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什么必须品尝的美食和值得一去的地方?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21   5391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21:37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篇文章里所选的菜馆只有两个标准,一是好吃,二是有特色。因此我不推荐一些并不好吃,纯粹是因为便宜或装修奇特而造就的性价比而名声在外的店铺,比如因为便宜过头门庭若市的连锁餐厅,比如各种女仆、猫咪主题的店,或者说营造江湖气息的酒楼,以及金碧辉煌、奢华无比的会所。也不推荐那些好吃的外地菜系,比如粤式早茶、铜锅炭火的火锅、日本舞美大师来南京也要吃的日本料理、德国人开、中国大妈经营的面包房,西班牙人开的西班牙餐厅等等,对于长期生活在南京的人而言很有用处,但是一回到当地,这些餐馆难免要露怯。南京的小吃挺多,但是不成菜系,仅有的一些小吃、菜馆也难以成为一块广为人知的招牌,很大的原因在于绿柳居这样的馆子的水准不复当年,诸如奇芳阁、永和园这样的老字号早已江河日下,菜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店大欺客,设置诸如最低消费,只能骗一骗不认识它家招牌的外地游客。而晚晴楼、金陵春这样的酒楼虽然菜品质量差强人意,还有专人讲解小吃历史,但价格死贵,可谓装逼成性,希望大众远离这些,就不予推荐了。推荐的餐厅一律给出地址,如果有分店,那么开头只写总店的地址,分店地址在文后提及,有些餐馆值得一提,但相比别家不值得推荐,就只提其名,不过多推荐了。


韩复兴-中山北路105号(乐业村对面)

许多做过功课的人来到南京会直接奔着韩复兴的盐水鸭去,虽然很多外地人并不知道韩复兴是什么,也不知道盐水鸭是什么。这样的后果是到了大名鼎鼎的韩复兴之后才发现,韩复兴原来是一家只做外卖的店铺。这里的盐水鸭和街头的盐水鸭相比,有几个不同。一是皮肉更嫩。二是许多店家爱吃肥鸭,求一个肥而不腻。但韩复兴选的是偏瘦的鸭子,紧实酥烂。三是味道上,有些不讲究的做盐水鸭会做得很咸,韩复兴的盐水鸭并不很咸,而是突出一股清香。除了盐水鸭,韩复兴的其他东西也都值得一试,吃不下一整只鸭子,斩个鸭腿也是不错的选择。他家的鸭油烧饼也很有名,香脆酥脆之类的话不必多说,鸭油浓郁是最大的特色,不过鸭油的气味缺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认为这是鸭子的臊气人的就不必吃了。



(看似简单却美味无穷的盐水鸭)
南京的盐水鸭大致可以简单地分为两档,韩复兴一档,其他盐水鸭另一档。如果硬要在韩复兴和其他盐水鸭之间塞一个第二名,倒不妨把金陵饭店梅苑餐厅的盐水鸭塞进去。但一来梅苑餐厅的盐水鸭太贵了,就吃东西而言性价比太差,二来金陵饭店是所以是金陵饭店,不在于一道盐水鸭,盐水鸭对于金陵饭店和盐水鸭对于韩复兴的意义截然不同,虽然也上过电视,能讲出光怪陆离的历史和工艺,我始终不觉得觥筹交错、指点江山之间,我吃到的盐水鸭能像电视里那么用心。总之这盘鸭子离大众遥远了一些,便不值得推荐。至于真空包装的桂花鸭,我一直以为任何美味进了真空是对于精心选料、烹调技艺的侮辱,这种储存方法既体现不出厨艺的精湛和选料的考究,精湛的厨艺和考究的材料也不屑于委身于礼盒之中,所以如果路途不远就去韩复兴切几只盐水鸭带回去吧,真空礼盒里的盐水鸭只会让你的家人对南京的印象变得糟糕。


章云板鸭-升州路236号(评事街路口)和巴子烤鸭卤菜店-长白街50号(近淮清桥)

南京的鸭子铺向来是同时卖红白两味的,即烤鸭和盐水鸭。论皮的酥脆,南京的烤鸭比不了北京烤鸭,论口感的鲜嫩多汁,南京的烤鸭又比不了广式烧味。乍一入口,南京烤鸭的味道并没有太多惊喜,但是其貌不扬的南京烤鸭,在洒上一袋红卤之后,脆皮嫩肉之间布满了酸甜适口的卤子,顿时色、香、味境界全出,便是入口生香,欲罢不能。这家店明明叫章云板鸭,卖得最受欢迎的却是烤鸭,其实盐水鸭也不错,但是有韩复兴在前,就不多推荐了。另一家巴子烤鹅卤菜店,名气大不过章云板鸭,人气却不小。这两家推荐的店在做法上特色并不明显,只是各自在各个环节都比别家出色,便不多描述了。如果你到南京人家里来做客,他也未必会给你推荐这家的鸭子,甚至有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家附近的就是最好吃的。

(没有浇上一撇红卤,终究不得南京烤鸭神韵)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南阴阳营有着两家店铺,一家月星餐厅专卖酸菜鱼,鱼片鲜嫩,口味却咸辣非常,而且其他菜一概没有,顶多拍个黄瓜,另一家巴子烤鹅,烤鸭做的很好,烤鸭中放很多的干果,吃着入口生香,这两家虽然没有什么关系,但东西都做得很好吃,能吸引远近食客,又在同一条街上,去吃月星酸菜鱼的几乎都会人手一份,捧一盒烤鸭进来,倒也相得益彰,每每看见这一景象,颇有管鲍之交、秦晋之好。但后来月星餐厅搬走了,虽然各自的生意依然不错,但这样美好的景象却再也看不见了,有些食客为之惋惜, 不知老板们有没有惋惜的想法。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每次吃饭的时候,烤鸭和盐水鸭一同摆出来的时候,都是夹烤鸭吃的人多,大概是做法使然,相比盐水鸭,烤鸭更容易做得好吃吧。


鸭得堡-抄纸巷11-12临号(近淮海路)

南京人嗜鸭,擅长吃鸭,不论是烤鸭、板鸭、盐水鸭,都做得香飘十里,美名远播。鸭脖、鸭爪也不放过,连美女们也不顾手脏,啃得美滋滋的,鸭子翅膀做成鸭四件,小孩子也抱着啃得满脸卤子——应该说除了鸭毛只能做成羽绒服,鸭子身上的每一块都能在南京变成美食。但如果挑选一种和南京人最为休戚相关的食物,这种食物却不采用鸭子肉,而是用那些鸭子肚子里藏着的东西,做出来的鸭血粉丝汤。
但南京遍地都是鸭血粉丝汤,但想吃一碗理想的鸭血粉丝汤,它的里面内容首先要包罗万象——鸭血细腻而嫩滑,鸭肫肉质紧密,滋味悠长,鸭肠富有韧性,紧韧耐嚼,鸭肝质细嫩,味鲜美,有鹅肝的影子。单单是这一条,许多小摊就做不到,即便有这么全,也舍不得物料放多一块。而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好吃起来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新鲜,只有新鲜的内脏才能释放出最丰富的韵味。鸭德堡这里客流巨大,每天消耗的内脏数不胜数,巨大的消耗量是材料新鲜的最好的保证。而作为南京最贵的鸭血粉丝汤,里面的内容也毫不拮据,是足量足料的。有好的物料,便少不了好的汤头。如果说鸭血鸭肝之类的只不过是在程度上优秀于其他的鸭血粉丝汤,这汤底便足以称得上是绝无仅有了。与别地的鸭汤相比,鸭德堡的鸭血粉丝汤的汤汁竟然是乳白色的,喝起来浓郁鲜美,不知是不是老鸭熬出来效果。但这鲜美之中,却不像一些靠味精堆出来的小摊一样鲜得浓烈、逼仄,以至于喝完之后口干。对于反感味精的人而言吃到了一点可贵的克制,这也许就是对自己食物味道的自信吧。粉丝和豆腐果的口感也很好,尤其是豆腐果,吸饱了种种浓郁、鲜香和甜美在其中,咬在嘴里,顿时就吃得停不下来。

(鸭得堡乳白色汤汁的鸭血粉丝汤)


如果在喝这家鸭血粉丝的时候,配一块锅巴也是很好的选择,除了这家老店,还有后来开的三家分店分别在丰富路134-4号(中央大酒店旁),珠江路通贤桥4号(近百脑汇),三牌楼和会街51号-11。如果对于口味不是很看重的人,倒也可以去小李汤包尝尝,虽然味道差了一些,但是价格便宜,性价比很好。至于南京遍地都是的回味鸭血粉丝汤,没吃过鸭血粉丝的外地朋友可以去那里尝尝新鲜,至于口味,我只能说在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大概就不会特意去吃了。
值得一提的是,鸭血粉丝汤其实分为红汤与白汤,红汤自诩名门正派,白汤乐得后来居上,如果深究历史,白汤的鸭德堡就是这样一个外来客,但是这样一个外来客的风头却渐渐盖过了诸多红汤的鸭血粉丝,也许是正宗的南京小吃不争气吧。


汪家馄饨-集庆路来凤小区金粟庵9号(近三山街地铁站)

曾经有一首南京话说唱《喝馄饨》传唱于大街小巷,就是以喝馄饨为引子,说遍南京世像百态。南京地面的馄饨以小馄饨为主,好吃的馄饨有很多,比如玉泉路上养育了无数中小学生的胖子馄饨,再比如蒋友记和莲湖糕团的牛肉馄饨,各个食客、各种美食榜单里的馄饨店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也许是小馄饨本身个头小、利润不高,做大做精确实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因此挑一个第一不是很容易,但如果非要选出一家南京最好吃的馄饨,那就只能是汪家馄饨。

汪家馄饨的个头非常饱满


这里的馄饨肉馅饱满,汤底清凉。最为出色的一点在于馄饨馅调得非常紧致,煮熟之后吃起来非常鲜活,一口咬开肉馅仿佛吃进一只滚烫的小鱼。这一点技术革新很难得,因为南京街头都兴吃小馄饨,汪家馄饨严格地说,从流派上属于安徽来的安庆馄饨,虽然采用的是小馄饨的包法,但肉馅遒劲有力,个头很大,就已经让很多肉馅软趴趴、黏糊糊的馄饨自愧不如了,但这么做的代价是皮子做不到薄如蝉翼,因为肉馅大,比较难熟,如果皮子太薄,等到肉馅煮熟的时候,皮子就要煮烂了,不过对于吃货们而言,这种做法似乎很讨人喜欢,也让它在南京清一色的小馄饨中鹤立鸡群。这家馄饨的汤也非常清爽,常常换水,因此口感也很干净。相比好吃的馄饨,老板下馄饨更是一件惊人的表演。由于食客络绎不绝,老板都是一次性下几十个人的分量,待馄饨依次下锅,遍任其翻滚。利用这段时间摆放碗筷,只见他双臂轮圆,抱来层层叠叠高塔一般的二十多只碗,轰隆一声摔在铁皮台子上,大碗四散滚开,犹如江面翻滚,老板左右开弓码放整齐,摆勺子、浇卤子、洒料有条不紊,工序一道接着一道节奏井然有序,期间碗筷碰撞,叮当作响,却秩序井然,甚至富于节奏。这些工序看着并不多,但这么多碗颇有些繁琐,但他出手凌厉,一切都是一蹴而就,时不时腾开手撇去旁边馄饨锅内的浮沫,等到时机一到,利落地把馄饨舀出锅,人们依次端走。“你,什么碗?”老板问一个呆呆立着排队的人,原来盯着看的人没反应过来,都意识不到自己等了多久。

由于生意火爆,汪家馄饨的老板每天都忙得不得了


汪家馄饨为兄弟三个三家分店,这一家是老二的店,人气最旺,这位老板的外形也非常凶悍,寸头、纹身,下馄饨的时候颇有刚猛之气护体。另外两家店面分别在雨花路201号(雨花台北门对面)和雨花新村二村联华超市旁(近区邮局),但人气就差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所有的馄饨中,只有一家老汪家柴火馄饨,默默坚持用柴火煮馄饨,自从在网上爆红之后很多人纷纷去找童年回忆,而我吃过之后觉得,这家馄饨味道平平,只能说不难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绝不值得亲自跑去吃,如果哪一天正巧路过,给柴火堆拍一张照即可。就让这种没有意义的坚持自生自灭去吧,一切烹饪技法的革新和坚守,都要以好吃为目的和前提,不是吗?


易记皮肚面-明瓦廊101号(近大洋百货)和君友老卤面-火瓦巷(江苏饭店2号门旁)




相比名声在外的鸭血粉丝汤,南京的面条名头就不够大了。兰州有兰州拉面,北京有炸酱面,武汉有热干面,镇江有锅盖面,南京有什么面呢?南京人挠着头皮,指着面前的大海碗说——我觉得屌皮肚面好吃得一逼唉!皮肚,是将鲜猪肉皮晒干之后炸成的东西。好的色泽黄白、质地脆酥,孔状均匀,块形完整,口感鲜美,由于香酥多孔,放入面汤中常常能饱吸汤料,发胀开来。所谓的皮肚面,其实只是放了皮肚而已,真以流派论,这种南京人最常见的面条应该叫做小煮面,这种面条不放酱油,味道偏清淡,功夫全在料和汤里。其中的配料包罗万象,绿的青菜叶,白的鹌鹑蛋,黑的木耳,粉的香肠片,红的熏鱼,灰的猪肝有其中六样的就算是六鲜,配上白面红油煞是好看,至于究竟是哪六鲜,不一而论。牛杂、牛肉、大排、小排、熏鱼、扣肉、皮肚等等各自也各唱主角,如果有点了诸如“全家福”这样的品种,那真是浇头比面条还多,要吃得人死撑活胀了。小煮面的面条普遍细细的,且筋道十足,但如果碱水过多,筋道就成了坚硬。也许是这样复杂丰富的配料,且用料足实,碗大如缸,南京的小煮面几乎都不难吃,水平上各有特色,易记皮肚面的名气要略大一些,给料很豪爽,尤其是皮肚。面汤中带着辣,面条也有劲。其他的小煮面也有非常好吃的比如祁家面馆。项记面馆。四鹤春面馆,用的没发透的皮肚,很特别。张府园大碗面。张褚玲大碗皮肚面。茶南面馆,大肉实惠,面汤是红汤而非一般小煮面用的白汤。这些面馆都是随手摘录的,水平的差距都不大,一方面是说南京的小煮面都不错,至少不会有一些地方随便浇一勺酱油汤扔一把面条的事情。另一方面实在是现在年轻人的口味太不讲究了,吃泡面吃老坛酸菜,吃龙虾非吃麻辣香辣,口味越来越重,于是这些面条无一例外都是用令人瞠目结舌的味精堆出来的味精鲜汤,吃着虽然不错,但是吃完以后就要大口喝水了。小煮面不加酱油本是为了味道清淡,结果传承人们的味精一个用得比一个狠,我不敢想象吃惯了这些面条的人以后的生活中会欣赏那些清淡的食物吗?就像抗生素形成的抗药性一样,滥用味精最终也会混乱我们的味蕾。

包罗万象的易记皮肚面


除了小煮面,另一种在南京常见的面条是老卤面,南京的老卤面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君友老卤面,君友老卤面最有名的则是熏鱼面,既然专门推荐了,什么老卤醇正、面条筋道、鱼肉味甜的话说不说都一样,但他家居然是24小时营业,上夜班的人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常去吃一碗面条,相比一些愿意过安逸日子,只忙活一上午的馄饨档,这家面馆倒有些人文关怀,不过时过境迁,这家面馆的水平越吃越低,口味也越来越不行,笔者除了去附近的剧院看戏之后顺路吃口宵夜,再也不会特意去吃了,在我心目中,君友也只剩下这点人文关怀了。除了这一家老卤面,随手摘录老瞻园面馆,地雷面馆也是很好吃的老卤面。

熏鱼面是君友老卤面的招牌


对面条而言,小煮面得其鲜美,老卤面则得其醇厚。小煮面的历史从解放后开始,因为其更刺激的味道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老卤面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相比制作起来更简单的皮肚面,熬制老卤更见功夫。但是随着吃东西的人越来越不讲究,许多人以吃货自居,却连自己真正喜欢吃的是什么都搞不清,店家也一味把口味弄得重,使得许多老卤面咸得要命,许多小煮面成了味精面,鲜得口渴。据说就面条而言,不妨去大饭店点了吃,大饭店的白案师傅做出来的面条往往都不会差劲,可惜我没有怎么吃过这样的面条。我曾经在大饭店吃到印象最深刻的“小吃”是王子饭店的王子炒饭,放满了各式鲍参翅肚,还有漂亮的女服务员表演炒饭,吃到嘴里并没有什么稀奇,倒是女服务员的表演有些新奇,看完了才觉得我学学也能学会,只不过我不是女的罢了,结果时过境迁,前些年王子饭店居然倒闭了,令人唏嘘不已。还有一些大饭店做出来的刀鱼馄饨,一旁的刀鱼骨头炸的酥脆,刀鱼馄饨的馅也的确是细腻鲜美,舌头一顶就化,但相比汪家馄饨,还是后者给我的惊喜更多。而问起现在的南京年轻人知道什么面馆,恐怕很多人都要说鸿福面馆,这家推出58元超大分量,如果一人吃完就免单的面馆在网上声名远播,但就口味而言,配不上这么大的名气。也许不论是富人土豪还是平民百姓,我们对于自己真正想吃什么,还无暇细细思考。


李记清真馆-评事街打钉巷1号(近建邺路)

南京的牛肉锅贴店多如牛毛,李记清真馆当为其中翘楚,也就是说,这是全南京最好吃的锅贴。李记清真的锅贴包含了人们对于锅贴这种食物的所有完美幻想,色泽、口感、味道等等一切,金黄酥脆、鲜嫩多汁,肉质软嫩等等别处使用过的形容词都可以一股脑套用到它的头上。但如果挑选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应该数它的汤汁。咬开一只锅贴汁水四溢,惊喜无比,头一次吃的人绝不会想到,锅贴里也能有这么多的汤汁。汤汁鲜甜无比,并且饱蘸了牛肉的香味。简直像是在吃一只小笼包,但蒸出来的包子哪会有油煎的锅贴这样的似火热情呢?就像莫妮卡贝鲁奇和玛丽莲梦露都是绝世美女,但玛丽莲梦露的裙子迎风飞扬的时候,这一刻便带走了男人所有的幻想。



锅贴与牛肉馄饨是这里的绝配
南京也有不少打着七家湾名号的锅贴店,但好吃的并不多,可以称之为美食的有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展示了菜籽油用法的草桥清真牛肉锅贴扁食店,在评事街七家湾甘雨巷33号(省航道局对面)。金记老七家湾第一锅贴店,位于金沙井20号(近瞻园)。还有位于老门东的箍桶巷内的蒋友记,除了皮子没有蒋友记那么好吃,锅贴别的部分水准都不在蒋友记之下。这些锅贴的水准都不错,但相比之下,更多的人还是觉得李记最能代表南京的锅贴。


蒋有记-箍桶巷(老门东侧)

曾经跻身于秦淮八绝的蒋友记堪称命途多舛,1922年,如今的掌门人蒋玉友的爷爷蒋有才创立了“蒋有记”。传给他父亲蒋庆祺。1969年,“蒋有记”于文革中停业,蒋庆祺被下放到沭阳农村,蒋家人举家离开南京,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蒋庆祺才带着妻儿回到南京摆摊,但蒋友记的招牌却成了夫子庙饮食有限公司的,靠着招牌贩卖假冒的“蒋友记”,也有多家店面盗用蒋友记的招牌。几经诉讼,2010年年底,工商总局商标局决定让双方抽签决定“蒋有记”的商标归属问题,蒋玉友“幸运”地抽到了签。

这份传承了一百年的手艺,锅贴的皮尤其令人惊喜


作为近百年历史的清真菜馆,传承下来的手艺毫不逊色,尤其是牛肉锅贴。这里的牛肉锅贴外皮最佳,厚一分笨重,薄一份生硬,软硬适中,不僵硬不粘牙,底部焦香酥脆,入口就像是在嚼一块酥脆的饼干,如果外带会发现,过一段时间也不像有些锅贴软榻下来,而是坚挺依旧。肉馅的肉质软嫩,咸甜适口,馅里有微量的葱姜既去了腥,更突出了牛肉清新自然的本味。牛肉馄饨也曾是蒋友记的招牌之一,但现如今水准平凡,好吃,却不值得在文章里推荐。正宗的蒋友记只有古色古香的老门东内的箍桶巷有一家,以及秦虹路313号的分店。广为人知的夫子庙里的那一家正是顶着蒋友记招牌侵权多年的帮凶之一,在官司中它得以继续营业,但不得扩大经营面积。这一家的锅贴没有难吃得那么明显,但与正宗的相比就相形见绌,提醒大家是希望大家不要冲着老字号的名头却被骗了,还要怪罪到老字号的头上,而且侵权使然,最好还是别去支持它的生意了。


莲湖糕团店-贡院西街26号(近夫子庙景区步行街)

在夫子庙寻找这家人满为患的店非常容易,走进莲湖糕团店,会发现满屋子的人都在捧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喝得起劲,这便是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元宵了。这碗元宵色泽乌黑,口感浓稠粘糯,小火慢炖将所有食材的外形化解,逼出所有的味道,任他们互相拥抱融合。红豆被细细地磨成了没有脾气的末,释放出清香,而在这香味之中又蕴含着桂花的香气,才品出了桂花的香气,又嚼出了炖得柔软的莲子的清甜微苦,方吃出莲子的滋味,又触到稀烂的红枣的香甜,所有这些味道都在白糖的甜味上铺陈开来,甘甜清香、软糯细腻,这一切,却都隐藏在其貌不扬的黑之中。品完赤豆元宵之后回头再看它,便不敢小瞧这黑乎乎的甜品,只觉得自己捧着喝下的,是一碗黑夜中的璀璨星空。

满屋子的人都捧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


糕团店里也卖其他糕团、糕饼、糕点,不只是制作技艺的问题还是现代人的口味,我觉得都不是美食,它们的水平不会超过任何你在家门口吃到的,糕点的滋味显得莫名其妙,绝无惊喜,也许这些东西和我这种吃惯了西点的一代人不在同一个频道,还不如麦当劳的派更合我的口味。


芳婆糕团店-王府大街50号(近石鼓路)

相比别的店家往往只有一两道菜是值得推荐的,芳婆糕团店体现出了一种美妙均衡,虽然没有好到逆天的食物,但它的每一样东西都不错,单单拎出谁来讲都不公平,但把它们都讲了又不现实,我只能说它家的酒酿元宵、 老卤蛋、糖芋苗、酸辣汤、 麻团、 赤豆元宵、 肉粽、 糯米藕、南瓜饼、 赤豆酒酿元宵、板栗肉粽、肉麻团都的确不错,只要你不是严苛的美食家,是不至于从中挑出毛病的,如果愿意都尝试一些传统甜品的人不妨去这一家试试。而且它的食品非常便宜,即便有些不合口味的问题,看到这么高的性价比,心情也不忍心变坏。
如果非要所和它同样火爆的莲湖糕团店最大的区别何在,我要说是窗口操着南京话的,真正的大妈。手脚麻利,说话灵活,给人一种亲切感,不由自主地猜测,哪一个是真正的芳婆呢?这或许就是所有国营老字号都缺乏的一股人情味吧。


南京大牌档-湖南路狮子桥2号湖南路步行街内

如果一生只听一部音乐剧,那就听《歌剧魅影》。如果来南京只能吃一顿饭,就吃南京大牌档。菜品是各式各样的南京小吃和本地菜,虽说他家做的狮子头挺好吃,但再好好不过对面专做狮子头的狮王府。虽说他家的烧鸭包很好吃,但有人受不了鸭子气味,避之不及。虽说它家的古法糖芋苗很好吃,但甜品再好,好不过上面推荐的两家糕团店。外地客人来了南京总要被带来这里,但南京人却不会常常去吃,品类多而全,样样都精却样样做不到冠绝一城,是这里的尴尬之处。走进南京大牌档,便恍如隔世,穿越时空。这里进门有长袍马褂的老先生迎宾领座,戏台上有评弹上演。屋里大树参天,有鸟笼只觉赏心悦目,楼上有雅座木阁,挂灯笼显得红红火火。这里的八仙桌、长凳、地砖、碗筷无一不是当年风情,体现着做戏做足的诚意。

戏做得足,也要有人懂得欣赏


有一次,我和老师去南京大牌档吃饭,老师喜欢曲艺,听见了戏台子上的评弹,便多看了两眼,却皱皱眉头,环顾四周,食客们各自吃喝,不听唱曲,便明白是观众如此,演员便演得敷衍。不知为什么,我们的菜迟迟不上来,老师见戏台前的桌子空着,索性走了过去,坐下来看看。演员一见来了人坐着看,顿时打起精神,手上的功夫活了,眼神更加到位,唱得也更加婉转动人。老师到了当口,便鼓掌叫好,我也跟着喊好。这一喊引得周围几桌的食客也回头看看,停杯投箸,盯着台上的演员看。这时台上的演员简直换了一个人,唱得抑扬顿挫,轻清柔缓,舌底生花。三弦、琵琶声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带着万种风情,一曲唱罢,顿时一片掌声,一顿叫好。后来菜陆续上来我们安心吃饭,跟着瞅两眼,之间演员结束了走下台来,往老师这里走来,道谢两句,寒暄几声,便就此别过。我并不喜欢提及我吃饭时候的经历,这些与品尝美食无关的事情只会影响表达。但这件事却不得不提。我以为许多味道就像曲艺一样,渐渐式微。更刺激的口味和音响搅乱了我们的味蕾和耳膜,当我们吃不出味精和高汤的区别,听不出假唱和现场的好坏,又靠什么建立我们对于美食和音乐的审美?又靠什么保留当初的记忆?


——————————————————————————————————————
【广告】
(我朋友的甜品烘焙 提我不知道有没有折扣 具体看店主良心哈哈。挺好吃的 如果感兴趣请告诉她是看了社区宋先生广告来的)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21: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要推荐一个去南京的好季节,那一定是冬天!不止因为那句「一下雪,南京就美成了金陵」,更因为可以看包邮区最迷人的初冬,吃最顶流的栗子和烤鸭!
南京的初冬,美得不像话:



11 月 23 日小雪节气当天的玄武湖、栖霞寺和珍珠泉。图/东方 IC小雪节气后,大家就会猜测南京的第一场雪什么时候来。

有句话说:一下雪,南京就美成了金陵。图/东方 IC南京的初冬,又是充满烟火气的。盛一碗热乎乎的酒酿赤豆元宵桂花糖芋苗糖粥藕桂花汤圆...比烤红薯还熨帖!


浇头丰富还有油脂爆表的油渣皮肚,比温婉的苏州霸气许多,对面条的痴迷程度似乎也不输北方。


菜籽油浸润的牛肉锅贴,用大锅煎得金黄,像月牙一样诱人。

还有数不过来的小吃,甜咸相宜:烤鸭糖炒栗子汤包馄饨酥饼...



南京虽然地理区域在南方,但属于北方方言区,自带北方色彩,有小清新也有重口味,很适合周末去吃两天。

非常丰富,南京的好吃,一直是被低估的* 文末有店铺清单和路线推荐,欢迎收藏。
100 张图带你见识南京小吃的魅力!
热乎乎又暖心,每一份都甜蜜
糖芋苗赤豆元宵糖粥藕与板栗香
红白相间的桂花酒酿赤豆元宵,听名字就想吃。

暖和和的,随风冒着丝丝热气。路过街头小店,还可以打包一份。

煮的酥烂的红豆、糯糯的小元宵,还有米香味正的酒酿,好丰盛。

喜欢点缀着桂花,唇齿间渐渐浮起香甜。绵密细腻,余味悠长。

南京传统的糖水还有桂花糖芋苗,此刻芋头正当季。

小芋头煮得烂熟细腻,用藕粉勾芡,加入桂花糖浆,透亮浓稠。

用搪瓷勺随便舀起,颗颗可爱又水润的芋苗,一吸一抿在嘴里化开,像烤红薯一样温暖。

在清冷的天气里吃一份南京特色的大汤圆,也超治愈。看,白白的小胖子探出了脑袋~

汤圆很大颗,非常软糯,馅料也饱满香甜。小份有五个,就能吃饱饱。

可以要芝麻、红豆馅双拼。店里还有干桂花和桂花酱卖,把秋天封存带回家。最爱的还是醇厚的红枣酒酿汤底。去核的红枣切成两瓣,每一口都满足。

南方爱吃甜粥,南京的美龄粥已经名声在外了,一碗糖粥藕,更值得提名。

对南京人来说,糖粥藕也有着吉祥的寓意:象征居家红火,粥中有桂花,表示命中富贵。盛一碗糖粥,再取蜜藕切片放入,果然甜蜜升级。

相对粥底,藕片味道显得更清爽,不用担心会甜到腻。在南京的深秋,除了满城满地的梧桐叶,还有满大街的糖炒栗子香。

从 9 月开始,火出南京城的金味栗子就开始排长队,成为南京人重要的应季日常看机器正在翻炒,飘出的空气都是栗子味儿的。

南京的板栗店大多用的河北迁西或燕山产的栗子,更香糯,适合糖炒。著名的金味栗子店,一年只做四个半月生意,门口南京人天天排长队,一家小店每天能卖 1 千多斤栗子,堪称包邮区顶流

壳薄、好剥,很香甜,难怪是南京人民愿意排队来买的秋冬时令风物。

南京朋友说:南京的冬天很湿冷,捧着一袋栗子回家超满足还有一口发着光的蜜汁藕,吧唧两口觉得整个人都温润起来。

啊~淋上糖汁,化身疗愈的中式甜点看阿姨切都极度舒适,糯米塞满藕孔里,吃起来粉软有米香。

碳水与肉的大满足
浇头丰盛的大碗老卤面皮肚面
南京人吃面热情度并不输北方,带着南方的鲜甜又有着北方的豪气。

主要分两种:小煮面(也就是大碗皮肚面)、老卤面(分汤面与干挑),浇头也极为丰富,让人大开眼界。

大肉、面筋、洋葱香干、熏鱼、牛肉、芹菜百叶、大肠、雪菜、青椒干丝...任意搭配。浓郁酱油色的老卤面,南京最传统的面食。一锅老卤的奇妙都藏在了精华汤汁里,咸中带甜透亮香醇。

三种浇头加个蛋,也不过 32 元。一定要点份大肉,真的足够大才敢称作「大肉」,卤过的三层大五花确实诱人。

一筷子都很难夹起来~想起妈妈做的梅干菜扣肉,油润不柴,吃起来也不会腻,是有灵魂的滋味!

素菜都好吃,下饭的家常滋味。尤其是吸足汤汁的面筋,好吃到跺脚,甚至产生肉香的幻觉。

面也要爽滑劲道,有面香!

南京的大肉面真是严重被低估的包邮区美味,下周再来一篇好好写!当地人还好一口皮肚面,是比脸还大几圈的大碗。

皮肚,就是炸得金黄的猪肉皮,浸泡后吃起来 Q 弹脆爽,还有气孔的蓬松感。

看,还会弹跳哈哈哈。选一碗丰富的六鲜皮肚面:皮肚、香肠、肉丝、猪肝、木耳、西红柿,浇头足够镇得住场。而且与老卤不同,一般是猪骨高汤熬制的汤底。

点单时,都会问你要不要辣油,香香的辣油可谓是点晴之笔。

吸饱了辣油汤汁的皮肚会吃的南京人,还会加一碟油渣,皮肚面的灵魂伴侣。

老板正在大锅油炸,闻着这罪恶的香气,想想就好吃。加老油条或锅巴泡进面汤里,是老饕们的进阶吃法。

碳水加倍果然快乐也加倍,微微变软的油条与锅巴依然很香。

没有一只鸭能活着游出长江
来南京不吃鸭,鸭子都有意见
南京被称作「鸭都」,花样吃鸭程度不亚于广东吃鸡。街头随处可见鸭子店,隔着玻璃橱窗似乎都能闻见香味。


让师傅斩好四分之一的烤鸭酱鸭卤鸭盐水鸭...再要点鸭四件回去煲剧,更像是接地气的百姓美食。

尤其是烤鸭,作为包邮区人,觉得南京的烤鸭真比北京更适合我的口味hhhh。它的灵魂都在卤汁里,可以说「北京烤鸭讲究鸭皮,南京烤鸭讲究卤子」。

而且与全聚德的挂炉烤鸭不同,南京保留着焖炉的烤法,锁住鸭肉的水分。好的卤子一般是用烤鸭肚子里的汤水和鸭油,配合上八角桂皮等香料熬制而成。各家配方也不同,真的,包邮区最好吃的鸭子!

一般卤汁和鸭子会分开打包好,如果马上吃,阿姨也会帮忙浇好。亮红色的鸭肉完全不骚不柴,有股清新的香料味。

鸭皮也会上瘾,不似北京烤鸭玻璃纸般的香脆,软中带韧得香,亮闪闪的油脂并不会腻。

有嚼劲的酱板鸭也要投上称赞的一票:

肉紧实细密,而且咸香味让人回味无穷,很适合下酒。

以及拿老卤泡的盐水鸭,鸭子用的散养的黑毛草鸭,淡淡的盐味儿,肉更精瘦。

日常再点一份鸭血粉丝汤,舒坦下肚,会吃的本地人还会加锅巴泡进汤里~

煮得软滑的粉丝,嘶溜入口,胃都暖和起来。

滑嫩的鸭血,脆爽的鸭肠,绵韧的鸭肝,鲜香一大碗。

南京人对鸭真的是物尽其用,做成鸭油酥烧饼,那叫一个香!

焦香的酥饼,咬一口就掉渣满地,两块一个,南京人买一大袋回家,平底锅烘一烘,就是一个非常美味的早晨!

咸甜口味都有,选择超丰富,研究员最爱葱油、萝卜丝和芝麻味儿~热气腾腾的锅贴汤包馄饨
菜场居民楼周围的袅袅烟火气
南京的牛肉锅贴和其他地方不大一样,月牙弯弯的形状,外皮酥脆肉馅滚烫会爆汁。


据说南京的牛肉锅贴出自七家湾,曾经那块是回民聚集地也是牛肉贩卖的场所,现在很多店都能看到打成七家湾的招牌。制作过程也像街头江湖绝技,看小哥熟练地按螺旋状摆放好锅贴,倒入菜籽油,用钳子翻动着浅口大锅。

北方研究员表示从来没吃过这样的锅贴锅贴被油浸润煎得金黄,个头快有普通饺子的两倍长了。

咬开要小心被肉馅中汹涌的汁水烫嘴,咸中带甜,不好吃算我输!

配上醋或者蘸些辣酱,焦香充斥口腔,味道一级棒!

南京人还爱喝馄饨吃汤包,找大家都在排队的那家准没错。

看店员端着冒着热气食物的忙碌架势,也馋了~传统的南京汤包圆鼓鼓且收口朝下,还有用鸡汤做皮冻的鸡汁汤包。也很多褶子朝上的小笼包,都是现蒸现卖,轻轻提起,皮也不易破。


要咬开小口吸入汤汁,味道鲜美香甜。

啊,一不小心兜着的汤汁涌了出来,似乎还带着饱满的生命力。秋天还有应季的蟹黄汤包,肉眼能看到蟹黄与蟹肉,从味道到馅料都值得夸。

新鲜拆下的蟹壳还摆在门口:

当人爱说「huo 喝馄饨」,在南京几乎看不到大馄饨,都是小馄饨。

安徽安庆馄饨更是在南京遍地开花。

南京馄饨还分流派,比如本地的薄皮金鱼小馄饨,也有安庆个头稍大肉馅更饱满(诶不对,大家穿着棉袄开心吃馄饨,身强体魄的老板臂力无穷地拎起生馄饨。

老板不仅开着馄饨店,还有家泰拳馆,这个天气,果然生猛~馄饨店的辣油也有讲究,甩半勺子在汤水里,清汤寡水也立马变得有锅气~

肉馅紧实鲜嫩,皮也薄薄的,舀一勺哗溜一口,身心熨帖啊。

老饕的吃法还会窝个水煮荷包蛋,会流心的那种:

或者配上隔壁的酱香饼,一顿快乐饱腹的早餐:

这里也不少好吃的清真馆子,再来一碟煎包或锅贴,牛肉下午茶套餐齐全:

还有鸭血版馄饨:

一口馄饨,一口又韧又滑的鸭血,也是冬日极好的慰藉。

还有鸭杂全套的丰盛馄饨,可惜我们这次没来得及吃。菜场周围绝对也是小吃聚集的宝地。一家德州扒鸡店门口排着长队,大家就为买热乎乎刚炸出锅的藕圆。

外表被炸得酥脆,比肯德基上校鸡块还上瘾,小心烫嘴哦。

能吃出藕自然甘甜的味道,又糯又脆很细腻。

古早味蛋糕也晋升成网红,朴实的草鸡蛋糯米蛋糕刚出炉时特别好吃。

现做现卖,外层酥脆里面软糯糯的,像在吃麻薯。

顺手打包一份甜津津的酒酿回家。

加入了红豆更香甜,酒酿香很上头,像在舌尖跳舞,好喜欢~

逛吃路线与店铺参考
天冷了,尤其想一头钻进居民小区或菜场,感受热气腾腾包围的烟火气啊。我们出发前,就收到了超多本地朋友的热情安利,给大家汇总一些推荐。
  店铺速览:
碳水可以去这几家:
1、清真西北桥头拉面大王大概是本地朋友都会推荐的一家店,最棒的是全天24小时营业!牛肉锅贴无敌!还有红烧牛肉刀削面、牛肉馄饨也可点。

2、大名鼎鼎的李记清真馆,记得去打钉巷店,上过舌尖的草桥清真牛肉锅贴离得也很近,都能去。

3、每次去都要排队的小李汤包,殷高巷那家最正宗,蟹黄汤包、鸭血粉丝好吃。

4、本地人推荐的老店笑云开汤包,倪妮还来光顾过。

传统的汤包推荐大家去徐建萍汤包,热河路的店。5、南京的馄饨店遍地都是,我们去了安庆韦梦楠馄饨,阿姨在现包,小份馄饨加个蛋,吃得熨帖。

6、汪家馄饨更是火了超多年,许多人也为一睹开泰拳馆发型也酷酷的老板,想堂食记得在下午 1 点前去。

7、小时面馆的老卤面,离开南京就想念了,大肉一定要点!老板是地道的南京人,生意超好,饭点是要排队点单的。

8、皮肚面大概是家楼下的最好吃,去了大家推荐的老太皮肚面、巴子面馆、许记大碗皮肚面

第一次尝试的话,研究员觉得许记比较好接受,环境相对干净,用料丰富,老油条强烈推荐!甜点糖水可以去这里:
9、蓝老大糖粥藕店,紫铜锅熬煮的老味道。local 的选择是去双塘路的老店,每天新鲜制作的桂花糖芋苗、酒酿赤豆元宵和糖粥藕,卖完即止。

老门东店味道总觉得差些,不大推荐~10、蜜汁藕我们去的是杨家冰糖蜜汁藕,好吃。瑞金路的「第一冰糖蜜汁藕」也很棒。

11、曹都巷的罗家桂花汤圆的赤豆元宵和桂花汤圆,都好吃。研究员五年前在南京生活时就很爱这家,还是熟悉的味道。时间宽裕也可选择安家桂花汤圆

12、三姐酒酿在科巷菜场,顺路还可以买草鸡蛋现做蛋糕、德州扒鸡的炸藕圆以及福印板栗,许阿姨糕团也在附近,青团好吃。


13、糖炒栗子喜欢这两家:金味栗子福印板栗,甜糯超香~

14、鸭子,我们喜欢的是达记卤菜章云板鸭,烤鸭一定要试试巴子,特别棒!两三个人的话,四分之一就够吃。

还有许多不错的店,期待下我们的南京烤鸭视频哦~15、鸭血粉丝我们吃的笑云开汤包店的,食材感觉都蛮新鲜。还有小潘记、金原都可以尝试。

  好吃的区域:
评事街-打钉巷-明瓦廊,大概是南京最网红也 local 的美食宝地。比如金宏兴鸭子、金味栗子、罗家汤圆、李记清真馆、老太皮肚面等等。

南京攻略里必出现的芳婆糕团店在附近的王府大街上,乌米饭、卤蛋、糖芋苗都好吃。还有章云板鸭、蜜汁藕、小郑酥烧饼都是挨在一起的!

再稍往南去一点,小李汤包、汪家馄饨、蓝老大糖粥藕都很临近,藏在小区附近的街道。

网巾市、红庙附近,能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日常。笑云开的汤包、达记卤菜的烤鸭别错过。

科巷菜场一带,被南京本地人强烈要求去逛一圈,有好吃的酒酿、藕圆、老鹅、板栗...


当然,还有当地人都认可的南湖,南京的小吃真的丰富又好吃。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21: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去南京的理由很简单:想吃南京烤鸭和鸭血粉丝汤了。
但是,一到那儿,目的就没那么单纯惹……
烤鸭和粉丝汤,哪够啊?不得把盐水鸭汤包糖藕老卤面糖芋苗牛肉锅贴赤豆汤圆全部盘一套??

因为吃太多,一不小心周末出去散步就变成公差写稿……一不小心又刷新了全公司最能吃记录,2天吃了23顿……
这是我的笔记,2天21店大暴走,周末来南京玩一趟,可以说非常好用了,而且你还不用写稿!
︳Day 1 ︳
起早贪黑吃个12家店
不排队算我输
南京小吃店多,轮番来几次都不会重样。
芳婆糕团店是每次来都一定会去的。
来南京第一顿,就起了个早去买。果然,早起的鸟儿……一样要排队:)

来芳婆有三样必点的:卤蛋、粽子、乌饭团。
一颗卤蛋真的没什么好吹的,但住在老门东的南京朋友说,有次早醒突然馋芳婆的卤蛋了,开了二十分钟车过来一口气点了五个。
听起来很夸张,吃过的人都能get到,芳婆的卤蛋是吃一个绝对不过瘾的水平。

很多卤蛋往往只有表层有味,但芳婆的卤蛋把味道浸润在其中。
外表是卤到发亮的颜色,一口咬下去是紧致蛋白和满是鲜香的蛋黄。

粽子长得不饱满,里头的馅却扎实。
我是忠实的板栗粽党,剥开粽衣,就能看到几颗大大的板栗。

说实话,这次吃觉得乌饭团退步了。
点的是招牌搭配,乌饭团+油条+肉松,吃下来糯米不够软糯,油条又太硬,肉松找不到味,连合格都算不上。

不确定是不是运气的问题,还蛮伤心的。

加碗甜蜜蜜的糖芋苗来治愈一下受伤的心:

早餐吃饱了,有力气了,可以出发去「Double King」排长队了。
所谓的「Double King」指的是明瓦廊知名网红店:金宏兴鸭子店、金味栗子。
在这条路上最靓丽的风景线,就是两家店门口无论何时都排着的长队,从早到晚,风雨无阻!

嘿,没想到运气真不错,走到金宏兴的时候,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赶紧麻溜地让老板切了半只烤鸭,鸭脯和鸭座都要尝到。

油亮香喷,外酥里嫩,不愧是我惦记了好久的鸭子!打一袋灵魂的卤水,浇上去那一刻瞬间觉得南京之行完满了……

当然不可能!
这才第一只鸭,你猜在南京两天一共会吃掉多少只鸭鸭呢~

隔壁的金味栗子有半年不开门,听说老板拖家带口跑去种栗子了……
现在这个时节去,刚好能碰上老板种完回来,在门口摞着十几箱新鲜的栗子。

去买的时候刚滚完一轮,门口排队的不到十个人(这是少的意思:))

等了十几分钟,刚炒好的栗子就会从混凝土机器里扑啦啦地滚出来,裹挟着浓郁的香气。

买栗子有规矩:一斤25元,每人限购60元,只收现金。
拿到热乎乎的一袋栗子,等凉一会儿,用牙轻轻咬开,几乎每一颗都是十分甜,熟度也都刚刚好。

袋子上会贴心地写着“刚出炉的热栗子请勿口咬,以免烫伤”,亲口实践,真的会被烫伤……起得早+好运气,吃完三家还不到九点,感觉今天还能再吃五六七八顿呢!
揣着栗子一边吃一边走去李记清真馆,点一盘牛肉锅贴,每只都是眼见的饱满,就着醋吃香气更足。

上午吃到五分饱,还差一杯醒神的咖啡,去三山街的fish tank钓一条
fish tank的手冲豆单不算多,都是经典自烘豆~
喜欢几款拼配的名字:琥珀白日梦、末路狂花、日落黄昏时、比海更深。
店里有卖豆子,袋装设计也很好看,撞色水滴拼在一起,色调代表着口感。

选了款白日梦,是水洗的耶加雪菲+肯尼亚。
嘬一小口,喝得出来的干净明亮,还有着清新的橙香和花香。

喝完咖啡就想来点甜的。
点了两块小甜品:像一颗圣诞树的小森林,抹茶粉是针叶,树莓干是铃铛;焦糖海盐味的大约在冬季,适合配着拿铁一起喝。


再跑去瑞金路的南京第一家冰糖蜜汁藕讨一截甜藕吃。
南京有好几家都叫这名字,这家的认可度最高。

玻璃橱窗里,码着好几段敦实的蜜汁藕,看色泽就忍不住流口水……
挑完了现切,能看到藕的每个洞里都被填上了饱满的糯米。虽然自带甜度,但淋上糖浆才能真正感觉到蜜汁藕在发光……

藕店旁边有家小小的铺子,名字很朴素,就叫无名炸鸡店
两鬓斑白的老爷爷端着刚炸好的鸡腿鸡翅和鸡胸,一块一块垒成小山。
选一块称重量算钱,不贵,是小学门口用零花钱买得起的价格,口感也是童年最喜欢的酥脆香嫩。

趁下午两点收摊前,去吃江南春面馆
虽然避开了饭点,但等位的人还是很多。

本来就是周边的口碑面馆,结果吴亦凡来了一碗大碗小排大肠干挑面,直接把店捧成了网红。

排队也挡不住热情,良心的是面店价格依然很良心,不到20块就能吃到一碗料足的面。

干拌到手要迅猛拌开,把浇头和面搅拌均匀,一筷子吸溜下去,我也能创作一首《大碗宽面》!

下午适合逛一逛1865创业园区,喝杯拿铁,配些甜点。

JE SUIS MOI的特调拿铁也太妙了!
一杯有着南瓜的温润和桂花的清甜,集合了深秋最浓郁的气息。

一杯在普通的抹茶拿铁里加了点巧思,兑上了点点开心果,甜味更突出了。

甜品同样很优秀,和店同名的MOI,是由表及里的柔软香蕉口感。

喜欢这块Chloé,做成了亮眼的树莓状,用勺子轻轻撬开,里面是树莓慕斯夹开心果慕斯,酸甜交织,单吃一整个都不会觉得腻。

晚餐在广迎居老正兴菜馆,好几道菜当天去是不做的,便提前一天定了只八宝鸭。

掐头去尾,掏空花花肠子,塞进糯糯的八宝饭,再包裹成葫芦状烤制,一整个流程要耗费6小时。
所以即使是预定,一天也只做两三只。

切的过程也很享受,看店主拿小刀顺溜地划拉开鸭肚子,八宝饭从肚里裸露出来。一勺子舀下烤鸭和饭,蘸点酱料,感慨鸭死得好值啊……(dbq鸭鸭,可是你真的好好吃

再点一道响油鳝糊,每段都裹满了浓油赤酱,一筷子下去滑溜溜~

吃芦蒿最好的季节在春天,这个季节的芦蒿炒香干会有点硬,不过脆生的咀嚼感依然很特别。

第一天的最后一站,结束在老门东。
到的有些晚,蓝老大和小郑酥烧饼早早关了门,胃的余量也只剩一丢丢了,逛个三家小吃店刚刚达成百分百。

先来一碗黄勤记的回卤干,用老卤煮出来的豆腐干,汁水几乎密匝地陷入了每个孔隙。

左师傅梅花糕,回回去回回排长队,心甘情愿:)

刚出锅的梅花糕很烫,尤其是红豆沙馅,要轻轻呼口吹着吃。


梅花糕最气的是:就是好不容易排到你了,前面那人买光了最后剩下的两个。

沈记臭豆腐好吃的可不止灌汤臭豆腐,还有兰花干!

豆制品怎么可以这么绝啊?是已经吃撑了还能把这碗干了的好吃程度……

嗝,吃完今天的十顿,在夜色中逛一逛城墙边的老门东消消食,继续明天的战斗。


︳Day 2 ︳
划个桨散个步
轻轻松松再吃11家店
第二天可以轻松一点,不必早起,从小潘记鸭血粉丝汤的一大碗鸭全套开始:鸭血、鸭肉、鸭肫、鸭肠、鸭肝、鸭舌、锅巴、卤蛋、粉丝。

料不仅丰富且多,都是一舀一大勺的分量,鸭的每个部位都被炖得刚刚好,咬下去能感觉到到十足嚼劲和饱满汁水。
焦酥的锅巴浸在汤汁里,真·神仙组合!

吃到饱不到30元,建议是上海某些量少汤寡的连锁鸭血粉丝店学学,能不能别让我每次想吃鸭血粉丝汤的时候都跑来南京:)
吃完饭走两步,过个鸡鸣街就能看到沿街开了家小小的白下元宵铺
来小小一碗赤豆元宵,甜滋滋的桂花蜜淋上小元宵,含入口中轻轻抿开。

明瓦廊的小鱼锅贴搬来附近的小巷子了,不好找但依然很多熟客跑来吃。

小鱼锅贴没有小鱼也不是锅贴,而是用鱼卤汁荡漾开来的一张面饼。
10元不仅能买一碗酥酥脆脆的小鱼锅贴,还能欣赏一场刚出炉的江湖表演,值了!

在南京开了很多家连锁店的徐建萍汤包,附近也有一家。

我是“每次吃汤包必会被烫到”的体质,所以这次学乖了,先用筷子试探,戳小洞吸汤汁,再就着汤汁蘸点醋一口一只。

南京连汤包也是甜的,但完全不会腻。

到了午间去吃鸡鸣寺百味斋素食餐厅,随便点啦,反正都是素的没压力:)

辣子鸡,面筋做的,虽然没什么鸡味,但质感很 !

一盘荷塘月色,晃眼一看以为有虾,刚想骂不是素食嘛,结果一吃是蘑菇……

再来碗素什锦打卤面,没什么荤味,鲜气却不减!

鸡鸣寺就在玄武湖旁边,深秋初冬交接的时刻,玄武湖的树从绿到黄到橙到红渐变晕染开,很漂亮。

下午阳光正好,坐小船绕玄武湖一圈,感受这个城市悠缓的步调。

喝咖啡的人到了南京,一定会来UNIUNI朝圣。
这是走在中国最前沿的咖啡馆之一,不仅培养出了2019WBC冠军杜嘉宁,还有着国内知名自烘品牌M2M撑腰。
M2M可以说是咖啡届的黄埔军校,上海很多咖啡馆,都用着M2M的豆子,和M2M走出来的咖啡师。

UNIUNI目前在南京有4家店,凯瑟琳广场那家老店就在玄武湖附近。

点一杯音符花,用的是蜜处理,能从手冲里感受到一点发酵的气息和柑橘的酸甜。

想再喝杯拿铁,咖啡师推荐了展望这支豆子,淡淡的巧克力味溶在香甜的牛奶里,把一杯拿铁喝出了热巧的感觉。

从凯瑟琳广场的坡下去,就有一家刘长兴
开了足足有一百年的刘长兴,老卤一年比一年浓郁。
打上一碗狮子头老卤面,面条裹着汤汁一勺吃,鲜味在线!

晚餐回到新街口,正式地吃一顿梅苑
我心中最好吃的鸡汁馄饨,就在这儿。鲜美清爽的汤里,有着透薄特调的馄饨皮,皮裹着肥瘦相间调味恰当的馅,像是从鸡汁汤里刚刚捞煮出来一样。

切1/4只干净利落的盐水鸭,鸭肉紧致,盐分刚好。

鸡丝笋丝姜丝火腿丝香菇丝,拌上豆腐干丝,就成了一碗咸香鲜美的大煮干丝:

再来一小碗刚煮好的酒酿鸡头米,温润的滋味给了梅苑一个完美的收尾。

住在明瓦廊附近,走之前当然还得再来一趟。
夜间这里依旧灯火通明,人气只增不减。
街区里那家香酥鸡蛋灌饼店,店面一直这么小,生意一直这么好。

要一个加了烤肠里脊的鸡蛋灌饼,就有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以前只在九点以后出小摊车的老头爱马仕酸豇豆炒饭,现在已经开店了,不过那一碗大肠豇豆炒饭,还是不变的味道。

与其说嫩嫩的大肠是主角,不如说酸酸的豇豆是灵魂。
炒饭店一直开到凌晨两点,是那种深夜饥肠辘辘时依然能吃到的店。

*  *  *
在南京2天吃23家完全不意外,大多是沿街小吃店,好几家扎在一块儿,连着一起吃也不会觉得太撑。
吃到六七分饱,就在梧桐树下散步消消食,到了下一个地方就又饿了。
吃了两天,走的时候心系鹅司同事,打包带走一整只金宏兴的烤鸭和一整段蜜汁藕。实践证明,真空打包的也一样好吃!

喏,收好清单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21: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南京DNA》https://www.zhihu.com/video/1028963952138530816
本短片全部画面均来自DJI Phantom 4 pro和DJI Mavic2拍摄的RAW格式照片序列,后期编辑成航拍延时摄影dronelapse。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用无人机在空中拍摄我的家乡----南京。谨以此片献给我的家人以及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南京DNA》视频版权归本人所有,翻版必究。如需转载,请私信我联系授权,我会及时答复的。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21: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