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两年前的心态和题主是一样一样的. 就分享下经验和感受吧, 希望能帮到忙.
生长于二线内陆省会城市,家里系下岗职工家庭.学习不好本科渣三本毕业. 而后有幸进入某跨国饮料公司的区域总部. 13年底动了出国的念头.半年多的准备,14年中进入美帝最便宜的一所区域性大学读硕士.
家境一直紧紧张张.父母有的不多,却一直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我.
高考后的我一直以为自己会读一所大专学校,虽然分数过了三本线,但学费确实是个大问题.
非常幸运的是,2001年下岗的父母的赔偿金在07年高考前夕发了下来.
父母异常爽快的让我报了三本.
不得不承认,我们学校确实是所卖文凭的学校.在校期间各种翘课玩乐,不学无术.
最后还是凭借个性开朗善于交际,混过学生会.加上极大的运气成分,最后找到了工作.
工作3年,所在城市生活压力极大. 周围的一些同学在事业上渐渐有了起色,社交圈开始分化和疏离.
喜欢阅读也爱上小社区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而20多岁就被房车捆住今后二三十年的生活也确实不是我想要的.
跟父母商量后,父母决定如果能顺利申请到差不多的学校,就同意用攒下来买房子的钱支持我读书.
半年在职复习,考过雅思和GMAT, 不知道和多少留学中介打过交道,最后机缘巧合得知了这所美帝最便宜的商学院.排名不好看但好歹是所正规院校. 接近一年半的时间,吃了不少苦头.半工半读,父母的支持,加上自己的积蓄以及申请到的奖学金,真的花家里的钱合计大概13万左右吧.
对于美帝留学来说,这应该算是少的了。
想和题主分享的是, 小社区是精英主义泛滥的地方.而我个人观察会觉得,小社区式精英主义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分享者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通过淡化努力的过程和强调成功的结果来强化社会阶层分化对个人努力的影响.
而站在个体的角度来看,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是不公平的,也是一个渺小的个体无法选择的.
这个事实曾让我一度感到绝望.
可真正出了国,这种由于社会阶层分化所带来的差距感会更加突出。
你周围有同学每天下馆子换着法儿吃好的,你就只能买超市打折的鸡腿之类的天天累成狗还得自己回家做饭。
商场打折的时候同学们都结伴各种血拼,你只能在网上网下打折店淘便宜的衬衫应付明天的面试。
在你出国之前这种差距感也是存在的。只是国内的社交圈大,你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而到了国外,无处可躲的情形会让你变成一只鸵鸟,拼命的把头埋在自己的沙子里,躲在家里那都不去。否认你的生活,否认你努力的意义。让你想尽快的结束这一切。
很多人过不去这一关。这一年来我也会非常非常想念国内的生活,也会不断的质疑当时自己的选择。
可是人生不就是这样么。挨过去这一关,还有下一关。
我还在闯关的路上,希望题主也要一起加油。
更新01/18/2017:
感谢各位的关心与支持。
答主已经毕业,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求职之后,终于在去年年底找到工作。
目前人在纽约,生活也走上了正轨。
很多人跑来询问答主的学校。
答主申请的是德州农工国际大学,隶属于德州农工大学系统,坐落于南德州边境城市拉雷多。
这一关算是勉强及格。
抬头看看,之前好像没有路地方,也是被我们硬生生的趟出来了一条。
大家都要加油,
祝大家闯关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