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的非农就业报告中主要有哪些信息,为什么会对美联储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03   8234   5
本题已收入小社区圆桌  经济数据面面观,更多「经济数据」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新闻背景:耶伦:在经济前景明朗化以前不会加息
美联储官员喜欢说他们从不过分强调单个数据,但长久以来,劳工部的月度非农就业报告一直受到美联储的格外重视。非农就业报告是由美国政府编制的衡量经济活动的一项综合指标,月度调查涵盖多达14.6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6万个家庭。
因为非农的数据不好,加息预期马上下滑,这个报告这么重要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19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劳工部每个月第一个周五晚上8:30会公布上个月的两个重要数据,一是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一是非农就业人数(non-farm payrolls)。这两个数据是美国经济一个很显而易见的晴雨表,所以备受市场关注,甚至可以说全世界的trader都会在这一天之前准备好交易头寸,等待最终结果出来。

为什么美联储会这么关心这两个数据呢?美联储就是美国的央行,不同于中国的央行的是,美联储是独立的机构,不受政府摆布。而央行的主要职能就是负责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起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美联储每做出货币政策的调整时都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有两个:1. 维持物价稳定,适度的通胀(一般认为2%);2. 保证充分就业(一般为5%)。两个目标不分优先级,都要同时考虑。与此对应的是欧洲央行,只有一个目标:2%的通胀率。所以说每个月的就业数据这块就能直接体现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当然会非常重要。实际上简单来说美联储直接拿每个月的通胀率指标和失业率指标就能制定出货币政策,市场也很容易看得懂。实际上之所以市场近期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高涨,一是因为通胀的趋势在加强,一是因为失业率已经低于了5%。

6.10补充:
感谢各位对CPI的修改意见。事实上没有一个标准的通胀率指标,一般我们用CPI来做参考,实际上还有PPI等指标。对于各种参考指标,可以参考美国劳工部的解释:
Overview of BLS Statistics on Inflation and Prices

美联储的dual mandates中也表明控制price stability/inflation,现在美联储主要的参考指标从2000年开始变为core 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同样剔除食品及能源。
关于PCE和CPI的不同,可见BEA的解释:What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CE price index   and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补充完毕

美国近十年CPI、core PCE数据以及失业率水平:
CPI(扣除食品及能源):


(6.10补充)core PCE:可以看到一直在稳步上升,美联储不会放任这种上升趋势的。


失业率:


但是一个经济体不可能仅仅通过两个指标就能反映出其未来发展,而是方方面面,所以美联储在决策其货币政策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很多别的因素。一般常常讨论到的就有两个:1.非农就业; 2.劳动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非农就业是指剔除掉农业就业人口之外的就业人口变动数。剔除掉农业是因为农业就业受季节性影响大,不稳定,不对全局经济有大的参考价值。注意这是个变动数而不是绝对数。非农就业直接反映了美国经济体的真实活跃程度,因为用工的多少也最能反映每个企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如何。经济好的时候自然会新招工,经济差的时候自然会裁员。有研究称,考虑到目前美国移民的数量,要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劳动力水平,非农数据每个月要新增15万人。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非农就业仅增加3.8万人,远不及市场预期的16万,创下近六年最差水平。这明显让市场感觉到,美国积极复苏好像有停滞的迹象,当然也就不能加息了。

美国近十年非农就业水平,明显看到08、09年有非常大的缺口,后面几年还未能填补。


另一方面,上周五,5月失业率为4.7%,预期为4.9%,好于预期,又是一个不错的信号,是否和非农数据有矛盾之处呢?美国的失业率水平从去年初就已经开始往5%逼近了,8月份时候降到了5.1%,10月份降到了5%。去年年中的时候市场也一直高看美联储加息,但最终确等到了12月才加。为什么加息迟滞于失业率的降低呢?

这两个问题是因为,失业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失业情况。因为美国的失业率统计是只统计在劳动力市场上未找到工作的人。比如一个人一直在找工作,然后一直没工作,这才叫做失业。假如他找了半年还没找到,然后决定不找了,要么回家蹲要么去流浪,这叫做退出劳动力市场了,失业统计的时候也就不会把他计算在内了。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经济刚开始好转的时候,失业率是会升高的,因为大量人回到劳动力市场找工作了。而经济衰退的时候,失业率反而会下降,因为有很多人长久没有工作,彻底离开劳动力市场了。所以单纯地看失业率并不能完全证明目前美国的就业情况。

所以就会需要结合另一个指标来看:劳动力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这个是实打实统计有多少人在劳动力市场的。下面看看美国这些年的数据:

可以看到LFPR自从08年以后就持续下降,今年一季度有了小幅回升,但是五月又下降了。这说明五月份的劳动力市场有恶化的趋势,也说明美国的经济并未进入稳定上升通道,加息预期自然会大大减退。


Resource:
Fed`s primary measure of inflation: FRB: Monetary Policy Report to the Congres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PC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Excluding Food and Energy (Chain-Type Price Index)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 US Department of Labor
CPI: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Data
Non-farm Payroll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Data
Unemployment Rat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Data
LFPR: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Data
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20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家明明没有回答题主的问题啊。

楼上几位知友说的都很有可取之处。基本上大家解答了你两个问题的其中一个,就是为什么要看中劳工部的就业报告中的失业率。通俗的说,因为央行也就是美联储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在:保持温和低通胀(就是文中的“稳定物价”)和维持合理的失业率(就是文中的“充分就业”)。然后为了维护这两个目标央行才开始采用各种手段,采用的各种手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所以,这个报告的中的失业率当然会对美联储有影响。

但是,大家都没有解释题主问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对加息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美联储主席会在两周前“曾满怀信心地说,经济转强意味着美联储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里再度加息。”但是她周一没有再提这个时间框架。也就是为啥不加息了,大家有加息预期下滑的看法。

文中写到“耶伦和其他美联储官员仍然认为,他们会逐步提高利率,因为经济形势料将好转。”也就是说,在劳工部的数据出来之前,他们觉得经济情况不错,应该提高利率。这是为什呢。请看下图。

    1. 看到了么,这是一个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图。这个图中间有一个LRAS,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知道,一个经济体长期的产出能力是由资本量、充分就业下劳动力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的。而这个充分就业呢,也不是指所有人都有工作,会有一些摩擦型和结构性失业。因此,充分就业不是说失业率等于0,而是一个高于0的数字,前面知友给你了大概的数字目标。也就是说,在这个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的均衡状态下,有一个自然失业率,一般默认5%。在这个5%的失业率水平下,会有一个对应的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就是图中LRAS代表的长期中在任意物价水平中穿过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n的垂线。
如果没听懂,你就理解成。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在Yn就是央行觉得最好的,这时大家都有合适的工作干,人民安居乐业。

    2. 相比较于那个长期的线,如中还有一个短期总供给曲线AS,这个AS是向上倾斜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生产供给给社会的量由每个产出的利润决定。而利润=收入-成本是吧。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市场上商品价格一般都会跟着上涨那么收入就上涨了。但是由于短期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这个成本主要是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工资都是签合同的,一般不会有人跟着物价水平天天要求涨工资。那么成本相对就是不变的。这个叫做“价格黏性”。那么,收入上升,成本不变,利润上涨了吧。
所以结论就是:AS曲线,也就是短期内社会总产出供给是和物价水平正相关的。

   3. 图上还有一个AD,就是短期总需求曲线。她是向下倾斜的,也就是和价格水平负相关。为什么呢,因为名义货币供应量M不变得话,物价P下降,实际货币供应量M/P上涨,货币供应大了,那么利率水平  i  下降(你就理解成,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利息是她的价格。商品就有供求,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利率下跌,各种融资成本降低,大家就会疯狂投资导致计划投资 I 上升。总需求Yad=C+G+I+NX嘛,I上涨了,总需求Yad上涨啦。
    结论是:AD曲线,也就是短期社会总需求和物价负相关。


好了,那么准备知识结束了,你要是连准备知识都懒着看,就直接看下面的也行……

    还是上面那张图,你看,文中写到“耶伦和其他美联储官员仍然认为,他们会逐步提高利率,因为经济形势料将好转。”也就是说,在劳工部的数据出来之前,他们觉得经济情况不错。也就是AD短期总需求曲线还在正常的AD位置,但是经济形势好,社会生产欣欣向荣,大家都有工作,产出可高了呢。那么社会短期总供给就在AS1的位置。他们的交点在点1。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总产出Y1比理论上大家正好有工作干的产出Yn还要大,现实中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经济太好了,工厂都在开工,甚至有的工厂找不到工人了,找不到工人可不行啊,怎么办呢,那就提高工资水平去挖人吧!
    但是,如果提高工资水平,会导致导致工厂企业的成本提高,就像前文说的,成本提高了,利润变小了,那么工厂供给的动力变小,他们就决定减小产出,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AS向左移动,从AS1到AS2再到AS3,这是新的交点是点3。达到了长期的平衡产出水平Yn。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时候是不是新的物价水平P从P1变成P3了啊,通货膨胀率水平大涨吧。前面都说了,美联储的木匾除了失业率控制外还有保持物价稳定,这样物价不就不稳定了么。

那么面对这种由于经济形势好(起码他们觉得好),导致物价水平在市场调解下自动变高的情况,美联储为了维护物价水平稳定可以怎么做呢?


    他们选择提高增息,也就这样最后会是提高利率水平 i 。前文讲短期总需求曲线AD时,我已经解释过物价水平P怎么影响总需求Y了。其中影响途径是,P—>M/P—> i  —>I—>Y   那么此时,美联储决定直接控制 i 了!通过增加 i 也就是利率,导致投资 I 变小,Y也小,所以AD曲线会向左移动。你可以想想一下,如果上图AS正由于高工资水平往AS2移动着呢,准备最后移动到AS3,导致物价水平变高,此时此刻,AD由于美联储提高了 i 利息值,导致AD左移,AS2时刻,AD就和AS3相交于P2那个物价水平,且点应该在LRAS上,对应着自然均衡产出Yn啊。我上图没画,你想象一下。

这个时候美联储由于对经济持乐观态度,导致准备提高利息i,最后就可以让经济维持在平衡的产出,合理的失业率水平,且物价水平只是刚刚涨到P2而没有P3那么高!这不是同时满足了前面说的物价水平适度上涨以及失业率水平维持较低的目标了么!






那么,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美联储非常重视劳工部的就业信息了。因为他们发现,其实失业率不是他们想的那么低,经济情况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好。实际Y根本不在Yn的右边,或者说,根本没有那么靠右。如果他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案,努力提高 i 的水平,就会导致AD和AS的交点在Yn的左边,也就是出现了比以前更高得失业率!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不同学说的分界线-----------------------------------
当然,其实如果深究的话,还会有个总供给冲击影响经济的情况。还有长期时各种市场自动调节导致大家开始怀疑到底该不该政府出手调控,以及由于像上面知友说的由于迟滞性,拿着历史数据做决定会不会无法做出正确的控制等。还有各种其他理论等等。但是我觉得,我写的这些应该可以比较好的解释题主的疑问了。

----------------------尴尬的分界线------
又认真读了几遍题主的问题,我觉得我好像有点错误理解题主的问题了。其实题主想问的是,非农就业以及其他除了失业率外的报告中的数据的影响?如果是的话,我有点尴尬了就……
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21 发帖IP地址来自
泻药。有人答的很全了,这里深入下。美联储虽然是双目标(dual mandate):最大就业(maximum employment)和价格稳定(stable prices),分别参考核心消费指数(core PCE,注意,不是CPI)和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但有时这两个指标不一致。比如现在,失业率低,通胀也低。按照失业率这个指标,应该加息,否则容易经济过热;按照通胀这个指标,却不应该加息,因为低通胀时候加息,容易通货紧缩。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两个指标不一致时候怎么办?

美联储的实际做法,是更偏向劳动力就业指标。因为劳动力市场数据,作为后周期指标(late cycle indicator),当它完全复苏了,说明整个经济也运行的不错,通缩风险很小,通胀风险增大,可以加息;相反,如果是劳动力市场疲软,但是通胀大于2%的情况,这时候加息,很可能通货紧缩,引起经济危机(加息虽然抑制通胀,可是同样也提高企业借贷成本,影响居民消费)。这也是为什么耶伦老奶奶加息这么慢,她说不怕通胀,已经2%以下这么长时间了,超过点也没事,关键就业市场要好,之后才能加息。

为什么劳动力市场数据是后周期指标?

因为劳动力市场数据变好是经济上行周期的最后一环。从经济周期的低谷说起,经济不好时候,央行减息,刺激居民消费(房贷,车贷,信用卡利息都降低),降低企业借贷成本;首先复苏的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的增加会降低企业库存;企业发现库存减少,同时预期需求增加,就会扩大投资,增加产能;设备弄好之后,会雇佣更多的人,扩大生产,失业率会降低;失业率降低,企业招人更困难,会提高薪水;全社会薪资水平的增加,容易引起通胀;央行怕经济过热,产能过剩,为了避免更大的衰退,会加息抑制通胀。你瞧!当劳动力市场数据很好的时候,说明经济不错,加息之后不会马上通货紧缩,央行加息也更放心。

为什么非农就业人数(non-farm payroll)显得比失业率更重要?

因为失业率下降也可能是劳动力人口下降决定的,真正工作的人数可能没变或者甚至下降,换句话说,有人不准备找工作了,他就不是劳动力,计算失业率的时候,分母会变小,失业率也会降低,即使实际就业人数没变。

说到底什么叫非农就业人数(non-farm payroll)?

Payroll就是工资单;non-farm payroll,指的就是上个月领工资的人数增加或减少了多少。五月数据是38k,意思就是上个月,全美国,不包括农场主,有新的三万八千人开始领工资。所以,相比失业率,更能反应实际劳动力市场情况,因为它反映的是实际工作人数的增减。还有个“小非农就业数据”,叫ADP employment change,每月“非农”的前两天,也就是第一周的周三公布,和“非农”数据很相似。ADP是个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据说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美国人的工资单都是这家公司处理,所以他发布的每月“employment change”会和“非农”很像,对“非农”有预测作用。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最后说下对市场的影响。不管是利率,商品,股票,债券,还是外汇,“非农”发布前都不交易了,像等待发射火箭一样,倒数十秒等着发布“非农”,一点都不夸张。发布之后,与预期如果相差很大,市场就会暴动。

为什么这么多市场都受影响?

因为美联储是世界央行。举个例子,如果这个月的数据比预期好很多,美联储加息预期就会增加,债券市场就会跌(高利息,低价格),美元就会升值(短期来看,利息涨,货币涨),商品价格就会下跌(商品大部分都是美元标的,美元涨,商品跌),股票不一定(因为数据好很多,说明经济好,股市该涨;但是加息概率大,股市该跌,因为企业融资成本大,居民消费也可能受影响,到时候就看市场反应了)。
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22 发帖IP地址来自
非农数据NFP(NON FARM DATA):全称是非农业就业数据,主要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率、失业率三个主要指标(农业人口可以自给自足,所以一般不算在内)。
就业人数,主要调查的是美国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这两大支柱行业。
一个国家的经济景不景气,看看就业情况就知道了。没有饭碗,挣不到钱,不敢消费,货币的流通性自然不好;钱不流通,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很难激活,经济便好不到哪里去。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有800万人失业,美国的大小中机构和企业每年要提供1000万的就业岗位,才能保证经济的复苏。因此,反映经济状况的就业数据,也就成为了美联储(类似于中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至关重要的参照。
仅仅是就业情况,就能左右一个国家的货币趋势吗?
当然。
作为全球第一大货币的美元,对每次非农数据也会非常敏感。就业不好,预示着全球经济复苏恶化,投资者就会转移到非美国或非美元的市场;就业好的话,自然大家都会来,对美元也是利好。所以,就业和美元,就像一对难兄难弟。
美国劳工部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早上8:30发布这个数据前,交易员、投行、经济学家们,都会作出相应的预测
然后,这个数据一发布,就会有两种结果:
公布值 > 预期值:这说明就业形势向好,美元利好
公布值 < 预期值,这说明就业形势不好,美元走弱
这个时候,美联储的政策思路就很好理解了
1、非农好,美元好,投资者多、流动资金多,不着急吸引热钱进来
2、非农差,美元惨,投资者少、没热钱进来,那就得加息吸引钱来
所以,就业风向标“非农数据”,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市场有多大影响可想而知了吧。
----------------------------------------
BTW,原则上说,每一次非农的发布,所有的股票也都会受到波及,尤其是黄金、原油、外汇相关标的,更会因美元牵一发而动全身:
黄金相关
GLD:SPDR黄金ETF
GDX:黄金矿业ETF
NUGT:三倍做多黄金矿业指数ETF
DUST: 三倍做空黄金矿业指数ETF-Direxion
JNUG:金矿指数三倍做多
美元标的UUP:美元ETF-PowerSharesDB
美债标的TLT:债券20+美公债指数
美股大盘相关标的
SPY:标普500指数
QQQ:纳指ETF
DIA:道琼斯指数ETF
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3:23 发帖IP地址来自
非农就业人口报告,是美国劳工部每月一度发布的就业数据的一部分,被认为每月期间发布的最重要经济数据点之一。工作增长的变化不仅影响多重市场的走向,也可能会改变情绪以及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看法。问题是为什么一个滞后的指标会对金融市场产生这么大影响?
非农就业人口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在每月的第一个周五发布,除非是美国的国家假日。通过反映在上月已创造的新就业机会,该报告描述了美国就业状况。该数据是及时的,使用针对企业上月就业实践的调查进行核算。非农就业人口和由就业家庭调查测量的失业率一起发布。
非农就业人口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就业数据驱动着经济增长势头。当创造了新工作,情绪动力开始增加消费者将开始更多的自由消费。因为在美国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是由消费者消费驱动的,这就很清楚创造就业为何如此重要了。
创造就业可能拉高工资。这对美联储至关重要,因为工作增长是美联储追踪的重要因素,用以决定是否有必要提高或降低利息。当调控货币政策时美联储有双重任务。他们使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组合决定是否需要改革。当工资开始上涨,美联储可能会关切消费者为商品和服务支付更高价格的能力,这是通货膨胀的标志。
提供潜在消费见解的量化数字以及通货膨胀率的报告组合,可能使得非农就业人口成为资本市场交易员每月基础上生成的关键数字之一。
比预期数字更强劲通常会提高利息水平,这可能会波及美元以及美元证券市场。美联储只调控利率曲线的短期目标,但是市场调控的是长期目标。通过使借贷成本上升,高利息会使经济增长放缓。
虽然有很多经济指标,如个人消费和零售,以及 CPI 和 PCE 会改变资本市场过程中,但非农就业人口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以一个数字反映了情绪,通货膨胀和潜在增长。
风险警示: 期货、远期汇率协议、期权和差价合约(OTC 交易)是杠杆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亏损您的投入本金,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请确认您完全了解这些产品交易涉及的风险,不要投入超出您的损失承受范围的资金。
易信:easyMarkets.com(可以交易外汇期权及比特币差价合约)
交易港股美股期权,推荐老虎证券:老虎证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