之后,阿拉木图机场很小,两层,填入境表之后就过关了,出了机场大门感觉来到了北京的县城,很T3很不一样,很多车杂乱的停着。
坐上小巴以后在街道上逛了一圈(我们住在阿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感觉远没有帝都发达,楼都比较破旧,车也大多是老车了,基本都是开了五年以上的车况,但建筑风格不是特别偏向于欧美,有很典型的中亚特色








当地的气候比北京好了不止一点啊,天真是蓝的透亮,走在街上没有很繁忙的感觉,特别惬意,高楼大厦也不是很多,绿化做的也很好,机动车道旁边有专门划分出来的高于路面的自行车道,再往里是行人活动的区域,有健身器之类的,也就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加在一起有5米宽左右吧,路边也有各种便利亭,卖快餐之类的。能够感觉出经济条件上和国内一线城市有差距,但并不明显(专指市中心)





特别重要的一点,物价及其便宜,平均比国内便宜一半到三分之一吧,一升的洗衣液才十块钱左右,买两天的夜宵也就是三四十块钱的水平,路边纯肉的汉堡也是十块钱左右,这有可能是根据当地收入水平订的。但是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不会英语,要买什么的话就直接出示图片给他们看,

这个健达蛋就是给工作人员看图片才找到的,但价钱和国内差不多

比较神奇。。
当地也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其他答主有提到过,MEGA,很大型的购物中心,里边有假树,喷泉之类的,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三层,各种国际大牌都有,消费水准是中等偏上







但在kazak的草原放牧地区,生活条件则及其贫困,路边有很多铁皮搭建的很小的房子,而且人烟相对稀少。途中去了一次草原看骆驼,草并不是特别茂盛,招待我们的农户搭了个遮阳棚,有骆驼奶,当地面食之类的,骆驼奶胃酸,有些气泡,有些像低度数的酸奶,餐桌上爬的全是苍蝇,所以面食的味道不是很深。
当地饮食的话有些西方和中东结合,我们吃的学生餐厅有热菜米饭之类的,烤包子也有,而且当地人很喜欢吃沙拉,待了七天应该吃了快20回。






和国内不一样的是这边的酸奶是咸的。。。

作为以前以游牧为主的民族,马肉马奶之类的肯定少不了,当地的餐厅花30多就能买一大盘马肉,全是纯肉,超值,服务生姑娘还特地为我们唱了当地的歌,弹了乐器(很像冬不拉?)
文体活动的话,有传统的类似于套马杆之类的项目,还有把羊腿骨打磨成小块,比谁仍的远之类的?记不太清了,这个游戏还有定期举办在市中心广场举行比赛,年轻人的话和国内差不多,因为网络环境的原因可以说更丰富,比如pokemon go 之类的,当地也有许多道馆,不少人都在玩

七天里只看到了一家电影院,本来想看自杀小队,但语言原因,还是放弃了

当地有个在山顶的游乐园十分不错,能鸟瞰城市夜景,





有个项目是无助推的过山车,从山顶到山地,在下降的时候能更近距离的看到夜景,还能兜风,有机会去的朋友一定要试一下!
说到年轻人,就说一下当地的大学生吧。和一些本科,研究生,老师相处了一段时间,感觉都很热情,很好相处,也乐于助人,且看上去比国内同年龄段的人更加活跃。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有两个学汉语的学生帮了大忙。我去的大学面积很大,而且植被覆盖广,不夸张的说就像市中心的广场公园,校内的建筑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图书馆里陈列着许多当地名人的画像





Al-farabi Kazakhstan university今年的QS排名应该是200左右吧,也是哈萨克前三的学校了,具体教学质量类的事情了解不多,就不谈了。但学校很大方,我们住的是young scientists dormitory,除了空调之外,冰箱,厨具之类的全有,那夏天的温度,简直了。。。
就先写这么多,以后再更
-------------------------------------------2016/12/31 22:38更------------------------------------------------------------
想了想还是在今年把答案更完吧,要不然过了一天就要想是去年去的哈萨克斯坦了,还是现在有时间近的感觉。
11月又在香港见到了同样是哈萨克国立大学的学生,居然和当时接待我们的学生认识( ⊙ o ⊙ )
想到哪写哪吧,当时还去爬了一座当地的山,正巧赶上上山下雨降温,冻的不行,上山的路全是很抖的台阶,也不够长,不是很好踩,但照玩pokemon不误,走了半个多小时以后,到半山腰,是一条马路,能看见下边的湖,山脚下还有个体育场,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体育项目(看了下楼下 @蕊蕊xi 的回答,感觉应该是同一个地方)



有知道这是什么山的朋友求告知啊!!!
中途还去了当地的模拟联合国组织,和一个纪念二战展示的公园,里面有个chapel,进去的时候正在做礼拜?公园的面积不小,有很多鸽子,可以花钱买喂食的那种,还有骑马的,小广场边上是买食品的小贩,和其中一个小贩卖了一杯咖啡,他也挺热情的跟我们聊天,问是不是中国人什么都吃,平常吃不吃蛇。。。。。。跟他说那都是开玩笑的
还去了一会当地的网吧,价格和硬件跟国内差不多或者好一些吧,进了不义联盟2,看不懂菜单,半天没进去游戏,这个网吧唯一会英语的网管还临时出去了,不过一起同行的有个同学在网吧看了————《铁齿铜牙纪晓岚》                真是一股清流






也不知道说什么了,贴几张图吧

















总的来说呢,kazakhstan对于体验中亚风情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城市里的氛围偏向于宁静,没有其他megacity那么喧嚣。可能是因为呆的时间比较短吧,现在要是还能办下来签证而且有空闲时间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再去一次的。。。
就写这么多吧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43 发帖IP地址来自
贴几张图,如有不妥请折叠

阿克托比某高中毕业典礼




                                                                                               版权归Aidana所有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44 发帖IP地址来自
油价一跌,美元再一加息,这种单一的资源型小国就完蛋了。例如,今年【8月20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将从当日起让坚戈自由浮动,坚戈对美元随即贬值30%,今年贬值达80.5%。本月初,哈萨克斯坦还发型了面值2万坚戈的纸币,是以前最大面值的2倍,可见通货膨胀有多严重。】不要再吹什么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多少万刀了,这种没有可持续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