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写推荐信的教授之间没有互动,那留学推荐信要怎么写?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3:15   4856   10
教我课的教授说可以帮我们写推荐信,让我们写好,给他签名就好了。
问题是我跟这个教授没有互动过,因为这个教授是我们学院最有名的教授,所以找他签名最好。
上学期他教我的时候,我也完全没有跟他有过任何互动,但我期末也考了90+。。
因为老教授嘛上课就只讲自己经历啥啥的,期末都是我自己自学了书本去考的。。所以根本互动不了啊。。
所以说现在准备写推荐信,但是我跟他完全没有任何互动,就连问问题我都没有问过他任何问题,上课我也坐比较后面。。所以现在我要怎么写??
写我自己勇于独立思考??
就是一定要找这个教授写推荐信,我没有素材,怎么写一下看起来还比较好。。。求大神解答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17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佬们写的很专业很详细了,那以下回答就从推荐信的内容、推荐人、注意事项等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吧!

[h1]▍内容方面:[/h1]
推荐信不需要长,但是一定要有料。什么叫有料呢,就是要有真的故事、不能空,不能是一堆溢美之词的堆砌。

比如说你聪明好学上进勤奋,这样罗列优点的话,你自己体会一下,是不是这些词过目就忘,根本看完内心毫无波动对不对?但是如果我每个词后面都有个小故事讲给你,是不是就会像某些小社区热帖一样,比如什么:“有什么你觉得‘这个人真的好有学问’的时刻?”或者什么“有什么让你觉得人生黑暗的时刻,而你又是怎样扛过来的?”这种,相信你肯定看过类似的吧?动辄几千赞,为什么呢?因为有故事,有真情实感,所以你很有兴趣就读下去了,也绝对会很信服他们argue的这些点,对不对? 推荐信也是一样。

要知道每个申请者3封推荐信,申请者大概可能200+,300+,每个老师要读1000封推荐信,每封信估计了不起花上1分钟。哪怕用词再华丽再吹上天,估计也只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而是如果有真实事例支持的话,才会让人觉得能够信服。 不过我不是在怂恿大家编猎奇的故事哈,大家都是普通人,只要这个例子真的能支持你的一个侧面、一个优点,并且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觉得这话、这观察角度是这个推荐人会有的,就可以了。
[h1]▍ 推荐人方面:[/h1]
大牛当然好,但是其实也并没有多有用,最重要的还是TA能写出言之有物的东西。 什么算大牛呢?

比如你搜这个教授的名字,Google scholar搜,然后会能看到他被cited的数量,如果达到四位数五位数,基本就算是大牛了。大牛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正好是这个领域的教授,那么很可能看你材料的老师都认识这个大牛,可能就会有一些“噢他推荐的人质量一向不错”这种隐性加分。

因此可能这大牛在推荐信里就写个一段话都ok,如果真想了解这学生说不定审材料的老师一个电话就打过去问了呢。但是你想想这样的学生比例有多少呢?而且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学生自身资质和其它条件也绝对不会差。

因此我是想说:推荐信没有那么那么重要,绝对不如PS重要,而且很少有人会能仅凭推荐信就扭转乾坤的,因此差不多就行了。有些学生会纠结是找一个自己很熟的讲师职称的老师写,还是找自己没说过几句话的学院院长写,其实我基本是会推荐前者写。原因请参照上述第一条。

因此总结来说:不需要长,不需要堆砌溢美之词,写得真实可信,能够反映出来你在ps里因为篇幅所限而没有能够展示出来的一些侧面、让你作为一个独特的人的一些优点更加栩栩如生,这样就是非常非常好的推荐信了。
[h1]▍关于推荐信设定的问题,稍微提醒大家几点:[/h1]
推荐信的设定是,老师直接写了之后,通过你在申请系统里填写的他们的邮箱里收到的来自学校的邮件里的链接,直接把推荐信投给学校。

因此注意以下几点:
1)在申请系统里填写每位老师的联系方式的时候,最好使用他们的企业/学校邮箱地址,并且在“是否放弃查看推荐信权利”这一项里面选择“是”,也就是放弃。
2)因为中国没有写推荐信的传统,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亲笔写,而是让学生代笔,但是要知道这个其实是不允许的,因此建议有可能的话,给他们写详细的提纲然后还是让他们自己写,或者自己注意下写作的风格稍微不要太一致。

另外在投递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电脑投,让老师们用他们的电脑投,或者实在不行去网吧。(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哈,之前确实有个女孩申请哈佛,然后收到那边的邮件问她为什么她的三封邮件都是一个ip地址的电脑发出的。反正基本这邮件一出,她再怎么解释也绝对是没戏了,后来她也确实没被录取。)
[h1]▍关于我[/h1]
经历关键词: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本科,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东京大学信息学博士在读,全程DIY申请
学术兴趣关键词:游戏研究,新媒体文化,数字人类学
技能关键词:GRE TOEFL备考指导,英语学习辅导,人类学、东亚研究/日本文化研究相关专业申请建议
———————————————————————————————————————
我一直相信人各有志趣,但殊途同归,能找到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就已经非常不易,因此我一直试图从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挖掘出更多的东西。

一时图轻松保送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读英语文学的我,幸运地得到了专业里唯一一个公派去美国留学的名额,第一次体会到美国不同的教育风格并能够自由选择各种科目课程的我,才开始第一次思考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以及学校教育能带给我的又是什么。那一年的交流经历使我坚定了去美国读书的想法。

于是回国后的一年,我就开始了DIY申请。当时一边要备考GRE和TOEFL,一边要补上交流期间落下的专业课,又要每天去实习,还要自己从选校做起准备繁杂的申请手续。回想起来是一段辛苦但又充满了希望与激情的日子。

在一点点打磨文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是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解剖式的审视与对话。从小就爱打游戏看漫画的我,一直没少让父母担心,可是在回顾自己经历的时候,我又蓦然发现,正是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兴趣点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我,一个对digital culture与日本流行文化一直充满热情的我。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申请非常顺利,申请的学校几乎全部拿到,最后决定去了耶鲁的东亚研究项目,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毕业后我曾在美国和迪拜做了一年文化交流项目实习,并在中国做过一年的田野研究、真正地与那些浸淫着流行文化长大的90后、00后们面对面地交流,并且也把目光投向常被主流媒体忽略的二代农民工90后群体,了解他们的娱乐生活。现在的我在东京大学读信息学,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媒体文化。

一路走来我几乎一直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努力追求探索,走过弯路,也从挫折中有所感悟。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分享给处于十字路口的你。

具体来说,由于我几乎是全程DIY的申请,因此对于申请的每个环节,从筛选学校导师、准备GT到时间与学业规划、撰写文书等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心得体会。另外在GT的准备方面,由于我曾经在新东方兼任GRE讲师,带过的学生约有300人左右,所以也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建议。

至于专业方面,由于我个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流行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研究,采取的主要是人类学和媒体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这些领域应当可以给出更详细的申请建议。


PS : 以上分享来自WordSunny平台的Cindy Qin学姐
任何留学问题,可以添加微信 wordsunny007,每周WordSunny一站式互联网留学平台都会邀请美国常春藤,英国G5、香港、澳洲八大的学霸来举办线上讲座,为大家免费分享留学申请干货,还会有文书简历模板等福利不定期发放。

我们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同学申请到 Dream School !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18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两个问题嘛
  • 问题一:作为学生脸皮太薄,不知道怎么请教授帮自己写推荐信
平时和教授没交流,怎么跟人开口去找人帮忙呀?突然开口会不会不礼貌?被拒绝怎么办?开口第一句要怎么说?
你这样,我给你个公式,你自己往上套,言简意赅。
问好自我介绍+简单崇拜(比如对教授发表的某个文章/精彩的一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你影响很大)+抒发理想(自己对什么很感兴趣,对什么抱有远大抱负)+行业分析(当然是往必须要往出国深造才能营造美好未来的方向说啦)+发送请求(征求教授帮忙签字的权利)

你能做到的最多是让教授帮忙给你签字,至于亲自动笔给你写推荐信,想都不要想。教授每天写学术论文、上课、陪老婆、遛狗、搓麻将每天忙都忙死了。还有空管你?最多给你指明个写作方向,如果你真的碰到一个尽职尽责亲自动手帮你写推荐信的,麻烦你告诉我,我也让我家孩子去那个大学读,就奔着那个教授去!

  • 问题二:自己写推荐信,不知道如何以教授的视角巧妙的推销自己。
不知道如何写学术类推荐信,这就是最直接的问题了。
接下来我就五花八门的给你说下自己如何推销自己。

关于格式

推荐信一般不要写太长,一页纸就差不多。
如果你用aerial 12, 1.5倍的间距,也就是大概300个单词,3-4段就撑死了。
格式的话,可以每段第一句话顶格,然后段落之间空一行。
段落尽量保持长短一致,避免一个段落很长,一个段落很短。

关于语言
介绍自己的时候,尽量不要说male, female,你可以说Mr.,,, Miss., 等这样就体现性别了。
要写完整的句子,不能够写祈使句,或者是用bullet point来罗列信息,这样显得不够正式。
尽量避免平淡的语言,譬如说nice, acceptable, satisfactory, good等等。这样的表达会显得申请人平庸,而且感觉推荐人也是没什么热情。
用Impressive, exceptional, extraordinary, outstanding, excellent, remarkable, distinguished这些相对来说热情一点的单词更好。
不要出现歧视性的语言(也就是不关注merit,不要提到的性别、种族、身体疾病、婚姻、容貌、年龄等等),这样感觉不专业和客观。
譬如说,尽量不要写“what this student has achieved is amazing considering that she is a single mother raising two children alone”。 除非这么写可以突出自己的一些能力,譬如说时间管理等等。
关于内容
推荐信一般是赞扬。这个和PS有很大的不同,PS有些时候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缺点可能显得比较客观,但是推荐信如果出现批评或者对于申请人缺点的描述,就会影响申请。
有时候,可能会说申请人某段时间有过问题和挑战,但是最后一定要说,这个问题和挑战解决了。
描述一个人的特点需要有区分。
譬如说人品和技能是两个不同的方面,要分开写不同的段落。如果写在同一个段落,别人会很难看懂这段话的内容。
推荐信一般都会对申请人(你自己)进行赞美,但是赞美要真实。
每段话第一句话可以对申请人的一个优势进行描述,下面的句子最好出现一些factual evidence(具体事实作为证据)。
譬如说: Mr. …is an excellent student with excep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这样的话,远远比不上Mr… is an excellent student with excep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He has demonstrated this quality in numerous group assignments and class discussions, in which he successfully convinced others to accept his view without hurting the feelings of his classmates, and develop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by making a strong impression as good listeners and reliable confidants.
推荐信的篇幅有限,不要贪心写很多个点,专注2-3个点去写。
申请人的一些特点如果和学习不是很有关系(譬如说做义工、去打工等),不要在推荐信去写,可以在PS里面出现。

只写推荐信作者和所推荐人有交集的内容。
譬如说推荐信是教授写的,那么和学生的交集应该是教学、写论文等,如果推荐信里提到了学生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感情纠纷的事情,就比较怪异。
这已经是超出了教授对一个学生的正常认识范围。
推荐信表扬申请人的时候,不要太过极端和肉麻,譬如说he is the best student I have ever met. I am surprised by his unique talent. He is more intelligent than his classmates. 等等,都不是很真实,而且也是教授自掉身份的一种表达。
“当你说自己很出色,或者是遇到的某个人很优秀,很有可能你见过的人不多,看过的世界还不够大”。
推荐信不要出现教授并不擅长的领域的内容。
譬如说教授是教金融的,尽量不要去说学生在计算机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因为这不是教授的专长。
就像一个医生只能代言手术刀,不能代言杀猪刀一样。
当你选择推荐人的时候,尽量选择和你目标专业和学科相关的推荐人。
譬如说,你在申请会计,如果你的推荐人是教化学的,这样就比较滑稽。如果你化学很好,你就应该读化学。推荐人的名气很重要,但是以为的追究名气,和你八竿子打不着就很假了。
另外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哪些优点写进去是加分项的话你可以私聊我,我帮你做判断。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来捣个蛋。

这是John Nash(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申请Princeton时候递交的推荐信:



就两句话,言简意赅。

希望有帮助。

===================================================

谢谢各位的赞O(∩_∩)O~~,我在补充一个候居里夫人给爱因斯坦写的推荐信:
Henri Poincare and Marie Curie to the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Zurich

Herr Einstein is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minds that we have met. In spite of his youth he already occupies a very honorable position among the foremost savants of his time. What we marvel at him, above all, is the ease with which he adjusts himself to new conceptions and draws all possible deductions from them. He does not cling to classical principles, but sees all conceivable possibilities when he is confronted with a physical problem. In his mind this becomes transformed into an anticipation of new phenomena that may some day be verified in actual experiences…The future will give more and more proofs of the merits of Herr Einstein, and the University that succeeds in attaching him to itself may be certain that will derive honor from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young master.

Herri Poincare
Marie Curie

中文译文:

爱因斯坦先生是我们有生以来所认识的人中间最具有独创性的才子之一。尽管他年纪尚轻,却已经在当代最杰出的学者之间有一席显荣地位。尤其使我们惊叹的是他非常容易适应新的概念,并从中得出各种个能的推论。当他遇到一个物理学问题时,他从不拘泥于权威性的原理,却可以想到一切可以想象的可能性。这一点在他脑中得到融会贯通,使他预见到许多有朝一日终将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证实的新现象….爱因斯坦先生的才华将来一定能得到更多的证明。凡是能罗致这位青年学者的大学,必将获得附骥之荣。

亨利·庞加莱
玛丽·居里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0 发帖IP地址来自
刚结束这一学年的招生,前后看了好几百封推荐信,说说自己的看法。当然别人也许有不同的看法,我说的只代表我个人的评价标准。本文谢绝转载。

首先说实话,不管哪国的学生,50%以上的推荐信都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基本上就是为了凑个数。经典的格式就是Mr. XXX上过我的xx课,我的课用的是xx教材,课上讲了xxx, xxx, 和xxx,Mr. XXX得了多少分,课堂上表现如何,然后跟上一堆形容词,最后“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如果三封推荐信都是这种凑数用的,说实话让人很难去评价你。很不幸来自中国的申请材料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哪怕教授亲自写的不少也是这种格式,然后GPA不同学校不一样也不好比,GRE sub也不怎么说明问题,所以到最后大家只能看毕业学校和排名。我当然知道像高考一样用这种单一指标去评价人是不对的,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最怕的还是花了钱招进来一个严重不合格的再想办法把他踢出去,而不是埋没了一两个GPA不高的好学生。另外在PS里面就不用提自己的学校是985、211了,招生委员会里面一定会有中国人,中国学生的申请都是中国人在看,哪个学校的学生质量比较有保证大家心里都清楚。

好的推荐信一般来说需要两点:细节和比较。写推荐信的到底是正教授还是副教授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举个好的推荐信的例子:Mr. XXX上过我的课,期末成绩在xxx学生中排第x。后来又和我一起做本科生科研,在这期间他读了xxx, xxx, xxx教材,学习了xxx, xxx, xxx技术,然后我们一起做了些xxx问题,解决/推广了xxxxxxx。Mr. XXX在我们的科研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xxxxxx就是来自于他的想法。我们的文章后来投到了xxxx杂志。在我xx年的执教生涯中教过xxxx学生,指导过xxx学生的科研,Mr. XXX在我的所有学生中排在top x%。过去我的学生里面和Mr. XXX类似的是AAA( P校PhD,现在在B校tenure),DDD(S校PhD,现在在Y校tenure-track AP)和GGG(H校PhD,现在在J公司担任某某职务)。。。。。。

还有一种好的推荐信就是来自名声如雷贯耳的大牛的。不是那种“我们学院最有名的教授”,要整个本学科内所有方向的人都知道他才行。我不能把人家的原话贴出来,不过确实这样的信里面几句话就够了。

另外说两点,一是中国人确实都比较谦虚,但是再谦虚也不要在推荐信里面写负面的东西,写我觉得Mr. XXX在和别人交流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写Mr. XXX因为“mental problem”休学一年后来回来又赶上了课程,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别的国家我不知道,但是美国的习惯是推荐信里面只说好话,没提到的地方那就是不好的。如果一封推荐信里面翻来覆去地写这个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工整认真就是不提成绩,潜台词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第二就是千万不要作假,不要断后人的路。比如来自某大国的申请材料,每封推荐信都是吹得天花乱坠,成绩单上一堆挂课的学生,推荐信里面敢说这个人在我们系800人里面排第一,结果就是这里的学生谁都不敢招。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1 发帖IP地址来自
以下仅仅是我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希望能对正在准备或有意向申请留学的朋友们有帮助。
我认为推荐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选择合适的推荐人,另外一方面是推荐信的内容。

1、推荐人
首先,推荐人要熟悉申请人的学习和工作。推荐人要清楚的知道申请人出国留学的动机和学习计划,最好有过比较密切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如果推荐人是外国教授,而该教授和申请人申请的学校又很熟悉,这种推荐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很少有申请人可以找到这样符合条件的推荐人;如果推荐人是跟所申请的学校没什么关系,那么就要找在申请人所申请的专业内很有名的专家,像拥有院士之类头衔的人,经常参加国际交流,这样的推荐信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过找这样的专家写推荐信也是比较难的;所以对于大部分申请人来说,找推荐人还是以找熟人为主,相对会比较容易配合你的申请,二是在评审委员看来也是比较合理的。

2、关于推荐人沟通
我认为最好当面提出,这样可以得到老师最直接的答复。如果没有机会,发邮件也可以。后者的好处是自己可以深思熟虑,组织好语言,避免与教授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坏处是可能许久得不到回复。

3、关于推荐信的内容
(1)不要过分夸大事实。
推荐信的目的是呈现申请者多方面的表现,佐证申请人的优势和亮点,但不是夸夸其谈。要有事实支撑。一封好的推荐信是申请者能够通过列举真实的,具有启发性的事例或者描述申请人在某方面具备的潜力和特长,与其余申请材料配合,进而支撑整个申请定位。使申请人在众多与自己条件相当,甚至比自己条件更优秀的申请群体中脱颖而出。但要注意,单单靠一封好的推荐信,很难达到被美国优秀大学录取的目的,推荐信讲究的是“与其余申请材料的呼应和配合”。

(2)避免内容雷同。
有些国际学校,一届上百学生只有一个升学顾问即counselor。有些counselor甚至没办法从学生堆里把你的脸认出来。可想而知,你的推荐内容怎么可能有个人特色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建议要提前做准备,比如提前一年去找counselor聊一聊申请的规划,保持密切的沟通,让他知道你除成绩以外的表现,争取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不仅是counselor,其他任课老师也一样。

以上内容仅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果有小伙伴还有问题的,建议去wordsunny咨询下,我的申请材料都是在他们平台完成的,导师很负责!

祝,申请到自己满意的院校!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2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什么互动的话对你应该了解不多,推荐人应该了解申请者,可以写出很多关于申请者学术潜力的细节的人。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选择推荐人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推荐人的名气:有一个名声比较不错的推荐人肯定是对申请加分的。
·推荐人给予的信息量:推荐信必须要有足够的关于学生的信息量,也就是说推荐人必须要了解你。如果推荐人只写“该生在我的课拿到了满分”。招生官手里已经有学生的成绩单了,完全不需要推荐人再说一遍。推荐信的作用是其他材料的有力补充,而不是重复。招生官更多希望看到有细节,有生活,个人化的信息。
这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是推荐人给予的信息量>推荐人的名气
推荐信效果分析
·推荐人是否有名?
1)有名+强力推荐: Great!
2)有名+非强力推荐:Bad
3)有名+平淡推荐: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推荐人不太有名,所在单位/学校/公司是否有名?
1)有名+强力推荐: Great!
2)有名+非强力推荐:Bad
3)有名+平淡推荐: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推荐人既没有名气,所在单位也没有名气
1)强力推荐: Good
2)非强力推荐:基本没戏
3)平淡推荐:说了跟没说一样
推荐人容易犯的错误
·事例错误。我看到过一位推荐人强力赞扬学生做的一个项目。但是这种项目在我们学校基本是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知道这个学生所在学校的水准不是很高。
·文法过于复杂。研究生院第一轮材料审阅就会看推荐信,但是教授们一般只有1-2分钟浏览一封推荐信。如果你的推荐信包括大段又复杂又生涩的句子,教授们很可能随手就扔在一边了。
·缺乏事例。这也许是推荐信最容易犯的错误。推荐信不是评语。如果没有具体事例,哪怕推荐人一再表示:“该生学习非常努力。” 我们也无法知道这位学生到底有多努力,这样的评语是非常苍白的。
·忽略申请者/推荐人/招生官三角关系。推荐信其实是三个人参与的一项工作。招生官在考量学生的同时也在考量推荐人。一个不合适的推荐人反而会伤害一个合适的学生的申请。
推荐信选择策略
·仔细阅读推荐信要求:一共要递交几封?有没有明确的推荐人要求(上司,教授,同事)?是否需要填写表格?
·制定申请策略,确定各个文书所承担的作用,以及推荐信所承担的作用。
·选择推荐人。确定你希望他们的推荐信达成什么目的。如果你申请多所学校,你可能需要不同的推荐人推荐到不同的学校。推荐人最好能覆盖你做过的不同的事情,避免推荐人重叠覆盖事例(比如同一个项目里的同事和上司都做你的推荐人)
·和推荐人交流。如果推荐人不介意,交流的越多对申请越有利。
· 感谢推荐人,外加提醒截止日期。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3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和教授没互动,这个很正常。因为在国内,为了提升GPA和TG成绩,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局限在这些上面,很难在教授层面上有太多的互动机会。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写好推荐信,然后教授过目后签名,你这样,其他人大多也是这样子的。我在Duke做招生助理期间,看过的绝大多数国内学生的推荐信其实都没什么亮点,很多时候都是瞄一眼就瞄一眼,没有任何印象,有没有推荐信其实区别都不大。当然我并不是说推荐信就真的用处不大,而是大多数人的推荐信用处不大,没掌握推荐信真正的作用。有的同学说我的推荐信和传说的好的推荐信区别不大啊,我想说细节决定成败,甚至“气质”决定成败。好的推荐信必定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让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优秀的你,而不是没有支撑的描述。
关于推荐信写作的要领,一来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二来要有意识地和该教授的科研方向靠拢,来表现你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具体怎么写,你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针对“推荐信”的普遍写作方法:
由于推荐信的格式和体例申请的学校会有专门的说明,一般流程:上申报学校的官网→下载推荐表格→寻找教授→按要求撰写推荐信→签字盖章→封存电邮
推荐信基本内容:
(1)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介绍。
(2)推荐人对被推荐人的基本评价。
(3)推荐人可以着重介绍被推荐人曾经获得的奖励,发表过的论文,参加过的重要学术会议,以及曾在学生组织或学术团体中的任职等来支持自己的评价。
(4)推荐人还必须清楚地表明被推荐人留学的身份是研究生还是访问学者,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是什么。如果大学提供了现成的推荐表格,则必须按这类表格认真逐项填写。推荐表格中一般有学生综合评估的一项,即要求推荐人说明该生在所教的学生中应列为前5%,10%,或25%等。这种评估是指教授的个人评价,可以稍高一点。另外,推荐表格上常有许多难以填写的项目,遇到该情形可填"I don't know",亦不致对该生的评价有何严重影响。
(5)准备“推荐信”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而言,推荐信需要三封,最好三封各有其强调的重点,以完全申请人的特点与才华,推荐信的基本组成除信头、发信日期、收信人姓名、地址、称呼、签名、推荐人姓名、职务等外,信件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各项:
a.被推荐者全名:不可全文都只写Mr. Huang和Miss He,需要明确写出被推荐者的全名至少一次。
b.认识期间:何时认识,或认识多久?
c.认识程度:偶尔见面或者密切接触,例如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等。
d.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老师或者部门主管等。
e.学业成绩:讨论申请人擅长与不擅长的学习领域。
f.个人成就:在学校、工作或家庭中的特殊表现。如曾经获得某种奖学金、工作中表现优秀等。
g.特殊才能: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殊能力。
希望能够帮到你~~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4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看MIT对推荐信的要求:
·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should be no longer than two pages each.
Please choose recommenders who are able to provide specific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How long and in what capacity have you known the applicant?
· How does the applicant stand out from others in a similar capacity?
· Please give an example of the applicant's impact on a person, group, or organization.
· Please give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of how the applicant interacts with other people.
· Which of the applicant's personal o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ould you change?
· If you are an academic/technical recommender, please tell us how well the applicant mastered the subject you taught or supervised and in what ways the applicant demonstrate this mastery.
· Please tell us anything else you think we should know about this applicant.
找推荐人,一定要找跟你熟悉的教授。如果没有交集,这样的推荐信内容会很空洞。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5 发帖IP地址来自


许多人在准备推荐信时都感到很无助。哪怕你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哪怕你日夜无休地准备申请,推荐信似乎都不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推荐人可能忘记提交推荐信,可能出人意料地在信里写了负面评价,这类推荐人坑学生的“恐怖”故事我们时有耳闻。

如果你在高中里不是尖子生,或者你的SAT分数不够完美,那么推荐信的分量就显得格外得重了

难道,你只能默默承受准备推荐信的压力并且自求多福吗?

并不是。

有人认为大学推荐信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相反,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推荐信。

怎么做到呢?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假设你的梦想学校需要你提交三封推荐信:如果你可以请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来当你的推荐人,可以让他们依照你的意愿来写任何内容,你会想让他们在信里写些什么?
你会邀请谁来写你的推荐信?一封理想的推荐信该传达哪些信息呢?完美的推荐信应该包含以下特点
1. 推荐人对你够熟悉
理想的情况是,你的推荐人已经认识你很长时间了,和你相熟,对你有多方面的了解

如果你选过某位老师的一门课,这固然好,但如果你选了她的两门课则更好。更理想的情况是,你选了这位老师的两门课,而她同时还是你的辩论教练。如果你在她的监护下在米兰度过了一个暑假,如果你是她孩子的临时看护人,如果她喜欢读你写的诗……总之推荐人对你的情况越熟悉越好
2. 推荐人给你高度赞扬
推荐人对你的赞词不仅要出色,而且要引人入胜,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们都会有一封引人深思、可圈可点的推荐信

或许推荐信本不该如此,但这种情况是大学录取文化使然。仅有一封精心构思但缺乏闪光点的推荐信是不够的,而连中规中矩都称不上的推荐信则更不可取。
3. 推荐细节具体
推荐信里只有赞美之词是不够的。赞扬还需要详细的事例来支撑。故事的细节越具体,推荐人对你的赞扬也越令人印象深刻。

以接下来的故事为例。

“- 高一和高二的时候,张三选了我教的三门高级课程,我发现他甚至比大部分高年级学生学得还要好。- 有一次一名学生因病缺了一周的课,我让张三去帮她补习。有的学生可能会因此骄傲自负,但张三并没有这样。
- 张三不仅是一名聪明的学生,他还十分慷慨友善。”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详细的事例,所以推荐人对张三的评价才更容易让人记住。4. 推荐内容充实具体
一封好的推荐信不能过于简短,因为推荐信还需要令人难以忘怀的小故事来充实。

一条可借鉴的经验法则是:篇幅不少于四分之三页,也不必超过两页。但如果能够保证质量始终如一,而且推荐人又有很多话要说,那么多写一些也无妨。
5.包含有比较的称赞
大学不仅想知道你本身有多优秀,还想知道和你的同学及其他申请人相比你有多优秀。一位前哈佛招生官曾对我说过:

“在哈佛,我们希望知道你是最优秀的。我们只招最好的学生,因此我们希望你的推荐人能这么评价你。如果你的推荐人说‘这名学生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或者哪怕是‘最优秀的之一’,我们会对这样的评价十分重视。”
比如上文提到的张三在推荐信中被拿来和高年级学生做了比较,你也需要用类似的方式来突出自己。

推荐信该由谁来写?
即使推荐信的内容比推荐人更为重要,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在推荐人的选择上掉以轻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尽管实际上这并不太可能),还有以下这些因素需要考虑:
1.名气越大越好
你的推荐人是不是知名人物,或者对校方而言是重要人士?

一封来自马克扎克伯格的推荐信一定会吸引斯坦福招生官的注意力。但如果扎克伯格的这封推荐信不能正面评价你的个人品质,那么你就需要对名人推荐信三思了。
2. 关系的重要性
你的推荐人和你所申请的学校是否有什么联系
他是否是这所学校的校友
他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这所学校任教
他是不是学校的捐赠者、支持者,或者和学校关系友好
你申请的学校是不是特别熟悉你的推荐人的事业
在选择推荐人时这些因素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3. 内容比推荐人重要
你只能找到没有名气、没有资历、和目标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的推荐人?
并没有关系


我再重申一次,推荐信的内容远比推荐信的作者重要。这点需要切记。在同等条件下,名气和声望这些因素仅仅是次要的。
当你向人索要推荐信时,你需要思考你希望信里写些什么,以及谁来写这封信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老师当你的推荐人,那么你应该给她提供一封自荐信,里面列出你需要她强调的优点、用于说明这些优点的事例、还有和她的课相关的素材,便于她在写推荐信时作参考。把推荐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告诉你的推荐人你希望他们说些什么,不必害羞。
很多人甚至会对此感到乐意!如果你能够说明推荐信的大致主题并提供细节材料,推荐人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因为你可以掌控推荐信的内容,你应该想办法让你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活动经历和附加文章等材料相互映衬、相互支撑。如果申请是一幅拼图的话,推荐信就是这幅拼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块。你需要确保所有的申请材料能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出你独特的一面

在这里我还想要说的是,前两天和我同事C.M(宾大和普林斯顿的前招生官) 聊天的时候,她和我说到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办都明白中国大陆申请者存在“推荐信由学生撰写,老师签字”的情况,作为招生官的他们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分辨出一个稚嫩的年轻人笔触和有经验的大学教授的笔触。一旦招生办发现你的材料有造假嫌疑,你的被录取几率就非常渺茫了。Cat建议大家,还是让你的推荐人亲自去撰写推荐信,如果他们不会英文,还请找一个认证过的第三方机构翻译。虽然流程听上去繁琐,但是总比因为推荐信不合规而惨遭拒绝,得不偿失的要好。
如果你有申请美国大学或研究生的需要,可以通过“引知小助手(微信ID: GetInGenius)”联系引知的留学申请专家。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5: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们找来了几名在国外大学招生办工作过的申请导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从各位申请导师在招生办的经历来看,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力度确实比较弱,因为学生自己写推荐信这个情况在中国实在太普遍了。很多教授就算答应给你写,其实也不一定如你所愿,效果不一定好,跟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力度上没法比。但这并不是说国内的学生就只能破罐破摔,不重视推荐信了。
首先中国人的推荐信大多是自己写的,这一点无论是老外招生人员还是和咱们申请导师一样的同胞,其实都非常清楚。但你要做的,就是尽量自己写得真实靠谱,因为说句实话,作为招生人员见过的推荐信太多了,中国学生的推荐信问题又比较雷同,翻来覆去都是那些问题,稍微瞟一眼基本上就pass掉了。
其次,好的推荐信不管是推荐人写还是你自己写,它所要求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除去开头结尾一些比较固定的套路,我们主要讲一讲主体部分(也就是主要的评价部分)应该怎么写。

一、基于真实,适当编造
自己写推荐信的难点就在于需要自己去站在推荐人的立场上夸奖自己,这不仅仅是身份的问题,更关键的是以推荐人的身份如何恰当地评(夸)价(奖)自己。因为作为学生,其实是很难以推荐人的身份很容易把自己夸得太浮夸,空泛,没有说服力。换句话说,你没有“入戏”,你没有真正进入“推荐人”这个角色。
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是真诚。而作为“推荐人”的扮演者,你也需要做到这一点。真诚既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国外大学招生人员非常看重的要素。失去这个前提,你的推荐信的效力可以说就会大打折扣。
原则上,不要轻易描写自己不存在的东西,那叫编造,是非常不可取的。而如果你不是说谎的高手,建议不要轻易尝试,大多数人的谎言一眼就能被看穿。
但自己写本身这个行为就已经是在编造了,所以我们只能在尽量基于真实经历的基础上去编造。注意,这里的编造并不是杜撰你没有的品质,而是在真实经历上稍微虚构你没有的经历,但体现的还是你本身就拥有的优点。
所以,基于真实,适当编造,是自己写推荐信的指导原则。
题主的问题,更在于和教授完全没有互动。因此就算你扮演着教授“推荐人”的角色,但仍然没有具体的施法材料。怎么办呢?那就基于你所已经拥有的材料(并非你和你的教授有交集的素材,而是你自己的经历)。
首先,你要明白国外大学看重的是什么?需要你展现哪些优点?
其次,你要清楚自己有哪些优点。
最后,你要找到支撑自己优点的具体事例。
对于研究生的申请者而言,可能大学看重的是你的学术能力,潜力,态度,以及其他相关的优秀品质。而你就要围绕着这些去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你有哪些经历去支撑这些优点。

1)细节!细节!细节!
首先是正面评价,咱们的申请导师见过的最蛋疼的是只列出优点完全没有例子支撑,比如写“该学生很努力”然后就完了。作为招生人员,看到这样的推荐信几乎是毫不犹豫pass掉的。稍微好一点的,比如“We often discussed new and more efficient solutions to a problem. ”这至少是举了一个具体的事例了,不过还是不够。不够在哪?讨论的问题具体是什么?如何讨论的?怎么解决问题的。是的,这个例子写出了讨论过问题,但作为招生人员,他们没法仅仅从这样一段话看出你的什么品质,因为他们没看见讨论问题的具体内容,你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提出了什么建设性的观点。
细节是什么,细节是你做过什么科研,科研项目的内容是什么,你在其中主要负责什么,你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发表了几篇论文,内容是什么,发表在哪。一定要深入下去,不要停留在表面。有理有据就是你的每一个优点都应该有具体的事例去支撑,而不是空中楼阁毫无信服力。
再举个正面的例子,教授这样写:“我们有一个XXX项目,主要的目的是XXX,项目需要XXX的条件和XXX的时间。他在这个项目中主要负责XXX,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他只花了XXX的时间就提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方法的新办法,这个新办法的采用了XXX的理论,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加速了项目的进展,最终使得项目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完成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写作方法。
其次是量化,“该生成绩很好”肯定不如“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排top5、top10”。这种具体的对比,因为量化而真实可信。再举个例子,学校要在你们班上选几个尖子生去参加活动,那这个名单怎么选?还是得看学生在这个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是前10名还是前5名。

2)推荐的力度。强烈推荐还是保留推荐区别还是很大的,一定要说清楚。除了一些词语上的强调,比如“strongly recommend”、“without reservation”,还可以用对比。因为如果单方面的评价,阅读的人可能还难以形成具体的印象。但对比就非常有效,前面也提到了“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排top5、top10”,既是量化,也是对比。当然,为了更加凸显你的优秀,你可以写“在我最优秀的学生中也排名前列”,那些学生现在已经取得了什么成就(简单提一下)。这一方面说明你目前的优秀,也暗示了你将来的潜力。当然不宜写得过长,写明白就行。
力度上很多同学容易过头,居里夫人式的推荐信“In my numerous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rarely have I seen as talented or dedicated a student as XXX”。除非你真的是个天才,否则不要轻易这么写,那太夸张了。事实求是是最基本的要求。

3)慎重写消极、负面、缺点。一般不建议写缺点,即便是写一些消极的东西,也只能是看起来消极,实际上无关痛痒,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是夸奖。

二、推荐信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来说推荐信的结构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就是总分总,大家也不要去想什么新奇的结构了,可能ps你还能发挥一下,推荐信的功能性非常明确,内容讲清楚即可。

首段:主要介绍申请人和推荐人的关系,并表达推荐人很高兴给申请人做推荐。推荐信一般都是自己的老师或是实习项目的相关领导,如果是老师那么要说明白是你的什么老师,比如毕业论文的导师、专业课程的导师等等,如果是实习项目的领导,要说明白是什么领导,比如你的项目组长、实习公司的老板等等。关系要明确地说明,你和推荐人的关系决定着你这封推荐信的重要程度,也是招生官重视推荐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间:
1)这部分内容是作为申请人的老师或是领导对申请人的个人印象的描述,主要对申请人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处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这部分是招生官对申请人综合能力了解,除了对你的客观评价,这部分还可以加上老师或是领导对你的主观评价,比如精神态度、感染力等方面,这方面的内容既要有客观的评价也要有主观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招生官看到你,了解到你。
2)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老师详细展示申请人的课堂表现,或是老板详细展示申请人负责项目的内容;假如申请人的成绩不理想,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一些解释来扳回局面,比如可以让你的推荐老师详细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的成绩不理想,或是你需要转专业学习,你的老师可以在此帮助你在转专业学习上争取更大的机会。比如说明你对新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对新专业的表现等等,充分表达老师或是老板,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美国的求学。

结尾:再次表达对申请人的认可,并表示对申请人求学必成的信心,也会加上对读推荐信的人的感谢。

三、你为什么不考虑换一个推荐人?
小A之前回答过跟推荐人相关的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01440/answer/263357831
很明显题主找了一个不那么合适的推荐人。简单来讲,推荐人需要符合这个特点:
了解你并欣赏你。
然而题主的教授完全不符合这个条件,所以——

不换推荐人,那就只能尽量基于真实材料去编造,特别扭不是吗?

再来科普一下推荐人的正确找法:

1、如果你要找的是国内的推荐人
l 必须有逻辑清晰的交集。也就是你们两个怎么认识的,一起做过什么事,他如何能了解你的学术条件并作出客观评价。
l 如果推荐人是你的任课老师,那你一定要在他的那门课表现突出。
l 导师教授的方向跟你申请的方向最好一致
l 如果是中介帮你写的推荐信,请一定要省略假大空、以及俗套的废话。

2、如果你要找的是国外的推荐人
l 必须有逻辑清晰的交集(同上)
l 多和教授互动,展现自己的才华
l 如果教授不太喜欢你,不要强求。
l 广撒网,每个教授可能态度都不太一样,多接触,总有一款适合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