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第一学期,上课听不懂,应该干点什么呢?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25   3840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37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想到有那么多人会按赞同和关注这个回答,所以我决定稍微修改一些文中比较不恰当的用语。同时也谢谢大家支持。

--------------------------------------------------------------分割线---------------------------------------------------------------------

回顾一下我个人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第一个学期也有不少的课是处于听不懂的状态。那时候我为了成绩可以跟上,我做了这几件事情。后来很多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的时候,我也是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方法。

1. 自习
注意这是自习而不是简单地预习自习是什么概念呢?不是简简单单的把要上课的内容看一遍就完事了,而是上课前自己拿着课本去琢磨,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遇到不懂得概念就google或者wiki(尽管后来觉得这两个网站在写论文的时候很没用。 但在英文不好的初期这两个网站确实可以解决你绝大多数的问题。)
琢磨过后,就对课本里面的大多数知识有所掌握了。这个时候,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会变得相对简单。(至少不会出现连续好几个单词,连是什么都不知道)而老师所提出来的问题,你也不至于一头雾水了。如此反复了三个月左右,整体听课实力就会有了长足的进步。接下就可以考虑把自习改为预习了,毕竟自习是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语言充分掌握的话,其实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1.5. 有人喜欢录音或者听录音,我自己不太推荐
其实听录音还是挺枯燥的,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自习,你把文字内容掌握了,听力自然就上去了。大多数时候,你听不懂一个单词/概念,不是因为这个单词/概念有多深奥,而是因为你的记忆里并不存在这个单词/概念。因此,录音或许有用,但他所花费的时间足以让你完成更多其他事情。

2. 笔记
这个笔记其实你不是用来看的,纯粹是用来记得。笔记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老师写在黑板(或者PPT)的内容,另一部分则是你听到的内容。适当的笔记可以让你在以后复习的时候回忆起一些些东西。确保你在3个月或者更久之后,你还能保有对这节课的一些记忆。

3. 不断地使用大脑去模拟你和教授的对话
以前心理学有个很著名的实验,分别有三个对照组学习篮球投篮。A组人员在第一次投篮之后,记录下来数据,然后就再也不接触篮球。B组在第一次投篮后,每天坚持冥想30分钟的投篮练习,在脑子里面完成一整套的投篮动作。C组则每天练习30分钟。一个月之后,调查结果显示,A组的投篮命中率略有下降,而B组不仅远高于A组,甚至有接近C组每天练习30分钟的80%的效果。

所以,冥想你和教授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教授提出来了一个问题,你可以不用马上回答,甚至到最后都没有亲口说出来也没关系。但你必须要在脑子里面思考出来一个完整的答案。尽管你可能没有回答出来,没有获得教授的评价,但这次的思考已经是一次很不错的练习。

4. 晚间回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睡觉之前所记下的东西,都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到第二天。所以每天睡觉之前,不妨回忆一下今天听到了,并且听懂的那些话,顺便琢磨一下这些话有什么意思,能不能联系到现实当中。用不了两个月,你会发现你的口语水平会在无意中提高,并且说出一些你以前所未曾想过的花了。

这四条东西,其实只要坚持2个月左右,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了。效果有多明显呢?我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到了中期就几乎没有听不懂的内容,上课的时候可以随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经常获得“Excellent" 这类的表扬,而不是“Interesting”。其他各方面的提高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如果你进到大学校园,结果发现自己一天下来, 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听不懂的话,我建议还是去语言学校进修一下比较好一点。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38 发帖IP地址来自
第一天上Torts课的时候我也基本听不懂,老师还特别不喜欢用PPT往往一张写了三行小标题的简陋玩意儿能用俩小时,他还带苏格兰口音!当时最崩溃的是全班就我一个中国学生,想像商学院那些组队刷怪人家都都不带我玩儿!可想而知当初我有多崩溃。但那门课后来我还是过了,所以觉得还是有点儿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1.预习
必须预习。每一门课都会提前把outline发给学生,甚至连教材需要看哪几章节都标好了,如果这样上课前还不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内容,只能是你自己的错。
至少把老师要求看的内容看一遍,边看边做标记。我是念法律的,案例和法条用荧光笔标记,旁边简要的写一下案件内容和判决。不懂的单词拿铅笔记一下,觉得重要的句子拿笔划出来。提前几天预习,上课前再翻一遍。

2.上课时能听多少听多少
你预习过了,上课时总会听到一些熟悉的内容,哪怕当时其实给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啥……比如我第二次上课时冷不丁听到老师讲到一个案例名字我熟!当时激动的要死要活啊尼玛终于知道老师在讲哪里了!赶快唤醒预习的内容然后跟上!一点一点,就发现其实只要节奏跟上了,不需要百分百听懂也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只有预习到位了才能跟得上。
PS:老师上课提到的内容全部拿红笔划出来,然后对比预习时自己划的部分,你就会发现两者的差距,下一次预习的时候才能有意识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自己想当然。

3.录音
推荐Pear Note,有时候lecture是没有录音的,这个软件录音效果很好,还可以直接把PPT拖进去在旁边做笔记,也可以录像。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回放的时候放慢速度!对于语言略差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利器!强推。
但个人不推荐把录音当重点,只适用于查缺补漏,否则容易对课下听录音产生依赖,上课时总抱着一种听不懂也无所谓的心态,那就越来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

4.提问
如果你听到一个词,预习时没遇到过,老师提到了不止一次,一定要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或者老师解释了一个案例,你没听懂或是不确定是不是这么回事儿,一定要问!没什么丢脸不丢脸的,我特意去问过老师如果害怕问了一个特别幼稚的问题会不会很不好,她和我说不怕问题蠢,只有一种问题是老师讨厌而且一定能察觉到的:没看过老师指定材料后提的问题。
而且,放心吧无论你说的话有再多语法错误口音再重,老师都听得懂的= =+

5.阅读
如果你已经听不懂课了,那我完全不推荐所谓的看课外书看报纸看杂志,就是看专业书。专业词汇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看的多了,想忘都难,而且只看专业书的好处是长久的,很多专业词汇不止在一门课上出现,日积月累会形成自然反应。
你不是来上课学语言的,你的目的就是过了这门课,看个P的课外书啊,杂志报纸能告诉你这门课考什么吗?

6.写邮件
如果你不确定今天课上老师讲的东西是不是理解对了,写下来,然后发给老师求指教。别不好意思,也别怕老师嫌烦,你交了学费就是来学习的。而且,和老师勤交流也是让老师知道你的情况,知道有你这么个学生,否则你自己默默地听不懂谁知道啊!没人知道只能是自己默默苦逼!

7.学校一般都会有免费的workshop,各种方向,写论文的做presentation的,搞summary的,去听!就当磨耳朵了!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去英国前雅思7.5,到了之后第一节课依然被老是英国某地的口音所震撼……真的是很有挫败感……尤其是他说完冷笑话之后我得等大家反应1分钟笑完之后再问问咋回事……运气比较好的是有一个呆在英国很久的台湾同学帮我。总的来说,最好的方法个人认为就是在课前用功,课后继续用功。
1. 一般老师都会在课前几天发讲义或者给一个reading list,一定要好好读。很多时候听不懂不是因为听力差,真的是因为有些词单拿出来明白意思,可是变成专业上的名词就莫名其妙了,所以提前熟悉讲课的内容是想到重要的。
2. 课后用功是必须的。课后依然有很多reading要做,也许外国同学的效率要比我们高很多,但是没办法只能硬啃,尤其是对于各种论文里那些变态的句子,当你对这门学科越来越熟悉,便发现老是讲的内容即使是一两个词没听明白也大概知道他在说啥。
3.课上做笔记。我课上做的笔记超烂,因为听都很耗脑子所以写下的更少。但是一定得坚持,慢慢就发现上课能记到的越来越多。以前练听力还用过个听写的法子,确实很管用,这可是现场的哦……还不抓紧!如果自己笔记记不全,下了课完全可以找同学的抄吗。我就超喜欢抄台湾同学的笔记哈哈,就像女孩子一样秀气……比那些英国猥琐男记的漂亮多了……
4.关于录音。不是很推荐。我试过iphone的应用来录,效果非常差,而且即使你用专业的上千块钱的录音笔录下来,你回家还得花同样甚至更多的时间去琢磨,一般我们一节课是一下午4个小时左右……估计大部分人也没那耐心,还不如上课认真去听。
5.实在是听不懂了,怒了!找导师啊!这其实才应该是first choice!大部分导师人超好的,绝对不会鄙视你的英文,believe me!不过你要即使是被鄙视了也没神马嘛……他还是有责任教会你的,只要你虚心请教嘿嘿……
6. 不要相信看电视剧看多了上课就能听懂。大部分人,我只是说大部分,看英剧看美剧的过程中直接就掉剧情里了……囧……并且如果是比较专业的课,你需要对一个学科熟悉,才能真正搞明白导师在讲什么。很多时候你发现你在生活中跟同学朋友闲聊觉着自己英文也不差啊,怎么上课就老听不大懂,因为上课是在搞学术啊亲……就算你听的是汉语,一群搞计算机的说一大堆术语你能听得懂嘛?不是照样一头雾水……?所以,把时间都用来看论文吧……

第一次在小社区回答问题,边答边回忆起伦敦的日子真感觉是无比幸福啊……虽然大部分时间都累如狗……但是想起台湾的Jacky每天借给我的那些画着插图的笔记就想笑(我们是自然科学)……还有各种口音的各种老师,还是大爱我的德国导师Harvey,不是伦敦腔,可是他的英文怎么就那么好听啊哈哈!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0 发帖IP地址来自
记得我刚上大学,以自己国内2年日语学习,一年语言学校学习的日语水平去听课,一个月下来我能听懂的内容最多也就是半个小时。部分老师的课不但我听不懂,连大部分学生都听不懂。
所以,
建议1,你最好去把这个教授写的书看看,一般来说这个教授写的书也基本上就是教科书。
建议2,教授写的论文多看看,基础课程其实大同小异,看看书就可以了,但教授一般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范围,知道教授的研究范围对上课理解很有帮助。
建议3,多和学习好,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认识,方便借笔记和探讨课程内容。

能做到这三点,你这堂课应该是学的挺好了。但日本的大学里经常有变态老师,或者有些科目,你怎么拼命学也学不明白(本人的量子物理。。。。)。所以建议你选课的时候就注意,日本有一个网站:みんなのキャンパス,你可以在上面找到各种课程的情报,了解那个老师比较容易给单位,上课比较容易能听懂。。。。

说实话,我到大三左右,才勉强能听懂大部分老师的课。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1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多同学都担心到了国外大学上课,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主要是听力不是很好。
作为一个在海外读书5年的人,我觉得刚开始听不懂很正常:一是大学很多老师是印度人,口音中国学生不是很适应; 另外一点就是即便是白人老师,也会有本地的口音,适应起来也不容易。
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出国前多听,包括BBC,剑桥雅思的听力材料,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解决方法之二,就是课前和课后多做准备。
我建议大家在海外读书做好这么几个步骤:
1 课前翻看老师的教学计划和PPT
外国的大学一般来说都会在学期一开始就把整个课程每周内容要点发给学生。
然后,每周讲课的PPT也会上传到大学的内网里,学生可以提前看。
2 提前阅读书本
PPT和教学计划往往会让你知道老师这一周要讲的重点理论和内容。
那么,你可以翻看课本上的理论,争取将理论搞懂。省钱不愿意买课本的同学,可以GOOGLe相关的理论阅读。
因为熟悉一定的背景知识,你上课就会轻松很多。
其实,如果你不熟悉理论,哪怕是在国内上课,你也是有可能听不懂,跟不上的。
3 总结理论的要点
很多同学看书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看一堆单词。单词看完了,每个都懂了,但是理论一点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阅读就变成一个体力活,而不是脑力活。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完理论后,强迫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总结可以按照下面的框架进行:
A 理论的概念
B 理论的优点,解决了什么争议的问题
C 理论的缺点,局限在哪里
D 理论的应用
基础一般的同学,甚至可以用中文总结。因为如果你写英文,很多同学会把书抄一遍,这样还是没有深刻理解。然而,如果写中文,你就不得不思考,想办法把理论说的比较明白。中文如果写出来,自己看不懂,同学看不懂,家长听不懂,就说明你不了解理论。
4 带着问题听课,做好笔记
当你总结完理论之后,肯定对理论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这个时候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问题,上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听课。
听课的时候,做笔记是很重要的。找一本好的笔记本。下面是笔记的要点:
l  每节课翻开新的一页,写清楚上课的日期
l  尽量用bullet points记录
譬如说,一个理论的定义,你不要写一大段,而是尽量提炼要点,一点点写出来
l  注意听一些关键词
老师上课说到firstly, another, 这些标志词的时候,往往是你需要留意和记录的地方;
有时候老师的声音变化,或者强调的时候,譬如说be careful, you have to remember, it’s important to bear it in mindthat 出现类似于这些意思的表达,往往也是重要信息出现的地方,要做好笔记的准备。
l  每页纸留下足够的空间,方便之后加入新的内容,写自己的心得和想法
想细致了解Note taking skills 的同学,可以看这本书


5 课后复习和问老师
下课后,记得回头检查一下笔记,看看什么地方需要增加内容。
外国大学的老师一般学术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不代表他们是好老师。他们可能上课逻辑能力不强,或者经常省略一些他们觉得很基本,不需要讲的东西,所以你听课后还是有一些东西不懂。
这个时候,你可以将问题写下来,问同学,或者直接给老师发email。一般来说,他们会回答的。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2 发帖IP地址来自
除了谈自学和预习这样的解决方法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其实,任何问题先分析原因,再谈解决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剖析一下原因。听不懂主要有2个层面:语言障碍和内容理解。
语言障碍包括口音和语速。我在新西兰留学3年半(雅思6.5)。新西兰的英式英语,口音非常的“村儿”,我之前一直习惯美式英语,起初非常不适应,以至于第一周都没太听懂老师在讲什么。
解决方法:
口音:多听当地的广播,同时对照原文。(注意:1. 口音必须是当地的!2. 必须要有原文!)练雅思听力虽然能提升英语,但刚刚提到了,即使是讲英语的国家口音差别也很大,所以如果雅思已过,但还用雅思练听力,水平的提升也会大打折扣。只有熟悉了相关国家的口音,听力上才还有更大的进步。

举个栗子:就像台湾人听不懂小沈阳在说什么一样,只有去了东北,接触了二人转,才能理解“欧了、滑溜、干哈、一边旯去”是什么意思。
语速:主要体现在用耳朵抓关键词(Key word), 其实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我们在说话时,有一半的词是没用的,只要抓到了关键词,就能听懂说话人的意思。

举个栗子:在国外加油站加油,你只要会说3个关键词(Key word)营业员就能懂你的意思,完成沟通。这3词是:1号(加油箱),70刀(汽油),95号(精炼汽油)英文为: Thenumber one, 70 dollars,95 (甚至不用说premium),因为dollars为数字作出了区分。
话说回来,只要上课听懂老师讲的关键词,基本上就能听懂这节课的大致意思,剩下的虚词如probably, I think, Basically 等等 统统是废话!
说到这儿,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连关键词都抓不到、听不懂,怎么办?

这就得谈谈前面提到的第二点,内容理解

举个栗子: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如果拉着我去听一个纳米新材料吸附技术的中文讲座,即使我听得懂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我依然不能理解专业术语的具体意思,这和没听懂没什么两样。相反,如果一个外国同学正好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或许他的中文不好,但他却能够理解老师在说什么。
要做到内容理解,其实要做的就是预习,起初,甚至可以说是自学。
自学的3个武器:课程大纲(Paper outline), PPT (Slides),教材(Textbook)。
使用方法:由少到多。
  • 先看课程大纲,看看这个学期的框架,每一章要学什么。比如市场营销课会有:市场调查(Marketing research),市场渠道(Marketing channel),市场策略(Marketing strategy),通过预习,找到每一章的关键词,你就能知道这一周,大概会讲什么内容(关键词:调查,渠道,策略)
  • 再先看PPT,和大段火星文遍布的教科书相比,精炼的PPT会帮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第一周讲市场渠道,PPT里会细分出更多的渠道,线上(online)和线下(offline), 然后还会发散出更多的。比如线上有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邮件直投(EDM)等等。
  • 最后才是教科书,当你了解并记住前面所说的关键词后,可以尝试看看教科书里所对应的例子。这里我有个经验之谈,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看书上的案例,能看懂当然最好,但如果看不懂的话,没必要去查每个单词的意思,甚至有的同学还会把生单词写下来。其实,理解了案例和理论的对应之处就够了。比如,可口可乐公司通过社交媒体赢得了多少利润,降低了多少成本,其实就是在告诉你,社交媒体的优点。
————分割线————以下为万能伤身大法————慎用!
如果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半,但你还是没听懂上课在讲什么,你很焦虑,怎么办?
这里有个万能伤身大法,这种学习方式我不提倡,仅仅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

那就是:去看中文对照。
出国学习,除了书本知识,还有一点就是去学习如何用英文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完成作业。虽然开始有些痛苦,但过了瓶颈期后,真的会事半功倍(亲测)但如果真的无法适应或者学习困难,为了不再支付一次比本地学生高6倍的高昂学费,你可以百度或者淘宝一下相关的中文书籍,阅读并理解后,再看英文,这样你会觉得舒服很多,并且焦虑感会相对减轻。但此方法会产生依赖,再者,也不是每门课都能找到相关书籍。

所以,还是聚焦前面提到的2点,语言学习和内容理解,后者的重要性大于前者。

最后再附送2个Tips:
  • 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自信。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甚至第一个学期听不懂都很正常,只要方法得当,这并不会影响最后的成绩。
  • 不建议去对课程做录音,因为听不懂还是听不懂,反复听还是听不懂,而且还会浪费自己大把的时间,并且有种无比的挫败感!
所以,打通语言的障碍和增进对内容的理解,才是提升关键的!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3 发帖IP地址来自
亲身经历,正在留学中,语言不是大神,雅思当初还木有考过就留学了,读过一年语言,现在在加拿大学习本科,可能第一年真没那么难,成绩主课平均90% 多点,选修课就不说了。其实也刚结束第一年进入第二年。所以觉得可以来帮助下楼主。

1. 关于英语


在国外学习,想要听懂语言当然是最重要的。
英语一开始好不好已经不能改变了,如果很好,那就忽视这里,如果你觉得一般般,也不要太担心。重点不是英语好不好,而是 有没有好好努力学。

为了鼓励下楼主,跟你讲个真实事例,遇到过一个沙特女同学,她说刚来这时候,连别人问How are you时他都不会回答(相信楼主你比这个会好点),然后他就逼迫自己和老外聊天交流,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而不是只和沙特人说话),一年多她已经可以和我完全无障碍交流了(感觉我的障碍比她还多样)。那时候我已经觉得她英语很好了,主要是口语很好了,和老师等人都可以很好的交流也听的懂课堂。不懂时候会问。
但也见过很多同学在学了很多年语言后,本科时候依旧问题多听不懂,学不会,考试挂科。
主要还是,不管是学什么,要用心去准备,用心去学。

英语就靠你去大胆交流,听不懂课堂除了对学习内容不熟悉,还有就是对英语的不熟悉了。也许口音原因第一二节课听不懂,以后一个学期都听不懂就可能 平时英语对话听少了,没有提前好好预习课。


2.课前预习!!!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越是难得听不懂的课就越需要预习。


每次开课前大部分老师会有Outline,上面清清楚楚写了每天哪一章节。你就按着课堂进度,把课本提前看一次。至少要知道,这章节都是说的什么,什么重点,还有什么新的专业单词。当老师说到书本一个重点时候你就很快会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样真的就不会出现听不懂了!

再次强调,如果听不懂,是你语言问题,但是更多更多是你没有花时间 预习,没有自己花时间看书问题!

我语言一般般但是在不怎么容易听懂的课堂前我必定会预习,看书本。然后就很容易听懂老师在说什么,因为自己都看过这些句子,看过这些内容。


就算是特别简单几门课,在不预习情况下,上课时候完全听不懂有时候,语言虽然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是对内容不熟悉,她突然说一个理论然后解释,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东西,可以吃吗?完全听不懂后,我就开始走神了。那节课一整节课就度日如年。可是如果看了书,听那个课时候就特别容易了甚至觉得老师有时候讲的是废话(只是这么说说),书上都有。

3. 听不懂还有个原因就是没好好听。

记得想要干什么事情就要认真。玩手机,聊天,看别人说话,研究今天中午晚上吃什么,忧愁自己还有什么课要上。。。这样怎么听课啊?你预习了,你就要慢慢开始听老师有没有加一些课本没有的知识了,一方面增加点专业相关知识,一方面不也是联系听力嘛,另外说不定就考试里出现了他讲的东西。

最后祝你 课程学习顺利呀!!
留学生都不容易,如果想要个好成绩,平时就必须要多努力。考前抱佛脚不是每个人都抱得动呢。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4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赞同,特来整理一下答案。作为留过学,教过雅思的女汉子, 我觉得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
1. 有备而战。先前看见知友回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能更赞同。
留学前其实应该上留学生论坛打听一下选课情况的。很多同胞前辈都很热心,你甚至能搞来本二手书或者notes来提前预习。即使第一节上完了,现在做这个也还来得及。
一定要注意,预习并不是让你逐字逐句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并翻译成中文,而是掌握教材的结构,在课前做好准备好有目的地上课。具体怎么做,既然出国了,雅思托福总考过把,所谓阅读理解,就是这个理。
2.善用笔记。以前有人说用录音笔把上课的内容录下来回家重新听。这个我不赞同。一则这样下去耗费时间太多,二则很容易养成懈怠的习惯。总想着回家还能听录音,上课不自觉就会松懈一些。在这里我又要说雅思听力了,并不像某知友说的那样,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提高听力而是把课程拿下。但我要说,雅思听力里包含的学习技巧对出国留学来说很重要!
雅思听力只放一遍有木有?没错对大多数人来说,上课也是一遍过。
考听力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有很多要求填写重要信息的填空题吧,上课也一样,把重要的信息记下来,回家对照教材揣摩揣摩,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提高的。
3.课下用功。
坦白地说,我留学的时候有一门课上课听得也是云里雾里,到快考试的时候才悟道点到底学的是啥东西。但这并不妨碍我PASS,甚至拿高分。其实国外教学这一块授课占的比例并不大,课下自己学习,做research很多时候比上课更重要。
如果上课听不懂,下课自己再啃啃书本,上网或是到图书馆里 查查资料。真不行的话,老师们一般都会安排固定时间答疑(不知道别的学校有没,我们是有的),带着疑问去问吧,学费也不是白交的。
4. 如果实在到了穷途末路,1)听不懂;2)看了书努力过也觉得考试无望,及时DROP了这门课吧。一般来说每门课都有几周给你思考要不要放弃的时间。而这几周也足以让你了解这门课是不是适合自己了。
最后,除了学习以外,其实只要不虚度光阴,还是有大把时间去接触社会的。上课听不懂,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出国前大家接触的听力基本上口音都很标准,但现实生活里很多学院的老大爷老奶奶都是带有地方口音的,无他,多听。好吧貌似鸡汤了,请折叠。最后表示,出国前学语言考雅思托福别儿戏别投机,学得越好,出国后就会越轻松的。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5 发帖IP地址来自
。。。

居然一天的课听不懂不自己先抽几个嘴巴火烧屁股地找教授找同学还有脸皮刷小社区!?"应该干点什么呢"我觉得你最应该做的是端正留学态度!吼吼!

排名第一的回答真是。。答不对题,电影小说看多了么,又不是旅游啊人家课都不懂耶!猜猜猜都能猜出来我怎么不去教书啊?"揣摩。。幻想。。"个头啊,谁留个学跟度蜜月似的?

好吧我比较实际。我最近也在上一门听不懂的哲学课,但就因为我不懂,斗志就噌噌地上来了~~别人母语学习都那么用功,自己不比别人更努力是大大不行的嘛!抓紧这个顺势努力一把很爽感噢~!

又不是没上过学,还要请教怎么学习嘛,不就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嘛。英语不够好,身边都是native speakers,英孚华尔街都提供不了的语言环境啊喂利用起来呀!

这不是方法问题,是态度问题。你两手一摊向别人要的东西,只有自己能给。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25:46 发帖IP地址来自
2010年我作为交换生来到日本,来之前只学过一个月的日语,所以初来乍到实在是够呛。谈谈第一学期的一些感受:
1,前两个月一片迷茫。这是因为耳朵还没有适应非母语环境(一点英语都没有),你无法对老师的话语产生足够的反应,特别是他还有方言的时候。但是两个月是一个分水岭,超过两个月你的耳朵已经相当适应了,只不过你还缺乏更高等级的语言应用,直观表现在你上课已经可以注意到老师是不是在讲重点(他在强调什么),而且你有了“节奏感”。
2,在这个时期,落下专业课不是一个好主意。我见识有限,不知道欧美上课用教材的多还是用讲义的多,但在日本讲义(Print)的比列很高,很多没教材。老师上课的板书和PPT我都是速记下来,版面什么的都尽量原封不动,字迹十分潦草也不要紧,重要的是给自己留一个按图索骥的机会。课下之后要迅速根据PPT或者板书上的内容在网上检索,你能得到相当一部分中文方面的相关信息,你可以通过中文了解一个大致的背景,然后根据这些背景知识,反过头来转战课堂内容,试着去“解释它”。这个过程我个人认为十分重要,它同时提高你的阅读水平,提取信息的水平,也能让你体会到一种肾上腺素分布全身的感觉,如果你们也是每堂课都来一个小测验并且课与课之间跳度很大的话……
3,更多的内容依赖于提问者的自身环境,故此回答到此为止。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另,我最无聊的时候,确实在课堂上看小说………嘛,这种时候总是会有的。
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