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苏联人和苏联军人叛逃美国,那有没有美国人或者美国军人叛逃苏联的?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06   10443   5
看了许多书和电影,发现基本上都是苏联叛逃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寻求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政治庇护;那有没有与之相反的事件和人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6:56 发帖IP地址来自
冷战期间叛逃是一种潮流,通常是东方阵营的官员、军人和平民受西方世界优越生活的诱惑而逃亡。
如果把叛逃比作一条双向车道,那么由西往东的车道虽然车辆稀少,却也不能说绝无仅有。仅仅是美国,投奔共产主义国家的人也有一些,其中甚至包括政府雇员,这些人叛国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爱情,有的是为了理想,还有的是为了报复。
1. 诺埃尔·菲尔德

上世纪20年代末到1936年,菲尔德在美国国务院工作,在这期间他被苏联领事兼间谍彼得·古特蔡特策反,开始为内务部工作。后来菲尔德辞去国务院的工作前往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通过宗教组织为犹太人、反法西斯人士和左翼进步人士提供援助,同时也为美国战略情报处提供纳粹占领地区的情报。二战结束后,菲尔德继续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还曾经用美国政府的钱协助匈牙利共产党人回国。1949年菲尔德在布拉格被苏联特工绑架,关押在匈牙利,后来在苏联铲除阵营内部异议者的几次公审中,他都被拉出来作为受审者通美的旁证。遭受这样的打击后,菲尔德依然坚定地信仰着共产主义,直至1970年去世。
2. 弗洛拉·沃夫申

沃夫申是出生在美国的白俄移民后代,大学期间她加入了美国青年共产主义联盟,并结识了后来成为苏联间谍的朱迪·科普朗。当沃夫申在美国战时情报处谋到一份工作后,很快就被科普朗拖下了水,成为一名克格勃间谍。1947年已经在美国国务院工作的沃夫申辞去公职,与苏美贸易公司的一名苏联工程师结了婚,后来随丈夫迁往莫斯科。联邦调查局(FBI)直到1949年才怀疑沃夫申从事间谍活动并对她展开调查,但这种马后炮式的调查显然没有任何作用。据沃夫申的母亲提供的证词,她1949年就离了婚,在一封家信中她暗示自己会去中国,FBI由此推测她可能在朝鲜战争中从事反美工作,并死在了朝鲜。
3. 安娜贝勒·布卡

布卡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克罗地亚矿工移民家庭,语言优势让她成为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一名随员。当克格勃发现布卡与苏联演员康斯坦丁·拉普申有染时,就要求拉普申说服她叛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克格勃会帮助拉普申在演艺事业上更进一步。拉普申想出的办法是跟布卡秘密结婚,接受求婚后布卡写了一封公开信,宣布自己留在苏联的决定。后来布卡写过一本名为《美国外交真相》的书,把美国大使馆描述成一个满是无能堕落官员的“巨大间谍网”,她在莫斯科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直到1998年去世。
4. 约翰·史密斯

史密斯的名字与“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最开始在美国国务院工作,1954年到1959年期间调往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并参与了中央情报局(CIA)的行动,还和驻新德里的一位CIA女特工结了婚。1960年史密斯从大使馆辞职,在欧洲游历一番后去了苏联,他在那里给印度当局写信揭露了CIA的活动,导致美国在印度情报网的负责人哈里·罗西茨克被驱逐出境。1967年史密斯写了一本书,名为《我在印度当CIA特工》,书中提到他曾带过一个包裹给香港的军统特工,后来才知道那里面装的是用来刺杀周恩来总理的炸药。
5. 威廉·马丁和贝尔农·米切尔

马丁和米切尔是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相识并成为朋友的,他们是美军的密码专家,后来又双双进入国家安全局(NSA)继续从事密码工作。在那之后不久,这对好友就加入了美国共产党,并通过苏联驻墨西哥大使向克格勃提供情报,由于他们能接触到国安局的超级计算机网络,所以被苏联视为宝贵的情报来源。克格勃自然希望马丁和米切尔继续潜伏下去,但是他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在1960年叛逃到苏联。美国方面宣称这对叛逃者是同性恋,逃往苏联是为了公开出柜,然而马丁和米切尔都在苏联找到了各自的妻子。晚年的马丁和米切尔都非常后悔自己的叛逃决定,米切尔在莫斯科去世,马丁1987年潜入墨西哥并死在那里,他的遗体如愿被送回美国埋葬。
6. 维克托·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是出生在巴勒斯坦的美国公民,大学毕业后他移居美国,并进入国安局当了一名密码破译员。1959年汉密尔顿患上精神病,经过治疗后国安局还让他继续工作了一段时间,因为他们缺少精通阿拉伯语的人才。1962年,离开国安局的汉密尔顿叛逃苏联,他把自己在国安局的工作和盘托出并刊登在《消息报》上。汉密尔顿的妻子在1974年收到他的最后一封信,并以为他已经去世,不过在1992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方面发现他被关押在莫斯科西南部一座专门关押精神病犯人的医院。美国官员和记者和汉密尔顿有过几次接触,发现他的妄想症已经无药可救,他坚信自己不是犯人,而是监狱的情报总监,而这所监狱实际上又是一家妓院。
7. 詹姆斯·德雷斯诺克和查尔斯·詹金斯

德雷斯诺克和詹金斯是上世纪60年代先后叛逃朝鲜的两名美军,德雷斯诺克于1962年叛逃,诱因是妻子的背叛以及“在零下42度的天气里用牙刷和一桶水清洗装甲车”的苦工。德雷斯诺克在平壤结了两次婚,生下三个儿子,他在各种场合盛赞朝鲜,并表示自己不是叛徒,而是一个渴望看到共产主义解救美国的爱国者。詹金斯则是在1965年叛逃的,那天他喝了10瓶啤酒,带着一支五人小队在朝鲜非军事区巡逻,然后甩开战友独自越境向朝军投降。据詹金斯表示,他叛逃的原因是害怕被派去越南打仗,后来他和德雷斯诺克一样居住在平壤,从事反美宣传。2002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朝期间见到了詹金斯,发现他已经和一名被朝鲜绑架的日本护士结了婚,小泉劝说他举家搬到日本佐渡市,在当地纪念品商店当了一名接待员,直至2017年年底去世。
8. 杰夫·卡尼

卡尼曾为美国空军监听并翻译东德的军事情报,由于家庭问题以及对军方的同性恋禁令不满,他于1983年4月越境叛逃东德。不过卡尼一到东德就被抓了起来,被迫成为国家安全局代号“小孩”的间谍并返回西德卧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卡尼为东德提供了不少情报,他为此得到300马克的酬劳,以及可以提高他爱好的自行车运动成绩的高品质类固醇。1984年卡尼在西德的驻防期结束返回美国,继续从事间谍工作,当美国情报机构对他产生怀疑时,他逃到东德驻墨西哥大使馆寻求庇护。叛逃东德的卡尼获得了东德国安局的褒扬,并分到一套带黑白电视和《列宁全集》的公寓,东西德统一后他在柏林地铁当了一段时间司机,1991年美国政府逮捕了他,经审判后以间谍罪判了他12年徒刑。
9. 爱德华·霍华德

1980年,霍华德进入中情局工作,尽管他有吸毒史,但能说多门外语的能力和此前为国际开发署工作时获得的最高密级为他加了分。1981年,霍华德的妻子玛丽也被中情局招募,他们申请去苏联分部工作,但霍华德在审查期间没有通过测谎测试,随后被中情局解雇。被激怒的霍华德通过被苏联监控的线路给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打了个电话,导致使馆内的间谍被曝光,当中情局对他的调查越来越深入时,他决定叛逃。霍华德的妻子玛丽在车里装了一个穿戴整齐的假人欺骗监视他们的特工,与此同时他已经从纽约飞往赫尔辛基,再辗转逃往苏联。叛逃的霍华德在莫斯科分到了一套公寓和一套郊区别墅,2002年他在那套别墅里离奇地死去,俄罗斯方面没有公布他死亡的具体细节。
10. 格伦·萨瑟

前美国海军摄影师萨瑟上世纪80年代初驻扎在意大利时被克格勃间谍策反,回国后他开始学习俄语,同时也为海军分析卫星侦察照片。1986年FBI对萨瑟产生怀疑并展开了调查,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失踪了。两年后萨瑟出现在苏联媒体上,他已改名为米哈伊尔·奥尔洛夫,取得了苏联公民身份,并获得了各族人民友谊勋章。后来萨瑟还上了苏联的电视节目,讨论美国的核武器政策、情报工作以及反苏宣传,谈到自己为什么叛逃时,他表示:“我爱在哪里生活是我的自由。”美国政府最开始认为萨瑟的叛逃无关紧要,后来他们重新进行了评估,发现之前的判断大错特错,他提供的情报对美国的卫星监视计划造成了很大威胁。1989年,32岁的萨瑟在自己的车库里自杀,苏联情报部门宣布他的自杀是因为长时间紧张工作导致的压力。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
过往精彩文章可戳这里→→→涨姿势系列总目录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答案和文章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6:5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两名美国国安密码学家密码专家威廉·H·马丁和伯尔尼·F·米切尔在为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工作期间,对美国侦察机频繁入侵外国领空,美国秘密警察对私人信件和言行进行窃听、监视的行为大感震惊。
于是二人选择了和斯诺登一样的道路——结伴在1960年从墨西哥偷渡到古巴,最后叛逃到苏联。

两位原美国特工抵达苏联后随即召开新闻记者发布会,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使用非法手段几乎从世界所有国家搜集国家、公共和私人的通信,截取及破译同盟国家的军政秘密通信。被美国监视、窃听的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两个北约成员国,以及乌拉圭等国,美国甚至从同盟国家招募情报人员、发展间谍。
此外,他们披露美国政府秘密以金钱和军用物资援助各类非法武装和恐怖组织,旨在推翻对美不友好的政府。
美国方面试图掩盖此事,宣称这对叛逃者是两个男色爱好者(同性恋),逃往苏联是为了——公开出柜。

[h1](然鹅美国和西欧方面一直都宣称苏联残酷迫害同性恋者,不知道算不算自打脸。)[/h1]
再然后,两位当事人马丁和米切尔都在苏联找到了各自的妻子。
迫 真 出 柜,美利坚真理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里技。
然而两人造成的风波到这里还没完,美国人污蔑他们是“同性恋”的龌龊做法很快打到了自己的脸——舆论爆发了“同性恋患者”是否“对美国忠诚”的争论,被美国政府的谎言忽悠瘸的主流舆论反而认为同性恋者“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毕竟“Gay无国无家无君无父,为了出柜不惜投靠苏联”23333),由此导致26名被认定有“性偏向疾病”的美国国家安全工作人员受此牵连被迫辞职。

先后在“尼米兹”号航母和美国海军诺福克基地的卫星谍报分析系统服役的格林·M·萨泽尔作为一名精神苏联人是自己趁在意大利休假的功夫找到克格勃表示愿意提供情报的。

此外越南战争期间也有驻扎在西德的美国士兵害怕被踢到越南战场送死,翻越柏林墙跑到民主德国的……
还是越南战争,有个美军飞行员开着F-4鬼怪式跑到苏联。这架完整的鬼怪式战斗机成为了苏联航空工业的宝贵收获。米高扬和苏霍伊设计局为了争夺这架机况完美(毕竟比起越南转交的F-4残骸可好太多了)的美国飞机甚至大打出手。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6:58 发帖IP地址来自
传奇的哈罗德·金·菲尔比



哈罗德·金·菲尔比(Harold Kim Philby,1912年1月1日—1988年5月11日),苏联特工,世界间谍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间谍之一。[1]哈罗德·金·菲尔比是英国人,早期就信仰共产主义,1934年在维也纳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成为情报员。1940年,他打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在该局步步高升,最终成为英国情报机关的一名高级要员。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苏联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成绩卓著。1963年,他由于身份暴露出逃苏联。为表彰他的事迹,苏联政府给他很高荣誉,授予他“红旗勋章”。 1988年5月11日,菲尔比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6岁。
以上来自搜狗百科。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6:59 发帖IP地址来自
时间倒推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苏联驻美国大使馆门口排长队,都是去苏联找工作的。
冷战阶段,从苏联叛逃欧美的,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从美国叛逃苏联的虽然不多,却都是为了信仰。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7:0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主要前苏联刚开始并不是一个国家,远大于俄罗斯这个概念,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的祖国,于是成了共产主义代名词。
英国有著名的剑桥五杰叛逃去了苏联。都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主要欧洲左派多一些,各国有“第二国际”失败后转入议会斗争左翼社会民主党,唱苏联卫国战争以前的共同国歌“国际歌”,英国的工党是经常执政的前二大党。
美国比较特殊,虽然有共产党等类似组织,没有共产主义运动大的土壤,政府对早期移民定居者赠地开发,所谓农民是农场主,汽车工人一人工作养五六口人并且也能开上自己生产的汽车,小罗斯福和大萧条以后又有工会和救济保障,属于命苦不能怨社会。民主共和两党的政见在年代变迁里变得更加模糊多维细碎,没有欧洲左中右那么分明。在麦卡锡时代的美国,卓别林这种倾向就算做左派甚至极左了,但在英国他是丘吉尔的好朋友,丘吉尔又算中间偏右,从保守党跳到自由党又到保守党……也没像日本六十年代国际性学生运动那会赤军闹过那么大,或日本大正年代经常性的米骚动,一年一千多起农民起义。
来了就是美国人,除了间谍和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认同共产主义的又很少。精神和物质向上的激励都没有,美国当兵要么是参选走仕途的一环,要么是小镇青年见世界改变人生拿退伍金上大学,加上冷战年代当局看管的又严。苏联需要的是专家,科学家,至少也是个试飞员这类,又不是两岸互相搞得架机叛逃就能得多少两黄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