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我在美国吸到的空气都是甜的。?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14   4771   5
辱华先不说,姑娘说的是实话,污染还有xx确实是中国发展阶段里的两个痛点,再一次佐证了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但特意在这种场合拎出来重点比对,并且只提母国的差,过于片面,好的只字不提,略有忘恩之嫌。
也不是直接贴标崇洋媚外,但她的言论让这么多人感到很不舒服,确实有问题。


不是我玻璃心,自己老妈再有缺点,也不想在外面,当着看笑话邻居的面,片面地品头论足,没毛病。


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14:07 发帖IP地址来自
认为sweet只有“甜”这一种意思,这真是“每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中国式教育的缩影。
让我们来查一下牛津子词典,sweet到底是怎么解释的。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14:08 发帖IP地址来自
昨天看了杨同学的演讲,心里确实有一点不平静。个人感觉她主要想表达的是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是一个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国家。杨同学作为一个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她对于言论自由肯定比我这个工科板砖生更加敏感。一般人们认为的中国的“不自由”其实主要就是针对政府对舆论的管制,各种论坛社交平台对于发言类容的管制,以及政府对于艺术作品内容出版的管制。所以杨同学如此突出美国的自由,从这一点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觉得她的这种表达方式是不合理的,不要说做为美国知名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就算是一般课堂上的演讲我觉得都是不合理的。
其实大家争论的焦点就是杨同学的演讲稿中对她的祖国的批判,对她家乡的批判。先不说美国与中国的好与不好。我觉得这是一种缺乏自我认知的体现(也不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简单地说就是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你的根基。我出生在湖南长沙,籍贯冷水滩,现在叫永州了,湘江边的一个小城市,我3岁那年就岁父母搬去了广州,之后我一直在广州生活。每当别人问起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都会说我是湖南人但我在广州长大。如果他们再问得细一点,我会说从户口本上来说我的籍贯是湖南冷水滩。我当着别人的面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也毫不忌讳地直接说家乡话,尽管我的家乡话听起来确实挺土的。但是我为我家乡的一切感到自豪,我的家乡方言也是人类语言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忘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否定,如果一个人看不起自己的过去,那又怎么能让别人看得起你。一个对昨天忘恩的人,谁又能保证将来他不会对今天忘恩。
杨同学的演讲稿中一味的捧美国贬中国,经过了4年的大学教育她依然没有辩证地去看这个问题。现在的中国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矛盾的加剧。但我们中国有56个名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各种菜系,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么。孰不知有多少中国文物在国外的博物馆中都是镇馆级别的展品。美国又真的这么好么,不说别的就拿言论自由这点来说,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因为在微信里聊了几句看似违反法规的问题,比如作弊,打黑工,而在机场被直接遣返取消签证,很多家庭不富裕的留学生在美国打黑工是非常常见的事。有些人甚至是因为自己所加的某些群里有人发了看似不健康的图片而被遣返。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建议入境的时候把微信qq微博这些app全部删除以备检查。其实在美国,如果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敏感话题都会进入政府的监控系统,只不过没有威胁到公共安全人家暂时不管罢了,这其实不是跟中国差不多么。
其实我觉得不管将来在哪里生活,不管将来世界会变得怎样,就算你移民到了火星,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所代表的都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请把我们祖国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请一定要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好了,第一次在小社区答这种题,大家想喷就喷吧。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14:09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近,网上热烈议论马里兰大学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毕业感言。这位留学生把国内的空气质量环境形容为一出门就要戴口罩,否则就要生病,而每次回到美国一走出达拉斯机场,感觉到整个空气仿佛都是甜的。这位留学生还把对于美国言论自由的赞誉拔高到与人类自由呼吸一样不能缺少的程度,暗喻中国的言论自由状况与中国的空气质量一样的糟糕。什么是少不更事,恐怕没有比这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发表的毕业感言更能诠释这句民间俗语的含义。

首先,真实是叙事和说理的前提,如果缺乏对事情真实和客观的描述,由此衍生的说理是无法令人信服的。这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恰恰在描述中国国内的空气质量环境时,夸大了真实的状况,明显偏离了客观和公正的立场。给人的感觉是,她对于国内空气质量状况夸张描述,是为了营造强烈对比的修辞效果而刻意渲染出来的。这种夸张描述对于大多数从未到过中国的马里兰州的美国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而对于那些渴望了解中国的其他美国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她的演讲从一开始就注定很难获得了解中国现实状况的海外留学生和关注此事的国内民众的认可。她的演讲受到网上的抵制和批评,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其次,真诚也是言论自由的好伙伴。如果不是出于真诚,而是怀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去发表言论,这种言论是不值得认真对待的。我宁愿相信,这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热爱她的家乡和亲人的,她对于养育她18年的这片土地也是有感情的。她内心并不真诚地相信她演讲的内容。事实上,这位女留学生的毕业感言内容空洞、浅薄而幼稚,通篇是词藻堆砌和华而不实的修辞表达,文章毫不吝啬对于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溢美之词,却感觉不到她内心真诚情感的流露。其三,有启发意义的见解、批判性的思维以及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得到鼓励。令人遗憾的是,这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演讲中除了重复诸如“言论自由”如空气一样的陈词套话之外,几乎没有带来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和意见。

举例而言,她在演讲中提到,她在中学历史课学到的独立宣言中“生命、自由和追寻幸福”这些词句对于她来说之前毫无意义,直到她来到美国马里兰大学之后,这些美好的词汇才变得亲切可人。这其实恰好反映出她对于自己国家历史的无知。她并也许没有意识到,从她一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和进步的时代,这使得她可以顺利地完成她的中学教育,在家人无私和慷慨的支持下,远渡重洋,来到彼岸开启她的另一个自由和幸福之旅。而她的祖父辈在她的年龄很可能经历战乱、外族入侵,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辈很可能因饥饿、贫困以及战争威胁而倍尝艰辛。在那些苦难的年代,中国人何尝没有梦想过美国独立宣言中“生命、自由和追寻幸福”那些美好的事物。她可能不太明白,只有民族和国家真正走向独立、富强之后,人民才有可能去争取和获得这些美好的事物。就象当年撰写独立宣言的美国政治领袖,他们号召和领导美国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和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一样,经过二百多年曲折而漫长的经历,美国才达到现在这种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程度。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确仍然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然而,把自己的国家当作为嘲讽和丑化的对象,恐怕并不能为这位留学生赢得更多的认同。就象是来自于某个非洲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在赞扬美国的经济成就同时批评本国经济的落后一样,不能期待以此可以赢得他的美国同学的喝彩。原因很简单,这种意见和思想是没有价值的。

其实,这位留学生的家人、朋友以及众多的网友早已原谅了这位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只是由于互联网的过度发达,把一个根本不应该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炒作成了媒体的焦点。这位姑娘的毕业感言看上去更象是一篇中学生的习作,根本不值得网友耗费如此众多的笔墨。有好事者把相关视频放在网上大肆炒作,其动机究竟如何,令人费解。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14:10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个问题热度慢慢消下去了!再回头想想,我有几句!

首先,我们不说爱国!要求太高!我们说言论自由和她的故事!杨的确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但是!!!言论自由不代表污蔑事实!我也是昆明长大的,大家戴口罩大部分是因为感冒了! 杨说,在国内带5个口罩才能出门!这完全就是扭曲事实!我不知道其他城市,但昆明带一个的人都少!一个大学生,连尊重事实都做不到!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14:11 发帖IP地址来自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我不评价美国空气到底是不是甜的,往返机票跟签证加起来也不到五千块钱,感兴趣的自己过去吸一口就知道
我只想说,最好跟这种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