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在外留学除了学位外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38   4178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0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谢邀请回答。 我要认真回答。

1. 对自我的全新认识。
    在家里的时候很懒惰,非常依赖父母。留学出来了,发现事事都要靠自己,而且我的室友非常友好,我就乐意主动去做简单的火锅,经常主动洗碗。  每周也要洗积攒一周的衣服,一个人换床单和 套被罩,吃力的抖那个被罩把它弄的平整。 每周要吸地毯,和室友分工在家打扫卫生。 还有很多细节,后来就认识到 原来我也是个勤快的人。甚至在没有父母可依赖的时候,我可以成为劳动小能手。

2. 变得自信满满,元气满满
     因为国外的学校都是相对的好进难出(其实也不是很好进,也是经过一步步努力和考试去申请到的) 总之,留学后学习更靠自觉,老师们只是辅助。每天都是规律的自律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整个人就很充实,精神抖擞,每天都很享受当下,期待新的一天。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和想要成为什么。

     而且越学越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呢,身边所见的优秀的人太多了。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要拼还要努力,这反而很刺激我,激励我想要变得更好。

     最近我总是听到一种声音,来自不同环境下不同情况的几个老同学或者朋友,她们分手以后都陷入了一种自我否定或者自我怀疑的状态。觉得自己不会再遇到比之前这一个男孩子更适合更好的人了,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很差劲,不值得被爱,即使其实是对方的问题或者两人三观不同的原因。甚至开始有点恐慌。
其实我理解,因为我出国前,我的ex就在留学,我们异国恋,最后以对方劈腿收场。 那时候我也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负面情绪阶段,甚至我都不敢相信一个人对我心理影响可以这么大。 但是当我留学后,我发现,天啊,他那样的男生,很普通啊,铺一层啊。学习能力差,爱玩游戏,而且我也明白了年纪不大的男生留学过程中,耐不住寂寞,需要有人陪伴,我突然就释怀了,完全放下了,也不自我否定了。 我要好好学习,丰富人生,我知道我是值得被爱的人。我要变得更优秀,将来可以有底气的站在对的人旁边。 后来交到好朋友们,遇到都是好老师,好室友,学业也还算顺利,精神上很满足。

所以留学经历使我变得自信。

3. 物欲好像弱了,更追求真正的开心

    从小我就喜欢花钱买没用的东西,小时候的零花钱比同龄或者同班同学多。小学时候学校门口的文具店,我进去买一个好看的文具袋,然后往里面塞各种笔和别的文具;一出什么新玩具就去买;三年级开始过生日就请同学们单独像大人一样去吃饭(拒绝带家长)然后请他们所有人去游乐园玩个痛快;班主任开家长会单独找我父母说:你们给孩子的零花钱太多了,这样不好。别的同学还是家长给买衣服的时候,我放学路上看到好看的我就自己进去买。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或者奢侈东西,可以说真的满足我小小年纪的物欲。反正造就了我之后花钱大手大脚的不好习惯,有时候花剩点零钱,在进家门前我都觉得难受,要再买个什么东西花完。(真的有毒啊)

       例子太多不列举。说说我留学以后,刚去了墨尔本,也是像很多同学,乱买东西,很多后来事实证明根本没用或者那些衣服也不想穿。而且在买完之后一时的爽快 会演变成内心空洞。

    后来生活了几个月半年之后,我发现当地人和当地学生或者一些留学生们,并不是怎么追求外表。 大多就是板鞋帆布鞋,牛仔裤休闲裤或者运动裤,帽衫短袖什么的,背个书包。 他们席地而坐,满脸喜悦,坐在草坪上或者州立图书馆前面的台阶放空,聊天,喝咖啡晒太阳。 在学校图书馆有时候也是想坐就坐地上休息,看书,听歌。 在火车上,书包就随便放在地上,然后看书,听歌或者聊天。 整个氛围很放松,很惬意,很随意。

我的室友是ABC,她和我逛街就告诉我 local 或者她的ABC圈里,年轻人们流行穿什么。而且总告诉我 XX 不要买,哪里有一样的东西,只是不一样的牌子,但是价格又实惠。  后来我买了也很不好意思。再后来我也开始反思。 因为我了解到我室友父母是高级工程师和大学老师,她父母给了她卡,她却从来不乱花钱。而且上了大学后还每周兼职教三个小孩子大提琴。有一个小孩子住的很远在海边,每次她都花费单程四五十分钟去小孩家。无论什么天气。 我觉得自食其力的她,闪闪发光。

我室友的男朋友也是一个优秀的ABC,学医的,父母也都是在墨尔本的高级工程师。他也是不怎么追求表面的,但是很注重生活品质,就是大部分生活用品很舍得买质量最好的。我就很崇拜尊重他,觉得这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啊。值得学习。

再看看我在学校里或者街上看到的一小部分人们,从头到脚都是各类奢侈品当季最新款。除了奢侈好像很少有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甚至有些油腻。 同时学习能力不优秀,甚至挂科反复重修。(缓缓的皱起了眉)
那一刻就突然感慨:嗯,我不要变成这样。

再后来,我想融入我想融入的圈子。我也慢慢开始追求穿着舒服休闲。学local同学的穿衣风格和生活方式。 慢慢的我发现 我失去了物欲。 即使不乱花钱了,也有的穿,也过的很开心很舒服。 我也敢席地而坐了,书包随地放,不怕磨坏或变脏。 直到后来自己开始调侃自黑说 : 凸凹好土,没你们英美的留学生时尚。

现在更追求活的快乐,精神上真正的满足。
后来我深刻体会了陈冠希的一句歌词:“我以为钻石能让我风光,内在的自傲才是真的光芒。”
也明白了过来人为什么说澳洲适合养老宜居。

4.  更爱国,更爱家人
     以前还真没什么感受,从小就在学校每个周一唱国歌,却不懂什么。 留学后,很多大陆的同学都是,课堂上遇到有人说台湾或香港不是中国的,都会去勇敢强调更改那一说法。 就连香港同学开玩笑给我看一港独分子的新闻,说了不友好的话,我都很在意,写繁体字的信跟他讲道理。 最后他告诉我他不是站在港独那一边的。  遇到澳洲人或者别的国家的人说中国什么现象不符合或者他们没到过中国,却对中国有误解,我就会很严肃的去解释。 就是突然那一刻变得要捍卫自己祖国的形象。

      留学第一次走澳洲,我妈说看我头也不回的走进海关那个口,她一直目送我,却看见我开开心心头也不回的走了。

      后来假期回国,去年吧,我无意翻我妈手机短信,居然看到了我两年前发给我妈的短信。那条短信就那么赤裸裸的躺着,很扎眼,也很扎我心。 因为我知道我妈平时就喜欢没事删除那些看过的信息。后来微信联系的多,但那短信两年多了,还没删。


    我爸也是,不怎么看朋友圈的人,我总是分享歌,很多都是英文歌,他居然每一首都听过。因为他有一次告诉我,你最近怎么不发朋友圈了,以前的也看不到了,你的每一首分享音乐,我都有听。 他不知道的是,我的朋友圈 屏蔽了家人。听完我爸的话, 我又扎心了。 赶快不屏蔽了。 慢慢的很多小细节让我觉得我真的更加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家人才是无条件爱我的人。 我更爱他们了。


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多,暂时就想到这些。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1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Kathy Cathy
既然是最大的收获,那我应该只说一个最重要的:三观
至于其他答主说的什么独立能力,爱国那都是次重要的。

三观是很广泛的一个概念,一般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价值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而不是和其他中国人天天混在一起浑浑噩噩。也不需要别人的被动灌输,而自己主动去寻找和吸取知识。
直接带来的就是人的独立,我不需要天天和谁一起腻在一起去吃饭,运动,打游戏或者别的什么。我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并不断付出努力。别人的资源,能力,理想,看法和我不一样,前辈们的路我是无法复制的,我只能走自己的路,注定是孤独的。
和国内不一样的是,以前一直都是被别人灌输,催作业。这和靠自觉的放养式教育还是差别很大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规划能力。而别人也不会教你怎么做,最多只是给个建议,需要自己用很高的执行力来完成。


人生观:开始整合资源,规划自己的从升学,毕业,到找相应的实习,找工作以及跳槽等一系列人生路线。
虽然不一定有用,但是看到很多浑浑噩噩的人,天天不是沉迷于打游戏,四处买买买,就是盲目的打工。固然在现阶段能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但是对未来有什么用呢?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上都没法写这种经历,带的身心的劳累,外加用苦力收获了一点生活费。最终不管是在日本找工作还是回国,都是弊远大于利的。父母付出了那么多留学费用,最终沉迷于打工,留学费用也没赚回来多少,除了混了个学历,其他什么都没学到,找不到工作。这种人生的规划我觉得是不行的。
当然,优秀的人也见识了不少,从我作为第三方的角度看,有的人有非常清晰明确的计划,成功的概率非常高。有的人就完全不行,每天像是混日子。从优秀的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才叫优秀。如果不是站在一个好的平台,是很难看到高出自己几个段位的优秀人士。

世界观:辩证的看整个多彩世界,不会盲目的信任。
在海外,每个人留学的目的都是千奇百怪的。不像国内大学象牙塔一般的固定,找工作或者考研。因为目的不一样,所以大家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
从观看别人的经历来审视自己过去和未来的做法,虽然不是上帝视角,最终还是包含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能不能用概率学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期望值。
日常交朋友,看新闻,做学术也是。不仅仅浮于表面,而会思考一些比较深刻的缘由。
这个朋友说的话能不能信,能信多少,值不值得深交。
这篇新闻讲的有没有携带记者的偏见。
这篇论文讲的东西是否是刻意通过调整数据集,来得到好的结果,为什么我无法复现。

最后因为三观正,收获了一个女票(逃...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2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我觉得对我来说,比起学位,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和学到的知识。听起来可能有点虚,我没在国内上过大学,从高中那种老师追着你学,催作业、开小灶补习的教学方式被直接扔到一切靠自觉的放养式教育还是差别很大的。没人叮嘱你assessment什么时候交,就要自己做日历提醒;tutor不会教你怎么做,只会给建议,慢慢地学会了做research提炼想法。其实这几年学会最有用的是自觉和自学。
除了学校里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也是突飞猛进。不夸张地说,我从在国内一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洗衣做饭一窍不通的小女子,在国外修炼了几年后,厨艺精进不说,拆装家具、修水管、修窗帘都不在话下。
不少留学生都有同感,生活上的改变才是巨大的:
UNILINK北京:澳大利亚留学前 vs 留学后,差别真的很大吗? 果然去了才知道...还有一个我觉得很受益的收获是学会适应孤独。远离父母、家人和朋友,独自一人到海外留学,孤独应该也是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的。虽然我们也会交新的朋友,但刚来的时候,或者没有深交的时候总会有想找个人一起聊天吃饭看电影,却不知道打给谁的境遇。学会充实独处的时光,一个人也能生活地很好的时候,你的内心也在慢慢变强大。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请赞一个吧!有在澳洲留学、生活的疑问欢迎微信: AlexUnilink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3 发帖IP地址来自
1. Learn how to lean
在国内的教育圈子里(教育,不是学术),采用填鸭的方法,学生不用exploration,老师会把知识送到你眼前,每个学生都是机器,背诵理解,就可以。然而,出了国门,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critical thinking,没有大量的练习题,却能因为一个assignment,一直能思考问题,阅读文献,找解决方案。表面上,学到了知识,其实更多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2.三观
我发现,在当地社会的影响下,三观什么的,比如人性的独立,性别平等,到对于金钱的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大龄女留学生,最近越来越感觉到,30岁的女程序员也是可以创出一片天的…另外吐槽一句,很看不起国内卖女儿式相亲
3.人脉
不少留学生在当地有亲戚,并且是已经在当地立足的。小一点的business可能是房租清洁,开餐馆,大一点的可能是开律所,诊所。在这里不是说要利用这些朋友获取生活上的便利,而是,在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能够帮助你更快融入这个社会。
4.友情
如果问我,谁是最好的朋友,那一定是vicky没错了。跟她一个飞机出国,读一个学校,非同一个学院,不住一起,却一直来往。所谓好友,是那种买个东西都能想起你,给你带一份的,是就算最近联系不多,但是有事帮忙,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在国外,有这样的朋友,很庆幸,也很有安全感。
5.家庭
我不是恋家的人,却在出国后越来越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父母在国内年事已高,虽每次打电话都跟我说,我们挺好的,你不用牵挂,却总能听到我妈念叨,今年你爸体检这个指标不太好,那个指标也不太好…父母在,不远游,然而留学的我们,亏欠父母的这些年,我却不知该如何弥补。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4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但是我的回答大概要让大家失望了,我既没有变得更爱国,也没有变得更独立。因为我原来就很爱国,原来就很独立,原来就很会做饭,原来就不追求物质,而且我原来就很有主见。
我在外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我一辈子的爱人,建立了家庭,并且早早的建立了家庭。我没有得到很好的工作,没有收入很高,更没有成为啥佼佼者,整天粗茶淡饭家长里短。更是因为早早结婚而放弃了事业和学业的追求,但是至少到现在为止,最让我骄傲的还是我的先生无比爱我宠我支持我,在最困难和艰难的时候从未离开我,把屎把尿的照顾我。
虽然我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要靠自己,不能靠婚姻改变人生,但是能够遇到一辈子陪伴你,照顾你,爱护你如生命的人,真的是我这28年岁月中最大的收获了。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恩~我想想~
首先,是爱国吧~
我一直都自诩为中华好儿女,但是出国前可能是自嘲的成分比较多,出国后应该是真的这么觉得吧~
在国内的时候可能眼界不是很开,没有什么国际观,看到的矛盾也主要是国内的一些矛盾。然后自怨自艾的成分也是有的。
出国后有了比较,然后也认识了来自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一下他们的国家,然后就会有一些比较。
还有就是国家的强大真的会让在外留学生感同身受。会真的有民族自豪感。当中国越来越有分量的时候,别人问的不会是你的国家有这个吗,而是原来你的国家这么棒 ,是真的吗。
而且其实所谓的国内矛盾。其实每个国家都一样。所谓的贫富差距,阶级矛盾等等各种矛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焦头烂额的一堆事情。
所以,会愈加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和热爱。我的中国是棒棒哒~
特别是回国发现变化那么大,中国变得那么方便,甩出那些所谓发达国家一大截的时候~嘿嘿嘿~~
然后,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吧~
虽然可能在经济上还需要父母帮助,但是在国外真的基本上什么都靠自己了。
我21岁大学毕业了就去了泡菜。一个人去的。虽然之前也是在离开家乡在外地上了四年大学。但是孤身一人在国外真的不一样。
语言不好,但是自己租了房子住,自己找了打工的工作(来韩三个月,韩语不好,找了汉语家教的工作),自己想办法整理上大学院的材料。自己处理家里的一切事情(不管韩语不好的时候还是后面韩语好的时候,我都没找过人修理过家里的水电)。真的什么事情都是能自己做都自己做了。女汉子的养成也不过如此了。
从会做菜到做得一手好菜,从只会缝纽扣到能用缝纫机做个被套枕套什么的(主要省钱嘛省钱)
这些是生活上的
人生上的话,从动不动就哭鼻子,到自己一个人哭鼻子算不算~~能够忍下一些事情,然后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勇于去放弃一些事情去开始新的事情(换行业),能够勇于重新开始也算是一种成长吧。有些事情父母只能着急,他们也帮不了你的时候,真的只能都靠自己了,然后就不敢让自己慢下来,因为自己没有依靠,必须一直往前走才行。没有工作就会着急得不行,日常压力大~但是这也许并不是不好的地方,虽然会让家人心疼,但对于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这样的上进心,日后年纪大了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平庸的一生还真是一点起伏都没有,后悔的话也不能再来过对吧~~
再回到国内的时候,虽然在妈妈面前撒娇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没有变。但是真的到待人接物的时候,妈妈都要抹着眼泪说女儿真的长大了。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心酸还是骄傲了呢~
最后,就是打扮了吧~
会在意自己的形象,当然这可能不是对每个人。但是因为我的家庭成长环境并不是那种鼓励打扮的。因为父母很淳朴,都是农村出身。并没有打扮的家教。
再回来的时候就会比较不一样。毕竟在泡菜也是个上班族了。这一点上面我妈妈倒是预见到了,她给我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许整容(哈哈哈哈哈哈)。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女生而言,拥有亮丽的外表总是好的~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多问题在单一的文化语境下 很难解决;但在其他文化里可能从来不是什么问题。

当你体验到那么多文化,见过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是真的会感叹:世界很大,生命很短,个人很小,但生活的可能性那么多。

开放的态度,独立的思考能力,包容的世界观;大概是去体验的意义。

题外话:每个人出国的目标都不一样,体验更是千差万别。想清楚再出国嗯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7 发帖IP地址来自
收获在随时间变化,最开始是知识,信心,后来就是毅力,能够忍耐孤独的承受力,和崩溃后迅速调整心态好继续好好吃饭,好好工作的控制力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8 发帖IP地址来自
文:Seven
编辑:Kyle
在我觉得,你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的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自己,就好像女朋友总说,去年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年的我了(emmmm,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去了一个从未接触的新环境,那么你的收获可想而知,简直不要太多。不管你曾经有多少这个国家的资料,不管你听过多少学哥学姐介绍,总会有一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那么出国你首先要面临什么呢?分别!对,没听错。我出去前家里人曾经说过,其实你就像跟大部分学生一样去外地读书,一放假想回来就回来,没啥大不了的!这里我要说,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其实没那么简单,完全不一样ok? 从根本来讲,留学的我们不是因为距离太远,而是我们去了新环境,这个新环境只有你自己摸索,没人能给你提意见,父母只有给你物质上的保障!(也就是钱)说到这,就很明白了,从进国际港澳台登机口的那一刻,你就要了解,你会跟朋友,父母短时间甚至长时间的分别了。(伤感不?)虽说现在科技发达,网络视频电话不要太方便,但我们还是不一样!话说亲戚朋友的无奈割舍能学到啥?情绪调节能力!这个词好像很生硬,好像是我生搬硬套滴?其实不然,一个人在国外,必须先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通过调整来适应社会!说大了你可以融入社会,说小了就是你要先能会生活!然而与家人,朋友的割舍就是这个调节的第一步,你可以流泪,你可以有那么一丝后悔,但是,自己选择的路,不管怎样,都要走下去!哦,对了!那个。。。飞机还在等你,别掉链子!
“融入“,好多留学生都会说出这个词,我们怎么样融入这个团体,融入这个社会,甚至融入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我觉得这词说的有些太大,与其说融入,倒不如说说”适应“。因为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本身在外观上就对”融入“二字有所反驳了,再加上那么多的文化背景和风俗民情,算了,先适应了再说吧。说到这里,这就要看各人了,我身边的朋友好多来到外国后,就立刻会有不适应的反应!比方说,水土不服,语言障碍,包括国内的好多习惯在这边”貌似“都是不正确所带来的焦虑,吐槽,难以忍受。那么你只能去试着理解和习惯一种新的生活。(说着简单,做起来还是很费劲,但是这也最根本的)普通同学在适应的过程中只有很多抱怨。严重的呢就会有放弃留学的想法。归根到底,还是那样,先会去生活才能去好好学习。当然,这里也会有人和人的差距,有些人刚在外国待了一年就结交到各式各样的朋友,新的生活多姿多彩,吃喝玩乐好像都那么顺理成章,有些则在抱怨,烦躁,焦虑中混日子。(能坚持也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别嫉妒,放心,你也有那一天,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独立!这个一直是我们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从高中到大学,我们一直习惯那种团体生活,不管是一起上学,逛街,打球,“开黑“我们总是习惯跟大家一起完成这些活动,就好像一个麦霸,人多的时候呼风唤雨!如果独自在KTV唱歌,好像也觉得没啥意思了。(因为我就是麦霸,我了解,你也懂滴)从我个人的感觉而言,要学会”自嗨“。那个。。。我的意思可不是让大家变成一个疯子哦!但是也差不多!因为有句话我很喜欢,天才与傻子的感觉就是一线之间。拿捏好那个度就完美了,我经常自己对着镜子跟自己说话,我经常一个人逛街,我也一个人吃过火锅!不是因为我没朋友,而是身在国外的你能控制的,只是自己。(说着有些凄惨,其实还挺乐在其中的,啦啦啦。。。)你可能因为打工的远近跟舍友分开了,你可能忘交水电费导致放学回来黑压压一片。你可能要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回国,再一个人的出发。这么多可能,你可能都要经历!而且会很频繁,习惯了,也就能独立了。(等等,这里说的习惯并不是说无奈,我的意思是你真正能理解这样的生活!)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相信其实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出国后,对于“自己“来说,我觉得是个重新审视或者说重新了解的过程。中国的学生已经从小被爸妈”规划“了太多条人生的道路,试问下各位,有几个是你自己想要的?如果有,那就是出国了!(这里也有连出国都是爸妈安排,但是路怎么走,可是看你自己)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安排,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认知,自我反省,自我认识。我相信,这样一圈走下来,你会轻松的告诉身边的人,现在的我了解自己,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是日本留学生,留学6年,我会重新的适应我们的社会,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自己,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欢迎关注
小社区机构号:@WordSunny
微信公众号:wordsunny,每天一点留学干货分享。
泡论坛无数,不如行家指路。
连接海外名校导师,「WordSunny」,是一种留学方式。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8:29 发帖IP地址来自
  • 语言水平的提升,会有很多时候有语言的能力的提高,对你回来之后的一个就业能力有加成。
2.  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国外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和处理一些个人问题,这个很重要。
3.  应对压力和进行危机公关和独自处理事件的能力。这个也很重要,因为你要独立生活,这个能力是可以让你回来你真的可以面对很多突发情况的
4.  生活态度,因为这个你再也不会说觉得什么是烦恼,你会真的很安逸,去看透社会的一些现实。找到最开心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