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人员的老龄化问题 | 宅基弟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宅基弟   2021-5-3 13:54   5362   0
本号运作6年来,第249篇文章,有6万金融同业在读

记得几年前,接待一个政府客户,闲聊天

他纳闷说,来上海,看你们证券行业怎么都是年轻人?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去哪里啦?

当时我都不爱搭理他,就像你去KTV,会问人年纪大了去哪里吗?

太不礼貌了。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证券行业、IT行业和娱乐业都喜欢年轻人。

二十多岁三十出头,年轻聪明,多有干劲啊。

一过35岁,戏路就窄了,很多招聘就不行了。

过了40,一不小心,职业生涯就有风险了。


过去十几年,证券行业快速扩张,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可以拉低整个行业的年龄。

也创造出大量的管理岗位,容纳“高龄”员工。

但是大扩张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

2017年底从业人员有36万,到2020年底只有33.3万了,这是狭义证券从业概念,只是在证券公司领域的,但可以代表一个趋势吧。

一个行业停止了快速扩张,而“高龄”员工却越来越多。

因为十五年前入行的应届生,都已经40岁了。

天增岁月人增寿,整个行业的人都在不断变老

但是招聘市场里呢,还是按照原有的标准在挑人。

造成的结果就是

一边是大量年富力强的人,因为年龄被嫌弃;

一边又是人才的紧缺,团队的不稳定。

年轻员工当然是有优势的,这里不多讲,大家都知道。

5年前,我喜欢招年轻人,招应届生自己培养多好。

都说应届生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强。

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你去灌输一些理念和思路时,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但是这种接受,实际上往往是被动的。

就像填鸭式学习一样,当管制变松时,可能就有反噬作用。

一个人三观的形成,跟很多因素有关系

他的成长环境,朋友圈,工作关系,婚姻等等。

工作不是首要的,工作中的领导更不可能是决定性的。

所以有些人,你带了几年之后会发现,他跟你的三观并不相似,甚至有很大差异。

你带10个人里面,能剩下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就算运气不错了。

对于带团队的人来说

不要高估人的可塑性,更不要高估你自己的塑造能力。

所以5年后,我再组建团队的时候,思路就有变化了。

我已经不想再拆很多的盲盒了,这个事我干过一次就行了。

我想招三观一致,心智成熟的人。

其实大部分人到了35岁以后,才能成熟,但这个时候跳槽的风险已经挺大了。

一不小心,踩到坑里,就跳不出来了。

我最近筛了很多的简历,也见了很多的候选人。

不同年龄段的人,区别是很大的。

对跟我差不多年龄的人来说,多数还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平台,稳定的干下去。

因为实在也是折腾不起。

我感同身受。

证券行业的老龄化是必然的趋势,整个国家都在老龄化。
   
不否认很多岗位,需要年轻人,需要创新,需要体力特别好。

但也有很多岗位,年龄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一个34岁的交易员,变成了36岁,交易能力就会变差吗?

但在招聘市场里,多了两年交易经验,超过35岁,很可能会贬值。

这就是行业的一些怪现象。

资产管理行业,我现在认为,反而需要招一些年纪大的人,让团队更稳定,不要急功近利。


当然,在招人的时候,要把好关。

如果合适就一起做点事,不合适不要勉强。

我们不画饼,你也不用伪装,实打实的交流,我们都不想浪费时间试错了。

了解社招应聘者,比应届生容易,做点背调,就能基本上摸清状况。

应聘者想了解公司和我也不难,东方财富被市场研究的很多,我也写过很多文章,带过很多人,做过很多业务,都可以打听。

没想到,最后还写成了招聘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有兴趣的,欢迎洽谈。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3
帖子: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