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留学的女生怎么能尽快融入外国人的交际圈?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34   4241   5
因为毕竟是女生不可能总是去pub之类的地方而且住在学生宿舍都是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希望能够交到外国好朋友,但是一直觉得很难融入到外国人的圈子中,真的不希望自己虚度这段在国外的时光,所以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引。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4:53 发帖IP地址来自
融入英国学生的圈子?
       虽然中国学生会对于留学生,做出了莫大的贡献,无微不至的服务,伴随着绝大多数的同胞们。
       但是,留学,除了一张文凭的给予,更重要的是语言,思维,文化观念的改变,提高,升华!
       我不是说中国留学生会不好,但是人在海外,朋友越多,路子也越宽,有一定数量的各国好友,能增添你的魅力,锻炼你的语言,冲击你的思想,甚至提供一条冥冥之路,让你从捷径到达终点。
       假如你要回国工作,一些你认识的各国朋友,可以在公司向海外拓展时分帮忙;假如你要留在英国,这种交际能力乃必需品,并且这些朋友在国外都可以互相照应。大学,是一切社交的开始,一个模拟的小社会。如果一个人能和不同种族,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底蕴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未来会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呢?至少在人事方面可能性会小上不少。
       我在牛津读了中学,现在在Bradford读动画,我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我骄傲的是,我有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他们让我在Bradford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并且还提高了我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而我的方略,纵览如下,仅作参考:
1. 在新生周多参加活动。新生周的活动,都是用来让大家欢聚一堂,互相认识,结交好友,拜兄弟把子的绝佳时光,在这时,每个人都会用最友善,最平和的态度来对待你,你在此时,可能是他们对你讲英文讲得最为标准的时刻,因为他们对你是国际学生的顾及。然后便是和他们一起喝酒,唱歌,跳舞,友谊便自动建立起来了。
2. 在课堂上的同学,也会有机会互相认识,趁着下课的时候请教一些问题,然后互通姓名,说几个笑话,讲讲自己来历等,友谊也会来敲你的门。而在新生周时认识的朋友,可以在这时候互相了解对方。
3. FACEBOOOOK! 这一点,无论是在学习上,在社交上,用他,来拉近你和各国朋友之间的距离,岂不美哉?
4. 他们有PARTY,别推辞,参加不会让你掉一块肉,反而增加了亲密程度,让别人认为你可以与他们打成一片。
      而且,我认为,交友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为了交友成了一种乐趣和远离损友,特提几点建议:
1. 先伸出手。不要让别人认为你是一个羞涩而内向的人。
2. 大秀才艺。有什么才艺,唱歌跳舞画画弹琴,秀一手!酒香也怕巷子深,让他们知道你的内涵,你的底蕴,你的才华,对你顶礼膜拜。
3. 多讲英文。英文不好不要紧,就怕自认为不行。英文提高,来自训练,多讲,多听,然后多了解一些他们的习惯,让自己也喜欢他们的爱好,不要拒绝爱好,音乐,饮食等的舶来品。
4. 有幽默感。一个个的笑话,无论高矮胖瘦,无论高雅低俗,每一个人都喜欢幽默的喜剧演员,而不是呆板的“XXXXX是XXXXXX的XXXX倍,而XXXXX证明了XXXXX在XXXXXXX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的XXXXXX。
5. 勿交损友。有一些居心叵测者,会邀请你:Wanna have some T-shirts? 2 and half T-shirts costs you 100 quid, not much, huh? Or I give you for free as a friend of you? 这种人,会将你误导入歧途,而且把你变成骷髅僵尸吸血鬼,一生霸业从此与你无缘。
以上,便是我给出的几点建议和看法。希望大家在交友之路走上快车道,但也要注意路况安全,别摔入泥水坑!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4:54 发帖IP地址来自
帽君觉得融入外国人的交际圈首先肯定要找到共同的话题,没有话聊怎么能会有后续的什么j活动呢?
几百年来的发达历史,让英国旁友们在艺术领域有着较高的素养。莎士比亚名句,卷福式黑色幽默,亦或是朋克的张扬不屑。
英国人,总是那么特别的存在。
刚到英国的留学生,难免一时无法融入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那么最快速而且便宜的提高艺术素养,和英国旁友有话可聊,就是逛博物馆了

今天,英国留学归来的JOEY小哥哥将毫无保留奉献他的英国博物馆攻略。

留学小白扫盲视频栏目

留学小白扫盲时间
视频更多料!4G看也不亏哦!

精华笔记
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在博物馆里能有很好的体现。在伦敦市区的任何地铁站,你看到的永远是博物馆、科技展、歌剧、莎士比亚这些能代表英国文化的东西,可见英国人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下面呢,就我去过的博物馆来跟大家聊一聊~
大英博物馆

那大英博物馆相信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网上太多关于它的攻略啦。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呢,提前下载了一个app,上面不但有详细的地图、参观路线的介绍。



如果能在伦敦呆的时间长一些,或者你就在伦敦上学,那我推荐抽出一两天时间来,好好逛一逛大英博物馆。

相机博物馆


走出大英博物馆之后,对面的小巷就有一个相机博物馆camera museum。只有不到100平,两层小楼。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19世纪的银版摄影相机,二战时的莱卡旁轴胶片,到现在的数码相机,应有尽有。


△ 小哥哥的作品
为什么重点说这个小博物馆呢,因为小生毕业之后就在这里办过一次摄影展Nightsin London,是一组纪实类的黑白胶片摄影。展品有不少是老板的私藏。也有一些是可以出售的,对胶片摄影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淘一淘。
国家美术馆

骑自行车也就十来分钟,就能来到特拉法加尔广场,这里感受下英国人的高冷和骄傲吧。广场中央就是海军元帅纳尔逊的纪念碑,就是那个打败拿破仑的男人。

馆内,我最喜欢英国画家威廉·特纳的名画《无畏号》也象征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光辉岁月。

美术馆的存在并不是国家力量的象征,而是纯粹地“为了提升大众审美情趣,提升国人对于艺术知识的涵养”。所以很多美术馆从建成之日,就承担起艺术的使命,除了免费参观,还供学生临摹学习。

展馆内的展品也很是感人,集中了英国艺术的精华,梵高、伦勃朗、莫奈、埃贡席勒……对了,聪明的你一定发现英国美术的特点了吧?那就是——他们没一个是英国人

Emmm……





肖像美术馆

如果逛完国家美术馆天还没黑,如果你想成为instagram达人,那隔壁的肖像美术馆非去不可。我去的时候正好是007:spectre上映,所以美术馆在搞一个詹姆斯邦德的主题展,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台前幕后的影像。

自然博物馆


其实,我第一个去的博物馆呢,既不是大英博物馆,也不是国家美术馆。而是自然博物馆!简直是所有男生童年时的美梦!去看一看六层楼高的恐龙化石,两节大巴车那么长的水怪,几亿年前的植物,谁不想去看看啊?
华莱士展览馆

一说华莱士的名字,是不是想到一个满身肌肉大兄贵,或者一个美国记者呢;不过其实,人家是一个少女心爆棚的贵妇人。

这种洛可可的艺术嘛,诞生于18世纪的法国,继承了巴洛克艺术家的奢华与宏大。走到任何一个展厅,都能感觉到当年王族贵胄的荣耀,我觉得逛博物馆还是要了解一下艺术和历史的。

想象下啊,如果你跟妹子去逛华莱士,妹子在那儿忙着拍照晒朋友圈,这时你就在旁边引导一下:洛可可欧洲古典建筑艺术的顶峰,室内装潢极尽奢华,又大胆装饰以来源于大自然的图案,体现了海洋文明的享乐的欲望与探索的野心。那你说妹子会不会对你刮目相看呢……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好了,都说当代英国文化,是由足球和艺术构成的。足球是男儿挥洒出去的热血,艺术是永留心间的温存。在伦敦的博物馆之旅中,走慢一些,多想一些,体会下几百年来英伦精英铸就的辉煌吧。

————帽君声明————
帽君的回答的一般是通识答案,对大部分情况有效。
有澳洲或者英国留学的私人情况的问题私信或者评论吧。
重度微博网瘾少女,在@易酱的出国攻略 私信,更快回复~
PS:
感谢大家厚爱,帽君的私信越来越多了。我的时间也很宝贵,为了帮到真正想去留学的同学:
1. 请直接说明你的疑问,不用寒暄。
2. 我能提供的协助只限于英国澳洲的高中、本科、研究生(我不懂的东西不敢瞎说),其他国家爱莫能助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4: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觉得我蛮有发言权的。

作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对英国的历史文化不太了解,口语也不是很好,性格还很内向。

在英国并没有刻意去融入或者找外国人交朋友,但是还是交到了三五个很好的英国朋友。

本身我朋友也不多,三五个要好的对我来说已经够了。

因为我是学新闻的,时常要做采访,所以有一丢丢关于交流的小经验。

1.不要因为英语不好而害羞。在英国你一定会有一段时间的社交里听不懂对方说话,插不进他们的交谈,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很正常,这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被排挤在外,大大方方听他们聊天,看他们聊的是什么,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回去之后查查他们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下次聊天说不定可以用上呢。

如果是一对一的聊天,听不懂不妨告诉对方你没听懂。最近看了一本书写到和人交流一个小技巧:聊对方想聊的。聊天内容80%集中在对方身上。我个人的经验就是:多问对方问题,保持追问的状态表示你在耐心听对方说话,你对她/他是好奇的。

还有一个经验在课堂或者学术讨论会上也很实用,我记得我参加一次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们,你不需要准备问题,你要认真听,然后随时准备jump into the questions.就是你要锻炼自己提问题的能力和勇气,保持思考的状态。

2.作为一个学新闻的学生,我有一个优势就是会搜集信息。我时常查看学校官网的活动,本地的报纸,还有社交媒体如Facebook也很好用,会提醒你当地的活动或盛典。你不妨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这是一个很好接触当地文化生活的途径。

3.社团活动,如果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那真是太好了,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是不用考虑语言障碍的,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做完之后大家就能够加深了解了。

比如说我喜欢攀岩,所以我在攀岩课上碰到了我的西班牙语老师并且一起组了好几次队,久而久之就很熟悉啦。

4.如果你真的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妨多多联系,比如周末可以约着逛个街或者平日里可以一起去喝杯咖啡啥的,英国人其实还蛮好相处的,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高冷。

5.保持微笑。这是我街头采访做出来的经验,有一次我做采访的时候,拦了一个脚步匆匆的阿姨,阿姨说她本来赶着去开会,但是看我笑的很好看就接受我的采访啦。

所以说,笑容永远是最通用的语言啦。

6.关于好听的话。好听的话谁都喜欢听,但不是谁都会说的。

我记得有次采访当地政府官员,班上同学去预约都被拒绝了,但是我却约到了。因为我查了资料,说了对方最在意的话题,采访的内容也是她最拿手的而不需要浪费时间准备的。所以呢我拿到了采访的机会。

好听的话,最好用在对方在意的点上。

比如说我有时候穿夹克出门,会有人过来跟我说我的夹克很漂亮,说实话,我会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很明显我只是在随意的穿。不过当然我还是会了解到对方是善意的。我实在找不到话又想表达我的善意时也会夸头发夸耳环口红的。

有一次我去做采访的时候,有个老爷爷问我是干啥的,我说是学生,他非常正经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个模特。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简直要开心坏了,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多么会聊天的老爷爷啊!我要像他学习!睁着眼说瞎话,不,一针见血的能力多么强,一眼就看出了我是个多么在乎外表并会为此而飘飘然的人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说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真的,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这种好话不是说在恭维讨好,而是一种机会百试百通的交流方法。

7.、不要有目的地去交朋友。
交朋友这件事么,不要太功利也不要太急于求成,我亲耳听到一个欧洲的女生抱怨中国人只有在问作业的时候才会找她聊天,笑哭我了

(今天写到这里啦,我之后想到了再补充,希望对大家有用)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4:56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英国生活,一切事情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与你的英文水平,只要英文好,能够理解到英式思维,跟他们沟通能够互相意会,在交际方面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还是花心思去学习英文,在英国生活提高英文水平比什么都重要,例如每天都要听BBC的新闻,还有看英剧,一定要多看,推荐一个BBC的节目叫How to,非常英式思维,搞懂他们说话打招呼的方式,以及一些开场白,这会让你在非常迅速的融入他们的圈子。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4:57 发帖IP地址来自
挪威籍北京人。小学就到了北欧,现在奔三了,还没有融入,现在回国了,神清气爽。
是的,我的答案有点悲观 - 我觉得想要完完全全融入当地人的圈子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海外的二代,三代华人,更多的还是和自己族裔走得更近。文化,习惯上的根本差异,不是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的。过于刻意的融入,只会让自己产生认同感危机 - 一方面想成为‘老外’,刻意与国人疏离,一方面又怎么都只能在‘老外圈’边缘游荡,买尽笑脸却身心疲惫。
当然,与外国人交朋友还是值得鼓励的 - 我的建议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与老外交朋友 - 而不是一个想要变成外国人的奇怪亚裔。你要相信自己很酷,中国人很酷,中国文化很酷。相信我,会有外国人对你感兴趣,并且你们也有机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至于融入,没有必要。
我二十年前移民北欧,现在回了国,放弃了挪威几乎完美的待遇和福利。如果你对其中背后的原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个人公众号 - 名称:维京女侠  ID:vikinglady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