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大学,如墨尔本和悉尼大学世界排名都很靠前,但为什么都觉得去澳洲留学很水呢?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37   5478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1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出这样的话的一般也不过去了类似美国top100,然后总是拿美国top20甚至top10去跟全世界比。如果要和美国top20-30比,甚至到某些专排非常强的学校比,我也承认澳洲学校的确是无法比较,但是因为这个就完全不加解释一杆子打死澳洲学校我觉得也是很无知的做法。

为什么美国留学就高人一等?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的国家,而且最初的留洋派大都去了美国,美国留学也是最大的群体,回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就比较大。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有问题。
(自己写的没有下面的转帖好,所以自己的就删掉了)

最后,加上一句,其实留学澳洲的留学生真的很多人是被惯坏了,语言不行学术不行,来到这边也只追求一个pr混日子,天天除了去超市跟收银员讲几句英语(甚至用自助结账都不用英语),其他时候跟在国内没有区别,最后抱怨不好找工作,外国人不愿意跟你聊天。

废话,你这个样子,话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录用你,怎么跟你做朋友?

作为一个在澳洲呆了很多年的人,希望真的可以把你们点醒,不要再追求那些有的没的,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坚定不移地去追求。

======9.14更新一处转载的帖子=======

对于论坛很多关于澳洲大学的批评,无非来自于生源质量差和coursework水这两个理由。我先说生源质量的问题,我一向是觉得用生源来评判一个大学好坏,是很可笑的做法,大家可以去查一下,95年以前,想出国的人,必须得审批,所以导致能有资格出去的名额很紧张(也造成了一批腐败现象),我认识一个年级比较大的宾大博士,GRE都没考,仅仅考了个托福,也被录取了。所以其实当时只要你能有名额,录取标准真的没现在这么变态,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人申请美国学校的很少,而众所周知的是,美国和一些外国的大学其实录取国际学生甚至每个国家的名额,都是有配额的,因为要保证校内文化的多样性。而竞争小了,自然申请就容易了。所以一个大学的难申请与否,取决的并非大学的真实质量,而仅仅是申请的激烈程度。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一些了,首先第一,美国地杰人灵,奖学金相对也比较多,而本身国家的优势实在无可厚非,每一个清北的,985的,211的学生,自然首先考虑的便是美国了,所以导致了美国区的竞争惨烈无比,也造成了门槛高的假象。大家于是都会觉得,美国的大学就是好,所以难。而对于澳洲来说,它从来都是最优秀的学生的第2甚至第3选择,加上大家对于申请难,就是好学校的误解,让越来越多的好学生觉得去澳洲比较丢脸(中国人真的很好面子。。),所以直接导致了澳洲的学校确实更难接收到中国最优秀的生源,于是自然而然的,对于中国学生的门槛就愈加下降了(很多欧洲名门大学的对于中国人门槛相对低也是这个道理),但是这和大学本身质量下降没有任何关系,相反,我觉得,这对于很多申请不到美国TOP的学生而言,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让你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因为上述的原因,他们是远远不可能申请到美国TOP院校的,但是说句实在话抛开国家的因素不谈,那些50名后的学校,真的没有几个有资格能在教育资源上,去和8大比肩而立的,更别谈那些去了更烂美国院校的自费生们,归根到底,人有自己的选择,也许他们觉得美国机会会更多,但是我想说的是,今年美国入学的新生里,中国学生的比例空前达到了18.5%,也就是每5个新生,就有一个中国人,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想象在美国的工作机会竞争会有多么惨烈,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这么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而当他们回国来的时候,这么庞大的留美大军队伍里,恐怕也只有真正的TOP学生,才能受到名企雇主的橄榄枝,这和几年前留澳大军归国的情况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美国人现在就是在把教育产业化,除了最顶级的那么10,20个学校,现在美国就是海招华人的策略无非就是把澳洲的策略再用了1次而已,具体的情况,我相信各位留美同学们深有体会,我就不多说了。

而对于澳洲饱守批评的masterby coursework,而言,我也想说明1点,现在去美国读书的大军里,95%都是自费生,95%里,有60%左右都是研究生里的master级别,而这个master里,90%以上都是自费的coursework形式的硕士(美国人只是不标明而已),至于论文问题,澳洲很多coursework一样有。而对于会计这样的特殊专业,我只能告诉大家,去美国的,抛开高端的phd会计不谈(会计phd是全美最难申请,毕业后待遇最好的项目之一,和会计硕士其实搭不上什么边,美国的会计硕士其实也就是个职业培训),会计硕士都是F2(陪读签证)的夫人们的第二选择,正所谓陪读的家人中,有头脑一点的去读个会计,没头脑的去读个护理,这个门槛有多么低你是可以想象的到的。授课方式和澳洲的也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是去做个会计而已,你何必那么较真,何况澳洲还可以移民。而其他的master想转入phd,其实也是很难的,因为在美国,成绩优秀,有志向做科研领域的学生,都会在本科阶段直接申请phd项目,而相对对于科研没有兴趣,想对未来职业规划进行一定程度扩展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master的项目(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很多master也是华人班的原因,因为不仅仅澳洲人,老美其实也是觉得本科生就足够工作了,而比较少会去选择coursework形式的master).所以master和phd,在很多项目里。是不能互相转的,因为从一开始,职业规划和课程设置,都是不一样的。(注意我不是说全部,就好像澳洲的coursework也不是全部都不能转phd一样,比如新南的master of engieering science extension,和澳国立的 master of computing honour 之类都是可以转phd的一样)。

所以归根到底,不存在谁高谁低,只存在哪个项目是最适合你的,如果你真心想以coursework作为扩展你未来职业的一个起点(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个职业培训),又或者说你想以它作为你移民的起点,我觉得它就是很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也有很多牛人读coursework的原因(从移民角度来说,我真心觉得你去美国读个会计之类的硕士还不如来澳洲,,当然有美国梦情节的人除外),因为研究类虽然所谓的“高端”,但其实并非人人都需要去读,澳洲其实和美国一样,如果你读这1类,奖学金也是很多的,甚至还专门给你提供“研究类硕士”(虽然我一直觉得这是最蹩脚的学位,因为你做科研,一个硕士显然是不够的,而如果你1开始就没资格去报phd项目,那我觉得可能你也不是很适合去做科研,虽然也有例外,但是具体原因我后面会谈到)。问题的关键却在于,就算给了你奖学金,让你风光了,让你不花钱了,但是如果让你去做一个你本身就不是很适合的研究项目,最后的结果恐怕只是你浪费了你的青春,时间比金钱更宝贵,而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却没有用在你最擅长的领域上。我在美国真的见过很多,在所谓名校里就读的中国phd们,他们和美国人不一样,美国人是在进入phd项目之前,就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一旦不喜欢,他们也会很干脆的quit掉(也不存在中国人悲剧的visa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目的明确,而相当一部分的(注意,我没说全部)的华人phd们,他们读这个项目唯一的理由是,有钱,有奖,可以免费去美国去名校,因此当初不惜一切代价,去造假PS,研究经历,也许造假说的过火了点,就说夸大好了。而就是因为这个动机不纯的目的,导致他们很多人到了第3年,还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兴趣,或者自己真正意义上长远的目标,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美国混1天是1天,混个学位绿卡,然后回国再开创事业,但是其实真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发现了,自己的青春,真的不值得这样挥霍。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参考一下这些意见,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你拿到一个学位后去作为你炫耀的资本,而在于你能从教育中去得到的知识和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澳洲的很多学校,是足够提供给你们这些的,更别谈悉尼,墨尔本ANU这样的优秀学校,资源是提供给你们了的。就看你们自己会不会用,辱骂澳洲学校的那些人,我真心问你们,第一,你们到底有没有来过澳洲?第2,如果你来了澳洲,你在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各种就业中心,教授的办公室里,逗留了几分钟?而对于真正利用了这些教育资源的同学们,我相信不管是美国,还是澳洲,是phd,项目,还是coursework,只要你们选择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我相信,你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水。。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3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没必要担心有人说水。名企对于澳洲顶尖大学的毕业生都是很欢迎的。不会因为你是澳洲大学毕业就拒了你。
你可以去全球最大的职场人士网站LinkedIn (领英) 上看看具体澳洲大学的毕业生是什么情况。
以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校友在香港的分布情况如下:
悉尼大学(截图只显示了聘用最多的前几个公司,完整的可以自己去领英找):

墨尔本大学(截图只显示了聘用最多的前几个公司,完整的可以自己去领英找):

可以看到,这两个学校校友所在的前几位的公司包括国际一线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花旗、美林、瑞银、德银等);四大(PwC、Deloitte 、EY、KPMG);大型跨国商业银行(HSBC汇丰、Citi、ANZ等);也有在大学如香港大学工作的。(完整的统计结果可以自己去领英找,我上面提到的和没提到的都有不少。国内方面,除了金融和四大还有很多去技术类公司如IBM、华为、百度、西门子、联想、甲骨文、思科等)
这说明什么呢?最难进的公司都招收了很多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普通人不容易进入的大公司都如此,你还担心什么呢?那些说水的,实际上都是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凭个人主观感受想当然说的,都没有足够且客观的数据支撑。
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唯一的西方国家(如果把新西兰忽略的话),同时也是亚太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人均GDP6万4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亚太的分区有很多高层都是澳洲人,也是澳洲顶尖大学毕业的,所以澳洲顶尖大学的学习经历在亚太地区绝对是混得开的。
还有,谁说中国的好学生都不会去澳洲的?
下面几个中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以澳洲的墨尔本大学为例,我截了下图:
1.北京大学(截图来自《北京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大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1人;
2.清华大学(截图来自《清华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8人;
3.复旦大学(截图来自《复旦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复旦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8人,去悉尼大学的有11人;
4.浙江大学(截图来自《浙江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浙大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2人;


最新补充:
我们再具体看墨尔本大学的学生去具体的一个公司的情况,就以金融行业里面竞争最激烈的一类公司——投资银行中排名全世界第一的高盛(Goldman Sachs)为例,数据来源还是世界公认的最大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
众所周知,投资银行的进入门槛可以说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一类,尤其是像高盛这样最顶级的投行更是如此,投行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个target schools list来参考,如果毕业的学校不是在list里面的话那么连简历关都通过不了。
在国内一般投行最认可的四个学校分别是北京上海最顶尖的top2,也就是俗称的“清北复交”,这个称号最早就是起源于投行的准入门槛,后来被滥用到了其他领域成了中国顶尖大学的代名词。
下面我们看看Linkedin上面清北复交外加浙大、人大、南大、中科大、香港大学的在高盛的校友人数情况,并与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做对比。
北京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125个:


清华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104个:


香港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90个:


复旦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69个:


上海交通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44个:




浙江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38个:


中国人民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18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28个:


南京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21个:


那么我们再来看澳洲的墨大和悉大的情况,

墨尔本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96个:



悉尼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82个:


综上,我们可以排个序,以各个大学进入高盛这个全世界第一的大投行的校友人数情况来看,排序是这样的:
北大>清华>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南大>人大
从具体数量来看,清华、墨大、港大人数相近,都在100上下10人区间

一目了然了,澳洲大学都很渣很水吗?如果是,那高盛的HR为什么要从澳洲的墨大招数量和清华、港大人数差不多的毕业生?全世界都公认的各大大学排名榜单(THE/QS/ARWU/U.S.NEWS)上墨大和清北港也没有什么差距,国际顶级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情况,为什么到了有些人口中澳洲的大学就都变得一无是处了呢?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4 发帖IP地址来自
之前回答过这类问题,也辩驳过其他知友的回答,这里复制过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关于总体教育水平。
美国教育的整体水平比澳洲好,这是不用讨论的话题。用美国的top20跟澳洲的top8是没有可比性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能去美国前20却选择来澳洲的学生是极少的。
But
以此来讨论澳洲的学校是渣,我是不同意的。times有名的把美国学校往前排的一个排名,如果去看QS跟ARWU的排名,澳洲前八的大学基本都可以进入世界前100. 因此,我不认为澳洲top8 是渣。而说8大以外的大学是野鸡大学,我必须说,这是一个非常武断,无知,自以为是,和不负责任的判断。在澳洲,8大以外的大学的一些专业也是很值得去学习的,我采访过的一个澳政府高官就是从澳洲一所四星大学毕业的,并且他非常以自己的母校骄傲。

2. 关于学生质量。
澳洲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录取条件相较美国而言比较低,这是事实(基于不需要靠GMAT,GRE,跟SAT等)。所以入取的中国学生的整体质量,相对较低。
But
以“中国留学生的质量”来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也是非常武断,无知,自以为是,和不负责任的。我身边有考上剑桥却因为学费太贵而放弃的澳洲本地的同学,有从韩国精英高中毕业拿到诺贝尔奖得主授予的奖学金来学neuroscience的同学,也有在哥伦比亚当了20年法官,移民来澳洲之后,决定重读澳洲法律的中年男子。澳洲大学里什么人都有,门槛不高让你进来了,是你的机会,好好努力把自己放到那些牛人的圈子里,才是你应该做的。以“中国学生的质量”来判断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是非常可笑的。“尊重个人,不要以偏概全”这个最基本的西方理念。

3. 关于来澳洲肯定是为了移民
澳洲移民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比较容易,是事实。
But
来澳洲肯定是为了移民这么绝对的句子你也敢讲么?不值一辩。起码我不是。

总结
大部分中国人一路中考高考过来,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容易进的学校就是坏学校,越难进就越好”。
但西方并不是这样认为的。用更科学的眼光来看,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变量,录取难度体现了这个申请这个学校的人数,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单单以这一个指标来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是不会被澳洲人英国人或美国人接受的。
西方的理念是,“你从这个学校毕业之后有多牛,这个学校给了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看一个学校的知名校友,或者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平均工资,是比入学难度更好的判断标准。

话说回来,美国顶尖跟澳洲顶尖,是没得比的。如果你们收到了美国top20的录取,没有特殊原因,可以不用考虑澳洲。但是这并不证明澳洲的顶尖大学很烂。我见过来澳洲才两年,完全融入澳洲生活,结识世界各地的朋友,英语从出国前的雅思5.5练到毕业时的8.5,毕业后很快就拿到工作offer的中国留学生。也见过成天在家里玩游戏,各种挂科,呆了6,7年还不能跟人用英语简单交流,却每天抱怨澳洲教育烂的中国留学生。澳洲大学已经给了你最好的资源,想成为哪一种人,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既然出国了,就不要只把自己当成“中国留学生”,去跟local竞争,跟其他各国的牛人竞争,这在哪个国家都试用。加油吧各位!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5 发帖IP地址来自
好像没去过澳洲读书的人都觉得澳洲留学有点水,去过的学生也有吐槽说澳洲留学很水的
从澳洲总体来说,因为曾经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有些人存在“我有能力干嘛不去英国,非要去澳洲”的偏见。这是一种很泛泛、很整体观的说法,如果把一个英美加等其他国家里排名不是那么靠前、比较一般的学校和墨尔本、悉尼大学这类澳洲顶尖学校比,相信你还是会觉得后者更好吧?希望大噶能认清现实,澳洲是留学热门国家,这一定是有道理的。
从专业角度来说,你可能认为像文学、历史、艺术这类专业,澳洲大学的水平不如欧洲大学,OK确实是这样,但是也不得不说澳洲大学的某些专业很优秀——比如说会计和金融。
以下是从QS官网上扒出来的依据accounting&finance进行排名的世界大学清单。

墨大、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会计专业并列全世界同专业大学排名第10,甚至比哥大、耶鲁这类美国顶尖学校还要好。

再来看business&management,墨大位列第14,新南威尔士排名第22。排名也是靠前的。

和欧陆的很多高校不同,澳洲高校比较偏重于会计金融这类比较“商务”的专业。所以如果笼统地说所有专业,澳洲当然不能跟欧美一些18几几、甚至中世纪时候就建立的大学相比啦。人家的资源当然要比澳洲做得更久一些。

另外有些人看到澳洲大学的录取门槛低,顺着往下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录取简单是因为学校不好。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严肃脸)
虽然录取门槛低,但不意味着学校差啊,很多海外学校是低门槛进,高门槛出的。入读的时候觉得太easy,交了材料,考了雅思就阔以等着offer了。结果真正开始读书才发现每天都是作业作业、读书读书,头发掉得比在国内还多……
先给题主看一下之前的回答↓

看到了吧?也真的很辛苦。除非你是想摸鱼或者当咸鱼,否则轻轻松松毕业?难于上青天。

所以说我们要常常把自己小脑袋里的那些偏见去除掉,这样才能公正一点看待很多问题。
真情实感说了这么多就是因为我觉得澳洲一直很好哇~所以如果大家有关于澳洲的各种问题,都欢迎私信骚扰我们~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6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文只针对一味抹黑澳洲,或其他留学国家,强调自己很牛逼的美国精英癌患者。请友好客观的美国留学朋友不要对号入座,情绪失衡。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也有很多二本三本啊,怎么不黑?。。。还是澳洲雅思7,托福100你们嫌低? 985考不出的比比皆是啊。。。也没看出来美top50往后的托福100以下申不上啊?。。。还是说只要澳洲加个GMAT或者GRE你们立马就说不水?。。。还是高考没考好去了二本三本,就一辈子要带着这个标签活下去?你们这些985精英怕被人家翻身了?。。。完全不懂黑点在哪里。还有那些说科研水平的,我就给跪了,你去美国念得不是cw?你去念商科你跟我谈什么科研水平?。。。人家美top30的厉害怎么就助长了你一个美国小屌丝的自信?。。。你拿着美50左右的文凭回国不是一样混人才市场?。。。既然强调能力强,那美30后的文凭还不是和英澳文凭一起拼笔试面试?。。又谈什么水平高低?。。。还是你花了四五万中介,托福GMAT花了数万,去老美又花了六七十万学费生活费,结果拿着不高不低的文凭回国和英澳文凭一起笔试群面,觉得自己吃亏了咽不下这口气?(无意带入英国,但是美国精英癌看不起英国一年硕是事实,可实际上美国硕士绝大多数也是一年的项目,只是除了留学生知道的人不多)。。你在美国会计硕念得是MSA不是人家美国人念得MAS啊喂。。。你是已经在美国入职拿到了H1B?还是压根没拿到工作offer在网络上充大尾巴狼指点江山?。。。抽不到H1B回国混招聘市场的角色,说不定世界排名不在前100简历都被系统自动剔除的人,拿什么国家黑国家?。。。美国强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学校强是你带来的?。。。还是你已经牛逼到可以藐视别人的学校?。。。洗洗睡吧,签证到期就要滚蛋的臭屌丝。。。
~~~~~~~~~~~~~~~~~~~~~~~~~~~~~~~~~~~~~~~~~~~~~~~~~~~~~~~~~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拿了H1B,薪水扣了各种税和消费还能剩下。或者藤校回国拿了高收入,你行你厉害!如果啥都没有,拍拍屁股回国混口饭吃,哪来的自信嘲笑在澳洲拿PR的同学或者回国跟你过得差不多甚至过得比你好的同学?。。呵呵哒。。。哪凉快哪待着去。。。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7 发帖IP地址来自
澳洲渗水?只能说这个是授课型课程决定的。你只能更多的去靠自己努力,学校并不能直接改变你什么,只会提供给你资源去利用。用好了就不水,用不好就水水水。

我说说澳洲当地的排行吧。

Malcolm Turnbull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最近发布了一个全澳高校和教育机构评估网站QILT,杀伤力巨大,很多大学已经抗议起来了,当然各大报纸的专栏作家们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大肆发挥着他们对于这个排行榜的想象力。


首先它长这个样纸。

反正局长第一眼看到以后就觉得——人畜无害的样纸嘛

但是恐怖的事情很快就要发生。很快……首先先给大家打个红色预防针——

这些数据全是QILT领先发布的官方数据,所以各个大学的毕业生们,有仇有怨请找发布者。

这个网站和数据就是一个择校标杆!情报局也烦请大家准备好纸巾,也许你们部分人的母校表现要让你们失望了。



这个榜单,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选校时不走弯路,通过直观的对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它的数据哪来的呢?

QILT所涵盖的信息十分全面且实用,比如学生对于教学质量满意度,毕业生薪资,毕业生就业率等等。该网站收集了上万份本地及国际在校生,以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通过他们对自己母校进行全方位评分,提供最及时最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无法决定去哪所学校就读的学生和家庭,都可以通过该网站的数据了解在读生和毕业生对各学校各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工资水平。


无图言屌,来,怼一波,让我们High一下

先让我们来看看八大的毕业生年薪中位数对比






澳洲八大毕业生年薪中位数排行:

新南:$100000
西澳大学:$85000
昆士兰大学:$78000
莫纳什大学:$76000
澳国立:$75000
阿德莱德大学:$75000
悉尼大学:$75000

墨尔本大学:$71000

下面是毕业生满意度,我们挑选18个澳洲大学来进行一个对比。





澳洲大学毕业生满意度

卧龙岗大学:88.4%
麦考瑞大学:86.8%

墨尔本大学:86.1%
迪肯大学:85.4%
纽卡斯尔大学:85.1%
昆士兰大学:85.0%
QUT: 84.0%
UTS: 83.8%
斯文本大学:83.4%
南澳大学:83.3%
西澳大学:83.0%
莫纳什大学:82.7%
维多利亚大学:82.2%
塔斯马尼亚大学:82.0%
阿德莱德大学:81.9%
新南威尔士大学:80.9%
悉尼大学:81.1%
RMIT: 79.8%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

(数据根据接受调查的毕业生提供,介于毕业后后4个月内是否找到全职工作)




从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UNSW、塔大、墨大、麦考瑞大学、纽卡斯尔、QUT

这一梯队的毕业生在毕业后4个月内找到全职工作的学生超过80%。其中UNSW 89.7%排在第一,随后为塔大88.9%,纽卡斯尔88.7%。

第二梯队:悉尼大学、UTS、卧龙岗大学、斯文本大学都达到了标准线。

第三梯队:剩余的大学都属于第三梯队,其中RMIT 76.7%、维大 76.2%排在末尾。



从这些图表数据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 UNSW毕业生年薪和就业率都是第一!

2. 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就业率并不完全挂钩,比如新南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学生满意度不高,但是就业率很高。

3. 墨大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各项数据都在上游!不过薪资部分,坐实了学术一流的名号。

4. 悉尼及周边的大学就业率最高,因为悉尼是澳洲的经济中心,就业机会更多。八大之外的麦考瑞大学,各方面数据都不错,毕竟挂科率和实用性是该学校的两大特质。而塔大的就业率高极可能因为塔州就此一个大学,没有其他竞争啊!

5. RMIT 满意度和就业率双双扑街,这是因为最近扩张的太猛了?我的皇家MIT啊!(皇家同志们,这都是你们自己校友评的……)



该网站数据收集了上万份本地及国际在校生,以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通过他们对自己母校进行全方位评分,提供最及时最客观的分析和评估。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政策和地域的因素,毕竟各州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网站地址:Higher education study experience data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8 发帖IP地址来自
UNSW是所很新很现代化的学校,资源、设施、学术态度、教学氛围都挺好的,据说某些专业中国学生很多,呵呵!




自己做饭当然最划算了,校园里也有很多卖吃的的,但是都不算便宜。一般中餐一份7-8块,水果沙拉4-5块。比较节省的同学可以自己带餐。学校正(西)门口的AnzacParade(悉尼的一条主要街道,虽说是主要街道,但是基本上也就是北京阜城路的宽度)向南坐391、392、400路都可以到Eastgarden,坐车大约10分钟,那里有个Westfield是个超市大集合,可以买水果蔬菜面包牛奶和学习用品,尤其是一个叫做Reject的折扣店,学习用品挺便宜的,基本上是国货)。学校北门向东走大约走15分钟有个Coles超市,可以买到一些日常的吃喝用品,但是选择会少一些。在Coles附近还有一个Shopping centre,不过我还没有去过,但是看上去确实也不小。顺便说一句,在Coles那里已经能看到大海了!学校正门口的Anzac Parade向南走和Barker街交界处有个麦当劳。拿着UNSW的学生证可以有优惠。麦当劳南侧Anzac沿路有一些中国餐馆,可以吃到饺子、面条,但是味道一般,就别想着能有国内做得那么好啦!面条一般6-7块。沿路还有个亚洲顶好超市,可以买到方便面,速冻饺子、手机电话卡和国内长途电话卡,老板夫妇可以讲国语,人很好的,不会打电话可以问他们!


无论是一个人来留学还是夫妇来学习生活,都可以申请学校的公寓,相比而言,这是最为经济划算省事的住宿方式。设施齐全,而且就在校园里,既方便学习又安全。这些房子很抢手,一般要提前半年申请才能申请到,需要是在校全职学生,并且合同通常为一年期,可以在国内申请,有个conditional offer就能申请啦。夫妇住房今年是235$/week,单身学生和别人sharing的话是150$/week。有很多种房子类别,在网上查询详细信息。


车票在学校里面的zippy店就可以买到,一般出行不多买travelten就可以了,1张票坐10次,没有任何日起限制。不同颜色的票可以坐的路程不同,到Eastgarden蓝色的票就可以,13.6$一张,如果是local学生,可以在买票时出示学生证,6.8$一张。去Bondi和悉尼市区一般用棕色票。更远的用红色票。如果是出行很多,那么有更合算的票,比如周票,月票等,悉尼的车票简直太花哨了。

选课

   新来的同学肯定面临不知道选课的问题,这个没关系,因为在考学后4周内你都可以任意退课,2周内都可以再选新课。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喜欢你上的课,4周内你可以随便给它drop掉。所以选课之初尽可能多找些自己喜欢的课程,(其实一排timetable就知道,时间合适的并不是很多),第一周都去听听,老师都会发给学生一份课程的introduction,告诉你这门功课怎么考核,需要什么时间交什么作业,各份作业考试占掉多少分。也不见得只有选到的课程才能去听,可以把感兴趣的都听了,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程的难易再进行选择。课程工作量差异很大,有的一门功课只有2-3个作业,有个一个学期作业考试不断。一般第一学期要先把核心课程选择好,因为有些第二学期是不开设的,也就是选课的时候要兼顾到你们专业课程的整体设置,有个计划性。

如果想提前修完课程的同学可以统筹安排一下,一般来说研究生课程1年半可以在1-2年内读完,看你自己的安排。如果想轻松的度过两年,你可以每个学期选3门课程,这样应付起来要容易些。如果想早点修完可以选择寒假暑假也选修课程,这样1年内(两个长学期+两个假期)修完全部课程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假期选修课居多,必修课有,但是有限。所以如果计划提前修完的同学进行在长学期多修必修课,这样假期选课的范围会更大。

一个学期学校允许最多修27分,也就是4门半功课,3分的课程很多都是短期课,包含一些场地作业等授课形式。最少18分为全职上课,也就是3门6分课程。寒暑假3分课程挺多的。

资源

1、开学的时候最好能参加o-week,这是专门为新生准备的活动。你会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怎么使用图书馆,怎么使用学校邮箱,怎么使用学校的网络系统,怎么使用网络资源。一般系里还会举办迎新会,认识各位重量级老师,了解系里的一些安排。O-week每位同学都能得到一个黄书包,里面有麦当劳的优惠卷、一张免费的蓝色travel-ten、学校地图等,别错过哦。别小看学校地图,UNSW很大,开始没有地图会晕的,呵呵。

2、到e-spot拍照领取学生证和一张校网密码,用这个密码才能在网上使用学校各种资源,当然密码是可以改的。

3、图书馆:这是学校最重要的一个大资源库。几乎每门课程的作业考试都要到这里找资料,迎新会会详细讲解图书馆的使用,名堂多得很,都要一一记下。图书馆上外网、下载都是免费的,周一到周五基本上需要排队,不过排10分钟肯定能排上啦,排上一次能使用1个小时,后面同学还都排着呢!图书馆每层都有机器。从3层以上有很多课桌,很安静,有时候一大排就你一个人,学习睡觉都合适,呵呵。

4、Learning centre:对于第一个学期的学生来说这里的资源非常宝贵,这里定期举办写作指导课程,课程种类非常多,一期课程大约10多种,要去learningcentre注册,早点行动,位子有限,一般去晚了就没有位子了。这些写作指导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很有帮助,它会帮助你了解这边的写作方式和引用方式。Learning centre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就是1对1的写作指导,这个可以学校网站上预约,免费的。每个星期可以预约1次50分钟,长期坚持的话对写作的提高很有帮助,我就是个非常大的受益者。另外Learning centre有很多语法、写作等书籍可以借阅。

5、心理咨询中心:这里提供免费的定期课程和1对1的心理辅导。不一定有心理疾病才能去哦。大家刚来,异国他乡的,语言又有障碍,肯定压力比较大,他们会帮助你缓解压力,让你充满信心。心理辅导一次半个小时,1周只能约1次。只有首次需要预约。以后你的心理老师自己会和你约定时间。这可是个练习听说和疏导心情的大好机会。

6、就业指导中心:这个地方虽然是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工作的,但是这里的培训课程对于你练习听说有好处,当然你通过课对今后找工作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帮助你知道你需要准备什么,早点准备总是好的!

7、天主教活动:每周日晚上6点钟,在学校的QuadrangleBuilding。所有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哦!

8、国际学生中心:这个地方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考察,我去过一次,主要是想找机会提高英语练习听说,就问问他们那里有什么资源。Desk告诉我他们定期有活动,运动拉,看电影啦,喝咖啡拉,都是些国际学生们在一起,交朋友聊天啥的,很多需要花钱,免费的也有,不过都没有参加过,ddmm们可以试试看!

9、系馆: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有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它的意义。系馆的资源大多都很具有针对性。有任何学习上的困难,选课啊,听课啊,找不到老师问问题啊,都可以去自己系馆的学生中心询问,一般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或者他们会告诉你到什么地方能得到解答。系馆里的机房可是不限时的哦,还有学生的meeting room,一般每门功课的小组讨论大家都喜欢到那里,走廊里通常会有很多招聘广告、二手物品买卖信息,比较实惠。尤其是招聘信息,一般都是针对学生的,起点低一些,好下手。

10、Lecturer:一般刚来的学生都面临上课听不懂课的问题,有时候老师的任务要求听不明白,这时候一定不要犹豫,去找老师。下课围着他的学生比较多,他也很可能着急去做别的事情。可以用e-mail和他联系,或者干脆和他预约时间到办公室去问个仔细。不要怕被笑话,呵呵,一个听不懂课的外国学生的任何问题都会得到善意的理解和耐心的解答的。所以,不要吝惜去联系老师,他们很乐意你提问的。

11、计算机中心(computing centre):如果你选的课程有关于软件的应用,而你有问题实在找不到任解决办法的时候,你可以填一个enquiry form投递到computing centre。他们会找人为你解答的。

12、学校议会:一般来说,来了之后大家可能都想迫不及待的提高外语,尤其是听说。千万不要认为呆个半年一载英语自然就好了。我看到很多人都学了1年半毕业了说话还是吭吭巴巴,听力也是半瓶子醋。任何进步都是需要努力的。参与学校的活动也是练习听说的一个好办法。每个系里都会有学校议会分支:常委会,董事会。不要忘了去申请当学生代表哦!本人荣幸申请到了,并不是我能力强,而是申请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他们有定期会议,讨论一些系里的课程设置啊,学期安排啊等等事情,多去听多去了解,都是帮助你进步的好办法。

13、research学生定期课程:这些课程不是给coursework的学生设置的,而是给research的Master和PHD设置的,一般来说他们会对你发出邀请,要请你也去参加。如果没有收到邀请的话,可以和research的学生打听一下。这些课程对于你写essay,写report也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去了能认识不少有志华人、女博士什么的,嘿嘿,也能了解到research的一些学习情况,没准哪天你一激动也想读PHD去了呢。对了,好多时候这些讲座提供免费午餐。

14、学校e-mail邮箱:这个很值得一提,所有新生都会给你一个XXX@student.unsw.edu.au的学生邮箱,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个邮箱。因为每门功课你的老师都会用这个邮箱和你联系。发一些作业要求啦,考试啦,给你们分小组啦等等,学校的图书馆、学习中心、学生中心的等等机构也都会自动用这个信箱和你联系各种事宜,邮箱容量虽然有限,但是作用却不小!

暂且先想到这么多,再想到再作补充,呵呵。希望来UNSW读书的ddmm们来学习都能有所收获。在这里,如果你光想混一个文凭的话是很容易的,每门功课只需要50%就可以pass了,但是最后你也有可能会发现,1-2年过去了,你除了一个文凭什么都没有学到。那就祝愿后来的DDMM们能在澳洲,在UNSW学到真知识、真本领,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啊!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0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在悉尼大学读计算机工程本科。
很负责的说,这里确实有很多学生的水平不符合大家对名校毕业生水平的预期。大一一开学有不少人听说你在国内参加过高考还考得比一本线高的时候,他们瞪大眼睛说,哇,那你一定是学霸。所以我当时内心台词是,这里的生源还不如国内一本。。。可想而知这地方的质量。
学到后来,我也见过不少国内学校或者交换或者2+2项目过来的(基本都是c9),过来的大三的IT学生连完整的c程序都写不出来。而我在这里受到的教育是,从大一开始,就有理论和实践结合,就有自己用程序写一个小游戏的作业。到大三,你甚至可以做独立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以上种种,如果想要在这里出类拔萃,那仅仅和国内很多所谓的好大学一样的考前划重点,临时抱佛脚是完全不够的。而原来那些不愿意努力的中国学生或者在这里偷懒的澳洲学生,到了大三很多人都不见了身影。
所以,你看到了么,这所大学是一个筛子,即使当初你入学了,中途也会被淘汰。
私以为评价一所大学的好坏,只看到一点两点都不足以下定论。不过仅站在我自己的立场看,我认为悉尼大学给想要发展自己的人提供了很多机会,就冲这一点,也对得起她是一所好大学的名声。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37:10 发帖IP地址来自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得来容易被说水
非得在入学的时候被学校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才觉得是真爱 那就没办法了
澳洲大学只是愿意给更多学生机会 其实准入也不低
就语言而看 研究生直入一般是最低雅思6.5 也是卡死一批学生去读语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