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笔者不免想到许多相似却又真实存在过的问题: 为什么房子宁愿”炸掉“也不降价? 为何电影院空着座位也不让人免费进? 为什么有的人宁可失业也不愿意免费为他人工作? ...... 其实,这些都是经济学现象,都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理性人”假设,是一切经济理论的前提。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请记住这句话。 那么,下面笔者就来分析【为什么牛奶卖不完宁可倒掉也不免费送人?】 倾倒牛奶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那场经济大萧条的描述:“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正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进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教科书中倾倒牛奶的例子,被作为资本主义天然缺陷,和垄断资本家控制市场的证据。资本主义罪不罪恶,垄断资本家能否左右市场等这些话题,我们今天不做讨论。我们只着眼于,牛奶卖不完为什么倒掉也不送人这个问题。看看里面到底是道德沦丧,还是现实所迫,是什么机制促进了这种反人性、反常识、反直觉的事情发生。 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农业就因为生产过剩等原因开始了衰退,1929年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牛奶明显是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奶农只有三种选择: 第一,保存牛奶,等待价格上涨。 鲜奶是个不易长久储藏的商品,一般需求在生产出来后短时间内被消费掉,而且奶牛产奶不像机器,不是停了机器就可以停止生产,奶牛几乎每天都会产奶。有人会说有能长期储存的牛奶啊,但我们要澄清那是奶企加工出来的成品奶,是奶源产业的下游产业,是鲜奶的需求方,而我们讨论的是奶业上游——奶源产业。况且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没有这种长久储存技术。 第二,降价销售,提高销售数量。 鲜奶不易保存,奶农本身不负责也不会销售,如果自己运到城里卖,由于价格低,售价还顾不上运输费用,况且没有加工的鲜奶运到城里也很难卖掉。因此,行业本身非常高的交易成本,使得奶农希望通过低价促销,来尽量去库存的思路,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牛奶是生活必需品,一般这种生活必需品,它的“弹性”是很小的,在西方经济学中,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举个例子,比如大米价格的涨跌对于大米的销量影响很小,因为无论便宜还是贵,大部分人都是吃那么多。因此,牛奶价格高低并不太会影响牛奶的需求量。 降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牛奶整体价格的下跌。将卖不完的牛奶低价卖给穷人。原本付得起钱喝牛奶的富人们也不可能再接受原先的价格,那么牛奶的整体价格就要下跌。 假设仓库有一百桶牛奶,而市场需求只有十桶。原本十元一桶卖给富人们,其他九十桶倒掉,那么奶农将收入一百元。 如果奶农良心发现,觉得倒掉还不如低价卖给穷人。一元一桶,将牛奶全部卖光,奶农还是收入一百元。看起来跟之前一样嘛,这样还算做好事。那么算上多卖这九十桶奶的贮存成本和运输以及销售成本呢?算下来恐怕奶农要亏不少了。 据那时统计,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 第三,倒掉滞销的牛奶。 鲜奶由此退出市场,市场就由供大于求转为供求平衡,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跌了。甚至极端情况下,奶农会干脆杀掉奶牛,以保持牛奶业不会彻底垮掉。 那么,为什么不把本该倒掉的牛奶送给穷人呢? 第一送奶会增加成本,送奶一定程度上等同于销售,当把牛奶送出去的时候是需要渠道和运输成本的,另外把牛奶送出去减少了未来市场对牛奶的需求,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向社会赠送等同于一种社会福利层面的转移,而企业经营是以高效盈利,为企业创造福利为目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和影响效果,因此一般也不会把牛奶送出去。 综合来看,当年倒掉牛奶也只是是奶农理性选择的结果。 社会学者孙立平曾研究说:“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大萧条的一个符号。只不过原来说牛奶是资本家倒的,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垄断利润。而这些年有人查了当时的资料,发现牛奶原来是农民或农业工人倒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维持可以有利润的价格,至少是不愿意在赔本的情况下再赔上汽油钱将牛奶运到城里。” 而在1931年到1934年,美国更是多次发生罢工奶农强行倾倒其他奶农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 很多人一边骂着商人无义,一边要商人舍利。 其实,他们要的不是公平公正,要的是便宜占尽。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商人不例外,他们也不例外。 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在为资本主义开脱,毕竟,很多人对资本主义的印象都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笔者只是就【为什么牛奶卖不完宁可倒掉也不免费送人?】 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中国多个地区也曾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不仅是青海、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主产区,就连江苏、广东等地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现实是,在山东鲜牛奶价格最低的时候,一公斤奶还不到一块钱,甚至还没超市里的矿泉水贵。 记得,200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中有这样一道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该题的标准答案是: “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前者反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销售渠道不畅导致。” 这个答案其实不容易看懂,而且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会在经济学家中间引起争议。不管怎样讲,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这个问题顺便说说我们国家的房地产问题。 在房子去库存这个难题面前,似乎还没有很好的办法。不过,在乐居创新峰会上,“任大炮”说过这么一些话: “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库存是无法消化的。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接近7亿平方米的库存并不算多。但问题在于,这其中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宁肯炸掉也不便宜卖。。。 当然房子炸掉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它衍生出的结论是:宁愿房子炸掉,也不会大幅度跌价。 毕竟就目前的情势来看,国人还是有很多人住不起房子,安居乐业还远未形成,刚需市场仍然是存在的。住房、教育、医疗,仍然是国人面临的“新三座大山”。如果说以人为本,或是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尤其是当前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为什么就不能让房价降一降?为什么就宁肯“炸掉”也不选择“降价”?这其中的奥秘到底是什么? 在农村,同样没有人愿意买牛奶。去掉运输成本,工薪族能接受的低价,资本家仍有赚头,但这个价格对农村人来说仍然是太高了。但牛奶价格如果再低,虽然农村人会买,但资本家会亏本。这就跟现在二三线楼市的状态一样,虽然房子空置卖不出去会亏,但开发商不可能降价,因为拿地成本虽然比大城市低,但这个成本也限制了开发商的降价空间。这跟任志强对楼市的分析也是一样的:城市牛奶市场不存在卖不掉的问题,是农村的牛奶卖不出去;一线城市的房子不会有库存问题,消化不掉库存的是二三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房子恰恰相反,就如城市人买牛奶,供不应求,即使价钱翻翻,强大的刚需仍然存在;拿地成本高,建筑成本高,刚性需求大,人口流入率高,这些都支撑着一线城市的房价。 中国经济复苏中重要的一环,在于房地产去库存。但也并非孤立存在,而需要其他的相关改革措施相配套,才能有所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