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名校毕业的留学生回国开了留学中介?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12   5809   5
在现今的留学市场上有着数量庞大的中小留学机构,他们的创始人或者核心团队都是美国顶尖名校毕业的,甚至还都有人放弃纽约投行几十万美金年薪回国“创业”开留学中介。这些人的心态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想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2:17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的女朋友曾在某著名本科申请论坛是活跃分子(probably an understatement),所认识的人中也有留学后回国开办留学咨询机构的,我们曾就这个话题进行过数次探讨。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见。

【这是一个怎样的市场】
要明白为什么名校毕业生要回国开办留学中介,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本申留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先看图:

可以看到05-13年间我国申请美国本科的人数增长了近1100%,年增长率36%。
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率不变的话,假设
  • 每个留学顾问一年可以负责12个学生(这样基本上可以保证二十多万的薪水);
  • 而留学回国的新顾问只能负责当年比前一年增长出来的本科申请者(这样保证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平均每个留学回国的新顾问在美国待了Y年;
那么这个行业仅凭这几条非常保守的假设就可以支撑每年比例为
的留学生在留学Y年之后回国当顾问而有饭吃。当Y取4的时候,这个比例为7.5%,代入最新一年110500新本科生的数据后,就是7500人。
我的第一个结论也就随之而出:
结论一:本申咨询市场可以持续容纳相当大数量的新从业者加入。

当然,这个计算的大前提是本科申请人数保持36%的高增长率。正常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前提将很快(或者说已经)失效。但请注意,我在计算中还列设了两个非常保守的前提,其中一个的基本意思就是,新顾问不跟已经存在的留学机构抢市场份额。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行业目前是怎样的】
先看另外一张图(来源:http://www.jsj.edu.cn/n2/7001/12107/519.shtml

跟上面那张图不同的是,这张图显示的是我国赴美留学的总人数。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年留学总人数也经历了大幅增长,但比起本科申请人数,增长幅度要小得多。假如从中剔除掉本申人数,只看研究生申请,那么从05年的5万人,到13年的16万,增长率几乎只有本申人数的一半。更直观的展示,见下面这两张图表:


本科留学生在全体留学生中的份额在这些年里大幅提高(以及随之带来的研究生占比大幅下降),意味着整个留学中介(咨询)行业的转变。从前的大型中介机构里,硕士申请咨询占了大头,本科咨询可能只是角落里的一间小办公室;而现状是,从人数上来讲本科申请者几乎已经和硕士申请人平分天下,而从购买力上来说前者比后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根据我从论坛和当面交流得到的信息来看,很多创办时间比较早的大型留学机构(就不点名了)仍然没能很好的适应转型,其本申咨询工作已经无法仅仅用“不专业”来形容。在硕士申请独占鳌头的年代,机构里面塞几个留美留英一年回来的硕士,再来几个985/外语院校毕业过了六级八级的大学生,足以应付大部分客户的需求;然而在越来越多的高端本科生申请者面前,仍然用这样的战五渣来做顾问是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对这些人来说,拥有真正成功申请名校本科经验的学长学姐显然比只会从网上扒资料的顾问要有吸引力得多。
结论二:大幅扩张的本科留学市场与行业中的老牌留学机构存在模式上的错位,需要更有资质的新鲜血液来填补。

【加入留学咨询机构的名校毕业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题主说的没错,目前市场上确实出现了很多新兴的留学机构,其中有不少是以高端本申(Top10,Top20,Top30, Top50)市场为目标,由名校毕/肄业生组成核心团队。甚至包括前段时间《非诚勿扰》上的某位超级名校本科毕业的女嘉宾,也是一名留学顾问(不错的营销,I'd say)。那么,这些很可能拥有很多优质就业选择的名校学生来说,为什么会选择回国当留学顾问呢?我猜测原因有以下几条:
  • 美国的就业市场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机会非常不均等,而本科留学咨询业不挑专业。少数工程类专业,比如计算机(可能还包括化工/油工/电工),拥有着大多数的职位选择;而提供给自然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机会则少得多,至于人文专业的选择则更是寥寥无几。顶级名校毕业生的情况比普通学校当然要好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非就业热门专业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可以匹配自己优质教育经历的工作。但在留学咨询业,情况大相径庭。家长和学生更关心你的学校,你的专业则无足轻重。而且大多数名校人文社科专业的毕业生拥有远高于别人的英文写作能力,在这个行业更是大大加分。
  • 中国绝大多数行业的工资水平都远低于美国,而留学咨询业很可能是金融、咨询、计算机之外仅有的薪酬水平接近美国的行业。每个本科留学生四年大约要付出150万人民币的学费/生活费,远远高于研究生,因此申请者为了一个更好的结果,愿意付出的咨询费也要多得多。一个比较好的留学顾问收费大几万、十万或者更多是非常正常的,比起后面要付出的学费来说也确实不算什么。因此,中国留学顾问的薪水,与他们的美国同行(College Counselor)基本上处于同一个量级,可以让他们在中国过上非常体面的生活,同时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 对于有志创业的留学生来说,创办留学咨询机构是一个保险选择(Safety Choice)。留学咨询业是名校学生Leverage自己教育经历,把学历变现最便捷安全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在名校圈子里交际比较活跃的学生而言,在留学咨询业进行创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历优势,还可以把自己的高端人脉快速变现,从短期来讲是一个高收益,(相对)低风险的创业选择,很可能可以快速赚到第一桶金,同时获得了宝贵的创业经验。
  • 由于这个行业本身的特质,顾问和客户之间关系要比其他行业亲密得多,而且高端本科申请者有很多人非常优秀,值得结交。这一条,对于喜欢和优秀年轻人打交道的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说了这些,我们也能大概分析出来他们的一些共同特质并YY出一个最典型的留学顾问了:
她从耶鲁艺术史系毕业,拥有很强的阅读写作能力,擅于和人打交道;出身中国的城市中产家庭,对未来的打算还不明确,希望能在保证较高生活水平的同时积攒社会经验。
(纯属胡说八道,请勿对号入座)

结论三:对于占据以上一条或者几条特质的人,回国出任留学顾问或者创办留学机构是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至于说什么放弃华尔街几十万年薪的,反正我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哪个金融公司能给应届毕业生超过30万的)

【这个行业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如我前面所说,留学咨询业现有的大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很多本科申请者的需求,因此吸引了很多新公司的加入。那么这个行业将来的图景将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大概会有几条主要的转变:
  • 随着有资质的从业者的增多和未来申请人数增长放缓,留学咨询业终将趋于饱和。(这是废话)
  • “只有学历”的新毕业生将只能从助理做起,很难像现在这样仅凭借自己的申请经历就能直接负责客户。在这个行业变得成熟之后,各个机构会更重视经验——但不是你的求学经验,而是你当顾问以来的经验。
  • 美国本土的升学咨询公司将逐渐拓展到中国市场——我并不觉得当前他们比起美国名校本科生创办的机构更有优势,毕竟中国申请者所面临的难度跟美国高中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很多经验并不是可转移的。然而假如你们订阅了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话,可能会对去年9月这一期的封面故事有些印象:
    这个封面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Steven Ma的升学顾问创办的升学咨询公司ThinkTank(有兴趣可戳这篇文章 http://www.businessweek.com/articles/2014-09-03/college-consultant-thinktank-guarantees-admission-for-hefty-price)。读完之后我对美国的升学咨询业又有了新的认识——里面写到Steven Ma的工作不仅是在申请季改改文书填填表,而是在客户的整个高中时期对其学业/考试/课外活动作出全面指导,SAT辅导和帮助申请大学仅仅是其服务中的一部分。相比于现在中国留学咨询业“为了申请,止于申请”的业务形态,这样“目标哈佛,什么都管”的服务很可能更接近升学服务的终极形态。因此我预测,美国机构的到来将促进中国的留学机构也开始提供类似的全面增值服务。
结论四:现在仍是本申咨询的蛮荒阶段,但随着行业的成熟,这个行业将在从业者组成、业务形态、竞争程度等多个方面经历较大转变。

【我个人(以及其他不愿参与留学咨询业的名校学生)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我之所以对留学咨询业并不感冒,主要是因为自己懒且宅,并不热衷于跟陌生人打交道。另外,说句不客气点的话,我(和一些朋友)觉得选择这个行业有一点“偷懒”的嫌疑,而很多从业者也确实是躺在自己成功申请经历的历史功劳簿上吃老本(请勿对号入座,说的不是你,也不是你)。但是总的来说,我还是希望看到中国能出现真正优秀的留学咨询机构,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拥有更规范成熟的管理(现在很多创业机构都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管理的阶段)。

(以上数据来源于教育部,观点来源于洗澡上厕所胡思乱想,如有不妥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2: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暴利啊.
留英申请那么简单的事,还能收你中介费.
写完PS,自己弄好成绩单,准备好证明材料.
然后交给中介,中介干嘛?
中介就是到各个学校官网帮你上传一下材料
而且特么的还能按学校数量收费
那多占用的五分钟和带宽费用
收你的一万块就是智商税
一个学妹当时在南京申请留英
家里不放心 非要找中介
熟人介绍了个 (后来才知道是层层分包 拿返点
稀里哗啦花了两个月 一万五 申五送一学校
你看人家还五送一 啧啧
最后被拒了 中介连拒信都不好好告诉她
只跟她说要补材料 还跟她说没问题 可以argue
最后当然是打了水漂
我让她把所谓量身定做的文书要来
毕竟花了钱的 自己来年可以自己申请
中介再三推辞 磨磨唧唧到最后发来了
我特么一看 妥妥的流水线作业
这模版套另一个学生身上也是分分钟能用
还量身定做 还不如我特么在淘宝买的手机壳
至于留美留加
难度系数比英国 澳洲高一些
当然价格也是高得多
有些良心中介 你花了钱能上也行
有些是花了钱不但没助益反而空欢喜
美加的学校文化各个州省的差异很大
录取的考量也大多有弹性标准
如果有熟知教育体系,最好是校友出身的中介
确实能够揣摩到一些录取方的G点
但锦上添花足矣 你自己的成绩 社会活动经历
是最核心的 能取其巧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上
所以与其费心的寻找靠谱的中介
不如多刷点GPA 多参加些公益活动
我见过在波士顿城院语言读不过 跑去欧洲放了一年羊 在非洲当了半年义工 最后拿着推荐信进了哈佛的
我也见过名校本硕 gpa4.0 花了五十万找中介跑斯坦福的博最后无果的
反正记得中介永远只是锦上添花
真正的指路明灯在于你自己
好好刷好看的履历和成绩
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买文凭,作假,diploma文凭认证,这种巨暴利的行业,不少中介也是顺带着开展业务,相当不齿,我知道现在有些澳洲高校硕士申请的中介开展的一条龙全包服务,希望你们不要害了那些踏踏实实在国外苦读的孩子,败坏中国留学生的风气.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2:1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上面回答好冠冕堂皇啊。直说吧。


留学生里面真有本事的谁开中介忽悠国内新人?留学本来就是自己申请就可以,为什么非要去收中介费帮别人写材料?以致于好多人认为国外学校入学都是授权给这些中介的,尼玛好像很权威很有背景的样子。类似的迷之机构在国内还包括,签证中介、展会中介、订票机构等等。国内的人对需要申请的事务都有一种中介情怀,根本原因可能是认为没有关系不好办事,自己也懒的去弄,中介多专业啊,反正我也不懂。教育的事情是自己的,为什么要交给别人去写材料,这绝对是跟学校初衷违背的。而且你的利益跟中介根本不一致,很多时候他们为了钱就把你糊弄了,耽误起来往往可不是四年,很可能就是一辈子。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2:20 发帖IP地址来自
创业成功/自己当老板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想过)的梦想,留学生们自我感觉在做留学中介上有相对优势,于是就一窝蜂挤进这个红海。事实上,这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看起来容易挣块钱,但实际上想做大做强并不容易,海外名校的经历在做留学中介时也没有太大优势。
至于 “放弃纽约投行几十万美金年薪回国开留学中介 ”这个听听就算了,包装手段而已,能到几十万美元年薪的都是在投行做了相对比较senior的人了,要创业也不会以这种草根的形式在红海里拼杀。
个人觉得真有能耐的还是利用海外名校毕业的优势在好的企业积攒几年经验,之后再创业起点也会不一样。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2:21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每一个DIY申请出国的人都会觉得:申请这么TM简单!中介居然收这么TM多的钱!
我以后干脆也做中介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