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费用工作多少年可以弥补回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热衷于留学?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11   8200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关键是知道自己买的起什么,还得起什么。

大量出国读JD,自费MA和Phd(真有= =)的文科、商科、法学学生,家里有钱,玩得起。那笔钱不玩其实也就是放着,中国的通胀速度你懂,与其砸在手里还不如投资给教育,至少有名校文凭了。

对普通人民群众来说,出国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换个hard mode玩起来更轻松点。生活水平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文化方面的。经济方面就是多挣钱,移民以后容易过上有房有车的中产生活。文化方面就是有的人不习惯目前中国的主流文化,希望离开这个文化环境。比如同性恋,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相对开明的地区对同性恋甚至变性人的容忍程度是国内社会无法想象的,基本上可以说跟普通人一样。最近女权问题很尖锐,女权状况也是很多人出国的考虑,在国外至少被明目张胆歧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这时候留学就是个手段,找工作移民才是目的。这个投资是必须要回本的,回本的时间和方式要看具体家庭承受能力。一般来说,不移民很难回本。当然也有例外。

现在很多留学中介、咨询公司,喜欢鼓动大家都出国“开眼界”。幼儿园就带出国哈佛耶鲁转一圈,初中再转一圈,高中再转一圈,大学...他们倒是赚得钵满盆满了。大城市中产家长们疲于奔命跟在富人后面买这些奢侈品,就像卖肾买iphone。确实能开眼界了,但这个眼界到底能不能转换成实打实的实惠,还是只是一种浮华的恶习,很难说。

说实话,一个人要突破自己父母的阶层壁垒很难很难,能够保证不出溜下去就很不容易了。什么开阔眼界之类的广告语,是跟那些权钱在握的土豪的孩子讲的。他们的孩子学了那些水课之后,回国一切都铺好了,西方学校开那些program也是为了赚他们的钱攒他们父母的人脉。普通人家的孩子比如我这样的,得知道自己的位置,这浮华的表象,跟自己到底有没有关系。即使你一定要进入这个阶层,进入方式也和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不一样。否则即使能够跟他们一个桌子打牌,仍旧是外人,投那个资,真的有意义么?

现在国内本科申请一单往往要到15w左右,是很多人父母一年的工资,甚至很多人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不夸张)。就为了上一个国际排名高点的学校。我个人就觉得这东西意义真的很小。毕业后能不能留在国外找到工作,跟专业的相关度远大于学校的相关度,学校也不光是看排名,地域可能更重要。追逐名校,对普通人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浮华的恶习。而这种理想主义,与其说是人生的真理想,不如说是中介公司为了挣你家钱打出来的招牌。

一般来说,普通家庭(中产,无特别背景)的孩子选出国读书这条路,不搞技术找工移民,或者其他个别的文科移民专业(比如澳洲的教育学),很难短期内回本。有个别例外,属于特别勇敢的文科生。如果不喜欢搞这些,真的没有特别大的必要长期出国留学。要任性,用自己的钱任性才是好汉。自己把事业做好了,世界各国还不是想去哪去哪。

这些道理,当年我自己都是不懂的。所幸我那会文科生还不流行出国读本科,没栽这个坑里。但也给父母造成了一些损失。

也不是说穷人就不能出国,或者穷人还学文科就不能出国。也有很多学文科家境普通,出国申到了不错的phd program找到了教职移民成功的例子。他们的路都走得非常坎坷,但一旦走通了,可是相当不错。问题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要留学,单纯抱着“开开眼界”的想法,这条路肯定走不通的。


=====关于“自费JD,MA,Phd...怎么了?”的回复=====
不少同学在努力说服我“自费ABCD即使找不到工作也很好”。对这样的观点,我想如果您认真看了我的文章,应该明白我并不反对。教育和人生中所做的所有其它选择一样,各取所需,满腹而止。即使你让父母卖房子、借钱、拿养老医疗钱出来念书,也是你自己人生的选择,只要你父母愿意,其实谁也没有资格议论你们自己的家事。何况大部分出来读书的人都是家有余财的,你们也愿意,父母也愿意,我又有何必要去议论你们个人的事情呢?

但是我曾经体会过在国外找不到工作,回国又尴尬的专业是什么样。其中各种的艰辛、艰难和绝望,站在外面是很难体会的。人生确实不光是赚钱,但是至少对于一些人来说,赚钱是人生的开始,没有现实基础就一切无从谈起。如果你真的找到了国外高薪工作,我也为你高兴。如果你家多金不在乎一百多万的花销,就是要出国看看世界开开眼界,也没什么。我所说的一切,只是说给愿意听的人听的。

现在留学过于热门,“留学以后如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其中的info gap,对很多个人和家庭来说,是很沉重的代价。中国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很少say no的,何况孩子要是能申上国外名校,很多人大概觉得祖坟冒青烟了,哗哗往外掏钱。但是重蹈前人的覆辙,盲目去追求教育奢侈品,给自己的父母带来沉重的负担,不一定真的值得。如果有人(比如题主)问了一句,这到底值得吗,那么我无非是回答我所知道的。也就是按目前的形势,纯粹考虑物质方面的收获,什么值得,什么要打个问号。价值观、精神方面的,我完全不想干涉任何人。

至于有志于学术的文科生,也不必被我的话打击。如果你的追求就是学术,父母也支持,并且你准备好了承受这条路带给你的各种伤害,那么选择这条路就毫无问题。也说不定二十年后,你比广大码农更有钱,更有发展,尽管你当初并不是为了钱和前途选择学术事业的。即使不是这样,至少你选了你喜欢的东西。人生的目的地不只有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好。只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容易,里面有太多的自我欺骗,可能自己都没察觉到,最后悔之莫及。人生的事情,哪有绝对的定论?都在你自己把握。


====
问题改了,加了一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热衷于留学”,补充:还有这么多人热衷于留学,一方面是像lx某答主所说,教育对很多家庭已经不再是投资而是消费了,或者不在乎收益的投资。毕竟对广大土豪和高收入中产家庭而言,四年本科那一百二十万,不是大数目,说不定还有奖学金。与其挤在高考船上死记硬背把心性都磨钝了,让孩子早点出国历练也挺好的,这也就是所谓开眼界的实际意义。不管多么富二代天之骄子,出国都得自己做饭,自己学车开车,自己打理各种乱七八糟事,自己超速/酗酒/路上带大麻就会被警察抓,而且游戏玩太多了会挂科开除的。想想大部分国内本在宿舍里过的是何等荒唐的生活,这里面的差距,真不可以道理计。对那些家庭来说,就这些收益也够投资的本钱了,何况还可以享受确实比大部分国内本科更优质的教育。人磨练出来了,回国怎么折腾都行,那些家庭也承担得起。

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并没有那么雄厚财力的家庭在跟风,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选择。这些孩子出国以后,真会吃些苦。但是至少有一个好处,国外读书烧钱狠,孩子出国以后也学会了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思考自己前途为自己人生负责任,这些也是在国内宿舍里玩四年游戏的人无法体会的。国外一切靠自己,不好找工作办身份,学费生活费通常也不便宜,这些压力都能让一个人更早成熟独立起来,而同样的压力,国内读本科的话,往往是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体会到,而那时候父母求人托关系给送进稳定事业单位,于是又没机会独立历练了。多少人一辈子就这么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也是中国特色。

最后,中国人多,无论什么事,都会有很多人做的。就像甜粽子党和咸粽子党...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在美国读研,没错,就是楼上说的造钱的那种 - -

这个问题我随便说几点吧。我有个印尼的同学,他爸妈原来就在我这个学校念的书,后来回印尼,结婚,有了他和他妹妹,然后现在把他们也送来这个学校了。能同时供两个子女在国外上课的家庭条件不会差吧,能在20多年前的印尼双双出国读书的也不会是一般人吧。他和他妹妹英语都接近母语水平,做事有条不紊,思维清晰,涵养非常好,而且只要有他们的课,他们考试都是第一名。你要说他们父母的出国经历对他们的人生和成就没有影响,我是不相信的。

其次,我两年读研费用大概要在70W左右。70W,在有钱人眼里不算是事,对于小康家庭来说咬咬牙可以接受,对于家庭情况差一点的人来说有点难以接受。我这代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说难听点,父母的钱继承人只有你一个,那么这70W人民币如果不用来留学,能拿它来做什么呢?加点钱买套房子,买辆小车,找个妹子,快快活活的过日子?在我看来,这些做法都是“消费”,而不是“投资”。对于20几岁的我来说这是一笔巨款,而我希望对于40岁的我来说,这是一笔在我消费范围内的数额。如何完成20岁到40岁的这个跨越呢? 我需要一些我的同龄人没有的优势,比如说眼界,比如说英语。

那个印尼的同学他爸妈送他来的学校,我问他,你爸妈觉得这个学校这几十年变化大吗,他说,“有,但基本没变”。可是中国不一样,回想一下中国的这60多年,几乎每一个十年都在发生着巨变,我的人生差不多也还要有60多年,这70W足够让我在这60年的潮起潮落中安身立命吗?我想70W是不够的,再多十倍也不一定够,但是把它用来投资我自己的话,机会会大一点。这也是我父母的观点。我爸常念叨,“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后看子敬父”,我最近才搞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6 发帖IP地址来自
cmu cs硕士,一年项目,六万刀搞定,没人没工作。就业base中位数十万刀,省吃俭用两年还清。
找工难度甚至低于国内去BAT。

我也觉得好夸张。。。不少人来之前代码量不到五千行,无intern经历,无acm,无实验室project,照样轻松flag。这就是站在风口的easy模式吧。。。



20160110一年过后更新:
即使今年夏天开始各家各种裁员,各种传言说要冻结招聘,
然而还是基本上所有人都有工作。好多修不动scs院正经研究生课,leetcode都没刷完的照样去一线公司。而且还不只是女生...
我.........

讲真,纠结本专业卡身份难留美的同学们,只要不是那么讨厌编程,考虑下转CS吧...
只要不是在那些想拼一拼的组,每周工作时间(算上吃饭)不超过40小时,然后一年十万。
谁跟我说编程累辐射多对身体不好我跟你急!那是国内!
在美帝,这比去坐台轻松多了,挣钱也多多了啊!
尤其是女生程序猿,国内还歧视,在美国,那简直了,那就是easy 模式啊!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7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题主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很想问自己。

目前在英国读master,估计很多人是我这种情况,本科在国内读,然后出国读自费一年的MSc taught program。(某远房亲戚在得知我是自费而不是公费的时候惊讶到眼镜都快跌下来了,他说你XX大学毕业的怎么可能是自费,我呵呵呵呵。)

本来大三的时候铁了心要找工作的,因为坚决不想考研(昏天暗地的复习我吃不消),学院也没保研名额只有直博名额(不想读博哈哈哈),外推什么的其实挺麻烦的我懒,我家好像也没钱供我出国,算了我还是找工作吧。最后是我妈的态度让我出了国。当然啦,说实话“铁了心找工作”也就说说而已,内心还是想出国的,周围这么多同学忙着出国事宜,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如果你要说我逃避现实不想工作,我也不完全否认。

申请学校那阵子我跟我妈说:“你别指望我读个master回来月薪就能高多少,我出去读一年也许学不到点什么东西,我就是想有这段经历,就是想长见识,你还高兴出这么多钱把我送出去么?”好吧事实证明她愿意,她就是想我拿个文凭。出国读master的确是一个拿到研究生学历的捷径,而且还多了海归这一头衔。

有一次和朋友吐槽,说留学的钱以后自己要赚多久才能赚回本呐。她开导我说:你父母肯定不会要你还这些钱的,他们只要看着你开心看着你过得好就行了,不要有心理负担啦。(PS:她在美国。)当初的留学预算是30万,所以在选国家选学校的时候,预算是我考量的很大一因素。这笔钱家里是怎么拿出来的我不太清楚,我家也就长三角县城的小康水平而已,父母都是上班族,总觉得他们为了我出国应该是牺牲了很多,可那天我妈在微信上跟我说她买了一个两千五百块的炒菜锅的时候,我。。。我。。。大概我家没我想象的那么穷吧(滚)(我妈真的不是个乱花钱的人啊真的相信我!)自打我知道她买了个这么贵的锅之后,我在英国就不会特意省着花了,不过事实上一个人的消费习惯从小到大就这样了,要我大手大脚花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生活费花来花去仍然就是原来的水平。

也会碰到工作过几年,拿着积蓄以及贷款出国读书的。我觉得他们都很棒,工作过之后仍然能静下心来继续读书,而且他们明显会更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至于留学是为了开拓视野啊锻炼英语啊交外国朋友啊,都有道理,却也都略扯,这不过是人生的一次选择罢了,既然选择了,那就别患得患失。这段经历是无可替代的,它正在默默地改变你的未来。

总之出国读master的钱,不算巨款,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赚回来。
嘛,希望我可以早点攒到这笔钱。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1:18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种问题直接上数据就好啦。

先说开销方面。
具体学费取决于具体学校。平均大约每年3万美金。下图引用自http://usatoday.com

只要看红线就行了,下面两条线基本和留学生没有关系。

名校当然要更贵一些,4~5万不等。下图引用自bloomberg


生活费也可以认为是每年3万美金。因为给phd的生活费补贴一般就是这个水平。

所以总开销大约是每年6-7万美金,四年 ~= 160万人民币。

然后说毕业后的收入。
以下是2015年的毕业生起薪,引用自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 | Nace - Home


PhD的情况就不谈了,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所以——
如果毕业后留美工作,那么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能够以同样的速度把学费赚回来。(当然,生活费就白白交给美帝了。)
如果毕业了马上回国。。。那么,我祝愿你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

关于专业。
现实就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确实不平等。某些专业工资高,签证容易,某些则什么便宜都沾不到。
哪个专业最好,看表格,一目了然。如果你担心风水轮流转,担心4年后的形势,我们可以另外开帖详谈。
尤其注意,如果是STEM专业,就算签证不顺利,至少有36个月的OPT (5月新政又延长了)。如果读的是1-2年的硕士项目,毕业了依靠OPT赚上3年的工资,这一波绝对不会亏。

关于学校。
如果要回国的话,国外的名校,或者国内的名校,两边至少请沾上一个。
本科985及以上的,硕士2年出国开眼,回来了仍旧是985,英语还提高了。这无疑是极好的。
本科就出国,只申请到不知名学校的,建议你4年时间努力学习,争取考一个名校的研究生。是的,在国外申请国外,比在国内申请国外,肯定要容易一些。

最差的情况,读了一个排名靠后的学校,读了一个找不到工作的专业,不得已回国,却发现大家都不认识你的文凭,找工作时连国内学校都比不过。
要避免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因为,文凭的回报率,在你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就应该计算好了。
如果你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但执意去墙外的世界看一看?
我赞赏你的胸怀,并且,祝愿你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

把这一切都考虑清楚了,那么,我建议年轻人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来挑选专业,不能眼里只有钱。
人要认清现实,但不能屈服于现实。


还有什么想聊的,欢迎来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