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19岁华人留学生失手打死人」事件大家如何看待?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3:00   5001   5
更新:央视新闻报道出来了,说实话,我还是很不愿意相信的。看到Max室友和母亲那里挺难受的。
http://tv.cctv.com/2017/02/13/VIDEQjZg5e3hOfFAElxaTXwz170213.shtml
希望Kiki能够得到法律制裁,就算得不到加拿大的 也要得到中国的。
至少,不能再让她祸害人了。
————————————————————
这是具体事件
大概内容就是 两名19岁留学生Kay和Max因情打架,后Kay失手打死Max(脑死亡)。Kay已被加拿大警方抓获 并判二级谋杀罪,判刑20年。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Kiki Tan却并没有收到警方侦查,并且作为事件的目击者成为主要证人。
提这个问题 并不是想帮Kay洗白 只是Kay毕竟已经被判二级谋杀罪,而另一个这件事情的主要参与及推动人却还“逍遥法外”
(以下内容没有直接证据 怎样评价看待 看大家)
Max是Kiki的前男友 因为某些原因 Kiki在劈腿Kay之后 教唆Kay去打Max(这并不是第一次了,Kiki在新加坡的时候也曾教唆男友打前男友,一个送进了医院20多个送进了公安局,后随新男友来到多伦多,后劈腿)
但是现在没有Kiki教唆Kay的证据,当然,Kay也不会提供,在上警车的最后一秒还在冲着朋友喊“take care of Kiki"。
请问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


又有新加坡知情人(也就是Kiki新加坡的前男友)爆料Kiki新加坡使前男友现男友发生肢体冲突的细节
这个图好像太长看不清 感兴趣的可以微博搜索 新加坡红领巾 关键词:加国斗殴致死事件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01:00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后续吧。
死者的家庭没有观众想象中殷实,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在国内念书,用vivo手机,父母穿着朴素,现在休学,在微博上筹款加拿大打官司的费用。
根据弟弟的说法,因为家里的条件只够一个孩子出国留学,所以让哥哥出国了,哥哥出国期间,曾一年花掉7万加币,声称是报名补习班,其实是给EX买爱马仕,并把三张银行卡都给EX,密码也是EX改的。
后死者父亲察觉花费过高,没有按照死者要求继续汇款,而是令其写下保证书,列明金钱的详细去向。而死者EX因为死者没钱,遂分手。
另一边,虽然凶手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指控女友教唆自己的新闻,我也不认为是这个男生爱女友爱得忘乎所以,为爱牺牲自己,到了这种节骨眼上,为求自保攀咬亲人尚不足为奇,更何况父母请了加拿大最好的律师为其辩护,能教的早都教了,单纯为维护女友而牺牲自己基本不可能。
设想如果此时凶手指控女友教唆,就算女友教唆谋杀罪成立,同时也等于承认自己有意图谋杀死者,这是谋杀罪的定性。
而事实情况是凶手在现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见面地点选择在半公共场合(有死者的两个室友在场),最后很可能以误杀罪入罪,情节上比谋杀要轻不少,目测是占据有利位置的,此时根本没必要,也要尽量避免把女朋友扯进来。
----------------------------------------------------------------------------------------
综上,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抛开女生不谈,两个男生的悲剧本可以轻易避免。
死者如果有一点点的家庭责任感,对父母有些许体谅,就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就不会拿父母的辛苦钱去学王思聪style泡妞,也不会喜欢上这种女孩,最后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另一边,凶手如果有点法律常识,遇事有一点除打一架以外的解决能力,有哪怕一点成年人的冷静,就不会听别人几句怂恿跟人约架,最后失手杀人。恶意揣测一番,凶手估计在国内没少做这种一言不合就约出来干架的事儿,但国内有父母,父母估计在当地也算得上小有权势,可以帮着摆平。可惜这次人在国外,又遇到个打架不在行的对手,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估计自己也没想到。
女生固然品德败坏,但大家也别因为两个男生长得帅就睁着眼睛说瞎话,把锅都甩到女生头上。
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如果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基本的法律常识,迟早都得栽。这次就算没这个女生,以后也会有另外一个,看上去是个很偶然的事件,其实也是必然,只是这次代价过于沉重,而死者再也没机会改。
整件事唯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死者还有一个弟弟。如果是独生子女家庭,无法想象他的父母要如何度过加拿大这个寒冷的冬天。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01:01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于这件案件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可以先点击查看我们整理的案件经过:
多伦多留学生斗殴致死事件:最是轻狂少年时
关于这宗悲剧,我们的评论员是这么说的:
由多伦多留学生斗殴致死引发的思考:把孩子送出国真的合适吗?

谢谢邀请,本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所立场
小编十五岁离家出国,来到举目无亲的陌生国度求学,所以对于这次案件里的主人公们小编从心底里是有一些共鸣的。
首先是无可避免的孤独感。小编出国后,前几个月确实是在兴奋与好奇中度过的:从未体验过的生活,第一次尝试的食物,形形色色的人物和节日...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出国前的想象无二。
但这种兴奋是总有一天会被燃尽的。再新奇美好的景色,经过数周数月之后也已经变成了一抹蚊子血,看到有其他人如同自己第一次一般对这习以为常的景色露出兴奋的表情时,内心还会发出一丝嗤笑。
当这个阶段来临的时候,那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即随之而来。你好像被困在了一个冰冷的玻璃罩里,任凭你如何呼喊,那声音却总是传不出去,反而从罩子内侧反射回来,震得你头皮发麻。
在这个时候,人会本能地像外界寻求帮助。而这时最能给予你安全感的,就是你身边的国人朋友。毕竟你们没有太多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就算是要交心也比和外国朋友要来得自然些许。这一点在案件中体现在于受害者王某的微博近乎病态的清一色全是关于女主谭某的内容。
可是由于经历太少,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容易遇人不淑或是交友不慎。小编身边好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国外的中学或大学交到的某些朋友,往往在某一个时间点你们之间的不满会井喷式地爆发,后来也就形同陌路了。
在案件里,王某也就是被害者和小编一样,年纪轻轻就出国求学。在这个年纪,对于性和爱都还处于懵懂的阶段,一旦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冲突便非常容易冲动或者是钻牛角尖。在这种远离家庭,身处异国的情况下,青年朋友们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最初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给自己留一些退路,以防交友不慎。如果处在一个身边都是血气方刚年轻人的环境下,更需要沉稳冷静,不管是说话做事都需三思而后行,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一场斗殴,三个年轻人从此踏上三条不归路,三个家庭又将经历多少撕心裂肺,一想到便让人难以释怀。
http://weixin.qq.com/r/YDkcBG7E4DOfrSpn92xy (二维码自动识别)

欢迎您订阅我们的公众号,我们会为您带来最专业的法律法规普及以及法律轶事速递。
感谢您对纵横律所的支持!
多伦多纵横律师事务所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01:02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赞了那个真不很知名的回答。

虽然同为留学生,但是说真的,留学生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不稳定的群体。上有藤校大神,为国争光的人,下有让我们留学生觉得丢脸的、让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留学生”这个标签,真的很复杂。

来,我来讲个故事。故事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我就写下这个故事,如何评价各位看官自己看。

2015年的圣诞假期末尾,身边的同学陆续回村,群里叽叽歪歪的讲着假期里的吃喝玩乐,小公主们开心的爆着照片,男生们愉悦的打着游戏。

忽然群里画风一变,炸开了锅,只因一句“我恋爱了。”

发这句话的人是我们高中元老级的一个妹子C,从freshmen一直念到现在,十四岁就离开爸妈出了国,很可爱的一个妹子,但是出生16年来就是没有恋爱过。本人所在城市很小,学校更小,高中就五十多个人,然而2015年的秋天是恋爱的秋天,身边中国妹子纷纷脱团,唯独她没有(因为中国男生都被挑完了,人少没办法)所以当她说她恋爱的时候,群里妹子们都很激动。

“我们在机场转机认识的,他就是属于特别会撩妹的那种男孩子。。”C开始滔滔不绝了起来,从男生撩的一手好妹子讲到他在军校高中上学,又讲到男孩子下面味道很奇怪。。。

是的,下面味道很奇怪。。。

当时群里妹子就集体高潮了。C和男生在一起时间总共不到24小时,C在认识男生的那天晚上就同床共枕了。妹子们纷纷按捺不住激动地内心开始讨要照片。

照片上是一哥骨瘦如柴的男生,顶着一个一看就知道是军校出来的大光头,身上穿着纪梵希的标准款,戴了副黑框眼镜(+1)长得不算帅,但是第一眼也不至于让人讨厌。因为他姓黄,群里妹子们都亲切的叫他小黄。

于是小黄和C就这么开始了两人的异地恋。从每天C的状态来看,两人时不时的是会拌拌嘴的,但是没怎么大事发生过。有一次C吃醋吃得厉害,闹得我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宅男都听说了。那天小黄和C在日常打语音,小黄和C炫耀自己过去泡妹子的经历,讲到小黄曾经看上一个培训班的妹子,不顾妹子已有男朋友这个事实,强行撩妹加上霸王硬上弓把妹子强了,轻松愉快的给另一个男生戴上了一个大大的绿帽子。C听到了之后疯狂吃醋不开心,觉得他居然上过别的妹子还拿来跟自己讲,真是简直了。

小黄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联系我们学校别的妹子帮忙解释认错,这才让我也知道了这事儿。不过他加了我一看原来我不是妹子,就再也没找过我,而追着别的妹子天天求帮忙。

事情过去的很快。2016的上半年,我沉浸在大学的申请和ACT中无法自拔,再反应过来时已经是春假,小黄要来我们学校了。C的住家表示理解,允许他们二人出去玩,但是由于学校的规则严格,未成年国际生不得在外过夜吗,C必须回家过夜。

小黄来的那一晚是晚上九点的飞机,C离开家之后给住家发了一条短信说我接到小黄了,然后不管住家怎么打电话发短信,一个晚上了无音讯。要不是C的室友知道C和小黄在愉快的嘿嘿嘿,住家就报警了。

小黄的春假和我们的春假是错开的,所以小黄在这里的几天里我们还是要上课。我那几天是没看到C来上学。据说这几天小黄就没有离开过宾馆。

暑假很快就来了。离开群体的日子算是让这对小情侣彻底离开了我的世界,一段时间我甚至忘了他们的存在,直到八月份一条QQ消息。

“Frank,能不能借我200?”
“我要露宿街头了”

。。。。

我没有多问什么,也不惊讶,默默把我支付宝里仅有的二十转给了他。他还不依不饶,问我要不要在他那里买点东西,我说我想买我也没钱了啊。。

过了几天,C的室友气愤愤的来找我吐槽,我才知道了这对小情侣这个暑假做了什么。

C和小黄见了彼此的父母,小黄表现不佳,在C的父母面前对C动手动脚,外加举手投足给C父母一种小痞子的感觉,小黄父母也不喜欢C的穿衣打扮和纹身,这段恋情被两方家长反对。在C家里的晚饭上,C的爷爷奶奶也表示不欢迎小黄,小黄气不过,拉着C当场离家出走。几天之后,C的父母打了110。当天晚上,在宾馆里,警察叔叔拷上小黄就要带走,C哭着喊着,站在暖气片旁边告诉她爸要是他让警察带走小黄她就撞死在他面前。

我估计警察叔叔是一脸懵逼的。

新的学期到来了,C的母亲因为暑假里发生的种种事情,不放心C一个人在美国,就辞了自己的工作,飞来美国陪读。2016的秋天,本人被大学折磨的心力交瘁,再听说二人的事迹时,已经是大事了:小黄进了美国的看守所,C花了数千美刀才将小黄保释出来。

问了问才知道,小黄和C在大街上吵架了,小黄似乎动了手,路人看不过,报了警。

我摇了摇头,打开微信,拉黑这段苦命鸳鸯,故事也只能到这里了。

我已经尽力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排除,如果文字中还是有流露,请见谅,面对这一对我真的不好控制。。。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01:03 发帖IP地址来自
要想不被烧,就他娘的离火远一点。 ——高天
前两天看到了这个消息。说实话,我是不在意到底谁有罪谁脱逃的。我懒得痛心疾首,也没空义愤填膺。看着网友们有的对死者倍感惋惜,有的对女生愤怒不已,有的对行凶者嗤之以鼻,我内心十分平静。
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多了,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也无力劝解每一个误入歧途之人。无论是把这个姑娘关起来,还是把这个凶手杀了,都无法改变这件事已经发生的事实,和它以后依然会发生的必然。
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不会告诉她不要成为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子,因为她不可能和她有一丝相像;我也不会告诉他不要成为故事中的那个男孩子,因为他肯定和我一样对打架一窍不通。我会和他说,这个世界上,是有阴暗的角落的。很多伟大的人很努力地把这些阴暗挡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我们干嘛要自己跑到哪里去接受命运的考验?阳光照射的还是大部分的街道,在上面愉快地玩耍不好么?
在被问及「用暴力解决问题」这件事的时候,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世界上没有人会回答「任何事情都应该用暴力解决」。但是总有不少人回答,「如果怎么怎么样,那就应该实施暴力」。我记得我在小社区回答过几个印象深刻的题,其中有一道是女孩子看到自己男友揍了一个插队的,有一道是比亚迪车主撞翻了一个违规并线的,这些人的想法是统一的——「对方做错了事情,是时候用暴力解决问题了」。在生活中遇到这种人,我压根不会关心到底对方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值得」用暴力解决,我就一个字——「跑」。
跑得离这种人越来越远,越来越远,远到他变成一个人眼无法分辨的小点点。
因为每一个这种人,都自认为会划下一道严苛的原则线,自认为自己的暴力永远是正义的,可他们极少意识到,自己既是立法者,又是法官,还是执法者。他们的所谓原则,基本上可以二字概括——扯淡。
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一句话,一件事,会被他判定在他的法律下有罪,然后对你实施惩戒。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不产生任何交集。
交一群「怂货」朋友,交一群你指着鼻子骂他妈他也只会指着鼻子骂你妈的朋友,交一群压根没想过「打架」是一个方案的朋友,交一群不光自己不会打架,朋友们也不会打架的朋友。
世界上好人这么多,何必去学怎么和坏人相处呢?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01:04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谢Yulin Wu 邀请。

咱们不提留学,就说说年轻人爱情观的问题吧。


这个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每次七老师出去吃饭,朋友们都会显得义愤填膺,都为两个男生打抱不平。

其实凶杀案发生的地方离老师家开车只有5分钟,离七老师的朋友家走路五分钟。每次去Finch吃饭都会路过那一段路。

前天晚上也从那里经过,房间里闭着灯,没有一丝生气。邻居昏暗的灯光一闪一闪,总想着已经逝去的男生现在是否还在附近游荡,觉得自己死的冤屈。

曾经在这个屋子里,一对年轻人有过多少温存,有过多少的甜言蜜语,有过多少的海誓山盟。

我仿佛看到了年轻不懂事的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爱情故事一样。

某一个瞬间,毫无防备的爱上了你。

在寒风中等待你放学。

冒着大雨给你买最爱的巧克力。

相约一起考上理想大学。

我会爱你一辈子,你要陪我到永远。

搬离学校,同居一起,逛宜家,买家电,仿佛看到了30岁以后那个家的样子。

其实不只在多伦多,在任何中国任何一所大学,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然而。。。

男高女帅,相亲相爱。一言不合,上脚就踹。

我有时间,可以选择我的最爱。
我有时间,不要忍受你的缺点。
我有时间,可以选择和你离开。

这就是年轻的好处,也是年轻需要付出的代价。

或许你对我说这就是年轻人的恋爱观,这就是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但是我们要从这件事中看到,年轻可以玩,但是不可以丧失做人的底线。

不是住在一个屋檐下就叫爱情,有可能也是室友。
也不是说几句山盟海誓甜言蜜语就会永结同心,也有可能是糖衣炮弹。

有可能时间发生在加拿大,还是小留学生群体,所以问题被无线放大,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哪儿都屡见不鲜。

多少学生下载过陌陌,又有多少女生在支付宝求点赞?
还有多少同性群体在布鲁迪微信的写下约炮“免聊”?

社会进步了,生活富裕了,而爱情却慢慢廉价了。

廉价的爱情并不值得珍惜,约炮得来的快感消失最快。
于是,我脚踏几只船,我让后任打死前任,又有何妨?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要阅读申请人的故事。
他们有从儿时便相识的同性伴侣,即使中国社会没有在法律上承认,可他们依然相伴到了暮年。
他们也有离异再婚的家庭,虽然历经人生的抵挡起伏坎坷,却扔把对方的骨肉视为己出。
我也遇到过在病榻前,那双牢牢握紧的双手,也遇到过临终前,深情的永别之吻。

所以,为什么会发生打死前男友的案件?
是年轻吗?
是没有责任吗?
是不尊重爱情吗?

我想或许是人,和欲望带来的可怕。

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警钟,告诉自己珍惜现有的,不看锅外的。也希望去世的小帅哥来世可以遇到真爱吧。

最后再说一句,爱情是自己的,出事儿了最伤心的却永远是父母。年轻人做事不要太伤父母的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