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小说,但却不知道怎么把脑中的情节写在纸上,怎么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5 23:57   5500   5
一直有写小说的想法,情节大纲什么的也都想好了,决定下笔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写了,就是那种明明我脑中有画面可是就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句子来写出来,来告诉读者我要说什么,好不容易憋出几句话,又觉得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样,怎么办啊?求帮助。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57:50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先说一个写作方法吧。摘自一个叫做读库老六谈写作的访谈。说是训练小孩子写作,绝对适用于小说写作。
"反安装”,这个工业技术领域的字眼也可以用在写作中。我们看到一篇好文字的时候,可以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作者,去设想他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这么写的动机是什么?考虑是什么?在心里做反安装的训练。
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春晓》这首诗,我们看看这首诗的结构。
春眠不觉晓, ——我的一个动作
处处闻啼鸟。 ——转移到感官
夜来风雨声, ——由自己推到窗外,由人及物
花落知多少。 ——再由物回到自己的意识
在当年没有电影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电影分镜头,甚至表达出了电影镜头所不能表达的心念。
台湾童书出版人郝广才老师长期教小孩写作,他让小朋友模仿《静夜思》写文章:
床前明月光, ——我看到了什么
疑是地上霜。 ——感觉它像什么
举头望明月, ——我又做了什么
低头思故乡。 ——产生了什么心理活动和后果
很多小朋友写得非常精彩,精彩到超出大人的想象。
<这个看似简单,运用得当却不容易。而且这老六接着来了一个进阶版本>
我读过一本海明威的书,原著的内容我都记不起来了,但却非常清楚地记得,他的三点式写法:写一个相对静态的远点,再写一个流动中的中景,再写一个更具体的突然运动的细微的点,就这三句话,纵深和开阔都有了。我马上就知道,未来我要写一个大场景或宏大叙事的时候,应该怎么运笔。其实这也是一种反安装的思路,大家和小朋友平时不妨多做这种练习,从日常熟视无睹的句子、文字中琢磨出很多乐趣来。
<一定要好好琢磨。>
除了这种反安装的方式,徐泓老师也分享过一个观点,就是降低语言的抽绎程度,要从一个高语境的文本向低语境的方向走。
我讲一个具体的例子,什么叫做抽绎程度?比如“一个人在吃东西”,这是高抽绎度。“一个小孩在吃水果”,就往下来了。再抽绎,“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孩在吮一颗草莓”,这就是低语境。要学会这样的观察,这种做法,没有形容词,全都是动词。“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孩在吮一颗草莓”,句子里面的信息量比“一个人在吃东西”要丰满得多,所以如果只学会高语境说话,脱口而出就是高语境,说明你没有真正地观察,没有真正地去了解实际的情况。
<这个简单好操作,写小说时候要记住用啊。>
最后他说:高远疏落。是我对文字风格的一些体会。
我们写作的时候都太体贴人了,生怕对方理解不了我们的意思,生怕自己说得不够周到,所以把话说得太满,没有给对方留出余地。此时,“疏”就变得特别重要。
写作中怎么做到疏落?我认为就是着重叙事,着重描述场景就行了。感受,评价,结果,道理。这些东西越少越好,把这些东西留给读者。
讲笑话的人最不应该说的是什么?我觉得他第一句话不应该是“我跟你说个笑话啊,特好笑”。先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这种感受应该是属于听笑话的人的。如果你的表达技巧足够高明,笑话足够好笑,人家自然发笑,无需用这句话开头,否则用这句话开头,也是在打脸嘛。
白描和写实,是我个人特别推崇的。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写实主义的好处是买一奉十。”你把这件事写出来,读者的感受千姿百态,这比你把自以为是的一个结局和评价灌输给读者要丰富得多,这就是写一奉十的好处。
我希望好的文章就是平白如话。用大家都认识的、不用查字典就能读下来的字架构出一个非常美妙的空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了不起,是真正的大师。
<写小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忠告与切实可行之间是漫长的修行,开始写吧。只有写,不停地写,由量来一个质的飞跃,脑中所想才能够跃然纸上。>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58: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广东
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啊。
你问到了小说创作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即情绪的表达。
一本优质的小说,必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及情绪的跌宕起伏。
在我认知中,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将创作者脑海里极具底层美感的画面成功,有效的表述给了读者。
即动漫里的名场面,影视剧里的经典桥段,音乐作品里的副歌,游戏里震撼人的那一刻。
这些,就是所谓的高潮情节。
我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要表达的,自己被感动过的,底层美感,可能是
夕阳下与青梅竹马踩着影子,在河边漫步时,看到她轻轻撩起耳畔的发丝,落日最后的余晖洒落在她的脸颊上,你突然看呆了;
满天飞雪里,寂静空旷的神社鸟居前,你手执利刃,半跪在地,抱着浑身鲜血,被刺穿胸口的和服少女,在你的前方是被斩首的六臂三头尸佛,以你们为中心,烂漫的遍地尸骸散开,双手合十,宛如跪拜神灵般,仰视着这一切
等等。
那么,怎么表述出你心底的核心美感呢?
我认为,首先,你要有一幅相对清晰的画面,然后慢慢去完善它的细节,每一个角落,然后去感知它带来的情绪波动,要深挖那种复杂,多样化的情绪,一层层剥离出来,然后去看大量的资料,作品,去寻找符合你心底美感的悸动,找到后,不断去思考,为什么它能给你带来同样的冲击,接着一步步,复原,你想要表述的东西。
即,以3-5万字,或者10万字,为一个剧情节点,去表述你的脑中情节。
正如香蕉赘婿里的杀皇帝名场面一样,他甚至非常细致的在文中,一步步把铺垫的情绪重新甩出来,唤醒你记忆里的那种感觉,告诉你,这些,都是他为了达成那一幕,酝酿的,大大小小的情绪。 @愤怒的香蕉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58:5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看到跳舞回答,我也过蹭一下,就蹭一下……

跳舞应该是没遇到的这个问题,他的文字功底比我强很多,早年杂志写专栏的……
跳舞说的道理,肯定是对的,这就是写作能力上不去……
提升写作能力是王道,也几乎是唯一的法子

我这里说一个,亲测有效的歪门邪道——换一本书来写。

我在写网文之前,没写过任何东西……
第一次尝试写网文的时候,写了几千字,主角是个小孩,被在武当山出家的叔叔带了上武当,开局就是烂的不行的对话……
那个开头丢了,不过水准就跟平常我经常看到就拉黑的开头差不多。
后来,太古的盟约作者宣布停笔,我一时兴起写了六千字的续,还跟原作者要了授权,然后就越写越有劲,直到在幻剑被从站长到版主再到各路前辈作者喷到体无完肤,这才搁笔……
这事儿就这么神奇,然后我就从完全不会写网文的人,变成了一个成熟的作者。
开了一本书叫魔幻星际……
成绩暴差……
又开了一本书天鹏纵横,可以吹一辈子的牛逼。
我看到一个故事,不知道真假,有人很难过,一个路过的人随手拿了一张餐巾纸,写了几句诗鼓励,那位路人从前寂寂无名,以后不知所踪,但诗句传诵千古。
这个故事我不知道真假,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应该人人都听过,我不相信陈胜吴广比我文学造诣更高,但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这么牛逼的文字……
这就是文字的奇妙
有时候,你真不知道自己能写出点啥来。

当年魔幻星际,我设计了十五部曲的故事,如果我很坚持,一直写,大概现在能写到七八部的样子,就是一个从业二十年的老扑街,十五部曲未必全都能签约,可能其中一两部能赚个几千块……
酱紫!

对文字功力不够,没有跳舞那么信手拈来的作者,比如我这样底子比较差的作者,一般不是先有情节后写故事,用文字去描写心目中的故事,是很艰难的。
都是偶尔灵光一现,随手写一段文字,发现故事自己出来了……
古人为什么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呢?
因为真就是偶然所得。

宋·陆游《剑南诗稿·文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力.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如果没有最头的两句,光是后面的十句,这首诗流传度不会太高。
前面两句是陆游大诗人妙手偶得,后面是他扎扎实实的写作功底,但真就是妙手那两句最为牛逼。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5 23:59:15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当我们处于一种用「直觉」来写小说的阶段时,想法和情节往往很模糊,让人不知如何下笔。

这个时候,我建议可以从「写」人物开始,将你脑海中的人物设定写下来,并且不断丰富他的人设,追究他的想法。

之后,以人物的冲突作为主要矛盾,找到自己小说的主题。这样就可以明确核心的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情节,将脑中的情节铺陈纸上。

人物的刻画方法


美国知名写作教练拉里·布鲁克斯告诉我们:故事里的人物是可以设计的,通过掌握人物刻画的七大变量,并将它们置于三维空间里,你就能得到一个立体、丰富的人物。

很多时候,我们是凭感觉来创作人物的,这样的「直觉型人物」通常是模糊的。

第一部分:人物刻画的七大变量

一、形象和个性

你的人物外貌是怎样的?她的头发长还是短?喜欢化妆还是素颜?他有什么习惯或怪癖吗?她经常去哪里?喜欢什么食物?等等。

你可以试着给你的人物画一幅肖像图,并由此展开对它的个性的联想,然后记录下来。

二、故事背景

想想你的人物从哪里来?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要通过去想象人物的经历来把人物立起来。

三、人物弧线

一个好的故事,人物必然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人物弧线就是由人物变化的关键节点组成的。

简单来说,从塑造人物的心魔开始,到主人公最后征服心魔为止,整个过程就构成了人物弧线。从温顺变得大胆,从懦弱变得勇敢......

当然,这个变化不是一下子发生的。

因此,人物弧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物处事方式的改变。

比如《夏目友人帐》中,夏目由一开始见到妖怪就跑,到后来可以倾听妖怪的故事,甚至不断帮助妖怪完成心愿,一步一步,突破了人与妖两个世界之间的界限。

当你为人物设置了一系列障碍,并促使他行动,经历了种种事件后,人物有所改变、成长,这时候,你的人物弧线就形成了。而这部分又包括了四个小方面。

1、心魔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呈现两个层次的冲突,一种是阻碍主人公前进的外部障碍,另一种是主人公的内心障碍。

主人公的内心障碍就是心魔。

从外人看来,这个内心障碍也许很微不足道,但它却成为阻碍主人公行动,构成主人公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心魔可大可小,比如夏目的「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看得见妖怪」是一种心魔,而从天而降的一笔遗产也有可能成为心魔。

只要是在故事中阻碍主人公前进的障碍,都可以成为主人公的心魔。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在关键时刻,阻止人物采取行动的,往往就是他的心魔。而人物最终是否战胜了心魔,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

2、世界观:你的人物有着怎样的世界观?或者说,他认可和接受的信仰体系和道德指南是什么?

3、目标和动机:想想是什么驱使你的人物作出决定并开展行动,他的欲望是什么?

4、决定、行动、行为:你塑造的人物的所有一切都取决于这个最终的变量,同时,人物的行动、行为和决定也是其它变量产生合力的结果。

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以上七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在实际创作中,你不一定会把这七大变量都体现在故事里,但当你在构思人物的阶段,对人物思考的越全面,你的写作就越容易展开。

你可以对照着七大变量去给人物画像,写人物小传,甚至以人物的口吻记日记,这些都是帮助你深入思考人物的方法,从而让人物从纸面上活起来。

除了这七个具体的可参照方面之外,「活」的人物往往是立体的,三维的。

第二部分:人物的三维空间

人物的一维空间就是外表特征、怪癖和习惯,它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行为。

实际上,一维空间要表现的是人物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人物的二维空间对应的七大变量就是故事背景和心魔。

当人物开始行动时,就进入了二维空间。读者会了解到人物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有这样的行动。

二维空间是故事讲述的真正内容,因为他通过展现人物的故事背景和心魔,播下了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种子。

在二维空间里,作者应该尽力展现故事背景,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揭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的意义。

人物的三维空间对应的七大变量是行动、行为和世界观。

在三维空间里,人物做出了行动,他攻克了心魔、战胜了自己,并发生了改变。完成了对于「人物到底是谁」的回答。

塑造人物的关键词是融合。

无论是人物的七大变量,还是人物的三维空间刻画,都不是僵硬的公式。

人物的七大变量提供给你的是思考人物、让人物活起来的七个维度,你可以通过给人物画像、写人物小传的方式构思人物。

而人物的三维空间是帮助你构思人物与情节,去思考人物在故事中如何行动起来的方法。

如何突出主题


电影制片人萨姆·戈尔德温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传达信息,发个电报看看。

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主题这个话题。

主题其实只是一个总体思路。你的主题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含蓄隐晦,但当故事结尾时,人们总能感觉到这个故事要传递的信息。

根据主题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一类是主题先行,你的主题无处不在,体现在人物和整个故事架构中。

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人可以给毁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老人的形象就是主题的化身。

另一类故事是叙事先行,作家精心雕琢人物的生活经历并由此表达出特定的主题。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6 00:00:11 发帖IP地址来自 黑龙江大庆
很理解你的这种感受。
这其实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表达的顺序”另一个是“遣词造句”。
先说表达的顺序。比较两个句子:
1. 我正在嘘嘘,这时门一开,进来一个人:女的!
2. 我正在嘘嘘,一个女人推门进来了。
显然,第1句画面感更强。这两句表面上看是句式的区别,事实上是表达顺序的区别:
第1句,就如同你先拿出一个盒子,在观众面前晃一晃,让观众产生了好奇心,然后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东西。
第2句,就如同你直接拿出一个开着盖的盒子。
虽然两种拿法结果相同(观众最后都看到盒子里的东西),但显然第一种更有层次感,层层递进,观众享受到了观赏的乐趣。所谓:结果相同,但效果不同。
反复想想你脑子里的画面,打动观众的那个“点”在哪里,这个点放在什么时间亮给观众合适?放回上例中,就是进来的这个人的性别,这个“性别”就是打动观众的“点”,上例第1句中选择放在最后,第2句选择放在前面。然后你对比一下效果,选择最接近(刚开始,接近即可,等水平提高了,再做更严格的要求)你想要效果的那个表达顺序即可。

其次,就是词和句的选用。比如形容一个女人漂亮,你是用惊艳,还是美丽,还是……?都行,关键是要契合你想要的表达效果。

做到这两点,你脑子里的画面基本可以被你写到纸上了。
一点拙见,希望有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