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日本留学生毕业后都回来了?在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04   4461   5
准备要去留学,还想留在日本工作,但觉得现在好多去留学的都又回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未知的困难么?我好慌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4:23 发帖IP地址来自
感觉这个问题怎么火药味那么重。
首先表明一下态度,这个问题是不是成立实际上从数据上来是成立的。按照文部科学省统计的中国留学生每年来的增长和每年就职完成的留在这里的数据来看,另外删除掉文部省统计不到的那部分非日系企业就职的或者没有填进路后续的或者是创业的或者是在华人企业就职的那部分,“大部分”这个定义确实没有错,可能题主提出的时候“大部分”这个定义是印象論一样的提出的,不过确实是接近真实的,不过在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就不知道题主是出于什么用意在问的了,这个只有题主本人知道,是对未来的恐惧还是对日本就职的不易或者这里的生活的难度或者就职后晋升空间的局限,可能有很多原因在那里,不过每一个人作出的选择都是只关乎其自身的将来的,事实上选择这件事情对于旁观者来说没有什么说三道四的资格的,作出选择后值不值得,会不会后悔,是不是能够自豪,最终是自己主观的东西。
作为一个在日本生活了十年的人,个人说一下相对客观或者我主观可以得到的一些数据和情况,仅作参考。
日本就职系统和中国和欧美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要进入这个系统,我所说的就职系统是包括了リクナビ协作,各上层大学垄断了很大一部分人脉关系的就职系统,主要针对应届生,因为我是文科,之前指导过2年就职也是文科,理工科的研发职不太清楚,只说文科。
文科在日本就职的话不像欧美系和中国系的转职(中途采用)等那么容易,大部分在新卒采用的时候会定掉你的半生,其中包括了业界,公司规模大小等等,这是很无奈的社会就职的文化和系统的问题,很难通过短时间来改变的,日本的企业的正社员制度有点类似国内的事业编制,也就是公司不倒的情况下不太会开除人的,也就是说公司会养你一辈子,也希望你为公司干一辈子的活,当然随之带来的是比较健全的保险保障和逐渐的晋升空间和加薪(关于外国人的晋升空间稍微延后点讲)
新卒采用是日本大部分企业吸收员工的主要方式,而日本的新卒采用周期提的很早,一般来说基本上本科生在大三就要开始,而读修士的话在修一入学基本就要开始了。

造成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人读大学院的比较少,一般来说读大学的话四年读完出来工作的占了大部分,所以总体来大一适应学校大二到大三混迹各种社团活动,大三进入就职状态是一个常见状态。而我们留学生来了以后,如果是考本科的高中毕业也就算了,如果是大学本科过来后一般不会去选择再考本科了,肯定是去考修士了,修士只有两年时间,这样平行推移到本科的时间轴上去也就是一入修士就开始找工作了。

然后这个系统的最重要部分其实是在学历这个问题上,学历问题造成了非日本的学历基本无缘进入这个就职大系统中,当然你要说有各种中介贩卖人口来做契约社员和各种派遣的那是論外了,还有进入华人企业(比如华人不动产,营业做的好会有很高的提成比例,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类的和日本系统不太一样,也在这个大系统之外,另外大部分专门学校的学历是不进入这个大系统的。
总结下来也就是 日本的学历 本科或者修士以上,会进入日本的新卒就职的系统,然后鄙视链和筛漏的第一关就诞生了,这就是能不能考上日本的大学或者研究科就成了第一道关卡,说实话见过太多的来了两年语言学校什么都没考上回去的,也有来了只顾打工根本不学习的,也有之后去了专门学校拖签证或者以为专门学校毕业后能正常找到工作的,当然其中有少部分的人还是留下来了,不过大部分的都回去了,这就是你说的毕业大部分日本留学生回去的第一个筛选篓了。

当然这两年日本政府因为高龄少子化的严重,变得更加对外国人就职促进用心了,不过变化还是比较慢的。


根据文部科学省平成30年的调研报告,实际上的增长还是挺可观的,不过这个比例数要大幅增长短期内还是比较难的,不过比起十几年前来说确实就职门槛放低了不少。
然后关于回国之后是不是发展的好,国内是不是真的很适合发展,这也是根据每一个人的,首先每个人自己拥有的学历和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以及人脉关系就是不一样的,然后是不是在日本无法立足回国就一定能发展好,这个就看个人了。当然你可以有一个好爸爸甚至一个好干爹,那说实话很多符合逻辑的东西就不需要说了,因为不需要逻辑不需要个人努力,自然有上面的人给你安排好很多东西,这个就是降维攻击了。然后不同的城市对于不同人的习惯和发挥也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每个人的选择都说不上什么对错的,只看个人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了。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4:24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问题问得( )
1、我不知道毕业后选择回国的比例到底是多少。答主是凭感觉顺嘴给定论的吗?这真不是一个好的提问习惯,不仅在小社区,在学校问老师或在职场请教同事,都是对自己不利的提问方式。
2、回去的可能,为什么只会想“日本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同时能想到“当事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学会习惯着多角度思考,绝对有必要,也有实用啊。
我认识的留学生里,回去了的理由:
○没能拿到就职内定,不得不回去。
自身不积极找,没找到就回了;学校和专业缺乏竞争力,类似野鸡大学,没能拿到正经公司的内定;语言太差……在目前大环境下,只要日语口语凑合,不嫌弃公司牌子大小,要找到合法的正式工作其实很容易。再不济,去华人中介公司也是条出路。
○家里主张回去,本人在日本的工作又平淡无奇,感觉未来无惊喜。
基本上回去也是回老家当土著,买房等经济压力不大。又能充分利用亲戚同学等等的人脉关系。一样是平淡过日子,还是回去的好。毕竟现在中日两国的薪资水准差距越来越小,这点增大了选择回国的砝码。
○工作多年,生活稳定的回去了
比较早的那批独生子女,考虑父母年纪大了,以及孩子的中文教育等问题,辞职回国。因为有工作经验,深谙日本社会及日企文化,在国内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对高薪工作。不过,他们已在日本拿到永住,房子也没卖,出租着。
日本没发生什么,中国强大了,让留学生在毕业选择上不再单一。
但是呢,大环境不过给了个平台,有没有两把刷子上去精彩一下,还是得看各人能力。


留在日本的,也不是中国怎么了。看看他们前天怎么过年的吧
《照片记录我们在日本过春节》之2019年版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4:25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日本能待下去的一般只有两种人 能融入日本人社交圈的 再就是有华人小团体的 其实在日本生活稍微有点能力的工作都不是问题 最大的敌人是孤独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4:26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日本读的本+硕,去年3月毕业,留日工作差不读1年了吧。
基本上选择回国的都是权衡利弊之后觉得回国工作更适合自己才会回去的。以下依据我自身经历列举一下。
1 薪资待遇
身为一个新卒每个月睡前29万日元(按1比6算约合17k左右吧?没好好算过),每年4个月份工资的奖金。每年每月固定涨2万日币。对比国内我周围硕士毕业的同学,他们的平均薪资是5k一个月。
2 加班
我当年找工作的硬性条件就是绝不加班。万幸找到了一家早9晚5的公司。快一年了加班的次数20次以内,平均每次加班40分钟左右吧,15分钟为1单位计算加班费。对比国内同学义务加班加成狗。
3 公司的同事
周围的同事都对我很好。也没见到过什么勾心斗角。制造业本身节奏就没有那么快,也不存在踩着别人往上爬的现象,公司内离职率也很低。虽然也有几个艾斯比,不过也还算可以接受。但是平时的聚餐和喝酒很烦。就算周围的同事对你再好也改变不了文化隔阂的事实。工作上身为新人后辈要很小心,酒会被邀请了也要积极参与。我个人平时不看电视不关注日本的流行走向,只喜欢宅在家里玩游戏,所以会没有什么共通语言,心会有点累。对比国内文化隔阂基本没有,周围的小伙伴们下班后跟同事喝酒吐槽周末看电影,业余很丰富也很愉快。
4 房价
最近有买房的欲望去打听了一下。新宿区的翻新的二手房40坪大概3千万日币。(普通会社员年收大概4百~5百万日币一年)有生之年买套房市中心一环内的房子完全有可能。如果我不怕折腾稍微远那么一丢丢一套别墅(一户建)也是轻轻松松。虽然是木制的差不多15年左右就要彻底大翻新一次。。。。对比国内,普通白领凭自己的努力上班在北京一环内买套40坪的房压力应该会很大。
5 婚姻
日本女孩子对房车并没有硬性需求。国内分情况吧。但是主流还是要有套房的。哪怕不是全款只付首付。
6 出行
地铁不出意外很准时。东京圈内比起自己买车坐电车会更方便。对比国内上班堵成狗。
7 饮食
不多说。是真的单一。对比国内花式完爆日本。
8 交际圈
很窄。我周围的好朋友基本都回国了。自己每天公司公寓零点一线。5点下班回家开始各种游戏直到睡觉。很孤单。基本没什么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也都很忙,跟日本同事又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私下里吃饭就跟任务一样还不如去玩游戏看动漫。对比国内的小伙伴这方面很快乐。基本没有心理压力。
9 环境
整体环境无论是绿化还是空气完爆我的老家(东北某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4:27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一个即将回国的留学生不请自来回答一发。
修士一年级时候考虑是否在日本就职的时候,我作一下利益权衡,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从现在来看,我上个月刚拿到广州某大手日企的法务offer,以这个为例来做对比。
收入方面毫无疑问日本要高的多。文部省数据,文科院生月给是23w4k日元,折合人民币14k,我这个公司给我的一个月9k,也就是说为了一个月多5k人民币,我需要牺牲:
1.吃。在日本饮食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普通餐馆一顿至少也要30人民币上下(比如松屋),下馆子去个居酒屋最少150块人民币。在广州,永远有8块钱的盒饭(笑)去商业中心跟朋友吃饭一顿也就50-70块,100以上就能整个不错的了。而且吃的种类上,中国也比日本要多不少,至少我来日本两年多,已经摆脱了“今天中午吃啥”这种人生究极问题了,毕竟都是那些东西,没得选。。。
2.住。除非公司提供寮,东京房租动不动最少8w日元折合人民币5000左右,面积不超过30平,通勤时间动不动半小时以上。在广州,我公司旁边的70平房子一个月2300,走路8分钟就是公司,虽然比较偏远但是就算是去市区也就不到一小时。。
3.人际关系重铸。我是个社交需求比较大的那种人。重铸人际关系意味着我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且日本人很喜欢喝酒,偏偏我又不喜欢喝酒,emmm。
4.职位选择。一个公司,法务这个岗位很难让一个外国人来做。日常的工作内容对日语要求很高,聘用一个才刚来日本几年的留学生对于公司来说风险太大,所以周边法学同学在日本都选择了营业职,很少看到能做法务的(至少我这边如此)。而且终身雇佣制意味着你很难跳槽,然而在国内,哪天我做腻了,检察官,法官,律师,这些职位我都可以选,而且国内跳槽都是家常便饭,没人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
5.父母。独生子女想要回家尽孝,这个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没法比较。
在日本,我能够得到:
1.低房价。这个方面我手头没有数据,不过就我在大阪的体感,日本一线城市房价确实是比国内一线房价低的多。
2.空气质量。广州这两年空气质量也是差很多啊,更不说北京了。
3.生活安逸。我只说我的主观感受。我觉得在日本生活,比国内来说,我不需要思考很多。子女入学,买房,养老,这些在国内是大问题的东西,在日本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同水平收入之下,日本要比中国安逸得多。
综上所叙,对于我来说,觉得如果追求生活安逸的话,日本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仍然有进取的心态,想更进一步的话,回国是个更好的选择。
以上是我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其实哪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一切都是利益考量之下做出的选择。




讲道理我不就黑了一下北京空气嘛。。。至于把答案踩下来嘛,哎。。不过听说北京空气好了我还是很高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