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背后的营养成分表是怎样测算出来的?是否可信?会有隐藏热量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5 00:45   5733   5
举个例子:
雀巢咖啡香滑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每100ml)
能量             190KJ    2%
蛋白质          0.9 g      2%
脂肪             1.1g       2%
碳水化合物    7.9g       3%
钠                 61mg     3%

是否可以说喝了100ml咖啡相当于摄入190KJ的能量呢?

补充,问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想法:
1、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营养成分表来判断食品是否健康?比如两种面包,每份的总能量相同,但一种蛋白质和纳含量更高,另外一种少一点,是否可以认为第二种比第一种更健康营养?
2、是有没有可能存在营养成分表显示不出来的隐藏的热量?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3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食物能量如何计算出的?
组成我们食物的分子很多,但是能给我们提供能量的却不多,比如糖、脂、蛋白质、酒精、小分子化合物等等。
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中一般只有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够在体内产生大量能量,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营养素成为“产能营养素”。
那这些营养元素能产多少能量呢?
1.食物能值
这就涉及到食物能值这个概念了。食物能值是指食物在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值,也叫物理燃烧值。食物能值通常是弹式测热器进行测定。弹式测热器是一个弹式封闭的高压容器,内有一白金坩埚,其中放入待测食物试样,并充以高压氧,使其置于已知温度和体积的水中,用电流引燃,食物样品便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水和量热计的温度升高,由此计算出食物试样产生的能量。
用此法测定的每g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能值分别为:
糖类 4.1 kcal

脂肪 9.45 kcal

蛋白质 5.65 kcal
2.生理能值
这些能量是在自然状态充分燃烧的结果,我们人体不可能捕获所有的能量,食物也不可能完全吸收,所以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生理能值,指生物机体能利用的能值。
比如就消化吸收率来说,碳水化合物为98%,脂肪为95%,蛋白质为92%。吸收后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在体内完全燃烧为CO2和H2O,所以能量没有损耗;但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结果除了CO2和H2O以外,还有尿素、尿酸等含氮化合物,把1g蛋白质所产生的这些含氮化合物完全燃烧还能释放出1.3cal的能量,所以在计算蛋白质的生理能值的时候应该扣除这一部分能量。
所以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能值(/g)分别确定为:
糖类 4.1kcal*0.98=4 kcal

脂肪 9.45kcal*0.95=9 kcal

蛋白质 (5.65-1.3)kcal*0.92=4 kcal
其他的(/g):
酒精  7kcal

膳食纤维  2kcal

有机酸3kcal
所以,我们吃下去的食物所含有的能量其实很好计算,只要知道它的产能营养素组成就可算出。
二、是否可信?
你相信cfda吗?
三、是否有隐藏能量?
一般来说没有,人体释放能量就是无氧和有氧,到现在还没发现其他的能量代谢方式。最终都是被彻底的氧化。
四、能不能依据标签来判断是否健康食物?
当然可以,参见:能量密度与营养素密度
参考资料:《公共营养师》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31 发帖IP地址来自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32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请关注营养成分所对应的单位,这点相当关键。
比如你列举的咖啡,请不要直接相信这里的100ml,因为你说的这肯定是一条/份咖啡固体所对应的营养信息,假设这一条咖啡是10g,那你加多少水都不会改变其营养成分,而该咖啡的实际干重热量等信息是已标示的十倍。

所以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你完全喝光这一条咖啡(哪怕干吃),就相当于摄入190千焦的热量,与相对应的其他营养素

而接下来两个问题

是否可以根据营养成分表来判断食物是否健康?不一定。
按照你举例的面包,在单位重量与热量都相同的情况下,要是有一个蛋白质含量更高,而干扰热量的主要就三大营养素,那么另一个面包蛋白质含量低了,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含量必定高于第一款面包,那么A钠高于B,B脂肪or精制糖高于A,可以得出B比A健康吗?显然不可以。
食物营养成分表,只是一个营养素(而且现在也只是展示基础五项: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的展示,只能从宏量营养素的层面说明一个食物是否健康,如A脂肪远高于B,则A很有可能比B健康,但要是同类产品,则很难做出客观真实的对比,如猪油和花生油放在一起,通过营养标签你没办法比较。

那么如何利用食物成分表来判断食物是否健康?一定程度还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请不要无视还有一个元素:NRV。你看到后面的百分之几的数字,就是指该食物中的该营养素占全天推荐摄入总量的百分之多少,从而可以一定程度指导你的健康饮食。
如你说的咖啡能量是2%,则说明要是你全天的能量只靠咖啡提供,你可以喝掉50条咖啡就够了。而有些食物的脂肪也许100食物对应的是37%,则说明你一天的脂肪摄入要是全部从该食物来源,则最多吃300g该食物就满足全天的脂肪摄入。
这样说应该理解一些了?


至于有没有可能存在营养成分表显示不出来的隐藏的热量?有。
毕竟我们看营养成分表,前提都是建立在该表是真实可信的基础上,但现状也确实是相当企业为了省检测费,标示的都是理论值,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但毕竟不是百分百精准,要是你遇到无良商家,那标签和实际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如果你发现了,也可以立即购买然后马上投诉工商索赔一赔十哈哈哈)
但是,若是营养标签准确的话,就不会有隐藏热量。因为热量就是三大供能营养素提供,而营养标签是强制标示这三项,因此其他可不标示的营养素,不会有隐藏的热量。所以别担心什么维生素没标示、什么矿物质没标示会不会也有热量,都是没有的。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33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计算过,先要知道该产品里的各种原件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等)及其含量,根据C H O等能量值,核算。然后就是根据国家营养比例的建议表,进行百分比核算。大概是这样,个人觉得非常麻烦,前期大量检测实验,才能得出较为准确数据。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0:45: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事实上,由于国内标注热量没有太严格的监督,检测费虽然不算贵,但是厂家还是不会去花没必要的钱的,所以除了少数国际大厂的食品,还有热量数据比较好获得的产品(比如一些饮料,按添加的砂糖标就行了)绝大部分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都是根据配料热量估xia算xie的,(是的你没看错,xia1  xie3 )
什么,你说说话要有证据?我给你个极端的例子好了,看看配料表和营养表,你有发现什么么?
这样真眼说瞎话的毕竟是少数,但白砂糖热量这么明确的东西都懒得估算一下,你可以理解这监管有多松散了吧?
注意:这是在国内合法注册合法生产销售的产品,但是此达利园乳业非达利园(达利食品),为两家不同的公司,特此提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