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 2023' EECS #BerkeleyBound #GoBears
![]()
作为一个中国、男生在美国Illinois玉米地里十八线高中,申请ComSci专业的我呀,怕是食物链最底端的最悲惨的那一群人了吧。Anyways,自从到美国读高中开始就各种听大家讲大学申请,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了。
先上裱花:
- SAT I:首考1520 (R&W 720, M 800, 656) 不过申请用的是ACT
- SAT II:数学II 800,化学 800
- ACT:首考 35
- TOEFL:首考 116 (R30 L29 S29 W28)
- AP:Calculus AB (5), Calculus BC (5), ComSci Principles (5), Physics 1 (5), Physics C: Mechanics (5), Chemistry (5), English Lang & Comp (5), World History (4), US History (4), Bio (4)
- GPA: 4.56 weighted, 4.00 unweighted。
再说奖项:
- 我的奖项都很普通啦,因为在美帝十八线高中,没什么很牛逼的奖项。
- 一些Illinois Science Olympiad活动的奖项,一些各类Math Competition的奖项,还有一个Midwest Region的写作比赛的奖项。
再说活动:
- FIRST Robotics:参加了校内的FTC机器人,和我们这个地区的FRC机器人的活动,主要是负责写程序的,算是专业对口吧。
- 在一个AI公司做Software Engineer Intern:2018年暑假在一个AI公司做软件工程实习,给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写代码。主要是利用摄像头给她做图像识别,让她学会和用户玩儿剪刀石头布。
- oSTEM Hackathon:在微软芝加哥参加oSTEM的Hackathon。和一个来自微软的工程师和乔治城的博士三人组队,做了一款给美国青少年LGBT组织用的管理软件,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更注重隐私保护,针对这个特殊群体做出了优化。我负责了整个iOS客户端。
- Commoc公司联合创始人:2018年5月份联合创立了一个初创公司,是想做一些有趣、有逼格、有设计感的文具的,(欢迎关注https://commoc.co/,微博搜索@珂墨-Commoc)。在团队里负责设计、Tech、还有Marketing。
- 校内物理课助教:在学校里给物理老师做物理、工程、和环境科学课的助教,总共有50个学生左右。负责判作业、考试、实验,设计并计划实验,有的时候还讲讲课。
- 数学俱乐部:参加了校内数学俱乐部,参加了AMC 10, AMC 12, ICTM, BNC Math Contest, NIATM等等一系列的数学比赛,也在这些比赛里得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奖项。
- 音乐创作:从13岁起开始自己做音乐,现在在各大音乐平台上一共发了五六张专辑了。从词曲创作、编曲、录制、后期编辑、到专辑Artwork设计、发布,所有这一系列都自己一手操办。(欢迎在各国内平台关注:晗烁,各国外平台关注:Joel Sparks)
- Key Club志愿者俱乐部主席:9年级开始参加志愿者俱乐部,10年级和11年级是俱乐部的 Editor,12年级是俱乐部主席。在11年级末还获得了“Dedicated Member's Award”。
- 本地教堂志愿者,乐队&摄像:在当地的一个教堂做志愿者,有的时候在乐队里弹钢琴&做和音,有的时候做摄像。
- Bowling:连续3年在学校的Bowling Team。2017-2018赛季的“Most Improved Player Award”。
再说暑期夏校:
- 2016: UM-SJTU Joint Institute办的机器人夏令营。2个College Credit。
- 2017: UChicago Summer Program,上了两门课(CS151,CS105),4.0 GPA。
- 2017: National Student Leadership Conference: Engineering @ Northwestern
- 2018: Stanford Summer Pre-College,两门课(CS106B,CS193C),4.0 GPA,Intensive Studies of Computer Science。
再说我申请的学校列表吧:
- EA: Iowa State (这纯属是闹着玩儿申的,录取), Rose-Hulman (录取), UIUC(录取), CWRU(录取), GATech(录取), Purdue(录取), OSU(录取), MIT (Deferred 转 RD)
- ED: UChicago (Deferred 转 RD)
- RD: MIT (拒), UChicago (拒), UCSB(录取), UCSD(录取), UCLA(Waitlist), USC(拒), Cornell(拒), UPenn(拒), Berkeley(录取), Stanford(拒), CMU(Waitlist)
现在还有不到两个星期申请季也就彻底结束了,到时候再看最终的结果如何吧。
03.19.19 Update 1 - 刚刚看到Cornell的Portal上显示Application Review已经结束了,录取结果会在03.28.19 7:00 PM ET开始公布。今晚会出UCSB,坐等。
03.19.19 Update 2 - UCSB录取。说的上是意料之中吧,也并不打算去,不过录取还是多多益善的。现在可以自吹进了Top30的学校了LMAO
03.20.19 Update - UCLA官方宣布这周五03.22 5:00 PM PST公布录取结果,大概UCSD也会一起发。坐等。
03.22.19 Update 1 - UCSD录取了。也是意料之中,这都不重要,坐等半个小时之后的UCLA。
03.22.19 Update 2 - UCLA被Waitlist了,悲伤辣么大 [Facepalm]。我要不气馁,坐等笑看明天USC。
03.23.19 Update - USC拒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心态略崩,但求不要拒信七连好吧。就这样吧。
03.25.19 Update - 今天没出任何结果,不过我去研究了很久我所有录取了且可能考虑去的学校和没有出结果的学校。现在所有拿到录取的学校里,我最有可能去的两所是UIUC和GATech。这两所学校里,UIUC离我现在在的地方比较近,算是好事,也算是坏事;UIUC认识得熟人也很多,不过没有学CS的,算是好事,也算是坏事;UIUC的CS专业会比Tech的好一点点,可是UIUC的整体学生素质大概不如Tech。总的来说,应该UIUC和Tech都是很好地学ComSci的选择,各有所长,各有各的优点。在这两所学校之间,我可能会选择Tech。因为我觉得相对于玉米地里的Urbana-Champaign,在Illinois的一个小镇里待了四年的我更向往像Atlanta那样的大城市;因为我喜欢一个STEM-oriented的学校和氛围,同时希望我身边的人的素质水平都相当,而UIUC的CS专业和其他专业间的鸿沟不可谓不大。所以在我看来,我可能会选择Tech超过UIUC。再看我其他五所还没有出结果的学校,Cornell, Penn, Berkeley, Stanford 和 CMU,我不知道我能被录取的概率有多少。所以我干脆不想这五所学校了,等周四结果公布之后,我再来看还需不需要考虑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23号出USC的时候,我说但求不要拒信七连,可是其实现在想想,拒信七连与否,我对我的申请季都会是满意的。Tech和UIUC可以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学校了,而Tech更是一所让我甚至有些”魂牵梦萦“的学校。Anyways,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了对申请结果的焦虑,而是开始了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了。28号Ivy Day结果如何,我依旧拭目以待,而更让我翘首以盼的是,我的大学生活。
03.28.19 Update 1 - 再过大概十来个小时就该出Cornell, UPenn, 和Cal了,而我本人现在还在Atlanta逛着Georgia Tech的校园。我的申请季再过两天也就要尘埃落定了。Hoping for the best.
03.28.19 Update 2 - Berkeley竟然录了!感动哭了好嘛!!!
03.28.19 Update 3 - Cornell 和 UPenn 都被拒了,流浪常青藤计划宣布失败LOL。没关系,我有了Berkeley,还要你们Cornell和Penn何用LMAO
03.29.19 Update - 申请季倒数第二所学校的,Stanford,拒了,意料之中。I guess Cal it is then.
03.30.19 Final Update - 最后一所学校CMU被Waitlist了,不想占着Waitlist的地方了。Go Bears!
[h2]申请季流水账回顾 & 三米儿有话说: [/h2]申请季就这样结束了,用一句歌词来形容的话,应该就是“这一路曲折又漫长”。我记得2017年暑假的时候去西岸访校的时候自己多么地喜欢,对UCB略无感,也因为Stanford的Info Session名额已满没能去看看传说中的斯坦福的校园。我记得2017年暑假在芝加哥大学参加了夏校纯属是因为芝加哥大学离家最近,却从未曾想过他会是我日后的ED I的学校。我记得2018年暑假到斯坦福大学参加夏校的时候,觉得加州和硅谷让我十分向往,却没想到自己真的可以最后来到旧金山湾这个地方开始我的大学生活。我记得18年暑假过后在决定ED选校的时候,许是因为当时对芝大的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亦或是因为他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厉害所以让我觉得录取的几率更大一些,我略冲动地选择申请了芝加哥大学。现在回头看过去,跪谢芝大不录之恩!
申请季之初在文书选题上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有人说我应该针对我的计算机专业写主文书,然后强调我在计算机方面的背景和能力,也有人建议我说应该从文艺的角度写主文书,来体现我不仅仅是个理工男,还有在文科和艺术方面也不逊色。如果要我说我现下生活中的三大passion,那应该是计算机、音乐、和LGBT Rights。于是,我选择写了一篇结合音乐和LGBT Rights的主文书,义无反顾地把我的申请递了上去。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选择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我也不知道如果我的主文书真的写了我在计算机方面的工作的话,申请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不过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申请,不就是这样吗?You only got one shot at it. You do your best, and you don't regret.
我还记得我在十二月中旬收到芝加哥大学的Defer的时候心态崩塌的感觉。当时感觉自己慌了,好在被芝大Defer之前的一天拿到了UIUC的Computer Science的录取,否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心态要崩成什么样子了。在纠结了很久之后,我选择把芝加哥大学放到RD,而非ED II,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芝加哥大学的Defer打醒了我,他让我意识到他并不是我的首选。何止不是首选,要是硬要排个序的话,他大概是我的第十几个选择吧。虽然芝大Defer转正的概率很小,但我在想,如果我被伯克利、斯坦福之类的学校录取,却因为芝大的ED II而不能去的话,我会不会后悔?我的答案是,我会。就这样,芝大加入了我RD校的大部队。
之后,一月中旬出了三所学校的结果:普渡,OSU,GATech。当时的我还觉得这三所学校无关紧要,甚至当时Tech的补充文书都只改过两三稿就交了上去,殊不知两个月后GATech成了我申请季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学校名。一月中旬的结果发布之后,就进入了等待,无尽的等待。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但那段时间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家人也十分关心我的申请结果,回家过年的时候家里人也会问起来,这也更让我感到焦灼。无论结果如何,我只想知道。
3月14日,π Day,第一所RD结果出炉,MIT不出所料地翠菊。翌日,UChi放榜,翠菊。这两所学校的拒信本在意料之内,但无疑也让我心里稍微有些紧张和担心。之后UCSB和UCSD的录取本在意料之中,可紧随其后的UCLA的Waitlist让我第二次心态崩塌逐渐地开始。几天之后,在春假的第一天晚上,USC的一封拒信让我心态彻底爆炸,瞬间感觉要拒信七连。
在浑浑噩噩了两天之后,我25号的时候把事情也都想明白了,把UIUC和Tech对比了一下,因为这两个学校是如果真的拒信七连的话我的两个首选。当天定了第二天飞Atlanta的机票,去Atlanta看了看Georgia Tech。在Tech访校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能想象我自己在Tech上课,学习,生活的样子,我也看得更开了,也觉得对申请季的结果已经非常满意了。26号晚上,在Atlanta的第一夜,我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我梦到UCBerkeley的结果公布了,我用打开录取结果一看,发现被录取了;我说,天啊,我不是在做梦吧,然后我就从梦里醒了过来。我不知道这个梦是什么意思,不过我带着对Tech的好印象和对申请季的满意,在28号飞回了伊利诺伊。
在从芝加哥机场回村儿的大巴上,Berkeley的结果出来了。打开网页一看,天哪,真的被录取了!?更要命的是,录取的那个页面的confetti的效果和排版、颜色都和我26号晚上梦到的一模一样!!就这样,我成功地跻身The No 1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而Atlanta这趟旅行也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旅游。晚上和朋友聊天、吃鸡,之后自己踏实地睡了一觉。
29号早晨醒来之后,我打开了Stanford的College Confidential论坛帖子,想看看Stanford的录取结果几点会出来,却发现大家说portal上一个日期的变化和录取结果有关系,我根据他们提出的理论去看了看我portal上的日期,以他们的理论我被录取了?我说,这理论肯定有问题,就关掉了那个网页。结果果然,Stanford拒了,哈哈,No Pressure。
明天早上还会出一个CMU的结果,不过已经不太在意了。我的申请季基本算是落幕了,不知道能不能说得上成功,不过应该算是个让我满意的申请季吧。
流水账记完了,说说我的感想吧。大学申请季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的过程。我觉得在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以及拼尽全力。首先,要乐观,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心态好。要能看开结果,笑着说“哈,他们没录我是他们的损失”。否则一个申请季下来,不知道心态要崩塌多少次了。还有就是要give it your best,展示最优秀的我,做到我能做的最好,这样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留下任何遗憾。
我的申请季,就这样吧。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那你真的是太有耐心啦!~
我们的申请季就此落下了帷幕,而我们人生中的下一个华美的乐章,才刚刚奏响第一个音符。让我们都继续努力吧~ Go Be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