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报玄机:越来越“少”的金融科技,越来越“多”的科技金融(附排行榜)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9-24 23:13   2151   0
作者 | 苏越 来源 | 零壹智库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是银行正在加码的内外两面,也是银行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必然选择。

金融科技赋能自身,推动银行提质增效;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优化银行信贷布局,增强信贷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配。

2024年上半年,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投入、科技人才储备不断加码,但披露相关数据的银行数量却较往年有所减少。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银行业数字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行积极布局大模型建设与应用,以期把握大模型带来的变革机遇。

科技金融整体规模增长强劲,国有大行的余额、增量均占主导,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增速较快,有望同时实现业务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多重目标。

零壹智库选取59家样本银行,包括A股上市银行及部分规模较大的港股上市银行、民营银行,通过2024年中报及其他相关信息观察其科技“底色”。

注:样本银行合计59家,包括42家A股上市银行,3家港股上市银行(渤海银行、中原银行、贵州银行)、2家股份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1家城商行(珠海华润银行)、11家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江苏苏商银行、华瑞银行、四川新网银行、众邦银行、蓝海银行、三湘银行、亿联银行、中关村银行、重庆富民银行)。

一、金融科技:披露变少

59家样本银行中,2024年中报披露科技投入金额情况的共4家,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均在2.6%以上,合计75.28亿元;共9家披露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投入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均在3%以上,相关科技人员合计约2.38万人。

表1:2024H1样本银行科技投入情况



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中报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科技投入达45.86亿元,但同比降低11.91%;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2.65%,同比降低0.27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和占比来看(各家披露统计口径可能有所差异),各银行均超过3%,几家股份制行均超过1000人。招商银行最多,拥有10653名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9.23%,较年初略有增长。

股份行中,光大银行和渤海银行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均超过3%,其中,渤海银行达4.87%,且科技投入同比增长20.75%至6.4亿元。同时,渤海银行科技员工同比增长15.49%至1521人,占比达11.08%,为科技人员占比最高。

城商行中,青岛银行首次在中报中披露科技投入数据,上半年青岛银行科技投入1.94亿元,占到营收的2.72%;重庆银行上半年科技员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5.64%至233人,占总员工的4.4%。

表2:2024H1样本银行科技人员情况



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不过,在中报中披露科技投入的银行数量在逐年缓慢减少。自2021年起,共16家银行在中报中披露科技投入金额或人员情况,其中仅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三家持续披露科技投入金额数据。

增减情况上,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增加披露了科技员工数据;青岛银行增加披露了科技投入金额数据。

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减少披露科技投入相关数据;贵阳银行减少披露科技投入金额数据;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张家港行、平安银行自2022年起便不再披露科技投入相关数据。

表3:2021H1-2024H1样本银行科技投入披露情况



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二、大模型:加速落地

在大模型布局和创新方面,商业银行走在前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在全球金融机构大模型专利创新领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微众银行、农业银行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前10位。

中报数据显示,共18家银行披露AI大模型的相关布局及进展(包括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长沙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较2023年中报增加3家。

国有六大行中,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在中报中对大模型的展示幅度超过其余四家,分别提及“大模型”11次和16次。

技术建设上,工商银行在金融同业中首家完成企业级金融大模型全栈自主可控训练和推理部署,开展金融行业和企业级大模型二次训练,建成高质量、多维度、大体量的金融大模型训练数据集,使其具备较强的金融领域知识理解和分析推理能力。

场景赋能上,工商银行打造金融市场、信贷风控、网络金融等50余个应用场景,促进大模型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赋能金融市场领域投资、融资、交易等业务全流程,切实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打造营销智能助手,开发产品智能问答、营销活动方案设计等功能,精准发力支持客户营销。

中报数据显示,邮储银行加速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规模化落地,主要应用于“邮储大脑2.0”数字能力底座、云平台建设、安全防护和运营保障、提升测试赋能水平、远程银行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风险防控科技支撑等多个领域。

在2024年9月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邮储银行表示,其应用大模型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在营销、客户服务、综合办公领域均有落地。其中,客服大模型重塑了手机银行沉浸式的数据交互体验,构建了打造手机银行智能的陪伴助理。邮储银行的数据员工也已嵌入到线下ITM(互动交易模式)、线上App中。

股份制行中,共8家在中报中提及了大模型相关探索,其中,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都提及了对大模型的自主研发与应用。

中信银行自主研发仓颉大模型平台,落地代码生成、内容生成、知识管理、多模态智能整合、智能操作五大重点应用领域。其信用卡服务和远程客户经营服务,结合 AI 大模型,深化迭代小信智能机器人,规模化、智能化赋能远程客服全渠道,实现客户服务效能提升 12%

在2023年年报中,平安银行已提及了零售贷款审批,运营管理,消保降诉,汽车金融AI验车等具体落地场景。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自主研发大模型开放平台,加强算力平台、大模型底座、大模型开发运维一体化(Ops)、智能体(Agent)、应用开发平台等基础能力建设,为营销支持、内部运营、风险管控、办公辅助等领域的研发应用提供通用能力模型和一站式场景定制服务。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南京银行、长沙银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等表现较为活跃。城商行积极探索生成式大模型与传统业务场景融合,应用场景已从风控、运营、客服等中后台领域走向客户、营销等前台核心业务领域。

北京银行上半年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AIB),建设以知识驱动的“大模型”、以数据驱动的“小模型”应用体系,升级“京智”大模型并发布京骐 AI Agent平台,持续建设人工智能的中台能力。“京智大脑”已累计开放智能中台服务 170 余项,落地数字化场景 153 个,支持 25 个重大项目、6 个数字化敏捷工程建设。

南京银行上线人机协同智能外呼,提高触达目标客户的效率,落地营销助手、办公助手等9大类40余个服务场景,打造“小禾Chat”业务答疑助手,提供各类大模型服务超30万次。

长沙银行基于AI大模型+小模型模式,打造知识问答、工单总结、服务质检、合规管理、报告生成、金融展业、案调信审等10类AI助手,嵌入17个业务系统,推动本行科技创新的研发需求含AI率超过18%,落地应用20余项,累计可节约9万工时。

重庆银行试点将大模型技术融入OCR等传统领域,提升智能识别水平。持续推进RPA机器人在全行深度应用,构建数字人虚拟形象,提升业务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上海银行打造“数智化+人性化”的对公在线服务体系,探索利用大模型提升精准问答能力,建立前中后台协同的对公专家服务团队。报告期末,其对公客户线上咨询实时解决率提升至97.78%,较上年末增长8.59个百分点。

三、科技金融:增长强劲

近年来,央行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4月初,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此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以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3年以来,银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科技金融列入战略发展安排,并在财报中披露相关数据。伴随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望同时实现业务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多重目标。

下文统计了2024年样本银行中报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及环比增幅,主要涉及银行的科技型企业贷款。实际上,科技金融在不同的层次还有其他统计口径,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先进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等,部分银行主要披露了后者。

样本银行中,共23家银行同时披露了上半年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与环比增速情况。

9月初“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央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样本银行中,上半年环比增速达20%的共6家,为齐鲁银行、光大银行、青岛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邮储银行。

此外,西安银行中报显示,其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7.72%,但在中报和2023年年报中均未披露贷款余额。

从增速上看,齐鲁银行环比增长幅度最高,上半年新增31.84%至312.01亿元。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新设3家科技金融中心(共8家);“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户数1637户,较上年末增加476户。

从绝对值上看,国有大行是科技类贷款投放的主力,支持科技企业的广度和力度更大。国有银行上半年科技金融投放总额约4.3万亿(部分未公开相关数据),约占样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的一半。

其中,工商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最高,达2.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8.6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81%。

组织架构上,工商银行在业内率先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并组建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强化“股贷债保”联动,加大专精特新贷款投放力度。

表4:2024H1样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



来源:银行中报,零壹智库

股份行中,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4家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均超越邮储银行,突破4000亿元。

其中,兴业银行上半年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环比增长8.35%至9035.15亿元,且不良贷款率仅为0.44%,低于公司贷款平均水平。

兴业银行在中报中表示,重点支持新基建、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和福建省“四个经济”等领域的优质客户,其在股份制行中制造业贷款余额最高,环比增长4.73%至7627.36亿元。

招商银行在架构机制和产品创新上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政策支持及资源投入,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布局,重点分行数量增至20家;升级迭代“科创贷”产品,优化产品流程与审批模式。截至二季度末,招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5829.97亿元,较年初增长8.35%。

“科技金融”一词在浦发银行中报里出现了22次,是所有股份制银行中最多的。

浦发银行上半年启动了创新中心(上海)建设,推出首个孵化器“张江创孵基地”,推出“科技会客厅”,提供“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二季度末,浦发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55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

股份制行中,光大银行上半年科技金融贷款增速最快(增速总排行第2名),环比增长31.36%至3510.61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072.44亿元,环比增长16.34%。城商行中,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3378.95亿元,较年初增长30.34%;“专精特新”贷款余额992.16亿元,较年初增长36.01%。

中报显示,该行服务北京地区80%的创业板、69%的科创板、74%的北交所上市企业、74%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在科技金融特色经营机构建设上,北京银行上半年科技特色专营支行数量新增28家(共69家)、专精特新特色专营支行新增15家(共29家)。

农商行中,仅沪农商行中报披露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数据显示,其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1085.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4%;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3966户,较上年末增加21.10%。

且沪农商行信贷投向进一步突显“向早向小、中长期、信用”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及贷款户数占比分别为81.23%、97.33%。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