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道德经》16,如何发现事物发展规律:致虚极,守静笃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9-11 20:39   1988   0
大家好,我是三一,坚持每天分享《道德经》,关注我,一起交流学习吧!
每篇文章都分成手抄原文,译文解析,生活感悟,冷门小知识4个部分,希望你能喜欢。


手抄原文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解析

力求让内心达到极致的空灵,保持一片宁静。观察万物的生长与演变,我领悟到了它们周而复始的法则。尽管万物形态各异,变化多端,但最终它们都将回归到其本源。
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规律,盲目行动,往往会遭遇不测。只有理解了规律,才能表现出宽容;有了宽容,才能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赢得人心,人心所向,才能顺应自然之道。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参考:王弼版译本
生活感悟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说明万物生长,循环往复,规律是不变的。唐太宗曾这样评价他的丞相魏征:“铜镜能正衣冠,历史能昭示兴衰。”时间如江水东流,虽不可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从中汲取规律与智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比如,投资者在评估项目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考察项目负责人是否有过成功的先例,尤其是在相似领域的经验。
“致虚极,守静笃。”是要追求极致的虚无,坚守深沉的宁静。要使一杯浑浊的水澄清,唯有耐心等待其自然沉淀。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在遵循自然的法则不断演进。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拥有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我们的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自然法则的奥秘,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老子教导我们,静中求定,定极生慧,在宁静中寻找答案,因为只有心静,才能洞察到背后的规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告诉我们回归本源是常态,理解常态是明智。一旦我们理解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我们就应该顺应它。如果明知违背自然法则而轻率行事,必将面临风险。正如《黄帝内经》所倡导的,顺应四季变化是养生之道:“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如果一个人逆季节而行,如春天过度运动、夏天贪凉吃冷饮、秋天熬夜打游戏、冬天不注意保暖,往往会导致健康问题。
冷门小知识

在战国时期,有个叫纪昌的年轻人,他渴望掌握射箭的技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决定拜赵国邯郸的射箭大师飞卫为师。飞卫告诉他,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得练就一双不眨的眼睛。纪昌听从师傅的指导,回到家中,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专注地盯着织布机上的锥刺。他这样坚持了两年,直到即使锥刺触碰到他的睫毛,他的眼睛也能保持不眨。


纪昌再次找到飞卫,师傅告诉他,这还不够,他需要进一步训练自己的视力,直到能把小东西看得像大东西一样清晰。纪昌回家后,便在南窗下挂起一只虱子,每天专注地观察。十天后,他发现虱子在他眼中逐渐变大。三年后,虱子在他眼中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他甚至能将其他物体看得如同山丘一般巨大。
终于,纪昌决定测试自己的射箭技术。他瞄准了那只虱子,一箭射出,箭矢精准地穿过了虱子的中心,而悬挂虱子的马尾毛却丝毫未损。纪昌兴奋地跑去告诉飞卫,飞卫听后,激动得跳了起来,他拍着胸脯,高兴地宣布:“纪昌,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精髓!”
好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道德经的感悟可能都不一样,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