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很少?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10   4685   10
今天跟一个前20的学校的教授聊,他有感于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现在在美国名校还是以工程,科学,商科为主,当然也有不少学艺术和学人文学科的,如历史,地理和人类学。但是他表示几乎没有中国人申请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他也承认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毕业不好找工作,毕业生大多去法学院了,但是其他人文学科在美国也不好找工作啊,但学的中国人还是还是很多。
为什么中国人不爱在美国学政治/外交?连巴黎政治学院的中国人都比该校政治系的中国人多,因为该校该系中国人数为0。
是因为政治在中国很敏感吗?还是因为回国就业前景不好?当然,在美国学政治的中国人在找美国政府工作的时候肯定会引起疑心,那中国大陆政府是否信任海外本科毕业的名校政治专业本科生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45 发帖IP地址来自
答主在美国读Poli Sci-IR,大二。所在院校以理工科出名,当时也是以药学专业申请进去的,后来发现Poli Sci很有趣,专业排名也更高,所以就换了专业。
确实我校Poli Sci专业的中国人也很少,就连选修Poli Sci的都寥寥。教授也经常让我怂恿小伙伴哪怕是来听一门课也好。我的中国课友们基本都是想去法学院的,而我想一直读到PhD,可以说这个选择挺孤单的。

个人觉得有三个原因:
1. 就业
每个人听说我的专业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你怎么就业?
老实说,我是抱着学啥都不好就业,不如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吧的心态学的。
毕竟现在美国对STEM专业的人才的优待实在是多太多了,学人文社科真的很吃亏。回国的话,也不知道能干嘛。
再比如一些来我校招实习生的岗位,都要求必须有绿卡。给国际生的实习机会真的特别少,一下又削弱了竞争力。
但我认识的人中,学IR的人在公司企业里还蛮吃得开的,大概是得益于本科教育对思维写作和口才的培养,和视野的高度吧。

2. 兴趣
其实个人觉得就业不是大家不学政治的最大原因,而是国人一般对这门课都有点阴影。
“哇你学政治啊。那么难那么无聊怎么学啊?”
朋友经常这样感叹。
政治是无趣的,虚伪的,刻板的——这是很多中国学生对政治的印象。
毕竟答主也是在国内高中被政治虐过的人…大概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

其实答主大学的政治课完全不是他们想得那样。非常直白易懂有条理,教授也都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但是大概国内留给他们的阴影太大了吧。

3.难度
答主也有一些朋友表达过对政治课的兴趣,但最终都因为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而退缩了。
确实政治课的阅读量和写作量都让人望而却步。助教们对写作的批改之严格有时让本专业的学生都压力山大。实话说,有时答主也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完全不够。
以给大一大二学生上的基础课来说,一周的阅读量在200页以上,写作在6页以上。一进去就读非常高深的政治理论,各个国家时代的都有,比如答主有幸在大洋彼岸认真阅读了邓小平重要思想…
我校政治课的评分设定也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一般理科课程的A是92-93分,会根据平均分往低调整(答主有上过A是70分左右的理科课),A+也很普遍。而政治课的A是94-95分,不会往下调整,就是说会出现全班没有人拿A的情况。而A+一般需要总分满分才会给出。

那么答主为何选择IR?因为深爱所以盲目啊。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46 发帖IP地址来自
腐国留学生 University of Essex PE本科在读第一年(Economics and Politics)
看了之前所有回答 或多或少感同身受 都是泪啊 哭
当时选专业的时候 想着一定要申个跟经济相关的专业 但纯经济又觉得非常枯燥 所以在ucas上找了好久 发现相关专业里还有PE和PPE 顿时觉得政治这一方面好像又是我感兴趣的 于是贸贸然选了(不要问我为什么不选PPE 学了真的会死的 手动再见)
还记得中介跟我说你确定要读这个专业么 不读到phd不怎么有出路 我当时想着 我能本科毕业就很好了吧 phd这种事 离我太遥远
我自己的衡量是 如果学纯政治 就像上述回答所说 真的太难找工作 而且position非常尴尬 所以虽然我真的不喜欢经济 但感觉至少多了一条出路(万幸腐国专业设置非常细致)
扯远了 回到题目本身
就我目前情况而言 我是属于学校的government department 不吹不黑 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大概就是经济和政治 我们学院也大概在同专业的global top30(默默给学校打一波广告 实在是存在感太低)
反正第一年快读完了 我们学院的中国人我认识的真的就那么几个 不超过一个手 还记得学院内部开学典礼的时候 我走进去真的有吓到 全是local 而且大部分都是男生(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学政治的都是男生)部分还西装笔挺 对比我当时的T恤牛仔裤 画面太美
说到课程设置 第一年我的专业课大概是经济和政治一半一半 也是学的非常理论和浅显 大概就是各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介绍 还有民主这一门课 每个人对于学政治的大概固有印象都是诶呀 听上去就好难诶呀这个好无聊  对语言要求又肯定很高 反正当时刚开始上课的时候 我有整整一周泡在图书馆 都非常不能适应各种专业名词和核心概念 但其实时间久了就会习惯 各种reading list是家常便饭 像我们这种文科专业 其实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理解 虽然本人几乎不读reading(还是因为懒)认识的ucl政治小哥一周能读300页reading也是非常佩服
还有上课氛围 也就是seminar和lecture 要吐槽的是 学政治的人大概都非常清高和傲气 我们seminar上就我一个中国人 每次开口发言的时候都感觉各种意味深长的眼神(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不过接触久了会发现小伙伴们都非常有想法 整个学院的气氛也非常好 经常就会发现同学在走廊上开始辩论各种时事 相比商学院之类 活动什么非常多!类似各种讲座 event 尤其是跟law 社会学之类的其他social science学院合作
关于教授 上lecture的是一个美国欧巴桑 其实在国外待久了会发现 真的很多人在政治上对中国非常有偏见 我们的这个美国欧巴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和另外个选修政治课的小伙伴都非常讨厌她 还有一件事 有一次学院的一个来自普林斯顿的客座教授开讲座 全程ppt上视香港和台湾为country 后悔当时没给学院上投诉信!
有一点值得提的是 其实在国外学政治 和在国内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多数人被国内的那一套高中政治搞得非常害怕 认为政治就是洗脑 马列主义之类 我们更多的会学到西方政治 接触到人权民主以及跟政治有关的法律及其他社科
的确 中国留学生学政治的非常少 还是因为就业难 再加上这个专业注定了你要耗费的精力非常大而且很难拿到好成绩(对于外国人来说)local轻轻松松拿一等 而你没日没夜耗在图书馆 写出来的分数跟屎一样 (很容易怀疑人生的)越学下去还会非常迷茫 不知道以后自己究竟能干什么 大家心知肚明国内政治情况 不说了
说了这么多 读这个专业有什么用?其实还是出于自己的喜欢
噢 大概还能装个大逼 想想每次别人问你学什么 答曰 我学政治的 大家都是报以敬佩和觉得你牛逼的眼神
再来一句 哇 政治那么难 那你英语肯定很好吧 笑而不语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47 发帖IP地址来自
曾经有个家里条件挺好的高中生说对国际人口贩卖这些议题感兴趣,然后问申大学哪个专业好啊?我查了几晚专业信息给他推荐的list里有political science,这个专业名一蹦出来,他父母的眉头紧皱,说这个专业听中介讲对英语要求高,太难了吧,而且以后能干嘛啊,要不本科就学个英语什么的基础学科做跳板以后去更好的学校读硕士吧,主要是去个排名好的学校。
我:“????”
英语要求高,国内如今一大把不把托福刷上100不好意思说的学生,还有啥做不到的?
能干什么?除了专业要求严格的律师医生之类的什么都能干。专业是什么就干什么的想法本来就不适用了。毕业了就不学习了?新媒体和产品经理哭给你看。
就业前景?早年热门的商科毕业生在国内招聘会上十分尴尬了,当初选这专业的时候没人告诉他们只拿个学历没有国外工作经验回来还是会被淹没在求职潮中啊。
无论你的专业听起来多热门多好找工作,不代表你好找工作。
别人通过选专业走了“人生捷径”,不代表是你的捷径。

实用角度说完了,我从另外角度说两句吧。
首先目前本科和硕士出国主流还是走留学咨询机构(或者部分用,比如文书修改)。
竞争激烈的留学咨询行业里,优秀不优秀的标准几乎已经完全成熟和统一。这是家长这代人的成长背景,社会因素和留学行业的签约模式等等因素相互影响而成的。
家长愿意交大数额的钱让公司来帮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几乎是一定会奠定一套固定的、双方认同的价值观基础,即“什么是更好”。 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期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简单直接地量化成合同里的服务条款和服务保障——在多少多少标化分下进某排名前多少的学校最好。
家长这一代对留学的了解信息很大来源又都是别的家长和留学机构。
一看这专业我熟人小孩好像都没选呀,那问机构吧。而留学机构必然从自己相信的主流性和实用性考虑,那么看起来”没有未来“,”回报不高“的专业就直接跳过了,想想留学机构的服务性质,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负责点的顾问可能会自己先了解透彻再说,如果是连官网英文都不晓得翻的留学顾问的话,还可能因为自己不了解、没有相关申请把握等等原因而否定“冷门”专业带节奏 。
(讽刺的是,遇到过申名校哲学专业的高中生,原因只是听中介说冷门专业申请人少,录取概率更大,咳咳咳?)
还有的家长,对留学咨询的想法就是帮我们省事,最好直接给张学校和专业名单。
说到底,选专业这个事情,每个人对于有不有趣,有没有用的理解都不一样,很多高中生英语很好,其实自己做research可以获得很多参考,留学咨询应该是辅助参考,而不是主导。然而,很多咨询顾问害怕自己要学生做这做那显得自己的服务没价值被家长问责,就“替”学生做了,呈现出来的信息是不可避免带着自己的认知偏见。

除了主流价值观和实用性这些常识里的陷阱,很多家长和留学生觉得人文社科,政治科学概念“难懂”甚至“危险”的思想都暗含着强烈的apolitical(不关心政治)成长背景与倾向,即:认为它不相关,认为它不重要,认为我不该关心。
这恰恰是个很大的文化差别,这个倾向带来的文化冲突感也体现在挺多留学生(包括我自己)身上,在留学环境下很明显:不太关心权益问题(特别是别的弱势群体),较少参与学校公共事务,对各类歧视行为容忍度高,很少直接抗议,觉得自己的行动不会带来什么效果,同学说到当下political issues时发现自己能表达的少的可怜。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48 发帖IP地址来自
IR美本在读。
我们学校就是还挺理想主义的,基本上是“以学哲学为荣,以学商科为,,,校友捐钱不?”。所以政治科学及相关学科一直都是学校所擅长的领域吧。
我是往上数4届往下数不知道多少届唯一的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全班不管80人大课还是15人小课基本上都是唯一的中国人。
所以非常直观的一点:你没有学长学姐的经验可以汲取,而且外国人的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还是有很Nice的小伙伴啦~但是他们的交友圈说真的不好融入)
那么国内的高中生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就会想:诶,AAA学姐是学经济的我也报经济吧;BBB学长你当年申请CS有什么经验吗?所以国际关系或者政治科学就会成为major list上灰暗的一个,甚至被直接忽视掉。(就好比说哪个学校都应该是African Studies是第一个专业吧?你见几个中国人报)
第二,很多答案里也提到过,中国人们的政治积极性是非常非常差的,政治科学也会受到很大的误解。这里指的不是打嘴炮画大饼式的讨论国际风云,而是真的去了解领导人的政策方针和研究政治理论。比如说中国人的政治参与度很差(原因都懂),所以去不去了解政策对日常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就问一件事,大部分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税是怎么被扣掉,扣掉多少,怎么计算么?很少有人关心是因为关心了也改变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会认为政治科学是屠龙之术,国际关系都是花花肠子。(不过事实也差不多啦)
还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开始学习政治科学,中国学生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拿我举例子,我在国内的时候也是名嘴级别的人物(诶夸自己这么不要脸的么>.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49 发帖IP地址来自
讲来也是心酸。今年9月刚在腐国IR专业入学,大一。IR本身不是很成熟,各派吵成一锅粥,有人总结叫:天天被打脸,满嘴跑火车。   我自己是我们学校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唯一的中国人…  政治本身就很敏感…这不用提你也知道。两面不讨好, IR这种文科毕业你留不下来的,会计啊那些商科我觉得工作还好找一些,留下来的可能性是比文科大的。 至于回国……………… 你要是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还可能进外交部,你个海外政治学回来,这…政审能过吗? 。    就是回国也是商科理工科比文科好就业啊。  IR真的就是个非常鸡肋的专业…。  我现在也很犹豫,因为…原因,在政治系待着会受歧视的。除了我有语言障碍,其他基本都是英语说得顶呱呱的欧洲人…我要垫底了………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50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多了都是泪啊。本人在university of toronto读政治专业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从我的本科经历来探讨。大一的时候英语不好,再加上国外政治主要研究的都是民主政治体制,那个时候哪里知道什么的democracy啦,authoritarianism啦,liberalism,neo-liberalism云云的。上课简直就是一个折磨。后来大二的时候慢慢找到方向,再加上学自己熟悉的亚洲/中国政治,情况好转起来,但是政治哲学依然是个大坑啊。知道自己喜欢学习中国政治后,去香港交换了两个暑假,在复旦学习了一个月。但是短期的学习依然无法让你对自己的国家有深刻的学术了解。国外学习中国政治的话更多的是探讨现象而不是深入的学习体制和体制引发的问题。也许要一直读到博士的时候才能深刻的学习到吧。

加拿大政治也是我学习比较多的,至今也是学了两年了。排开语言问题,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缺乏长期政治文化熏陶和缺乏对于民主政治的认知和所谓的common sense,对于很多本地学生探讨的问题我显得无从下手。比如说,他们会探讨federalism和domestic energy的关系;civil society, public participation。生长在一个不知道human right为何物的国家,对于民主元素极度不熟悉的情况下,要很好的学习当地政治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而唯一的好处就是,装13.
“你学什么专业啊?”
“政治”
“哇,好牛逼。”
好吧,好像也只剩牛逼了。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51 发帖IP地址来自
IR看起来高大上,其实特别虚,这个专业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易学难精,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很难。所以大多数学这个专业的人想找对口的工作往往就业很一般,既进不了外交部也进不了外事机构。

另外,由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和商业公司代表处位于商业繁华地段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申请的时候在选择学校时应该有所考虑,要有长远眼光。如果申请的学校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机会或者实习机会的可能性就较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会影响学习的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本科读完基本没什么竞争力,博士生毕业后很多选择留在大学继续做科研,或者进入政府机构、高级学术组织以及智库机构提供政治解决方案(这还是最好的结果)。

在美国,国际关系学毕业生通常会有资格担任联邦政府公务员的初级职位。很多毕业生也会担任国会议员,国会委员会成员,和在CIA(中央情报局),也有在联合国工作,国际记者,法律公司或者是公共法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银行,公司里做国际商务。以及人道主义组织等。研究生的学历会提升你的择业选择,特别是在对外事务和国际商务上。

当然,政治学是一门性质综合且思维辩证的学科,所以学生大都具备比较综合的能力,如果不特别要求对口工作,那么毕业后的去向比较多,可以根据在本专业的具体钻研方向和兴趣爱好来从事跟政治领域相关的媒体、教育、以及贸易等工作。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5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学以致用啊,学了用不上,怎么学呢?
前面回答的人说的很好了,归结起来就几点:
1 就业问题
2 难度高,压力大
3 真正有兴趣的人不多
此外我加几点没提到过的吧
4 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学政治是跳不过这点的
5 亚洲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对社科/文科的压制和高压监管
6 印象(印象是个很坑人的东西,就好像很多国人是分不清楚社科和文科的区别的,他们以为社科是不用研究方法的,是不用数据的,扯淡就好了。)有了这种印象,年轻人对社科好感度低。
7 教育资源政策倾向理科/工科/医学/商科,政治国家关系得到的就不多了。
8 奖学金/科研基金没有其他院系待遇好(留学生一定会考虑这点的)
但也没有那么悲观,美国这边还是有的,虽然跟理科/工科的人数没有办法比,但是也不是一个都没有啊。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53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本international studies BS 在读
【首先抱抱其他答主(也顺便抱抱两百斤的自己

申请时候就是坚定不移学国关
现在所在学校综排不高但是有一个专门的SGIS(School of Glob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选校时因为1. 学校和学院都给了点奖学金 2. 这个专业能走理科方向确实很少很难得

感受吧…
1.我是本学院本届唯二的中国人(另外一个中国人是为了转商学院才意外进来的,现在也基本转走了)
2.第一学期真的…很难啊…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Orz……paper presentation debate 个个要人命
3.没前途啊。
“你什么专业”
“international studies”
“哇,以后的外交官啊”
“哦……嗯…” (在美国是外国人,回国是外人,我去哪里当外交官)
4.……先写这么多吧 写 paper去了……

激励自己和同学国关的少数人,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吧。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54 发帖IP地址来自
International Studies
我的答案一点都不高大上……
因为这个专业比较冷门……
没人报我就报上了……
其实我是来练英语的……
商科要学数学啊……
理科我又不会……
对政治有那么一点点兴趣?……
想考公务员……
现在感觉其实念了这个专业也挺好的,逐渐学会了站在不同国家的立场、角度上来辩证的看问题,
为人处事也有了主见,更加独立自主,比原先成长了很多
更重要的一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