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02   5882   5
本人新晋德国留学生一枚,出国后几个月感觉思想尤其是生活习惯产生了一些变化。例如:
垃圾分类;去超市总要准备好硬币,因为购物车需要钢蹦才能取出来;
有一些在国内没见过的:在超市、商店向其他顾客询问东西在哪,人家说完居然会领着我去,有老人也有年轻人。
有一些怀念国内的事:国内治安好,社会稳定,不用为生命和安全担忧。

想知道大家在留学、移民生活开始之后都有了哪些不一样的习惯?
(请先说明国家^_^)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2: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业导师 西北大学 黄学姐 提供
大家更多的谈的是自己习惯上的改变,但对我来说,留学是真的对我的人生有很大影响的。
相比起原来的自己,我变的更加成熟,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在其中收获很多。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的故事,希望能对想去留学的小伙伴产生积极影响啊!

[h1]Part I[/h1]从小学到初中,我都能算是学习还不错的孩子。很快能做完作业,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 老师也很喜欢我。
但是可能是因为国内体制的问题,我从来没有纯粹的感受到过学习能够给我带来的快乐。
记得高中时,每一节历史课我都会托着下巴,心想着:这学的内容也太无聊了吧。什么时候能下课呢?
到了八年级时,我的父亲开始了解到了美国的高等学府,并和我分享美国学府的高等教育。
我从爸爸那里听到,美国的优秀大学教我们的是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如何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做题目。
美国大学的教授对他们所教的内容都做过非常有深度的研究,并且他们教书时充满着热情和激情。
经过一番分析后,我发现美国的教育更加人性化,不但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个世界和生活的本质,更可以让我体验一下真正的“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着手转学。
当时我的英语词汇量很小,我想进入的高中需要我考SSAT并且拿到高分。
当时的我只考了2000分左右(满分2400),但最后我还是因为运气不错成功考进了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以下简称SAS)。
到了SAS以后,我最不适应的就是文化和语言上的突然360度转变。
语言上,我的英语水平让我很难上课发言,平时最爱说话的我突然变得非常安静起来。
文化上,所有同学都非常开放,社交上的我却非常拘谨。
我无数次怀疑自己:我到底适不适合来这个国际学校学习?这里的文化我能够接受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的英语也一点点变得好了起来。
在SAS,我第一次发现了历史的魅力。在我的IB历史课上,我们展开一个又一个对于冷战的讨论,分析美国总统到底是带着什么心态向共产主义国家发起挑战。难道是仅仅因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冲突,还是背后又不为人知的政治原因?历史课上的故事,辩论,和分析让我开始爱上历史。
我渐渐发现,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有原因,而这样的认知让我意识到了任何事情其实都有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法。一旦我们把一件事分成无数个片段,我们就可以追述到事情的起因,并思考解决方案。

[h1]Part II[/h1]高一很快就结束了,我开始思考大学应该去哪里念。
冲着要去美国高等学府的目标,我开始着手大学的准备。
想要进入美国TOP30学府需要注重三件事:(1)成绩(2)课外活动(3)文书。
我总共考了SAT两次,因为读了国际学校英语比较好的原因, 阅读文法和写作没有太大问题,主要就是攻下数学。
SAT取得了1550的不错分数以后,我就开始准备SATII。
一般的大学需要考两个SATII ,我选择了考美国历史和数学。
最终在复习准备后,我考了800分的数学和790分的美国历史。对付应试考试的秘诀就是不断的刷题,练习,记忆。
因为我上的是美国的学校,所以校内的成绩也是至关重要。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发言,认真听,下课可以和老师聊一聊,这样可以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那老师写推荐信的时候也会给你写一封优秀的推荐信。
美国大学非常看重校内的GPA,所以一定要努力考好学校里的test。
我觉得很多同学会担心,如果学校里的成绩考不好的话,是不是就没有希望进入最顶尖的学府了。事实上也不完全是这样的。
如果你能够有出色的课外活动展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热情和积极的话,也是照样有机会进入顶尖学府的。
很多同学会问:活动应该做什么?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做什么活动都可以,只要你带着心去做,把它做好,做出影响力。我有朋友特别喜欢美食,那他高中的时候就专心做菜,写食谱,在餐厅实习,然后创办自己的美食俱乐部。他到处寻找最优秀的材料,作出让人感动的菜。我也有同学特别喜欢计算机,那这种同学就会编程,自己写游戏,app等,参加Hackathon拿到名次,这样子也可以打动招生官。
我自己对社会问题特别关心,所以我当时决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非盈利组织。在1.5年的时间里,我把我的组织从一个人都没有壮大到了一个150人的组织,帮助450个留守儿童,为他们建立足球俱乐部,让他们在课余的时间里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在做这个活动时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政府对于农名工和农名工子弟的政策,并且我觉得我的能力得到了极其大的训练。
从联系当地学校到募集资金,我全部是从0做起。

在创立我的非盈利组织的同时,我还出版了两本书。
一本书我翻译了留守儿童的日记,把它从中文翻译成了英文,让更多的美国友人可以了解中国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另一本书是我自己做的关于留守儿童政策的研究,把我自己的想法写了进去。


除了这个留守活动以外,我还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我很喜欢西班牙语,所以我在学校里成立了西班牙语俱乐部,给小学生设计西班牙语活动课。
我还是学校模拟联合国的社长,因为我很喜欢讨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模拟联合国也让我学了很多,要站在不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国际政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h1]Part III[/h1]考完了试,准备完了活动, 就到了最后冲刺阶段。
我特别喜欢写作,也非常喜欢表达自己,所以写文书是我能够发挥的地方。
在我的个人陈述里,我写了我对美国嘻哈音乐的热爱。这表面上是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但是对我来说,嘻哈音乐是被社会排斥的人向全世界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我觉得非常激励人心。我把我做的留守儿童活动和嘻哈音乐联系起来,然后说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最终,我拿到了UC Berkeley,Northwestern,UCLA, 和Boston College全额奖学金的Offer。
我最终选择了在芝加哥附近的Northwestern(西北大学)的offer,因为我觉得学校真的非常美丽。这个学校是美国排名第十的学校,师资力量和校友人脉都比较强,我认为比较适合我今后的发展。
进入了西北后,我也很纠结应该学习什么专业。
很多人说要学习经济,这样容易找工作,但我觉得也不完全是这样。
只要自己能够有想法,有能力,任何专业都可以找到优秀的工作。
我目前准备学习哲学和历史,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学科能够让我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把自己变成一个链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在学业外,我对创业和商业很感兴趣,所以我挺想尝试自己创业的。西北的学生创业中心非常有意思,我现在也在创业中心帮一个做有机鞋子的公司打下手。

[h1]Part IIII[/h1]总而言之,美国留学之路是一个自我认识和成长的过程。虽然这一路上会充满艰辛与苦难,但总而言之而是非常值得的!希望各位在读这篇的文章的你们也能踏上这条充满挑战,充满收获的人生之路!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2: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大的两点:
1)集体的自我组织能力与精神。在美国,人是自我组织的,是一个个完整的,断裂了孩童与父母联系特征的人。美国非常讲究团队合作,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是不同的。在国内,人的人格并没有充分发展,即使成年后也保留诸多与父母的连接(父母负责找工作,安排相亲,房子靠父母买,等等),这些在美国是不可思议的。在我留学的班上,大家都是靠分工、章程、文化来彼此约束和管理。而且这些都是大家集体讨论决定的,没有中国那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下面的人也省了脑子去思考)所有的财务状况定期披露,班级管理层欢迎任何同学任何时候给他们任何意见,这些意见会被认真讨论和积极改进。切身体会后我还是觉得很震撼,这里面当然有民主的味道。但应了刘瑜的观点,民主是建立在人格充分发展和独立的基础上(建立在相当比例的中产阶级成熟的社会)。看美国同学,你会觉得他们成熟、独立,但不会觉得他们老气横秋;你觉得他们蓬勃、积极,但不会觉得他们幼稚低龄。
2)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这是美国的政治正确,有时候矫枉过正,或者涉及到对强者的反向歧视。但是,这就是人文精神啊!我们班那些未来会成为美国商界栋梁的人才们,会和食堂收银的阿姨主动打招呼,记住她们的名字(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会在学期末全班写一张卡片送给帮我们擦了一学期黑板的大叔,并且全体起立鼓掌感谢他。在美国出柜日,班上出柜的同学会上台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下面掌声雷动。没有人有那种猥琐的思想说,原来这个人是Gay...总之,人人平等,你要是不尊重我我就闹的精神深入大街小巷。后来我也受到影响,有一次我的讨论小组在没有和我商量的情况下决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我后来有点生气,就公开告诉他们不应该这样做。他们一个个都像我道歉,当着我的面把事情重做了一遍,并且保证再也不会这样。
每每看到我那些美国同学和想要成为美国人的国际生同学,我总会觉得中国是赶不上美国的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2:17 发帖IP地址来自
英国 。喜欢吃西餐,喜欢金发美女,喜欢英文环境,出国前后都没变过。然而来英国后这么多年我发现自己的碎碎念越来越多了,相比之下,愤怒的时分也少了不少。
比如:
税高死了。从创意产业到媒体业再到教育行业。交税,国家保险,养老金,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万税万税万万税。如果是雇员怎么都省不了三大金刚的。然后收入不论怎么努力都是达不到六位数英镑。很多英国人一辈子年薪就两万镑,而且还怡然自得。税后收入一千几百镑一个月,试问自己,真的够吗?
伦敦金融区号称毕业四五万镑起跳,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也或许是我圈子不好,我身边还没见过这种大牛。
英国,高收入真的不太多,中低收入全挤在一个档次。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2: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加拿大

可以肆无忌惮和男朋友在超市,车站,饭店,拉手和腻歪。

凡事喜欢自己动手不麻烦别人,因为人工很贵。

时间观念变得很强,见面都需要提前预约,给自己和别人足够的思考和准备时间。

习惯性的喜欢说sorry,习惯性的为后面人开门。

喜欢上了遵守交通规则,绝大多数人无论等公交还是缴费都会认真排队。

LGBT的组织和活动很多,可以公开自己的身份不会遭异样目光,办健身卡,银行卡,买房,买保险,办会员卡直接报告同志关系可享受家庭优惠。

公共交通很贵,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开车,没有户口本,驾照当身份证用。

慢慢适应了给小费,理发,就餐,按摩,搬家,涉及到人工都要懂得感恩和感谢。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02: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今年回国发现极度不会过马路。。。。。
很忧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