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90后这一代?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李致远   2018-9-23 04:10   286130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正序浏览
11#
圣光出鞘  3级会员 | 2018-9-23 04:10:22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90后答一下
在医院,最遵守医疗秩序的,是90后
但是这得益于良好的教育,以及一种冷漠
包括我在内,都是这样
比如我上公交车,有座位,除非是人特别少的线路,我基本都是站着
没什么理由啊,就是烦
不是不让座会被打么
我不坐就好了
这就是一种冷漠
我管好我自己
你别给我添麻烦
在医院的时候,有一次碰见两个90后的妹子,默默的坐在诊室门口玩手机等叫号,除了问了我一句“有WiFi么?”以外没说过话,很安静,也不像40岁的阿姨总想插队,也不像70岁的奶奶总想倚老卖老...
大概就是这样
10#
探索者19  4级常客 | 2018-9-23 04:10:21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没有群体差异的,就像在说原始人和现代人没有差异。

时代在变,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怎么可能没有群体差异呢?

现在信息化的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变化得越来越快,新事物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代代人接触到的事物,社会关系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差异是肯定存在,并且10年10年地比较,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这点是必须肯定的。

1.楼上好多说到的“一胎化”;
2.城市化,农村在一步步地向城市发展,孩子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城市化;
3.信息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它们从小接触的信息量就比以前要大得多。

这“三化”伴随的变化是很多,具体哪些变化比较难说清楚。
9#
小坛同学  4级常客 | 2018-9-23 04:10:2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出生得到的各个方面比我们先进,比如文明和科技;
接触的经验和思想比我们更好;

可是吃苦的平均值少一点;
相对来说更加紧张快速的环境;
而相对少一点冷静反思和空白。
8#
学霸猫  3级会员 | 2018-9-23 04:10:19 发帖IP地址来自
po一篇关于90后创业者的老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生于富足年代的90后

作为90后创业者的我们,除了是互联网的土著外,对更广义的商业文明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变革?在我看来,这是富足的一代,对钱更从容,不仅要站着挣钱,更要了解许多事情不只是用钱来衡量。我们对自己是谁,自己的事业是什么,对社会责任和价值理念,都有着更深层次的觉知。

在浙江,大多数中年土豪大概都会有一个从贫寒农村工匠到苦心经营办厂的发家故事。在媒体,一穷二白的大学生奋而代码斩获千万估值从此逆袭的故事也从未停歇。创业成功,很多时候被与屌丝逆袭划上了等号,公众期待看到的是一个有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白手起家的故事,仿佛只有这样唐吉可德式的悲壮,才是值得赞颂的。于是,我们不难理解强东哥上市之后为何苦苦强调自己当初如何贫困进京,更不难理解为什么陈欧同学就因为父亲稍有权力就被黑得面目全非。

如果一个社会一直迷恋“屌丝逆袭”的故事,并将所有出生良好接受良好教育的成功者打上“二代”标签盖棺定论,那么这个社会的文明心态注定匮乏。事实上,今天怀揣几百元进京从而发家的故事,已经越来越少。创业所需要的技术门槛、知识门槛越来越高,即使是所谓门槛相对低的互联网行业,亦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作为基础。相应的,社会资源进一步集中,我们的父母60年代生的第一代,一部分已经成为了中产及以上,而这部分人的后代接受了相对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多90后都有出国留学的背景,国内名校也几乎人人都有海外游学或交换的经历,无论创业或者不创业,一部分90后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富足,从来没有为钱或者为生存担忧过,全社会性的富足以及个人家庭的富足,也带给了他们更远大的眼界,更超脱世俗的抱负——向需求层次的更高处进发,从事所爱,并彰显个人价值。

有一枚91年的妹子,伦敦圣马丁毕业回国,做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她的个人风格非常强烈,并非常见的high fashion。她常常觉得无法和70、80后们沟通,后者常凭借年龄与社会经验说:“你应该专门给明星做高定挣得多”或“你干嘛不开个婚纱设计店,市场成熟挣得也多”。年长者们通常认为创业只是等于创富,从而习惯于以金钱回报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而这个妹子创业,只是为了自己想要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与风格。虽小众,却仍有气味相投爱好者与之分享。并不是所有服装设计都需要成为Zara或Chanel,“小而美”的品牌气质,既是一种自主选择,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舒适坚守。

因为一篇“人生苦短,必须性感”而刷爆朋友圈的90后社会企业家Jacob,留学日本,游学在英国,有着超级丰富的义工旅行经历。“一本盖满各国印章”的护照,在年轻人群中并不少见,我们喜欢干NGO,喜欢把暑假投入到尼泊尔或者非洲的志愿者服务中去,也想要去和这个世界里那些“看不见”的人群链接。Jacob的故事是,做了很棒的咨询项目,毕业之后拿到2W美金一个月的诱人offer,却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事业,意义何在。他想明白了,回到老家绍兴,开始做国内大多数70、80更加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情——CSR公益咨询。我们曾在一次路演中遇见,他的项目讲完后,台下所有听众和投资人一片茫然: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然后投资人开始反复问: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你能赚多少钱? 这场对话在Jacob讲完我们是一个非盈利的项目后,实在无法再继续下去。频段不一样,脑洞差太多,有时候真是没办法沟通。有一家VC有一个孵化器计划,希望邀请Jacob加入,可以给他对接更多客户和资源——大多数人肯定都会狠狠点头。可是Jacob拒绝的理由很简单,这家VC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可他的CSR公益咨询的价值。不会为了所谓的资源而改变初衷,坚持寻找价值观相符且彼此能够认可和理解的合作伙伴——这,是90后身上富足心态的又一种体现。

在《中国合伙人》里,许多人看到了第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影子,并始终以此为标杆来要求年轻一代人。新东方草创当年颇具草莽之气,倒不是电影里大使馆被炸了之后程冬青挺身而出的一幕,而是大多数上过新东方的人都听说过的一个段子——最开始没真题,老俞就雇了5个民工去考GRE,一拿到卷子,5个民工立马起身就跑,就这样把真题带了出来,而民工们遭到了终身禁考GRE的处分。而今天的我们,不少人也因为自己背景上的优势而选择在留学和教育领域创业,我们的思想和方式都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创始人大多有着非常炫目的名校学历背景,并且拉上几个同等背景的小伙伴,就形成了大量小规模但活的非常滋润的留学机构了。他们绝壁不愿意用新东方那一套来教学生背单词,更加慎重地挑选客户保证质量优先。我们不再需要跪着挣钱,社会越来越富足,任何方式都能够挣到数量并不少的钱。我们相信创业不是成全别人恶心自己,而是成全自己也顺便成全别人。

更强的契约精神,对规则更加遵守,选择和价值都更加多元化,也正是社会进步的条件下,一代人的全面觉知。如果说上一代人创业仅仅是因为吃不饱饭被逼到走投无路的选择,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工作,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挣钱,而这个时代更美妙的可能性是——你可以知道你自己是谁,并且坚定地捍卫你是谁,而通过你所坚守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的事业。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他们更喜欢小规模的,扁平化的团队,沟通成本低,小而美地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建立更符合自己品味和调性的产品与品牌。他们不想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产品,亦不愿意扩张到太过庞大而难以管理的团队。在自我觉知的理念和美感,与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注定平庸的道路之间,我们更想要选择一种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平衡。

当你下一次看到XX离开投行咨询选择创业的时候,不需要叹息他脑子进水。是的,创业或许真没原来再投行咨询赚得多,那么光鲜亮丽,可是对这一代人来说,lifestyle的诱惑力远远比所谓的升职加薪来得高太多。对于工作的意义,我们有更加深刻的觉知。任何只是为了挣钱的工作,在我们看来是不道德的。在吃饱穿暖以后,我们寻找的始终是一份事业——废寝忘食不是为了拼个你死我活的输赢,而是因为喜欢,是因为有一种朦胧而清晰的使命感,所以坚定。我们喜欢创造东西,不喜欢零和的博弈。

这是一个时尚、艺术、设计、娱乐、公益、慈善事业将会全面爆发的时代,我们选择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并且以之定义自我身份,再通过消费和创造进行二次表达。我们渴望与伦敦和巴黎的设计师在国际巅峰的舞台上同台竞技,我们孜孜不倦地再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契合的价值观与合作伙伴,我们不喜欢问:“你的工作是什么”而我们更关注,你是谁,你好玩吗,你逗逼吗?

喂,毕竟我们最相信,人生可不是“You are as good as the money you make”呀!



By 俞立颖 | 2014/09/10 | 创业 |No Comments |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cent PostsRecent CommentsCategoriesArchivesMeta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2.0 Generic License
7#
X-vector  4级常客 | 2018-9-23 04:10:18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有群体特征,个体差异巨大。
6#
Leo叔叔  1级新秀 | 2018-9-23 04:10:17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比是了解一代人的最好方法。与90后冲突最激烈的是60后和80后,如果能够深刻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你就会很清晰90后究竟是怎样一代人。


90后 VS. 60后



60 后是最早开始与 90 后接触的人,因为他们是 90 后的父母;他们也是与 90 后接触最多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是 90后的老师,而今天又成为了 90 后的领导。但是,他们依然无法被称为最了解 90 后的人,因为只要你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 60 后与 90 后之间存在着最普遍、最严重的代际冲突。


对两代人的比较还是要提到富士康,我从当年富士康人力资源最高领导的回忆中找到了一则关于 60 后的故事:“那是1988 年,第一批打工妹来到富士康,她们特别勤奋,特别能吃苦......那个时候,她们每个月的工资是 120 元,管食宿。很多女工省吃俭用,一个月只花 5 元,其余的钱全部寄回家。”

同样是在深圳,2010 年我访谈时,一名 90 后女工说:“我现在每月的工资差不多 1500 元,最大的固定支出是 800元房租。”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时,她说:“人多,太吵,不能上网。”她的其他支出包括服装及化妆品500 ~ 800 元,话费、上网费及吃饭若干。我问:“那你不是还养活不了自己,不够的钱从哪来?”她回答说:“跟父母要。”我有点儿惊讶:“你出来打工不是想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吗?”她没有丝毫迟疑地回答:“就我一个女儿,他们的钱不给我给谁?”



对于钱的态度,深刻反映着两代人的差异。当年的打工仔、打工妹们,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坚持用双手一点点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们的子女 90 后一代,虽然同样是出门打工,却已没有了那种使命感。他们也希望改变,不过更多地是为了自己,因此,他们不愿意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复制父辈们的生活轨迹。


其实作为父母的 60 后们,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活得那么辛苦,除了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外,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表现得格外宽容,特别是在个性成长方面。60 后经历过传统文化的断裂,而他们的子女更多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观念的浸染。90 后生活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转型的环境中,对政治没有多大兴趣,他们的诉求比上几代人来得都更现实。


60 后与 90 后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需求层次上。简单地说人类的需求有三个层次:首先,因为人是动物,人具备本能性的需求;其次,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具备社会性的需求;最后,人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社会性动物,人有自我实现的需求。60 后是完整接受红色教育的最后一代人,他们从小受到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不断刺激并激发他们作为一颗“螺丝钉”的社会性需求,同时也要求他们不断压抑两端的本能性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一块“革命的砖”,服从国家和组织的安排就是他们被赋予的人生意义。


90 后是完整接受信息教育的第一代人,在虚拟的互联网规则的不断刺激下,他们的本能性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异常旺盛,唯独中间的社会性需求不突出。90 后作为 60 后的下一代,他们并非父母的翻版,而是他们的“负片”。



在需求层次上的完全错位造成了 60 后与 90 后两代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父母和老师经常觉得这些孩子一无是处,而一旦他们提起“我们当年......”,马上就会招致 90 后毫不掩饰的反感和抵触。



90 后社会性需求的缺失是我们理解这个群体的一把钥匙,而这样的结果并非是由于 90 后本身缺乏社交的意愿,而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刺激不足的结果。在家里,父母普遍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他们只是爱与照顾的接受者,而无须通过持续的回报来稳固这种关系。在学校里,由于中国教育的市场化,老师的权威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费关系,学生把自己看作消费者:“我交钱,你服务,天经地义。”因此,在 90 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都难以建立起一种清晰的角色意识,他们更看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而鲜有意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种尊重。他们认为被尊重是理所应当的,这与他们的父辈时刻扮演“乖孩子”的人生有着极大的不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60 后和 90 后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都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都有对方身上渴望而未被时代所赋予的东西,他们也都有自我珍视而无法被其他代际理解的特质。而这些,正是每一代人独特的故事。



90后 VS. 80后



对于所有 70 后及以前出生的人,他们总是自然地认为 80后和 90 后是一类人,因为看起来他们都非常自我。但是,如果你以这样简单的判断,不加引导地让 80 后去管理 90 后,很可能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因为他们之间既不相同,也不认同。


80 后与 90 后的区别表面上看起来没有 60 后与 90 后那么明显,但是当 90 后步入社会,开始逐步寻求话语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 80 后与 90 后之间不断爆发的论战甚至是相互攻击。他们都对对方抱有敌意,极力地划清界限,这在之前的任何两个代际之间是从未发生过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80 后与 90 后自我的“味道”是不同的,80 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而 90 后完全活在自主建立的标准中,即使是那样的不真实,他们也完全不在乎。



对他们来说,这种成功无法依靠自己的父母,那些一生辛劳的 50 后们并未积累起多少财富,而不断加剧的消费文化正在把更多的奢侈品变成必需品,空前的生活压力迫使他们将物质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他们的内心,一旦条件允许,他们还是愿意尽力去迎合社会的普遍价值。



所以,根本的区别在于,80 后是互象征文化的最后一代,而 90 后是前象征文化的第一代。当 80 后们还在努力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的时候,90后们已经跳出控制,开始 而90后一出生就充满自信,他们的自信来自他们那些“先建立属于自己的权威了。因此,80 后与 90 后代际差异的核心,并非体现在需求层次上,而在于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是我们评价外部世界时用到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信念,涉及对人、事、物三个层面的评价,而所有这些信念和标准的总和就是价值观体系。根据评价的领域不同,价值观体系又可以细分为很多部分,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 80 后与 90 后在组织价值观领域的差别。


价值观反映的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实力对比, 对“我”的认知直接决定了在这些互动中我们会如何选择。在 60 后、70 后和 80 后共同组成的互象征文化阵营中,虽然 80 后已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我特征,但是,他们依然无法摆脱社会传统价值观的约束。80 后自我表现的目的,依然是希望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眼中普遍认可的成功。



富起来”的 60 后父母们。城市出生的 90 后,基本不用为车、房发愁;即使是在农村出生的 90 后,大多数也未挨过饥饿之苦。因此,他们的成功标准很自然地跳离了传统目标,在他们看来,那一切太过“世俗”。虽然绝大多数 90 后并不了解他们作为前象征文化代表的历史使命,但是这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自信促使他们相信: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喜欢做的! 90 后活在自我认可的价值观体系中,他们并不在乎社会和长辈如何看待他们。


80 后要求的是“利益”,90 后要求的是“权利”,因此,他们在组织中遵循的价值观有三个根本差异:

1. 80 后可以被价值驱动,而 90 后只能被兴趣驱动;

2. 如果利益满足,80后可以忍受与权力核心保持距离,而 90 后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力,通过个人联络

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


3. 如果利益清晰,80 后可以忍受组织规则与目标的不明确,而 90 后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

定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 90 后更“可怕”的原因,因为在管理者们习惯的管控体系中,只要对分配方式适度调整,就可以满足 80 后的基本价值需求,而 90 后却以新的“权威”形象出现,他们要的是通过分享管理者们的“权力”,来获得他们所争取的“权利”。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价值观是具有社会称许性的,人们会通过声称相信一些他人希望信仰的价值观来创造一种积极的形象。而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实际上所依靠的,用以引导决策和行动的价值观之间通常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是信仰价值观与执行价值观的区别,而这种差距同样反映的是


“我”与外部力量的实力对比。当我们认为“我”无法与外部世界的标准相抗衡时,通常表现出的就是信仰价值观与执行价值观的脱节,也就是所谓的“说一套,做一套”,而对于 90 后来说, “敢想敢说,言行一致”正是他们信仰价值观与执行价值观趋于一致的表现。

5#
浮生未半  4级常客 | 2018-9-23 04:10:16 发帖IP地址来自
二十世纪全球动荡,自1949年起,新中国取公元纪年为正朔,说也奇怪,自那以后,似乎是历史周期折返之点一样,每遇逢九之年,必出一件大事,此事之影响,必导致下一个十年社会风向为之一转。

1949新中国成立。————天下归元,红朝立国。
1959庐山会议召开。———经济建设正式转为政治斗争。
1969珍宝岛开战。————与苏联老大哥彻底反目,向西看。
1979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越战开始。——改革开放滚滚而来。
=1949+40,某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你懂得,对欧美的向往达到高潮,长者当立。
1999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袭击。——对欧美的幻想被打破。

90后似乎沾染了“九”的神秘,自诞生起就受到瞩目,九自古被中国人视为至阳之数,是因其为个位数中最大的数,九五之尊是人间至大的帝王的代称,各种武侠神怪小说里的厉害点的往往也要用九,比如九阳真经,九阴真经,九尾妖狐。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九是数之极,也是辩证法中的转折点,因为九再加一,个位数便要归零而重头开始了,这也是古语“满招损,谦受益”的由来之处,“乾玄用九,乃见天则”,九关系着天道流转,也暗示了变化的奥秘,对90后的历史评价,我认为远不能盖棺定论成脑残,而仁义礼智的评价则事在人为。

本问题实际上要分成两个来看,第一点,是90后怎么看待自身,第二点,才是别人怎么看待90后,一个人不知道如何看待自己,那么他也一定不知道怎么看待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90后看待自身,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自大起来飞到九天之上,自卑起来钻到九地之下,走极端是不好的。

人类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鄙视别人,上海的鄙视河南的,吃素的要鄙视吃荤的,穆斯林鄙视吃猪肉的,吃甜的鄙视吃咸的,而在同一个族群内部,还有年老的鄙视年轻的,常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以为这都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是一个不良的习惯。

一个人回忆过去,往往只记得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对自己曾经的幼稚、堕落和无能,往往就视而不见,大多数人30岁的时候回首过往,他在20岁的所作所为大多连自己也觉得傻逼,而70后30岁的时候,80后正好20岁,部分70后和70后之前的人,在这种臭毛病的作用下,要鄙视80后,说80后们是小皇帝,被宠坏的一代,结果等80后长大,他们居然也开始攻击90后,说90后“脑残”,说90后“淫荡”,说90后“是被宠坏的一代”,说90后“吃不了苦”,大家看看这个情况眼熟不眼熟?这才是一种劣根性。

我希望在九零后这一代身上,能够做到斩断这种卑鄙、无耻、下流、懦弱、残缺的遗传,当90后面对00后的时候,能对他们的种种“幼稚”“胡闹”的行为给予宽容,而不是像部分80后面对90后一样,对曾经的年轻的自己大加攻讦,污蔑00后脑残,这是毅种循环。

九关系着天道流转,也暗示了变化的奥秘,90后们承九之极,应当能担此大任,不过,如果没人能承担,我们只好进入下一个毅种循环,历史周期,等00后有点出息了。
4#
秦凯  3级会员 | 2018-9-23 04:10: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近,我接收了一名来实习的90后小朋友。为了测试一下水准,我给了她一个可大可小的任务:组织一群她的小伙伴儿,对国内各家以兜售生活方式为主题的“逼格电商”进行购物体验,交给我一份体验报告。我开了一张单子给她,上面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朋友们、包括媒体公认的此类模式中的佼佼者。收到她的作业那天,我打开制作的怪漂亮的PPT,一页页翻动,看到一半时,已经忍不住倒吸凉气、抓起电话对着一位著名风险投资人八卦:你肯定想不出来,你知道90后是怎么评价某某品牌的么?然后,就是两个70后老家伙在电话两端各自充满自我怀疑的唉声叹气。比如,他们体验了向来以逼格高著称的某海派美学电商,这个品牌一向将“有爱的商品”打造成自身一个鲜明的标签,但是小朋友的评价是:这是“卖爱”,而不是“有爱”!而对于另一家70后心目中的文艺圣地,他们的评价则是:充满了老男人式的紧绷的无力感!总之,我提供的清单上的品牌,无一不惨遭毒舌,要么就是没有爱,要么就是不好玩,总之,所谓的高逼格就是另一种说法的:无!力!感!而在这之外,他们也选出符合90后心目中体验最佳的国内外电商品牌推荐给我,说实话,作为一个非常关心这个话题的人,我一个都没听说过。打开一个个链接,扑面而来的混乱感、嘈杂感搞得我晕头转向。我面对他们的推荐,也点评了几个关键词:乱糟糟、可参与、有彩蛋。最后,当我们坐下来,一项项去交流感受的时候,我深深的被他们的真实和自信打动了,这就是两个代际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70后来说,我们的体验首先是受到审美需求的驱动的,而审美必然是需要距离的,因此,70后才会把“逼格”挂在嘴边,在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往往是最触不到、远远挂在在天边的那些人或物;而对于90后来说,刺激他们消费欲望的头号驱动力则是“参与”,对品牌的需求是好玩、可玩,甭管三七二十一,先让我一头扑进怀里玩闹一番再说。总之,你若端着,我就无感。在那之前,作为一名管理顾问,我已经无数次的和各公司的高管们一起吐槽,虽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眼下的后浪们也太不好管理了:特别是85后和90后的自我中心、情绪化、不合群、物质主义、缺乏远见,等等等等。直到这个瞬间彻底击中了我:打住,也许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所吐槽的那样简单?早在1970年,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已经在《代沟》一书中这样写到——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训斥年轻一代:“你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曾年轻过,而你却未老过。”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却能够理直气壮地回答:“在此刻这个世界上,我是年轻的,而你却从未年轻过,并且永远不可能再年轻。”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前喻文化,即所谓“老年文化”,是数千年以前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也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整个社会的发展十分缓慢。人们根本不可能设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辈、祖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在他们眼里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因此,老人是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当然更是年轻一代的行为标准。老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朴的是非观念。与此相连,就构成了前喻文化能够得以保持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乏疑问和缺乏自我意识。人们都把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纵向、单向、封闭的文化传递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反叛和变革的可能。并喻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发端于前喻文化的崩溃之际。由于战争失败、移民运动、科学发展等等原因,使得先前的文化传递中断,文化体系被迫“开放”,从而使年轻一代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去摸索和创造,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同辈间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后喻文化,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如果说在前喻文化(即传统社会)中,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尚未成年的个人,那么,后喻文化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反向社会化”。“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无需成为专家也会明白,此刻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被科技进步所震荡的全新时代,一个必须也只能是后喻文化的时代。特别是中国社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高度浓缩的变革历程,从整体上来看,我们从农业文明瞬即进入工业时代,然后,几乎仅仅在十年间,就迎面遭遇互联网时代的对撞。对撞之中,技术成为最大的变量,所谓变革与进步,往往是以某一领域技术的更替为标志的。而在理解、接受和掌握新技术方面,在这个“阅后即焚”的时代中,年长者的经验不可避免地逐渐丧失了传喻的价值。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之海的形成,全人类的文化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英国普特茅斯大学的汉弗莱将此概括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就是说从任何一点,都可以扩展出无数的信息链接,颇似佛教中所喻的因特罗网。在这张无边大网中,我们都成为一名“时间的移民”,进入了时代的新大陆,不断被新生事物所冲击,而这种冲击却激发了年轻一代前所未有的活力,因为,他们是新时代如鱼得水的原住民。在时代发展的剧变面前,“时间移民”的不忍舍旧和“原住民”唯恐失新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酿就了全球性、全体性的代际对立与冲突。对于大多数完全竞争领域的中国公司来说,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几年持续面临的变数是:90后正式进入职场,85后成为职场主力。也就是说,我们将不得不着手于解决和适应全球范围内最为复杂的代际冲突。因此,带着用人类学启发管理学的好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试图展开一次针对85后职场人的浸泡式研究,我在微信上建立和加入了若干由85后组成的群组,在线下则和85后一起打球、吃饭、喝酒、跳舞,义务担任他们的职业顾问倾听他们的烦恼,无耻的打听他们的情感隐私了解他们的情绪,试图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对他们的全息认知。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够严谨和科学,因此我称之为“伪田野调查”。为什么选取85后职场人作为研究对象呢?因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中,22岁至30岁之间的一代人具有更强烈和明显的共性特征。而22岁以下的人们大多数还在校园,其行为模式尚不稳定,30岁以上的人群则几乎都是跟我一样的“时间移民”。其实,无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任何一代,每一代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而在85后身上,由于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中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颠覆,他们建立存在感的坐标彻底变了。此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QQ最新的广告语:“我想要的,现在就要,因为,我,不耐烦。”腾讯真不愧是对年轻世代理解最深刻的一家公司。为什么?虽然人性“贪嗔痴”的本质不变,但是,在这一代人身上,贪嗔痴将会披着全新的外衣重新附体。这是由于三大因素同时交互所带来的突变:第一,是时间感的改变。在真实世界里:过去的二十多年在极度密集的时间内,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之巨大,堪称是一次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突变。而这次突变最深远的影响,是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感”。什么叫做“时间感”呢?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在50后、60后甚至大部分70后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环境的变化是非常缓慢而且微小的,上小学时走过的那条路,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时仍然可以约上三五同学去徜徉一番。在这样氛围中长大,当然会比较倾向于相信时间本身的充沛而因此对环境产生较强的耐受能力。但是,在80后、90后的成长历程中,整个中国社会的节奏完全变了,折子戏变成了硬摇滚,两年的时间,他学校门口的那条路甚至学校本身都可能已经完全不见,变成了房地产,他童年玩耍过的田野已经变成了度假酒店。特别是完全成长于92年之后的一代,物质财富摇身一变成为全社会最鲜明最共识的身份标签,这导致人们对工作、职业等长期关系的心理契约的牢固程度大大减弱,经济压力与自我包装成为指挥棒,在这种生存焦虑的干扰下,人们更容易轻率的做出变化或放弃的决定。而在虚拟世界一边,最重要的精神消费从电视剧转变为网游,这个转化对人们时间感的影响也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除了用XX后这样的年龄标签来标示,我提议不妨用“脑残剧的一代”与“网游的一代”来区别今天的移民和原住民。今天职场中掌握权力的人们依然以60、70后为主,在中国,这刚好是“脑残剧的一代”:青春期的成长历程,是电视剧统治娱乐市场的年代,电影衰落、图书不振、戏剧稀缺,脑残剧当仁不让的扮演了价值观布道者的角色。因此,每当人们指责年轻的小朋友们脑残粉、动漫控的时候,轻轻一句“83射雕”、“东爱”、甚至“士兵突击”,就好像一个神奇的密码,让一个个时间移民在茫茫人海中两眼放光的彼此相认。脑残剧养大的一代,在行为模式中自然留下了相应的特点:节奏一定是循序渐进的、结局一定是大团圆的、主角一定收获最多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自己的背景的。所以,这一代在职场上普遍而言会比较忍得住寂寞,服从性好,容易接受过程中的“磨练”,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早晚会变好,愿意为即使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大团圆埋单。而网游一代呢?网游成瘾的关键在于“即时反馈”机制:无论动作对错,网游都会即时提供视觉或者听觉的强感官刺激,并且通过巧妙地积分回报体体系,让游戏者越陷越深欲罢不能。因此,在职场中,他们不再像前辈一样喜欢通过漫长的等待换取一个超大的回报,而是倾向于即时反馈和激励,反馈速度越快、激励周期越短,对他们的影响力就越大。游戏给人们带来的快感甚至变成了一种针对真实世界无聊无助的“补丁”。因此,网游一代并不是变得“短视”,而是他们的心理反应机制变得更为“即时”。在这样的潮流下,某家自创业以来都以高额虚拟股权为激励杀手锏的公司,也遭遇“激励疲软”,新员工对长期激励兴趣缺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与组织之间的长期心理契约,甚至很多人都从未打算坚持到有资格拿到虚拟股权的年限,这与公司好不好、薪酬高不高都关系不大,而是他们的“时间感”变了。因此该公司不得不顺应潮流做出调整,对外宣布斥巨资提高新员工的起薪点,其实是调整了薪酬结构,调高短期激励在薪酬中的比重,而降低长期激励的相对份额。而这里的“短”,并不是一个长度概念,而是一个频率概念。从“高额”变成“高频”,这是后喻时代管理变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第二,是距离感的改变。以往我们提到“距离”这个词,通常还是以肉身接触为准的。但是,在现在的社交网络中,虚拟接触的深度、密度和广度都远远战胜了肉身,这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现象。比如,2014年春节期间,我加入了一个由90后职场人为主组成的150人大群,该群一个晚上产生的信息条目可以超过两千条,而这种活跃状态则已经保持了两个月之久!而从话题的类型来看,我对这个群组的总结是:昼夜宣淫——尺度之大、热情之高,超乎想象——你能想象两三个有名有姓的男人在微信群里远程辅导一个姑娘使用跳蛋么(以下略去500字)?我的问题是:当人们之间的交流从熟人之间、肉身交流(包括电话其实也是肉身交流的一种)迁入陌生人之间的虚拟交互,是不是意味着在真实世界中所建立的若干禁忌和规则,也因为介质的变化而自然被打破了?在伪田野调查中,一大方法是要求看对方手机上安装的APP,你会毫不意外的发现微博、微信、陌陌、知乎的并存,而在不同的应用里,那个你所认识的结结巴巴的屌丝直男,完全可以同时是知乎大神、陌陌炮君、微博段子手,或者朋友圈鸡汤达人。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在心理学上,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而导致的人格分裂都是有可能的。不过,今天的变化在于,当人们在虚拟世界沉浸的时间越来越长,当智能手机使得我们24小时在线,那么,原本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人格分裂可能会以虚拟人格的方式浮现出来,而且,由于介质、应用的不同,引发更为复杂的角色扮演和多重分裂。或者说,虚拟世界的多种介质鼓励了某种意义的“人格分裂”的发生,虚拟人格不再被压抑,而是得到释放。当人们能够以虚拟人格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存在感,那么,在真实世界中的不协调、挫折、对立都有可能被因此消解,这种代偿作用,看在前辈眼中,那就是一种玩世不恭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如果出现过度代偿,那么,就必然会导致遁世、啃老、二次元、反社会化、拒绝成长等主动遁入虚拟世界而回避与真实世界交互的行为。第三,位置感的变化。这是一个全世界独有的社会现象:如果是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环境中,个人本能的会有一种“争取关注”的倾向,这就要求个人对其他家庭成员的状态有所观察、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更多的觉察与控制以使自己更符合长辈所设定的标准。因此,在传统的大家庭中,家庭秩序会更接近“前喻文化”,小孩和年轻人被更多的规矩所要求。但是,421家庭结构在1985年之后成为中国社会的绝对主流,所以,从出生开始,孩子们就是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高度关注中长大的,原有伦理秩序被颠覆,他们就是独一无二的家庭中心。关注,不再是一个稀缺的、需要争取的资源,而是迅速过剩。高关注度所带来的自我中心主义,本身就是他的一个自然生存状态。因此,这样的个人进入职场之后,会表现出对周边环境缺乏探察、对他人情绪反应不够敏感、过于执着于自我感受的倾向。同时,他们又寄希望于家庭生活中的高关注度能够延续到工作环境中,产生了一种“你为什么不点赞”的情绪需求。这就给今天的管理者带来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前一段时间,在对一群85后优秀职场人士进行的调研中,当问到“如果你的上级能够作出一项可以让你士气更高的改变,你希望那是什么”时,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他们应该更关注我”。同时,社交网络塑造了一个“扁平化世界”的幻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也可能因为一次机灵的留言或者一句难听的谩骂而与“大V”接上火,这在真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平视假象”,必然会让人对自己的位置感产生漂移。而网游文化也助长了这一点:网游的体验让人们极度追求独立,什么权威、专家统统过时,“我”才是绝对的主宰,在虚拟的世界里,屏幕前的人手握神器,“我”可以是任何人,想灭谁灭谁。因此,投射在工作中,他们对“独立作业”、“自成一格”的热情远远超过他们对“权力”的欲望。在管理职责和独立作业之间,后者更能够吸引他们。在同一家公司中,那些工作能够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形成小闭环的人,其士气普遍高于那些需要开展更多横向沟通协同、与他人共同协作的人。当时间感、距离感、位置感同时处于高度变动之中,小宇宙自然要爆发,年青一代因环境而发生了重大的突变。让我们再次向米德致敬:“现代世界的特征,就是接受代际之间的冲突,接受由于不断的技术化,每一代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他们的上一代有所不同的信念”。停止教化,启动对话,将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作者: @脱不花妹妹
3#
MadMel  4级常客 | 2018-9-23 04:10:14 发帖IP地址来自
跟据我的观察,九零后这个群体只有一个共性:
一般都出生在1990-1999年之间。
2#
冬蛰意  1级新秀 | 2018-9-23 04:10:13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任何试图用几条性质去概括一个群体然后自认为了解了这个群体、从此可以替这个群体发言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是把这个群体变为了他者。从男性替女性发言,西方殖民者替被殖民民族发言,到楼下的某人自信满满地用几条“规律”替90后发言,都属于一个性质的问题。
我自己就是个90后,我想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说。我出生的房子是职工宿舍,三代同堂,类似于《我爱我家》里表现的那种典型的第一共和国遗产。而我一两岁的时候家里就搬进了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第二共和国的浪潮在80年代末开始进入东北,而我们家是很幸运地意识到了时代变化并顺应了浪潮的那批人之一。而那些不那么幸运的人,比如我爸的兄弟,则仍然安然地生活在东北国营重工业企业自成一体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连娶的老婆都是同一个工人宿舍区的,婚礼的时候迎亲队伍从夫家出发之后不得不先出宿舍区绕一圈然后再走回来去妻家,因为两家住的实在太近了,不这么绕一圈的话迎亲过程花不上十分钟。90年代是我年纪最大的表姐的青春时代,她连中考都没参加,因为在自成一体的国营企业世界里未来是被许诺过的,不需要用上学去改变命运。
然后,在90年代末,许诺被撕毁,他们所有人都被第二共和国背叛和抛弃。但是,那时候我还不到十岁,对这些事,我是没有印象的。春晚里那句刺痛了东北一代人的“咱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我连一点记忆都没有。
类似地,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这些事我虽然有印象,但那都是在我的小学,虽然也写过想象王伟烈士没有死、游览美丽的海底世界然后回家了的作文,但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些事情是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的,写完作文扔下笔,惦记的还是跟几个小伙伴玩耍。
90年代,价值观被解构,社会解体然后重建,最剧烈的社会分层,这些是80后青春的迷茫与愤怒的来源,是毛左阵营的思想的滥殤,而对于国力尤其是军力衰弱的切身感受形成的对国家尊严的补偿性的强烈渴望则是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起点,对于西方与中国之间极其鲜明的国力对比、社会发展程度对比和对比中显示出来的西方的不可置疑而且不言自明的所谓优越性的直观感受,则是自由主义旺盛活力的基本土壤。但对所有这些,我,还有很多与我类似的90后,都是没有切身体会的。
而我的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们家是很幸运的,我小学时候就从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又搬进了市里的第一批高档小区,但是接下来因为一些非常神奇的原因,却没能像别人那样,完成90年代的原始积累之后开始财富爆炸,让我慨叹自己果然是没有当富二代的命。但即便如此,现在家里的生活仍然应该能算是中产阶级,而我爸妈的几个兄弟,除了一位仕途亨通的,剩下的都在第一共和国的世界破碎之后苦苦挣扎着试图追赶上时代而步步落后。我的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候,90年代的那一轮最剧烈的、决定性的社会阶层分化已经结束了。
从小学那次搬家到现在的十多年,我们没再搬过家,大学离家之前的十年时间,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整体,没有断裂,没有冲击,沉静而似乎永恒。这十年也是中国国力增长和地位上升的十年,我印象里第一个感兴趣的国家新闻,就是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我们这代人的国家意识的启蒙,是08年的西藏新疆动乱和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以及同一年的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这种启蒙与九十年代的大使馆被炸是完全不同的,九十年代是屈辱于西方世界的强横,08年则是震惊于西方世界的伪善和荒谬。由之产生的情绪勾画出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面貌。
而与此同时,这十年时间里没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能真正深入精神世界去给我深刻的影响。我们这代人已经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高中政治书在哲学部分虽然有一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碎片,比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并不系统,而政治部分则没有任何阶级分析的内容,经济部分也基本不提剩余价值、资本与剥削,考试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而自由主义思潮呢?我们中学的时候正是“日本夏令营小学生”和“德国油纸包”的段子最风靡的时代,但这些以及一切民主制度优越性的种种表现,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消遣阅读的材料,却不能进入任何人的认真的思考。同样地,对第一共和国的记忆已经遥远,我们校高中颇有几个历史老师以在课上讲老毛的黑历史为己任,而大家也都觉得他们挺酷的,但是,没有人认真地去重视他们。挺有趣的,仅此而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虽然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网络在中国兴起的十年,但还在上中学的我们,上网的机会是很少的。我们对00年代网络上的种种争论和话题,接触并不深,更不是争论与话题的主力。我们对网络的接触,是从微博豆瓣和人人开始的,而之前的整个论坛时代,我们基本是缺席的。
这十年时间里,我身边的同龄人的家庭,在生活水平稳步增长的同时,几乎没有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出现过根本性的变化。长达十年的虽有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没有根本性波动的,连续而平静的生活,构成了我接触到的这一群人的青春时代的共同基调,有迷茫,却并不愤怒。我们读着韩寒那一批80后对世界的嘲笑和怒吼,但那种情绪并不真正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接触到的这一群人里,在中学时代形成了最基本最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几乎全部都是基于对生活本身的深度和稳定性的感受,在此基础上,一部分人又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实力上升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我知道的同龄人里面,几乎没有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构建起来的。
当然,进入大学之后所有人的思想都在剧烈变化,但中学时代奠定的思想上的基调和底色是很难改变的。
至少,90后群体中90、91、92这几年的人里面,很多人的青春期正好被夹在在90年代剧烈的社会变化、意识形态争论余波的后面,和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巴上兴起的智能手机带来的信息革命的前面,这是一个稳定而又相对闭塞的时期。这种经历和经验,让这批人里面,至少有一部分人,包括我身边的绝大多数同龄人,是对意识形态无感而在思想上倾向于现实和稳定的。包括我在内的这一部分人,和切身体会了90年代社会激变的80后前辈相比,在思想上更加保守。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批人就是以自干五运动为代表的、在11年左右的网络上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的主体。10年11年12年,我们这一波人正好刚进入大学、有了智能手机,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在网络上由60后70后引领而以80后为主体进行的自由主义和毛左之间的争(si)论(bi),被最后在争(si)论(bi)中占据了绝对上风的民主自由派的意识形态狂热、道德优越感和一部分人的逆向民族主义深深震惊,并因为我们在生活本身之中获得的经历、经验和常识在这些人的论述中被置于一个完全失语、被忽略和无视以至于一文不值的地位,而被这些人激怒。而90后中的这一批人在上了大学之后作为生力军进入网络意识形态的争论场,则可能是10年以来网络舆论风向改变的原因之一。
我不认为我和我接触到的90后人群能代表90后或者代表90、91、92这几年出生的90后,我只想说,在政治倾向领域,90后之中,确实是有这么一部分人存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