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可转债】估值分化与行情正反馈 -20180121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2018-5-25 04:03   4910   0
作者
张继强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0;SFC CE Ref: AMB145
杨 冰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5120002



市场回顾
股市继续在分化中走强,股指仅在周一收跌,随后又迎来4连阳,当周上涨1.72%。成交量略有放大,两市日均成交额达到5500亿元附近。结构分化明显,在银行股等带领下,上证50上涨3.29%,而创业板指当周则下跌3.22%。板块方面,大金融独占鳌头,尤其银行当周涨幅达6.43%,而TMT、食品、有色等板块跌幅超过3%。
得益于大盘品种占比较高,当周转债平价指数上涨2.23%,而转债估值则继续拉升,涨幅甚至高过正股,达到2.28%。其中,银行及券商转债分列涨幅榜前三位,随后为我们相对看好的金禾、国贸及上周提示机会的宝武EB。


转债市场展望
【专题:机器学习的视角看转债市场估值分化】
近期,转债个券估值分化愈发明显,一部分似乎已经活在牛市,一部分甚至还处于历史的最底部。从我们的数据上看,这种现象在中等平价的转债中尤其明显(平价水平在85-115元之间)。在此,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探究。
逻辑上说,这一分化是股市结构行情在转债市场上的映射。开年第一周的开门红之后,市场重新回到结构行情的轨道上,个券分化依然明显并且深入人心。而近期公募股基的热发对这一预期的延续又有所强化。此外,我们上周的路演反馈中也提到,转债的投资者群体已经明显多元化,权益类的投资者广泛参与其中,边际上也将正股的预期带入转债市场。总之,转债估值中反映的还是对未来股市结构市的预期,“优质”品种享有溢价。
为了更深入的观测、理解当前市场的估值,我们不妨借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以机器的视角“拆解”当前的估值分化。经过比较之后,我们选择用“模型树”去理解当前转债市场估值(溢价率)。这个方法的原理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对复杂的数据进行拆分,然后分别建模,关键在于“拆分”即建立“树”。进一步说,如果数据集拥有若干自变量以及一个因变量,则选择对数据分割效果最好的自变量将数据一分为二,再对子数据集延续这一操作,直到子数据集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子数据集已经能用一个简单回归模型较好解释)。当然,这一方法并不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但其强在容易理解,结果直观,从而达到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目的。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复杂的模型从来不是我们的目的,在影响因素众多、博弈复杂的市场下,更多还是借助模型来理解市场,不宜本末倒置。



我们将转债平价、债底、收益率、正股业绩近3年复合增长率、P/E、波动率、重仓基金数、卖方看好数(买入+ 0.5 * 增持)、转债信用等级等作为因变量,将转债溢价率作为自变量载入模型以生成模型树(数据截至周四)。此外,为了防止过拟合等问题,我们进行了较多“剪枝”操作,不影响结果,在此不赘述。从结果上看:
1、第一个分割节点来自转债平价,分界点在75元附近,即模型认为平价低于75元的偏债性品种的定价模式与其他品种拥有显著差异。而对于低平价品种,模型没有进一步的有效分类;
2、在平价高于75元的群体中(当然多数品种在这个区间),模型给予了进一步的分类,这一次分割节点来自基金重仓数,以2个为界(重仓基金数);
3、其中,重仓基金数大于2个的转债,又被再分为两组。这次分组的节点变成“卖方看好数”(如前述,我们简单处理为买入 + 0.5 * 增持),分界线为4.5个。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卖方看好数小于等于4.5元,其最终的定价模式与重仓基金数小于2个的转债差别不大,因此可以归为一组。
为了更加鲜明直接,我们将模型分类结果总结如下图。简单来说,经过初步处理和“剪枝”操作,转债被分为三组,即低平价组(平价75元之下)、优质组以及其他组。以溢价率来看,这三组品种的定价模式有着显著而直观的差异(见下图)。其中,低平价组基本以绝对价位、条款博弈来支撑,其他中高平价券组仍遵循着传统的模式(即平价越高、溢价率约低),优质中高平价组的溢价率似乎对平价不太敏感,溢价率多处于同一档次(但平价超过120元后,溢价率也开始归零)。







有何启示?
1、低平价组显然还活在另一个世界,相对而言仍是估值调整空间相对较大的一个群体。进一步观察我们还看到,这类品种的收益率对正股平价已经不敏感,意味着正股的阶段性反弹不应带来转债价值上的提升,如果现实中出现拉升,我们仍以离场的机会看待。同时,这类品种的收益率对转债信用等级不敏感(或者说对债底的高低也并不敏感),例如山高EB的收益率与洪涛、皖新及海印等还在一个档次,存在纠正的空间。
此外,如前所述,条款博弈预期对这类品种的定价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例如天集、江南的收益率已经偏低。但如我们近期讨论,这类品种的条款博弈预期已经非常充分甚至过量,并不值得放手一搏。


2、中高平价组以重仓基金数和卖方看好数为分界点,虽然与直觉略有不符,但也很容易理解。买方对正股的看好多数能够体现到持仓上,而敢于重仓持有正股也自然容易关注到相应的转债。而一些正股由于规模相对小,或者由于基金持仓披露时间间隔的问题而没有体现到基金持仓中,此时“卖方看好数”成为一个有效补充。
但至少从溢价率反映出的结果来看,当前的市场是“看好的人多”就给高溢价。对于正股基本面、估值等反映得并不完全,依然存在挖掘空间(例如我们自12月看好至今的国贸并不在“优质组”,但实际表现很强)。此外,“重仓基金数”至少对于股票来说并不是前瞻性指标,甚至可能会出现反作用力,预期过于一致时仍需警惕。
3、对于转债市场估值的分析,简单平均(或者加权品种)对估值水平的刻画效果减弱,未来不妨以上述分组来观察。例如以“优质组”的溢价率、平均绝对价位来观测市场对正股上涨预期的透支幅度。尤其是,对于正股尚未上涨到位,但转债价位先行逼近130元的品种,风险收益已经略显不对称,应当开始关注离场时机(毕竟无论正股资质如何,转债平价超过125元,溢价率都基本归零)。而“其他组”如果也启动拉溢价模式则是市场进入补涨期(可能也将是上涨末期)的标志,也值得关注。
4、对于新上市的品种而言,预估上市价位也迎来新模式。传统上,新券上市价位更多以规模、平价相近的品种作为参考,再根据正股吸引力、条款等,进行相对定价。但一方面以前个券溢价率分化相对小,同时“正股资质”这一概念不容易量化,因而同等平价、规模品种的溢价率、价位就是至关重要的参考。而当前市场环境下,给新券预估价位时,不妨先以上述方法进行简单分组,再加上基本面、估值等因素的考虑进行定价。当然,新券上市初期预期的一致性相对较弱,至少在转债市场上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形成,此时是寻找相对机会的重要时间段。
无论如何,转债估值在分化中反映了对正股的预期,而在预期过于一致的情况下,择券的难度也稍有提高,机会相比12月时明显减少。但在结构市中,更不应反过来去“抄底”弱势品种,机会可能更多还是存在于优质品种上市或短期调整、以及正股不差但阶段性被忽视的品种。此外,对于承销商来说,优质品种暂不足虑,但正股情况稍弱的品种,在平价接近100的情况下都难保不上市破发,或许有必要向发行人争取更好的条款设计(例如回售保护期和票息)。
股市方面,股指看似重新回到了上行通道,但结构分化依旧明显。上周股市继续在分化中走强,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领先,而包括消费、TMT、有色等等再内的诸多板块则出现了大幅调整。我们近期观察到,股指已经填补了去年年末大幅调整中形成的低谷,如今趋势已经基本修复,很可能再度回到此前的轨道当中(投资者应当对于少数板块指数大涨,另一部分指数大跌的情况并不陌生),强者恒强。当然,这也意味着,基础逻辑变化不大,虽然近期指数表现不差,但全面的Beta属性机会期待值同样不高,继续在指数慢牛的过程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而在结构上,新增资金来源比较明确,一是前期同类产品业绩强劲,近期得以大卖的股基(及混基),从而产生正反馈效应和强者恒强表现;另一个资金来源则是海外资金。因此,在这类资金的推动下,市场可能延续此前的运行方向甚至有所强化。不过,选择权重股已经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加上演绎了如此长时间,是否已经存在拥挤交易,也需要投资者提防并做好预防准备。在从趋势上看,实际上大小并不是最有效的决定因素,盈利(及盈利质量)可能是更关键的要素。例如,中证红利潜力指数在过去250天内打败了所有宽基指数和其他中证策略指数,未来可能依然保持强势。


转债估值继续拉升,目前来看,转债估值走到了怎样的水平?以下图来看,转债市场总体估值水平移至与13~14年接近(但偏靠上)的水平,在历史中显然还不算高。但如前分析,在估值连续拉升、个券分化加大的现在,可能需要关注优质品种的估值水平。以下图来看,当前“优质组”的估值水平(平均103平价,13.5%溢价率)已经脱离了此前略偏便宜的区间,与历史相比已经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当然,相比于去年8月等时间段而言,当前即使是优质品种,其溢价率也并没有过高,尚未大面积透支正股上涨预期。而对于股票(或混基)投资者而言,以当前溢价率水平以及转债条款给予的保护性而言,性价比已经稍逊于直接买股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基金对转债的加仓进度。上周的路演反馈中,我们提到,虽然我们建议的去年12月底转债低吸的机会相对明确且把握起来难度稍小(相比5月),但至少以债基来看,把握住机会的依然是少数。背后的原因除了对行情的判断及个券的选择外,负债端的控制以及操作习惯也是关键决定因素。而随着转债估值的抬升,债基的加仓进度也再度成为值得跟踪的一个变量。从我们测算的情况来看,在开年转债市场大涨的激励之下,不少机构右侧入场,如今仓位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但好在总体仓位仍不算太高,距离去年7、8月时的水平尚有空间。


上周询问是否要追涨的投资者明显增多,“正股上涨-估值提升”这种正反馈效应在历史上不少见。一季度债市看似仍是票息行情,债券投资者有动力通过转债比拼弹性和排名。因此,一旦转债市场出现较好表现,无论后市判断如何,都会有投资者主动或被动的增持。而我们在此前曾多次阐述过,转债市场毕竟规模有限,供给弹性弱,需求扩张就会表现在估值提升上。不过,这种正反馈效应的力度取决于投资者对股市行情的判断,是趋势性的、结构性的还是阶段性的。第二要看后续的供给节奏,短期放缓,但中期仍处于扩容通道当中。结合对股市结构性行情和供给节奏的判断,我们倾向于这种正反馈效应可能会较为温和。
总体上,对于转债市场,我们12月初判断“低吸窗口徐徐开启”,建议收集筹码并给出了个券上的建议,目前来看无论时机还是择券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往后看,股市可能重回此前股指慢牛、结构剧烈分化的轨道,市场在相对有限的系统性风险下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盈利(及盈利质量)仍将是主导因子,甚至继续强化。对于转债估值,目前已经快速恢复,尤其优质品种在略显一致的预期之下,估值有了更为明显的抬升。正股上涨预期在转债估值当中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反映,这给择券带来更大难度。但综合前述分析,优质品种的正股上涨预期暂未被转债估值所完全透支,以踏空追涨进度来看也还有一定空间。而我们上周也提示,宁行的高价上市,既是对市场需求的验证,也容易触发“转债指数上涨—>相对排名投资者被动入场—>继续上涨”的短期正向反馈,目前看也得到了印证。因此,结合股市和转债估值的情况来看,我们保持近期的观点,市场尚未来到兑现的时间点,继续持有优质品种享受战果,重点仍是我们相对看好的二线蓝筹、白马。兑现部分正股趋势一般或基本面等方面存在瑕疵,但转债借机拉估值的品种,并等待新券。随着行情的演绎,从容低吸的窗口已经过去,追涨需要控制仓位,对交易能力和择券能力的考验更大。

【应合规要求,此处有删减,请参见正式报告】

【转债/公募EB拟发行跟踪】
上周常熟银行转债发行,为新年以来首只转债。没有新转债预案。
审批进度方面,康泰生物(3.56亿元)得到核准批文。高能环境(8.4亿元)转债方案过会。


【私募EB信息追踪】
上周3个新增私募EB预案:
1、惠尔明(福建)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股惠尔明,规模0.2亿元,承销商为华林证券;
2、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股雷科防务,规模13亿元,承销商为中信建投;
3、杭州浩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股东南网架,规模4亿元,承销商为光大证券.

本文所引因合规要求有部分内容删减,报告原文请见2018年1月21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估值分化与行情正反馈
相关法律声明请参照:
http://www.cicc.com/portal/wechatdisclaimer_cn.xhtml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70
帖子:39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