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写推荐信的教授之间没有互动,那留学推荐信要怎么写?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38   3973   10
教我课的教授说可以帮我们写推荐信,让我们写好,给他签名就好了。
问题是我跟这个教授没有互动过,因为这个教授是我们学院最有名的教授,所以找他签名最好。
上学期他教我的时候,我也完全没有跟他有过任何互动,但我期末也考了90+。。
因为老教授嘛上课就只讲自己经历啥啥的,期末都是我自己自学了书本去考的。。所以根本互动不了啊。。
所以说现在准备写推荐信,但是我跟他完全没有任何互动,就连问问题我都没有问过他任何问题,上课我也坐比较后面。。所以现在我要怎么写??
写我自己勇于独立思考??
就是一定要找这个教授写推荐信,我没有素材,怎么写一下看起来还比较好。。。求大神解答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佬们写的很专业很详细了,那以下回答就从推荐信的内容、推荐人、注意事项等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吧!

[h1]▍内容方面:[/h1]
推荐信不需要长,但是一定要有料。什么叫有料呢,就是要有真的故事、不能空,不能是一堆溢美之词的堆砌。

比如说你聪明好学上进勤奋,这样罗列优点的话,你自己体会一下,是不是这些词过目就忘,根本看完内心毫无波动对不对?但是如果我每个词后面都有个小故事讲给你,是不是就会像某些小社区热帖一样,比如什么:“有什么你觉得‘这个人真的好有学问’的时刻?”或者什么“有什么让你觉得人生黑暗的时刻,而你又是怎样扛过来的?”这种,相信你肯定看过类似的吧?动辄几千赞,为什么呢?因为有故事,有真情实感,所以你很有兴趣就读下去了,也绝对会很信服他们argue的这些点,对不对? 推荐信也是一样。

要知道每个申请者3封推荐信,申请者大概可能200+,300+,每个老师要读1000封推荐信,每封信估计了不起花上1分钟。哪怕用词再华丽再吹上天,估计也只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而是如果有真实事例支持的话,才会让人觉得能够信服。 不过我不是在怂恿大家编猎奇的故事哈,大家都是普通人,只要这个例子真的能支持你的一个侧面、一个优点,并且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觉得这话、这观察角度是这个推荐人会有的,就可以了。
[h1]▍ 推荐人方面:[/h1]
大牛当然好,但是其实也并没有多有用,最重要的还是TA能写出言之有物的东西。 什么算大牛呢?

比如你搜这个教授的名字,Google scholar搜,然后会能看到他被cited的数量,如果达到四位数五位数,基本就算是大牛了。大牛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正好是这个领域的教授,那么很可能看你材料的老师都认识这个大牛,可能就会有一些“噢他推荐的人质量一向不错”这种隐性加分。

因此可能这大牛在推荐信里就写个一段话都ok,如果真想了解这学生说不定审材料的老师一个电话就打过去问了呢。但是你想想这样的学生比例有多少呢?而且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学生自身资质和其它条件也绝对不会差。

因此我是想说:推荐信没有那么那么重要,绝对不如PS重要,而且很少有人会能仅凭推荐信就扭转乾坤的,因此差不多就行了。有些学生会纠结是找一个自己很熟的讲师职称的老师写,还是找自己没说过几句话的学院院长写,其实我基本是会推荐前者写。原因请参照上述第一条。

因此总结来说:不需要长,不需要堆砌溢美之词,写得真实可信,能够反映出来你在ps里因为篇幅所限而没有能够展示出来的一些侧面、让你作为一个独特的人的一些优点更加栩栩如生,这样就是非常非常好的推荐信了。
[h1]▍关于推荐信设定的问题,稍微提醒大家几点:[/h1]
推荐信的设定是,老师直接写了之后,通过你在申请系统里填写的他们的邮箱里收到的来自学校的邮件里的链接,直接把推荐信投给学校。

因此注意以下几点:
1)在申请系统里填写每位老师的联系方式的时候,最好使用他们的企业/学校邮箱地址,并且在“是否放弃查看推荐信权利”这一项里面选择“是”,也就是放弃。
2)因为中国没有写推荐信的传统,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亲笔写,而是让学生代笔,但是要知道这个其实是不允许的,因此建议有可能的话,给他们写详细的提纲然后还是让他们自己写,或者自己注意下写作的风格稍微不要太一致。

另外在投递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电脑投,让老师们用他们的电脑投,或者实在不行去网吧。(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哈,之前确实有个女孩申请哈佛,然后收到那边的邮件问她为什么她的三封邮件都是一个ip地址的电脑发出的。反正基本这邮件一出,她再怎么解释也绝对是没戏了,后来她也确实没被录取。)
[h1]▍关于我[/h1]
经历关键词: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本科,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东京大学信息学博士在读,全程DIY申请
学术兴趣关键词:游戏研究,新媒体文化,数字人类学
技能关键词:GRE TOEFL备考指导,英语学习辅导,人类学、东亚研究/日本文化研究相关专业申请建议
———————————————————————————————————————
我一直相信人各有志趣,但殊途同归,能找到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就已经非常不易,因此我一直试图从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挖掘出更多的东西。

一时图轻松保送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读英语文学的我,幸运地得到了专业里唯一一个公派去美国留学的名额,第一次体会到美国不同的教育风格并能够自由选择各种科目课程的我,才开始第一次思考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以及学校教育能带给我的又是什么。那一年的交流经历使我坚定了去美国读书的想法。

于是回国后的一年,我就开始了DIY申请。当时一边要备考GRE和TOEFL,一边要补上交流期间落下的专业课,又要每天去实习,还要自己从选校做起准备繁杂的申请手续。回想起来是一段辛苦但又充满了希望与激情的日子。

在一点点打磨文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是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解剖式的审视与对话。从小就爱打游戏看漫画的我,一直没少让父母担心,可是在回顾自己经历的时候,我又蓦然发现,正是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兴趣点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我,一个对digital culture与日本流行文化一直充满热情的我。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申请非常顺利,申请的学校几乎全部拿到,最后决定去了耶鲁的东亚研究项目,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毕业后我曾在美国和迪拜做了一年文化交流项目实习,并在中国做过一年的田野研究、真正地与那些浸淫着流行文化长大的90后、00后们面对面地交流,并且也把目光投向常被主流媒体忽略的二代农民工90后群体,了解他们的娱乐生活。现在的我在东京大学读信息学,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媒体文化。

一路走来我几乎一直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努力追求探索,走过弯路,也从挫折中有所感悟。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分享给处于十字路口的你。

具体来说,由于我几乎是全程DIY的申请,因此对于申请的每个环节,从筛选学校导师、准备GT到时间与学业规划、撰写文书等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心得体会。另外在GT的准备方面,由于我曾经在新东方兼任GRE讲师,带过的学生约有300人左右,所以也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建议。

至于专业方面,由于我个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流行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研究,采取的主要是人类学和媒体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这些领域应当可以给出更详细的申请建议。


PS : 以上分享来自WordSunny平台的Cindy Qin学姐
任何留学问题,可以添加微信 wordsunny007,每周WordSunny一站式互联网留学平台都会邀请美国常春藤,英国G5、香港、澳洲八大的学霸来举办线上讲座,为大家免费分享留学申请干货,还会有文书简历模板等福利不定期发放。

我们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同学申请到 Dream School !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来捣个蛋。

这是John Nash(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申请Princeton时候递交的推荐信:



就两句话,言简意赅。

希望有帮助。

===================================================

谢谢各位的赞O(∩_∩)O~~,我在补充一个候居里夫人给爱因斯坦写的推荐信:
Henri Poincare and Marie Curie to the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Zurich

Herr Einstein is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minds that we have met. In spite of his youth he already occupies a very honorable position among the foremost savants of his time. What we marvel at him, above all, is the ease with which he adjusts himself to new conceptions and draws all possible deductions from them. He does not cling to classical principles, but sees all conceivable possibilities when he is confronted with a physical problem. In his mind this becomes transformed into an anticipation of new phenomena that may some day be verified in actual experiences…The future will give more and more proofs of the merits of Herr Einstein, and the University that succeeds in attaching him to itself may be certain that will derive honor from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young master.

Herri Poincare
Marie Curie

中文译文:

爱因斯坦先生是我们有生以来所认识的人中间最具有独创性的才子之一。尽管他年纪尚轻,却已经在当代最杰出的学者之间有一席显荣地位。尤其使我们惊叹的是他非常容易适应新的概念,并从中得出各种个能的推论。当他遇到一个物理学问题时,他从不拘泥于权威性的原理,却可以想到一切可以想象的可能性。这一点在他脑中得到融会贯通,使他预见到许多有朝一日终将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证实的新现象….爱因斯坦先生的才华将来一定能得到更多的证明。凡是能罗致这位青年学者的大学,必将获得附骥之荣。

亨利·庞加莱
玛丽·居里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2 发帖IP地址来自
刚结束这一学年的招生,前后看了好几百封推荐信,说说自己的看法。当然别人也许有不同的看法,我说的只代表我个人的评价标准。本文谢绝转载。

首先说实话,不管哪国的学生,50%以上的推荐信都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基本上就是为了凑个数。经典的格式就是Mr. XXX上过我的xx课,我的课用的是xx教材,课上讲了xxx, xxx, 和xxx,Mr. XXX得了多少分,课堂上表现如何,然后跟上一堆形容词,最后“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如果三封推荐信都是这种凑数用的,说实话让人很难去评价你。很不幸来自中国的申请材料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哪怕教授亲自写的不少也是这种格式,然后GPA不同学校不一样也不好比,GRE sub也不怎么说明问题,所以到最后大家只能看毕业学校和排名。我当然知道像高考一样用这种单一指标去评价人是不对的,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最怕的还是花了钱招进来一个严重不合格的再想办法把他踢出去,而不是埋没了一两个GPA不高的好学生。另外在PS里面就不用提自己的学校是985、211了,招生委员会里面一定会有中国人,中国学生的申请都是中国人在看,哪个学校的学生质量比较有保证大家心里都清楚。

好的推荐信一般来说需要两点:细节和比较。写推荐信的到底是正教授还是副教授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举个好的推荐信的例子:Mr. XXX上过我的课,期末成绩在xxx学生中排第x。后来又和我一起做本科生科研,在这期间他读了xxx, xxx, xxx教材,学习了xxx, xxx, xxx技术,然后我们一起做了些xxx问题,解决/推广了xxxxxxx。Mr. XXX在我们的科研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xxxxxx就是来自于他的想法。我们的文章后来投到了xxxx杂志。在我xx年的执教生涯中教过xxxx学生,指导过xxx学生的科研,Mr. XXX在我的所有学生中排在top x%。过去我的学生里面和Mr. XXX类似的是AAA( P校PhD,现在在B校tenure),DDD(S校PhD,现在在Y校tenure-track AP)和GGG(H校PhD,现在在J公司担任某某职务)。。。。。。

还有一种好的推荐信就是来自名声如雷贯耳的大牛的。不是那种“我们学院最有名的教授”,要整个本学科内所有方向的人都知道他才行。我不能把人家的原话贴出来,不过确实这样的信里面几句话就够了。

另外说两点,一是中国人确实都比较谦虚,但是再谦虚也不要在推荐信里面写负面的东西,写我觉得Mr. XXX在和别人交流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写Mr. XXX因为“mental problem”休学一年后来回来又赶上了课程,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别的国家我不知道,但是美国的习惯是推荐信里面只说好话,没提到的地方那就是不好的。如果一封推荐信里面翻来覆去地写这个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工整认真就是不提成绩,潜台词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第二就是千万不要作假,不要断后人的路。比如来自某大国的申请材料,每封推荐信都是吹得天花乱坠,成绩单上一堆挂课的学生,推荐信里面敢说这个人在我们系800人里面排第一,结果就是这里的学生谁都不敢招。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3 发帖IP地址来自
以下仅仅是我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希望能对正在准备或有意向申请留学的朋友们有帮助。
我认为推荐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选择合适的推荐人,另外一方面是推荐信的内容。

1、推荐人
首先,推荐人要熟悉申请人的学习和工作。推荐人要清楚的知道申请人出国留学的动机和学习计划,最好有过比较密切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如果推荐人是外国教授,而该教授和申请人申请的学校又很熟悉,这种推荐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很少有申请人可以找到这样符合条件的推荐人;如果推荐人是跟所申请的学校没什么关系,那么就要找在申请人所申请的专业内很有名的专家,像拥有院士之类头衔的人,经常参加国际交流,这样的推荐信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过找这样的专家写推荐信也是比较难的;所以对于大部分申请人来说,找推荐人还是以找熟人为主,相对会比较容易配合你的申请,二是在评审委员看来也是比较合理的。

2、关于推荐人沟通
我认为最好当面提出,这样可以得到老师最直接的答复。如果没有机会,发邮件也可以。后者的好处是自己可以深思熟虑,组织好语言,避免与教授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坏处是可能许久得不到回复。

3、关于推荐信的内容
(1)不要过分夸大事实。
推荐信的目的是呈现申请者多方面的表现,佐证申请人的优势和亮点,但不是夸夸其谈。要有事实支撑。一封好的推荐信是申请者能够通过列举真实的,具有启发性的事例或者描述申请人在某方面具备的潜力和特长,与其余申请材料配合,进而支撑整个申请定位。使申请人在众多与自己条件相当,甚至比自己条件更优秀的申请群体中脱颖而出。但要注意,单单靠一封好的推荐信,很难达到被美国优秀大学录取的目的,推荐信讲究的是“与其余申请材料的呼应和配合”。

(2)避免内容雷同。
有些国际学校,一届上百学生只有一个升学顾问即counselor。有些counselor甚至没办法从学生堆里把你的脸认出来。可想而知,你的推荐内容怎么可能有个人特色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建议要提前做准备,比如提前一年去找counselor聊一聊申请的规划,保持密切的沟通,让他知道你除成绩以外的表现,争取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不仅是counselor,其他任课老师也一样。

以上内容仅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果有小伙伴还有问题的,建议去wordsunny咨询下,我的申请材料都是在他们平台完成的,导师很负责!

祝,申请到自己满意的院校!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4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和教授没互动,这个很正常。因为在国内,为了提升GPA和TG成绩,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局限在这些上面,很难在教授层面上有太多的互动机会。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写好推荐信,然后教授过目后签名,你这样,其他人大多也是这样子的。我在Duke做招生助理期间,看过的绝大多数国内学生的推荐信其实都没什么亮点,很多时候都是瞄一眼就瞄一眼,没有任何印象,有没有推荐信其实区别都不大。当然我并不是说推荐信就真的用处不大,而是大多数人的推荐信用处不大,没掌握推荐信真正的作用。有的同学说我的推荐信和传说的好的推荐信区别不大啊,我想说细节决定成败,甚至“气质”决定成败。好的推荐信必定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让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优秀的你,而不是没有支撑的描述。
关于推荐信写作的要领,一来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二来要有意识地和该教授的科研方向靠拢,来表现你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具体怎么写,你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针对“推荐信”的普遍写作方法:
由于推荐信的格式和体例申请的学校会有专门的说明,一般流程:上申报学校的官网→下载推荐表格→寻找教授→按要求撰写推荐信→签字盖章→封存电邮
推荐信基本内容:
(1)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介绍。
(2)推荐人对被推荐人的基本评价。
(3)推荐人可以着重介绍被推荐人曾经获得的奖励,发表过的论文,参加过的重要学术会议,以及曾在学生组织或学术团体中的任职等来支持自己的评价。
(4)推荐人还必须清楚地表明被推荐人留学的身份是研究生还是访问学者,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是什么。如果大学提供了现成的推荐表格,则必须按这类表格认真逐项填写。推荐表格中一般有学生综合评估的一项,即要求推荐人说明该生在所教的学生中应列为前5%,10%,或25%等。这种评估是指教授的个人评价,可以稍高一点。另外,推荐表格上常有许多难以填写的项目,遇到该情形可填"I don't know",亦不致对该生的评价有何严重影响。
(5)准备“推荐信”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而言,推荐信需要三封,最好三封各有其强调的重点,以完全申请人的特点与才华,推荐信的基本组成除信头、发信日期、收信人姓名、地址、称呼、签名、推荐人姓名、职务等外,信件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各项:
a.被推荐者全名:不可全文都只写Mr. Huang和Miss He,需要明确写出被推荐者的全名至少一次。
b.认识期间:何时认识,或认识多久?
c.认识程度:偶尔见面或者密切接触,例如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等。
d.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老师或者部门主管等。
e.学业成绩:讨论申请人擅长与不擅长的学习领域。
f.个人成就:在学校、工作或家庭中的特殊表现。如曾经获得某种奖学金、工作中表现优秀等。
g.特殊才能: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殊能力。
希望能够帮到你~~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推荐信是留学申请文书重要组成部分,几乎申请任何项目都需要提交推荐信,可见国外学校地推荐信的重视程度。但一直以来也有传言说老外不注重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老外知道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几乎都是自己写的。很多中国学生代替推荐人写推荐信这是事实,老外不注重中国学生的推荐信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封有含金量的推荐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选择推荐人、撰写推荐信、提交推荐信这些过程都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所以毕达留学特意写作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对大家的推荐信写作和提交有帮助。
[h1]一、推荐信是什么?[/h1]推荐信是国外高校通过第三方(通常是申请者的老师或者工作实习上司等)去了解申请者本人的一类文书。
这里容易存在3个疑问:
1. 是否应该想方设法去拿国外教授的推荐信?
毕达留学:不得不说国外教授的推荐信的信服度更高一点,因为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基本都是自己写的,在学校看来更客观。
但找国外教授当推荐人有前提条件:首先你要跟教授有较长时间的深入接触,比如上过教授的一门课,或者教授是你科研项目的指导人等,这样在学校看来教授对你的了解才比较深入,教授对你的评价才更能反映你的真实情况。经常会有学生问“我爸认识国外一个教授,我能不能找他当推荐人?”现在应该很多人自己都可以回答了吧?
其次,就算你跟推荐人有较长时间的深入接触,你也要先行判断一下教授对自己的评价是好,还是中,还是差?国外有些国外教授虽然不会拒绝当你推荐人,但他们会如实写对你的评价的。如果他们对你的评价只是一般甚至是差的,那你就惨了,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一封推荐信对你的申请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你有机会到国外交流,并且也想找个国外教授当推荐人,那你就要注意好好表现,拿个好成绩,课堂活跃一点,课前课后多问教授一些问题,争取给教授留下好印象,为后面邀请国外教授当推荐人做铺垫。
2. 在推荐信中是否需要体现我的性格?
毕达留学:在推荐信中表达的内容,和你所申请的专业中所要求的能力密切相关。如果你是申请商科,可以体现一些商科方面需要的能力和性格,如团队合作,领导力,说服力,沟通能力等等;如果是申请理工科,推荐信中一般以表现学习和科研,动手能力等为主。推荐信所体现的内容需要根据申请专业做相应调整。比如说申请公共政策,那么体现一下你对公共事业的热爱,以及在志愿者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爱心当然是可以的。
3. 亲属是否可以作为推荐人?
毕达留学:基本上,亲属不在推荐人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主要是基于推荐人需要能够客观地对你进行评价,亲属毫无疑问会带有主观判断。
[h1]二、选择推荐人的几个原则[/h1]1. 对申请人有较深入了解
所谓的有较深入的了解,是指推荐人一定要跟申请人有学术上,或工作实习方面的较长时间的接触和联系。所以,推荐人一般是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比赛指导老师,或工作实习上司等等。假如一个人是某个公司的老总,但是他跟你之前没有任何学术上或工作实习方面的接触和联系,那么他不是一个合适的推荐人选。
这是选择推荐人的第一原则。
2. 职称问题
根据国外对推荐信的重视程度排序,推荐人首选考虑教授和副教授级别,只要在这两种级别的老师都实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讲师。在合适的教授和副教授人选中,如果对方刚好在国际上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名气,或者曾经有海外学习或交流背景经历,也可以成为优先考虑人选。对于工作实习推荐信,推荐人职位高一点也会好一点。无论是教授还是工作实习上司,都要满足对你有较深入了解这个条件。
3. 推荐人选的搭配
在推荐人的人选搭配方面不需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关键是你所选择的推荐人都尽量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你的能力。比如说,不宜同时选择三个任课老师当推荐人,因为这样的话全部推荐人都只能从课堂和学习方面来表现你,没有能够多方位地体现你的能力。
关于推荐人搭配,毕达留学的意见是:
对于文商科来说:可以选择2个任课老师+1个实习老师。
理工科可以:2个任课老师+1个实验室老师;或者1个任课老师+2个实验室老师;1个任课老师+1个实验室老师+毕业指导老师……等等。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和调整。
当然,这些搭配不是固定的,有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h1]三、推荐信的结构成分[/h1]美国学校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2-4封推荐信;香港和加拿大学校有些要求2封,有些要求3封;英国一般是要求2封。
推荐信的长度因不同专业而异,例如MBA推荐信写作可达上千单词,但一般情况下,长度控制在一页纸内(英文300~400单词左右)即可。
[h1]推荐信三段式[/h1][h1]开头:[/h1]英文信件有英文信件的格式,英文推荐信开头跟中文一样,需要有问候语。作为留学的推荐信,常见的开头有以下几种(尽量避免重复,每篇推荐信应该用不同的问候语),如:
1、 Dear Admission officer, 尊敬的招生委员会:
2、 Dear Sir or Madam, 尊敬的先生/女士:
3、 To whom it may concern, 敬启者:
[h1]第一段:[/h1]推荐信正文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是说服招生委员会录取申请者。为达到此目的,推荐人如果非常有声望,或者是申请者所申请的领域的学者,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让招生委员会重视一下这封信,是非常好的办法。例如:
1、 我是XXX银行的常务副行长XXX,曾任德意志银行环球银行业务亚太区总裁、中国区董事长以及高盛亚洲执行董事。
(这样一位金融界的高管,相信推荐信分量十足,如果招生委员会认识这个人,那就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2、 我是XX大学理学院物理系的XXX教授,目前主要研究XXX和XXX。
(如果招生委员会的人也是研究这个领域的,没准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推荐人介绍自己后,应该阐述跟申请者是如何认识的(回答In what Capacity/Contest),认识了多长时间,以证明自己是一位合格的推荐人。一般来说,学校希望是学术环境或者是工作环境中认识的,认识的时间当然是越久越好,接触越频繁越好,因为这样推荐人对申请者越了解。例如:
1、 从XXX(申请人)20XX年秋季开始我就教授她数学物理方法一课,之后又担任了她量子力学以及正在上的理论物理专题的老师,长时间的频繁接触使得我对XXX非常熟悉。
2、 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沟通能力,XXX(申请人)从数百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XX年暑假XXX唯一的实习分析师,我作为他的直属上司,与他在工作上有很多交流。
紧接着,推荐人应该简述一下申请者有何特别之处,为什么愿意作为申请者的推荐人。
1、 XXX在《数学物理方法》以及《量子力学》这两门高难度课程上均取得了90分以上的高分,排在全班Top5%的行列,为此我向您推荐她。
2、 在高能物理的很多前沿问题上,XXX能够指出目前的几个主要流派的优缺点。在我所教授过的学生中,XXX是少数几个能够做到这样的学生,为此我向您强烈推荐他。
3、 XXX是物理学院“XXX奖学金”的获得者,该奖每年只颁发给年度GPA表现最出色的学生。为此我向您推荐他。(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学金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说明该奖学金是如何获得的)
[h1]正文主要部分:[/h1]正文部分可以是一段话,两段话或者三段话,推荐人应该着重介绍申请者具备了哪些申请该专业的优势,并通过对比,说明,举例等方式说服招生委员会申请者如何优秀(记住:笼统的称赞是在浪费纸):包括申请的专业水平(根据专业不同,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分析能力,计算机编程实力,数学建模能力,对特定专业具体问题的独特看法……),智力水平,主动性,创新性,独立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口头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总而言之,不同的专业对于申请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推荐人应该根据申请者所申请专业的不同,去评价申请者如何适合申请该专业,并且有信心申请者未来会在该领域取得成功。例如:
通过说明的方法(提供更多更具体的信息)去说服招生委员会
如:
XXX敏感的金融触觉,出众的数理能力让他在《投资学》一课中获得95分,名列全班200人第一。
(说明:如果只是说申请者取得了95分的成绩,招生委员会也许觉得分数不错,但是进一步阐述其排名,招生委员会就更加了解申请者的实际成就)
通过对比的方法去说服招生委员会
既然是通过对比的方法,那么就要写清楚到底拿申请者跟谁比,跟多少人比(例如跟老师教过的所有学生,申请者上那门课的班级,上司见过的所有实习生,申请者所在的系或学院的所有学生……)。理论上来说,比较的人数越多,结果就越可靠,例如10个人中排第一,就不如100个人排第一好。另外比较的组别越高级,结果也越可靠。例如一个学生跟老师教过的本科生比是第一名,另外一个学生跟老师教过的研究生比是第一名,那学校会合理推断,后一个学生可能更好。
如:
我很欣赏XX,相比我那些去了CERN工作或者是去了美国知名大学深造的学生,XX在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潜力方面都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XXX由于在面试中表现出色,成为2014年寒假工银租赁100多名申请者中唯一一名实习生。过去的实习生往往只能负责收集、整理数据等简单工作,但XXX凭借出色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了参与公司金融租赁管理条例的修订这样核心工作的机会。
通过举例的办法说服招生委员会
如:
由于Deadline将近,我要求他一个月之内就种出一个南瓜来。可是你也知道,种一个南瓜最少也需要100天的时间。但是他利用了周末的时间去查找文献,终于发现了一种加速南瓜生长的办法。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当我来到办公室时,我发现我的办公桌上放着的不是一个南瓜,而是香喷喷,热气腾腾的南瓜派。
(奇闻轶事举例最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了)
在学习宏观经济分析相关内容时,XXX同学曾多次和我讨论当时的欧洲债务危机,他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向我表达了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担忧。同时也对是否会出现下一个“希腊”表示了自己疑惑。他还认为欧债危机反而是欧洲治疗普遍存在的“高福利病”的一个良好契机。
(当你没有什么素材时,举一些你对某些问题的个人观点,也是非常不错的。)
我记得有一次科研组讨论时,需要对纳米材料的分散度进行确定,但一时总想不到定量的方法,最后XXX就提出了“分型维”的观念,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侧面烘托你的过人之处
如:
2014年的秋季,我让他主讲了一门XX大学研究生课程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在数理金融中的应用的讨论班,这门课程在股票期权的定价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听课的大多是老师和研究生。周四下午两个半小时的讨论班,在XXX的主持下,大家就随机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如伊藤积分、伊藤分布、边值问题等讨论得非常活跃,而XXX的充分准备和及时点播,让讨论班的效率很高,来参加的研究生都表示收获很大。
(本科生主持研究生的讨论班,非常有说服力)
在XXX大学,线性代数这门课使用的是我编写的教材,这本书号称全世界最难的线性代数教材让大多数中科大的高材生都吃不消。为此虽然最后XXX只获得了87分,但是这一分数在全班65个人当中排名第二。
据我所知,XXX正在作为XXX教授的研究室进行科研工作,对于他们在XX物理方面的创新性工作,我早有耳闻。X教授对XXX(申请人)的贡献赞赏有加。而XXX也跟我说他会找X教授给他写推荐信,我相信X教授会对他的科研工作有更具体的评价。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银行,同时也是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全球市值最大银行,拥有很多业内的优秀人才。尽管如此,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即使跟正式员工相比,XXX依然是其中最优秀的年轻人之一。
[h1]正文最后一段:[/h1]所谓,Make the ending strong without overdoing it. 是说要诚恳的态度去向招生委员会推荐申请者。并对为什么要推荐申请者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还可以穿插一些以上遗漏了的,又能够凸显申请者优秀的点。例如:
尽管XXX学业突出,但是他依然利用课余时间去全面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她是学校社团活动的干部,此外还利用寒暑假去参加实习,也收获了其他同学没有的职业自信。总而言之,我完全XXX进入贵项目。如果您需要进一步关于她的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前面说了很多学术能力,最后补一下领导能力)
我XX单位的同事对XXX的评价非常高。特别是大三一年XXX将他的很多时间都放在了研究上面,依然是系里成绩最好的三个学生之一。为此再次向您强烈推荐XXX。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您随时联系我。
[h1]推荐信结尾:[/h1]结尾把写上问候语(Yours,Best wishes,Sincerely这几个问候语换着用),署上姓名,Title,工作单位,地址,电话,Email即可。例如:
Yours
XXXXX, Professor of Physics
Adsress: XXX市XXX区XXX大学理学院16楼308室
Email: XXXX@XXX.edu.cn
TEL: +86-15XXXX88XXX
[h1]四、推荐信的提交方式[/h1]目前推荐信提交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网推”与“纸推”。
通俗来说,网推就是通过网络进行推荐信的填写工作,而纸推则是打印推荐信,连同申请材料通过快递方式进行投递。
网推与纸推只能二选一,但由于网推方式快捷方便,不耗费纸张,比较环保,而且更方便阅读与保存,成为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主流形式。
以下是两种方式的详细介绍:
1. 网上提交(简称网推)
这是指推荐人通过填写网络问卷,并上传电子版推荐信的方式完成推荐信的投递。以美国为例,基本上综合排名前100名的院校绝大多数都能使用网推。
网推流程:申请人填写网申的时候,其中包括填写推荐人的个人信息以及联系方式(电子邮箱以及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可选择性填写,但电子邮箱则必须填写;填写完毕后,学校的网申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网推邮件到推荐人的邮箱,邮件的内容中包括网推系统的页面链接,登录用户名以及密码,推荐人便可登录网推系统,填写推荐信息,并上传电子版推荐信,确认后Submit即可。
毕达留学:推荐人在网上提交的推荐信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主要是询问和申请人认识的时间长短,以及是以何种身份认识的,对申请人的评价等等。另外,文商科的推荐信提交问题可能会涉及到比较多小问题。理工科的就非常简单,大部分是直接upload推荐信即可。
优点:这种方法比较快捷,一般5分钟内就能完成。
注意事项:老师所使用的邮箱一般是以“.edu”为结尾的学校邮箱,国外学校会更认可这种邮箱。有些学校在官网中关于推荐信的要求事项中也强调,必须提供推荐人的学校电子邮箱而非私人邮箱,因此建议优先采用教授的学校邮箱。如果没有学校邮箱,才考虑用教授的私人邮箱。
2. 纸质版提交(简称纸推)
尽管网推方式比较方便,但确实存在少部分学校是不允许网推,而只能纸推的。纸推是最原始的推荐方式,推荐人需把推荐信打印,并且手写签名;此外,学校也有特定的推荐信表格,申请人需下载并打印表格让推荐人填写,手写签名后连同推荐信一起合放在同一个信封内,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名。推荐信连同其它申请材料一同寄送到外国院校进行审核。
缺点:工作量比较大,而且非常繁琐。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有相应的推荐信表格供下载,推荐人需要填写此表格,然后连同推荐信一起密封寄送。因此纸推的工作量会大很多,毕竟手写操作比网推的电脑操作效率要低很多,写错一个字都要重新打印,而且单单寻找网推表格的下载页面也要耗去一定的时间。此外,纸推需要打印,而个别学校的信纸因为太薄而不能打印,只能用普通的A4纸打印。
应对方法:几乎没有捷径,能网推的就尽量不要纸推。
注意事项:学校对推荐信的纸张和信封也是有明确的要求,具体是要求有学校抬头的信纸以及学校信封,因此申请人需提前准备学校信纸与信封。
需要提前准备的推荐信纸和信封
需要准备学校信封和信纸,主要是用于纸质版推荐信(纸推)方面。信纸一般准备一叠信纸就足够用了。
需要准备的学校信封则有两种,一是小信封(用于装推荐信),大概每个老师准备5-6封,3个推荐人加起来一共准备20个即可确保够用。二是能装得下A4纸的大信封(用于打包所有的邮寄材料)。这种大信封有些学校有,有些学校没有。如果有的话,准备的数量和成绩单同等(或者后期的申请学校数量+多准备5个左右),如果没有也不要紧,用普通的牛皮纸大信封代替也可。
毕达留学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果对于推荐信写作和提交仍有疑问,可以添加私信提问。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6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看MIT对推荐信的要求:
·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should be no longer than two pages each.
Please choose recommenders who are able to provide specific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How long and in what capacity have you known the applicant?
· How does the applicant stand out from others in a similar capacity?
· Please give an example of the applicant's impact on a person, group, or organization.
· Please give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of how the applicant interacts with other people.
· Which of the applicant's personal o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ould you change?
· If you are an academic/technical recommender, please tell us how well the applicant mastered the subject you taught or supervised and in what ways the applicant demonstrate this mastery.
· Please tell us anything else you think we should know about this applicant.
找推荐人,一定要找跟你熟悉的教授。如果没有交集,这样的推荐信内容会很空洞。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上线了,先说正题。
以下几个话你可能都从中介那里听到过,关于如何找教授写推荐信:
  • 不难的,你找那些你陶瓷过的(大部分都是学渣/小透明,有几个觉得自己会陶瓷的?算了,真的,基本上你留学的时候说的那些话都是不痛不痒的屁话,请教的问题对于教授来说都是浪费时间的,只是美国人比较有职业素质,不好说你。)
  • 不难的,你就给教授发一个简短的信,说清楚你要干什么。大部分教授都懂得,不会为难你,你说清楚会帮忙的。(个鬼,没毕业天天在学校留守的还好,毕业之后再发没几个教授理你是真的。)
  • 什么都不用放进去(简历、成绩单),就先说明情况。(个鬼,大部分中介都是销售,留过学吗?说真的,你是教授你会回这种可能还有点语病的求助信吗?——你就算忽略,对方又能拿你怎么样呢?)

以上都是我听信中介(我的中介在国内都上市的,base上海),2月份(毕业半年多)寄出去5封,其中有三封还是我大学使劲陶瓷的教授——我告诉你,一封没回。

我给你看看我发的正文内容,你感受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差不多?
——————————————————————————

Dear professor An Heng,

My name is Yashi Ye (UNCG Student ID: 886871998), and I just graduated from UNCG last summer as a Finance major undergraduate.
I had attended your Fin330 class in 2016 Spring ^ ^.
Now I am planning to apply for a master program next year in UK which requires academic reference.

May I ask you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for me?
I really appreciate about it ! ^.^

Regards,

Yashi Ye
——————————————————————————————————
8月底,我是真急了。
我决定忘掉中介给我说的话。
以下记清楚,只要你这门课成绩不低于B,从大二到大四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教授都发——因为你是小透明,小渣渣,你就不要陶瓷了,对于你来说陶瓷太油腻了,你要专业,你要专业,你要专业。一张感情牌都不要打,在教授答应给你写推荐信之前,教授答应你给你做推荐人之后再立刻写一封感谢信(我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属于忍不住要油腻一下,管他是哪国人。)——顺序不能乱:先专业展示,后情感管理。

三件东西必须在请求教授发推荐信的时候在一封邮件中寄出去:
A. 非常专业的正文(模板会在下面贴出来)
B. 大学成绩单(低也放出来,在正文说明你成绩低,但其他方面可以补足,总之你要拿出不亚于找投资人拉资金的真诚,教授必须要感受到这种态度,才有可能帮你这个小透明好好写
C. 给教授看的英文简历(突出你研究生要申请的专业和你简历里列出来的academic performance& job performance的联系,什么爱好是唱歌,钢琴十级就别写了,申请音乐学院的人除外。)

以下是A. 非常专业的正文的模板
Dear Prof. 【last name】,
My name is Yashi Ye(Student ID:886871998) and I am a student of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I have taken part in your course MKT309 in Fall2015. I am applying Master program, and I was wondering whether it is possible for you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me.
My academic interests lie in the field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Finance(more specific in 【你要申请的专业】). I have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Bachelor of Science majoring in 【你的专业】 , and I also have relevant job experience on projects data analysis as I have been working in investment depart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你要申请的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 I think I am prepared for further study in the field of 【你要工作的行业、领域】 and I am planning to apply to the graduate program of 【你要申请的专业】 in 【国家,写国家别写具体哪所大学,毕竟你要申请好几所,教授会给你发好几个学校】. It would be of great help and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if you can send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to support my application. My resume with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is attached here.
Thank you very much.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st Regards,
Yashi YE

————————————————————————————————

按照这个流程我发了30封邮件最后5个人回我(没一个是我陶瓷过的教授)最终是两个教授答应了我,一个是因为我gpa4.0(微观经济学),一个是因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每节课都迟到上这个教授的课。。这门课成绩也一般B吧,但我估计平均分就B+,大四投资学金融专业课。)

懂了吧?别再想着怎么陶瓷了——专业、逼格、彬彬有礼,拿出值得给你写推荐信的evidences. 努力做背景提升:实习、考证,加上群发。亲测有效。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8 发帖IP地址来自


许多人在准备推荐信时都感到很无助。哪怕你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哪怕你日夜无休地准备申请,推荐信似乎都不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推荐人可能忘记提交推荐信,可能出人意料地在信里写了负面评价,这类推荐人坑学生的“恐怖”故事我们时有耳闻。

如果你在高中里不是尖子生,或者你的SAT分数不够完美,那么推荐信的分量就显得格外得重了

难道,你只能默默承受准备推荐信的压力并且自求多福吗?

并不是。

有人认为大学推荐信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相反,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推荐信。

怎么做到呢?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假设你的梦想学校需要你提交三封推荐信:如果你可以请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来当你的推荐人,可以让他们依照你的意愿来写任何内容,你会想让他们在信里写些什么?
你会邀请谁来写你的推荐信?一封理想的推荐信该传达哪些信息呢?完美的推荐信应该包含以下特点
1. 推荐人对你够熟悉
理想的情况是,你的推荐人已经认识你很长时间了,和你相熟,对你有多方面的了解

如果你选过某位老师的一门课,这固然好,但如果你选了她的两门课则更好。更理想的情况是,你选了这位老师的两门课,而她同时还是你的辩论教练。如果你在她的监护下在米兰度过了一个暑假,如果你是她孩子的临时看护人,如果她喜欢读你写的诗……总之推荐人对你的情况越熟悉越好
2. 推荐人给你高度赞扬
推荐人对你的赞词不仅要出色,而且要引人入胜,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们都会有一封引人深思、可圈可点的推荐信

或许推荐信本不该如此,但这种情况是大学录取文化使然。仅有一封精心构思但缺乏闪光点的推荐信是不够的,而连中规中矩都称不上的推荐信则更不可取。
3. 推荐细节具体
推荐信里只有赞美之词是不够的。赞扬还需要详细的事例来支撑。故事的细节越具体,推荐人对你的赞扬也越令人印象深刻。

以接下来的故事为例。

“- 高一和高二的时候,张三选了我教的三门高级课程,我发现他甚至比大部分高年级学生学得还要好。- 有一次一名学生因病缺了一周的课,我让张三去帮她补习。有的学生可能会因此骄傲自负,但张三并没有这样。
- 张三不仅是一名聪明的学生,他还十分慷慨友善。”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详细的事例,所以推荐人对张三的评价才更容易让人记住。4. 推荐内容充实具体
一封好的推荐信不能过于简短,因为推荐信还需要令人难以忘怀的小故事来充实。

一条可借鉴的经验法则是:篇幅不少于四分之三页,也不必超过两页。但如果能够保证质量始终如一,而且推荐人又有很多话要说,那么多写一些也无妨。
5.包含有比较的称赞
大学不仅想知道你本身有多优秀,还想知道和你的同学及其他申请人相比你有多优秀。一位前哈佛招生官曾对我说过:

“在哈佛,我们希望知道你是最优秀的。我们只招最好的学生,因此我们希望你的推荐人能这么评价你。如果你的推荐人说‘这名学生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或者哪怕是‘最优秀的之一’,我们会对这样的评价十分重视。”
比如上文提到的张三在推荐信中被拿来和高年级学生做了比较,你也需要用类似的方式来突出自己。

推荐信该由谁来写?
即使推荐信的内容比推荐人更为重要,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在推荐人的选择上掉以轻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尽管实际上这并不太可能),还有以下这些因素需要考虑:
1.名气越大越好
你的推荐人是不是知名人物,或者对校方而言是重要人士?

一封来自马克扎克伯格的推荐信一定会吸引斯坦福招生官的注意力。但如果扎克伯格的这封推荐信不能正面评价你的个人品质,那么你就需要对名人推荐信三思了。
2. 关系的重要性
你的推荐人和你所申请的学校是否有什么联系
他是否是这所学校的校友
他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这所学校任教
他是不是学校的捐赠者、支持者,或者和学校关系友好
你申请的学校是不是特别熟悉你的推荐人的事业
在选择推荐人时这些因素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3. 内容比推荐人重要
你只能找到没有名气、没有资历、和目标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的推荐人?
并没有关系


我再重申一次,推荐信的内容远比推荐信的作者重要。这点需要切记。在同等条件下,名气和声望这些因素仅仅是次要的。
当你向人索要推荐信时,你需要思考你希望信里写些什么,以及谁来写这封信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老师当你的推荐人,那么你应该给她提供一封自荐信,里面列出你需要她强调的优点、用于说明这些优点的事例、还有和她的课相关的素材,便于她在写推荐信时作参考。把推荐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告诉你的推荐人你希望他们说些什么,不必害羞。
很多人甚至会对此感到乐意!如果你能够说明推荐信的大致主题并提供细节材料,推荐人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因为你可以掌控推荐信的内容,你应该想办法让你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活动经历和附加文章等材料相互映衬、相互支撑。如果申请是一幅拼图的话,推荐信就是这幅拼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块。你需要确保所有的申请材料能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出你独特的一面

在这里我还想要说的是,前两天和我同事C.M(宾大和普林斯顿的前招生官) 聊天的时候,她和我说到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办都明白中国大陆申请者存在“推荐信由学生撰写,老师签字”的情况,作为招生官的他们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分辨出一个稚嫩的年轻人笔触和有经验的大学教授的笔触。一旦招生办发现你的材料有造假嫌疑,你的被录取几率就非常渺茫了。Cat建议大家,还是让你的推荐人亲自去撰写推荐信,如果他们不会英文,还请找一个认证过的第三方机构翻译。虽然流程听上去繁琐,但是总比因为推荐信不合规而惨遭拒绝,得不偿失的要好。
如果你有申请美国大学或研究生的需要,可以通过“引知小助手(微信ID: GetInGenius)”联系引知的留学申请专家。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59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问题,我原先用大号答过,答案在这里:
gonna write: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969733/answer/122648395
在这里再补充一些关于推荐信的知识吧

【Part One 谁来帮我写推荐信?】
Q:推荐信要写几个?
A: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两个推荐信的。
*牛津需要三个,约克和爱丁堡需要一个(当然如果你想交两个也完全没问题)

Q:推荐人找没有给我上过课的大牛/院长/校长可以吗?
A:不建议。
Q:推荐人找没有带过我的领导可以吗?
A:不建议。
Q:推荐人找只听过一两个讲座的客座教授可以吗?
A:不建议。
Q:我的老师离职了,可以找他写推荐信吗?
A:可以,但还是尽量找还在学校的老师。
Q:学术推荐信找哪个老师好?
A: 建议找:
分数高的与申请科目相关的专业课的老师中:
学术水平高的老师(博士>硕士>本科)
职务高的老师(院长>主任>无职务)
职称高的老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Q:我是在读学生,可是我想交职业推荐信可以吗?
A:可以,但必须提供一个学术推荐信。
Q:职业推荐信找谁帮忙写好?
A:带你的直属上司。
Q:我已工作多年,可以提供两个职业推荐信吗?懒得联系老师…
A: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哦,先看看学校官网有没有相关要求。个人比较建议按照LSE的要求来,工作两三年内的,写两个学术推荐信。三五年的可以提供一个学术推荐信一个职业推荐信。五年以上的可以两个职业推荐信。
要注意的是留学毕竟是求学不是求职,在学术上的肯定是会优于职场上的,所以建议不管工作多少年,至少要交一个学术推荐信。
就像LSE官网说的:It is in your interests to supply academic references wherever possible.

Q:写推荐信之前,需要先和推荐人说一下吗?
A:礼貌上说,是需要的。不然直接写好了就拿给推荐人签名是比较唐突的。

Q:我该怎么告诉推荐人想找他写推荐信?
A:当面、邮件、短信、电话、微信,任选。
【Part Two推荐信要怎么写】
Q:推荐信是英文还是中文?
A:英文。
Q:推荐信是由推荐人帮我写吗?
A:一般来说,推荐人只是负责帮你“签”,你先自己把推荐信准备好,然后拿给推荐人签名。因为老师都是非常忙的,加上有的老师英文水平一般,也是有心无力。当然如果你的推荐人非常热情硬要自己帮你写,那么就由他来写。
Q:如果我想自己写推荐信,该怎么写?
A:先找找模板看看逻辑和篇幅安排,千万不要照抄,百度出来的那些真心写的很烂。写的时候,可以先整体做出评价,再举一个实例以小见大。要善于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别太扭扭捏捏。
Q:写推荐信要避免什么情况?
A:别自我膨胀,也别妄自菲薄。要避免的句式有“她不是一个书呆子”、“她比其他同学强多啦”和“其他学生完全比不上她”。
Q:写推荐信还有什么注意事项?
A:两篇的风格尽量避免雷同,和PS也要区别开来。

Q:我转专业,推荐信应该怎么写?
A:找到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点,着重说说学原学科对你转专业的学科能有什么帮助。可以提及一些transferable skills,上课和做作业的态度,对学习的热情等等。
有条件的话,建议公选课选与申请专业相关的课,或者是去旁听,然后让那门课的老师给你做推荐人。
【Part Three 杂七杂八的小问题】
Q:推荐人留的邮箱是我自己开的可以吗?
A:不提倡。注意:申请香港科大、牛津、LSE、IC请用学校官方域名的邮箱。
Q:什么是网推?
A:部分学校(G5、港中科、华威、圣安、Kings等等)会在你网申填表时,留下推荐人的邮箱,然后系统自动发邮件给推荐人。邮件内有个链接,推荐人点击链接就能进去上传推荐信的页面上传推荐信。一般来说,学生是可以让老师把这封邮件转给你,然后自己上传推荐信的。但是!如果要申牛津、LSE和IC则不建议这么做,曾经有学生被学校查到两个推荐信是同一个IP地址上传的,涉及到诚信问题,所以就拒了。
Q:推荐人不肯帮我签名,我可以冒签吗?
A:不建议。学校对往年的申请资料是有留底的,如果招生官刚好这么闲,把之前这个老师的签过的推荐信找出来对一对,那又是一个诚信问题了。
Q:推荐信要怎么打印?
A:打印在抬头信纸上即可。
Q:学校没有抬头信纸,咋办?
A:自己P一个,彩打、签名、扫描。
Q:推荐信需要邮寄吗?
A:英国的不需要邮寄推荐信。学生只需要上传已经签好名的推荐信扫描件就可以了。

Q:英国的某些大学,例如曼大有个专门的表格,那我是不是应该用这个表格,而不是上传推荐信?
A:虽然人家有给出一个表格,但是你可以不用他的表格,直接上传推荐信就可以了。特别是要申请多所学校的学生,推荐信完全可以通用几个学校,不需要费心思去专门针对某个学校再填一个表格。

【Part Four 香港特别篇】
Q:香港的学校推荐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A:港大部分专业需要邮寄推荐信,不强制要求邮寄的也可以寄。
中文大和浸会可以选择邮寄还是网推。
科大需要网推。
理工、城大和教院只需要上传电子版的就可以了。
Q:邮寄推荐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A:推荐信用抬头信纸打印,没有抬头信纸就自己P个抬头。用有学校标示的信封密封,请老师骑缝签名。
Q:中文大、浸会和港大是不是还有个“推荐表”?
A:港大部分专业是有个form的。浸会的专业都需要填个form,在官网可以找到。中文大在递交完申请之后,才可以去下载一个recommendation form。理论上用这张form就可以了。但是因为这张form留的位置并不是很充足,所以热情的申请者一般都会再附上一封推荐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