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引发热议,应对养老,金融有哪些发力点?|钛媒体金融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8-1 22:00   1356   0


近日,“90后无论男女,都要延迟到65岁退休”相关话题冲上热搜,众多90后网友纷纷感叹:虽然才30岁左右,但对未来养老充满担忧。

尽管这个“一刀切式延迟退休”的消息被众多专家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延迟退休已经不远了。

7月2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决定》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金融”成为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养老问题已经排在中央工作的重要位置,如何来通过金融来应对养老问题,是金融界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

老龄化已来,多地发文支持养老金融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程度逐步加深。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接近三亿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这意味着,每5名中国人中至少就有1名老年人。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四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百分之三十,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图片来源:观研数据

这一背景下,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支持养老产业及养老金保障,提供优质的养老金融服务也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课题。

养老金融、银发经济市场成为众多机构布局的新“蓝海”。到2035年时,四亿老年人将支撑起一个规模巨大的银发经济市场。据市场机构预测,2024—2026年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将分别达10.8万亿、12.1万亿和13.5万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金融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税收优惠、提升产品收益率、改善流动性以及完善监管体系,是推动我国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

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各级监管层面,都对金融业支持养老产业寄予厚望。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五篇大文章提出后,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加快完善。各级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明确要求,进行系统部署。

钛媒体APP梳理发现,深圳、福建、河南、安徽、河北等省市今年出台了相对细化的养老金融行动方案和指导意见。

具体而言,7月,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等发布《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监管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通知》。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福建监管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印发了《关于促进养老金融加快发展的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出台《河南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综合来看,各地政策主要集中在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

什么是第三支柱养老?“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指出,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关于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个人养老金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通知》指出,针对参与者多样化的养老储备、投资需求,丰富不同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提升参与者缴费与资产配置的意愿。持续总结石家庄、雄安新区试点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河北省还强调,推动“险资入冀”布局养老产业。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模性的特点,这与养老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高度契合。

他进一步指出,险企在推进康养产业布局时,可以有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与保险销售和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险企突破业务增长瓶颈,还能促进保险主业的发展。

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产品


在监管的鼓励下,银行、保险主要在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养老产品、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发力,支持养老金融发展。

以深圳为例,监管鼓励加快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养老属性突出、金融资源协同养老事业发展有力的深圳养老金融发展格局。

在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养老产品方面,银行业主要发挥平台作用,支持各类适合养老场景的产品供给。保险业通过建立多层次产品体系,赋能业务增长。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融正式启动。

据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立文介绍,该行上架150余种类型的养老金融产品,如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等,满足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丰富老龄人口消费金融、信贷、理财等产品供给。

钛媒体APP发现,该行共有8款养老理财产品可选,预期收益在3.74%~5.40%不等,最低持有时间1~5年;养老基金分为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两种4款: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18%~4.13%;养老储蓄都为整存整取产品,挂牌利率在1.05%~1.80%,封闭期限为3个月到5年;养老保险7款,起投金额在1000-10000元之间,其中一款产品介绍显示,该产品风险等级为1R保守型,年均收益最高达4.45%。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APP

据了解,截至7月30日,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三只养老理财产品有两只来自农银理财、一只来自建信理财,成立以来年化收益均在5%左右。

某位购买过“建信理财安鑫最低持有360天”这款养老理财产品的客户对钛媒体APP表示,购买养老理财是自己在权衡多种投资方式后的选择。因为今后想尝试多种个人养老金产品,所以选择了最短持有一年的一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目前年化收益率接近4%,整体来说比较满意。建设银行官网显示,该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因此收益相对稳定,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APP

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方面,银行加强适老服务,险企在这方面走得更远,采用轻、重资产投资的方式,打造养老社区。

银行通过建设适老服务渠道,传递有温度的金融服务。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数字化叠加态势,充分考虑交易习惯和渠道偏好,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和线下渠道相结合,有效帮助银发客群跨越“数字鸿沟”。在线上,推出适老App功能,让老龄用户获得大字体、宽行距、有声读等舒适便捷体验。在线下,推动建设敬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设施和无障碍通行服务保障。

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银发专区”设置品质生活板块,围绕高频生活场景,推出银发地图、中银老年大学等服务,举办“99银发节”等丰富的活动,助力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生活。

2024年5月,中国人寿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是保险行业首支“银发产业”主题的人民币股权基金。泰康保险为在全国布局了40余个养老社区,可容纳近8万名老人。友邦保险在去年也推出“旅居养老”板块,满足中国家庭“跨场景、跨时段、跨地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据悉,友邦人寿目前已签约九大类合作康养机构累计超445家,签约各类旅居养老机构10家,合作网络在持续更新中。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阎志鹏认为,养老金融和养老产业两者本应相互推进、相互成就。即,一方面,养老金融体系为养老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长期、理性的投资资金;另一方面,养老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养老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多种投资机会。

探索数字场景的适老化改造


展望未来,专家表示,金融机构应持续加大银发场景资源投入,把场景金融作为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路径,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探索。此外,金融机构应支持提升新建养老机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强化信息管理能力。

阎志鹏建议,设计更为合理的组织构架和激励制度,整合相关资源来推动养老金融业务。同时要进行科技创新,利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为企业和个人用户设计个性化、精准化的产品,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险企在人工智能、金融大模型及其应用方面已开展诸多实践。据不完全统计,国寿、人保、平安、太保、泰康、阳光、众安等保险公司正围绕大模型研发及应用进行布局,启动大模型在保险应用的主题创新。

信美相互人寿对钛媒体APP表示,今年5月,该公司推出大模型垂直应用——信美Chat-Trust3.0,目前不仅可实现对口语、开放性复杂问题等要求更高的意图进行识别;还通过引入计算插件,解决复杂计算问题。可根据用户养老需求,为用户提供全面的需求分析及方案制定,最快30秒即可生成定制化保险计划书。目前通过信美Chat-Trust3.0咨询产品相关的比例达到13.8%,其中,咨询康养服务的比例为2.6%。

金融机构如何参与构建我国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并壮大养老金融发展?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制度设计,比如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政策,同时完善法规体系,并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此外,还应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和决策能力。

中国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刘金发文表示,金融机构应不断加深对银发需求的理解,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改造。遵循简洁、易用、稳定、智能原则,探索数字场景的适老化改造措施。为老年人打造“视、听、触”多感交互的最佳体验。满足老年人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群体支付便利性。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银发场景建设尚处初期,仍需持续投入、不断探索。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将积极融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新经济、新消费,聚焦金融主责主业,以场景化思维整合优势资源,丰富场景内涵,强化风险控制,进一步探索构建对公与对私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金融资源与非金融资源相融合的养老场景生态服务模式。(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颜繁瑶,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