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余秀华的《我爱你》一诗中,最后一句关于稻子和稗子是什么意思?求解答。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11   5401   5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我大慨写了200-300首诗,之后便不在坚持了。总归来说,还是觉得矫情。但有时候,在去读诗歌,才发现有一种矫情只有通过诗歌来表达才不俗气。
而且很精致。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将它翻译成白话,大慨就是鸡汤吧。但写成诗歌后,变成了一种心情。
先说说我对于稗子的理解。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稗子是一种杂草,一种生活在农田里的恶性杂草,他们与农作物争抢养分,它们不像水稻西红柿一样有人们保护,如果农人看见稗子,是会第一时间除掉的。
所以,你应该理解稗子与水稻的区别。
拿人来举例便是如此:
一个从小听话,随主流,按照世俗生活的人就是水稻。
一个离经叛道,自说自话,自己给自己订立价值观的人就是稗子。
水稻受人欢迎,稗子却遭人白眼。
余秀华诗中的稗子就是她自己,她虽然是脑瘫,但是她一点都不糊涂,对于某些东西,她比人们更明白。
终究而言,她只是一个农妇。农妇要烧火,要插秧,要除草,要施肥,要耕地。她应该学着像一个真正的农妇一样生活,而不是在那里一首一首的写诗,抒发情感这样的高端产品怎是一个农妇能够染指的呢?
不要是农村的农民,就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都会对农妇写诗这样的行为感到不耻。人们总是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余秀华想通过这首诗传达一些东西,她在诗中淡淡的说:“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她提心吊胆,我相信她也受过不少冷嘲热讽,但她说,稗子就是这样度过春天的,也就真的这样度过了。

回答完你的问题,我想在讲一讲其它的诗句。
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这句话是连起来的一整句话,余秀华说,诗歌就是肝肠寸断的东西,如果你想开心一点,你不应该去读诗歌,我也不会给你寄。
但她自己却在一首一首的写着诗歌,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好矛盾?
但事实上一点都不矛盾。
理想本身就是一个反社会反人类的东西。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你能理解巴巴的活着是什么样的状态么?
最开始的时候,她应该是想写成眼巴巴的活着,但之后又觉得不妥,眼巴巴太绝望了,巴巴则更温暖一些。
写诗的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有很多想法是一个词表达不出来的。
这里的巴巴的意思更接近于:平淡的、就这样。这是一种自己不太喜欢,但又无力改变的一种状态。
打水、煮饭、按时吃药。脑瘫什么都懂,她眼中的按时吃药跟按时睡觉不是同一回事,按时吃药意味着她很明白自己是一个脑瘫。
所幸, 阳光好的时候还能自己放进去。

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菊花茉莉玫瑰柠檬,这些东西在农村很少见的,农村不种这些玩意。这些东西是她心中对于美好的一些幻想而已,是它们让稗子可以度过寒冬。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
我很喜欢这一句。
这人间情事,就像突然飞过的麻雀儿,你看不见它们从哪个方向来,也不明白它们最后要到哪里去。
但没有关系,光阴是美好的。
一切都没有关系。

就这样吧。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读过任何一首诗了,突然看到这个,就认真的看了一下。
诗这个东西,情怀就是水准,总归来说,余秀华的诗是非常有水准,值得一读。但就像这首诗里说的一样,“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这句诗是这首诗里面最有感染力的:“如果给你寄一本书”,这是一个假设,诗人并不会给“你”(诗人暗恋的人,爱的梦)寄一本书,而仅仅是“如果”,如果诗人哪一天鼓起了勇气,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诗歌是浪漫的,浪漫又往往是虚无的,不够深刻,不够表达,所以“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植物就是稗子,庄稼就是稻子,“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区别就是,稗子会被农人(主宰者、造物主)除掉,稻子会被农人 (主宰者、造物主) 保护,诗人自身就是“稗子”,被造物主(给她疾病)抛弃,而正常人则是“稻子”。“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稗子,是卑微的,随时会被人剔除的,春天,是美好的,不仅庄稼向往,稗子也向往,但因为稗子在农人眼里是无用的,会被农人拔除的,所以稗子一整个春天都在“提心吊胆”,这种卑微的个体,渴望完整的美好的生命,却又随时提心吊胆地担心自己一出生就会受到的迫害的情感,多么具有感染力。诗人想寄给“你”的,是关于稗子和稻子这种毫无浪漫可言的书,但书里却写尽了诗人自己卑微的爱,像稗子一样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拔除(拒绝)的爱,写尽了诗人自己无可抗拒的命运遭际。


来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496500931


全文:

亘心111看你们谁还要和我重名
关于余秀华的诗《我爱你》

2016-08-11 11:54:457文艺评论
原诗: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
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
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我读这首诗的第一遍就被感染到了。的确是好诗。下面一一说来。
“巴巴地活着”
       首句朴实直白,交待了自己的生活状况,几个简单的通俗的字眼里就刻画了一种无聊的,枯燥的,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第一句是写实,第二句立刻转向了浪漫和超现实的哲理深度,我们通常的说法是“阳光好的时候就去晒太阳”,而她说“把自己放进去”,也就是说,诗人把自我意识和个人躯体分开了,是自我意识把个人躯体放去晒太阳,那么这种表达首先体现了诗人厌弃自己病朽的躯体,但是又无法摆脱这个躯体就是属于自己的现实,所以就善待它,把它放去晒太阳。后面出现的“陈皮”这个意象把这一层关系比喻得更加明了了:陈皮和我是两个个体,我并不喜欢陈皮(药),但又不得不去晒它。
        “茶叶轮换着喝:
         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这句诗陈述着作者平日里的另一种生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自己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农妇,但依然追求浪漫的,美好的事物。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内心的雪”即是对诗中“你”的爱,“过于洁白”即是爱太深,“接近春天”里“春天”暗指“你”,雪接近春天会消融,“我”的爱接近“你”会被拒绝。“干净的院子”同样是一种精致的生活习惯,“读你的诗歌”,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单向的,不求回答的爱。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
       诗人在这句诗中论述了两个事物:人间情事、光阴,“人间情事”像“突然飞过的麻雀儿”,这是动态的,突变的;“月光皎洁”,这是持续的,平稳的,永恒的,诗人念念不忘的感情,不过像麻雀儿一样,一掠而过,而岁月依然在流淌,万物之中,没有人在乎她的感情。
        “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不适宜”三个字表明诗人对渴望而不可得的爱情的确是肝肠寸断的,但由于诗人身体原因,只得克制,用另外的一些方式去表达,于是有了接下来的诗句。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这句诗是这首诗里面最有感染力的:“如果给你寄一本书”,这是一个假设,诗人并不会给“你”寄一本书,而仅仅是“如果”,如果诗人哪一天鼓起了勇气,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诗歌是浪漫的,浪漫又往往是虚无的,不够深刻,不够表达,所以“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植物就是稗子,庄稼就是稻子,“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区别就是,稗子会被农人(主宰者、造物主)除掉,稻子会被农人(主宰者、造物主)保护,诗人自身就是“稗子”,被造物主(给她疾病)抛弃,而正常人则是“稻子”。“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稗子,是卑微的,随时会被人剔除的,春天,是美好的,不仅庄稼向往,稗子也向往,但因为稗子在农人眼里是无用的,会被农人拔除的,所以稗子一整个春天都在“提心吊胆”,这种卑微的个体,渴望完整的美好的生命,却又随时提心吊胆地担心自己一出生就会受到的迫害的情感,多么具有感染力。诗人想寄给“你”的,是关于稗子和稻子这种毫无浪漫可言的书,但书里却写尽了诗人自己卑微的爱,像稗子一样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拔除(拒绝)的爱,写尽了诗人自己无可抗拒的命运遭际。
       通观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象贴切鲜明易懂,感情真挚易共鸣,思想深刻,浪漫与现实共存,展现了诗人在困苦的现实中苦苦挣扎追求浪漫而又不可得的际遇,故这首诗当之无愧是一首好诗。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33 发帖IP地址来自
稗者,似禾而别。稗子和稻子的关系类似狗尾巴草和麦子的关系,长得很像,杂草,有害。在汉语里面,这个词略带贬义,比如稗官野史。
一,作者在这里自己为稗有自嘲的意思,原因在上面。作者在前面用现实生活和美好事物做了一个对比,她的处境就如同稗子,时时刻刻为自己的生存担忧,不敢过分渴求美好的事物。
二,这是首情诗,当代诗里面写给诗人的情诗很多,给萨福、给茨维塔耶娃、给里尔克啥的,这首也是。从诗的内容来看无法知道诗的倾诉对象是谁,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诗歌唤醒了她对春天的热望,她无法按捺自己,吐露自己的倾慕。表白的人在爱恋的关系里面处于低位,隐忍、卑微,所以自比为稗。同时,稻子和稗子也是作者日日亲近和熟悉的事物,给对方一本有关庄稼的书,把自己最亲切和隐私的部分献给对方,心中稍带不安。提心吊胆,就是说羞怯,既爱又怕,和李清照的少女心很像,可以说是整首诗的诗眼。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34 发帖IP地址来自
         自从我的《稗(bài)子》发布之后,不论是在公开场合演唱,在排练室排练,或者在音乐下面的评论区,总能听见这样的疑问“稗子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答案是一言难尽的。我也见过一些百度词条腔的,生硬的回答:“稗子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与稻子相似,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的养分,因此稗子属于恶性杂草”。诚然这很科学,很唯物主义,但是这些说明与诗歌无关。
       在这个《稗子》评论区数字突破两位数的时候,我想写点儿东西,聊聊稗子、余秀华和诗歌。

稗子 - 刘博润 - 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
稗子
刘博润

下载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其实我在2015年的3月份左右就已经读到了余秀华的《我爱你》这首诗,当时就被这首诗的朴实语言,独特意象所打动。到后来看见余秀华女士在某访谈节目中亲自朗诵自己的诗歌,她那特有的因为小脑疾病而造成的口齿不清却还要努力诵读的口音与深情的语气,那种类似呜咽的发音,再次让我深受触动。
但是《稗子》这首歌却写于一年后的2016年的4月。在那个早春的傍晚,我看见身边来往的人,有的成双成对,有的形单影只,不禁想到这个美好的季节只属于那些衣着光鲜富有活力的年轻人,而对于另外一群人来说这份美好却与他们绝缘,甚至那些彩色绚烂的场景会更加折射出他们的局促与窘迫。这不就正像那些生长在稻田里的杂草稗子吗?
     春天对于一株孱弱的稗子,不是幸福且骄傲的吸收阳光雨露,而是面对美好时的自惭形愧和提心吊胆。诗人余秀华在她的《我爱你》中写到:“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多么的委婉,含蓄又朴素的爱!我爱你,不是那种诗情画意阳春白雪的爱,而是那种紧张的,提心吊胆的,似乎还沾着田间泥土味儿的爱。读着这些朴素的句子,旋律自然流出,很顺利的就为《我爱你》这首诗谱上了曲。


    巧的是,今年11月,著名的民谣音乐人钟立风也发行了一首《我爱你》,所有歌词取自余秀华女士的同名诗歌。但是曲风却异常欢快,在编配上极尽欢乐之能事,甚至还加入了俏皮的口哨声。用着这般类似于一个正处热恋中的光鲜少女的口吻去唱“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是否人们对于这首诗会有多元化的理解,或者说......理解的偏差。
     第一个问题,这是一首欢快的诗吗?读读原诗,那其中“巴巴的活着”、“按时吃药”“提心吊胆”都不是什么让人心生喜悦的词汇,连诗人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在“巴巴的活着”了,那些还要强行说这首诗轻松欢快的人就有点太牵强附会了。其实这首诗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诗人就是把自己比作一棵杂草,她也向往美好的春天,但是自卑又使她无法直视春天的美好。所以她才会“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因为他们“过分洁白,过分接近春天”。我想对于这句话,每个自卑着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在余秀华女士做客访谈节目“锵锵三人行”诵读《我爱你》这首诗之前,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窦文涛:你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现状中,是否会在感情生活里经常受到挫折或者被冷漠?
    余秀华:这个从我懂得感情到现在都是这样,这个真的和我的身体有关。我身体不好,又长的这么丑,别人就会对你产生恐惧害怕,所以说这个情感受挫,还真不能怪别人,还是怪自己。感觉我的灵魂装在这个身体里,很不协调。灵魂被身体给限制了。
    窦文涛:我也觉得我的灵魂被束缚了,可能我们有程度上的不同。所以你从你的境况中提炼出的感觉,会让很多人都有共鸣的。
    看完这段访谈,就更容易理解这首诗中“稗子”的意象了。


    第二个问题,这是一首阴郁的诗吗?有人给我留言说:“那暗自忧郁的女性形象,更多的可能是城市中产阶级女性,带有文艺小资的特点,与余秀华没有半点关系。联系到余秀华的家庭和身体,她那里只有绝望,黑暗,愤怒和讽刺,还有莫名的暴力倾向。我在诗中看到的是一滩血”我看了看这位听众的歌单,发现他最近在听万青和腰。这种听众非常典型,非常善于戴上情绪的有色眼镜去过分解读甚至歪曲解读文艺作品。
    依然引用余秀华在访谈中的言论:诗就是表达内心,他们给我贴的标签什么脑瘫诗人,农妇诗人,我真的很不喜欢。什么人都可以写诗,写诗时只是一个状态,他是不需要任何身份标签的。
    所以不要去用余秀华的疾病,家庭去揣测她的每首诗。她的诗歌,是一个诗人写出来的诗歌,而不是一个病人,一个农妇写出来的诗歌。一个诗人的诗歌,为什么不能塑造出一个暗自忧郁的女性形象?我们不愿看到余秀华一辈子在血污里打滚,描写一个农妇的凄惨生活。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大家真正的了解这首诗。这首诗讲的不是肤浅的欢愉,也不是沉痛的血污。大家仔细看看,这个“稗”字,禾字旁右边是自卑的卑啊。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11:35 发帖IP地址来自
读诗不是解谜语,你读到了什么那就是什么。若非对行文理解不畅,不建议求他人解。

原作: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而光阴皎洁。
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解释:
我现在过着整齐的生活
有条不紊,安于现状
这种生活让我向往爱情
所以我不得不一次次按捺住思绪,因为这感觉太美好
在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我爱你
但我想保留心中的雪(爱),我不适合被拒绝

虽然我写诗你也写诗,但我不会因此向你寄诗歌
我要给你寄一本关于植物和庄稼的书
稗子是植物,稻子是庄稼
告诉你植物和庄稼的区别
告诉你一颗(我)提心吊胆的春天
(我是稗子,我知道春天美好,但我的春天却是不被需要的,提心吊胆,随时可能被除去的。正如爱情美好,但我知道我的命运就是被拒绝,我是提心吊胆的)


你觉得不是这个意思,那他就不是这个意思了。艺术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就有了他自己的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