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留学的朋友回国的多吗,留在日本的工作如何?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10   8580   10
有研究生去日本读得意向,主要就是相接触不同的文化,锻炼自己。因为目前还是对日本那边的环境比较有好感。但是不知道毕业之后该有什么打算。
日本留学的朋友,本科生和硕士生,回国的多吗?
留日工作的朋友工作状况怎么样,待遇和压力如何?
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大学,好找工作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06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要考虑清楚是不是真的适合在日本工作吧。隔三差五也会有后辈问我,毕业了是应该回国还是留在日本找工作?这个问题就好比问,苹果好吃还是梨子好吃?那当然只能看爱好哪个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实际情况,到底是否应该在日本工作,不妨先来了解了解以下的几条情况,仔细地想一想。

在日本工作有哪些好处?我们常见的招聘启示都是这样写的:
招聘职位:产品开发专员 2名
职位描述:负责互联网终端项目的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线上推广
招聘条件:英语六级,本科学历,沟通能力强,有三年以上IOS或Android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工作经验,有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
但是在日本,几乎看不到像这样具体的招聘启示。除了极其粗略的专业领域划分、学历及外语要求,企业并不会给出明确的职位说明,而是另外发布一篇“求める人物像”,结合企业理念来解释所需的人才应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比如“有创新意识”,“善于沟通”,“积极挑战”,“全球化视野”,诸如此类,也可以两个字概括:优秀。这是因为日本企业的招聘理念并非按特定职位的空缺来招收对应的人,而是网罗英才,收进来之后给予全面的培养,并按照特长分配合适的职位,所以招聘时专业限制更加灵活宽泛,进入公司可以得到完善的培训,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也更多。另外,对于博士及博后虽然会强调专业对口,但也不需要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能力,许多人都做着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能力并不是必须限定在某一项专业上才能够得到发挥。而且不少人读完博士归来,发现在国内挤不进高校又找不到合适的企业,不得已又出国寻找机会。相比国内而言,日本和欧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更大,平台更成熟,机会更多。

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就不必多说了,虽然现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也非常发达,但方方面面还体现着不完善之处。日本社会相对更加成熟公平,报酬和付出成正比,工会、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生活质量较高,空气环境好,不论是作为短期经历的积累还是中长期的规划,都值得考虑尝试着在日本就职。另外,优良的福利厚生条件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比如各种补贴,弹性工作制,育儿假,年假,绝大部分企业都能确保很好的实施。2013年统计数据表明,除了周末日本人每年还可以再休假33.5天。我自己刚工作一年多,平均每个月几乎都会遇上或短或长的节假日,每年还有24天年假,有时再稍微调整一下连上周末,五天到两周左右的长假一年里能安排出四五次,旅行什么的完全不成问题。

在日本工作有哪些坏处?在此仅从日本企业的角度来讨论弊端。首当其冲的就是加班问题。日本人是工作狂的印象一点儿也不假,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的人一定要抵得住压力。上世纪后半段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日本的人均年工作时间超过2000小时,近几年已经降到1800小时以内。尽管工作时间依然遥遥领先,如今的日本却是发达国家中劳动生产效率最低的,可见用提高效率来解决加班问题并非不可能。加班费的问题倒是不用过于担心,凡是违反了政府部门对加班费的规定的企业会受到严重处分并登上“black企业”的黑名单,大部分可以招收外国员工的企业都是比较正规化的。

其次就是海外党常见的晋升问题。有个开玩笑的说法,欧美企业里外籍员工的晋升之途被挡了一块玻璃天花板,在日本则是隔着一层钢筋混凝土,可见外国人能获得高层职位的机会微乎其微。这里以年功排序的传统很常见,加上外国人受到文化限制,在日本企业里职业发展的瓶颈往往难以逾越。

另外,虽然印象里日本人常常对一家企业从一而终,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定,实际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隐藏其中。上文提到日本企业常常是在招收人材之后才考虑具体的职位,所以拿到offer时有可能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地点,直到快要入职前甚至新人培训结束后,才被通知派遣地。与政治金融IT商业等联系紧密的行业大多分布在都市,其他的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大企业的分部往往遍布各地。即使入职之后,也可能会面临频繁job rotation,短则一年长则四五年,我见过最频繁的是有人每隔半年就被迫换地方,如此折腾了三次。而且这种调动说不定就是突然通知下个月要从东京换到北海道去,工作内容有时反而不一定变化,仅仅是搬到新地点,并且只能接受,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单身的年轻人,多吃点苦多点体验也不失为一种历练,但对于已经有家室的员工来说,过于频繁的转职会给个人发展和生活来太多麻烦。这种完全从企业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的决策对个人实际情况丝毫不做任何考虑,日本人已经习惯了服从指示,单身赴任非常普遍,而外国人有可能难以接受。

总之,日本企业还保有许多固化的思维方式,即使是跨国大企业也远远没有达到足够的开放程度,对外国人的包容度随着工作时长会渐渐降低,而要求外国员工也按照日本人的那一套行为准则去工作。招收外国员工是出于推进企业国际化的需求,但同时希望外国人完全被同化又显得很可笑了。
作为外国员工,如果很享受在日工作的优良环境,又不愿意被同化,那么树立自己的工作风格就非常重要。自己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又有怎样的要求,这些都有必要态度鲜明地传达给周围人,争取他们的理解的尊重。只要是为了高效出色地完成工作,创造更大价值,即使提出不同于日本企业传统思维的新鲜观点,也是会得到认可的,毕竟这才是企业招收外国人的初衷。

日本企业欢迎外国人吗?老龄化少子化等现状导致日本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趋严重,加上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年来日本企业非常欢迎外国人的加入,大约有七成企业都制定了招收外籍员工的比例,从10%到30%不等,其中制造研发技术等行业还特别加强了对博士和女性员工的招聘。最常见的是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日本以自由应募或学校推荐的方式来进行就职活动,非应届生也可以通过中途采用来找工作,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国内通过相关项目来日本工作,上面其他人都有非常好的回答。

日语必须过N1吗?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日本企业对外国员工的日语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咨询和商社等方面都需要business水平,所以N1是很有必要的;技术研发行业一般日常交流水平即可,招聘时N2也够用了,并且一些大企业也常常允许用英语来提交材料和面试。但与留学生比起来,日本人的平均英语水平还是比较欠缺,有时英语面试也会出现沟通不是非常有效的现象。况且实际工作中,即使日语过了N1也不一定能够顺畅交流,再加上因语言不通而加重的文化隔阂,如果在工作和日常中受到阻碍过多的话,也会使在日本生活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现在想要学好一门外语有无数的途径,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也会针对外国员工设立相应的资助,只要自己努力就好。我也有一些完全不会讲日语的朋友在公司里顺利地工作着,但这种情况的确是非常有限。尤其是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竞争激烈,各方面条件相当的也大有人在,日语能力出色的话必然更加有利。

选择远离故土在海外工作的确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作为跳板也好,作为长期打算也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在日本工作和在日本留学完全是不同的体验,日本社会对于工作人士的包容性相比对于留学生差距非常大,在日本找工作有很多特殊情况也是一般外国人所不了解的,如果没有考虑清楚盲目去找,即使最终得到了offer,工作起来不开心也是得不偿失。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07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缺人缺的厉害,留学生就职这几年都是主要宣传的噱头,你如果普通大学毕业,只要日语学的不错,不贪图一定要进大手企业,性格正常不偏激,在日本就职还是问题不大的。
回国的也不少,但我一直说,如果不是家里有公司要继承,有人脉,就是普通人的话,建议是工作个3-5年再回国比较好。学生刚毕业就回国就是应届毕业生,不是名校+理工科的话在国内还不一定有985,211学生的竞争力。毕竟大部分的岗位不需要留学经历。
在日本工作3-5年,成为中坚社员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已经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有一定积蓄,加上很多人这时候已经拿到了永驻,回国不顺还有再回日本的机会。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留学的朋友,本科生和硕士生,回国的多吗?
这个怎么说多还是少呢。我觉得留学生中,多数人还是希望毕业后能够在日本工作的,有的希望一直在日本工作,有的就想混点海外经验。所以,回国的多数是因为没有办法留在日本的。
留日工作的朋友工作状况怎么样,待遇和压力如何?
修士毕业一般待遇是月薪22万到25万之间,每年5个月工资的奖金(两次奖金的和,但是四月进公司的话六月的奖金是拿不到的)。还有就是有些公司不给加班费,有些给,这有很大的差别。
算上加班费,扣去税和保险,我第一年每月到手大概26万日元。这在东京生活算是勉强够。
日本的职位分为综合职和一般职。综合职指的是需要有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的职种,一般职指的是经过培训谁都能上岗的职种。留学生多数都是以综合职就业。综合职又分为技术职和营业职,有时还会有技术营业职这种中间职位。技术职压力不大,营业职压力很大,因为有营业指标。
感觉其实不管什么职位,综合职的80%以上的工作内容就是写各种文件。技术也是一样,在日本综合职还有一种叫法是”干部候补“(幹部候補)。所以营业职都是被当成将来的领导来培养的。我刚进公司的时候也领导着一堆业务委托等非正式员工。
所以说将来回国的话,日本的工作应验对于做管理职位的很有用。
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大学,好找工作吗?
找工作和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日本,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升职加薪,还是推销自己的点子,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要会说话。用日语说叫做”プレゼン能力“,翻译成中文就是演讲能力,其实也包含说话能力,把黑的说成白的就是本事。这个我感触太深了,日本公司不是每项决策都英明,出现很煞笔的决策的时候,往往是推销这个决策的人会说话。我部门里转过来一个人,本来他什么都没有干,但是每次开会的时候他都能说很多,让人觉得他干了很多。
日本人不像是中国人那样思维跨越性强。说个问题拐一个弯基本上日本人就表示不懂了,因此日本人演讲的时候喜欢打比方,用图表。日本人把演讲,说话容易懂当成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再展开说就多了,如果想要就职的话,到了日本就要准备。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求职活动的时间。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09 发帖IP地址来自
直接上数据:很多!!亚洲留学生毕业后有87%留在了日本。其中一半工作,一半继续学业。
最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留学懵也懵了。因为凭大致印象,好像想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还挺多的。但中国人占亚洲留学生的一半左右,就算其他所有国家的所有留学生都留在日本了,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比率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以下数据指正式学生不包括语言学校哦)。

那么各个专业以及本硕博就职情况如何呢?请看下图。

本科就职率第一的保健当然不是大保健……咳咳……这里主要是指护理保健方面的医学。这和现在日本的护理类人才极其抢手的情况是非常符合的。
这些人为何留在日本就职呢?下面调查的理由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 习惯了日本的生活环境 61.9%
  • 希望能够发挥作为外国人的日语能力 54.1%
  • 治安比较好 43.7%
  • 为了今后的职业发展积累在日本的工作经验 39.8%
  • 工资待遇比较好 39.6%
  • 日本公司的研修教育制度比较全面 35.1%
  • 在日本工作比去其他地方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22.4%
  • 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20.9%

下面说说毕业后在日本工作到底难度如何。除了就业率可以参考之外,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数据,是日本企业对留学生日语水平的期待和设定的采用基准。这个图比较复杂,总结一下就是有一半的企业要求商务日语中级水准就可以了。
这个商务日语中级大概什么水准?定义比较暧昧,但是有一些日本的学习班会把它认定为N2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商务常用的特殊语境语法(接电话,敬语,会议,问候等)

再看一下日语能力考方面,除了有一半的公司并无具体要求之外,剩下的一般公司有24%期待N1,有14.9%期待N2,剩下的只期待N3-5。我们大概可以推论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希望应聘者能达到至少N1的水准。的确,有了N1基础,进公司后的商务日语会磨合得非常迅速。
但是在日本就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倒不如说非常麻烦,至少要离毕业一年之前就开始准备,整个投简历和面试过程也会持续3个月到半年之久。如果想要在日本就职,一定要提早行动

最后,在日本工作待遇如何呢?也提供一个简单的数据吧。
留学生拿到日本公司offer,和同期日本学生待遇基本是没有区别的(甚至有个别企业会因为留学生英语能力给予一定加成)。下表是一个平均值。

不过优秀的留学生比较多,一部分人第一年年薪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比如乐天第一年的月薪可以达到30万日元,年薪保守估计超过400万日元(23.5万人民币)。公司三年年薪过千万日元的企业也是有的。来看看土豪公司的世界:
日本商業開発第一年月薪50万日元。
KLab第一年月薪50万日元。
ドウシシャ第一年月薪30.2万日元。
ユナイテッド第一年月薪30.2万日元。
楽天、サイボウズ、Cyberdyne、グリーンランドリゾート第一年月薪30.2万日元。

给钱的企业还是有的,就看能不能有能耐拿到啦。
但是日企的公司文化还是被很多留学生所诟病,虽然社员培训非常到位,但升职慢、公司发展保守等毛病往往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抱怨的定番内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日本工作。留学懵建议学生时代可以多做做长期实习,多访问一下工作了的前辈,充分了解具体情况后再来进行就职活动。该就职就职,该回国就马上回国,也不浪费多余的生命。

以后我也会就今天提到的问题展开写一写更详细的数据,欢迎关注留学懵随时获得第一手信息。


关于留下与回国,这个回答也许也能给你一些参考:
从日本留学回国该如何发展?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留学的朋友,本科生和硕士生,回国的多吗?
我身边回国的多一些,有的国内有路子,有的在日本尝试了一下找工作立刻就放弃了,有的念了几年书还是不适应日本。但是下决心在日本找工作的人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留日工作的朋友工作状况怎么样,待遇和压力如何?
待遇和压力差别太大了,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本科生第一年月入18-21w日元,研究生第一年月入20-23w日元。奖金一般一年两次,金额差别也很大,多的公司给4,5个月,少的公司只给2个月。另外上面有一位说4月进公司的人拿不到6月份的奖金,那是不准确的,至少我和我的几个同学都拿到了。只是会少一些,因为4月才进公司嘛,按照3个月折算。也有一些大手特别是IT公司会给新人高薪,比如乐天去年好像月薪35w,埃森哲年薪超过500w(与之相近的其他咨询公司新人年薪也很高),サイバーエージェント好像有35-38w左右,IBM本体去年接近年薪500w,还有亚马逊,雅虎等等优良企业收入都很高。收入低的小企业一个月18w,没有房贴,奖金才十几万的也比比皆是,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大多数公司的待遇都集中在20-22w左右。
压力差别就更大了,多的是每天加班到九十点钟还不一定给加班费的公司,也有加班少,加班费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还有确实像楼上同学说的,做销售的鸭梨大,还有像不动产和咨询这样的,整个业界都高压和多加班。有兴趣可以去搜搜行业平均加班时间之类的。

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大学,好找工作吗?
更新一下这个回答,现在可以肯定的说,大公司也不是百分百只看学历。你学校不如别人,但是你具有同样优秀的能力,大公司的offer依然可以拿到。最近见到很多例子了,谁再跟我说xx公司非国公立早庆上不要,我只能呵呵了。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依然可以拿到埃森哲等知名国际公司的offer。当然不是说你读个大专,读个野鸡学校随便投投简历就能跟东大竞争,只是说学校牌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重要。日本就职就是看你的诚意,下的功夫,综合能力,待人接物的技巧,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运气。

以下原答案。
只有少数企业会在意出身学校,大部分企业更看中你的想法,口头表现力,人品,整个人的感觉……嗯,他们面试就是那么看感觉。找工作肯定不容易,但坚持努力找的人我还没谁找不到的。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果你不是金融或者IT专业的,你回国还不如在日本,就算日元在贬值但你的工资实际还是会比国内高,而且国内物价蹭蹭涨你的工资的购买力在下降。

来日本读本的人相对于读硕读博的还是少的,大部分过来都是读硕读博的,读本的人群一般都倾向于继续读硕,读硕的人群一般倾向于毕业工作,读博的人群基本就很稳定的两条出路,留日或回国博后研究员或者直接回国进大学当老师,日本的公司一般倾向于雇佣硕士,他们觉得本科专业水平差点儿,而又喜欢自己培养人才对于已经定型的博士兴趣不大,除非特别突出的去做研发工作,但这种很少,读硕毕业工作的人群里,男的回国的多,女的留日本的多(留在国外的人群里有一部分人是比较崇洋媚外的,而普遍来说崇洋媚外的女性会多于男性),但回国工作的一般不如在日本工作的待遇好,国内一般来讲能月薪过万的也就IT和金融了,其他专业尤其稍微冷门一点的根本就不好找,找到了薪水也不高,以前一个清华的同学,环境工程硕士,他们毕业的转行的很多,因为环境工程就是不好找工作,找到本专业了月薪也就7千多,但如果在日本转不转行的都差不多,硕士起薪基本都20到25日币,大公司会更高一些30的也有,就算按现在日元都贬值的汇率换算还是日本薪水高些,硕士薪水涨的会比本科的快,本科干两年没涨多少,硕士的话就会比在国内涨的快很多。

如果你是私立名校学商科法律经营学金融学什么的话薪水会很高,如果你是东大京大阪大三个最顶尖学府出来的硕的话也会比其他学校好找工作薪水也会更高一些,有些大企就明着说我们只要东大的,其他TOP10大学也还好,整体来说,工学比理学好找,理学比那些文科好找,但也都不绝对,东大的化工专业去旭化成月薪27万,筑波的社工专业去埃森哲月薪50万起,名门的王牌专业找工作啥的根本不用愁,都是毕业就被大企包养了,国内也一样,中国地质大的宝石专业什么珠宝鉴定博士,要么有背景家里就是开珠宝店的要么有珠宝公司来预订人才。其他的没什么明显优势的基本都一样,普通本科尽量还是往名校里考个研会更好些,想进企业工作读博就不是很有利了。

压力哪都有,看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了,有没有压力是你自己决定的,想往上升那就有压力,想找个一般的工作养家糊口那也可以轻轻松松。

工作在哪都好找,关键是自己满意的工作不是那么好找,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与能力呈正趋势,你的能力决定了你能进入什么样的公司胜任什么职位,你的公司和职位决定你的薪水。

大环境来说,做IT回国比较好,搞金融两边都差不多,其他行业还是日本好些,虽然日本的优势在衰退,但还是比国内好,国内的优势并不明显,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在国内同样是德企SAP,德国员工是德国标准的待遇,中国员工是中国标准的待遇,两个待遇差距很大,但就算如此,SAP在中国也是待遇很好的企业了,德企普遍待遇比较高,但如果你留在日本,你能享受到的物质生活绝对要比国内强很多,况且日本社会更和谐一些。

别看好多人回国,他们回国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里有背景或者给安排好工作的,人家不用在外打拼不需要受这份累所以回国,再就是博士找好学校回去进大学当老师的,还有一部分是不努力学也不努力找工作的被迫回国的,硕士里面靠不了家里靠自己努力的大多还是会选择留在日本,尤其某些专业国内跟空白一样,社会还没发达到那个程度还没发展出这个行业。有些二逼会说这刚好是你创业的机会,胡说八道,创业要钱要技术要时势环境,有些行业是空白但目前社会还不需要,创个屁业。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欢迎来日!感谢题主给我讲故事骗粉的机会!
在日工作中,唯一不符合题主要求的就是不是研究生...先预约一张答题卡。



有研究生去日本读得意向,主要就是相接触不同的文化,锻炼自己。因为目前还是对日本那边的环境比较有好感。但是不知道毕业之后该有什么打算。
日本留学的朋友,本科生和硕士生,回国的多吗?
留日工作的朋友工作状况怎么样,待遇和压力如何?
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大学,好找工作吗?



我刚来到日本半年,所以和我一起过来的现在都还在日本...以前每年都有过来的学长,在他们那些人里面,见仁见智。有选择回国的,有在日本公司转为正社员继续工作的,也有始终作为派遣为了涨工资不停跳槽的。回国的多吗这种问题,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其实是不怎么想回国的,但心里也会暗暗觉得,总有一天得回去不是,毕竟这里不是我的家。所以呆的没意思了就回去呗。
但是感觉日本培养人比较慢,很可能出现回国之后发现和国内同学相比什么都不会,已经被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回去之后再拿不到不错的薪资的话,压力应该会很大吧。所以我现在有些觉得,待得时间长了,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回去了。


留日的工作状况。其实我在这边薪资算是低的吧。一个月在便利店打工也就拿这个数,我多少也算干的技术职。这里就要提到我的这种工作形式了,派遣。派遣就是作为A公司的员工,到B公司进行工作。对B公司来说,比直接招聘一个职员来的便宜。对A公司来说,社员的工资是从B公司发给A公司,A公司转手给社员本人的。所以钱在A公司手里转了一圈,扣掉一些,就是社员到手的工资。
所以我的前辈们要么转正,(直接从B公司拿工资),要么跳槽(寻找扣钱扣的少的A公司),要么回国。
虽然这么说,但我其实还是蛮感谢我的A公司的。最开始看到B公司给我的薪资单时,真是对A公司的克扣怒不可遏。但是没有它我也来不了日本,会不了日语,而且来的时候我也认同了他给我发的这个工资,于是就多少接受了些。
有点逆来顺受是吧。


午休结束啦,回来再说。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13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留学的朋友,本科生和硕士生,回国的多吗?
答:2003年一起出国的有7人,考上国立的2人,私立4人,来日本不到1年就回国的1人。
大学毕业上研究生的是国立的2人,私立毕业后留在日本就职的2人,回国2人。
研究生毕业2人,日本就职2人。能留的都留在日本了。

留日工作的朋友工作状况怎么样,待遇和压力如何?
答:工资待遇
东证一部,技术职进公司5年
2016年4月底薪27W日元+各种补助+5个月奖金(每年都有变化去年6.5个月)
2015年年薪600W左右(图上是520W,但是去年10月我外派回国,10-12月3个月工资有
80W左右是发在中国,没有在日本报税,合起来工资有600W)
除去160W税到手440W合RMB不到26W的样子。




工作状况:有固定客户和项目的时候没有太大压力,公司效益好的时候想加班加班,不想加班早点儿走也可以。部门不同压力也不同。(公司是给加班费的,不过我不是特别喜欢加班,如果加班的话年薪会更高一些)

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大学,好找工作吗?
答:虽然我也是国立大学,但并不能和东大京大相比,属于二线国立。研一找工作的时候,去过三菱化学大学推荐面试,也自己找了那么2,3家,最后到最终面试的也就一家,当时想如果不过就去读博士(研究室成绩是很不错的,发过Nature)结果就过了于是成为了工薪族。

只要不是不入流的野鸡大学,工作都能找下,如果要找一流公司的话,学历的确是一个重要指标,技术方面的话,还要看你的论文数,各种学会的发表状况获奖状况等等。对了还需要看英语水平。

工资不一定比北上广多,在日本生活成本高,活得没有国内滋润。但是环境较好,人际关系单纯。食物口味偏淡。
以上。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决定在日就职与否的变量太多,不那么好说,分人
屁股脑袋两个面都有影响

屁股面:
1 家里户口是不是一二线沿海城市,若不是一二线沿海城市,当地就业条件是否乐观
2 在户籍当地有没有能够调度的社会资源
3 在户籍当地有没有房产
4 国内有没有感情基础深厚的对象
5 本科出身是否满足211/985,研究生出身是否满足帝大一桥东工早庆的序列
6 家庭有没有拿到欧美澳绿卡的实力
7 颜值/智商/钻营能力


脑袋面:
1    经过两年以上的学习 生活  习不习惯日本人那套吊诡的人际关系
2    日语水平能否达到和日本人谈笑风生的阶段
3    对于压抑和孤独的耐受能力是否够强
4    外向程度(你没看错)
5    政治冷感的程度
6    对于日本喜爱的程度
7    对于祖国厌恶的程度
8    对于职场里本地人低效的耐受度
9    对于撇清责任文化的耐受度
10  对于漫天放高炮文化的耐受度
11  对于官僚主义的耐受度
12  对于上下级关系固さ的耐受度
13  能不能接受外国人(尤其中韩台三地人)升到一定程度升不上去的未来
14  喜欢干净整洁的程度
15  知足常乐的程度

16 不幸干了リテール、営業,ホールセール セールス的,能不能做到十几个小时前刚被客户上司指着鼻子骂娘,十几个小时后一点情绪不带,洗把脸坐着早高峰沙丁鱼罐头继续上班。

17 遇到傻X上司能坚持多久不顶嘴,碰到目上的人发表些直男癌、没见识、莫名优越、看扁中国的言论,是跟着附和、默不作声还是拍案而起

18 能不能忍受身边可能有一两个啥都教不会的吉祥物社员(宠)天天装作很努力的样子但是一点不出活、但是拿着跟你一样的工资,上司还一视同仁,且--永远不炒他鱿鱼

19 公司(特指各种财阀系、百年老字号)的经营出了很大问题,敢不敢不装做没看见
不装没看见---你can你up,你说解决方案,出了事你担着
装做没看见---反正共装没看见的历史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反正有人接盘,东芝是背了点,夏普不就很好么,台湾人连烂帐一块接盘,接大欢喜哦。诶?!夏普还要裁员啊,欺人太甚!!都怪你们这帮孙子之前装糊涂!)


身边经验来看:
屁股面总分越高越倾向于回国或者把日本作为跳板跑去欧美
脑袋面总分越高越倾向于留在日本
两者都很高的人,恕我LOW,一个都不认识
两者都低的要么捏着鼻子在日本干两年,积累经验回国,要么直接回国,总之终点都指向回国

至于比例,我无法断言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10: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每個人的背景和資本都不同很難一概而論
考慮因素如下
1,家裡能提供關係和平台么?
這個規則全世界一樣,有個學生申請論文上面只寫black life matters 就被斯坦福 錄取了 開始以為真的是奇才啊, 看完他父母的背景原來才知道 其實不是你寫什麼, 你父母能提供的資源和平台在那裡, 如果你在國內的父母能提供讓你平步青雲的選擇當然回去,在日本大家都在同樣的起跑線的話,至少你的起薪是比國內高的。’

2,關於加班文化
主要看公司, 你是牛人 能夠進入外資公司的話完全不會受到太強勢的文化影響, 這點有點像國內的國企 和外企的關係,日本也一樣的。 很多人說加班怎麼辛苦,拍馬屁,和日本人搞人際關係之類的和國內的國企比較簡直小兒科,還大不如提升自己能力 變雙語人才。日語和英語!進外企的機會很大

3,關於發展機會
日本真的是比較慢的....看回我們整個apac的office。很多同個級別的同事比新加坡的同事要年長三歲左右
要看回自己公司在日本市場占的market share 在整個apac的比例中是否比重比較大。如果市場份額小也不要指望很很多機會了。利潤不大幹嘛升那麼多人做高級職位。就像現在大陸的香港的關係,年輕的香港人想往上升都要往大陸跑,因為市場太小。往上除非那個人出事故或者退休你根本沒機會,以前還有apac hub的機會 現在也被新加坡取而代之

如果有些公司的構架是把韓國和日本一起管  然後放你在日本的,你的機會也大得多

4,生活
對於本人而言 生活在東京能玩的實在太多了,要戶外有戶外,要室內有室內
娛樂絕對富足,而且假期又多,一年可以去歐洲三四次
我用東京和上海比較 我會覺得上海的娛樂非常集中  法租界  外灘 靜安 陸家嘴。。。人民廣場那種讓我這種遊客恐懼症的人沒辦法喜歡
東京是你到每個區都不一樣,很多遊客都集中在新宿和澀谷,銀座那裡 出了這三個地方你還有數不清的選擇可以每週都去探索
(一直很好奇一些很隱蔽的小店如何生存) 這種隱藏在街市的小店是上海絕對開一個月就會倒閉的,但是在東京非常的多
時不時看到朋友發的上海領事女友又撒潑罵人的視頻,看到這種揪心事 真的很欣慰東京不會碰到。硬件上東京有的 上海全部都有還可能更好
但是對於我這種 不喜歡太過激進模式生存的人,我突然感覺在這裡生活我真的能夠放鬆,我可以把錢包放背包裡面,我可以靠著地鐵的門玩手機  還有我上班在高峰期坐地鐵也能有座位坐,這些小事都是能夠直接導向你生活幸福感的
你如果回國為了多賺錢,但是同時也要問問你自己賺到錢后  你想要的生活標準
能多多少?20%?30% 50%?
我在國內有時看著 國內各種有“門路”的人 迅速過上幸福生活,但是對於同樣努力的人并沒有公平對待也非常的多,同樣對比下我會覺得這裡省心 舒服的多

5努力的人是不是沒機會?年資掛鉤 不是能力掛鉤
我不知道到底發出這些感言的人是什麼行業和什麼工作
但是我看回Thomson reuter 和google office 的人都是以能力掛鉤,升職非常快的
如果你進到的平台不能夠提供這樣的機會, 為何不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後加入能夠提供這樣機會的公司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