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的毕业演讲?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11   25479   4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4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7 发帖IP地址来自
1. 我觉得说中国空气差没毛病,是事实。但明显演讲是“中国空气差-美国空气好-美国空气里透露着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好事-大家需要为言论自由的民主付出-共创和谐社会”的演讲思路。都是事实,但一个对美国人的演讲要以贬低自己祖国来用对比开头引出,没有别的可说了吗?这种行为我觉得一方面让美国人瞧不起,另一方面真的给美国留学生丢脸了。
2. 明显感觉到一开始说freshAir的时候,地下听众以为是她自嘲,然后接梗笑笑,没想到后来竟然认真了,听众也尴尬地不说话了。
3. 去美国之前谁不知道美国比中国空气好?你去美国还准备5个口罩?当中国朝鲜么?
4. 我就不信美国现在能公开地随便地自由地讨论洛杉矶事件影射的种族问题,这问题至今都是美国社会的大家谈起来会尴尬的问题。讲到这里被你说的自由讨论那么好那么自由,跪舔嫌疑严重!
5. 这根本上偏离了美国大学所倡导的critical thinking。
6. No wonder it took her 5 years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LOL.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8 发帖IP地址来自
玻璃心勿入。。
放假了,搬砖狗终于有时间答题了。
看了大多数答案,都是站在国人的立场上,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视野,来深层次818这个问题。。。
既然这个女生是在美国的领土上大放厥词,我很好奇美国人的观点是什么。
因此,我和多名美国人(文化背景迥异)进行了讨论,篇幅有限,选取四个。
(本人曾做过“国家汉办”的志愿者,交了不少英语国家朋友,细心揣摩后,比较了解他们那一套思维模式,然后以毒攻毒。。。本人还是校辩论队成员,懂得基本的攻防之道,抓住对方要害,和他们辩论基本上没输过。)
[出场人物介绍]
以下人员是我在美国西海岸的一次中文沙龙上认识的,到现在都保持很好的朋友关系,这些人的特征是:
1. 受过良好教育 (美国人普遍对学习外语不感兴趣,能主动学中文,而且中文水平学到溜,绝非等闲之辈)
2. 文化身份多元
————————————————————————
人物A:
男、犹太人,以色列长大,高中后移民到美国
(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从小上国际学校,英语基本母语水平)

我跟A说:
最近有一件事情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 [….此处省略100字], 这心机女的有些地方夸大其词,抹黑国家形象,遭到网友批评,我估计她可能是想要绿卡,申请政治避难呢。
[和A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完全没想过要深入讨论,仅仅简单陈述一下而已。结果他这么一说,激起了我和其他人讨论的兴趣]
A(一脸惊讶):
She'll need to seek political asylum because of a speech about the polluted air and not being able to rate teachers?!?!?!她仅仅因为在演讲中说了空气差,不能给老师打分,就需要申请政治避难?!?!?!
我心想,靠,没有表述好,给对方造成误会了。于是解释道:
中国人爱国,她刻意抹黑国家形象,很多国人都很气愤,回国后会被人人唾弃。她可能会以此为理由,说在国内无言论自由,申请政治避难。
所以,我的问题来了:
I'm curious what would Israelis think of it when an Israeli student made a public speech in a foreign country and made up something to "demonize" Israel, say, the government suppresses non-Jewish people, deprive them of their human rights, etc.?假如一个以色列学生在国外大放厥词,诋毁以色列,比如,说以色列政府压迫非犹太人(你懂的),剥夺他们的人权。。。以色列人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很好奇呢。。。
A 说道(认真脸):
Sadly, there are also Israelis who join forces with anti-Semitic groups and invent complete lies against Israe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political agenda. It is true that most people think very badly of those people and criticize them, but none of them need political asylum.很遗憾,确实有以色列人加入反犹组织,捏造完全不属实的谎言,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以色列人确实会鄙视和批评这种人,但是那些捏造谎言的人不需要申请政治避难。And I'm talking about really bad lies, not stuff like "you don't get to rate your teachers". Lies like "policemen shot dead an innocent, poor young Palestinian boy who just wanted to ride a train", when the boy in question was in the middle of a terror attack, stabbing whoever he could find on the train and thought is Jewish, and the only way to stop him was to shoot. Or even people who completely invent stories that never happened, just to make Israel look bad and be pressured by foreign countries.我说的谎言,指的是特别出格的那种,不是你说的那种”不能评价老师”,而是“一名无辜可怜的巴勒斯坦小男孩惨遭警察杀害,但他仅仅只是想坐火车而已”。 但实际上,这名男孩在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看到犹太人就拿刀砍,所以警察只好开枪阻止。有些人完全捏造事实,招来国际社会的压力。None of these people was ever even charged with anything... This is why I was surprised by the "political asylum" thing you mentioned.但这些人不会被起诉。所以,我很惊讶,你说她会申请政治避难。。。
我心想,原来如此,A不懂大国博弈啊,于是我解释道:
申请政治避难也不稀奇,有些国人总会找出各种理由,然后美国会收留一部分这样的人,作为“侵犯人权”的证据,以此责难中国。大国博弈,你懂的。。。
然后,我继续说道:
So, if an Israeli told a very bad lie like you said and made Israel face pressure from some other countries -- I now know they wouldn't be charged of anything -- could they still blend into Israeli society, even if he’d apologized?假设一个以色列人说了你列举的那些谎言,遭到了来自其它国家的压力(我知道他不会被起诉),即便他道了歉,那么,他还能融入以色列社会吗?
A 认真地回答道:
They still have all of the legal rights every other citizen has, but of course many people will still feel betrayed by them.他们仍享有一切政治权利,当然,很多以色列人会觉得这个人背叛了他们,背叛了国家。
我心想,尼玛,这不和中国一样吗?于是追击:
1. 这个女学生回国也不会被起诉。中国外交部还表态了,很温和。2. 中国人也爱国啊,她抹黑国家形象,很多中国网友和以色列人一样,感觉被背叛了,抨击她很正常啊!3. 不过你说她的谎言不够出格,但和过去相比,中国人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现在也只是网上批评她而已。在美国,一个政治倾向公开偏右的年轻人去“左派政治正确”的硅谷工作,也是没法混的呢。本质都一样嘛。
A 君点点头,和我达成了默契。(额,看到他的眼睛好绿。。。)
结论:
1) 不止在中国,在很多国家,很多人心中,“不在公开场合抹黑国家“是一种政治正确。
2) 这个女的被网友抨击,丝毫没有什么不妥的,纯粹自找。
————————————————————
出场人物B:
德裔美国人,40+岁,女,在日本某大学执教过三年。
我来龙去脉刚说完,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她的正面回应,B女士说:
Unfortunately, it is also a common rhetorical strategy in all cultures. In English, we call this a "smear campaign".很遗憾,在所有文化中都有这种招数,在英语中,我们叫“抹黑。”In Japan, teachers can sometimes "inflate" student ratings by discarding negative ratings before submitting the rating sheets. Almost all data can be manipulated. Fortunately, I no longer worry about negative student ratings. However, some insecure teachers might do this.在日本,学生给老师打分后。很多老师在提交打分表之前,把低分去去掉,这样评分就高了,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篡改。但我已经不关心学生的负面评价了,但面子薄的老师还会这样做。
尼玛。。。。没想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日本老师更狠。。。。
华丽丽去掉最低分,保留最高分,还让不让人活。。。
中国学生可以在网上评价老师,我在国内某大学被学生评过分,幸好当时候年纪轻,虽然面对一群理工男,无色相可卖,但和学生打成一片,评分无压力,高分飘过,不然要黑入系统篡改分数,啊啊啊。。。

————————————————————

出场人物C:
男,50多岁,白左,嗯,贵乎妖魔化的白左,众人唾弃的白左。
(其实白左没那么恐怖,只是人家从小沐浴在资本主义“春风”里,对社会主义国家成见已深。有些白左对中国人还是蛮好的,他女婿和媳妇都是中国人)
听了我的描述,他说:
Well, the fact that Chinese netizens’ reaction over her speech seems to have reinforced her point about "freedom of speech."好吧,中国的网民的反应,正好印证了那女学生所说的言论自由问题。

于是我说:
为什么因为网友抨击她,就说没有言论自由呢?美国大选的时候,很多左派(libs)抨击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网站上,骂得好难听。美国还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呢。。。左左们和红脖子都要打架了。为什么你们美国骂就是言论自由,我们批评就不可以了?
我心想,这下讨论该结束了吧。结果,白左大叔愣了一阵,不服气地说:
If they were in the US, they would have the right to castigate her. But they are not, and as soon as their government decides that their views are no longer "appropriate," they will lose the right to express them.如果这些网民在美国,他们就有权利抨击她,但他们不在美国。因为只要政府裁定哪种言论不正确,那女生就失去了言论自由。
没想到他来这招,当时候心里发毛,怎么来这种逻辑?不过,这种言论我见多了,于是我说:
1. 我们政府没有参与这次讨论,态度温和而开放。网友自发参与,“不抹黑国家”是大多数网民的政治正确,很多国家都这样,很朴素的道理啊。2. 美国有言论管制啊,美国政府在主导哪些言论正确,哪些不正确啊。人们能公共场合发表仇恨言论(hate speech)吗?媒体更是如此,收了利益集团的钱,为利益集团服务,一些右翼人士都没办发声了,只好自己建了一个网站叫Gab,还被追着打压。这些都是前几天NPR(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的。
白左大叔哑口无言。。。
——————————————————————————
出场人物D:
女,ABC,21岁,漂亮妹纸一枚。。。狂爱中国,大陆古装剧脑残粉(父母来自台湾Orz。。。)中文很溜。
给她看了视频,没想到她的反应简明而欢快:
Looks like the Chinese start to care more and more about their reputation abroad. Honestly she 知道老外嘛,总是喜欢听黑中国的话,拍马屁呗. Haha.
我直接愣住了。。。还没回过神来。
她又接着说:
快点发给我!!哪个网站有最新的《欢乐颂》看。。。
然后我默默搜索,找出某站链接给她,附赠一枚小包总,祝你们甜蜜蜜!



------
5月31日更新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9 发帖IP地址来自
她的演讲稿就像一篇应试作文,考过高考的的人都知道。



     看了这位女士的道歉,觉得刻意辱华还真是谈不上的。
     严格看了这遍作文,噢不,演讲稿,感觉有非常熟悉的高考应试套路。
      首先,揣摩阅卷人意图,嗯嗯,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呀,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出题人角度,想象出题人要听到什么。
       开头以小见大,以一个问句的方式引出议题。


       熟不熟悉,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是不是作文里常用开头。再自问自答,引出议论文的主旨——啊,美国,你多么伟光正。啊,学校,你是教育行业的领头人。
………这个是我自己脑补的,但是看下来,通篇的干货也只是一些恭维而已。
    然后将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和国内生活进行列举,以小见大突出反差。
     行文逻辑清晰,用新鲜的美国空气和污浊的国内空气做对比,用美国的言论自由和国内的僵化做对比。并通过华丽的词藻将二者进行类比,反复出现加强读者印象。(至于她是昆明人,为什么要这么黑家乡的空气,其实她只是傻白甜的加个例子呼应主旨而已,当年考试的时候谁没有编过我妈妈怎样说,老师怎样说,路边的清洁工阿姨怎样怎样的桥段)
Freedom is oxygen. Freedom is passion. Freedom is love.
自由是氧气,自由是激情,自由是爱。
      最后排比句完美收尾,升华主题。
       其实我有种直觉,她从小到大一定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高分通过,到了美国也依然成绩不错,她知道和老师打好关系,知道怎样答出老师想要的答案。
     说她做了多少恶,还真不至于,说她跪久了,也谈不上,给她一个在国内学校演讲的机会,她的演讲比谁都歌颂祖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毕竟她只是一个没有自己观点的“好学生”而已。
无信仰,无好恶,无责任,无骨气。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0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演讲,如果说是辱华可能有点严重。
但是,看得我很恶心,每句话的语调,每一次停顿时候的神情,让我看到的全是谄媚,一张只有跪着乞讨的人才能有的脸。
我脑海中想到的画面,是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为了取悦别人,把自己母亲的衣服扒光来任人凌辱,不仅毫无羞耻愧疚之心,反而与其一起来从这场凌辱中发出欢快的笑声。
恶心得很,恶心得很,恶心得很。
~~~~~~~~~~~~~~~~~~~~一本正经的分割线~~~~~~~~~~~~~~~~~~~~~~~~~~~~~
一更:先挂人,后说事,我就是这么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如果不想看我挂人直接看3.
一、

先挂一个吉祥物出来。你发表了那么多评论,针对我也好,针对这件事情也好,尽管很多话我是不喜欢听的,但是我并不会挂出来,毕竟我也是很喜欢言论自由的嘛,freedom。但是,言论自由中的自由可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侮辱谩骂。你说的其他的话,尽管我不认同,但是至少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同的看法,但是你的这个评论,我只能说,突破了底线了。对人起码的尊重呢?对一个女孩子说出这种话,不要说女权主义放不过你,我这种反田园女权的人都看不过去了。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言论自由?这样的自由不要也罢。
来到小社区以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人最开始是讲道理的,但是当讲道理讲不过的时候就原形毕露开始骂人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如果讲道理都讲不过我,那么骂人就更别想骂过我了。必将骂人水准也适合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只不过我所接受的教育让我能保持克制。
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就事论事,摆事实讲道理,理越辩越清,事越说越明。但是如果你想引战对骂的话,没心情陪你,段位太低,要想和我对骂,你大概需要从新华字典开始学起。
二、到你了,这位Mr.Sun


孙先生?还是日先生?我不知道哪个更符合你?幸好我有一本俞敏洪的红皮书,不然这么高水准的英文我都不认识(认真脸)。我不知道你的年龄啊,但是这句“现在的人都是怎么了?”的发问实在是振聋发聩,请问,原来的人是什么样的?你又是从哪里来啊,我的盆友?你和苦逼小红粉一样,很喜欢搞人身攻击。能够从我寥寥数语中推断出以下几点:1.认国为爹;2.认党为妈3.人生父母都不要了。这么大的信息量,我推测你的文化水平应该高于苦逼小红粉,毕竟一看就是能够从“晚安”二字中推断出社会黑暗的语文大神,666。凡事讲道理,道理建立在事实之上,我爱国,这个是真的,对于DANG 嘛,路人一个,爱恨情仇近百年,恩怨纠葛四代人,感情很复杂,我不知道你们是遭受了怎样的经历会对这个国家有如此深深地怨念,我家里经历了那么多,也没有被变成一个怨妇,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勤恳的生活着,所以我从没有流露过对他的爱,但是也没有说过恨,正如苦逼小红粉所说,有人说不爱他就不是爱国,我也因此被黑过。但是我还是坚持一点,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它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利益,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利益,我都支持他,因为我爱的是这个国。至于说到我的父母,劳您费心了,他们挺好的,没不要他们,还是关心一下自己吧。你的父母能不能认出你姓啥我就不知道了,毕竟选项有点多:A.孙 B.日 C.sun.
三、恢复一本正经的说一说这件事,原答案是在当晚图书馆草草写下的,所以只有寥寥数语表达一下自己看过的感受。现在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感到恶心。我恶心的是这段话,这种行为,并非针对这位同学,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背叛于什么,忠诚于什么,但是请在你背叛的同时也放弃相应的权利,不要吃奶骂娘。
以下是我的分析:
骂中国的骂得狠的有很多,鲁迅骂得比这位杨同学还要尖锐。但是,我不仅不觉得厌恶,反而很喜欢他。为什么?因为同样是指出这个国家的不足,态度和目的完全不一样。
鲁迅先生有一句诗: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在批评这个国家,批判这个民族的时候,我读到的是一种痛心疾首,一种恨铁不成钢。他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独到的眼光,不是为了博得众人的鲜花与掌声,更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从中获得欢愉,而是希望能够把人民叫醒,让这个国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变,去奋斗,变得完善,变得更强大美好。
你从杨同学的演讲中感受到了吗?没有!
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庆幸,一种洋洋得意。一边吐槽着这个国家,一边发出欢快的笑声。仿佛是在标榜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远离的是非之地,逃脱升天再也不用忍受苦难之后的欣喜。我不知道这个国家到底对他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她是为了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吗?她是为了呼吁国民去努力吗?
我倒觉得像是纳投名状,就是从一个平民变成匪徒前要先杀死一个平民来表忠心,如同小孩子和另一个孩子闹掰之后投奔新朋友的时候要反过来说几句原来朋友的坏话,然后表明自己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友谊。
二、言论自由也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不然叫诽谤。
先是说自己的城市空气质量差到不到口罩会生病(但是不是说带五个,原话的意思是在五个口罩中选择一个,这点英文水平我还是有的),后来认识他的人解释说她有鼻炎。你有鼻炎这个前提为什么不说?难道不是刻意制造误会吗?
还有言论自由,可以在网上评价自己的教授,可以排话剧的时候谈论种族歧视。
你以为国内的大学不可以吗?你知道什么叫教学测评吗?怎么自己家的就不好,人家的就是宝啊?
在一个有种族歧视的国家谈论种族歧视就是民主,那么我们国家没有那么严重的种族歧视怪我们喽,没有给你谈论的机会,是不是?
一个靠掠夺迅速积累财富的国家,其中受害者还包括自己的国家,怎么就成了自由民主的天堂的?如果你所谓的自由是说可以在美国随意骂中国,那么来中国吧,我们骂起美国来尺度更热烈。
评论里有人说大清亡了还有奴才跪着。
所以呢?大明还没亡的时候就有人跑去给大清跪着了,难道给洋老爷当奴才就变得更高贵了?
况且,我跪的是这片生我养我和安葬着自己祖先的土地,而不是这片土地上的皇帝。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哪些气体是有甜味的?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微甜、 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遇火后能燃烧及爆炸;
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 溴甲烷 无色气体。通常无味; 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
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7#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这里引用我的好友lucy wei的评论:问题不在于爱不爱国,而在于她对freedom和freedom of speech的理解。我觉得大谈自由和理想主义是挺可笑的。
看过我一贯答案的人也知道,我对于执政党和现政府并没有超出水平线的好感。但尽管如此,这也不代表我对这个演讲有许多的赞同。问题究竟在于哪呢?
许多人可能看过李世默的演讲,写到“元叙事(meta narrative)”的衰亡。什么是元叙事?这个问题在东京大学的面试上我被问到,因为我的文书中涉及到这个概念;但现在我也难以精确地概括。大体地说,“包罗万象的准则和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元叙事? - 小社区)
演讲者提到自己在国内受到的教育讲到独立宣言,不过当时并没有实感——而到了美国后有了更多对于freedom汗free speech的体会,还提到戏剧作为例子,talk about a play that openly discussed racism, sexism and politics。(当然了,在美国念过书的人都知道“openly discuss”是一个多么白左、多么不openly的东西)我们可以认为,她adapt了白左淆的元叙事,即自由、民主、平等(当然,都是白左语境下的)等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的地方,比这些概念不深入人心的地方要好。这些概念的深入人心,令一个地方变得sweet。
而在这里,我看到的可能是两种情况:①:一个出国前比较naive,没有形成思维体系的女生,经过五年(不知道为何五年,大学一般不是四年吗)的教育,构建了和主流语境下“白左”十分相似的思维体系,将自由、民主等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②:一个本来是“小粉红”的女生,经过五年的教育,放弃了自己的“祖国崛起”(aka 星辰大海)论,而转投了“自由平等”论。前者在我看来是元叙事将人驯服,而后者则不过是一个元叙事代替了另一个元叙事。
且不论一些历史发明上的明显失误——莴不反对历史发明,并认为其是有必要的,但当代史的发明与事实不符则成为笑料——我想,如果是上文所说的两种情况,出国留学的意义就没有达到。不少人出国是抱有“某种想法”,而如果这种想法在国外与多元化的世界相碰撞,交流,最后变成了不仅仅一个想法,而是很多想法,那么出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如果抱有“某种想法”出国四年,最后仅仅是将这种想法本身加剧,而没有任何吸收,那么可以说失败。
而如果抱有“某种想法”出国四年,最后却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想法”,那么顶多算是一无所获。
如果本没有思维定式,出国四年后被“某种想法”完全占据,非信不可,那么我觉得比一无所获还糟。
虽然莴时刻警惕大洪水,跑路淆发达。但不得不坦诚地说,在P.R.C.的互联网上,有那么一小撮人是能够接受到最多样理念的。P.R.C.的网络光谱是如此广阔,以至于你have access to 任何一个小众政治派别,只要你想。比如 @呋喃苯,比如北大的某位,比如很多人,自己的意识形态暂且不论,对于从毛左到远邪的政治光谱都有所接触,虽不能支持所有,但却能理解任何主流派别的诉求,真切地明白自己为什么支持这个而不是另一个。这种多元化的思维交流中出现的人,往往不会抱有“元叙事”。
总结来说,这位演讲者所评价的中国的两点:空气、民主,以白左的眼光来看,或者说用普世价值来评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不足的。站在她现存的坐标系和立场,这样评价也没有问题。莴等之所以批判,也并不是因为爱国/粉红,更多的是叹息和哀婉于一个留学生出国五年,却仅仅是全盘照抄了一个现有的(且,以我的右翼眼光来看,不太高明)的坐标系和立场,并且作为公众人物将这一立场宣扬出去——同时也占据了“留学生”这一生态位的发言权,让广大非这一立场的留学生“被代表”了。
最后赠送李硕的话(大意):民主不一定坏,李登辉的民主就是好的,民族发明成功;而威权也不一定坏,皮诺切特大将军的威权就是好的,稳经济/促民生/不赤化。
他老又说过:在1917年的时候,仍旧要求反沙皇的知识分子,是最不识时务的。
您可以不赞同李硕的政治理念,但要明白他的话背后的寓意。
至于是否辱华,在我看来,可能不重要。毕竟,辱华的人只是少了“回国发展”这条路,且以中国网民的健忘来看,只是短期不能回国发展。我很难忍受的是,一个留学生在最适合习得多元思想和打破元叙事藩篱的几年中adapt了一个元叙事,并且可能深信下去。
after all,莴老是“宁可当一个悲伤的聪明人,也不愿意当一个快乐的傻子”这样的性格。
利益相关:与college republican交往甚密。
8#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3 发帖IP地址来自

----------------------------------------------------------------------------------------------------------------

把原文链接贴一下,里面有些更细节的内容。陆道逵校长的经历其实还是很励志的。
THE LIFE OF LOH然后再补充一句。。我并没有说马里兰大学想要故意搞个大新闻,只是分析了一下这种稿子竟然能拿出来讲的原因。因为马里兰大学不设立Valedictorian, 校长在介绍杨小姐的时候说了一句是Committee挑选的,我假设的是从众多投稿人中选一个出来。如果有马里兰大学在读的知道具体流程请指正。
--------------------------------------------------------------------------------------------------
说杨小姐想出名拿绿卡的都想的太多了。。。看她现在关了FB,撤了个人网站,删了微博(不过漏了人人,可怜的人人网). 她也没预料到事情会搞的这么大。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肯定是学校委员会审过改过的。为什么这种严重偏见,毫无营养的稿子会被选中呢?答案很简单,马里兰大学的校长是个有反共倾向的人。我看了他介绍杨小姐时的骄傲和在杨小姐演讲后的感慨就觉得有问题。所以去维基百科查了一下。
现任马里兰大学校长,华莱士.陆(陆道逵),1946年出生于上海的大户人家,1949年因某些不可知原因,全家人避难到了秘鲁利马。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他的童年,他还竟然真有一篇相关的访谈。我把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翻译一下。
首先陆校长自认为如果没有共党,他现在就是上海特朗普。这还真没准,他自称祖父母当年在上海市中心拥有五个街区的地产。但是解放战争一打,他们全家就卷铺盖跑到秘鲁去了。本来的奢华生活变成了开杂货店的坚苦日子。不过陆校长没有被命运击败,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杂货铺。他通过努力申请到了美国Iowa州的一所学校。临行前,父母仅给了他300美元生活费。在陆校长落地到迈阿密机场的那一刹那,想必就和杨小姐一样,闻到了自由和民主的味道吧。在美国,陆校长和杨小姐一样也选择了心理学当做专业,但好景不长,因为无法适应美国生活,陆校长挂掉了几乎所有大一的课,最终不得不选择转校。好歹毕业后,陆校长幸运的被康奈尔的心理研究生项目录取了。
在美国的日子里,陆校长亲眼见证了马丁路德金带领的民权运动。他深受触动,决定投身于法律业,为平权运动做自己的一份努力。但法学院哪里有那么好进啊,陆校长的所有申请都被无情的拒绝掉。他不得不去密歇根继续读心理博士,直到六年后被耶鲁法学院录取。
我理解陆校长对大陆政府的不满,一个本可以从小就享受荣华富贵的人,不得不经过无数的挫折挑战才最终获得成功。但这成功和他本来的人生轨迹却还是相差太远了,本可轻松攀登巅峰,但结果奋斗一生历经劫难,最后却只能驻足在半山腰,仰望那本该属于自己的峰顶。
9#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4 发帖IP地址来自
随她说去,这是她的个人言论。一个人是怎样的,不看他说了什么,而看他做了什么。
什么是大国?我觉得大国要能容下各种各样的人。
这么多回答,我只服团中央的那一个,不露声色有立场。
10#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来说下我的看法吧hh 先自我介绍,本人美高九年级学生一枚,刚16岁,男生,留学美国第一年,年龄较小,世界观暂未形成,可能措辞不当,欢迎指正。
个人认为,这位女生无论是在美国怎样说中国不好,如何如何,从 个人言论自由权 上来说确实也不应受到太多指责,毕竟一个包容的社会肯定要在合法范围内允许某些偏极端不理性言论的存在(像恐怖主义,纳粹这种绝对不能包容)。但是,这个事件的问题出在了这是一个公共演讲且这位女生代表的是马里兰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发生地是毕业典礼的礼堂,这位女生措辞不当且演讲内容实属与毕业演讲应有的内容(讨论这四年有趣的经历之类的)不太匹配,内容偏极端且不具有代表性,刻意加深了歪果仁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理所应当收到指责,毕竟她的言论让  其他很多人 感到了不舒服,因此本人强烈反对洗白。(但也反对恐吓这位女生,人肉她父母家住哪之类的事,这就属于网络暴力了)
下面说说个人经历吧。小时候总听某些大人讲美国怎么怎么好,民主,环境好之类的,所以在没来美国之前对美国也存在这极强的向往,甚至偏极端,认为美国的月亮都是圆的。但去到美国后才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有些事实我们要承认,美国相对中国来说,平均空气质量确实更高(注意是平均,国内西藏内蒙古海南包括我长大的城市深圳空气都是很好的),人民生活水平比中国平均水平好等等。但是各个国家都存在着自己的问题,例如美国的枪支帮派毒品问题(在中国城市里相对安全多了,在美国晚上在downtown走就是作死),种族歧视racism(前几天刚看到了一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大学生以all white people are racist为题的关于种族问题探讨的文章)等等。
我个人反对在国外听到一切对中国不好的言论过于敏感,面对外国人对中国说三道四(负面的一些言论),我们也不要全盘否定。我觉得我们应该承认客观存在的那部分,但是要坚决否认不正确被西方媒体曲解的那部分,并以友善的态度解释给歪果仁(对于那部分解释了之后还不相信,已经被西方媒体洗脑,认为中国什么都很辣鸡的人,就一笑而过忽略吧。亲身经历 你跟他说了半天他给你来一句are you brainwahsed。。无fuck说)
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大国公民应有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国家的不足,但绝不妄自菲薄,做好自己(这点很重要,自己在国外就是代表国家。我在美国中部一个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的高中,每天礼貌对人,努力上进,参与各种活动hh,尊重老师,把中国文化中美好的一面(注重教育,礼仪之邦)多多展现给歪果仁。)尽自己的一份力改变歪果仁对我们的sterotypes就好了啊哈哈哈
我爱祖国  哈哈哈
-----------------------
小社区小透明收到好多赞啊开心。。
谢谢大家支持我的观点
我相信新一代中国人看问题肯定会更加理性,我们要有自信哈哈哈=^_^=
11#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6 发帖IP地址来自
空气没有问题?那一到冬天就卖断了货的3M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是怎么回事?这几年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怎么样心里没数?嘴上说没问题,可你们的支付宝很诚实呀。
另一种空气怎么样也不用多说。能谈的事情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小社区小管家给你的删贴短信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应该有体会吧?
团团举的那个例子不能往细了想。“ 取尽洋人之科学 ”,是,取了。船买了,技术也学了。但也仅止于用,体的问题是提都不能提的。结果呢?他们的大清国后来怎么样了?刘管带本人又是怎么被坑死的?看了不憋屈吗?
真正的爱国者从不讳言自己祖国的不足开始。这是国共两党代代先烈们投身革命的开端,也是近四十年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取得了今天这样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之所在。
那啥的几个阶段,允许说不好、不允许说不好、只允许说好、不允许不说好,按现在的网上言论,到了哪个阶段自己对照着看。现在还好,什么时候到了最后一步了,又一场风暴就不远了。那就不是花点钱买口罩和滤芯能解决的了。
环球时报等炒这个话题往“辱华”上带的媒体和网民才真称得上居心叵测。
1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万一论到我说怎么看待?毕竟也有人邀请,那就直说自己的看法得了。
大众想看到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官方什么态度,你就表达什么态度。其实这样很无聊。
就算我身边所有的中国朋友都觉得这个女生做错了,我又不是这样的人。我有自己的想法。又不是伊朗小公主。并不在乎大家想听什么东西最舒服最和谐。这么多答主为了刷赞什么的,就出卖了自己的真心看法,还写出那么别扭的东西,找出各种道理来,也是醉了。
说得再严重一点;中国居然有这么多这样放弃的人,心里非常担忧。这个担忧可能类似于部分中国人看待欧美怎么处理事情的那种担忧,非常绝望+崩溃。
我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乐意欺负人的文化。看到了就不舒服。不说也不行啊,这涉及到了原则问题。
---
自己的看法很简单;一大群人把一件本来很小的事情搞得无敌严重。非常可惜。
1)一开始,即使早就发现了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关注,不打算回答。这种人非常多。N个国家的人再去N个国家发展,总有人会抱怨自己本国的缺陷,也总有人夸奖或拍马屁人家国家的优点。这是人世常情。并不仅限于国家,也一样可以放到任何小群体上。对我来说,也一样要站在岳父岳母角度说话让他们开心+接受。
2)如果有这种拍马屁的人,谁会接受呢?只有那些本来缺乏安全感的人才会接受吧?正常人也都会自己反省,最起码会考虑一下人家为啥这么说,目标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很爱听别人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或者天天听自己这好那好,那也是一种性格缺陷,肯定没啥好下场。所以大家为什么要搭理这种人的世界呢?不懂。
3)后来也是无奈去看了人家的演讲。她说的那些东西,显然没有什么水平。没啥深度分析,没啥值得学习的价值。可是我接触过很多中国人都说过同样的东西,分析了同样的问题。他们有深度呀。这才有讨论价值。然后,还有大量在公共场所发表类似言论的人,说过更夸张的话,他们怎么办呢?经常有这样的人在西方出没,居然被你们忽略了,反而只找这位小女孩说事添麻烦?不是很可笑吗?
4)人家大学演讲观众到底怎么想。这需要在乎吗?绝大部分欧美人还是处于完全不愿意理解中国的状态。心里存在各种刻板印象。喜欢听这类批评中国言论的人,自然也是没救的。她说什么也无所谓。这些人本来就是不理性思考的。管他们呢?责任怪在这位女生身上,搞错了吧?稍微聪明一点的西方人自然也能发现她的意义和目标,人家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这样的演讲,会改变谁?拜托他们也不傻。说得更有道理的人,更有深度的人,一抓一大把。(或者说,傻到自以为是的欧美人,一开始都是那样的,一次演讲还能改变得了吗?)。
5)换到自己角度,什么是辱华?这个概念本身就已经很难翻译成英语。中国人所理解的含义,更是难以让欧美人理解。欧美各国人天天习惯自己的政权被侮辱好吗?在英国,每天都会遇到嘲笑批评自己政府政策的人了。来自国内国外都有。美国也一样。额,他们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被侮辱?别人“侮辱”可以,自己“侮辱”也一样可以。在西方,简直不能再习惯。
(以前有人说只有中国人可以评价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怎么评价中国都是无理取闹。好啊,虽然我觉得中国也有很多问题,那我还是闭嘴吧。现在你们自己人去评价,居然也不行。还特定选择一个比较弱的人来替罪。其他人说什么,根本看不到,或者假装看不到,忽略。这不是双标,不是谬论,是什么?)
6)如果一点点批评就是侮辱、叛徒;怎么办呢?全国人都十分满意等着上面命令下来。该怎么想就怎么想。什么问题重要,什么问题不重要,全听上面?什么都听吗?稍微独立一点想法都不准讨论?其实中国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从这件事的处理方式看来,也有些严重了吧。别人随便说一下什么自己的看法,不管原因,还要动这么大势力去应对?谁最被动?让你怎么想就怎么想?谁最可怜?反正上面永远都是正确的无疑?然后所有人去攻击一个比较弱的对手,大家都开心了。呵呵。这种事情,到底还能在哪里发生?
7)换个角度:英国什么时候被侮辱了?别人随便评价英国政府的政策,我都没感觉啊。大多数英国人都没感觉,因为他们自己内部也一样复杂。别人(外人)来补充信息,或者对比,还非常欢迎呢。从来没有谁定义侮辱英国是什么东西。说英国天气差?说英国菜难吃?大家都无所谓。大家都有自己的尊严;英国政府只是他们的公用工具而已。该换就换。领导人或政策被怎么样,跟自己一点都无关。
(何来辱华?何必那么敏感,群体大众还这么容易被利用情绪来操控?我想了不少时间。可能是欧美人更容易把自己的身份(以及ego、自我)跟国家区分开来。如果有对于一个政权的固定看法,还是很容易改变,容易吸收新的,因为跟自己的身份自我认知无关。所以他们自然就没有侮辱国家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每个人对某国的定义都是不一致的了,从何去侮辱?把自己ego跟国家政府绑定起来,活该那么容易受伤啊。)
他们把自己的身份和利益已经跟政治区分开来了。没那么容易被动。
8)说实话,英国也有敏感的地方。如果你说英国人都是傻瓜,或者说英国人都很丑;这一类的,他们还是有所反应。这才是侮辱。怎么解释呢?这就严重到了民族种族方面的批判。跟政治无关。反过来,在他们眼里,说中国人都怎样怎样,也是敏感的(不能说的),是有问题的。但是说中国政府某些政策的坏处,或者评价特定的一个人,根本无所谓。
9)最严重的差异在于:这一些人不仅仅是去评价一个女孩发表的言论,还要去不断地攻击她欺负她。让她不能再活。心里什么鬼?我也想了这个问题很久。中国人本来也是和谐的好人,为什么去欺负人呢?后来我发现,无法理解的那个点在于;如果全部中国人都反对,那也肯定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极为侮辱了中国文明本身的历来价值观。这个女生自己没能提前意识到,是不是说明她有特殊目标?还是太傻?还是说她考虑不周全,以为自己跟其他中国分析专家一样的地位,说什么就都是白金?但这好像也是一种傻?
(深度根本没达到人家的水平,但人家没有被中国社会黑到这个程度。她或许也有很多地方还需要学习。单独从外国人刻板印象出发,这个很容易,但是万一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她应该多慎重分析问题利与弊)
10)说到言论自由问题上;随便吧。自己的话,我不介意任何人说任何政权的好话和坏好;包括自己政权;这是他们的自由。但是人家要评价其他群体的缺点弱点,比如谁族比谁族历害,有什么优势劣势,某方面绝对比其他族更好,这种话,我觉得是不可以说的。那种话是肯定要惩罚的。每个国家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各种复杂历史原因。真的很难达成国际言论妥协。
(所以啊,从我这个角度出发,就算她说的东西有问题,她顶多也只是分析政治政权政策方面的问题。她没有说某民族什么问题。所以无论喜欢不喜欢,我还可以接受。她侮辱别人,别人受伤了,那也是他们自己把政治立场和自己身份立场混到一块去了,分不开,那也挺可怜的)
(说什么样的言论自由才算,并不在这个话题之内。有的人协会大去分析,多洗涤,其实我也完全看不惯)
(另外;这个小女孩所理解的“自由”,可能也附带了特殊意义。很多留学生刚出国的时候,突然感到了很大自由,很正常。跟政府无关,更多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父母的控制。一瞬间可以随便干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个人感觉,这个角度上的自由对这位女孩子的心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
说了很多,必须总结。
这个女生的言论,我听了很多次。假设她是在私下里说,我也会对她有意见。一样会发现很多漏洞和目标。跟很多人讨论,也都一样有这种发现。看不起一个人的狭隘,也不一定要怎么欺负他/她。因为总有的地方可以向对方学习。非黑即白去评价一个人,去破坏别人,因为他们的想法,那也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从我角度来看,她也没有笼统攻击任何一群人,她只是针对政治而已。
我自己还很喜欢中国的空气呢。所以不赞同她的看法。我不会像某些人一样不断地夸中国多牛逼,因为这是不健康的思维灌输。对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也坦诚说出来过我的看法(结果因此还受到过几群中国喷子的围攻和辱骂)。但是我对中国的友谊程度,有目共睹吧。不信也罢。如果大家还没感觉到这一点,我也可以写更多解释。
对中国政府有意见就是辱华?让你去讨厌或敌视一个人,这就立马被牵着要去敌视去讨厌她了?怎么头脑那么简单?已经不是文革时期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得尊重。
仍然对这位女生有意见,麻烦去多了解海外评价中国的更多人再说。何必针对这么一个女孩啊?至于吗?你敏感的那些话题,很可能有中国人在国外已经宣传分析得更严重了。
---
最后说一句自己的困难吧。我一直希望让中国人更了解欧洲。特别是国内的中国人。写这种内容呀,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不可以装逼自大写自己国家多厉害,否则惹到太多人,也不靠谱,不道德。同时,也不能把事情写得太无聊太弱,否则一样会被人嫌弃忽略。面临中国人对欧美的刻板印象,即需要反驳也需要引进和妥协。大部分读者还是看不懂本意,所以很难很难坚持。
这位女生所遇到的困难,可能也是类似的。只不过他选了一个比较幼稚的方式来解决。直接依靠某一群人,说他们想听的话,投靠他们,而不提供自己独立的想法,这是每个人最简单的选择。也是最弱的选择。
1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8 发帖IP地址来自
抛开政智正确来说,就马里兰当地环境分析,马里兰州绿化率很高,植被覆盖率在美国各州排名在前五位,森林及疏林占州面积的40%。以硬木为主。主要树木为橡树和美洲山胡桃木,注意!主要树木   橡树和山胡桃!这就厉害了,橡树,美国国树,落叶或常绿乔木,高达25至30米甚至以上。树皮暗灰褐色,略平滑。树体繁茂。生命旺盛,寿命极长。
美洲山胡桃木,就是碧根果树落叶乔木,野生树体,一般株高20~25米,最高可达55米,在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冲积平原或河谷地带生长迅速,深根性,萌蘖力强,寿命长。
       作为生长在福建山区的我(我家乡森林覆盖率百分之80,居全国榜首,无炫耀之意,落后所致)深知,这种类型的树,包括栲树,栎树,橡树,榉树,等等壳斗目家族的巨型树种,就是大自然空气净化的劳斯莱斯,而且他们会散发出迷幻般的特有的自然清甜(难怪凯尔特文明崇拜橡树)。在有这类树木的环境能呼吸到带有甜味的空气是自然而然的事。
       效果图:



3

       综上,一个以橡树为主要树种的州,空气不甜才怪。
1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29 发帖IP地址来自
沙特的空气都是清真的。
1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0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看完了完整版视频,有一点点小感受。
她的思维模式,行文逻辑,是很明显的中国化的格式。从她的演讲稿里,我看到了浓重的高考作文模板痕迹。
她说她曾经的想法怎么怎么样,现在来了马里兰怎么怎么不一样,我只能说,她以前还是有很严重的认知错误的。
我还是能够理解在感受到不同文化之后的错乱。
两个国家的体制不一样,支撑的文化不一样,不懂有什么好比较的。


还有一个,我想不通云南的空气为啥会不好。她说出门要戴口罩我以为她家在京津冀。
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的人说,空气有点甜其实是有问题的吧?我记得高中化学好像学过,空气中有香甜味是啥污染来着?对了,听朋友说以前把毒品碾碎了做实验的时候,空气中的味道也很美啊~
最后一个,我觉得自己可以吐槽但绝对不允许别人骂,也不会帮着别人骂的对象,有几个,我妈,我母校,我的祖国。


吃了一顿饭之后,突然觉得,她有可能是我们安插在美国的间谍啊!她忍辱负重,粉饰太平,就是为了毫无痕迹地打入美国内部,从内部攻破啊!
都说了她父母是公职人员,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多么伟大的人呐!为了她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我们要帮她啊!
1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1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错,我又双叒来怼团团了。
团团的双重标准真是让我叹为观止,怪不得长鱼侯能被当成组宣系统的典范,你们学习对手的缺点学得真是快。
我看完团团的回答,瞬间想起了一张图片:


请问团团,留学生的言论是辱华,那么拉维奇的动作算不算辱华呢?
我翻遍了某乎关于拉维奇辱华照片的问题和回答,丝毫没有发现团团的踪影。这次一个女留学生辱华,又迅雷不及掩耳的跳出来卖弄情怀来指责对方了。
国内的权力资本结合体不敢惹,柿子专挑最软的捏,这已经超脱了无耻的范畴,只有mmp能形容你团的做派了。
17#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18#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3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这个事情两个看法:
1 遮羞布被扯下来,我们并不觉得害臊,反而跳起奋力反击。国内雾霾不严重吗?严重。中国有民主吗?没有。某日报在成功挑起话题以后,在评论区呼吁大家“理性思考”。那为什么一开始写的文章要那么具有偏向性?把关键词大写加粗,并不忘打上“辱华”这种容易引起全民高潮的标签。除了铺天盖地的评论她“跪舔”和“奴性”以外,有人说文科生脑回路奇怪,甚至有人骂她丑。人身攻击、人肉搜索不算,现在阴谋论都出来了,有人开始呼吁调查她出国的钱从哪里来,家庭历史,仿佛不把她整死不罢休。是我的错觉吗?我还以为文革的时代已经过了。

2 姑娘确实不聪明。去看了演讲视频,一个字,尬。听到why那里的装腔作势之后就已经听不下去了。这件事一出来第一个想到的是现在的央视名嘴黄西(Joe Wong)当年在RTCA晚宴上的演讲。几年前第一次看只觉得他能把各种种族笑话和政治笑话玩转自如,并把台下的美国副总统和国会议员逗得哈哈大笑非常厉害。现在再看一次,愈发佩服他这样的智慧。这些梗把握不好就会被攻击。姑娘在重要场合拿国家问题出来一本正经的评论,甚至为了效果夸张说辞,是智慧不够,确实很有槽点,但“辱华”这个层面还真不至于。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这段话,字字扎在心上。自由与义务平衡。对姑娘来说,如果她想拥有自由的“空气”,就要有承受批评的勇气。对所有国人来说,如果提到雾霾、言论自由、和民主就急着洗地,自由也许永远渗不进去。
19#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4 发帖IP地址来自
杨同学的言论当然不妥。我不能说中美在环境和公民权利上的差距和两国政体的差别没有相关性,但它们之间的关联显然并不像她言语中所暗示的那样肤浅。杨同学有意无意地在演讲中混淆了“自由”、“民主”和“民主选举”等概念,并且忽视了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对两国差异造成的影响。这种逻辑错误显然体现不出杨同学作为一个高等学历毕业生应有的学识,这话题对于毕业典礼致辞而言也并不怎么合适,这才是我批评的对象。但我并不会觉得自己因此受到侮辱,因为环境问题和人权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显然并不是我造成的。

然而,国内猛烈抨击杨同学的人里的有些人是在攻击这种逻辑吗?
恐怕不是。他们攻击的是她“献媚、逆向歧视、辱华甚至卖国”,即便她所描述的现象基本属实。他们绝不认同这是杨同学在接触了新环境之后过于忘乎所以的有感而发,他们坚信着杨同学一定能通过这种行为获得某些好处——而这才是他们真正愤怒的地方,因为他们自身并没有通过同样方式获取这些好处的机会。我很怀疑在他们意淫出来的“发表辱华言论领绿卡”美梦里,主角是不是他们自己。

我一直觉得那些为自己的国家和政党盲目护短和吹捧的人有着一种自信,对于自身无能的自信。他们自信绝无能力离开这个国家,也绝无能力去做任何改变,所以他们麻痹自己,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一切会让自己痛苦的东西,甚至转而去当吠得最响的狗、表最狠的忠心,以期比其他人分得更多些好处。

而杨同学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些人自己。
20#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5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点个人想法吧:演讲内容问题不大,我个人是比较赞同的,但是被人追着骂也算是活该。

毕业演讲这种场合,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说一些大家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客套话,然后大会就可以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非得讲一些有人会不爱听的内容,那就显得很不合时宜,这也是为什么视频传回国内之后很多人看了都不开心的原因;毕竟任何语言的使用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之上,该废话的时候废话,该捧场的时候捧场,该闭嘴的时候也得闭嘴,不然就会得罪人,比如英国国会全体起立合唱国际歌庆祝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取得胜利的时候,你跳出来提大清洗和肃反,你猜丘吉尔会不会把你头皮剥下来?

当然了,再讲一些大家可能不爱听的东西,我觉得她被骂活该其实不是因为这些话不合时宜,因为只要是真话,不合时宜也应该可以讲,除了在昆明还要戴口罩之外,演讲内容还有别的什么无中生有扭曲编造的地方吗?哪边空气其实很容易分出来的吧?如果她一开始别编故事,直接说我觉得中国的空气比美国差,而且在我们这边讲话也没美国那么自由,同时被喷了之后能坚持到底,一口咬定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你不喜欢关我屁事,那我反而会支持她,毕竟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嘛, 但是转脸回微博就道歉,说什么我爱中国一类的,这就显得太鸡贼了点,如果你相信自己说的东西,那你道什么鬼歉?
说白了,鲁迅写文章说中国的问题刀刀见血字字诛心,有人会骂他吗?为什么这位就该被人骂呢?因为她前后表现不一致,说明这位只是试图迎合听众,说点他们爱听的东西,而不是真的有什么想法。
21#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6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两天朋友圈快被这个视频刷屏了。我也来偷懒打发下时间。
谁要是愿意都可以把出国的学生按不同标准主观分类,我的分法是两种:尝试融入的和自我隔绝的。目测大概尝试融入的不到三成吧。
自我封闭的我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就内向的,即使在国内也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或者主动交朋友;另一种就是本身挺外向但是由于语言、世界观,或者遇到普遍中国人都会遇到的歧视问题后自我隔绝自我保护起来的人。这类人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也没什么好说的。
尝试融入的我又有分为无脑白皮真理党和理性交流党。前者会觉得外国人说啥都是对的,包括“自由”、“民主"、"平等"(欧美Allahu Arkbar), 黑中国都有道理等,总之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后者能和外国人主动交流,但是人还是那个人,对交的外国朋友的人品有起码的认知和判断,并且把对方和自己平等对待,甚至不排除某种情况下有一种在东西方思维模式之间自由转换面对欧美年轻人堪忧的智商和认知的优越感和济世感。
此次事件中的姑娘的思想像极了刚出国并且有努力尝试去适应新环境的学生,成绩还不错,就这一点来说,胜过了大部分的留学生,但是,却加入了无脑白皮真理党。
加入此党的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欧美无脑粉,认为欧美小年轻普遍自带的不靠谱种族天赋那叫种族优势,欧美人吸毒叫存在主义,欧美人亲情意识淡薄叫张显个人价值,欧美无数人地铁里撒尿叫个人权利的保护,欧美人地铁车厢里拉屎叫行为主义,欧美人犯罪猖獗叫法制健全。。。欧美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是因为被歧视的人的国家不自由,欧美人对世界缺乏基本认知对中国无脑黑那叫先进文明的俯视和济世觉悟,欧美人无理罢工叫权利,。。。总之不管欧美多落后的东西多严重的问题总会和自由民主平等(欧美allahu arkbar)扯上关系,然后就都是好的,并且因此推论中国一切都是不好的,甚至欧美出于利益故意天天抹黑中国的东西都是因为中国政治不透明不民主。。。有人甚至觉得某喇嘛都是好的。。。更甚的是一旦有白皮生物骂中国,此党就会像生物学的变态了一般越是说越是爽,于是自己的皮肤也在自己的幻想中变白了。
说了这么多,我就想明白为啥来留学的人出这么多妖蛾子,这么多白皮脑残粉党。真的只是欧美号称言论自由其实刚好相反的舆论环境的诱导吗?
从我自身来讲,毫不避讳的说当年我刚出国尝试融入的时候也有一阵子迷茫期,也曾不加区分把欧美一切好与坏都用各种自己脑补的理论美化了:别人吸大麻,哦,好像说大麻不上瘾,并且危害小,那我也试试;他们说中国不自由,我想对啊,这边这么多人都可以投票为何我在国内就不行?;他们说在中东打小猫小狗是为了帮助当地人民,我想,对啊,这么开明的国家要打仗肯定是为了帮助那边的人。。。。。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是迷茫幼稚得可笑。
我觉得国内频频出妖蛾子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文宣系统实在太过时太没有能力了,比起欧美的文宣实力实在太弱小了就好比清末的辫子军对上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这个小姑娘在国内估计也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估计人本来也没有那么奇葩,但是国内舆论和文宣的塑造和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引导下,一是说话的时候习惯性的揣摩上意,你看她演讲完全是一场空洞无物但是一词一句和每一个表情都是谄媚并完美迎合了欧美的中产白左主流价值观的演出;二是一旦出了国内这个过时的文宣环境接触到了另一种舆论环境,逆反心理一下子猛增,不吐不快,恨不得一下子否定国内的一切。
我个人估计这姑娘当天肯定就后悔了,和主流舆论狂欢共同洗脑爽过之后就是空虚、理智回归的质问、和要承担责任的焦虑。排除这次事件对她的影响不谈,这姑娘本身就够可怜的了,在国外待了四年了,连一个正常的批判性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要跨入社会的节点都还没有树立,再加上语言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即使是留在美国想必也是很难生活得有尊严吧。
回到文宣的问题,再说欧美的文宣:自由 民主 平等,用的是国内差不多的招数----无外乎就是媒体、公开演讲、社会组织等潜移默化天天往你耳朵里灌。先不讨论这个口号的字面意思本身是不是有进步意义。看看欧美文宣系统的实力吧:我相信很多人能理直气壮不愧于心的鄙视并找各种理由反对国内文宣的口号,比如八X八X,但很少有人,即使是在欧美本地找到能理直气壮问心无愧的反对欧美三大件的吧?以至于包括留学生在内,中国多数人对上这些三口号需要避而不谈。实力差距显而易见。
其实各种文宣洗脑理论就是为一群人服务而已,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故事,要不然国家就不存在:自由民主平等是一个故事,allahu arkbar 也是一个故事。各自的信仰者也都是深信不疑。区别是话语权和实力的问题,不同的是前者讲着这个故事能让一个中国姑娘来到美国后一起跟着讲并且无脑黑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国家的故事,更能讲着这个故事在世界上各个地方搞完了种族灭绝现在又开始建军事基地用导弹甚至炸弹之母之类杀人把灭绝人性的事情做尽还理直气壮并且全世界还不敢理直气壮的说"你讲的故事是错的,看看你犯下的罪",能让杀人犯和卑鄙成为人权卫士和世界的捍卫者;而讲allahu arkbar故事的人,信仰一样坚定,甚至很可能比信欧美三大件的人更虔诚。但是只能用自杀炸弹和小机枪做点见不得人的事儿还被人定性为恐怖份子。
像这小姑娘一样的妖蛾子以后还是会出现,要想少出点,除非中国能够并敢于讲出自己的故事。打铁还靠自身硬。
2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觉得很多洗地的评论完全模糊了焦点,说中国的空气确实不好,氛围确实不自由。她说的确实是大实话,我无从辩驳。家丑不是不可外扬,阿米尔汗让全世界都知道印度这啊那的缺点,但大家知道他对印度爱得深沉。但是哗众取宠的去迎合西方社会的家丑外扬就太过于不堪了。就好像你跟大学同学说,“我爸妈实在没用,家里又破又臭,爸妈还把我管得死死。我一来到你家就好羡慕,好大好香好自由”,你还不许兄弟姐妹啐你声白眼狼嘛?
2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8 发帖IP地址来自
重点放在前面: 就是辱华。这还不算辱华什么叫辱华?


就说说那句 不知道什么是life, liberty, and pursuit of happiness, 姑娘你是一个 活在奴隶制的死人 么?

注意这里的重点 我并不认为中国完全自由 但是杨小姐的措辞 “来美国之前这些我都不知道是啥 就是在历史课上学到过 只是记住这些词在考试中拿高分”  这高分也太好拿了??抱歉就冲这段话我觉得就是辱华 这种有煽动性又不实又愚蠢又用心险恶又能给无知鬼佬洗脑的言论我觉得比一声“支那”更可怕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算辱华 但是杨小姐一句话否定了我们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和努力 简直一夜回wg啊 虽然我00年才出生 不知道那之前中国是有多不开放不自由 但是如果今天的中国像杨小姐说的一样 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

就是因为有杨小姐这样的人 加上国外媒体的宣传 才会有这么多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北韩 仿佛中国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还不算辱华那什么才算?



……
你说自由是氧气这我可以接受。
自由是热情。
自由是爱。
这话你真的不觉得很尬么,相信在座的各位上小学的时候都写不出这种句子。

这姑娘在美国待了至少四年,接受了现代化国际化的教育,但是很抱歉,从她的演讲,我觉得她仿佛没有去过美国,没有好好上过政治课历史课(说实话在中国 用独立宣言zhuangbi的一般都是初中生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对民主及言论自由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可以在网上评价教授都能拿出来夸 exo me??),顶礼膜拜的是一个臆想中的真·民主国度。

我突然想到 以杨小姐的脑回路 过了这两天 会不会很兴奋的跟美国爸爸说 你看啊 大家都在骂我 中国果然没有言论自由!


………
昆明也是我的家乡,我很爱她,一直生活在广州但是一放假会盼着回去。空气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真的挺好的。

作为今年出国的留学生,我想说,在外你不只代表你自己,每个留学生的言行都点滴影响着祖国的形象。祖国是永远的依靠也是骄傲,你公开贬低它已是不对,更何况夸张,捏造论据。说句题外话,你都有条件出国留学了,祖国没什么对不起你的。

你试图摆脱中国人这个让你嫌弃的identity,你以为鬼佬们会因此全心接纳你么,别傻了大妹子,他们鼓掌欢呼不是为你,是为他们的资本主义,而你却失去了赢得尊重的根本。

利益相关 小时候入加籍 self recognize为Chinese

………
突然想扯一点私货 可能不是很切题也不成熟 但是不要骂我

美国人真是对自己的制度有种迷之自信 每个人都是真民主斗士 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有人权的地方 这样的民族自信心来源于经济 科技的发达 和某种角度上制度的优越 这样的情节应该归类为civic nationalism

中国人的nationalism是在几千年中沉淀下来的 更加深刻 也更有凝聚力 确实 鸦片战争一度几乎摧毁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然而朝鲜战争中也有无数人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 赢回了民族的尊严 现在国家有很多问题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努力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强求每个人都爱国 但是能不能不要延续跪舔洋大人的逆向民族主义?

我是不是扯远了...

………
被批评中英文混用了 上面pursuit那一句是引用的原话 后面的确实是因为用习惯了 因为上课写作业用这些词 我错了还不行么 _(:з」∠)_

答案就不改了 但是说我是外籍没资格评论的我没法接受 我还没记事的时候爸妈给入的外籍 至今还没成年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作为祖上不知道多少代都是中国人 从小生活在中国 我自认为是中国人也有错?

……
评论区惊现繁体评论 _(:з」∠)_

……



杨小姐似乎方了 赶紧道歉 这信写得也是一言难尽啊 _(:з」∠)_

还是那句话 你说你没有否定和贬低 这个有没有大家都看得出来 更何况大家最在意的并不是演讲中提到的中国的问题 贬低夸张丑化固然有错 更恶心的还是谄媚跪舔的嘴脸

……
我上文中对于“鬼佬”这个词的使用并没有恶意 只是我们这边都这样叫... 如果觉得不礼貌 额 就骂我吧 不改了 _(:з」∠)_
2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利益相关,我是马里兰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2014-2015届的主席,后来休学了,回北京创业。
我是2013年入学攻读经济学本科的,如果没有休学,正常会与同学一起在前几天毕业,共同经历这次演讲。
我有资格也有必要说几句,同学涉嫌辱华了,我其实丝毫不感到意外。
留学生活中这种言论不绝于耳,智商显得更低的,比比皆是。
杨舒平的主要问题在于,在一个符号化的仪式上,让活在梦幻里的很多人赤裸裸地意识到了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中国留学生的“优秀代表”,在华人校长的授意下,通过扭曲事实、自我阉割等方式,当众表达对某种异域意识形态的臣服,很恐怖。
而这种恐怖的权力关系,就算不在今天摆在台面上讲,也是广泛地存在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大学之间。
我想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大二就成为了CSSA(Chinese Student and Scholar Association) 2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周末西装革履,去使馆出席一些宴会,在外人的眼光,我理应是混得顺风顺水。
为什么我选择了休学呢?
当时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修改了8版简历,通过了CCTV America在DC总部的六个小时英文编辑笔试,终于拿到了一份无薪的Digital Media实习。
我发朋友圈跟我的同学炫耀,说在美国找工作哪有那么难,很多朋友点赞祝福我,我感到很幸福,觉得虽然到了另一个国家,我却能为它做点什么。
有了实习offer,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我需要拿到学校的一个文件,叫做CPT。
作为F1签证的留学生身份,我是不能够合法地在校外打工的,无论是否有薪水(当然,很多同学搞黑钱美国政府抓不到也不能怎么样)。CPT是以学业为目进行工作的一个证明,每人有几个月的额度。
拿到它,我就可以走上当时以为的人生巅峰。
虽然很多同学更加优秀,很早就去互联网公司和投资银行实习,可是我从小看CCTV长大,能去那里上班,对我来讲意义非凡,却没想到后面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等着我。
这天我捧着实习offer来到留学生办公室,说想申请CPT。
我满怀期待地看着officer结果我的文件,她却沉默了。
几秒后,她说:你学经济学专业,是不能够参加Digital Media实习的。
我学经济学专业,是不能够参加这个实习的。
哦,什么?
她的话只对我说了一遍,却让我很晕。
我说:那什么专业才能去这个实习啊?
她说:Communication(传播学)。
我心里有点乱,感到疑惑,CPT的解释力度什么时候这么苛刻了?
如果标准这么严格,我那些同学专业不对口的实习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果officer是认真的,意味着我这些年,学费生活费砸出去百八十万,基本没什么意义。
我是因为经济学成绩好才选这个专业的,而这个专业的工作给我一个亿都不想干。(这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给我一个亿让我干啥都行)
我问那经济学专业到底能干什么啊?
那我学过消费者偏好分析,能去做Marketing吗?
她说也不行。
我说Why?
她说,因为你不是学Marketing专业的。
我本期望她给我一个合理的回复,好让我放心地认知到自己只是存在理解能力的问题。
可是她用行动告诉我,她对CPT的认同条件为,专业和offer没有任何字母上的差别。
我急了,那这经济学专业到底能干什么啊?
她好像很有耐心地告诉我,微观经济学啊,宏观经济学啊,whatever。
我心一沉,突然意识到,此人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经济学能干什么,只是在那里勉强地应付我。
我不再纠缠,坐电梯到一楼,给女朋友打电话,说:老婆,我突然想回国了。
她很惊讶:你别着急啊,遇到什么事情了?我在吃饭,你可以来找我。
(我回国事业也算小有所成了,却很少给人讲我这段经历,现在回忆起来,耳朵里都是嗡嗡的噪音。)
我出门看到外面下了瓢泼大雨,我没带伞,可刚刚受了刺激,就大步迈进了雨里。
一、二、三。三秒钟我就湿透了。
我沿着学校秀美的小路一步步向前走,品尝着大水的洗礼。
路胖的黑松鼠也被淋湿,躲在树干下。
我走过大一第一次来到校园住下的宿舍Wicomico、跟同学深夜去买炸鸡的便利店、与女朋友第一次相遇的健身房、以及充满了我对世界美好理想的欧式教学楼。
我望着这些熟悉重复的景象,却感到那么地陌生突兀。
我坐到了女朋友面前,眼神呆滞地扫视着朋友圈搜集到的建议。
我清楚地记得她有在安慰我,很多细节却被记忆冻结,记不得她到底说了什么。
总之,她也很辛苦,一夜没睡准备考试,突然就烦了,跟我大吵一架,就走掉了。我也崩溃掉,把她拉黑。
我回宿舍睡了一下午,醒来拿着一袋零食,去她屋子的窗下面骚扰她,她被我烦得只好开开门想把我打发走。
可是爱情很奇妙,当我们四目相对的一刹那,她原本严肃的表情,像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人靠翻在地上一样崩掉了——我们都笑了。
我们达成和解,但是这在我心里种下一个阴影,我第一次认真地开始复盘在美国的得失,这一切到底值得吗?
我是不是一个媚俗的爱慕虚荣的人,从来没有真正地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别人留学,我就也留学了。
你们知道答案,后来我就选择休学了。
现在年纪长了几岁,想想当时的决定,倘若变通一下,跟公司说开个经济学offer,反正我无薪给你工作嘛,学校也没有理由卡我,说不定也能皆大欢喜。
但仔细思量会发现,就算这一个问题得以解决,我的人生兜兜转转也必然是会回到中国,无非是早晚的不同。
为什么呢?
因为我曾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施展自己的才华,进而获得应有的物质回报,以及世人尊重的眼光,可他们,竟然连一个无偿劳动的机会都不给我。
说好的劳动最光荣呢?
当然,我十八岁出国,社会化教育完全是在美国完成的,回国就业以后,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空开别的题再聊聊留学生在中国的职场窘境。
总而言之,列位至此应当感受到我想表达的主题:留学生的处境是极其被动而复杂的。
面对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暴力机构,你没有资格与之对话。
要么臣服,像杨舒平,要么滚,就像我。

如今我在北京的三里屯开了一家西装高级定制店,服务的客户遍及四大洲、八个国家、二十七座城市。
回国使我的事业更加成功,可我也终究遭受了生活给予我的无法挽回的暴击——我回国半年后与相恋了两年多的女友分手了。
人生有几个两年半?想想当时的生活,用过日子来形容都不够准确。两人去一个黑洞里避难,反而更加传神。
回国这么久,就算到了今天,我也不止一次辗转反侧,迷糊中睡下,我就回到了森林公园一样的马里兰大学。
那里有珍稀的黑松鼠、野生的小鹿,漫天的树荫和欧式与科技融合的建筑物。
我和一些人在图书馆,或在大巴车,读读书、吹吹牛、唱唱歌。
一生好像没什么烦恼,很快都归于尘埃。
一束光炸进来,我就猛然醒转,微笑还未来得及从嘴角退下,干涩就飞快地爬上咽喉——那终究只是我的梦了。
—————————————————————
下班发现破千赞了,感谢各位的支持。
补充几点内容:
1. 关于CPT的问题,我当时去找advisor,各种officer,以及公司hr做过足够的沟通。
毕竟,我花四个月才拿到的offer,一个评论中去过voa的小姐姐都认为具有含金量的offer,没有理由轻易地放弃掉。
限于篇幅,我不想把这些负能量到爆的事情只字不落全回忆一遍,跟各位说声抱歉。
另外,澄清一个误会,文中事件对我休学回国来说只是个导火索,我的休学决定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而并不是一个被迫的逃避行为。
我在美国已然收获了英文能力、自学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文化认知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等,那么我的算术题就非常简单,一年多加上几十万换一张纸,我要不要在美国接着混到毕业?
如果接着混下去,就算你跟我讲大学的学术要求有多严苛,总是要比在职场中拼杀甚至承担风险去创业要生活得舒服的。
然而,后者才是我要的,所以我的答案是No。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年多的时间足够我做很多的社会实践了,可以使我离想要的人生更进一步。于是,我找了一个牛逼的朋友内推,回国直接去北京上班了。
2. 我在北京三里屯永利国际开的西装店,没花家里一分钱,没动过家里任何一个人脉。
我能够理解,很多人会觉得,世上没有随意的成功,我一定是靠了些什么,才会如此“年少得志”。
其实这样的说法我是认同的。我靠的是什么呢?是家里人从小为我培养的读书习惯,是西方通识教育赋予我的独立思考精神。
商业没有多么的复杂,发现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为每方创造足够的稀缺价值,或早或晚,总能收获我提到的“应有的物质回报,以及世人尊重的眼光”。
如果您觉得我的看法有点意思,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有机会我会愿意把我做事的很多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大家。
3.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能讲了一个官僚主义校园系统的故事,有朋友说这种情况在中国大学那不是更严重嘛,对此我举双手赞同。
我没有把矛盾上纲上线给马里兰大学的意思,尤其是在这样的风口浪尖的时刻。
其实抛去校长的政治立场和僵化的行政系统,我对UMD是心存感恩的,我感激教授们对我的塑造和培养。
尤其是学术写作课的Justin教授,口音很好听,睫毛很长,使我学习到写作并非一种神秘的天赋,而是有迹可循的技术方法。
没有Justin教授,也没有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瞎BB了。
此外,没有足够优秀的同学,我也不会拥有足够压力和视野,演化为万夫莫开的勇气,去蜕变为更好的人。
他们最近策划行动宣传“Proud of China”,我其实更想说的是“Proud of people I met in UMD”。
休学回国说明我不够优秀,我创业成功,取得社会成就说明People in UMD是真的优秀。
2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40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是冯巩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补充:说我攻击长相的真有意思,我是觉得她真像冯巩,就贴出来乐一乐。冯巩有个姐姐,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如果有人说她姐姐像冯巩,那也是侮辱?说她像一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都算抬举她了,颜狗就别装理中客了好不好?

补充2:也说下自己的看法吧。辱华这种说法严重了,这女的只是私德有问题。如果她能好好说话,有一说一,不用那种跪舔的姿态,那没人会去扒她。昆明我也去过,空气质量比其他城市好多了,当然你喜欢带着口罩或者是嚼子出门,这也没人拦你。很多人反感,是因为这种人放谁身边都不令人讨喜,她今天为了得到你的认可去谄媚你应和你,鬼知道明天她能为了别的利益把你当成什么牌?听说她爹还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恭喜这熊孩子又成功的坑到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